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的主要表现和对策
探讨中学生自信心缺失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探讨中学生自信心缺失的原因与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35e3a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8.png)
探讨中学生自信心缺失的原因与解决方法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认同和相信,它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许多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着自信心的缺失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自信心缺失的原因以及一些解决方法。
一、中学生自信心缺失的原因1.1 学业压力过大中学生面临着课业繁重以及升学压力等问题,这使得他们容易感到自卑和失落,从而产生自信心的缺失。
他们可能常常担心自己无法达到家长或老师的期望,在这种心理压力下,他们可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1.2 身体形象和外貌的焦虑青春期是中学生身体发育和外貌变化最为显著的阶段。
由于生理上的变化以及对自身形象的不满,一些中学生可能会感到自卑和缺乏自信。
他们可能对自己的外貌产生否定的感觉,导致自信心的缺失。
1.3 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也是影响中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因素。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不断地批评和指责,中学生可能会感到自己无法达到家长的期望,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此外,家庭环境中是否存在亲情支持和鼓励也会影响中学生的自信心。
二、解决中学生自信心缺失的方法2.1 建立积极的支持系统中学生需要建立一个积极的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朋友和老师等。
家长应积极地支持和鼓励孩子,避免过高的期望和过度批评。
与此同时,学校和老师也应提供情感上和学业上的支持,帮助中学生建立自信心。
2.2 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是提高中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学生可以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或课外班,发掘自己的潜能,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增强自信心。
2.3 增强自我认知中学生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不足之处。
他们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以及老师的指导,了解自己的长处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这有助于中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从而提高自信心。
2.4 培养积极的心态中学生应培养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保持乐观和坚持。
学会正确处理失败和挫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寻求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高中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与解决办法
![高中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与解决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76955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e.png)
高中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与解决办法自信心是高中生成功学习和应对挑战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许多高中生面临着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中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并提供一些科学、实用的指导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高中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1. 成绩压力:高中生通常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尤其是在应对考试和评估时。
低分和竞争激烈的环境可能导致他们产生自我怀疑和缺乏自信的情绪。
2. 身体和外貌意识:青春期是身体和外貌发育变化最为显著的时期,高中生普遍对自己的外貌和身体产生较强的意识。
这可能导致他们对自身形象不满意,从而影响自信心的建立。
3. 比较和社交媒体:高中生可能会通过与同龄人进行比较来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社交媒体的普及也使他们容易受到他人的评论和外界标准的影响,进而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
二、解决高中生缺乏自信心的办法1. 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教育家可以通过指导高中生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育者可以鼓励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和努力,并教导他们将失败和挫折视为学习的机会。
2. 提供支持和激励:教师和家长应该为高中生提供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在他们面临困难时给予积极的反馈。
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和家长关系,高中生可以感受到他人对他们的关心和信任,从而增强自信心。
3. 引导社交媒体使用: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高中生正确使用社交媒体。
他们可以教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并理解社交媒体上的信息,避免将其作为判断自身价值的唯一标准。
同时,高中生也可以受到鼓励,积极展示自己真实的一面,树立正向的自身形象。
4.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教育者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如实验、小组合作和项目学习,鼓励他们发掘和展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
这种全方位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
5. 培养健康的身心:高中生缺乏自信心可能与身体和心理状态有关。
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提供相关的身体训练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压力、情绪和身体健康,并提高自信心。
初中教师存在对学生自信心培养不足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初中教师存在对学生自信心培养不足的问题及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d2bb27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c.png)
初中教师存在对学生自信心培养不足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引言自信心是一个人发展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学生来说,拥有自信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然而,在初中阶段,部分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不良以及其他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初中教师需要意识到他们在自信心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问题分析初中教师存在对学生自信心培养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正面鼓励在学生日常学习中,教师往往更多地关注错误和不足之处,而忽视了学生的进步和优点。
这种负面的反馈会让学生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
2. 比较与压力部分教师在班级中进行学生的比较,给予排名和评级等标签,这样会导致学生间的竞争与压力增大。
学生们可能因为没有达到某个标准而感到自卑,从而对自己失去自信心。
3. 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往往只关注整体班级的进步,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能,但如果被忽视或轻视,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
整改措施为了解决初中教师对学生自信心培养不足的问题,以下是几项整改措施的建议:1. 提供正面鼓励和反馈教师应该更多地提供正面鼓励和反馈,关注学生的优点和进步。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学习中,及时表扬学生的努力和成果,让他们感受到被认可与肯定,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 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营造一个积极、支持和尊重的学习环境。
避免过度比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合作,以及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方法。
3. 了解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兴趣和潜能。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给予他们个别化的指导和支持,激发他们的潜能,并鼓励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发挥优势,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通过提供合适的挑战和支持,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初三学生常见的自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初三学生常见的自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cd2a4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8.png)
初三学生常见的自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引言:自信是一个人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的重要品质。
然而,许多初三学生常常面临自信问题,这可能阻碍他们的研究和成长。
本文将探讨初三学生常见的自信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问题一:不自信的表现初三学生常常表现出不自信的特征,比如退缩、沮丧、紧张或自卑。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影响他们的研究表现。
解决方法:1. 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鼓励学生肯定自己的优点和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 设定小目标: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研究目标,并激励他们逐步实现这些目标,以增强自信。
3. 提供支持与鼓励:老师和家长应给予学生积极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问题二:对评价和批评过度敏感初三学生往往对他人的评价和批评过于敏感,容易受到否定性的言论影响,进而损害他们的自信心。
解决方法:1. 培养良好的心态:培养学生对评价和批评的正确认知,让他们知道这是一种成长的机会,而不是打击。
2. 强调自我价值:通过正面的激励和认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价值,坚信自己的能力。
3. 提供建设性反馈:老师和家长在给予学生反馈时应注重正面和建设性的言辞,帮助他们改进和成长。
问题三:压力和焦虑感初三学生通常会面临来自学业和升学压力的挑战,这可能给他们带来压力和焦虑感,从而降低他们的自信心。
解决方法:1. 建立良好的研究惯:帮助学生合理规划研究时间,减轻学业压力,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2. 提供情绪支持:老师和家长应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压力,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
3. 推崇全面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兴趣爱好和社会活动,培养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减轻压力和焦虑感。
结论:初三学生常见的自信问题对他们的研究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然而,通过积极的解决方法,学生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并建立起坚定的自信心。
教师、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克服自信问题,实现全面发展。
略谈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的主要表现和对策
![略谈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的主要表现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2d0839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4.png)
略谈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的主要表现和对策[摘要]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品质,是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自信心又称自我效能信念,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学生自信心表现对策课程改革以来,我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里我想主要从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这个方面去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和看法,希望和同仁相互达成共识。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品质,是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
自信心又称自我效能信念,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一种动力,能推动学生在成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都获得成功,让学生拥有自信是关键。
自信心不足如同学生心灵的自杀。
她象一把潮湿的火柴,永远也不可能点燃成功的火焰。
一、学生自信心不足的表现1、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敢或很少主动举手发言,不敢在众多学生面前讲话,回答问题紧张、不流利,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不敢放心大胆地活动,不敢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
有一次,我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时,好多学生准备的非常充分,但是,他们就是不敢上台去表演,不管我如何去启发和引导,学生却无动于衷,最后,只有硬着头皮上来表演,在互评时,学生都又不敢评价,怕自己说不好,这些都说明了学生特别怕别人嘲笑自己,所以不敢展示自己的成果。
2、在合作学习中在课堂中进行分组讨论问题时,学生不敢主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特别是男女生之间的交流,原本他们之间的交流很正常,当教师提出问题需要男女合作时,他们却不敢互相帮助,不敢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所表现出的状态是常常畏缩、躲避、说话小声、胆怯。
高中教师对学生自信心培养不足问题及整改措施
![高中教师对学生自信心培养不足问题及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369205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b.png)
高中教师对学生自信心培养不足问题及整改措施问题现状自信心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重要心理素质,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高中教育中,学生自信心培养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以下问题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1. 教师评价过于注重学术表现而忽略个体差异高中教师通常会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的水平和能力。
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过于关注自己的学术表现,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成长和进步。
这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和不自信。
2. 学生竞争压力大,缺乏积极心态高中教育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学生们通常会面临来自同学、家长和社会的巨大压力。
在这种压力下,学生们往往会出现焦虑和消极的情绪,缺乏对自己的自信和积极心态。
3. 缺乏建立成功经验的机会成功经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非常重要。
然而,在传统的高中教育中,学生们往往被要求以一种标准化的方式去学习和评价,缺乏个性和多样性。
这使得学生很难获得自己认为的成功体验,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的培养。
整改措施为了解决高中教师对学生自信心培养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全面评价学生表现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仅关注学术表现,还要关注学生在其他领域的成长和进步。
可以通过平时表现、团队合作、社会实践等方式来评价学生,并给予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2. 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彼此合作、互相支持。
可以通过座谈会、小组活动、班级分享等方式,让学生们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和成功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成功经验,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可以通过项目制学习、实践活动、讨论课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同时,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浅谈小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及培养对策 (2)
![浅谈小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及培养对策 (2)](https://img.taocdn.com/s3/m/b7f151d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4.png)
浅谈小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及培养对策摘要:自信心是一个人的潜能源源不断地得以释放的精神源泉。
良好的自信心理,对一个人成长十分重要。
家长、教师的疏忽很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感。
那么小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有哪些呢?有什么培养对策呢?家长、教师两方面都不容忽视。
关键词:自信心培养尊重鼓励正文:自信心是一个人的潜能源源不断地得以释放的精神源泉,是个体心理长期发展的产物,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与生活态度。
良好的自信心理,对一个人成就事业十分必要。
但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子女若未能达到他们的要求,有些家长的愤怒、失望、冷漠或冷嘲热讽,常使孩子无所适从,感到压抑,导致自信心缺乏;在学校,我们有些老师往往因学生达不到设定的学习要求,便批评、讽刺,打击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产生自卑感和胆怯心理,丧失了自信心。
学生缺乏自信心,就往往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制约学生的行为,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学习有始无终。
造成小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有哪些呢?1、自身素质影响由于遗传因素,生理发展,家庭环境和教育的不同而造成的容貌、性格、能力、行为、智力等方面的差异,而感到“已不如人”,缺乏积极的身我体验,怀疑自我价值。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自信心的形成。
2、家长溺爱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长溺爱、迁就,遇事大包大揽,重视智育忽视孩子能力的培养。
有些老师(包括我自己)也把小学生视为柔弱的个体,总觉得他们太小,担心这,担心那,总是尽自己所能为学生做各种事情,解决各种问题,来自家长、老师的这些过度的照顾,呵护、关爱,使小学生不但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独立性,一遇困难就不知所措,而且更易遭受挫折、失败,造成自卑。
3、过度严厉有个别家长教育方式过度严厉、粗暴、甚至苛刻,要求孩子事事听从自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有的家长则盲目地拿别的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相比,这样比掉孩子的自信心,使其认为自己很笨,很差。
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与培养方法
![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与培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adfa57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6f.png)
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与培养方法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许多学生都面临缺乏自信心的问题。
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个人发展,而且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困扰。
本文将探讨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并提供一些培养自信心的方法。
一、原因分析1. 教育环境的压力:当前教育系统注重考试成绩,课堂上的竞争和评价制度,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自卑感。
他们可能会因为不够优秀而感到自责,从而丧失自信心。
2. 家庭教育方式:一些家长过分保护孩子,对他们的能力产生怀疑,这会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心。
而过度严格的家庭教育方式则可能给学生带来过多的压力,使他们感到无法胜任家长的期望,从而产生自卑感。
3. 社交压力:青少年时期是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社交压力可能导致他们担心自己在群体中的表现。
如果他们感到自己不被他人接受或者遭到嘲笑,他们就容易失去自信心。
4. 自身能力认知不足: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认知不足也是缺乏自信心的原因之一。
他们可能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因而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
二、培养自信心的方法1. 肯定与激励:老师和家长应该给予学生肯定和激励,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在学术表现、社交能力和其他方面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认可和奖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2. 帮助设定合理目标:通过帮助学生设定明确和可行的目标,他们可以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增强自信心。
同时,教育者也要教导他们面对挫折、从失败中学习,这样他们会有更大的勇气去尝试和坚持。
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参与各种活动和项目。
通过尝试新的事物,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进而增加自信心。
4. 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思维方式,鼓励他们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和挑战。
教育者可以教导他们积极面对挑战并淡化错误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正面的思考,能够更好地克服自己的困难,树立自信心。
5. 培养社交能力:提供合适的社交机会,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如何解决学生缺乏自信心问题
![如何解决学生缺乏自信心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f46f5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f.png)
如何解决学生缺乏自信心问题学生缺乏自信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学生时代,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比如升学、工作、感情等等。
这些问题常常会引起学生的自我怀疑和不自信,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那么,如何解决学生缺乏自信心问题呢?一、了解自己能力的瓶颈学生缺乏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清晰的认识。
他们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无法完成某些任务或者达到某些目标。
因此,了解自己能力的瓶颈非常重要。
学生可以通过多次尝试,找到自己的能力瓶颈,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
二、树立正确的目标学生缺乏自信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
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为之付出什么。
因此,树立正确的目标非常重要。
学生可以通过思考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可行的步骤,逐步实现。
三、勇于尝试和失败学生缺乏自信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害怕尝试和失败。
他们担心自己的失败会被他人嘲笑和质疑。
因此,学生需要勇于尝试和失败。
只有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失败,才能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并最终获得成功。
此外,应该注意的是,失败不是一种负面的概念,而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四、积极寻求帮助学生缺乏自信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不懂得寻求帮助。
他们认为寻求帮助是一种丢人的行为,而不是一种明智的决策。
因此,学生需要积极寻求帮助。
他们可以向老师、家长、同学或者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并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
五、不断反思和总结学生缺乏自信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不懂得反思和总结。
他们在做完一件事情之后,往往没有及时地反思和总结,无法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因此,学生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
他们可以通过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行动和结果,分析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关措施加以改进。
综上所述,学生缺乏自信的问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生从自我认知、目标树立、勇于尝试和失败、积极寻求帮助、反思和总结等方面入手。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946050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3.png)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学生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未来和家庭的幸福,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国家的未来。
然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存在一些自身的问题,如缺乏自信、缺乏学习动力、缺乏自律等,这些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改善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缺乏自信学生缺乏自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
很多学生在面对挑战时,由于自信心不足,害怕失败而放弃尝试,或者在别人的评价下心态失衡,甚至有的学生因此产生了轻生的想法。
所以,有必要用正确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如下所示:1. 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2. 在学习中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增强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心。
3. 通过适当的自我评价和领导的表彰,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从而增强自信心。
二、缺乏学习动力许多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导致成绩较差。
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心理因素等。
要解决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培养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爱,通过独立思考和自我探究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以保证学习效率和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
3.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兴趣的培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缺乏自律学生缺乏自律也是十分普遍的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缺乏自律,则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效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因此,帮助学生培养自律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措施如下:1.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通过学生自律委员会等形式来促进学生自律。
2.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意识到良好的自律行为能够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
3.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作息习惯,以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
初中教师存在对学生自信心培养不足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初中教师存在对学生自信心培养不足的问题及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df4089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e.png)
初中教师存在对学生自信心培养不足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引言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自信心对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许多初中教师存在对学生自信心培养不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一些整改措施,以帮助初中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存在的问题1. 缺乏正面鼓励很多初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而忽视了他们的优点和成就。
这种过于注重负面的态度会导致学生自信心的丧失,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过于强调比较一些初中教师习惯将学生之间进行比较,给予排名和评级。
这种做法会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降低他们的自信心。
3. 缺乏适当的挑战有些初中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过于保守评估,很少给予他们适当的挑战。
这样一来,学生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取得更大的进步,从而影响他们的自信心的培养。
整改措施1. 建立正面鼓励机制初中教师应该学会给予学生更多的正面反馈和鼓励,关注他们的优点和成就。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认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 培养合作和支持氛围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合作项目和小组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合作和支持的氛围。
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相互帮助和支持,培养彼此的自信心。
3. 提供适当的挑战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给予他们适当的挑战。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
4. 培养学习目标和计划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动力和自信心。
5. 倡导积极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倡导学生培养积极的心理健康,通过互相支持和尊重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效果。
结论初中教师存在对学生自信心培养不足的问题,但通过采取一些整改措施,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应该注重给予学生正面鼓励,营造合作和支持的氛围,并提供适当的挑战。
此外,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倡导积极的心理健康。
学习中缺乏自信心
![学习中缺乏自信心](https://img.taocdn.com/s3/m/5e4bfd8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b.png)
学习中缺乏自信心学习中缺乏自信心是很多学生面对的一个普遍问题。
自信心的缺失可能会阻碍学生的学习进步,影响他们实现个人潜力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学习中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并提供一些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的方法。
一、原因分析1.1 学习环境不良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自信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当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缺乏支持和鼓励时,他们可能会感到不被重视或害怕犯错。
这种环境可能是学校中的竞争激烈氛围,家庭中的压力等。
1.2 自我负面评价学习中缺乏自信心的一个普遍原因是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
过分自我负面评价会降低学生对自己的信心,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无法完成任务或达到预期的标准。
1.3 不成功的经验过去的失败经历可能导致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
例如,一次不及格的考试结果可能会让学生失去信心,认为他们无法在学术上取得成功。
二、建立自信心的方法2.1 寻求支持和鼓励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因素。
学生需要家庭、老师和同伴的支持和鼓励。
他们应该被赞扬和认可他们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
2.2 建立明确的目标学生应该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制定计划。
有目标的学习可以给予学生方向感和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3鼓励积极思考积极思考是建立自信心的重要方面。
学生应该鼓励自己积极地思考,要有“我可以”的信念,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2.4 发展学习技巧和策略学会有效的学习技巧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例如,学生可以学习时间管理技巧、阅读方法和记忆技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2.5 接受失败并从中学习失败是学习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部分。
学生应该学会接受失败,并从中汲取教训。
他们应该理解失败并不是他们个人的缺点,而只是暂时的挫折。
通过从失败中学习,学生可以在面对相似的挑战时更加自信。
2.6 寻求帮助与支持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应该毫不犹豫地寻求帮助与支持。
这可以包括向老师请教问题、参加辅导班或与同学一起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与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8b6b9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7.png)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主动地进行学习,包括目标设定、资源获取、学习方法选择、学习过程控制和成果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然而,现实中很多学生存在着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目标不明确很多学生缺乏对学习目标的明确认识,不知道自己想要学习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将学习目标分解为可实现的小目标,导致学习计划不够具体,学习动力不足。
二、学习方法不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合理的学习方法,往往盲目地进行死记硬背,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三、缺乏资源获取能力现在信息发达,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学习资源,但许多学生对此并不具备良好的获取能力,缺乏主动去寻找有效的学习资源,不能利用优质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四、学习过程控制不足学生缺乏对学习过程的控制能力,导致学习计划容易被打乱,注意力难以集中,效率低下。
五、缺乏自我评价能力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我评价意识,不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导致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以上问题导致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那么,如何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呢?下面将从提高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性、引导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资源获取能力、加强学生学习过程控制、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提高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性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性:1.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每一节课都应该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以及这个目标对实际生活的应用。
2.培养学生自我设定目标的习惯学校可以逐渐培养学生自我设定目标的习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学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设定学习目标。
3.学生目标达成情况跟踪学校可以建立目标达成监测机制,定期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学生进行计划的修订和调整。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及解决方案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及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ed183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1.png)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存在着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
那么,接下来将探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1.1缺乏学习动力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不愿意主动去学习,频繁地懒惰和拖延。
1.2缺乏学习方法很多学生在学习时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不知道如何高效地学习,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1.3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许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缺乏规划和管理,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扰,缺乏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
1.4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很多学生在学习或解决问题时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过于依赖老师或同学,缺乏自主性。
1.5缺乏自律意识有些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自律意识,容易受到外界诱惑而放弃学习。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方案2.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可以通过增加课外拓展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校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约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培养学生一定的责任心。
2.3协助学生学习方法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一些学习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
2.4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老师可以将管理学习的责任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
2.5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老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6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学校可以设立相关的奖励和惩罚机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
2.7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加入一些关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8提供学生学业辅导学校可以提供学业辅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如何解决学生缺乏自信心的问题
![如何解决学生缺乏自信心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36d35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7.png)
如何解决学生缺乏自信心的问题学生缺乏自信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缺乏自信心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着不同的能力、兴趣和潜力。
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帮助他们发现和发展自身的优势。
通过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2. 积极鼓励和肯定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是提升他们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我们应该及时给予认可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学生尝试新的事物,包括面对挑战和克服困难,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自信心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解决学生缺乏自信心的问题,我们需要创造一个积极、包容、鼓励和支持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分享和学习,提供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以及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4.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学生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准确的认知,并且倾向于偏向消极的自我评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评估自己的优势和改进的空间,他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
5. 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问题,我们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这包括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难题,提高学习效果,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总结起来,解决学生缺乏自信心的问题需要教育者深入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积极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以及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缺乏自信心的问题,并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及对策
![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cd082e8a0116c175f0e486a.png)
一、学生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想一定能够实现的心态。
心理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若缺乏自信心,会造成情绪低落,积极性不高,记忆力不提高,反而下降,思维力呆滞。
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会发现,有些学生总是觉得自己哪都不行,哪都不好,哪都不如别人,觉得做任何事都做不好,做任何事都没有把握,因此不敢将自己的思想向外表露,不愿与人交往,自我封闭心理严重,在行动上表现为随波逐流、毫无主见,没有魄力。
我们说这都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缺乏自信心的人,即使他本身具备多种成功的条件,他也意识不到,更不会利用,因而很难取得成功。
我们平时也发现,有些学生学不好功课,做不好事情,并不是真的没有学好功课、做好事情的能力,而是缺乏自信力所致。
因此,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很必要的。
美国诗人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是精神的脊梁。
”有了信心,才能激发拼搏精神,产生顽强的意识,保持坦然心境和乐观的态度,才能挖掘出自身潜在的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激起热情和力量,去克服困难,想方设法去做好它。
二、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为什么有些同学做事情会没有自信心呢?我认为有以下主客观方面的原因:1、对自我认识不足。
自我认识是指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的认识。
也就是说,自我认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各方面状况,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
很多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的人,都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与评价,即表现为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心理总是想着自己的短处。
这样就会觉得自己总不如别人,于是不敢去迎接挑战,或者一遇到挫折与失败,就一蹶不振,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诚然“人贵有自知之明”,但“明”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不是与弱点,更要深信自己独一无二的禀赋和才华。
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及对策
![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e747c6a1eb91a37f1115c39.png)
信心教育提出的背景中小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其生理、心理正处于迅速发展和急剧变化的阶段。
他们面对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环境,其心理压力不仅来自学习、认知方面,也来自社交、情感等方面。
不仅来自学校,也来自家庭和社会。
对这些压力,许多学生深感力不从心,无法适应。
再加上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人格障碍,出现了孤僻、易怒、固执、自卑、焦虑、嫉妒等异常心理,甚至厌学逃学、离家出走、自杀、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教训是惨痛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中小学生随着自卑心理的泛化而导致自我否定意识的形成日益增多。
原因:社会方面。
长期以来,社会上有这么一种倾向,即认为中小学生只有进重点中学、进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考上重点中学,才有机会进入重点大学,这才是人才。
这无形中给中小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学校方面。
虽然国家倡导素质教育,但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因此社会及家长仍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好与坏。
这就必然造成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单调的教育方式方法,使学生心理上承受着过重的心理负荷。
家庭方面。
一是家长盲目攀比,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了升学不惜一切代价。
如请家教、上补习班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成绩。
二是家长期望值过高,做出偏激行为,如考不好就训斥,甚至打骂,缺少关爱。
无形中又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自身认知方面。
由于以上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而自己又缺乏意志和自信,加上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方面的问题,把考试成绩看得过重,认为只有考试成绩好才有希望,否则就低人一等。
因而害怕失败,偶然失误,便自怨自咎、悲观失望,从而形成自卑心理。
人格方面的问题。
由于中小学生身心在迅速、急剧地变化,一旦减弱或失去对环境的协调能力,就会表现出懦弱、胆怯、自卑、莫名的烦恼、心胸狭隘、多愁善感、情绪低落、容易感情用事、偏执、冷漠古板、怯于交往等人格方面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https://img.taocdn.com/s3/m/494f8e0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1.png)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它不仅对学习、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还有助于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
然而,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方法和策略。
一、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潜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立一个反馈机制,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二、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接受挑战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
作为教师,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接受新的挑战。
在学习中,我们可以提供一些适度的挑战性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不断超越自己。
通过成功的经验,学生会建立起新的信心,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业表现和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信心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技巧。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决策权,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自我管理的实践,学生会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更有信心。
四、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支持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营造一个支持和鼓励的氛围,让学生感到安全和愉悦。
此外,教师还可以倡导合作学习和互助学习,让学生相互支持和学习,增强彼此的信心。
同时,家庭和社会也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支持,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反思和反馈能力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自身的认知和评价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自我反思和反馈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个别谈话和评语等方式,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六、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学生的自信心与情感教育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谈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的主要表现和对策
略谈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的主要表现和对策
[摘要]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品质,是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自信心又称自我效能信念,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学生自信心表现对策
课程改革以来,我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里我想主要从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这个方面去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和看法,希望和同仁相互达成共识。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品质,是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
自信心又称自我效能
信念,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一种动力,能推动学生在成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都获得成功,让学生拥有自信是关键。
自信心不足如同学生心灵的自杀。
她象一把潮湿的火柴,永远也不可能点燃成功的火焰。
一、学生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1、在课堂教学中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敢或很少主动举手发言,不敢在众多学生面前讲话,回答问题紧张、不流利,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不敢放心大胆地活动,不敢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
有一次,我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时,好多学生准备的非常充分,但是,他们就是不敢上台去表演,不管我如何去启发和引导,学生却无动于衷,最后,只有硬着头皮上来表演,在互评时,学生都又不敢评价,怕自己说不好,这些都说明了学生特别怕别人嘲笑自己,所以不敢展示自己的成果。
2、在合作学习中
在课堂中进行分组讨论问题时,学生不敢主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特别是男女生之间的交流,原本他们之间的交流很正常,当教师提出问题需要男女合作时,他们却不敢互相帮助,不敢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所表现出的状态是常常畏缩、躲避、说话小声、胆怯。
不敢提出自己独特的意见,缺乏自己的主见等。
总是依赖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总是听从个别学习好的同学的现成的意见,人云亦云。
逐渐养成了听、靠、等的坏习惯。
3、在学习遇到困难时
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常常害怕,不知所措、退缩、轻易学会放弃而不去积极的努力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设计到新鲜事物、新活动时,学生总是选择容易的或者是去翻书,找现成的,从不去积极的思考。
结果书中没有具体的答案,学生就开始采取逃避的方式,
甚至害怕这些带有挑战性的问题。
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常常缺乏主见,不能想办法解决,而是依赖别人的帮助或向老师告状,或者回家去告诉自己的父母。
二、解决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对策
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我想为了改变学生自信心不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尊重宽容
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爱护学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作为教师所有的学生都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信念,只要方法得当,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因为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极其敏感的,往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对学生起到激发作用,也正是这些往往是学生自信心进取向上的动力。
所以应当热情关怀,爱护学生、尊重学生而不是已学习成绩去衡量学生的好坏与否,从道理上讲,在批评学生的错误行为时,应当采取谅解或者宽容的态度,
应对事情,不对人,切忌对学生进行人格的侮辱。
如果这样,不能使学生纠正错误,反而产生不良的情绪,就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例如:有一个学生,他有两个不足,一是记不住学过的知识,二是不按时交作业,我发现这个现象后,去找他谈心,他告诉我说他的记忆力不好,当时我并没有生气,更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去批评他,而是耐心地给他讲道理,告诉他现在他年龄小,而且是记忆的黄金阶段,如果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你的父母,对不起你的老师,更对不起你现在良好的学习环境,我现在可以不对你做要求,你能记忆多少就是多少,但必须要养成交作业的良好的习惯。
我相信你能成功,同学们也相信你能进步的。
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相信学生。
相信他们的能力,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发火,只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期待鼓励
在教学中,要以满怀期待的心理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强求一律,而要多一分信心,多一分期待,更不能要求过高,不能操之过急。
如果学生在学习上,多次失败,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学生是需要爱护和温暖的。
自信心不是学生需要满怀期待的以诚挚的深情去感化,更要看到他们的每一次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肯定,鼓励和表扬使学生不断成功,不断增强自信心。
在教学生学习
驯化与农业这一节时,我先不做任何传授,上课就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让他们说出自己读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读到了民以食为天,有的说读到了驯化动物与农业的关系,有的说读到了牛羊从那里驯化而来的,……虽然有点纷乱,但毕竟都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而且他们都能从文中找到依据。
这种情况本来就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我就没有必要再去讲解分析,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获取新知。
他们的认知需要、创新意识、成就愿望就会连同他们学历社的兴趣一起与日俱增,使他们终于想学、爱学、乐学。
3、激发创设
自信心在学习活动中,具有激活指向和维护调节的功能,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成功本来就有难度,即使是失败了,也需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让他们试一试,使他们通过一次努力能够获得成功的道理,同时产生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情绪体验,使每个学生在充满自信心的心理状态下生活和学习。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讲演中,开头的几分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的导入环节宛如一出话剧的序幕,起着辐射全课的作用。
精彩的课堂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和探索热情。
为此,上这节复习课,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讲一个纯属虚构的小故事:有一个乡的乡长在工作汇报材料中写到:我乡今年还欠款5 00000元……县长一看,怎么还欠这么多!一气之下,把乡长给撤了。
其实这乡长可真冤枉,他真正想说的是:我乡今年还了500000元的欠款。
一句话没说好,丢了官,那要是在古代,遇上那位昏君,也许还要丢命呢!一段导语过后,学生们兴趣提了起来,接下来的环节就顺畅了。
4、设置障碍磨难,提高抗挫信心
在实践中,学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正确对待自身成功或失败,也是形成学生自信心的基础。
只有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
根据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设置适度障碍,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磨练。
如在展开排解不良情绪这一教学内容时,我大致地向学生描述了我不久前痛失好友的悲痛心情,并向他们提出需要帮助的要求。
(在描述过程中,学生看到我眼中泪光闪闪)学生们三五一组的讨论开了,有的学生小声安慰我,有的则自告奋勇地向我提出了种种调节情绪的方法。
如:请假到远方作次长途旅行,回忆这位好友生前的不足之处,上网聊聊天,多交些新朋友,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哭一场,别去想她,找其他朋友倾诉一下,等等。
他们的某些方法尽管幼稚但无不充满了关怀之意,我由衷地感谢了他们并表示接受他们对我的帮助。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经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教师给予鼓励(表示接受),他们感到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经过不断培养,逐步增强学生抗挫的信心,今后遇到困难,就不会束手无策,而会深信自己有能力,用积极办法去克服。
当然,教学活动中障碍磨难的设置一定要适度,使学生抗挫折信心有所提高,又有继续尝试的心理。
在教学中自信心不足教师要多给学生机会,创设想说、敢说、爱说的和谐宽松的环境,以克服学生害羞感,要创设条件、帮助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增加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增加自信心。
总之,在教学中学生自信心不足是常见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多鼓励、多表扬学生、多发现学生闪光点,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要克服学生心理障碍,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