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心得:衡量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六个维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心得:衡量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六个维度

经历了近4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点评:“像中国如此大规模而又持久的经济发展,在世界上从未出现过。”但在经济总量和速度高速增长光环的背后,也蕴藏着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不高的风险,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如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升级缓慢、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承载压力逼近临界阈值、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

经济增长只是手段,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才是最终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意味着能否有效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已经成为我国激发经济创造力和活力、实现更有效率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经济发展质量作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劣程度,体现经济内部以及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状态。相比较于经济增长数量,它不仅包括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测量,更强调经济发展的效率程度、经济稳健性和资源的配置走向,并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新时代,亟待完善衡量经济发展质量优劣的指标体系,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从经济发展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可以从以下六个维度来评判经济发展质量的优

劣。

经济发展效率。即经济发展过程中投入产出比,主要包括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使用效率、规模经济占比、资源配置效率、管理水平的提高等。经济发展效率是经济发展质量优劣的核心体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总是追求最佳的成本收益比例。经济发展效率主要表现为“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和“外延扩大再生产”的经济规模扩张。经济发展效率的主要衡量因素有资本积累规模、结构、机制的资本生产率,科学技术进步水平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等。

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反映经济系统内各要素协调程度,包括产业结构、部门结构、区域结构、技术结构、贸易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反映着一国资源配置效率水平,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其中,产业结构处于经济结构的主导地位,它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升级转换能力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

结构性障碍将引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实现与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相挂钩,进而决定一国经济的兴衰起落。因此,经济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演进的能力高低决定了经济发展质量的优劣。经济结构优化的主要衡量因素有:产业结构的产业高级化指数、一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金融机构的投资率、居民消费率、开放程度的FDI/GDP等。

经济发展稳定性。经济发展稳定性与经济波动相对应, 反映短期经济增长偏离长期经济发展趋势的波动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未发生剧烈频繁的起伏波动。过度的经济波动将引致经济衰退、大范围失业、恶性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失衡等问题,不仅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影响经济增长的长期绩效,而且会加大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风

险,所以经济发展稳定性对一国经济而言至关重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是一种动态的稳定,波动是经济发展的常态。保持经济发展稳定并不绝对否认经济发展的自然波动,不是要求经济增长率始终固定不变。经济资源周期性的变化发展必然会产生经济发展的波动。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发展不是在同一水平往复循环,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运动。在周期性的变化发展中实现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的提升,进而推动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经济发展稳定性的主要衡量因素有:现实增长率、潜在增长率、经济波动率、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波动等。

社会福利变化与成果公平分配。加尔布雷思在《经济学与公共目标》中指出: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对人民所需要的作最大限度的供应”。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动力。经济发展的方向自然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进人的经济福利,即通过经济发展来实现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因此,人们能够从经济发展成果中获得多少实惠,直接反映着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的主要衡量因素有:福利变化的人均GDP、职工平均工资、人均储蓄年末余额、人均教育事业费支出,成果分配的劳动报酬占比等。

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经济发展是自然资源不断损耗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将经济的增长建构在环境的严重退化和资源消耗的增加的基础上,如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水污染、有毒物质扩散、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非再生性的发展挑战环境承载阈值,严重偏离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目标,经济发展自然难以为继。而早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就呼吁经济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的主要衡量

因素有:资源利用的单位产出耗水、单位生产总值电耗,环境污染的单位产出SO率、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非达标率、工业固体废弃物未利用率等。

国民经济素质提升。国民经济素质是国民经济系统的功能特性,表现为一国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创造财富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显然,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需要有较高的国民经济素质相匹配。国民经济素质提升的主要衡量因素有:基本素质的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每百人图书馆藏书、建成区绿地覆盖率、人均拥有医院(卫生院)数、能力素质的科学支出占地方财政比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