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患者护理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
![护理毕业论文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d51ae103d8ce2f0166233a.png)
第 1 页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班级:13级护理三班姓名:王五指导老师姓名:就是你【摘要】: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痴呆成为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健康和长寿,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因此对老年痴呆患者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思,护理工作重点放在保健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日常生活护理、行为异常的护理、康复训练等几个方面。
这对减轻老年痴呆患者疾病症状,提高认知能力,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老年痴呆;护理【正文】: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出现障碍。
是智能损害的综合征。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患者约有1.2亿,国内报告60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为0.75%~ 4.69%,老年痴呆目前已位居于发达国家的第四位死因。
目前,治疗老年痴呆尚无特效药,因此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
该病起病缓慢或隐匿,病人及家人常说不清何时起病。
多见于70岁以上(男性平均73岁,女性为75岁)老人,少数病人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症状迅速明朗化。
女性较男性多(女∶男为3∶1)。
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
根据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的恶化程度分成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1~3年)为轻度痴呆期。
表现为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判断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对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判断,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工作或家务劳动漫不经心,不能独立进行购物、经济事务等,社交困难;尽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对新的事物却表现出茫然难解,情感淡漠,偶尔激惹,常有多疑;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对所处的场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对所处地理位置定向困难,复杂结构的视空间能力差;言语词汇少,命名困难。
第二阶段(2~10年)为中度痴呆期。
表现为远近记忆严重受损,简单结构的视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不能独立进行室外1活动,在穿衣、个人卫生以及保持个人仪表方面需要帮助;计算不能;出现各种神经症状,可见失语、失用和失认;情感由淡漠变为急躁不安,常走动不停,可见尿失禁。
护理毕业论文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
![护理毕业论文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ce55fd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15.png)
护理毕业论文: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摘要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常伴随着认知功能下降、行为异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篇毕业论文旨在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收集了相关文献,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研究发现,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知训练:通过认知训练,可提高患者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并预防认知功能的进一步下降;2)行为干预:通过行为干预,可减少患者的不良行为,如焦虑、抑郁、暴躁等;3)生活技能培训:通过生活技能培训,可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如如自我照顾、购物、烹饪、洗浴等;4)社交支持:在护理中,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注和理解,并加强与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安和孤独感。
结论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是多方面的,包括认知训练、行为干预、生活技能培训和社交支持等方面。
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护理干预手段,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缓解症状,改善社交功能。
关键词:老年痴呆 ;护理干预;认知训练;行为干预;生活技能培训;社交支持AbstractElderly dementia is a common chronic disease, often accompanied by symptoms such as cognitive decline and abnormal behavior,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This graduation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for elderly dementia patients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This study adopted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to collect related literature and summariz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for elderly dementia patient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for elderly dementia patients main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cognitive training: cognitive training can improve patients' memory and attention, and prevent further cognitive decline; 2) behavior intervention: behavior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patients' adverse behavior, such as anxiety, depression, and irritability; 3) life skills training: through life skills training, patients can improve self-care abilities, such as self-care, shopping, cooking, bathing, etc.; 4) social support: in nursing, giving。
老年性痴呆患者护理论文_0
![老年性痴呆患者护理论文_0](https://img.taocdn.com/s3/m/6a66e4c16294dd88d0d26bda.png)
---------------------------------------------------------------范文最新推荐------------------------------------------------------老年性痴呆患者护理论文【关键词】老年性痴呆【摘要】目的探讨在目前医疗条件下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预防和照料护理措施,以使本病患者能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方法对住院病例、社区及家庭患者在预防、护理过程中进行观察调研分析、随访、探讨总结等方法。
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学技术的进步,人的寿命不断延长,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老龄社会的到来,在我国,因受传统文化伦理观念影响,我们多数患者及家属对本病有拒绝接受的心理倾向,为有利于早期发现及诊断本病,我们有必要对本病命名进行改革。
结论本病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办法,因而寻求病前在医疗领域、家庭、社区条件下的预防及病后的周全照料护理措施就尤为重要。
老年性痴呆症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2亿,其中大约有500万老年性痴呆患者。
若按家庭规模是祖孙三代五口人来计算,那么就意味着中国有近2500万人正在直接或间接地忍受着老年性痴呆所带来的痛苦和折磨,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占全国人口20%左右,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还将逐步增高,80岁以上的患病率可以高达25%~30%。
所以,生活水平越高,老年性痴呆的防治就越成为每一个中国家庭必须面对的问题。
因此尽早发现老年痴呆,尽快配合医生治疗,采取卓有成效的护理和预防已经迫在眉睫。
1我们应该给老年性痴呆正名―――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1 / 4的医学名称叫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是为了纪念第一位确定该病的德国神经病学家阿洛伊斯・阿尔茨海默。
在美国这个词家喻户晓,在中国却不同。
老年痴呆护理措施论文范文
![老年痴呆护理措施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ca52b9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a.png)
老年痴呆护理措施论文范文老年痴呆是危害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疾病之一,因此科学合理的护理显得十分重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老年痴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老年痴呆护理论文篇一:《老年痴呆的护理》摘要:提高老年痴呆(AD)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痴呆的进程。
针对患者的特殊症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
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健康水平。
关键词:老年痴呆;护理;阿尔茨海默病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4~2011年老年性痴呆住院患者41例,年龄58~80岁的老人,其中男性28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9岁。
1.2临床表现1.2.1早期表现早期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下降,性格改变,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不注重仪表,多、固执,焦、易激惹。
早期记忆障碍为突出症状,短期记忆和记忆保持障碍为主要表现,一般健忘和顺行性遗忘。
患者常丢三拉四,随做随忘,进而远期记忆也逐渐受累,记不清过去发生的重大事件,记不住自己的经历和出生年月。
睡眠障碍,可出现睡眠节律紊乱或颠倒。
1.2.2中期表现近记忆力明显下降,远记忆力也受损,但瞬间记忆力受损较晚。
定向力出现障碍。
抽象思维,如概括,推理,判断计算等智力活动也明显减退。
思维失去条理性,思维内容贫乏,行为变笨,控制能力下降,出现性犯罪、偷窃等行为。
对外界事物常做出错误判断,极易出现妄想。
1.2.3晚期表现记忆力、定向力丧失,个人生活能力丧失,语言表达及理解能力严重受损,最终发展为失语。
动作刻板,大小便失禁,肢体瘫痪,最终死于感染、衰竭。
2护理2.1生活护理病房清洁、安静、舒适、安全,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态度和蔼、耐心、细致、关心体贴,可使患者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的睡眠。
护士要细心观察,如发现精神症状或躯体并发症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此外,耐心细致的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病室和床要有明显的标志,病室要挂日历和闹钟,让他们知道每天看时间,要不断强化告知时间和应做的事,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老年性痴呆患者管理个案3700字(论文)】
![【老年性痴呆患者管理个案3700字(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567460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f.png)
老年性痴呆患者管理个案目录一、临床资料 (1)二、护理措施 (2)(一)饮食护理 (2)(二)环境护理 (2)(三)安全管理及用药护理 (3)(四)功能训练 (3)(五)心理护理 (3)三、护理体会 (4)伴随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疾病逐渐发生于临床,给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老年痴呆是老年常见病,可引起患者认知能力下降,是造成老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1]。
目前老年痴呆患者没有效果特别显著的药物,相比药物治疗,非药物干预更安全,老年痴呆患者的感知功能、情绪自控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随着病程的发展逐渐下降,及疾病会导致患者产生预感性悲哀,以上的种种常使患者出现负面情绪体验,严重影响治疗的效果及疾病的康复,对他人的依赖和需求也越来越大,对其情感支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2]。
因而合理的护理方案也应该从上述方面进行考虑,本研究对1例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个案管理,现对其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概况:患者于某,女性,72周岁,汉族,为退休教师,因“老年性痴呆,糖尿病史10年”被收入我院治疗。
现病史:据患者直系亲属讲述,早在5年前,患者就出现了类似老年痴呆的症状,少言寡语,整天东张西望,搓手搓脚,近年来症状不断加重,出现记忆减退,计算能力也下降,不能正常如厕。
有3次走丢史,1个月前症状加重被家人送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糖尿病史10年,否认高血压、心脏病、传染病史。
查体:体温T37℃,血压155/80 mm Hg,皮肤无皮疹及瘀点、瘀斑,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
少语,动作迟缓,计算力、近期记忆力、定向力下降。
双侧瞳孔 3 mm,等大等圆,对光灵敏,双侧眼球活动好,未见眼震。
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吞咽正常。
颈软,无抵抗。
四肢均能对称活动,肌力检查欠合作,四肢肌张力无明显增减,四肢腱反射对称正常,双侧病理征未引出。
各项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尿常规、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脑脊液检查显示压力正常,头颅CT提示脑室扩大、广泛脑白质病变、脑萎缩;头颅MRI提示颅内多发缺血梗死灶,多发缺血脱髓鞘改变,双侧海马骈胝体萎缩,脑萎缩,左侧大脑中动脉局限性狭窄。
个案护理论文范文
![个案护理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c879c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f.png)
个案护理论文范文标题,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过对30名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影响,能够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其自理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因此,护理干预在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痴呆;生活质量;自理能力;心理健康。
引言。
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其特点是逐渐进行性的认知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了护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护理干预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手段,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其自理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护理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
参与本研究的对象为30名确诊为老年痴呆的患者,其中男性15名,女性15名,年龄在65岁至85岁之间。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不接受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定期的认知训练、生活技能训练、心理疏导等,持续时间为3个月。
在干预结束后,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3个月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首先,他们的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的生活和饮食。
其次,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情绪更加稳定,更加乐观向上。
与此同时,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没有显著改善。
因此,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
讨论。
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包括认知功能损害、自理能力下降、心理健康问题等。
临床观察论文: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策略
![临床观察论文: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e43990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6.png)
临床观察论文: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策略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本文通过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临床观察,总结了一系列有效的护理策略,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护理策略;生活质量一、引言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
老年痴呆症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探索有效的护理策略对于提高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一)认知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症患者最突出的表现是认知功能的逐渐下降,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等。
他们可能会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难以记住新的信息,甚至会迷失方向。
(二)精神行为异常患者常常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易怒等精神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行为异常等。
例如,有些患者会无端怀疑他人偷拿自己的东西,有些患者会在夜间频繁起床、大声喊叫。
(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逐渐下降,如穿衣、洗漱、进食等基本生活技能都可能无法独立完成。
三、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策略(一)生活护理1、环境布置为老年痴呆症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熟悉的生活环境至关重要。
房间的布置要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杂物和复杂的装饰。
家具的摆放要固定,以方便患者记忆和行动。
同时,要保证房间的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适宜。
2、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对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食物要多样化,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等。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要将食物切碎、煮烂,或者给予流质、半流质食物。
护理综述论文范文
![护理综述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91dc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1.png)
护理综述论文范文标题,护理综述,老年痴呆症的护理干预。
摘要,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
本文旨在综述老年痴呆症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护理工作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护理干预;药物治疗;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康复训练。
引言。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情绪波动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因此,对老年痴呆症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药物治疗。
目前,针对老年痴呆症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两大类。
胆碱酯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增加突触前膜上乙酰胆碱的浓度,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则主要通过抑制谷氨酸的作用,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减轻老年痴呆症的症状。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也可以用于老年痴呆症的治疗。
心理护理。
老年痴呆症患者常常伴有情绪波动、行为异常等症状,因此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应该耐心倾听患者的抱怨和诉说,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此外,还可以通过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释放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营养支持。
老年痴呆症患者常常伴有进食困难、吞咽困难等问题,导致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
因此,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口服情况,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
对于无法口服的患者,还可以通过胃管或静脉营养支持的方式,保证其营养需求。
康复训练。
老年痴呆症患者常常伴有肌力减退、平衡能力下降等问题,导致日常生活能力受损。
因此,康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内容,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5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护理论文
![5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10ded213169a4517723a358.png)
5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就5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7月在某医院收治的5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对其进行有效护理。
结果:5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经过上述护理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42例(84%),有效(症状有所减轻)6例(12%),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2例(4%),护理总有效率96%。
结论:凡经医生诊断为老年痴呆的病人,无论病程长短,均需要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积极到医院接受康复保健护理,并规律复诊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护理体会;基础护理【中图分类号】r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79-01如今,老年痴呆症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卒中之后老年人的第四大杀手。
老年痴呆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倍增加,年过60岁,患病率为4%~8%,65岁后增加到10%,80岁后超过30%。
门诊统计发现,近七成患者都是拖到七八十岁,症状很严重时才去看病,说明人们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还很不够。
专家表示,老年痴呆症目前虽然不能根治,但已有多种药物可延缓其发展,其中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10年7月在某医院收治的5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年龄58~99岁,其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70岁。
1.2 护理方法1.2.1 基础护理:此类病人因受精神痴呆症状的支配,出现生活懒散,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易出现卫生、饮食、睡眠及排便等异常问题,极易感染和并发各种躯体疾病,因此做好基础护理是保证病人获得治疗成功的必要前提。
一是培养病人良好的生活规律,每天做好晨间护理,督促病人的衣着卫生,帮助或给予病人洗脸、洗手、更换衣服、修剪指(趾)甲,保持皮肤和毛发的清洁。
二是加强大小便护理对随便便溺者加强教育、训练和管理,对因药物副反应而出现的便秘应鼓励病人多喝水、多活动、多吃蔬菜水果,可酌情给予缓泻剂,对大小便失禁者及时更换床单位,清洁皮肤使病人舒适,预防并发症发生[2]。
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b52910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0.png)
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老年痴呆病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以认知功能的退化为主要特征,常常会影响到生活自理能力,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很大负担。
掌握好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是非常关键的,本论文主要介绍了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包括对老年痴呆病人的认知评估、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环境干预、心理护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从而为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老年痴呆病;护理研究;认知评估;生活自理;环境干预;心理护理AbstractDementia is a common disease among the elderly, characterized by cognitive decline, which often affects their ability to live independently and imposes a great burden on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Mastering the nursing care of elderly dementia patient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nursing care of elderly dementia patients, including the cognitive assessment, improvement of life self-care ability, environmental intervention,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t aims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nursing work.Keywords: dementia; nursing research; cognitive assessment; life self-care; environmental intervent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1. 引言老年痴呆病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痴呆病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老年性痴呆患者38例护理论文
![老年性痴呆患者38例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8aaa8ddc1c708a1284a44d2.png)
老年性痴呆患者38例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持患者的日常活自理能力、延长患者的生命。
方法:通过对38例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体会,运用适当地护理措施及心理护理来应对老年痴呆患者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结果:老年痴呆患者较入院前各症状发展速度得到明显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结论:通过适当的护理,对老年性痴呆患者晚年生活质量的提高能获得较满意效果。
关键词老年痴呆护理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d)是指老年老化程度超过生理性老化,或过早老化,致使脑功能障碍,引起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1]。
在无意识障碍的情况下,有记忆和认识功能障碍,伴有言语、视空间技能、情感或人格改变,并影响其社会活动。
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手段,老年性痴呆逐日加重,最终因躯体合并症而危及生命。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性痴呆患者日益增加,为了让老年痴呆患者有较高质量的晚年生活,给予适当护理措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将工作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2005~2009年收治老年痴呆患者38例,年龄65~85岁,临床确认为老年痴呆(诊断标准符合北京医科大学和协和医科大学联合主编的《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均表现为记忆减退,定时力、视觉空间感知能力、语言功能、计算力操作执行功能等方面不同程度的丧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护理难点沟通困难: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谈话思路中断,近记忆力差,不记得家庭住址及电话号码等;智力下降表现为计算、理解、判断、逻辑能力差;情绪障碍,表现为情感脆弱、失控、无故发脾气、易激怒;性格固执违拗、行为退缩、睡眠障碍等。
导致老年痴呆患者沟通能力下降,表现为很难理解他人和被他人理解,不能针对性地回答问题等。
服药依从性差:由于患者记忆力、智力、情绪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造成拒服、错服、漏服或重服药物,具有一定的医疗隐患。
需要医护人员和家人耐心指导和督促。
生活自理缺陷:生活自理能力有不同程度缺陷,日常活动越来越需要别人帮助,行走、入厕、沐浴、个人卫生处理困难;重度患者卧床,不语,大小便失禁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他人照顾。
痴呆护理论文:老年性痴呆患者护理探讨
![痴呆护理论文:老年性痴呆患者护理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e6aa55869eae009581bec83.png)
痴呆护理论文:老年性痴呆患者护理探讨【摘要】为初步探讨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性别、疾病、家庭、社会因素与其关系,为提出护理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140例老年人进行访谈及病史回顾分析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老年性痴呆患者发病率为15.7%,通过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1]。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护理;探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性痴呆患者日益增加,老年性痴呆是大脑退行性病变,病人生活不能自理,时时需要家人照料,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药物治疗只是老年性痴呆防治措施中的一个环节,重视病人的心理调节、智能训练、护理等诸多方面,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采用本科病人,选择能与人正常交往、对答切题的140位60-99岁的老人,其中女性60名,年龄在60-85岁,平均年龄70±1.8岁;男性80名,年龄在69-99岁,平均年龄78±2.3岁。
1.2 方法用访谈和病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访谈内容自行设计对造成老年性痴呆的易患因素中的疾病关系、家庭因素、社会心理因素调查。
2 结果140例老年人,老年性痴呆的发生率为15.7%,其中男性占9.3%,女性占6.4%。
3 疾病因素3.1.1 动胍粥样硬化:22名ad患者中有8名有动胍粥样硬化,占36.36%。
3.1.2 糖尿病:22名ad患者中有6名,占27.27%。
3.1.3 高血压中风:22名ad患者中有5名,占22.7%。
3.2 社会心理因素3.2.1 交往少:22名ad患者中有7名,占31.81%。
3.2.2 文盲:22名ad患者中有4名,占18.18%。
3.2.3 收入低(500元:22名ad患者中有2名,占9.09%。
4 护理在护理老年痴呆病人时,责任护士应以病人为中心,重视病人护理措施的落实,陪护人员的培训,及时与病人家属做好沟通,为老年痴呆病人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老年痴呆症护理论文
![老年痴呆症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07a513fc4ffe473368ab7d.png)
老年痴呆症的护理【摘要】老年痴呆是一种由于大脑器质性损害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使记忆、理解、判断、自我控制等能力发生进行性退化和持续性智能损害,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的病症。
老年痴呆症是静悄悄的疾病,没有痛痒等明显症状,早期只是出现记忆力减退、健忘等症状,很多病人误认为这是正常的衰老,以致就诊率极低,常使病人错过有效治疗机会。
目前,对老年痴呆无特效药物,做好调护工作十分重要。
【关键词】老年痴呆;护理;预防【中图分类号】r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255-011老年痴呆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饮食中铝含量过高、胆固醇过高、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中风等疾病因素,其发病还往往与受教育程度低、不爱动脑子、性格内向、不愿与人接触及不良生活方式如嗜酒等有关。
此外妇女在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低下等也会造成痴呆。
痴呆的早期表现是认知出现障碍,也就是记忆力差。
2老年痴呆的护理2.1保健护理每天清晨及傍晚在空气清新的地方快步走一小时。
快步走可以运动腰下部的紧张肌,提高摄氧量,有助于刺激脑细胞,防止脑细胞退化,对老年痴呆症的预防有理想的效能。
实施头颈左右旋转运动:这种运动不但可使上脊椎的转动变得滑顺,预防老年人罹患椎骨脑底动脉循环不全的病症,还可延缓脑动脉硬化,这是属于老年痴呆的护理方式之一。
2.2生活护理起居应有规律,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特别是精神兴奋型患者,更应注意。
失眠者可给予小剂量的安眠药,衣着宜适中,室温宜偏凉。
家属应多与病人交流,鼓励参加社会活动。
有言语障碍者进行口语锻练。
通过交谈得到训练。
瘫痪的病人要加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防止关节挛缩、肌肉强直。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减少感染的机会。
居室常开窗换气,被褥常晒太阳。
长期卧床者要定期翻身、拍背,预防褥疮等护理。
白天尽量进行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活动,如养花、养鱼、画画、散步、太极拳、编织等,另外,也可读报、听广播、选择性看一些文娱性电视,使病人充分感受生活的乐趣,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阿尔茨海默病护理指导论文
![阿尔茨海默病护理指导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0e3a67b84868762cbaed58b.png)
阿尔茨海默病护理指导论文【关键词】年龄老化随着人口年龄老化,老年人在人群中比重越来越大,现在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跨入老龄国家,老年人的精神卫生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危害严重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1]。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退行性病变,临床上以进行性记忆丧失和后天获得知识丧失为特征,病程发展最终导致患者完全性丧失生活能力[2]。
1马斯洛需要层次概要护理中,最常用的需要理论即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它的核心内容认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及功能必须满足一些基本需要,并将其需要按重要性和发生先后顺序排成五个层次,可用“金字塔”形状加以描述(见图1)。
图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示意图(略)2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以丁艳萍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康复2例报告可以看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明显自理能力不降[3],患者随着病情的严重有出现一系列行为异常,随之此类群体便会在生活上缺乏自我照顾的主动性,护理人员在此类护理中应做好一系列日常护理,使患者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得到保障,但护理人员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培养其自理能力,避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因对护理人员产生过度依赖性而完全丧失自我照顾的能力。
护理人员应根据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病情的轻重,而评估患者的健康清洁状况,对一些意识尚清楚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应督促其做好日常生活行为,对一些出现智力障碍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应照顾患者的饮食、休息、日常卫生习惯,对于一些长期卧床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必要时可以鼻饲,每日可用生理盐水漱口,以防污垢堆积在口腔内引起感染,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有痰液应及时吸出,如果患者有大小便失禁,要为患者勤换衣与被单,经常更换及按摩其受压部位,以减轻褥疮的发生率。
保证患者的营养状况,应用一些清淡而富营养的低盐低脂饮食,对于一些吞咽困难的患者,进食时应有人监护指导,防止噎食。
(1)在生理需要满足的基础上,最急迫的是第二层需要―安全的需要。
老年痴呆患者护理思考(5篇范文)
![老年痴呆患者护理思考(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efd94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4.png)
老年痴呆患者护理思考(5篇范文)第一篇:老年痴呆患者护理思考老年痴呆患者护理思考【摘要】目的探讨积极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对33例老年痴呆患者采取日常生活的护理、自我照顾能力的训练、认知训练及安全管理、心理护理。
6个月后采用检验评估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33例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较护理干预实施前有显著改变。
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显著改善作用。
【关键词】老年痴呆;护理干预;生活自理能力老年痴呆是发生在老年期的智能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智力、认知功能减退和行为的改变。
患者13常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明显减退,给家庭、社会造成负担。
目前我国老年痴呆患者已超过600万,约占全世界老年痴呆患者的。
因此,对提高老年痴呆患者13常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研究尤为重要。
2006年6月一2008年5月我院对33例老年痴呆患者采用13常生活护理、自我照顾能力的训练、认知训练及安全管理、心理护理,6个月后评估发现其日常自理能力较接受护理干预前显著提高,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33例老年痴呆患者均是2006年6月一2008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均符合CCMD.3痴呆诊断的标准,其中男20例,女13例.血管性痴呆13例,颅脑外伤后继发痴呆8例,阿尔茨海默病12例。
年龄68—81岁,平均年龄71.5岁,病程6个月一2年,文化程度为文盲5例,小学10例,中学13例,大专以上5例。
二、方法1.干预方法。
(1)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包括:①穿着。
衣服按穿着的先后顺序叠放;避免太多钮扣;以弹性裤腰取代皮带;选择不用系带的鞋子;选用宽松的内衣;清晰告知患者穿着的步骤;患者不愿穿衣时不与患者争执,给予鼓励与劝导。
②迸食。
定时进食;食物简单、软滑、小块;温度适宜;进食时将固体和液体食物分开,避免误吞固体食物;进餐前协助患者清洁双手,允许患者用手拿取食物;向患者逐一解释进食的步骤,并做示范,必要时予喂食;如果患者不停地想吃东西,将刚用过的餐具放于患者面前,提醒患者不久前进餐完毕。
阿尔茨海默病护理干预的论文(共2篇)【护理医学论文】
![阿尔茨海默病护理干预的论文(共2篇)【护理医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ac30cff240c844769eaeed6.png)
第1篇: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护理干预的综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
其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快,AD患者逐渐增多将对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及公共卫生系统造成深远影响。
目前对AD尚缺乏特异的治疗手段,而积极护理对延缓患者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故本文将对AD的现状及护理干预作一综述。
1AD的现状1.1全球面临AD患者快速增长的严峻考验目前全球人口老龄化曰益严重,而AD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增加,据不完全统计,65岁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性痴呆者达5%以上,而到80岁,就上升到15%~20%。
国际AD协会(ADI)研究发现,全世界目前患有AD或其他痴呆性疾病的人数有3600万,而到2050年该数字将达到11500万,其中2430万人患有AD,每年新增病例约460万,即每7秒钟新增1个AD病例。
而中国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4亿,AD患病率为4.8%,据此估计,中国痴呆人数已近800万,到本世纪中叶时,中国AD患者人数将接近万。
AD目前已成为全球老年人继冠心病、肿瘤和卒中之后的第四位主要死亡原因。
1.2AD的影响AD已经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也是全世界最致残和最累赘的疾病之一,是国家财政和家庭花费的主要负担。
由此而迅猛增加的医疗需求和照料负担必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除了AD患者人数增加外,其他因素也会加剧其对社会和经济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城市化、从大家庭到核心家庭的发展趋势以及由此造成独居的老年人数的增加。
照料这些人的能力将取决于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照料服务。
然而目前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还未做好充分准备为痴呆患者及其家庭照料者提供优质的健康和保健服务,而该病患者人数逐渐增多的严峻形势将来可能对这些国家的公共卫生系统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浅析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护理研究的论文
![浅析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护理研究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ee973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f.png)
浅析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护理研究的论文关于浅析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护理研究的论文1 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基本认识(1) 阿尔茨海默病的概念和病症等。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慢性且渐进地退化直至痴呆的疾病,最主要的病症是智力缓慢地减退,直至无法进行正常生活和思维活动,是一种持续变化发展的疾病。
阿尔茨歇病是大脑变性疾病,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而且不可逆转。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过程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时期,早期病症主要表现为近期的记忆、定向和语言等以及完成复杂工作的能力降低,用在个人爱好、思考读书和社交方面的时间减少。
中期病人的行为与人格发生改变,容易出现心理抑郁、焦虑等。
晚期痴呆病人的病症为明显痴呆,大部分功能丧失,椎体和椎体外系运动痉孪逐渐出现。
(2)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
全世界范围内,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是男性百分之三十点五每年,女性百分之四十八点二每年,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其中,轻度痴呆患者占百分之十,中重度痴呆大约占百分之五左右。
(3) 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因素。
首先,社会因素的影响。
调查显示,老年人的智能状况与生活能力受婚姻状况与日常锻炼的影响比较明显。
配偶健在的老年人的智能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失去配偶的老年人。
而居住条件、吸烟和饮酒等生活方式与老年痴呆的发病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饮酒过量会导致老年人的智能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
其次,心理和疾病因素的影响。
调查显示,心理和疾病因素是影响老年痴呆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支持水平的老年人的智能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低支持水平的老年人,而且有抑郁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史的老年人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病。
然后,生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
调查显示,轻度认知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前期症状,处于正常老化和早期痴呆之间,每年有百分之十二左右的轻度认知障碍病人患上阿尔茨海默病,且女性居多。
并且,阿尔茨海默病有家庭聚集性,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
2 对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护理2.1 日常生活的护理。
65例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体会论文
![65例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体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787e214964bcf84b9d57bd3.png)
65例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体会及预防方法。
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5例老年痴呆的患者进行讨论分析,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及相关的心理护理,进行疾病的健康宣传教育等护理内容,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心理抑郁度。
结果患者经过良好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治疗后的生活自理能力与抑郁度进行比较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60分为良,41-60分为中,≤40分为差。
②抑郁程度: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进行评定,>24分为重度,18-24分为中度,8-17分为轻度。
14 数据处理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p<005具有显著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此组患者经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比较日常生活能力与抑郁程度,其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护理体会31 对记忆障碍的护理锻炼老年患者的记忆力,增加日常生活信息的刺激量,鼓励患者经常回忆过去的生活往事,帮助患者认识目前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和事件,保持与其他人良好互动。
协助患者认识现实环境中的房间、厕所以及餐厅等。
病房内的摆设固定禁止搬动,减少认知的难度。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改善饮食结构,给予充足的营养,乙酰胆碱以及卵磷脂等食物都有利于增强记忆,如多食坚果、麦芽、牛奶以及鸡蛋、鱼等食物。
32 对智力障碍的护理朱梅英等报道[4]老年痴呆患者一旦出现智力损害其恢复缓慢,护理重点是加强用脑的措施,以刺激大脑的思维功能活动。
日常多为老年人制订切实可行的功能训练计划,包括语理解功能以及语言的训练,做到反复强化、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33 感知觉障碍的护理老年痴呆患者易出现幻觉、错觉以及妄想的行为,经常因此引发自伤或伤及他人的事件。
侯红波有关文献报道[5]妄想行为易发生在痴呆病程的早期到中期,患者在起病后平均2-4年内出现,当重度痴呆时妄想行为则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
摘要: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痴呆成为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健康和长寿,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因此对老年痴呆患者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思,护理工作重点放在保健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日常生活护理、行为异常的护理、康复训练等几个方面。
这对减轻老年痴呆患者疾病症状,提高认知能力,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老年痴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38-02
老年痴呆症(alzheimerdisease)是一种进行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出现障碍。
是智能损害的综合征。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患者约有1.2亿,国内报告60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为0.75%~4.69%,老年痴呆目前已位居于发达国家的第四位死因[1]。
目前,治疗老年痴呆尚无特效药,因此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
1保健护理
每天清晨和傍晚在空气清新的地方快步走一小时。
快步走可以运动腰下部的紧张肌,提高摄氧量,刺激脑细胞,防止脑细胞退化,对老年痴呆症的预防有理想的效能。
实施头颈左右旋转运动:这种
运动不但可以使上脊椎的转动变得滑顺,预防老年人罹患椎骨脑底动脉循环不全的病症,还可延缓脑动脉硬化。
2心理护理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社会心理性疾病,患者大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精神症性心理活动异常,由于智能全面受损,理解力差,概括和表达能力受损,易产生急躁、焦虑、沮丧和易生气等心理反应,并且易受忧郁、悲伤、愤怒等不良情绪的影响[3]。
因此,心理护理必不可少。
老年痴呆患者,理解能力下降,要有足够的耐心,说话要缓慢,句子要简短,如果患者一次没有听懂,可以重复2~3遍,直到患者明白为止,从思想上、情感上尽可能沟通,以减少患者的孤独感。
对幻觉症患者,特别是有迫害妄想症的患者,除给予语言抚慰外,应采取暗示和诱导等方法转移其注意力。
对于焦虑患者,给患者足够的照顾,保证居室安静,安排有趣的活动,指导患者听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
对于抑郁患者,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不强迫患者做不情愿的事情。
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活动,如散步等。
当语言沟通效果不佳时,可采用非语言沟通方式,促进其心理沟通[2]。
应尊重患者,理解患者,态度要诚恳,尽量满足其合理的要求,不能满足的应耐心解释,忌用伤害感情或损害患者自尊心的语言和行为。
3安全护理
老年性痴呆体质差,反应迟钝,步态不稳且动作缓慢,多伴有椎体外系统病变,表现为扭转痉挛、震颤麻痹,以及各种各样的共
济失调,患者站立、行走都会出现困难,却愿亲自行动去完成一些力不从心的工作,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结果每每跌伤,加之老人骨质疏松,极易骨折。
所以病房内、浴池、厕所地面要干燥、无积水,规劝老人勿做难以承担的劳作,应注意不要让患者单独外出,上、下楼梯、外出散步一定要有人陪伴和扶持,以防跌倒、摔伤、骨折。
洗澡时注意不要烫伤,进食时要有人照看,以免呛入气管而窒息死亡。
鼻饲者要注意防止胃管拔出,必要时用约束带。
睡觉时床边设护栏,防止坠床。
近年,老年痴呆患者的自伤、自杀事件屡见不鲜,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及家人在耐心的心理护理的同时,进行全面照顾,严密观察,随时发现可疑动向,及时排除患者可能自伤、自杀的危险因素,比如保管好利器、药物等。
老年痴呆患者因记忆功能受损,尤其是中、重度痴呆患者,定向力出现障碍,应避免患者单独外出,同时指导家属在患者衣兜内放置卡片,写清患者姓名、疾病、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号码等,一旦患者迷路,容易被人发现送回。
4日常生活护理
为患者做好衣着料理、梳洗、大小便及床单清洁。
对长期卧床者,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室内保持安静,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无异味。
按时为患者翻身、拍背、按摩,肢体被动活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合理安排、配制适当的饮食。
多数老年人牙齿残缺、咀嚼功能减退,食物不能过硬。
饮食应
营养全面,最好选择营养丰富、清淡宜口的食品,荤素搭配,食物温度适中,无刺、无骨,易于消化,适当补钙及粗纤维素食物,以促进肠蠕动、加强营养吸收,预防便秘。
要做到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低盐饮食。
对严重痴呆患者或有吞咽障碍者,在进食、服药后检查口腔,防止留下食物、药片,必要时予以清理,防止误吸。
日常饮食宜多样化,不宜过饱。
5行为异常的护理
痴呆老人常见的行为异常表现为激越行为,即不能用老年人的特定需求或意识混乱来解释的某些不恰当的语言、声音和运动性行为。
当老年人身体不适,自身要求过高未得到满足时,在生理上存在着听力和视力下降,可因幻觉、妄想而产生思维紊乱,表现出注意力的改变,出现受威胁幻觉而产生躁动,叫喊甚至打人等攻击行为来表达其恐惧心理。
因此,应该尽量避免一切应激原,病房环境应尽量按老年人原有的生活习惯设置,使其感受到家的氛围;了解老年人过去的生活习惯和喜好,尽量满足其需要。
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鼓励老人自己完成任务,可使老人易于配合护理和较少有激越行为。
在有激越行为的患者中,试图去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也可有效地减少激越行为的发生。
不能用禁止、命令语言,更不能在患者存在激越行为时将其制动或反锁在屋内,这样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使病情加重。
目前,我国正向老龄化国家发展,更应该重视老年痴呆防治,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严密观察老年人
日常生活中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行为过程中细微变化,对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训练是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
同时高龄老人已步入生命的晚期,我们除积极治疗其身体疾病以外,最重要的是要为老人减轻痛苦,营造和谐舒适的环境,让他感受家庭般的温暖,亲人般的关怀,使其身心需要得到最大的满足。
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才能让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一程走得幸福,安详。
参考文献
[1]冯雪艳,房海英,孙静.行为症状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难点与护理应对[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l2):1142-1144
[2]何晓英,王万华,罗蓉,等.浅谈在老年病人护理中的心理沟通[j].西南军医,2006,8(2):80
[3]赵小转.老年痴呆病人的家庭护理[j].全科护理,2009,7(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