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评价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评价建议
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陈辛欣
1.什么是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的操作定义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因此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
完成这种价值判断,一是要进行价值标准研究,为评价对象提出一个合适的价值标准。价值标准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判断事物好坏的标准。对教育事物来说,有些对象的好坏标准比较明确,容易确立,如学校的校风学风,学校某些学科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业水平,教师教学工作的努力程度,等等。有些对象的好坏标准有多种取向,不容易确立,如一个地区的整体教学质量,某所学校的办学水平,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的写作能力,等等。因为这些对象的好坏标准往往不惟一,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对这种多元价值取向的对象进行教育评价,就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先进行价值标准的研究,确立一个符合评价宗旨的价值标准。评价的价值标准一旦确立,还需要对它们进行分解、细化,使之便于操作、实施和拉查,形成最后能被大家使用的指标体系。
二是要进行信息搜集研究,提出一种既符合评价对象实际,又是评价者可以操作实施的办法。评价信息一般可以分为定量与定性两种。定量信息是指有现成数据可以备查,或者有测量工具可以检测的信息。如学校的固定资产、学生基本情况、学业成绩、教师的年龄和学历组成,等等。搜集定量信息的关键是测量工具的制定,要客观、
正确。定性信息是指用文字以及现代音像技术等手段记录的信息。教育中的许多事物无法用数据表示,因此教育评价中定性信息的搜集是必需的。搜集定性信息的主要办法是资料查询、座谈、随访、现场考察、实录,等等。定性信息的结果可以是原始记录,也可以转化成评定量表和等级。
三是进行价值判断方法研究,提出一种符合评价目的,能做出有意义的评价结果的价值判断办法。最好的评价结果不一定都要量化。量化的最大优点是用于比较。假如评价的目的不是进行相互比较的话,一般不要用量化的结果,多用定性的结果更能给评价对象有价值的反馈。
2.学科教学评价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长期以来,考试一直是学科教学评价的主要手段,包括平时的单元小测验、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这种形式在学科教学以双基 (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 为主要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是完全适应的,也是十分有效的。
现在的问题是,最近一二十年来学科教学的目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继续要向学生传授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外,还要关注更多的领域,如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学科方法与能力的培养,直至行为、习惯的改变与养成等,这些因素的拓展使得原来以考试为主的学科评价方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最新的学科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过去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到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二是评价的形式
方法从单一的考试发展到了多元评价。关注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过程的诊断,以及学习结果的评定。学习目标的设定是指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开始之前;通过前置性评价,先了解学生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准备状况,以便为学生制定一个合适的期望目标。这一点在现在的学科教学中特别强调。学习目标的适切与否对学生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影响。期望的学习目标过高,超出了学生所能达到的程度,他们会认为反正再努力也达不到,不如放弃;期望的学习目标过低,学生无须努力就可以达到,对他们也不会产生激励作用。因此制定一个合适的学习目标,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有效学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学习过程的诊断是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如形成性测验、作业检查、课堂提问等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矫正。学习结果的判定不仅包括传统的学业成绩,还应该包括所有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学科评价形式方法的多元化包括:评价主体从教师为主,发展到了学生的自评与他评,还有学生家长对评价的参与;评价方法除了传统的书面考试之外,还有口试、作品制作、杰出表现记录、答辩、轶事记录等;其结果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等级评定或者评语。
3.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如何定位?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受制于该学科的功能定位。《标准》规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因此,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就是要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
学素养。
早期的学科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证明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往往以目标达到度评价为主。即在一项教学任务开始之前,先确立若干教学目标,当这项任务完成以后,通过测验或者其他方法检查学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情况。达标度越高,说明学生的学习越好。这种以证明为目的的学科教学评价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遭到了教育家的批评。认为它完全是学科中心主义的产物,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为升学和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的学生服务,对改进教学,使之最终适合学生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好处。而教学评价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有鉴别作用以外,还应该对教学过程本身的质量提高和改进发挥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进一步开发教学评价的功能。不能只看到评价的回顾功能,对已经做过的工作具有总结作用,还应该看到评价的前瞻功能,对将要做的工作具有导向功能。形成性评价就是在这种时候提出来的。形成性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的最大区别是在评价功能上的拓展,它强调通过一系列间隔性评价,来控制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矫正,使得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与良好的状态。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评价时空的拓展,它强调评价伴随在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不仅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要进行结果评价,而且在学习开始的时候,要进行前置性评价,学习之中要开展形成性评价,实现评价时机的全程化。总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是科学课
程教学评价的最主要特点。
4.怎样理解“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主持评价活动的主角可以由多种人组成。在以往的学科教学评价中,评价人员的角色关系一直是:教师是评价者,学生是评价对象。评价活动一般都由教师提出,什么时候进行,具体什么要求,学生的职责主要是听从教师的安排,做好接受评价的准备。在这种评价活动中,由于评价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很难发挥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因此,评价对他们的激励作用也很难体现。
随着教育评价的功能从单纯的鉴定、证明发展到导向、改进以后,评价人员的角色关系就开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趋势是指向调动评价对象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因此,从聘请评价专家等第三者参与评价,到鼓励评价对象自己开展自评,都是评价人员关系的调整。评价主体多元化就是这种调整的主要表现。
在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中,评价者的角色将由教师一人发展到教师、学生 ( 包括他们自己和其他同学 ) 、家长和有关课程教学的专家。学生参与教学评价主要是指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定学习目标,自己检查目标的达到度,自己反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自己采取措施调整与改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提出看法,师生共同改进教学。除了自评以外,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还应该包括他们之间的相互评价,这种互评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在学习中建立一种新的伙伴激励的机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