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与衣食住行
中医角度解读——春季养生的吃穿住行
学习中医名言
• 晚饭不可多食,晚饭少一口,活到九十九。 • 胃不和,卧不安 •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 “饮食有节……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 樱桃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其铁的含量超过柑 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
• 樱桃性温,味甘微酸,具有补中益气,调中益颜, 健脾开胃的功效。
肝火为何容易致病?
• 春天阳气升发,肝气、肝火易随春气上升,而肝阳旺 盛,易导致高血压、眩晕、肝炎等疾病。
• 肝气旺盛也使得人的精神情绪随之高昂亢进,人易因 天气的变化而出现激愤、骚动、暴怒、吵闹等状态。
保险网络()
春季冷暖互交替 顺应气候调整衣 减衣切勿太突然 春捂2. 内容任选择,追求在万步, 3. 循序加时间,渐进增步速, 4. 用力凭感觉,自己找适度 .
远离鲜花防过敏
• 轻者会出现眼痒、鼻塞、流涕等症状,严重者可诱发 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喉头水肿、荨麻疹、神经 血管性水肿等病症。
解决办法:有过敏体质的人,要穿 长袖衣裤、鞋袜,可戴挡风镜和口罩, 并尽可能避开鲜花开放的地方,…
LOGO
春季养生
吃穿住行怎么做?
阳气生发 大地回春 万象更新 生机盎然
春季养生---
•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 • 所谓养——就是保养、调养、补养之意
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 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 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 •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
• 衣着宜“下厚上薄” • 体质虚弱的人要特别注意背部 保暖 • “下厚”以利于春阳之气升发 • “上薄”以防阳气升发太过。
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和措施
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和措施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和措施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达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和措施。
1.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是养生的重要因素。
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变化,合理搭配食物,注意荤素搭配,适量摄入各种营养物质。
如夏季多吃清凉食物,冬季多吃温补食物等。
2. 经络保健:中医强调通过按摩、推拿、针灸、拔罐等手法刺激经络,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
例如,经常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3. 草药调理:中草药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可以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体质。
例如,黄芪具有益气补中的作用,可以提高人体的抵抗力,防止感冒。
4. 气功养生:气功是一种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的方法来调整气血运行的养生方法。
常见的气功包括太极拳、八段锦等。
通过练习气功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 足浴保健:中医认为足部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通过足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脏功能,对于改善睡眠、缓解疲劳有一定的作用。
6. 心理调节:中医养生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保持良好的心态,经常放松心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有利于身心健康。
7. 合理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方式,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8. 睡眠养生:中医认为良好的睡眠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增强免疫力。
9. 穴位按摩:中医认为人体有很多穴位,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
例如,按摩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颈椎病。
10. 避免过度劳累:适度的劳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但过度劳累会消耗体内的精气神,导致身体虚弱。
因此,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和措施是一种综合性的保健方式,通过调整饮食、运动、心理、草药等多个方面,达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目的。
中医保健中医养生与生活习惯
中医保健中医养生与生活习惯近年来,中医保健在人们的关注和认可度不断提升。
中医养生是中医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有效提升人体健康水平。
本文将从饮食、起居、运动以及心理调节等方面,探讨中医养生与良好生活习惯的关系。
一、饮食调理中医养生强调饮食调理的重要性。
根据中医理论,食物性味各有不同,对人体有着不同的作用。
比如,五味平衡的食物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如酸甜苦辣咸。
酸能收敛、滋肝益脾,甜能补脾益肺,苦能清热泻火,辣能散寒温经,咸能软坚散结。
因此,在日常饮食中,人们应该多样化摄入不同性味的食物,保持五味均衡。
同时,中医还强调适量进食,禁忌暴饮暴食。
适量进食能保持胃肠功能正常,避免过度负担。
暴饮暴食不仅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还会加重脾胃负担,甚至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所以,在进餐时要慢慢咀嚼,细嚼慢咽,避免吃得过饱。
二、起居有度良好的起居习惯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养生强调均衡作息,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
早睡早起能够调养脏腑,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此外,中医还提倡午睡的习惯,以补充身体的能量。
午睡时间应该适当控制,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晚上的正常入睡。
此外,中医养生还注重保持室内外空气的流通。
长时间待在密闭的环境中容易造成湿气聚集、繁殖细菌。
因此,经常开窗通风,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室内空气净化,保持空气新鲜清洁。
三、适度运动中医养生推崇适度运动,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保持身心健康。
相对于剧烈的运动方式,中医养生更倾向于柔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气功等。
在进行运动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损伤。
适度运动的表现是运动中微微出汗,呼吸略有急促,但不至于气喘。
个体差异较大,因此,运动量应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
四、心理调节中医强调身心相互关联,心理调节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压力是现代社会人们普遍面临的问题,过度压力会引起情绪的不稳定,从而影响身体的健康。
中医养生提倡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释放内心压力。
中医夏季养生衣食住行养生要点科普课件PPT
衣食住行养生要点
中医养生,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中医养生 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
夏季中医养生,衣。
• 夏季暑热之邪当道,皮肤腠理疏松,汗液排泄,因此,要适当的少穿衣, 但是,气温一般接近或超过35℃时,穿衣太少,皮肤非但不能散热,还 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让人感觉更热。
中医夏季养生
夏/季/健/康/养/生/科/普
中医养生,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中医养生 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
01
中医养生
目录
02
夏季中医养生
03
衣食住行养生要点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中医养生 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
夏季中医养生,住。
• 炎热夏季,很多人会患空调病,人们白天夜里都开着空调,室内 外温差可以达到十几度,加上大量食用冰品冷饮,肯定会伤阳气。
• 此外,亦可进食一些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解暑 药粥”,有一定的驱暑生津功效。
夏季中医养生,食。
• 中医五行学认为,夏时心火当令,而苦味食物尽管有清热泻火、 定喘泻下等功用,却会助心气而制肺气,因此不建议夏季多吃, 以免心火过旺。
• 由于心火能够克肺金,而辛味归肺经,所以在夏季,尽管天气 热,人们可以适当多吃些辛味的东西,如辣一些的萝卜,以及 葱白、姜、蒜等,其有发散、行气、活血、通窍、化湿等功用, 可补益肺气,尤其是肺气虚的人更应如此。
中医养生养生保健的生活习惯
中医养生养生保健的生活习惯中医学注重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等生活习惯,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养生的生活习惯,帮助读者改善健康状况。
一、合理饮食饮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面。
根据中医理论,食物的味道、性质对身体有不同的影响。
因此,合理搭配食物可以调整脏腑功能,达到养生的效果。
1.五谷为主:中医强调五谷为养生之本。
多食用谷类食物如稻谷、小米、玉米等,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2.蔬果均衡:中医认为,不同颜色的蔬果代表不同的营养成分。
因此,饮食中应该有红、绿、黄、白等不同颜色的蔬果,以保证身体各种营养的摄取。
3.少食肉食:中医主张少食肉食,特别是红肉。
适量食用禽类和鱼类,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而又不过多摄入脂肪和胆固醇。
4.调味适宜:中医认为,香辛料可以刺激食欲、增加食物的口感,但过食会损伤脾胃功能。
因此,饮食中的调味品应该适量,不可过量使用。
二、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是中医养生的关键。
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以下是一些中医推荐的运动方式:1.气功:气功是一种通过调整呼吸和姿势来调养身体的运动方式。
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和身体的平衡。
2.散步: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适合各年龄层人群的运动方式。
散步可以放松身心,改善肠胃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3.游泳: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有氧运动,可以锻炼全身肌肉,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耐力。
4.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慢而有力的运动形式,通过它可以调节呼吸,增加身体的柔韧性,促进肌肉和骨骼的协调运动。
三、良好作息良好的作息习惯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养生注重人的生物钟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提倡合理的起居时间。
1.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
中医认为人体在入睡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是修复和休养的黄金时段,因此保持8小时的充足睡眠对身体非常重要。
2.合理午休:午休可以提高精力和工作效率。
养生指导-衣食住行
行:起居勿安逸、运动促血行。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各种舞蹈、步行健身法、徒手健身操、太极拳、八段锦、动桩功、长寿功、内养操、保健按摩术,均可实施,总以全身各部都能活动,以助气血运行为原则。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反之,苦闷、忧郁则可加重血瘀倾向。
清热祛湿
衣:注意勤换衣物。
食:食忌辛温滋腻: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绿豆、冬瓜、丝瓜、赤小豆、西瓜、绿芹菜、黄瓜、藕、茶花茶等甘寒、甘平的食物。少食甜食、甘甜饮料、辣椒、花椒等甘温滋腻及火锅等辛温助热的食物。所有食物中湿热之性最大的莫过于酒,应少喝酒。
住:起居避暑湿。
行:避免熬夜,随性自然,避免燥怒,运动强度宜大。运动强度宜大,适合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夏天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锻炼。
橘皮粥
菊花鸡肝汤
体质类型
养生原则
养生方法
推荐膳食
特禀体质
针对不同特禀体质各有不同
衣:季节交替之际注意增减衣服,勤换洗衣物。
食:食宜益气固表,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搭配合理.:少食辛辣之品,忌食鱼腥发物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
住:过敏体质者避免居住活动于有过敏原的环境,保持居室清洁。
行:致敏物质如尘蟥,花粉,油漆等,应避免接触。合理运动,增强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起居避免过敏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天气寒冷时锻炼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感冒。
固表粥
葱白红枣鸡肉粥
体质类型
养生原则
养生方法
推荐膳食
血瘀体质
养生保健: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
春季养生 应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入手
春季养生应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入手春季是一年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期。
春季过后,天气虽然已经开始回暖,但仍有寒流侵袭,乍暖还寒时,最容易得病。
专家提醒,春季时节减衣“不宜过早”,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健胃为主。
衣着不宜乱穿衣专家称,春季时节,天气忽冷忽热,短暂性的气温升高,很容易给人造成夏天来了的错觉。
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农历二八月乱穿衣”的说法。
春季时节,居民要注意添减衣被,“不宜太寒、也不宜太热”。
减衣不宜过早过多,有冷空气影响时还要及起居保持空气流通中医养生保健提倡春季养生按照“春季风不小,要防痛深扰”的原则,即人们在保健养生方面要保持饮食、起居、寒热规律平等,保持阴阳平衡,这体现在精神、饮食、起居上的调摄和对药物的使用上。
春季时节是传染病多发期,起居环境卫生也很重要,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一定要把不起眼的角落和阴暗死角的污垢清扫干净。
同时,居室里要保持干净和空气流通,厨房、卫生间的异味要排除掉,减少空气污染,注意调节好室内温湿度。
饮食不宜大热大寒春季属仲春,在中医养生看来,此时肝气旺,肾气微,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戒酸增辛,助肾补肝,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
同时要注意健运脾胃,健脾祛湿,也就是说忌大热大寒,中和即可。
居民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
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可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防止这类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而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应配以蛋类滋阴,以达到阴阳互补的目的。
另外,白烧鳝鱼、杜仲腰花、大蒜烧茄子等有补虚损、降血压、凉血止血的作用;春笋性味甘寒,具有滋阴益血、化痰、消食、去烦、利尿等功效,这些都是春季比较适宜进食的食物。
运动适宜“慢性”运动春季时节冷暖交替反复,而且风多、风大,容易感冒流涕,人很容易出现高血压、过敏性疾病等,因此,如果天气好的时候,建议养生要多到户外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可逐渐开始晨练,以散步、慢跑、打太极为宜。
衣食住行与养生
眠问题。
寿命的期望值。
1.什 么 样 的 住 房 最 好 ?— — — 冬 暖 夏 凉 的 房 子 最 好 。 因
现 在 回 过 头 来 讲 真 正 的“ 劳 逸 结 合 ”只 能 是 放 在 一 天
为有利健康。
一夜 24 小时里来衡量。其余都不能算。即使不上班, 不工
2.怎样才能“冬暖夏凉”?— ——南北长、东西狭, 南北能 作, 只 要 人 醒 着 , 新 陈 代 谢 就 很 旺 , 就 要 耗 能 , 仅 眼 看 、耳
▲误区之三: 因“无方”而入的误区— ——“春生、夏长、 成 人 都 想 长 得 年 轻 些 、漂 亮 些 , 这 就 涉 及 到 皮 肤 的 色 泽 ,
秋 收 、冬 藏 ”这 是 大 自 然 的 变 化 规 律 。在 地 球 上 生 活 , 上 而皮肤的光滑、红润和富有弹性等都有赖于皮肤真皮下
有天, 下有地。天有天气, 地有地气; 天气的变化影响地 组织微血管的充足的营养供应。人在睡眠中可以使皮肤
量“多 吃 菜 , 少 吃 饭 ”( 当 然 , 像 大 米 饭 这 样 的 碳 水 化 合 物 吗?— ——错! 错! 错!
也不能不吃或太少, 一般中老年人一天吃半斤多就可以
那么真正的“劳逸结合”怎么说?很简单, 一句话 一 一
了, 中青年可多一点, 不超过一斤为好。现在的情况好像 “白天活动, 晚上睡觉”! 可是要把这个道理悟透并不简单。
年只 要保 证 在晚 上 11: 00 ̄第二 天 的 3: 00 是 处 于 睡 得 好 质估计过高而忘乎所以; 不要对病情的蔓延估计过低而
的“深睡眠状态, 然后在两头加一点迷迷糊糊的“浅睡眠” 心存侥幸) 。
就够了。真正一夜到天亮睡足 8 小时以上的人, 不长寿!
中医调养生活如何通过起居饮食养生
中医调养生活如何通过起居饮食养生中医养生源远流长,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其中,起居饮食的调养尤为重要。
起居有常,养精蓄锐起居,简单来说就是日常的生活作息。
中医认为,顺应自然规律的起居方式能够调和人体的阴阳气血,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首先,要遵循昼夜节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最基本的原则。
白天阳气旺盛,适合进行各种活动和工作;夜晚阴气渐盛,人体需要休息以养阴。
现代社会中,熬夜成为了许多人的常态,这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容易导致阳气受损,阴虚火旺。
长期熬夜的人常常会出现疲劳、失眠、焦虑、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其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也至关重要。
不同年龄段的人所需的睡眠时间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应保证 7-8 小时的睡眠。
睡眠质量同样不容忽视,睡前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和使用电子设备,营造安静、舒适、黑暗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再者,注意季节变化对起居的影响。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宜晚睡早起,多到户外散步,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夏季阳气旺盛,可适当晚睡早起,但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中午高温时段外出;秋季气候干燥,宜早睡早起,以收敛肺气;冬季寒冷,应早睡晚起,注意保暖,避免寒邪侵袭。
此外,养成良好的午休习惯也对身体有益。
午休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20-30 分钟即可,能有效缓解上午的疲劳,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饮食有节,调和五味饮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医强调饮食有节,包括饮食的规律、适量和均衡。
饮食规律是指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
一日三餐应合理安排,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如果饮食不规律,容易损伤脾胃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胃痛、腹泻等症状。
适量饮食则要求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活动量等因素来确定食量。
不过食肥甘厚味,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肥胖、高血脂等疾病。
同时,也不应过度节食,以免造成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
饮食的均衡更是关键。
中医保健行为与建议
中医保健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旨在促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行为:
调整饮食:根据中医理论,均衡饮食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并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食物,避免过度油腻、辛辣或生冷食物。
保持适度运动:中医认为,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建议每天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以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调整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对身体健康很重要。
尽量保证充足睡眠,晚上早点休息。
避免过度疲劳和熬夜,这样能够帮助恢复体力和改善免疫力。
管理情绪:中医强调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保持心情愉悦、平静,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和负面情绪。
可通过练习冥想、放松技巧、与亲朋好友交流等来缓解压力。
中医养生方法:中医还有一些特有的方法可以帮助保健,如针灸、拔罐、推拿等。
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的中医保健建议,每个人的体质和需求有所不同,建议在专业的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医生活化概念
中医生活化概念
中医生活化是指将中医的理论、方法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中医药文化融入到人们的衣食住行、起居养生等日常生活中去,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这一概念强调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饮食调养: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指导膳食搭
配,提倡时令食材、药膳调理,如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
季养肺、冬季养肾等。
2.运动养生:推广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中医健身
法,以及根据四季变化调整运动方式和强度。
3.生活习惯:倡导符合中医养生原则的生活作息规律,如早睡
早起、顺应自然节律、保持心态平和等。
4.家庭保健:在家庭中普及艾灸、拔罐、刮痧、按摩等简易疗
法,用于预防疾病及改善亚健康状态。
5.中药应用:推动中药食品化,比如开发含药茶饮、滋补膏
方、药酒等产品,使人们在日常饮食中能够摄入具有药物疗
效的食物。
6.环境调理:按照中医“天人合一”的理念,打造宜居环境,
例如室内陈设、绿化植物的选择等,都可参照中医风水学说
进行优化。
7.心理调适:运用中医情志调摄理论,提倡积极乐观的心理状
态,引导民众通过冥想、呼吸调控等方式进行心理调养。
中医生活化的实践旨在提高大众对中医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改变来维护和提升健康水平,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源远流长,它强调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规律,通过调整饮食、起居、情志、运动等生活方式,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1. 饮食调养:中医认为“药食同源”,合理的饮食是养生保健的基础。
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变化,选择适宜的食物。
春季宜食清淡,夏季宜食凉性食物,秋季宜食润燥,冬季宜食温补。
同时,应避免过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利于健康的食物。
2. 起居有常:中医强调“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即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充足的睡眠对于养生至关重要,应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
此外,适当的午休也有助于恢复体力和精力。
3. 情志调摄:中医认为情志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
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是养生的关键。
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来调节情绪,达到心理平衡。
4. 运动养生: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中医推荐的运动方式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这些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调和气血,促进身心健康。
5. 经络按摩:中医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常见的按摩穴位包括足三里、合谷、内关等,可以通过自我按摩或请专业按摩师进行。
6. 草药调理:中草药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不同的体质和季节,可以选用适当的草药进行调理。
例如,冬季可以服用一些温补的草药,如人参、黄芪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7. 环境适应:中医养生还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居住环境应保持清洁、通风,避免潮湿和污染。
同时,应选择适宜的居住地,避免过于寒冷或炎热的地区。
8. 预防疾病:中医养生注重未病先防,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也是养生的重要一环。
总之,中医养生保健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它涵盖了饮食、起居、情志、运动等多个方面。
通过综合调理,可以达到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保健养生食疗
中医保健养生食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观念逐渐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健康饮食”也得到人们的共识。
都说“病来如山倒”,来到医院就诊和治疗的朋友都会发现,在医嘱中都会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中医保健养生食疗就是其中的内容,可见健康的饮食会身体恢复的重要性。
那么哪些食物具有保健和养生成效?每个季节应该吃哪些食材?如何顺应五行食疗养生?食疗有哪些作用?衣食住行养生方法有哪些?下面向大家一一。
1哪些食物具有保健和养生成效?我国的饮食文化享誉世界,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就让人们对我国的饮食文化为之着迷,其中很多美食的制作都和保健、养生、食疗等关联密切,其实五谷杂粮和蔬菜瓜果都具有十分丰富的营养,常见的养生食物包括:莲藕、燕麦、核桃、黑芝麻、白木耳、莲子、空心菜、白萝卜、甘蔗、鱼、大米等,不同的食材在营养成分上也有所差异,当然在食用上也需要注意食物禁忌。
2每个季节应该吃哪些食材?道家与“五行”都认同“人与天地相参”,这是说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就和自然息密切相关,人类的生存也依赖与大自然的馈赠,人和自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因此,中医的保健养生和食疗也需要顺应自然的法那么,在不同的时节进食不同的食材,适应气候变化规律,比方说在春夏时节要注意保养阳气;秋冬时节要注意保养阴液,这样才能借助饮食起到养生作用。
那么每个季节应该吃哪些食材呢?2.1春季在春季进食主张养肝健脾,宜用的药物包括:野菊花、天麻、米仁、党参、淮山、白芍、石斛、燕窝、蛤士蟆、绞股兰等;适宜进食的食材包括:兔、鸡、老鸭、鱼、木耳、冬瓜、西瓜、荷叶等。
2.2夏季在夏季进食主张保肝护肝,宜用的药物包括:枸杞叶、鸭掌草、地参、虎尾轮、牛奶根、香藤根、佛掌榕、石橄榄、金线莲、丰柜斗草等;适宜进食的食材包括:鸡、猪小肠、猪肝等。
2.3秋季在秋季进食主张滋阴润肺,宜用的药物包括:菊花、百合、芦根、麦冬、玉竹、石斛等;适宜进食的食材包括:甲鱼、鱼、老鸭、泥鳅、芹菜、白果、白木耳、莲藕、梨等。
衣食住行的中医养生智慧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读者缓解疲劳、调理身体,提高免疫力。
本书强调了精神调养的重要性。作者认为,情绪对身体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读者应该学 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心态平和。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如何运用中医理念进行精 神调养,以实现身心健康。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体现了中医养生的季节性原则。春夏季节 气温较高,人体阳气旺盛,此时应注重养阳;秋冬季节气温较低,人体阴气较重, 此时应注重养阴。书中还介绍了如何根据季节特点选择饮食和锻炼方式,以保持 身体健康。
“治病不如防病。”这句话强调了预防疾病在养生中的重要性。中医认为, 疾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衡或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因此,预防疾病的关 键在于保持体内阴阳平衡、增强脏腑功能。书中介绍了各种养生方法,如按摩、 针灸、气功等,帮助读者预防疾病。
“食疗胜于药疗,五谷杂粮胜过百味珍馐。”这句话强调了日常饮食在养生 中的重要性。中医认为,食物不仅可以滋养身体,还可以调节体内阴阳平衡,预 防疾病。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食物的性味和功效,指导读者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搭 配,从而达到养生效果。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句话强调了作息规律在养生中的重要性。中医 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有自己的作息规律,顺应自然节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 适当的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书中还介绍了如何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调整作息 时间,以适应自然环境。
《衣食住行的中医养生智慧》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明白 了健康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状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实 践中医养生的智慧,健康长寿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目录分析
《衣食住行的中医养生智慧》是一本融合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生活方式的 实用指南。通过对其目录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窥见书中涵盖的丰富内容及其为 读者提供的深入浅出的养生建议。
春季养生:衣食住行的注意事项衣食住行的注意事项
春季养生:衣食住行的注意事项衣食住行的注意事项春季养生:衣食住行的注意事项春天来了,很多人都开始注重起养生了,那么在春季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呢?春季养生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今天店铺就来告诉你春季要养生可以从衣食住行四大方面来进行保养,一起随着小编来看看吧。
衣食住行教你全面保养春天万物复苏,是一个充满了生命力的季节。
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是养生保健的好时期。
不过早春时节温差大,细菌容易滋生,因此也要特别注意。
下面我们就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学习一下春季养生保健法。
一、衣虽然春天的天气比较暖和了,但是气候也别的不稳定,以阴寒为主,特别是早春的时候早晚的温差依然还是比较大的。
因此,我们在着装方面还是应该以舒展保暖为主,而且也一定要懂得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增减衣服。
传统的春季养生主张衣着宜“下厚上薄”,特别是年轻女性不要过早就换上裙装,否则容易导致关节炎与各种妇科疾病。
此外,春季出汗后一定要及时擦去,切勿敞怀吹风,以防感冒。
二、食春天一切都充满了活力,万物复苏,很多食物也都冒出来了,饮食我们在平时的饮食里面可以适当的食用一些葱、姜、蒜和韭菜等一些具有祛阴寒并且能助阳气升发作用的食物,并且这些食物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
唐代药王孙思邈曾讲:“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可适量吃些大枣、蜂蜜之类滋补脾胃的食物,少吃过酸或油腻、糯米团饼等不易消化的食品。
此外,饮食应注意清淡,多食新鲜蔬菜,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体内积热,邪热化火,导致疮痛疖肿等疾病。
三、住春天气温逐渐升高,皮肤血管扩张,而相对大脑血流减少,由于缺氧,人难免发生“春困”现象,要注意早睡早起,切忌抱头昏睡。
在春天我们应该勤打开窗户,让室内透气,而且在平时要多多眺望绿色植物,在闲暇之余可以多伸伸懒腰,多活动活动筋骨,这些都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都非常的有好处。
冬去春来之时还可在庭院或阳台种些花卉,摆些盆景,使居室披绿,既美化环境,又促进健康。
中医的起居作息与养生
中医的起居作息与养生起居调摄主要指对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安排及采取一系列健身措施,以达到祛病强身、益寿延年的目的。
起居调摄所包含的内容很多,衣食住行、站立坐卧、苦乐劳逸等的养生措施都属起居调摄范畴。
本章只介绍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服装顺时适体和排便保健法四个方面。
起居有常起居有常主要是指起卧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并合乎自然界和人体的生理常度。
它要求人们起居作息、日常生活要有规律,这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原则。
一、合理作息的保健作用古代养生家认为,人们的寿命长短与能否合理安排起居作息有着密切的关系。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可见,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非常重视起居有常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起居如惊,神气乃浮”,清代名医张隐庵说:“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作劳,养其精也。
夫神气去,形独居,人乃死。
能调养其神气,故能与形俱存,而尽终其天年”,这说明起居有常是调养神气的重要法则。
神气在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概括。
人们若能起居有常,合理作息,就能保养神气,使人体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面色红润光泽,目光炯炯,神采奕奕。
反之,若起居无常,不能合乎自然规律和人体常度来安排作息,天长日久则神气衰败,就会出现精神萎靡,生命力衰退,面色不华,目光呆滞无神。
(—)提高人体适应力古代养生家认为,起居作息有规律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能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避免发生疾病,达到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目的。
现代老年医学过对人类衰老变化与衰老机理的研究认为,不同种属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寿命期限,这种期限与遗传有关。
每种生物的寿命在遗传基因中都按出生、生长、发育、成熟、衰老、死亡这一过程,预先做了程序安排。
这种生命过程的安排,被称为“生命钟”,即按“生物钟”的规律演变展现一系列的生命过程,决定着生物寿命的长短。
中医日常如何保健养生
中医日常如何保健养生中医养生保健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实践和积累,形成了一套独特而有效的理论和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中医的智慧来维护身体的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中医日常保健养生的方法。
一、饮食养生饮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医认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因此要做到饮食有节。
首先,要定时定量,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其次,要注意饮食的均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不可偏食。
再者,要根据自身的体质和季节来选择食物。
例如,体质虚寒的人应多吃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桂圆等;而体质燥热的人则宜多吃凉性食物,如西瓜、梨等。
在季节方面,夏季炎热,可多吃些清热解暑的食物,如绿豆、苦瓜;冬季寒冷,适宜食用温热滋补的食物,如当归生姜羊肉汤。
此外,饮食的五味也需要调和。
酸、苦、甘、辛、咸五味分别入肝、心、脾、肺、肾五脏,过食或偏嗜某一味都会影响相应脏腑的功能。
比如,过食酸味会损伤肝脏,过食咸味会损伤肾脏。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卫生,不吃变质、不洁的食物,防止病从口入。
二、起居养生起居有常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
首先,要顺应自然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成年人每天应睡 7-8 小时,儿童和青少年则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
睡眠环境要安静、舒适,睡前避免过度兴奋和剧烈运动。
其次,要注意四季的起居变化。
春季宜晚睡早起,多到户外散步;夏季宜晚睡早起,适当午休;秋季宜早睡早起,以收敛神气;冬季宜早睡晚起,以养精蓄锐。
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长时间的工作或学习后,要适当休息,进行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太极拳、瑜伽等。
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的侵袭。
三、情志养生中医认为,情志失调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过度都会损伤相应的脏腑。
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
在遇到烦恼和压力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调节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养生保健与衣食住行巴中市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熊亚军(2018年3月26日)各位父老乡亲:大家上午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中医养生保健与衣食住行》,与各位探讨健康长寿的秘密,教会大家中医养生适宜技术,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春天,是指我国农历的立春到立夏这一段时间,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
这个时候,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季是一年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期,天气开始回暖,但仍有寒潮侵袭,乍暖还寒,最容易生病。
自然界阳气也开始升发,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间,要“顺应自然、顺时养生”,阴阳平衡、因人而异,以达到“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
一、衣说道衣服,有人说:“我都穿了一辈子了,还不知道怎么穿衣服?”那我就要问一句,我们穿的衣服有什么作用?我们为什么要穿衣服?衣服主要保护身体、御寒防风。
用料夏季以通气凉爽为好,如夏布、薄绸等;冬季以棉、皮、鸭绒、驼毛等料为好。
丝绵不太好,因为丝绵不透气,气候稍微暖和容易出汗。
内衣不要用化纤织物,因为化纤透气性差,有的穿了皮肤过敏,个别甚至会引起皮肤瘙痒。
衣服多少也有讲究,俗话说:“二四八月乱穿衣”,我们怎么理解呢?这句话指的是农历的二月、四月、八月天气变化大,早晚和中午的温差较大,穿衣服来不及换,所以出现了乱穿衣现象。
俗话说:“春捂秋冻、冻九捂四”,就是说秋末冬初刚冷的时候,衣服要相对穿少一些,不要一冷就穿很多;春季刚热的时候,不要脱得太多、太快,脱多了,脱快了,容易感冒。
春季养生应遵循养阳、升发的原则,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
春天气温变化大,今天艳阳高照,明天就可能雨雪降温,加上人体皮肤已开始变得疏松,所以穿着更要注意,宽松舒展,柔软保暖,不能快速的脱去冬装,尽量不从里面开始减衣服,先从外套开始。
衣服的颜色不宜偏淡色,尽量鲜艳一些,以使春天的色彩更加明显,把人们从沉闷的冬天里解放出来。
“春捂”要坚持,但是又要减冬装,需要遵循“上厚下薄”的原则,因为脚下容易生病,体质虚弱的人要特别注意腰背部的保暖。
提到腰背部保暖,就必须要说一下女性的穿着习惯,美丽与健康之间如何取舍?首先,我特别不理解低腰裤是谁发明的?怎么流行起来的?那么脑残的设计,居然还有人热捧,趋之若鹜。
人最应该保暖的是腹部和要腰部,而低腰裤把这两个位置都暴露出来,看起来很有曲线很苗条,其实,光鲜背后的痛经、腹泻、手脚冰冷、月经不调、甚至不孕不育又有谁知道?春季衣裤不宜过紧。
春天万物生长、舒展、阳气生发,过紧的衣裤不但容易滋生细菌,还会引发过敏反应,所以,宽松、舒展的服饰才是首选。
最后,我给大家总结一下:春捂要记住“8157”这组数字气温渐渐回暖,但寒潮会时不时造访,昼夜温差大。
这样的天气凸显了“春捂”的重要。
春捂要记住“8157”这组数字。
“8”是信号。
当昼夜温差超过8℃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不能过早脱下厚外套。
“15℃”是指标。
它是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当气温低于15℃时一定要捂,超过15℃就要适当减衣,否则容易诱发“春火”。
减衣应一件一件减,最好“早晚添,中午减”,还要遵循“上薄下厚”的原则,尤其要防止后腰、肚子和腿部受凉。
“7天”是适应期。
即使气温达到15℃,还要再捂7天,体弱者需再捂14天,使人体慢慢适应环境变化。
另外,春天的衣服应适当宽松,可以稍微松开扣子、腰带透气,防止身体出汗诱发受风、感冒。
二、食饮食总体原则:早上吃饱,中午吃好,晚上吃少。
每天早晨泡一杯茶一直到晚上(傍晚),晚饭后不饮茶。
平时要多吃新鲜水果。
醋可以健胃,预防感冒,化结石。
盐以清淡为好,太咸对高血压、冠心病不利。
俗话说:“冬季进补,开春打虎”。
老年人吃补品以冬天为好,无疾病时可以适当吃一些补品,如:人参、桂圆、荔子等等。
冬季进补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因人而异。
温补仅适用于阳虚体质或体内有寒湿的人群,而不适合阴虚火旺和有实热症的人群。
油腻、厚味的滋补品不宜过量,否则容易伤及脾胃,损害健康,所以冬季进补应遵循“药补不如食补”的原则,病后肠胃虚弱的人更应注意。
下面我给大家推荐几个冬季进补的药膳(1)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20g,生姜30g,羊肉500g,黄酒、调料适量。
将羊肉洗净,切为碎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食肉喝汤。
具有温中补血、去寒强身的作用,适用于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畏寒怕冷等阳气虚弱的人群。
(2)羊肾红参粥。
(3)胡桃仁饼(4)当归羊肉春季的饮食也是要特别注意的,孔子说“不时,不食”,就是要吃时令食物。
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多食用此类食品,与自然界升发的特点相一致。
青色入肝,与春季五行相对,更是保肝、预防脂肪肝的好食材。
春芽有很多,如竹笋、芦笋、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
尤其是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春笋,以笋体肥厚者为上品。
水果方面则比较随意,草莓、樱桃都是应季产品。
素有“春果第一枝”的樱桃,果实肉厚,味美多汁,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其铁的含量尤为突出,超过柑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
樱桃性温,也不能多吃,身体阴虚火旺应忌食或少食,容易起口腔溃疡、刷牙容易出血者少吃。
葱姜蒜不仅是调味佳品,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在《伤寒论》里,医圣张仲景的很多方子都配有生姜,可衍生出炮姜、干姜、姜炭等具有治病功能的中药。
葱白也是一味中药,除了可以发汗、解除表寒之外,还可以解油腻。
大蒜自不必多说,除了增进食欲、助春阳,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
春季是葱和蒜在一年中营养最丰富,最好吃的时候,可预防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
北方人春天爱吃的小葱炒鸡蛋或小葱蘸酱,都是顺应节气的最佳吃法。
此外,春季对于爱过敏的人来说,不是一个好季节,一定要忌服“发物”,如鱼、虾、蟹等食物。
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收敛即将生发的阳气,使肝的气机容易郁结,不得升发。
由于肝木容易克脾土,则应多吃一些味甘性平的补脾的食物,如适量的山药、莲子、红枣、瘦肉、蜂蜜、水果等。
总结起来,就是“多甘少酸”春季养肝以食为先。
肝阴肝血常不足,要注意全面营养,鸡肝味甘而温,可补血养肝,是食补肝脏的佳品,春季到来,人们一定要多吃蔬菜,少食用油腻食品(对我来说,烤鸭除外)。
春季可多吃些野菜,野菜生长在郊外,污染少,且吃法简单,但是一定要熟悉,认错了可有性命之忧,推荐马齿苋、蒲公英、车前草等,都是药食同源的清热之品,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勿食。
(饮食误区的故事)喝酒的笑话故事等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郎中开处方,晚上吃姜犹如砒霜。
怎么理解?冬天阳气潜伏于体内,日久就会郁结化热,所以动体内吃一些萝卜可以消食祛痰,缓解体内阳气的郁结;而夏天人们习惯与夜间贪凉、食用寒凉食物,所以容易产生暑湿,影响脾胃功能,这是吃点姜则有助于解毒杀菌、散寒解表、开胃止呕,能有效地防治胃肠道疾病。
最后我总结一下饮食方面:春季吃“8765”类食物最养生春天万物生长,人体中的阳气生发,此时是“养阳”“养生”“养肝”的好时机,只要会吃就能补足身体缺少的营养。
“8”种粥。
绿豆薏仁山药粥、猪肝粥、菠菜粥、红枣粥、黑米党参粥、菊花粥、萝卜粳米粥、芝麻粥。
“7”种生发性的蔬菜。
豆芽、韭菜、春笋、青笋、香椿、豆苗、蒜苗,可以长养生机,让人精神焕发。
“6”种动物性蛋白。
生姜炖鸡、排骨、羊肉、鸡肝、猪肝、羊肝,可以温养阳性,以脏补脏,但胆固醇高的人不宜多吃。
“5”种饮品。
早上喝一杯牛奶加蜂蜜,让人一天都神清气爽;多喝豆浆,可以帮助肝脏解毒、降血脂、防癌;多喝早春新茶,尤其是绿茶,可以醒脑提神;枸杞泡水喝,可以养肝护眼;身体虚弱的人,用人参泡水喝,可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肺炎。
三、起居房间要保持新鲜空气,早晨起床后要及时开窗。
白天关着的房间晚上睡前要开窗通气。
房间避免空气污染,如煤气和煤烟等,夏季不要露宿贪凉,冬季尽量不通电热毯,房屋争取安排到二三楼,每天上下楼梯对身体有好处。
睡眠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法)失眠多梦的解释(中医的解释和治法)春季,在起居方面,也是有讲究的,晚上不要睡得太迟,早上要早起,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以适应自然界的生发之气。
正如《黄帝内经》说:“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毛缓行,以使志生”,就是说,起床后宜披散着头发,松开衣扣,舒展形体,在庭院中信步漫行,这样使思维易迅速活跃起来。
建议在不违反礼仪规则的前提下,女性要尽量松散开头发,不要把头发束得紧紧的。
在家居方面,多种植一些绿色植物,绿色有益于人的健康长寿,可以吸收空气中的大量尘埃,过滤吸收放射性物质,消除噪音,改善和调节人体生理功能。
绿色还能吸收阳光中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有益于眼睛和消除疲劳,并提高嗅觉、听觉以及思维活动的灵敏性。
建议多种植攀缘类植物,如牵牛花、绿萝等。
在室内,可栽种能净化空气的吊兰、月季、文竹等。
居室还要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新鲜、流通。
春困是常见的现象,人们多会感觉困倦,最好不要睡懒觉,会不利于阳气升发。
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要经常到室外、林荫小道、树林中去散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散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生保健方法,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不宜在饭后立即出行;老年人不宜空腹散步;坚持每周散步3 次,每次45~60 分钟;散步时衣着要宽松。
另外,伸懒腰是一个特别好的动作,经过一夜睡眠后,人体松软懈怠,气血周流缓慢,不要刚清醒就着急起床,觉得懒散无力,就伸个懒腰,四肢舒展,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吸深呼,则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的作用。
最后我也给大家总结一下起居方面养生保健秘诀:起居时间“63040”最适当春天万物复苏,草木生长,人们的起居也应随之作出调节。
早上6点30分起床。
首先要“夜卧早起”,不能再像冬天一样睡懒觉,最好早上6点30分起床,起床后多梳头,有助于醒脑。
午睡30分钟。
可以醒脑养神,年纪大的人可以午休1小时,但也不要睡太久,否则醒来后会感到更加困倦。
睡前40℃水温泡脚。
晚上睡觉前,最好用40℃的水泡泡脚,可以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消除一天的疲劳,利于入睡。
晚上睡觉先不要减被子,否则容易着凉。
此外,空气好时,最好在早上和中午各开窗通风一次,每次15—30分钟;养些花草和金鱼,为家里增添春天的气息。
四、行饭后不要跑步或快走,对肠胃有一定影响;饭后也不要冒上坐着,尤其是感觉到肚子不舒服的时候,要立即起来三步3-5分钟;更不要饭后洗澡(中国女人饭后洗澡害死日本富豪的故事)春天到了,自然界阳气生发,你体内的细胞是不是也蠢蠢欲动了呢?看,蛇出洞了,狗熊醒了,青蛙也练嗓子准备开喊啦,你呢?此时外出踏青赏景,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精神。
特别是春天的郊野,空气清新,花红叶绿,百鸟争鸣,置身于如此优美的大自然怀抱,心情自然舒畅起来。
春季放风筝是集休闲、娱乐和锻炼为一体的养生方式。
踏青出游,一线在手,看风筝乘风高升,追随跑动,通过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动,可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