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论文
《2024年TA15钛合金热加工本构模型及微观组织预测研究》范文
![《2024年TA15钛合金热加工本构模型及微观组织预测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58b528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0.png)
《TA15钛合金热加工本构模型及微观组织预测研究》篇一一、引言TA15钛合金以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在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TA15钛合金的热加工过程及其微观组织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构建TA15钛合金热加工本构模型,并对其微观组织进行预测研究,以期为优化其热加工工艺、提高材料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学者对钛合金的热加工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在热加工过程中,钛合金的力学性能、微观组织结构以及相变行为等因素对材料的最终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其中,本构模型是描述材料在热加工过程中应力、应变、温度和速度等参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对于优化热加工工艺、提高材料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TA15钛合金热加工本构模型的构建(一)实验方法为了构建TA15钛合金热加工本构模型,我们采用热模拟实验方法,通过改变温度、应变速率和变形程度等参数,获取TA15钛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
同时,结合金相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等手段,对TA15钛合金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
(二)本构模型的建立根据实验结果,我们采用Johnson-Cook模型来描述TA15钛合金的热加工本构关系。
该模型考虑了应变、应变速率、温度等因素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能够较好地反映TA15钛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
通过回归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TA15钛合金的本构模型参数。
四、TA15钛合金微观组织的预测研究(一)微观组织演变规律通过金相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等手段,我们观察了TA15钛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应变速率和变形程度的变化,TA15钛合金的晶粒形态、相组成和分布等微观组织参数发生了明显变化。
(二)微观组织预测模型的构建基于微观组织演变规律,我们建立了TA15钛合金的微观组织预测模型。
钛合金材料
![钛合金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3f62f61dff00bed5b9f31dc5.png)
钛合金材料《新型工程材料应用》课程论文摘要: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进,继合金钢和金属铝之后,新崛起的第三金属——钛,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工业、技术和科学的各个领域,它的魅力向人类展示了它的美好前景。
本文介绍了钛合金的合金化原理、性能特性,综述近年来国内外钛合金材料的发展应用和研发状况,对钛合金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钛合金、合金化、特性、发展概述:钛是一种新型金属,钛的性能与所含碳、氮、氢、氧等杂质含量有关,最纯的碘化钛杂质含量不超过0.1%,但其强度低、塑性高。
99.5%工业纯钛的性能为:密度ρ=4.5g/cm3,熔点为1725℃,导热系数λ=15.24W/(m.K),抗拉强度σb=539MPa,伸长率δ=25%,断面收缩率ψ=25%,弹性模量E=1.078×105MPa,硬度HB195。
而钛合金是以钛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
合金化原理:钛有两种同质异晶体:882℃以下为密排六方结构α钛,882℃以上为体心立方的β钛。
合金元素根据它们对相变温度的影响可分为三类:(1)稳定α相、提高相转变温度的元素为α稳定元素,有铝、碳、氧和氮等。
其中铝是钛合金主要合金元素,它对提高合金的常温和高温强度、降低比重、增加弹性模量有明显效果。
(2)稳定β相、降低相变温度的元素为β稳定元素,又可分同晶型和共析型二种。
应用了钛合金的产品前者有钼、铌、钒等;后者有铬、锰、铜、铁、硅等。
(3)对相变温度影响不大的元素为中性元素,有锆、锡等。
氧、氮、碳和氢是钛合金的主要杂质。
氧和氮在α相中有较大的溶解度,对钛合金有显著强化效果,但却使塑性下降。
通常规定钛中氧和氮的含量分别在0.15~0.2%和0.04~0.05%以下。
氢在α相中溶解度很小,钛合金中溶解过多的氢会产生氢化物,使合金变脆。
通常钛合金中氢含量控制在 0.015%以下。
氢在钛中的溶解是可逆的,可以用真空退火除去。
室温下,钛合金有三种基体组织,钛合金也就分为以下三类:α合金,(α+β)合金和β合金。
β型钛合金论文:β型钛合金弹性模量第一性原理价电子浓度
![β型钛合金论文:β型钛合金弹性模量第一性原理价电子浓度](https://img.taocdn.com/s3/m/21b4208651e79b89680226e4.png)
β型钛合金论文:β型钛合金弹性模量第一性原理价电子浓度【中文摘要】传统的钛合金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综合的力学性能、以及形状记忆性能和超弹性被广泛的成功应用于生物医用移植材料。
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传统钛合金由于弹性模量较高引发“应力屏蔽”效应,同时含有钒、铝以及镍元素,具有毒性引发过敏性反应。
因此,设计开发新型无毒、低弹性模量生物医用β钛合金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
本论文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新型β钛合金的弹性性能和相结构的稳定性,提出了新型无毒、低弹性模量β钛合金理论设计原则。
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二元β型Ti-Nb、Ti-Mo和Ti-Ta合金的β结构稳定性随着Nb、Mo和Ta 含量的增加逐步增加,当其含量大于等于8.08%,3.7%和12.5% (原子百分数)时,能得到β相稳定结构,Nb、Mo和Ta对β结构稳定性影响的强弱顺序是:Mo>Nb>Ta。
同时,三种二元合金的弹性模量E随着Nb、Mo和Ta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当含量是25%时,三种合金系的弹性模量达到最小值,分别是37.5GPa、30.8GPa和37.9GPa。
同时,进一步确定了具有最低弹性模量的二元β型Ti-Nb和Ti-Ta合金价电子浓度为4.25,Ti-Mo合金为4.5。
(2) Ti6Mo2合金体系中的α、β和α”相的结构稳定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α”>β>α,α相在Ti6Mo2合金体系中的不能稳定存在,且三种合金相的弹性模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α>α”>β。
(3) Mo、Sn、Ta和Zr对bcc结构的Ti12Nb4的结构稳定性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各不相同,Mo和Ta元素既能够起到稳定β-Ti12Nb4相的作用,又能增加其合金相的弹性模量;Sn对β-Ti12Nb4相稳定性影响较小,而Zr却降低了β-Ti12Nb4相稳定性,且Sn和Zr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
【英文摘要】The traditional Ti alloy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as biomedical implant materials due to their superior biocompatibilty,mechanical property, shape memory property and superelasticity. However, the high elastic modulus of the traditional Ti alloys may cause the“stress shielding’’when they are impanted in human body. Moreover Ni, V and Al are cytotoxic, which may cause the adverse tissue reaction. Therfore, developing newβTi alloys with lowering the elastic moduli and promoting the safety of the alloys are a hot topic in this research field. In this thesis, the elastic characteristic and phase stability of the novelβTi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calculations from first-principles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the principle to design the newβTi alloys with a low modulus is suggested.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1)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βTi-Nb, Ti-Mo and Ti-Ta alloys increased with Nb, Mo and Ta content increasing. Theβphase appear in Ti-Nb, Ti-Mo and Ti-Ta alloys when the Nb, Mo and Ta content are 8.08%, 3.7% and 12.5% (in atom pesent), respectively. The strength to stabilizeβphase of Nb, Mo and Ta is in the sequence of Mo>Nb>Ta. The elastic modulus ofβTi-Nb, Ti-Mo and Ti-Ta alloys first decrease and then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Nb, Mo and Ta content and the lowest value are achieved to be 37.5GPa、30.8GPa and 37.9GPa when the Nb, Mo and Ta content are about 25%,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critical valence electronic number for realizing the lowest elastic modulus inβTi-Nb, Ti-Mo and Ti-Ta alloys are about 4.25 forβTi-Nb and Ti-Ta, and 4.5 for βTi-Mo.(2) The phase stability ofα、βandα” of Ti6Mo2 alloys followed the order ofα”>β>α, andαof Ti6Mo2 alloys wasn′t exist at 0K. The elastic modulus E ofα、βandα” of Ti6Mo2 alloys followed the order ofα>α”>β.(3) The effects of Mo, Sn, Ta and Zr elements on the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elastic properties of Ti12Nb4 were different. Mo and Ta can stabilize theβphase and increase the elastic modulus; Sn has less effect on the structure stability ofβphase. Zr can decrease theβphase stablility. Sn and Zr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β-phase Ti12Nb4.【关键词】β型钛合金弹性模量第一性原理价电子浓度【英文关键词】βTi alloys elastic modulus first-principles valence electron number【目录】β型钛合金相稳定性和弹性性能第一性原理研究摘要4-5Abstract5第1章绪论8-18 1.1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概述8-9 1.2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发展9-11 1.2.1 贵金属系列9-10 1.2.2 医用不锈钢系列10 1.2.3 钴铬合金系列10 1.2.4 钛及钛合金系列10-11 1.3 生物医用钛及钛合金的发展11-14 1.3.1 Ti 和Ti-6Al-4V11-12 1.3.2 α+β型钛合金12 1.3.3 近β和β型钛合金12-14 1.4 生物医用钛合金弹性模量14-16 1.5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16-18 1.5.1 选题意义16 1.5.2 主要研究内容16-18第2章理论方法和工具18-24 2.1 引言18 2.2 Hohenberg-Kohn 定理和密度泛函理论18-21 2.3 交换关联能近似21-22 2.4 赝势法22 2.5 系统的结构优化处理22-23 2.6 工具软件简介23-24第3章二元β钛合金的相稳定性和弹性性质的研究24-37 3.1 引言24-25 3.2 计算方法和结构模型25-26 3.3 结果和讨论26-36 3.3.1 晶格常数和结合能26-28 3.3.2 弹性常数28-32 3.3.3 C_(44)、C′和价电子浓度的关系32-34 3.3.4 态密度34-36 3.4 小结36-37第4章 TiMo 不同合金相的相稳定性和弹性性能研究37-43 4.1 引言37 4.2 计算方法和结构模型37-38 4.3 结果与讨论38-42 4.3.1 平衡结构性质和形成能38-39 4.3.2 弹性性质39-41 4.3.3 态密度41-42 4.4 小论42-43第5章合金元素对β-Ti_(12)Nb_4合金的结构稳定性与弹性性质的影响43-50 5.1 引言43 5.2 计算方法和结构模型43-44 5.3 结果及讨论44-49 5.3.1 平衡结构性质44-45 5.3.2 弹性常数和弹性性能45-47 5.3.3 价电子浓度的影响47-48 5.3.4 态密度48-49 5.4 小结49-50第6章总结与展望50-52 6.1 总结50 6.2 研究展望50-52参考文献52-57致谢57-58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58【采买全文】1.3.9.9.38.8.4.8 1.3.8.1.13.7.2.1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说明】本文仅为中国学术文献总库合作提供,无涉版权。
钛合金综述论文
![钛合金综述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1c1d8e84afe04a1b071de97.png)
钛合金综述论文摘要:钛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钛合金因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认识到钛合金材料的重要性,相继对其进行研究开发,并得到了实际应用。
关键词:钛合金;合金化;分类;用途;新发展正文:钛合金概述钛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钛合金因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钛合金主要用于制作飞机发动机压气机部件,其次为火箭、导弹和高速飞机的结构件。
第一个实用的钛合金是1954年美国研制成功的Ti-6Al-4V合金,由于它的耐热性、强度、塑性、韧性、成形性、可焊性、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均较好,而成为钛合金工业中的王牌合金,该合金使用量已占全部钛合金的75%~85%。
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发展航空发动机用的高温钛合金和机体用的结构钛合金,70年代开发出一批耐蚀钛合金,80年代以来,耐蚀钛合金和高强钛合金得到进一步发展。
钛合金耐热的使用温度已从50年代的400℃提高到90年代的600~650℃。
A2(Ti3Al)和r(TiAl)基合金的出现,使钛在发动机的使用部位正由发动机的冷端(风扇和压气机)向发动机的热端(涡轮)方向推进。
结构钛合金向高强、高塑、高强高韧、高模量和高损伤容限方向发展。
目前,世界上已研制出的钛合金有数百种,最著名的合金有20~30种,如Ti-6Al-4V、Ti-5Al-2.5Sn、Ti-2Al-2.5Zr、Ti-32Mo、Ti-Mo-Ni、Ti-Pd、SP-700、Ti-6242、Ti-10-5-3、Ti-1023、BT9、BT20、IMI829、IMI834等。
合金化钛合金是以钛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
钛有两种同质异晶体:882℃以下为密排六方结构α钛,882℃以上为体心立方的β钛。
合金元素根据它们对相变温度的影响可分为三类:①稳定α相、提高相转变温度的元素为α稳定元素,有铝、碳、氧和氮等。
《高强β钛合金板材组织演变和变体析出研究》范文
![《高强β钛合金板材组织演变和变体析出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179e7d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00.png)
《高强β钛合金板材组织演变和变体析出研究》篇一一、引言高强β钛合金以其独特的力学性能和优良的加工性能,在航空、航天、船舶、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高强β钛合金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其组织演变和变体析出机制成为了研究的重要方向。
本文以高强β钛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分析和理论探讨,深入研究其组织演变和变体析出机制。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本实验所采用的高强β钛合金板材,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和加工工艺,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
实验中采用了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合金的组织结构和变体析出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同时,结合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等手段,对合金的相组成和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
三、组织演变研究1. β相的稳定性与转变高强β钛合金在加热过程中,β相的稳定性受到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β相逐渐发生转变,形成α相和其他次生相。
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β相的转变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伴随着晶格参数的变化和晶体结构的调整。
2. 晶粒的生长与合并在合金的加工和热处理过程中,晶粒的生长与合并对合金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我们发现晶粒的生长与合金的化学成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晶粒的生长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同时晶粒之间也发生合并现象。
四、变体析出研究1. 变体的形成与长大高强β钛合金中,变体的形成与长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我们发现变体的形成受到合金成分、温度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变体的形成和长大速率达到最大值。
同时,我们还发现变体的类型和数量也受到合金成分的影响。
2. 变体与基体的相互作用变体与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合金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等手段,我们研究了变体与基体之间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差异。
我们发现,变体与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和物质的交换。
钛合金应用研究论文
![钛合金应用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b9f3af2ff00bed5b8f31d29.png)
钛合金应用研究论文摘要:综述了钛合金材料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钛及钛合金的主要特性,加工性能及其在航空航天、军事工业和汽车制造方面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钛合金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钛合金特性加工性能应用领域Ti在地壳中的丰度为0.56%(质量分数,下同),在所有按元素中居第9位,而在可作为结构材料的金属中居第4位,仅次于Al、Fe、Mg,其储量比常见金属Cu,Pb,Zn储量的总和还多。
我国钛资源丰富,储量为世界第一。
钛合金的密度小,比强度、比刚度高,抗腐蚀性能、高温力学性能、抗疲劳和蠕变性能都很好,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是一种新型的、很有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的结构材料。
近年来,世界钛工业和钛材加工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海绵钛、变形钛合金和钛合金加工材的生产和消费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航空航天领域、舰艇及兵器等军品制造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汽车、化学和能源等行业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一、钛及钛合金的特性钛及钛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特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强度高。
钛合金具有很高的强度,其抗拉强度为686—1176MPa,而密度仅为钢的60%左右,所以比强度很高。
2.硬度较高。
钛合金(退火态)的硬度HRC为32—38。
3.弹性模量低。
钛合金(退火态)的弹性模量为1.078×10-1.176×10MPa,约为钢和不锈钢的一半。
4.高温和低温性能优良。
在高温下,钛合金仍能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其耐热性远高于铝合金,且工作温度范围较宽,目前新型耐热钛合金的工作温度可达550—600℃;在低温下,钛合金的强度反而比在常温时增加,且具有良好的韧性,低温钛合金在-253℃时还能保持良好的韧性。
5.钛的抗腐蚀性强。
钛在550℃以下的空气中,表面会迅速形成薄而致密的氧化钛膜,故在大气、海水、硝酸和硫酸等氧化性介质及强碱中,其耐蚀性优于大多数不锈钢。
二、钛及钛合金的加工性能1.切削加工性能钛合金强度高、硬度大,所以要求加工设备功率大,模具、刀具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钛及钛合金范文范文
![钛及钛合金范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a69004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f.png)
钛及钛合金范文范文
钛的密度相比于传统的结构材料如钢铁和铝合金更低,因此它们可以降低结构的总重量,并且提高了部件的载荷能力。
这一特点使得钛及其合金成为航空航天领域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在航空航天器的制造中,钛及其合金广泛应用于机身、发动机部件、燃烧室等关键部件上,以提高航空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此外,钛及其合金还具有优异的高温特性。
在高温环境下,钛及其合金的强度保持相对稳定,而其他材料如铝和镍合金则会出现明显的软化。
因此,在高温条件下,钛及其合金能够保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适用于制造涉及高温环境的部件,如航空发动机、汽车发动机的涡轮,以及石油化工和能源领域的高温设备。
除了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高温特性,钛及其合金还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能。
钛具有稳定的钝化膜,在大部分环境中都能抵御酸、碱和盐等化学物质的腐蚀。
这使得钛及其合金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化工设备和生物医疗器械等领域,在这些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能够长期使用而不出现腐蚀问题。
然而,钛及其合金的制造和加工过程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钛是一种难以提取和精炼的金属,所以其总体价格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的程度。
此外,钛和钛合金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所以在制造和加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保护材料的表面。
这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制造难度。
总的来说,虽然钛及其合金有一些制造和加工上的困难和成本限制,但其良好的力学性能、高温特性和耐腐蚀性使其在航空航天、汽车、海洋
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技术的发展,钛及其合金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为其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可能。
《高强β钛合金板材组织演变和变体析出研究》范文
![《高强β钛合金板材组织演变和变体析出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ab5653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d.png)
《高强β钛合金板材组织演变和变体析出研究》篇一高强β钛合金板材组织演变与变体析出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高强β钛合金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其组织演变和变体析出行为,直接关系到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因此,对高强β钛合金板材的组织演变与变体析出进行研究,对于优化材料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深入探讨高强β钛合金板材的组织演变和变体析出行为。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用的高强β钛合金板材,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
实验过程中,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对材料的组织演变和变体析出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
同时,结合热处理工艺,研究不同温度和时间对材料组织演变和变体析出的影响。
三、高强β钛合金板材的组织演变1. 晶粒形态变化高强β钛合金板材在热处理过程中,晶粒形态发生明显变化。
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延长,晶粒逐渐长大,形状由不规则向等轴状转变。
此外,晶界逐渐清晰,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2. 相结构变化高强β钛合金板材在热处理过程中,相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
β相逐渐向α相转变,同时伴随着其他次生相的析出。
这些次生相的析出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四、高强β钛合金板材的变体析出研究1. 析出相的种类与形态高强β钛合金板材在热处理过程中,析出相的种类和形态对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主要析出相为α相和β相的衍生物。
这些析出相在基体中呈板状、针状或球状分布,对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产生重要影响。
2. 析出相的尺寸与分布析出相的尺寸和分布也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
实验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变化,析出相的尺寸和分布也会发生变化。
适当调整热处理工艺,可优化析出相的尺寸和分布,从而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
五、讨论与结论通过对高强β钛合金板材的组织演变和变体析出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其组织演变与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密切相关。
钛合金在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钛合金在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a7774dda76e58fafbb00357.png)
上海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钛合金在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课程名称:课程号: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所在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日期摘要:钛合金因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认识到钛合金材料的重要性,相继对其进行研究开发,并得到了实际应用。
本文综述了钛合金在航空航天飞行器、热氢处理、发动机、高温钛合金、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钛合金;航空;氢;发动机;生物医用材料钛合金在航空方面的应用与发展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好、耐高温等优点。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 ,钛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钛合金是当代飞机和发动机的主要结构材料之一 ,可以减轻飞机的重量 , 提高结构效率。
在飞机用材中钛的比例 ,客机波音 777 为 7%,运输机 C-17 为 10.3%, 战斗机 F-4 为 8%,F-15 为 25.8%,F-22 为 39%。
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需求牵引着高温钛合金的发展 , 钛合金的使用温度逐步提高,从20世纪50年代以Ti-6AI-4V 合金为代表的350 C ,经过IMI679和IMI829提高到了以IMI834合金为代表的600Co目前,代表国际先进的高温钛合金有美国的Ti-6242S,Ti-1100, 英国的IMI834,俄罗斯的BT36以及中国的 Ti-60。
表2为600C 主要高温钛合金的成分及性能特点。
Ti-6242S(Ti-6Al-2Sn-4Zr-2Mo-0.1Si) 钛合金是美国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为了满足改善钛合金高温性能的需要 , 特别是为了满足喷气发动机使用要求而研制的一种近a型钛合金。
合金的最高使用温度为540C ,室温的a b=930 MPs o特点是具有强度、蠕变强度、韧性和热稳定性的良好结合 , 并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 主要应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零件,发动机结构板材零件,飞机机体热端零件。
钛合金论文
![钛合金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02d726192e45361066f52f.png)
钛合金刘工艺 200806102摘要:介绍了钛合金的发展现状、特性、铸造工艺性能及其热处理,阐述了钛合金的生产技术及其应用,对钛合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认为钛合金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钛合金; 发展现状; 特性; 铸造工艺性能; 热处理; 应用; 发展方向钛合金的发展现状钛及钛合金所具有的密度小、高比强度、耐高温、耐腐蚀、无磁、透声、抗冲击振动等良好的综合性能,为钛及钛合金在各个工业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10年来, 钛及钛合金越来越多地用于化工机械、船舶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 以及食品、医疗设备等工程。
对于钛合金, 精密铸造是最成功也是应用最广泛的近终成形制造技术, 它可显著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可达75% ~ 90% ), 降低加工成本。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热等静压技术广泛应用于钛合金铸件, 使得某些铸造缺陷得以消除,钛合金铸件的力学性能及其稳定性明显改善, 促使钛合金铸件在宇航工业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钛在液化状态时化学活性非常高, 钛与气体和所有制模成形用的难熔材料都有很高的活性, 因此, 钛合金铸造成形工业化的生产晚于变形钛合金和变形工艺。
要掌握钛合金的熔炼技术难度较大。
目前, 在俄罗斯和西方一些国家, 实际上还没有开发研制出专门用于复杂结构的铸造钛合金, 而是采用一般工业化钛合金制造技术, 既生产铸造钛合金, 又生产变形结构钛合金和高温钛合金。
自海绵钛工业化以来, 钛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推动了钛工业的迅速发展, 钛的生产能力正在逐年提升, 并将陆续超过铅、锌、铜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三金属。
世界上已探明的钛资源(以T iO2 计)共有24.84亿吨, 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探明储量(经济储量)13.82亿吨。
然而, 由于冶炼困难, 必须使用氯气与惰性气体, 或者在真空中进行, 海绵钛的生产国至今仍限于日本、美国、俄罗斯和中国。
目前, 由于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和军备缩减, 使军用飞机的钛需求量减少, 但民用客机今后可望继续增长。
钛合金及其合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钛合金及其合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361df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d.png)
钛合金及其合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钛合金是一种高强度、低密度、优异耐腐蚀性的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医疗器械、汽车制造等各个领域。
钛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极受欢迎。
本文将讨论钛合金及其合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同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一、钛合金的成分组成及制备方法钛合金的成分大多数是由钛、铝、锌、镁、铁等金属材料组成。
钛合金的常见分类有两种,一种是α相钛合金,另一种是β相钛合金。
α相钛合金属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以及可锻性,因此常被用于制造硬质合金作为主成分。
而β相钛合金则具有优秀的高温抗拉强度,广泛应用于航空、化工、船舶等行业。
钛合金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电弧熔炼、真空熔炼、气相沉积等多种方式。
在电弧熔炼制备过程中,采用电弧高温加热并熔融钛合金产生的钛合金溶液,再经过冷却产生各种钛合金。
二、钛合金的应用钛合金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麦道公司的F-15、F-16以及F-117等飞机都采用钛合金制造,其航空器的重量比铝航空器轻40%左右,同时具有非常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钛合金也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列车、海洋石油钻机、地下采矿机械等领域。
在医用领域中,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因此常被用于制造骨骼置换、牙科手术钉,其优异的性能表现使其广受欢迎。
三、钛合金的合成材料及其应用钛合金的合成材料通常采用高能球磨法、等离子体喷涂法进行制备。
后者是将金属材料制成粉末或竹炭颗粒,在高温、低压等极端环境下,利用离子的作用将金属材料吹在基底上,形成一个厚膜或金属涂层。
钛合金的合成材料在制造人工骨髓、医用植入物等医学领域中应用广泛。
此外,在制造航空、汽车、铁路高速列车等领域中,也常采用钛合金的表面钝化覆盖钝化包膜、提高材料的耐用性。
四、未来的发展趋势钛合金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钛合金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二是钛合金的应用领域加速拓宽。
钛及钛合金范文范文
![钛及钛合金范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e58185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9.png)
钛及钛合金范文范文首先,钛及钛合金具有重量轻的特点。
钛的比重只有4.5g/cm³,相对于钢铁和铝等金属而言,其重量更轻,有助于减轻零部件的重量。
尤其在航空航天领域,使用钛合金制作的航空发动机和飞机结构件,能够大幅度提高飞机的推力和载荷能力。
其次,钛及钛合金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能。
在常温下,钛和钛合金能够在空气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起到防腐作用。
因此,钛及钛合金具有较强的耐大气腐蚀能力,适用于海洋环境和化工工业中耐腐蚀要求较高的部件制造。
此外,钛及钛合金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钛合金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其强度与重量比较优秀。
这使得钛合金制品能够在航空航天领域承受较大的载荷和冲击负荷。
钛及钛合金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熔炼法、粉末冶金法和表面处理法等。
其中,熔炼法是最常见的制备钛合金的方法。
通过将纯钛与合金元素一同熔炼,制备成具有一定成分和结构的钛合金。
粉末冶金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通过将钛粉末和合金粉末进行混合、压制和烧结,制备成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能的钛合金制品。
表面处理法主要是通过电解等方法,在钛表面形成氧化膜或覆盖一层陶瓷涂层,以提高钛合金的耐腐蚀性和磨损性能。
钛及钛合金在航空航天、化工和医疗器械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航空航天领域使用钛及钛合金制作发动机叶片、航空结构件,以提高航空器的性能和效率。
化工领域使用钛及钛合金制作耐腐蚀设备和管道,以应对腐蚀性介质的处理。
医疗器械领域使用钛及钛合金制作人工关节、牙科种植体等,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好,不会对人体产生过敏反应。
综上所述,钛及钛合金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重量轻、耐腐蚀和优异的机械性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和医疗器械等行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制备工艺的改进,钛及钛合金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大,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发展和进步。
新型高强度钛合金的研究与开发
![新型高强度钛合金的研究与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b318186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c.png)
新型高强度钛合金的研究与开发钛合金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金属材料,其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低密度、抗腐蚀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人工关节和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钛合金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强度不高、韧性较低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新型高强度钛合金的开发。
一、新型高强度钛合金的研究进展目前,科学家们主要针对钛合金的晶粒控制、组织再制、微观加筋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开发出强度更高、韧性更好的新型高强度钛合金。
1. 晶粒控制晶粒是一种金属材料中最小的晶体单元。
通过对晶粒大小的控制,可以调节钛合金的力学性能。
较小的晶粒能够提高钛合金的强度和韧性,并使其更加耐腐蚀。
因此,许多研究人员采用多种方法来控制钛合金的晶粒大小。
2. 组织再制组织再制是指通过热处理等方法改变钛合金的组织和晶粒结构,从而调节其力学性能。
通过调节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可以使钛合金的晶粒更加均匀,提高其强度和韧性。
此外,组织再制还可以提高钛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3. 微观加筋微观加筋是一种将纳米颗粒或纤维加入钛合金中的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其强度和韧性。
透过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增加钛合金内部的边界和晶界的堵阻,从而使其力学性能得到提升。
二、新型高强度钛合金的应用前景新型高强度钛合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航空航天领域尤其广泛。
新型高强度的钛合金LA21(Ti-5Al-2Sn-5Zr-3Mo-0.5Si)在新一代飞机制造中得到应用,其重量比现有的钛合金减少了10%,可大大降低燃料消耗和运营成本,同时保证了飞机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此外,新型高强度钛合金还可以应用于制造人工关节、医疗器械、汽车发动机缸盖等领域。
三、新型高强度钛合金的挑战新型高强度钛合金的开发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新型高强度钛合金的制备工艺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其次,新型高强度钛合金的材料成本相对较高,需要逐步降低成本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此外,新型高强度钛合金的应用范围尚未得到充分开发,需要在市场上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和市场。
材料小论文——钛合金
![材料小论文——钛合金](https://img.taocdn.com/s3/m/ab760588a0116c175f0e48b4.png)
特种材料——钛合金1钛合金的发展历程钛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钛合金因具有比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俄罗斯以及中国等都认识到钛合金材料的重要性,并相继对其进行了研究开发,得到了实际应用。
美国钛工业起步较早,其规模和技术目前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一开始就注重钛合金材料的基础研究,并以此指导钛合金材料的应用和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一个实用的钛合金就是1954 年美国研制成功的Ti-6AL-4V合金,由于它的耐热性、强度、塑性、韧性、成形性、可焊性、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均较好,而成为钛合金工业中的王牌合金,该合金使用量已占全部钛合金的75%〜85%[1~3]。
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发展航空发动机用的高温钛合金和机体用的结构钛合金,70年代开发出一批耐蚀钛合金,80年代以来,耐蚀钛合金和高强钛合金得到进一步发展。
耐热钛合金的使用温度已从50年代的400℃:提高到90年代的600〜650℃。
α2(Ti3Al)和γ(TiAl)基合金的出现,使钛在发动机的使用部位正由发动机的冷端〔风扇和压气机)向发动机的热端〔涡轮)方向推进。
结构钛合金向高强、高塑、高强高韧、高模量和高损伤容限方向发展。
目前,美国航空航天用钛量最大,在20 世纪80年代以后设计的各种先进军用战斗机和轰炸机中,钛合金的用量已稳定在20%以上[4,5]。
2钛合金的研究新进展近年来,各国正在开发低成本和高性能的新型钛合金,努力使钛合金进入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民用工业领域。
国内外钛合金材料的研究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高温钛合金世界上第一个研制成功的高温钛合金使用温度仅为300~350℃。
随后相继研制出使用温度达400℃的IM1550,BT3-1等合金,以及使用温度为450~500℃的IMI679,IM685,Ti-6246,Ti-6242等合金。
目前已成功的应用在军用和民用飞机发动机中的新型高温钛合金有英国的IMI829,IMI834合金;美国的Ti-1100合金;俄罗斯的BT18Y,BT36合金等。
钛合金材料范文范文
![钛合金材料范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c98172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3.png)
钛合金材料范文范文钛合金是一种优异的结构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医疗设备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钛合金材料的特点、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钛合金材料的特点钛合金具有以下几个独特的特点:1.优异的力学性能:钛合金具有极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强度可达到一般结构钢的两倍以上,而比重仅为钢的一半。
这使得钛合金成为一种非常轻巧但又非常强硬耐用的材料。
2.良好的耐腐蚀性:钛合金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够在酸碱和海水等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而不生锈。
特别是在氯离子存在的环境中,钛合金几乎不受腐蚀,这使得它在海洋工程和化工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优异的耐高温性能:钛合金在高温环境下依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
在航空航天领域,钛合金常用于制造发动机零部件、燃烧室等耐高温部件。
4.生物相容性好:钛合金对人体无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制造领域,如人工关节、牙科种植体等。
二、钛合金材料的应用1.航空航天制造:钛合金在航空航天制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轻质高强的特性,能够减轻飞机的重量,提高飞机的燃油效率和载重能力。
因此,钛合金常用于制造飞机结构件、发动机零部件、起落架等。
2.汽车制造:钛合金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
由于其轻量化和高强度的特点,钛合金能够减轻汽车的自身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和操控性能。
同时,钛合金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能够在恶劣的道路环境下长期使用而不生锈。
3.船舶制造:由于钛合金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能够抵抗海水的侵蚀,因此在船舶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钛合金常用于制造船体骨架、船头部件等。
4.医疗设备制造:钛合金对人体无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在医疗设备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钛合金常用于制造人工关节、牙科种植体等。
三、钛合金材料的发展前景钛合金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医疗设备等行业的发展,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强β钛合金板材组织演变和变体析出研究》范文
![《高强β钛合金板材组织演变和变体析出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334b57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b.png)
《高强β钛合金板材组织演变和变体析出研究》篇一高强β钛合金板材组织演变与变体析出研究一、引言高强β钛合金由于其卓越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以及抗腐蚀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和化工设备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高强β钛合金板材的组织演变与变体析出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研究其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揭示组织演变规律和变体析出机理,旨在为高性能钛合金材料的制备和性能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实验采用的高强β钛合金板材为特定成分比例的合金材料,其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
2. 实验方法(1) 组织观察: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合金板材进行微观组织观察。
(2) 成分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探针(EPMA)等方法对合金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 力学性能测试:通过拉伸试验、硬度测试等方法对合金板材的力学性能进行评估。
三、高强β钛合金板材的组织演变1. β相的稳定性与相变高强β钛合金在加热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发生β相的稳定性变化。
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β相将发生相变,形成α相或其他次生相。
这一过程中,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影响其力学性能。
2. 晶粒长大与亚结构演变随着热处理过程的进行,高强β钛合金板材的晶粒将逐渐长大,亚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晶粒长大和亚结构演变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四、变体析出研究1. 变体的形成与生长高强β钛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会析出多种变体。
这些变体的形成与生长受合金成分、热处理制度以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观察变体的形成过程和生长规律,可以揭示其析出机理。
2. 变体对性能的影响析出的变体对高强β钛合金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变体的析出将导致合金的强度、韧性、硬度等性能发生变化。
因此,研究变体对性能的影响,对于优化合金的制备工艺和提高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钛合金的应用及发展论文
![钛合金的应用及发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f7974b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3.png)
钛合金的应用及发展论文钛合金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高温强度和低密度等优点。
由于其独特的性能,钛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器械、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钛合金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
钛合金最早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在航空航天领域逐渐得到应用的。
由于其高强度、低密度和耐腐蚀性能优异,在航空发动机、飞机结构、航空航天器零部件以及火箭等领域中广泛使用。
钛合金还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中,用于提高车身强度和降低车身重量,从而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
此外,医疗器械领域也是钛合金的重要应用领域,由于其生物相容性良好,被应用于医疗植入物、假体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高性能材料需求的增加,钛合金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进一步推进。
现代钛合金已经发展出了多种系列,如α系、α+β系、β系等,以满足不同领域对材料性能的需求。
通过合金设计和热处理工艺的改进,钛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另外,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如3D打印)也为钛合金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可以实现复杂结构的制造,进一步提高钛合金的性能。
钛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器械和化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航空航天领域,由于钛合金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可以应用于高温发动机零部件、飞机结构等领域,提高航空航天器的性能。
在汽车领域,钛合金可以用于制造车身骨架和发动机部件,以减轻车身重量和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在医疗器械领域,钛合金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可以应用于植入物和假体等领域,帮助人们恢复健康。
在化工领域,钛合金可以用于制造化工设备,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尽管钛合金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钛合金的制造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其次,钛合金材料的可塑性相对较差,加工难度较大。
此外,钛合金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对材料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TA15钛合金热加工本构模型及微观组织预测研究》范文
![《TA15钛合金热加工本构模型及微观组织预测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fcad6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5.png)
《TA15钛合金热加工本构模型及微观组织预测研究》篇一摘要:本文针对TA15钛合金热加工过程中的本构关系及微观组织演变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构建本构模型,预测了TA15钛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的流动应力及变形行为;同时,结合微观组织观察,对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进行了分析。
本文旨在为TA15钛合金的优化设计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一、引言TA15钛合金以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和高温稳定性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热加工过程中的本构关系及微观组织演变是影响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
因此,研究TA15钛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的本构模型及微观组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二、材料与实验方法本实验选用TA15钛合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压缩实验法获取实验数据。
在热模拟试验机上对材料进行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度下的高温压缩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
同时,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材料进行微观组织观察。
三、本构模型构建根据实验数据,构建了TA15钛合金的热加工本构模型。
本构模型采用Arrhenius方程为基础,结合材料在热加工过程中的流动应力、变形温度和应变速度等因素,建立了数学模型。
通过回归分析,确定了模型中的各项参数,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四、流动应力及变形行为分析根据构建的本构模型,对TA15钛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的流动应力及变形行为进行了预测。
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度的降低,材料的流动应力呈现降低趋势。
同时,材料的变形行为也受到温度和应变速度的影响,表现为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变形机制。
五、微观组织演变分析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TA15钛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发现材料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动态再结晶、晶粒长大等现象。
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晶粒形状和大小发生变化,出现亚结构、位错等微观缺陷。
这些变化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高温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六、结论本文通过构建TA15钛合金的热加工本构模型,预测了材料在热加工过程中的流动应力及变形行为。
《高强β钛合金板材组织演变和变体析出研究》范文
![《高强β钛合金板材组织演变和变体析出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0d12e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2.png)
《高强β钛合金板材组织演变和变体析出研究》篇一高强β钛合金板材组织演变与变体析出研究一、引言高强β钛合金因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广泛的工业应用,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
其中,其独特的组织演变和变体析出行为,对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以高强β钛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了其组织演变和变体析出机制,旨在为高性能钛合金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材料与方法2.1 材料制备本研究采用高纯度钛原料,通过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高强β钛合金板材。
熔炼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和气氛,以保证材料成分的均匀性和纯度。
2.2 实验方法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高强β钛合金板材的组织结构和变体析出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
同时,结合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等手段,研究材料的相变过程和变体析出机制。
三、结果与分析3.1 组织演变高强β钛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组织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随着温度的升高,β相逐渐形成并长大,α相逐渐溶解。
在高温下,β相变得更加稳定,而α相的析出受到抑制。
这一过程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3.2 变体析出高强β钛合金在冷却过程中,会发生变体析出。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析出相以β相为基础,形成不同取向的变体。
这些变体的形成与材料的成分、热处理工艺以及冷却速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变体析出行为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疲劳性能等具有重要影响。
四、讨论4.1 组织演变机制高强β钛合金的组织演变机制主要受温度、时间和成分等因素的影响。
在高温下,β相的形成和长大是主要的组织演变过程;而在低温下,α相的析出和长大则成为主要的组织演变过程。
此外,合金元素的添加也会对组织演变产生影响,如合金元素可提高β相的稳定性,从而影响α相的析出和长大过程。
4.2 变体析出机制高强β钛合金的变体析出机制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材料的成分和热处理工艺是影响变体析出的关键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钛合金的论文学院:机电院
院系:12机制
姓名:***
学号:*******
钛合金
摘要:我们都知道先进材料钛合金的应用与前沿技术的发展一直是当前材料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钛合金及钛化合物的优良性能促使人类迫切需要它们。
然而,生产成本之高,使应用受到限制。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钛的冶炼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钛、钛合金及钛的化合物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本文介绍了钛合金的发展现状、特性、及其热处理,阐述了钛合金的生产技术及其应用,分析其优势与局限性,并展望发展趋势。
关键字:金属钛,钛合金; 发展状况,性质; 铸造加工性能; 热处理;生产技术,应用; 研究前景
钛和钛合金的发展过程:钛是英国化学家格雷戈在1791年研究钛铁矿和金红石时发现的,格雷戈尔和克拉普罗特当时所发现的钛是粉末状的二氧化钛,而不是金属钛。
因为钛的氧化物极其稳定,而且金属钛能与氧、氮、氢、碳等直接激烈地化合,所以单质钛很难制取。
直到1910年才被美国化学家亨特第一次制得纯度达99.9%的金属钛。
钛合金的分类:①稳定α相、提高相转变温度的元素为α稳定元素,有铝、碳、氧和氮等。
其中铝是钛合金主要合金元素,它对提高合金的常温和高温强度、降低比重、增加弹性模量有明显效果。
②稳定β相、降低相变温度的元素为β稳定元素,又可分同晶型和共析型二种。
前者有钼、铌、钒等;后者有铬、锰、铜、铁、硅等。
③对相变温度影响不大的元素为中性元素,有锆、锡等。
钛合金基本性能: 1.强度高。
钛合金具有很高的强度,其抗拉强度为686—
1176MPa,而密度仅为钢的60%左右,所以比强度很高。
2.硬度较高。
钛合金(退火态)的硬度HRC为32—38。
3.弹性模量低。
钛合金(退火态)的弹性模量为1.078×10-1.176×10MPa,约为钢和不锈钢的一半。
4.高温和低温性能优良。
在高温下,钛合金仍能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其耐热性远高于铝合金,且工作温度范围较宽,目前新型耐热钛合金的工作温度可达550—600℃;在低温下,钛合金的强度反而比在常温时增加,且具有良好的
韧性,低温钛合金在-253℃时还能保持良好的韧性。
5.钛的抗腐蚀性强。
钛在550℃以下的空气中,表面会迅速形成薄而致密的氧化钛膜,故在大气、海水、硝酸和硫酸等氧化性介质及强碱中,其耐蚀性优于大多数不锈钢。
6化学活性大:钛的化学活性大,与大气中O、N、H、CO、CO2、水蒸气、氨气等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
含碳量大于0.2%时,会在钛合金中形成硬质TiC;温度较高时,与N作用也会形成TiN硬质表层;在600℃以上时,钛吸收氧形成硬度很高的硬化层;氢含量上升,也会形成脆化层。
吸收气体而产生的硬脆表层深度可达0.1~0.15 mm,硬化程度为20%~30%。
钛的化学亲和性也大,易与摩擦表面产生粘附现象。
钛和钛合金加工性能:
1.切削加工性能:钛合金强度高、硬度大,所以要求加工设备功率大,模具、刀具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切削加工时,切屑与前刀面接触面积小,刀尖应力大。
由于钛合金弹性模量低,切削加工时工件回弹大,容易造成刀具后刀面磨损
的加剧和工件变形;钛合金高温时化学活性很高,容易与空气中的氢、氧等气体杂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硬化层,同时进一步加剧了刀具的磨损;钛合金切削加工中,工件材料极易与刀具表面粘结,加上很高的切削温度,所以刀具易于产生扩散磨损和粘结磨损。
2.磨削加工性能:钛合金化学性质活泼、在高温下易与磨料亲和并粘附,堵塞砂轮,导致砂轮磨损加剧,磨削性能降低,磨削精度不易保证,。
钛合金强度高、韧性大,使磨削时磨屑不易分离、磨削力增大、磨削功耗相应增加。
钛合金热导率低、比热小、磨削时热传导慢,致使热量积聚在磨削弧区,造成磨削区温度急剧升高。
3.锻压加工性能:钛合金对锻造工艺参数非常敏感,锻造温度、变形量、变形及冷却速度的改变都会引起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变化。
钛合金的变形抗力随变形速度的增加提高较快,锻造温度对钛合金变形抗力影响更大,因此常规锻造必须在锻模内冷却最少的情况下完成。
间隙元素(如O、N、C)的含量对钛合金的锻造性也有显著影响。
钛合金的热处理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固溶和时效处理。
退火是为了消除内应力、提高塑性和组织稳定性,以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
钛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可以归纳为:
(1)消除应力退火:目的是为消除或减少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防止在一些腐蚀环境中的化学侵蚀和减少变形。
(2)完全退火:目的是为了获得好的韧性,改善加工性能,有利于再加工以及提高尺寸和组织的稳定性。
(3)固溶处理和时效:目的是为了提高其强度,α钛合金和稳定的β钛合金不能进行强化热处理,在生产中只进行退火。
α+β钛合金和含有少量α相的亚稳β钛合金可以通过固溶处理和时效使合金进一步强化。
此外,为了满足工件的特殊要求,工业上还采用双重退火、等温退火、β热处理、形变热处理等金属热处理工艺。
钛合金的应用
1、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当飞机、导弹、火箭高速飞行时,其发动机和表面温度相当高,铝合金已不能胜任,这时采用钛合金是十分合适的。
正是由于钛及其合金具有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强的综合优良性能,在飞机制造中用它来代替其它金属时,不仅可以延长飞机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减轻其重量,从而大大提高其飞行性能。
所以,钛是航空工业和宇宙工业中最有前途的结构材料之一。
钛及其合金在航空工业中主要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和机身。
钛及其合金还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即使在-250℃的超低温下,仍具较高的冲击强度,可耐高压抗震动。
因此,钛及其合金在火箭、导弹和宇宙飞船上不仅用于制造发动机外壳和结。
2、在化工工业中的应用
在化工生产中,用钛代替不锈钢、镍基合金和其它稀有金属作为耐腐蚀材料,这对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消耗、降低能耗、降低成本、防止污染、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生产率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应用方面:(1)氯碱工业:目前氯碱工业中广泛采用钛来制造金属阳
极电解槽、离子膜电解槽、湿氯冷却器、精制盐水预热器、脱氯塔、氯气冷却洗涤塔等。
(2)纯碱工业
纯碱是最基本的化工原料之一,在生产纯碱设备方面,钛合金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5、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
钛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在我国的制药工业、医疗器械、人体植入物等领域的开发、使用不过近二十年的历史,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缩短了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钛和钛合金发展研究方向:
(1)高温钛合金。
高纯度、高致密性钛合金
(2)钛铝化合物为基的钛合金。
高温性能好、抗氧化能力强、抗蠕变性能好和重量轻
(3)高强高韧β型钛合金。
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易锻造,机械性能、良好的环境抗力及强度与断裂韧性的很好配合。
(4)阻燃钛合金。
具有相当好的热变形工艺性能
(5)医用钛合金:钛无毒、质轻、强度高且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是非常理想的医用金属材料,可用作植人人体的植人物等。
[参考文献]
[1]张喜燕、赵永庆、白晨光:《钛合金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2]任敬心、康仁科:《难加工材料的磨削》,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3]杨冠军:《钛合金研究和加工技术的新进展》,《钛工业进展》2001年。
[4]金红. 民用钛合金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J]. 钛工业进展, 1998, ( 4): 6- 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