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中考试题汇编
郦道元《三峡》中考试题汇编
郦道元《三峡》中考试题汇编[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又作“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
(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
(只填序号)(3分)①沿溯阻绝绝:A.断绝B.极、最C.缺乏D.穿过②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B.揭露C.启发D.出发③水落而石出者而:A.如果B.表承接C.表转折D.通“尔”答:①绝:②发:③而: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3分)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山洞里就昏暗了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4.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答:[甲][乙]参考答案:1.(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标对一处得1分)2.(3分)①A②D③B(每小题1分)3.(3分)B4.(2分)[甲]风霜高洁[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只答“林寒涧肃;也可)(答出一处得1分)2、2004年云南省玉溪市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5题。
(10分)[甲]○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专题13《三峡》(真题专练)(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3:《三峡》(解析版)真题专练【1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见曦.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B. 沿溯.阻绝溯:顺流而下C. 清荣.峻茂荣:茂盛D. 属引.凄异引:延长7.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其.间千二百里其.如土石何B.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 则.素湍绿潭出则.无敌国外患者D. 故渔者.歌曰后遂无问津者.8.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写四季景象,未按时序来写,而是借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
B. 作者描绘三峡沉静优美的春冬景象时,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结合、动静结合等手法。
C. 本文写景语言精确凝练,如“林寒涧肃”四字,营造出秋天的肃杀氛围。
D. 本文选自《水经注》。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202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三峡》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郦道元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峡工程位于我国哪条河流上?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黑龙江答案:A2. 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防洪B. 发电C. 航运D. 灌溉答案:A、B、C3.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000万千瓦B. 1800万千瓦C. 2000万千瓦D. 2500万千瓦答案:B4. 三峡工程的蓄水高度是多少?A. 100米B. 150米C. 175米D. 200米答案:C5.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增加生物多样性B. 减少水土流失C. 改变局部气候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峡工程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2. 三峡工程的建设始于__________年。
答案:19943. 三峡工程的竣工时间是__________年。
答案:20094. 三峡工程的船闸类型是__________。
答案:双线五级连续船闸5.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于我国__________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水电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三峡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三峡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首先,它极大地提高了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减少了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保障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全。
其次,三峡工程的发电能力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此外,三峡工程还促进了长江流域的航运发展,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描述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答案: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包括: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流态,影响了鱼类的洄游路线;水库蓄水可能导致局部气候的变化;水库周边地区可能出现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
13《三峡》(原卷版)2022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真题汇编
13《三峡》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2020·重庆·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略无阙.处_________ (2)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3)沿溯.阻绝_________ (4)虽乘奔.御风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C.第③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4.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④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链接材料)滟滪①大如马,瞿塘②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襆③,瞿塘不可触……(节选自《乐府诗集》) [注] ①〔滟(yàn) 滪(yù)〕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
②〔瞿(qú)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
③〔襆(fú)〕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2021·广东普宁·八年级期中)三峡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历年中考试题及答案
三峡历年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三峡工程位于我国哪个省份?A. 四川省B. 湖北省C. 湖南省D. 重庆市答案:B2. 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发电B. 防洪C. 灌溉D. 航运答案:B3.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800万千瓦B. 2000万千瓦C. 2200万千瓦D. 2400万千瓦答案:C4. 三峡工程的蓄水高度是多少?A. 135米B. 145米C. 155米D. 165米答案:B5. 三峡工程的建设始于哪一年?A. 1992年B. 1994年C. 1996年D. 1998年答案:B6. 三峡工程的建设完成于哪一年?A. 2006年B. 2008年C. 2010年D. 2012年答案:C7. 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是多少?A. 800亿千瓦时B. 900亿千瓦时C. 1000亿千瓦时D. 1100亿千瓦时答案:C8. 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防洪B. 航运C. 渔业D. 灌溉答案:C9.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A. 完全正面B. 完全负面C. 既有正面也有负面D. 没有影响答案:C10.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A. 促进了经济发展B. 阻碍了经济发展C. 没有影响D. 不确定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题,满分5分)11. 三峡工程的主体工程包括大坝、______和______。
答案:水电站、船闸12.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共迁移了约______万人。
答案:12013.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提高到了______年一遇。
答案:10014.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上游地区的航运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其中______的通航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答案:重庆至宜昌15.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______资源开发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答案:水资源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满分10分)16. 简述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能力的提升作用。
《三峡》中考题汇总练习答案解析(学生版+教师版)diy
《三峡》中考题汇总16篇(学生版)《三峡》中考题一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阙.处(quē)素湍.(tuān)属.引(zhǔ)绝(yǎn)B.沿溯.(sù)曦.月(xī)叠嶂.(zhàng)襄.陵(xiāng)C.悬.泉(xuán)飞漱.(sù)哀转.(zhuàn)蔽.日(bì)D.涿.县(zhuō)略.无(lüè)绿潭.(tán)凄.异(qī)2.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阙:通“缺”)B.良.多趣味(良:很)C.晴初霜旦.(旦:早晨)D.林寒涧肃.(肃:严肃)3.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B.沿溯阻绝.(断)绝.巘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停止,消失)C.或.王命急宣(或者)或.以钱币乞之(有人)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4.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B.或.王命急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D.哀转久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水经注》,作者是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作家郦道元。
B.用凝练的语言,依次描绘了三峡四季山水的特色,抒发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夸张手法极写夏水之大,流速之快,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异曲同工。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的哪个河段?A. 上游B. 中游C. 下游D. 入海口答案:A2. 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防洪B. 发电C. 航运D. 灌溉答案:D3.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800万千瓦B. 2000万千瓦C. 2240万千瓦D. 2500万千瓦答案:C4. 三峡工程的建设始于哪一年?A. 1994年B. 1995年C. 1996年D. 1997年答案:A5. 三峡工程的蓄水高度是多少米?A. 135米B. 145米C. 175米D. 185米答案:C6. 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是多少?A. 800亿千瓦时B. 1000亿千瓦时C. 1200亿千瓦时D. 1400亿千瓦时答案:B7. 三峡工程的移民人数大约是多少?A. 100万B. 120万C. 140万D. 160万答案:B8. 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增加长江中下游的蓄水量B. 减少长江中下游的洪峰流量C. 改变长江中下游的流向D. 增加长江中下游的泄洪能力答案:B9.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水质污染B. 生物多样性减少C. 土地利用变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增加就业机会B. 提高能源供应C. 促进旅游业发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1.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航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提高航运效率B. 减少航运事故C. 增加航运成本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12.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农业灌溉有何影响?A. 增加灌溉水源B. 减少灌溉水源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A13.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有何影响?A. 增加渔业资源B. 减少渔业资源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B14.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旅游业有何影响?A. 增加旅游吸引力B. 减少旅游吸引力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A15.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文化遗产有何影响?A. 增加文化遗产的保护B. 减少文化遗产的保护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B16.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气候有何影响?A. 增加降水量B. 减少降水量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D17.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地质结构有何影响?A. 增加地质稳定性B. 减少地质稳定性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B18.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水质有何影响?A. 改善水质B. 恶化水质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A19.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有何影响?A. 增加生物多样性B. 减少生物多样性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B20.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A. 促进经济发展B. 阻碍经济发展C. 没有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的________河段。
(完整版)《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课件
《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一、阅读《三峡》,完成7—10 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1)沿溯阻绝溯:___ _____ (2)属引凄异属:__ ______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 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_____ ___(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_____ ___9.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l~15 题。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①略无阙处阙:②虽乘奔御风奔: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 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4.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A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1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
(3 分)三、【福州市】(一)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7-11 题。
(18 分)【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历年经典中考题(带答案)
《三峡》历年中考题(一)1.表现三峡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
1.表现三峡山峰多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 从正面描写三峡山形挺拔险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从侧面描写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 直接描写三峡水流湍急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6.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三峡水流湍急的句子随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文中总括三峡地貌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8.描写水清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9.描写秋景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10.描写深秋凄婉优美的句子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11.描写三峡峡谷之长的句子空谷传响,哀转久绝12.文中引用渔者歌的作用(1)渲染三峡秋天萧瑟的气氛,突出景物凄凉的特点。
(2)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3).从侧面写出渔夫生活的悲惨,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4).表示人物悲凉,忧伤的心情13.《三峡》中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意思相近的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14、用快马疾风写船行之快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5、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三峡的自然景观?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16、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是为写水做铺垫17、作者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水?峡是两山夹水形成的,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因为水在夏季是最湍急的,才能写出三峡水的特点18、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影像描写江水的特点的?夏水:湍急春冬之时:清丽奇秀秋季:清冷寂静,凄凉萧瑟19、文中2、3、4段分别写三峡夏春冬秋怎样的景色?夏:水流湍急春冬: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清荣峻茂)秋:冷清凄凉20、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21、三峡景色的特点是什么?山高峻,水清丽。
《三峡》近5年中考试题汇编
《三峡》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2015年(2015·吉林省)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本文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人名)。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虽乘奔.御风(2)属引.凄异3.文章第1段描写群峰占据天地,只有正午、半夜才见日月光辉。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峡夏、秋两个季节“水”的特点。
5.春冬之时,三峡清奇秀脱,深幽隽逸,趣味良多。
请从第3段中找出一处描写“趣景”的句子,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
答案:1.郦道元2.(1)飞奔的马(2)延长3.围绕“侧面描写及其作用”回答即可。
示例: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侧面烘托出三峡山高(岭连、山多、狭窄)的特点。
4.围绕“三峡夏季水大(急、凶险、迅疾等);秋季水枯(寒、凄凉、凄寒等)”回答即可。
5.找出原文语句,适当描写即可。
示例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树木的影子,真是美极了。
示例2: 绝巘多生怪柏。
怪柏把根扎在悬崖峭壁上,倾斜着躯干,真是情态百出。
示例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那些挂在山崖上的大大小小的瀑布,正带着欢畅的笑声,从高处飞冲而下。
(2015•衡阳市)阅读《三峡》,完成9-12题。
(12分)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
三峡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三峡地区位于中国哪个地理区域?A. 东北地区B. 西北地区C. 南方地区D. 北方地区答案:C2. 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发电B. 防洪C. 航运D. 灌溉答案:B3.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000万千瓦B. 1800万千瓦C. 2000万千瓦D. 2250万千瓦答案:D4. 三峡工程的建设周期是多久?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答案:C5. 三峡工程的蓄水高度是多少?A. 145米B. 155米C. 175米D. 185米答案:C6. 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防洪B. 航运C. 灌溉D. 以上都是答案:D7.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水土流失B. 生物多样性减少C. 地质灾害D. 以上都是答案:D8.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旅游业发展B. 能源供应改善C. 基础设施建设D. 以上都是答案:D9.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移民搬迁B. 生活环境改善C. 就业机会增加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A.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B. 减少水资源浪费C. 保护水资源环境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三峡工程位于中国湖北省和重庆市境内的长江干流上,西起____,东至____。
答案:奉节县白帝城;宜昌市南津关12. 三峡工程的建设始于____年,于____年建成。
答案:1994年;2009年13.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共搬迁了约____万人口。
答案:120万14.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共淹没了约____平方公里的土地。
答案:632平方公里15.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共保护了约____种珍稀植物。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1)任意东西()(2)负势竞上()1.(1)随意摇曳;(2)指山峰高耸,互相竞争。
2.改写。
三峡》是一幅奇山异水的画卷,自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景色独一无二。
碧绿的水底清晰可见,游鱼穿梭其间,急湍犹如箭一般,浪花翻腾。
两岸高山生长着寒树,竞相向上生长,成千上万的山峰直指云霄。
泉水激起石头的清脆声响,好鸟相互呼应,蝉鸣不断,猿啼不止。
鸢鸟在空中盘旋,观峰静心,而经纶世务之人则在此窥见自己内心的渴望。
交错的树枝遮蔽阳光,时而见日。
3.删除:无4.改写。
三峡是一道壮美的风景线,每一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春夏时节,清澈的水面倒映着美丽的景色,绝壁上的怪柏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
秋冬时节,山峰苍劲挺拔,瀑布悬挂在空中,高猿长啸回荡在山谷之中,令人陶醉。
无论何时,三峡都值得你的一游。
5.解释:无6.改写。
这篇文章描绘了三峡的壮美景色。
在七百里的河道中,两岸高山峰峦叠嶂,让人惊叹。
夏季时,河水湍急,阻断了沿岸交通。
即使是乘着奔驰的御风,从白帝城到江陵也需要千二百里的路程。
而XXX之时,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美丽的景色,绝壁上的怪柏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
每到清晨,山谷中高猿长啸,回荡不绝,让人心生凄异之感。
三峡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7.删除:第二段8.改写。
在三峡这条河道上,两岸高山峰峦叠嶂,成为了一幅壮美的画卷。
夏季时,河水湍急,阻断了沿岸交通。
即使是乘着奔驰的御风,从白帝城到江陵也需要千二百里的路程。
而XXX之时,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美丽的景色,绝壁上的怪柏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
每到清晨,山谷中高猿长啸,回荡不绝,让人心生凄异之感。
三峡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9.解释。
1)略无阙处:没有空缺之处。
2)夏水襄陵:夏季时河水湍急,阻断了沿岸交通。
3)不以疾也:即使乘着奔驰的御风,从白帝城到江陵也需要千二百里的路程,速度并不快。
4)属引凄异:高猿的长啸回荡在山谷之中,让人心生凄异之感。
10.改写。
1)除了正午和半夜,其他时间都无法看到太阳和月亮。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三峡》知识点检测题(含答案)
《三峡》一、理解背默题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的静景,然后写了“”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二、词语解释题1、略无阙.处( )2、或.王命急宣( )3、虽.乘奔御风( )4、至于..夏水襄陵( )5、自.峡三峡七百里中( )6、自.非亭午夜分( )7、沿溯阻绝.( )8、绝.多生怪柏( )9、哀转久绝.( )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回清.倒影( )12、空谷..传响()三、翻译句子题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内容理解题1.第1段作者是怎样突出三峡山的特点的?2.第2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3.第3段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景物?突出了什么气氛?5.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6.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7、语言赏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一、【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子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此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此间,清荣峻茂,良多兴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二翁登泰山昔有二翁,同邑而居。
甚友好。
甲翁之老婆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②,然何尝登泰山,君存心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夜宿,清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黄昏,已至半山矣。
【说明】①第:房子,宅子,家。
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③曩:过去,过去,以前。
19.解说加点的实词。
( 2 分)( 1)略无阙处.二人对酌▲.▲( 2)属引凄异.( 4)越钱塘,绝.长江▲( 3)▲20.选出以下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同样的一项▲(2 分)A.或王命急宣.或异两者之为.B.故渔者歌曰温故而知新..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不可以察,必以情..D.乙翁欲扶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1.用“ / ”给下边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 1 分)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22.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4 分)( 1)清荣峻茂,良多兴趣。
▲( 2)自日出至黄昏,已至半山矣。
▲23.依据文意,填空。
( 3 分)( 1)《三峡》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的特色;写水则描述不一样季节的不一样情景。
(2分)( 2)《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1 分)19.?通“缺” ,中止横渡(2 分,每空分)20.C( 2 分)21.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有!( 2 分)? 延伸?喝酒?/ 今吾辈方逾六旬/ 何老之22.( 4 分,每句 2 分)?水清,树荣(旺盛),山高,草茂,兴趣无量。
【九年级语文】郦道元《三峡》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
郦道元《三峡》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郦道元《三峡》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郦道元《三峡》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5 郦道元《三峡》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1、2004南京[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又作“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
(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
(只填序号)(3分)①沿溯阻绝绝A断绝B极、最 c缺乏 D穿过②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 B揭露 c启发 D出发③水落而石出者而A如果 B表承接 c表转折 D通“尔”答①绝②发③而3.下列对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洞里就昏暗了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4.两段选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答[甲][乙]参考答案1.(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标对一处得1分)2.(3分)①A②D③B(每小题1分)3.(3分)B4.(2分)[甲]风霜高洁 [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只答“林寒涧肃;也可)(答出一处得1分)2、2004年云南省玉溪市阅读下面言选段,完成11——15题。
(10分)[甲]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峡历届中考试题及答案
三峡历届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的哪一段?A. 上游B. 中游C. 下游D. 入海口答案:A2. 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发电B. 防洪C. 航运D. 灌溉答案:B3.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000万千瓦B. 1800万千瓦C. 2000万千瓦D. 2500万千瓦答案:B4. 三峡工程的建设历时多久?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答案:C5. 三峡工程的蓄水量是多少?A. 100亿立方米B. 200亿立方米C. 300亿立方米D. 400亿立方米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峡工程的主体建筑物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大坝、水电站、船闸2.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于长江流域的______和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防洪、发电3.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______的航运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答案:中上游4.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于长江流域的______和______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答案:经济发展、生态保护5.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保护______和______。
答案:生态环境、文化遗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工程的建设有效减少了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保护了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为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保障。
另一方面,工程的建设也对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通过生态补偿等措施来减轻这些影响。
2. 请简述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答案: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工程的建设为长江流域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能源成本。
其次,工程的建设改善了长江中上游的航运条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互联互通。
郦道元《三峡》中考试题汇编
郦道元《三峡》中考试题汇编(一)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又作“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
(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
(只填序号)(3分)①沿溯阻绝.绝:A.断绝B.极、最 C.缺乏 D.穿过②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 B.揭露 C.启发 D.出发③水落而.石出者而:A.如果 B.表承接 C.表转折 D.通“尔”答:①绝:②发:③而: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山洞里就昏暗了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4.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 答:[甲] [乙](二)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5题。
(10分)[甲]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 ○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至若春明景和,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兰,郁郁青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中考试题汇编一、2004南京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6—9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三峡》原文略6.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
①沿溯阻绝绝:A.断绝B.极、最C.缺乏 D.穿过②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 B.揭露 C.启发 D.出发③水落而石出者而:A.如果 B.表承接C.表转折D.通“尔”8.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答:[甲][乙]二、2004年河南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三峡》原文略1.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B、或.王命急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哀转久绝.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清荣峻茂,良多趣味:3.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的静景,也描写了“”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2分)4.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答:三、2004年吉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三峡》和《小石潭记》的选段,回答问题。
(10分)(1)《三峡》原文略(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亻台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三峡》的作者,字善长,地理学家、散文家。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代文学家。
(1分)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分)(1)不见曦.月()(2)素湍.绿潭()(3)蒙络.摇缀()(4)斗.折蛇行()13.分别从《三峡》和《小石潭记》的选文中找出描写江水或潭水十分清澈的语句。
(2分)14.选文运用骈散结合的语句描绘出优美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选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做简单的分析,语言表达力求简洁。
(3分)句子:分析:四、2004年云南省玉溪市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5题。
(10分)[甲]1、春冬之时……2、每至晴初霜旦,……[乙]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至若春明景和,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记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哀转久绝.群响毕绝.B.属.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至若春和.景明地利不如人和.D.把酒临.风临.溪而渔12.下列句子加点的“则”字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中的“则”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入则无法家拂士B.诚如是,则霸业可成也C.(驴)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14.甲选文第2段和乙选文第2段中的景物描写分别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甲选文第2段:乙选文第2段:15.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的妙处。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答:(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答:五、2005年湖北省襄樊市阅读《三峡》,完成11-15题。
(10分)《三峡》原文略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分)①略无阙.处()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其间.千二百里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朝而往,暮.而归C、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D、哀转久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
(2分)15、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3分)理由1:__________原句:________________理由2:__________原句:________________六、2005年湖北省荆州市阅读《三峡》,完成9-12题《三峡》原文略9.词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组是()A.之:春冬之时而城居者未之知也B.其:其间千二百里其真无马邪C.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其境过清D.故:故渔者歌曰故自号曰醉翁也10.试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①良.多趣味()②晴初霜旦.()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2.(链接题)选出下面不是写“水清”的一项()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七、2005年河北省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三峡》原文略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重岩叠嶂.:②沿溯.阻绝: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
八、2005年湖南省怀化市《三峡》原文略2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B、良.多趣味(良好)C、林寒涧肃.(严肃)D、或.王命急宣(或者)25、翻译下面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6、本文150余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语言非常简练、生动,如作者用了“”仅仅四个字,不但概括了三峡丰富的景物,而且描绘出四种不同景物的特点。
27、诗人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两句诗,印证了本文中那些句子?答:九、2005年湖南省岳阳市《三峡》原文略13.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14.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
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
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1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十、 2006年浙江省(衢州卷)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三峡》原文略19.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分)答:20.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2分)答:十一、 2006年湖北省黄冈市《三峡》原文略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良.多趣味 (2) 林寒涧肃.(3)属引.凄异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0.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十二、2006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非课改实验区)①《三峡》原文略②《答谢中书书》原文略12.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
13.两文都写到了“猿呜”,请分别说明“猿呜”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答: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15.《三峡》第一段写山的山高岭连峡长,为了突出这一特点,作者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结合原文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