四年级作文读《孔融让梨》有感
读《孔融让梨》有感
![读《孔融让梨》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1347cc47cc7931b765ce1591.png)
读《孔融让梨》有感读《孔融让梨》有感读《孔融让梨》有感1中华自古以来都传承着礼让兄弟姐妹的传统美德,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
我感受到古代的小孩子都这么懂得礼让,何况我们现代人呢?孔融让梨的故事主要讲了在孔融四岁那年,有一天,爸爸的一个学生来看老师和师母,并带来了一大堆梨。
客人让孔融把梨分给大家吃。
在爸爸点头同意后,小孔融站起来给大家分梨。
他先拿个最大的梨给客人;然后挑两个大的给爸爸、妈妈;再把大的一个一个分给了哥哥们;最后,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个最小的给自己。
客人问小孔融为什么捡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纪最小,当然应该吃最小的。
客人听了孔融的回答直夸奖他。
爸爸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孔融是最小的一个,在现代社会中,长辈有好的,有大的东西都会毫不犹豫的给最小的小孩子,无比溺爱他,呵护她。
这也成为了现代常见堪称几乎的现象。
尤其是独生子,家长团团围着一个小孩,就像一群龙守护一颗明珠一样。
“孩子,巧克力吃不吃呀?”“喝水吗,换饮料吧?”“冷了吗?”让人不禁感叹道,这比慈禧还享福啊!这就导致了孩子不懂礼让。
我就是个“嫡系皇子”。
因为哥哥住在姑姑家,逢年过节也很难来一趟。
家里虽说这有三口人,但那两个大人无非不围这我团团转?我也要学习礼让,可去哪学呢?家里只有我一个“嫡子”啊!谦让是人和人相处必不可少的一种美德,懂得谦让的人能和同伴和睦相处,能深受同伴欢迎。
但是,在生活中,不少家长不懂得谦让的内在含义,喜欢无原则地要自家孩子谦让。
记得有一次,我才那么小,和邻居家的小孩玩,爷爷端过来两只苹果,说给我们吃,而那两个苹果一大一小,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挑了一个又大又饱满的,而那个小孩更是被宠爱得不得了,就嚷嚷着要拿大的,我们就因为一个苹果闹得不可开交,你争我抢,后来爷爷把那个小苹果换了个大的才平息了这场无理取闹的戏码。
长大后回想此事,真是有感而发!唉,现在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蜜罐,每个独生子都在蜜罐里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玩最好的。
《孔融让梨》读后感(优秀9篇)
![《孔融让梨》读后感(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05c3d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6.png)
《孔融让梨》读后感(优秀9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牛牛范文为您带来了9篇《孔融让梨》读后感,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读《孔融让梨》有感篇一今天我读了《孔融让梨》一文,很受感动。
东汉的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兄长,把小的留给自己,有一种谦让的品德,很受人的爱戴。
读了这篇经典,使我懂得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首先要学会孝顺长辈,尊敬师长,敬爱兄长,团结他人,其次才是学习知识。
我要学习孔融让梨的精神,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学会尊老爱幼,学会宽容礼让,做一个品学兼顾,对社会有用的人。
孔融让梨的故事内容:孔融很小的时候,不仅表现出了聪明的天分,而且很懂得谦让。
有一次,他父亲的朋友给他们带来了一盘梨。
父亲就叫孔融把这些梨分了。
孔融把梨子一个一个地分好,到最后只留给自己一个最小的。
父亲觉得很惊讶,就为他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下大的,而是给自己小的。
孔融很有礼貌地回答说,他自己的年纪小,应该吃小的。
父亲听了十分高兴。
于是又问:“弟弟比你小,为什么得到大的?”孔融回答说他弟弟比他小,所以应该要爱护小的,给他吃大的梨。
这个让梨的故事很快就传遍了周边的地方,很快就成了一个教育儿女的好例子。
谦让是中国人的美好品德。
大家互相谦让才不会发生争执,这个世界才是和谐美好的。
如果为了一些事情,而争执不下,那么世界就会变得混乱。
谦让的反义词之一是自私。
一个自私的人不仅不懂得去谦让,而且还会对一些事情耿耿于怀。
人世间的战争就是从这里变来的。
因为自私,很多人只是想到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的利益。
有些人,就是因为一些小小的利益,而什么都不顾。
自私的人,不会顾上父母、兄弟姐妹以及朋友的感情。
为了利益他们宁愿不要感情。
这个世界因为他们就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
如果大家都不自私,懂得处处让人,那么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的'。
小小的孔融尚且知道这些道理,我们活在信息发达、物质丰富的今天就更应该懂得要谦让了。
故事《孔融让梨》读后感(精选43篇)
![故事《孔融让梨》读后感(精选4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b56e2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c.png)
故事《孔融让梨》读后感故事《孔融让梨》读后感(精选43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故事《孔融让梨》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事《孔融让梨》读后感篇1《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我在很久很久以前听的,可是它却让我难以忘记。
尊老爱幼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可是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呢?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在很久以前,有个小孩叫孔融。
每个人都夸他很聪明。
有一天,孔融的母亲买了几个梨回家,当梨端上桌子时,妈妈把最大的梨给了最小的孔融,可是孔融却不要,将这个最大的梨让给了哥哥。
这个故事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不禁想起了我在生活中的种种。
孔融他愿意也毫不犹豫地将最大的梨让给了哥哥,而我呢?我不仅没有这样做,还总是与弟弟抢东西。
我身为姐姐,却比当弟弟的孔融还要差得多。
每次吃水果,我总是第一个冲上去挑,东挑西挑,必须要把最大,看起来最美味的拿来吃,坚决不留给父母或弟弟。
我不禁感到一丝丝的内疚与后悔,而且,不仅如此,吃饭时,总会有一些很美味的东西吃,只要饭菜一端上来,我就会毫不犹豫、急匆匆地去把好吃的东西全部夹在碗里。
妈妈每次都教育我要学习“孔融让梨”的精神,可是我总将她说的当耳边风。
有时候在坐车时,有些比我小的小朋友和老奶奶站在我旁边,可是我却看了她们一眼,就坐在那里了。
有时,这些小朋友会用可怜巴巴的眼神望着我,就算我的心再怎么虚,为了我个人的利益,我的心还是控制住了双脚。
现在想起,不禁后悔莫及及自责。
我以前太自私了,只为自己着想,从来没想过别人。
我连那么小的孔融都不如。
尊老爱幼应该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事,做什么事都要为别人着想,不要满脑子都是自己的利益。
孔融,是我们每个人的榜样,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让位置给老少;将好吃的留给别人等等。
让我们发扬孔融的精神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吧!故事《孔融让梨》读后感篇2《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千古流传。
孔融让梨小学读后感范文
![孔融让梨小学读后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efb18f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5.png)
《孔融让梨》是一篇古典名篇,读后我深受感动。
这篇文章让我们从一个小故事中,品味到了做人处事的思维方式,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孔子“仁爱”的思想。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告诉我们,知道做什么未必能做到好,想做好还需要付出努力,乐于付出的人才能够做好。
这也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的。
故事中,孔融站在梨树下准备摘梨。
这时,他看到了一位小孩也想要摘梨,于是他故意将大梨留给了小孩,留下小梨自己带回家。
这个小故事看似微不足道,却蕴含着一个重要的道理——做人要有好心态,善待他人,这样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欢心。
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还要思考到他人的利益。
这是一个广义的道德境界。
这个道理不只是孔融让梨的故事里讲的,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很多人都在弘扬这种精神。
比如孝顺敬老,这个道理我们都听过。
敬老爱幼也是一个道理,尊重他人的感受也是一个道理。
这些都是孔融让梨这个小故事里所体现的道理。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到了我的父母。
他们是我的榜样,我想向他们学习,像他们一样待人诚恳、善良、慷慨大方。
同时,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并要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来完善自己。
总体而言,它教育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怎样处事。
故事中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是它所默示的道理却是深远的、广泛的。
这篇文章通过孔融让梨的小故事,来嘱咐我们要尊重他人、善待他人,这样才能真正取得人们的信任和赞誉。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秉持这种精神,践行这些道理。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人生中走得更加顺畅、更加顺利。
孔融让梨的启示作文(精选8篇)
![孔融让梨的启示作文(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5de73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f.png)
孔融让梨的启示作文(精选8篇)孔融让梨的启示作文(精选8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孔融让梨的启示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孔融让梨的启示作文篇1有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读了以后很让我感动。
孔融是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他从小不仅聪明机灵,而且做人的人品也很好。
有一天,孔融家里有一些金灿灿的嫩梨,父亲让孔融来分梨,他将大梨依次分给父母和哥哥姐姐,把最小的梨留给了自己。
孔融懂得尊敬父母,先人后己,而且不因为自己聪明就骄傲。
这真是令人羡慕的品德。
我是爸爸妈妈唯一的孩子,平时在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爸爸妈妈总是留给我,爸爸妈妈爱我,我也要爱爸爸妈妈,好东西我们要共同分享,并尊敬父母和其他长辈。
在班级对待同学要友善,作为一名班长,要时时刻刻做好老师的小帮手,尊敬老师。
以孔融为榜样,做一个勤学好问、知书达理的孩子。
孔融让梨的启示作文篇2我诵读过很多中华国学经典,印象最深的是出自《三字经》里的一句话,“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意思是说:“汉代人孔融,四岁就知道要把大的梨给哥哥吃,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这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
有一次,妈妈在水果店里买回了三个梨,让我挑一个,另两个给姐姐和妈妈吃。
我沉思片刻选哪个好呢?我决定把最小的留给自己,把那两个大的分给姐姐和妈妈吃。
妈妈笑着说:“真乖。
”我说:“孔融四岁就能让梨,我都八岁了,我觉得孔融比我乖一百倍,我还要多多学习。
”妈妈听了,笑的更甜了。
读了《三字经》我感悟深刻,不知不觉书中人的言行举止已刻在我心中了。
孔融让梨的启示作文篇3今天,我读了《孔融让梨》这篇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孔融小时候,有两个梨,他把大的给了哥哥,小的留给自己,爸爸走过来,问:”你为什么不吃大的呢?“孔融说:”我年龄小,应该吃小的,大的应该给哥哥吃。
《孔融让梨》读后感作文
![《孔融让梨》读后感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31f6f8b7f1922791688e853.png)
《孔融让梨》读后感作文《孔融让梨》读后感作文1 孔融是一个个聪明好学,才思敏捷之人。
4岁时,他已能背诵很多诗词歌赋了。
一天,他的父亲买来几个金黄的鸭梨,父亲拿了一个最大的梨给孔融,孔融却把梨让给了让给了哥哥,自己拿了一个最小的梨。
父亲故意问孔融为什么不拿大的梨。
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最小的,这些大的梨应该让给哥哥吃。
”父亲听后,开怀大笑,连连夸赞孔融。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是小孩,应该吃最好的,每次爸爸妈妈买什么好东西,全都应该给我吃,而我也不懂让给爸妈吃,自从读过孔融让梨的故事,我懂得了道理,决定以后要像孔融一样,尊老爱幼。
10岁生日那年,我们全家人去餐馆吃饭,餐桌上放着许多丰富的佳肴,我拿起一个面皮,在里面放些吃的,在沾些酱,完成了,可不要误会是我嘴馋,这是给妈妈准备的,我把这个递给了妈妈。
妈妈摇了摇头让我吃。
我说:“这是给你吃的,如果我要吃的话还有,这个你就吃了吧!”妈妈听后,便吃了下去,脸上荡漾起甜蜜的微笑。
然后,我又拿了几个给爸爸,爷爷奶奶吃,他们笑着夸我懂事,我开心极了。
从那以后我决定要当小孔融,尊老爱幼,做一个有美德的少年。
把它当作自己的目标,不断的改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德"的人.要做一个美德少年,其实并不难,只要从小事做起就行了。
再乘公交车时,给年老的人让位;遇到盲人过马路要去搀扶;看到老人拿较重的东西,主动去帮忙......在家时,要帮家人做事,有好东西要与家人同分享,让父母少为自己操劳。
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小孔融,尊老爱幼,懂得谦让,爱护身边每一个人,让世界充满美德与爱心!《孔融让梨》读后感作文2 我国古代,有许多人拥有优良的传统美德,在我看完《孔融让梨》时,知道了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在小朋友身上,也开出了一朵灿烂的花。
故事是这样的,桌上有一盘梨,孔融等人来吃梨,别人都挑大梨吃,只有孔融挑小梨吃。
之后,别人问他:“孔融,你怎么不吃大梨呢?”孔融笑了笑说:“哥哥姐姐们比我大,我应该尊敬他们,弟弟妹妹们比我小,我应该让着他们。
《孔融让梨》读后感(汇编15篇)
![《孔融让梨》读后感(汇编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b319b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0.png)
《孔融让梨》读后感(汇编15篇)《孔融让梨》读后感1人们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不吃大的,吃小的,昨天我去采访了他,他才告诉我真正的原因。
一、因为孔融最讨厌吃梨子,看见梨子就没有胃口,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不好意思说,只好拿个最小的说一些大道理,其实他只喜欢吃苹果。
二、因为孔融知道,他家的梨树出了毛病,大的能酸掉牙,梨越大,就越酸,梨越小就越甜,所以他义不容辞地选择了个小的。
三、根据孔融丰富的经验,他知道,大梨子里有虫,怕,所以呢,吃小的最保险,最放心。
四、因为在前一天,他老爸对他说过:“你如果明天吃个最小的那个梨子,我就给你吃一大筐苹果,再给你三十元零花钱,怎么样?”孔融心动了,就照办了。
五、头一天晚上,周公托梦来说,让孔融吃小的,大的里面个个有虫,如果吃小的,不但没有虫,而且也会出名,还会大富大贵呢!孔融就……呵呵!吃了最小的一个!好你个狡猾的孔融,如果我让梨也会有这么多好处,那么我连苹果西瓜都让了。
《孔融让梨》读后感2今天,我做完作业后,闲得无聊,便拿起《美德故事》读了起来。
不一会儿,《孔融让梨》这篇__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篇__赢记叙了孔融从小就尊敬兄长的美德,赞扬了孔融是个好孩子。
这个故事发生在孔融四岁的时候,孔融兄弟七个,他排行第六。
有一次,全家人围座在一起品尝邻居送来的梨。
母亲从中挑选了一个最大的梨,递给孔融,孔融却没有接受,而是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吃了起来。
父亲非常好奇地问孔融:“你为什么不吃大的而吃小的呢?”孔融一本正经的回答道:“我年纪小,应当吃小的。
哥哥们年纪大,理所当然吃大的。
”众人听了,都连连称赞,没想到他这么小便懂得尊敬兄长,友爱谦让的'道理。
看看孔融,想想我自己,我感到脸上一阵发热。
心里很惭愧。
平时,妈妈或爸爸买了好东西,我都吃大的,想多吃点,怕别人吃的多,我就快点吃。
读了《孔融让梨》这篇__,我懂得了要尊敬兄长、友爱谦让,这种美德应该从小就培养。
我们要向孔融学习,做一个谦让的好孩子。
孔融让梨读后感15篇
![孔融让梨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4defcc43323968001c92bc.png)
孔融让梨读后感15篇孔融让梨读后感1今日我阅读了孔融让梨的一则小故事,从中了解到我们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美德。
渊源流长,让我深受教育。
想起了我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好吃的好喝的,总是抢着。
等自己吃不下了,还不肯放手。
从不知尊老爱幼,缺少爱心。
学习上也是马马虎虎。
上课总是走神,经常让老师操心,真是太不应该了。
孔融小小年纪,却有如此大的胸襟,如此大的爱心,真是让人深受感动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尊老爱幼的民族。
古人是我们的榜样我00后一定要把它发扬光大。
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必须做到尊敬老师、孝敬父母、替大人分担力所能及的事。
爱护小弟弟小妹妹,团结同学,爱护大自然,不随意扔垃圾,助人为乐。
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对人有礼貌,积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争当一名全面发展的学生。
马上就要开学了,通过这则故事对新学期的憧憬。
让我兴奋不已,我迫不及待的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学习上互帮互助,生活上相互照顾,改掉以往打打闹闹的坏毛病,争做新时代的小雷锋。
孔融让梨读后感2在我小时,我经常听到孔融让梨的故事。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
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
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
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关于《孔融让梨》读后感300字
![关于《孔融让梨》读后感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a24650cee06eff9aff80718.png)
关于《孔融让梨》读后感300字篇一:读《孔融让梨》有感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
孔融四岁那年,父亲的一位朋友从远方来看他,并带来了一袋梨头。
父亲让孔融去分梨,因为父亲十分疼爱这个小儿子,他是想让孔融先挑大梨吃,小孔融接过梨把最大的梨给了客人,然后挑了两个个大的梨给了父母,再把个稍大一点的一个个给了哥哥和弟弟,最后把最小的梨给了自己。
客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分?孔融说:“您是客人,最大的梨应该给您,我是最小的,最小的梨应该给我。
”客人又问他:“弟弟不是比你小吗?你应该给他最小的。
”孔融说:“我是哥哥,大的应该让小的。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向孔融学习。
他才四岁就学会了与人分享,与人承让。
对照现在的我,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很多时候还要惹老师和父母生气,我要改掉这个坏习惯,像孔融一样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学会谦让。
篇二:《孔融让梨》读后感三字经内有一小段话:“兄则友,弟则恭。
”有的意思是有爱,恭的意思则是恭敬。
整句话的意思为:做哥哥、姐姐的爱护弟弟、妹妹;弟弟、妹妹也要尊敬哥哥、姐姐,听从哥哥、姐姐的话,兄弟姐妹之间要亲相爱、和平相处。
现在我要来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名叫孔融的小孩。
有一天,再他四岁时,客人送了一篮令人垂延三尺的梨子,孔融的父亲便把孔融叫来跟,向他说:“融儿,你挑一个梨子去吃吧!”孔融便挑了其中最小的梨子。
父亲见了绝得十分奇怪,便询问孔融原因,孔融答到:“因为我是老幺,所以要选小的,大的给父母及哥哥、姐姐们吃的。
”大家听了都称赞了孔融一番。
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四岁的小孩都懂得尊重哥哥姐姐了,更呵况是以十几岁的我们呢?我们要以孔融为榜样,向他学习!篇三:读《孔融让梨》有感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
”意思就是说:不学会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你看礼貌是那么的重要。
今天,我就读了一个关于礼仪的小故事,它叫《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孔融小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
读《孔融让梨》有感优秀(4篇)
![读《孔融让梨》有感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ebb2c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5.png)
读《孔融让梨》有感优秀(4篇)读《孔融让梨》有感优秀 1__有许多令人赞叹不已的传统美德,其中最感人的就数孝敬父母了。
玉祥卧冰为母求鱼、仲由背米养双亲,谢定住__救母。
这一篇篇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都十分令人感动。
其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孔融让梨》了。
孔融4岁那年,家里吃梨,孔融看着几个哥哥每人都跑过去挑去了鲜嫩澄黄的大梨子,他却一直站在父亲身旁,直到哥哥弟弟们都拿走了梨子后,才走到桌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子。
当父亲问他为什么不挑大梨时,孔融回答:“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那弟弟不是比你还小吗?”孔融却巧妙地回答说:“我是哥哥,哥哥应该让弟弟,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这一句句巧妙的回答,令后人惊叹不已。
再想想现在的小孩子哪家不是当掌上明珠宠着,有了好吃的,好穿的,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
从来就没有为家长,为别人着想。
几天前,我看了一篇文章,说是有一个小男孩非常爱喝饮料,有一天他让他的爸爸给他买汽水。
他爸爸来到商店门口,买了两瓶汽水,因为天气太热了,他给自己也买了一瓶。
那男孩子却不解地问他爸爸:“爸,为什么买两瓶?”可见,现在的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有时甚至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但4岁的孔融却在一个小小的梨子中体现了他谦让待人,尊敬长辈的美德习惯。
而我们,21世纪的孩子们,是否也该因此深思些什么呢?记得一年夏天,外婆给我们买甜筒吃,我觉得姐姐的比我大些,我就想跟她换,可姐姐不愿意,就此吵了起来,我觉得那时候的我太不成熟,太不懂事,还太自私。
没有为别人多想一点。
谦让是__民族的传统美德。
有时是一种尊重,有时是一种宽容,而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化解矛盾的良药。
所以在争执面前,我们更应该以谦让为主,退一步海阔天空。
良好的道德,可以成就伟人,孔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要向他学习,多一份谦让,多一份宽容。
读《孔融让梨》有感优秀 2今天,我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深受启发。
孔融让梨读后感(精彩7篇)
![孔融让梨读后感(精彩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78509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0.png)
孔融让梨读后感(精彩7篇)读《孔融让梨》有感篇一中国是礼谊之邦。
有很多的文化传承千年万年。
都传承到现在我们也在传承这种精神。
中华的文化博大精深让人敬佩不已。
中华文字千变万化。
听过一个故事吗?《孔融让梨》孔融三岁把梨让给他的长辈。
我们也应该学习那种为别人着想的精神和。
百善孝为先。
我们应该孝顺父母。
不该让父母伤心难过,考一个好成绩才对起父母的恩情。
诚实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守则。
做人真的要诚实守信,这样才有人和你玩,才会有人和你成为好朋友。
守信是和好朋友建立友情的上一层。
如果我们和别人约好了干什么就不能反悔。
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和尊敬。
守时也很重要工作的时候很重要,约好了开会,迟到了会留下不好的印象会很不好。
节约用水人人有则。
节约是我们提出的现主意。
现在有很多地方都在干旱,还很严重,所以我们应该节约,淘米的水可以洗碗,浇树。
面膜用完以后可以增加木器的光滑有光泽。
这样可以节约很多东西。
俗话说的好“勤劳的人是最美丽的”。
像我们学生早上不要睡懒觉,早早起来晨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有助于身体发育,早上和晚上的记忆力都很好。
我们可早点起来背书会背得更快,更熟练。
周未不要天天不是睡觉就是看电视,看完就玩电脑,应该多帮父母干家务,这才是一个好孩子。
我们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里是好孩子。
这样才是全优的好孩子。
我们应该学会守信、守时、节约、和勤劳,这才是一个好孩子。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你说对吗?读《孔融让梨》有感篇二孔融从四岁就开始让着哥哥和弟弟吃梨,我现在已经上小学了我应该向他学习,从小养着好习惯,学会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做一个让别人的孩子。
向孔融一样得到爸爸的夸奖,从现在开始在家里有好吃的先给奶奶和爷爷先吃在学校校让着老师和同学,学孔融做好孩子。
读《孔融让梨》有感篇三生日那天,妈妈送我一本故事书读后感,有一篇《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很感动。
这个故事主要说的是:一个叫孔融的小男孩,四岁的时候,爸爸让他分梨。
孔融把最大的梨分给了哥哥、弟弟,而把最小的梨分给了自己。
孔融让梨读后感(精选12篇)
![孔融让梨读后感(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b8ca5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3.png)
孔融让梨读后感(精选12篇)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孔融让梨读后感(精选12篇),欢迎大家分享。
孔融让梨读后感篇1小时候,妈妈带我到阿姨家做客。
阿姨家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我们在玩耍时总是争抢同一个玩具,争不到还哭呢。
这时候,妈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孔融让梨》。
故事是说很久以前孔融一家人吃梨。
盘中的梨有大有小,哥哥让弟弟先拿,弟弟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
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但仍故意问孔融:“为什么不拿大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可是我又比小弟弟大,作为哥哥,我更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呀。
”妈妈告诉我说,故事中的孔融只有4岁呢。
可他这么小就知道将好的东西要和别人分享,这样自己才能得到更多的快乐。
听完故事,我和妹妹再也不争抢,而是互相谦让,有时还一起玩,玩得开心极啦!孔融让梨读后感篇2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孔融让梨》,这本书说的是在东汉年间一群孩子吃梨的故事。
有一次,朋友给孔融家送来一筐梨,兄弟们看见了梨,个个馋的流口水,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抢梨吃,抢先挑选大个的,孔融却排在最后挑了一个小的……孔融说:“哥哥年龄大,应该吃大的,我年龄小,当然吃小的”。
通过这个故事,很让我感动,让我懂得弟弟要尊重兄长,兄长要爱护弟弟,互相都要恭敬谦让的道理。
孔融让梨读后感篇3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讲的是孔融四岁的时候,邻居家送来一筐梨,他走过去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大人问他:“你为什么挑小的呢?”他回答说:“哥哥们年纪大,应该吃大的,我年纪小,就应该吃小的呀。
”我觉得孔融是一个懂得谦让的好孩子,从小就知道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长。
我知道了要学会谦让,要让着比你大的和比你小的。
孔融让梨读后感篇4今天,我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深受启发。
东汉时,有个小孩叫孔融,他四岁那年父亲的朋友送来一筐梨。
父亲要孔融先拿个吃,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
孔融让梨的故事读后感(22篇)
![孔融让梨的故事读后感(2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7cec4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1.png)
孔融让梨的故事读后感(22篇)孔融让梨的故事读后感篇1中华自古以来都传承着礼让兄弟姐妹的传统美德,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
我感受到古代的小孩子都这么懂得礼让,何况我们现代人呢?孔融让梨的故事主要讲了在孔融四岁那年,有一天,爸爸的一个同学来看老师和师母,并带来了一大堆梨。
客人让孔融把梨分给大家吃。
在爸爸点头同意后,小孔融站起来给大家分梨。
他先拿个最大的梨给客人;然后挑两个大的给爸爸、妈妈;再把大的一个一个分给了哥哥们;最终,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个最小的给自己。
客人问小孔融为什么捡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纪最小,当然应当吃最小的。
客人听了孔融的回答直夸奖他。
爸爸也满足地点了点头。
孔融是最小的一个,在现代社会中,长辈有好的,有大的东西都会毫不迟疑的给最小的小孩子,无比溺爱他,呵护她。
这也成为了现代常见堪称几乎的现象。
尤其是独生子,家长团团围着一个小孩,就像一群龙守护一颗明珠一样。
“孩子,巧克力吃不吃呀?”“喝水吗,换饮料吧?”“冷了吗?”让人不禁感叹道,这比慈禧还享福啊!这就导致了孩子不懂礼让。
我就是个“嫡系皇子”。
由于哥哥住在姑姑家,逢年过节也很难来一趟。
家里虽说这有三口人,但那两个大人无非不围这我团团转?我也要学习礼让,可去哪学呢?家里只有我一个“嫡子”啊!谦让是人和人相处必不行少的一种美德,懂得谦让的人能和同伴和谐相处,能深受同伴欢迎。
但是,在生活中,不少家长不懂得谦让的内在含义,喜爱无原则地要自家孩子谦让。
记得有一次,我才那么小,和邻居家的小孩玩,爷爷端过来两只苹果,说给我们吃,而那两个苹果一大一小,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挑了一个又大又饱满的,而那个小孩更是被宠爱得不得了,就嚷嚷着要拿大的,我们就由于一个苹果闹得不行开交,你争我抢,后来爷爷把那个小苹果换了个大的才平静了这场无理取闹的戏码。
长大后回想此事,真是有感而发!唉,如今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蜜罐,每个独生子都在蜜罐里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玩最好的。
《孔融让梨》读后感小学生作文精选10篇
![《孔融让梨》读后感小学生作文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f90b61804d2b160a4ec015.png)
《孔融让梨》读后感小学生作文精选10篇《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要懂得相互谦让,做事多为他人考虑,养成尊老爱幼的美德!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孔融让梨》读后感小学生作文精选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孔融让梨》读后感范文一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是一个具有传统文化的国家;中华自古以来都传承着礼让的传统美德,在暑假里,我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
让我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让,在古代的小孩都懂得礼让,我们现在新时代的小学生更加要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孔融让梨的故事主要讲的是——在古时候,有一个小孩,名字叫做孔融,在他四岁的那年,有一天,他家里来了客人,并带来了一大堆梨。
客人让孔融把梨分给大家吃,孔融在爸爸的同意后,就起来给大家分梨。
他先拿了个最大的梨给客人;然后挑了两个大的给父母;再把大的一个一个分给了哥哥们;最后,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个最小的给自己。
客人问小孔融为什么拿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最小,当然应该吃最小的。
客人听了孔融的回答连连夸奖他。
对比我们现代社会的小孩,特别是独生子女,家里的大人都围着转,长辈有好吃的、好玩的都会毫不犹豫给小孩,无比地溺爱,生怕自己的小孩受一点点委屈。
在我还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对我呵护有加,千依百顺,有好吃的、好穿的都是第一时间想到我,我也心安理得的享受父母给的爱,但是我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回报,也从来没有想过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直到我进了幼儿园、然后又进了小学,在老师的教导下,在与同学的相处中,我慢慢的懂得了,礼让是人与人相处必不可少的一种美德,懂得礼让才能和同伴和睦相处,才能受同学们的欢迎。
在我成长中,我也慢慢地体会到了爸爸妈妈对我的付出,在假期里,我尽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拖地板、洗碗、擦桌子等,给爸爸妈妈下班以后多得一些时间休息。
我的表现让父母得到欣慰。
我们要向古人学习,与人相处要懂得礼让,不要你争我夺,不怕吃亏,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会和睦,才能继续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让!《孔融让梨》读后感范文二东汉鲁国,有个叫孔融的小男孩。
2024年读完孔融让梨后的心得范本(2篇)
![2024年读完孔融让梨后的心得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17835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5.png)
2024年读完孔融让梨后的心得范本《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千古流传。
今日,我翻开《修雅集》看到了小孔融拿着梨送给爸爸的图片,我迫不及待地读起了《孔融让梨》故事。
呵,孔融是一个十分有孝心的孩子!四岁的一天,小孔融的妈妈从集市上买来了许多金黄的鸭梨,她让孔融先吃一个,可是孔融在篮子里挑了许久,却捡了一个最小的留给自我。
原因是自我年纪小,应当吃小的,大的应当留给哥哥姐姐吃。
读到那里,我才明白,“年纪小,应当吃小的”,说得太好了,我很赞同小孔融的做法。
以前,我总觉得,我是小孩子,应当多吃点。
每次妈妈让我选吃的,我总会比了又比,选了又选,哪怕只大一点点,也是好的啊!可是从此刻起,我决定向小孔融学习,所以我逐步改正了自我的缺点。
每一次餐桌上有什么好菜,我就先夹给妈妈,对她说:“妈妈,请吃!”每次爸爸从上海回来带一大推零食回来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递给妈妈,对她说:“妈妈,你吃吧。
”直到看着妈妈吃下,我才放心地离开。
每一天晚上,我总是把热水袋冲足电,交给妈妈,对妈妈说:“妈妈,请你捂脚。
”在我表姐十岁生日的宴会上,服务员端上了一大盘烤鸭。
我拿起一块面,夹了一些鸭肉和葱,蘸了酱,把两头裹起,卷好。
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我。
我想:你们可别以为我是个“馋嘴猫”,我可不是做给自我吃的!我放下筷子,用双手将烤鸭递给妈妈,大声地说:“妈妈,您吃!”在众目睽睽之下,妈妈接过我递给她的烤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一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赞不绝口,说:“黄浩洋真孝顺啊!”“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向浩洋学习。
”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看来,我已成为大家学习的“有孝心的好少年”的榜样了,我必须要做得更好!此刻,我才明白,孔融四岁时就懂得谦让,而我已经九岁了,这么做也是完全应当的。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今后,我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要做一个当代的小孔融。
2024年读完孔融让梨后的心得范本(2)孔融让梨,是一则源自中国古代的故事,讲述了孔融在舞曲比武中主动让出了他本该获胜的机会,感动了众人的故事。
2021年《孔融让梨》读后感(15篇)
![2021年《孔融让梨》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744c957e21af45b207a834.png)
2021年《孔融让梨》读后感(15篇)《孔融让梨》读后感1《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讲给我听的,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可是它却让我难以忘记。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的,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这个故事主要讲,有个小孩的名字叫孔融,每个人都说他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融的母亲买了几个梨回家,母亲把梨端上桌时,母亲把最大、最甜的梨给了最小的孔融,可是孔融却不要,将这个最大的梨让给了哥哥,自己却吃小的。
这个故事让我刻骨铭心,也让我回忆了以前的种种事物。
孔融毫不犹豫的把梨让给了哥哥。
而我呢?每次都挑三拣四的。
比如:妈妈买了一盘新鲜水果,我见了就欣喜若狂,都没有洗手就把水果一扫而空了。
妈妈见了说:“你应该像孔融那样,别老是把我们当做空气。
”而我呢?把妈妈的话当作了“耳旁风”。
现在想想也有点后悔了。
每次坐公交车的时候,总有人站在那,站到腿发软,而我呢?我就坐在那,看着别人站着,自己却在讥讽别人。
现在懂得了,应该像孔融那样,学会让着别人,不应该去嘲讽,讥笑别人,要学着谦让别人。
孔融这种尊老爱幼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他教会我要谦让着别人一点,别人才能更加的谦让着你。
孔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孔融让梨》读后感2读孔融让梨的故事有感相信大家都听过或看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吧。
在故事中,四岁的孔融在吃梨的时候挑了一个最小的梨给自己吃,大的留给五个哥哥和一个小弟弟。
爸爸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得到的回答是:哥哥比我大,所以要吃大梨。
弟弟比我小,我是哥哥,应该把大的让给弟弟吃。
爸爸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要自私,要大方。
还告诉我们做事要先别人,后自己。
俗话说“先人后己”就是这个道理。
故事中,孔融的一举一动,再加上他那惊人巧妙的回答,显得他格外的懂事、礼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这个故事很短,但它把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描写得非常细致,好像我就是一个旁观者一样。
孔融四岁就知道让梨,可见他是多么懂事啊!我们也要懂得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作文读《xx》有感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中华上下五千年》,我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从中知道了我们中国许多具有优秀美德的故事。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孔融在六岁那年,他妈妈买回来一些大大的甜滋滋、水灵灵的梨,洗的干干净净后让孔融分给他的哥哥和姐妹们,而孔融却留下一个最小的梨给自己,妈妈十分不明,“孔融,你为什么留下一个最小的梨给自己呢?”孔融笑了笑说:“夫子说过,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所以大的就留给他们吃吧!”妈妈听了之后,连忙点了点头,说:“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妈妈真为你感到骄傲。
”
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关心别人,令我万分敬佩。
现在有不少孩子被父母当做心肝宝贝,十分的宠爱,所以孩子根本不知道关心父母,关心他人,什么只想到自己,以自己为中心。
其实我也犯过这样的错。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见冰箱里有一大瓶果汁,我一打开,“咕噜,咕噜”地把果汁全喝完了。
爸爸妈妈下班回来,打开冰箱看见果汁没有了就问我,我说“全喝完了!”爸爸妈妈没说什么,但是我感到十分愧疚!
我从孔融身上学到了关心别人的优秀品质,我也认识到自己以前犯了好多的错误,我一定要改正这些错误,
我真的很希望所用像我一样犯过这种错误的同学,都能像我一样,知错就改,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四年级:xx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