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常见的基础概念,它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数学计算的基础。
在此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性质和解法,帮助读者掌握和理解这个重要的数学概念。
一、定义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方程。
一般形式为:ax + b = 0,其中 a 和 b 是已知的常数,且a ≠ 0。
其中,a 是未知数的系数,b 是常数项。
例如,2x + 3 = 0 和 -5x + 7 = 0 都是一元一次方程。
在这些方程中,x 是未知数,系数为2和-5,常数项分别为3和7。
二、性质1. 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解或者无解。
这是由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最高次数是1,因此只有一个未知数。
解决方程就是求出未知数的具体值。
2. 未知数的系数(a)不为0。
如果 a = 0,方程将变成 b = 0,这是一个恒等方程,其解为无穷多个。
3. 方程两边加减、乘除相等的操作都是合法的。
即使对等式两边进行相同的操作,仍然能保持方程的平衡。
4.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都是实数,而且可以通过代入验证。
三、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多种方法,下面我们将介绍两种常见的解法。
1. 直接法直接法是最简单直观的解法。
我们通过移项和化简,将方程转化为形如 x = c 的形式,其中 c 是常数,即可解得未知数的值。
例如,对于方程 3x - 4 = 2,我们可以将方程中的-4移到等号右边,得到 3x = 2 + 4 = 6。
然后,再将方程中的系数3除以3,得到 x = 2。
因此,方程的解为 x = 2。
2. 代入法代入法是另一种常见的解方程的方法。
在代入法中,我们从方程中解出一个变量,然后将其代入到方程的另一个式子中。
例如,对于方程 2x + 3 = 5x - 1,我们可以将式子中的一个未知数解出。
首先,将 2x 从方程的两边移动到右边,得到 5x - 2x = 3 - 1,进一步化简得到 3x = 2。
然后,我们将此解 3x = 2 代入到方程的另一个式子中,即 2(2) + 3 = 5(2) - 1。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和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和解法【知识要点】1、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在一个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指数)是1,形如+=0(0)kx b k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注意三点:①方程是等式,要有“=”连接 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③未知数的指数是1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等号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将未知数的系数变为整数。
去括号:①扩号前面有数字的先将数字按乘法分配律逐一与括号内数字相乘,符号不变。
②去括号时遵循减变加不变的原则。
(括号前是减号,括号内所有符号全部改变) 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一边,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另外一边。
合并同类项:同字母,同次数,字母次数不变,系数相加。
系数化为1:等号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检验:将解得的根代入原式,看等号两边是否成立,若等式不成立说明你一定计算错了。
【知识应用】1、下列哪些是方程: ①523-x =1 ②316131-+=y y ③1+x ④22=+x x ⑤21+2=+22y y2、若方程|21|50m mx--=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3、若方程x y n xm 是关于5)2(22=++-的一元一次方程,求n m +的值。
4、接下列方程:(1)224)2(4+=+-x x (2)316131-+=y y(3)1%20)215()21(3%354-⨯-=-+⨯x x(4)1}8]6)4233(43[32{21=--+-x5、当=x _____时,代数式523-x 的值为 -1.6、x 取什么值时,式子93)25()1(3倍少的比式子x x +-?7、 已知x y y x 的代数式表示用含01232=+-_________________。
8、解关于)3(153≠+=+-b bx a x x 的方程9、若方程412-=-=+x x m x 的解是,那么m 的值为_____。
10、已知2是关于x 的方程0223=-a x 的一个根,求12-a 的值。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一、方程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如,它有两层含义:①方程必须是等式;②等式中必须含有未知数 二、方程的解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方程的根。
三、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这里的“元”是指未知数,“次”是指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最简形式:方程(,,为已知数)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标准形式:方程(其中,,是已知数)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注意:⑴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最简形式或标准形式,所以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通过变形(必须为恒等变换)为最简形式或标准形式来验证.如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如果不变形,直接判断就出会现错误.⑵方程与方程是不同的,方程的解需要分类讨论完成 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则;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则,注意:⑴在对等式变形过程中,等式两边必须同时进行.即:同时加或同时减,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不能漏掉某一边⑵等式变形过程中,两边同加或同减,同乘或同除以的数或整式必须相同.⑶在等式变形中,以下两个性质也经常用到:对称性,即:如果,那么.传递性,即:如果,,那么.又称为等量代换易错点:等号左右互换的时候忘记变符号(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21x +=ax b =0a ≠a b 0ax b +=0a ≠a b 22216x x x ++=-ax b =()0ax b a =≠ax b =a b =a m b m ±=±a b =am bm =a b m m=(0)m ≠a b =b a =a b =b c =a c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知识讲解温馨提示: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个整体,含有多项式时应加上括号. 2.去括号: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温馨提示:不要漏乘括号里的项,不要弄错符号.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温馨提示:⑴移项要变号;⑵不要丢项.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的形式.温馨提示:字母和其指数不变.5.系数化为1:在方程的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到方程的解. 温馨提示:不要把分子、分母搞颠倒.【例1】 已知关于x 的方程4x-3m=2的解是x=m ,则m 的值是【例2】 已知关于x 的方程(a +1)x +(4a -1)=0的解为-2,则a 的值等于().A.-2B.0C.32D.23 【例3】 下列各式中,变形正确的是().A .若,则B .若,则C .若,则D .若,则【例4】 根据等式性质5=3x -2可变形为().A.-3x =2-5B.-3x =-2+5C.5-2=3xD.5+2=3x 【变式练习】下列变形中,不正确的是()A .若,则B .若则C .若,则D .若,则 【例5】 下列各式中:⑴;⑵;⑶;⑷;⑸;⑹;⑺;⑻.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例6】 关于x 的方程(k +2)x 2+4kx -5k =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 =________.【例7】 已知等式0352=++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____________. ax b =a 0a ≠b x a =a b =a c b c +=+(1)2a x -=21x a =-2a b =4a b =1a b =+221a b =+25x x =5x =77,x -=1x =-10.2x x -=1012x x -=x y a a =ax ay =3x +2534+=+44x x +=+12x =213x x ++=44x x -=-23x =2(2)3x x x x +=++同步练习【例8】 若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变式练习】若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变式练习】若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方程的解是【变式练习】已知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需要满足的条件为【例9】 下列等式中变形正确的是()A.若,则 B. 若,则 C.若,则 D. 若,则 【例10】将3(x -1)-2(x -3)=5(1-x )去括号得()A.3x -1-2x -3=5-xB.3x -1-2x +3=5-xC.3x -3-2x -6=5-5xD.3x -3-2x +6=5-5x 【例11】在解方程21-x −1332=+x 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A.()()132213=+--x x B.()()632213=+--x xC.13413=+--x xD. 63413=+--x x【例12】方程2-342-x =-67-x 去分母得() A.2-2 (2x -4)= -(x -7) B .12-2 (2x -4)= -x -7C.12-2 (2x -4)= -(x -7) D .12-(2x -4)= -(x -7)【变式练习】解方程:⑴⑵【例13】解方程:(1)5y -9=7y -13;(2)3(x -1)-2(2x +1)=12 ;131m x -=m =x 1(2)50k k x k --+=k =x 2223x x ax a x a -=-+a =x (21)50n m x --=m n 31422x x -+=3144x x -=-31422x x -+=3182x x -+=31422x x -+=3180x -+=31422x x -+=3184x x -+=6(1)5(2)2(23)x x x ---=+12225y y y -+-=-(3)757875x x -=-;(4).逐层去括号 含有多重括号时,去括号的顺序可以从内向外,也可以从外向内。
一元一次方程大全
一元一次方程大全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一种最基本的方程,也是学习数学的第一步。
它应用广泛,可用于分析简单的数学问题,也可以解决复杂的实际应用问题。
本文旨在介绍一元一次方程,阐述它的基本概念、解法、应用以及习题等内容。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是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方程,它的定义如下:一元一次方程是指由一元一次未知数和常数构成的数学方程,通常表示为:ax + b = 0,其中a和b分别为常数和未知数,a≠0。
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大多有三种:因式分解法、移项法和简单求根法。
(1)因式分解法如果一元一次方程是 ax + b = 0,则可以分解为a(x + b/a)= 0,x = -b/a。
也就是说,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为x = -b/a。
(2)移项法移项法是指将一元一次方程的右端的常数项移到左端,即将ax + b = 0写成ax=-b的形式,然后除以a,即x=-b/a。
(3)简单求根法简单求根法是指将一元一次方程的右端的常数项对左端的未知数求根,即 ax+b=0变成x=-b/a的形式,然后计算x的值。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不仅在学校教育中应用广泛,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比如,平面几何中的几何计算,可以使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平行直线和垂直直线的交点;统计学中的数据拟合,也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拟合数据,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分析结果;复杂的工程问题,如两垂直的射线的仿射变换,也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
四、一元一次方程的习题以下为常见的一元一次方程习题:(1)2x + 3 = 0解:x = -3/2。
(2)3x - 5 = 0解:x = 5/3。
(3)-4x + 8 = 0解:x = -8/4。
(4)4x - 7 = -9解:x = 2。
总结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一元一次方程是学习数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不仅在学校数学教育中应用广泛,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的解法有三种,分别是因式分解法、移项法、简单求根法。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目录
• 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 练习与巩固 • 总结与回顾
01
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 的次数为1的方程。
定义解释
一元代表方程中只有一个未知数, 一次代表未知数的指数为1,即未 知数是一次的幂。
0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代数式求值
01
02
03
代数式求值
通过将代数式中的变量替 换为已知数值,计算代数 式的值。
例子
若$x = 2$,求代数式$3x + 5$的值。
解答
将$x = 2$代入$3x + 5$, 得到$3 times 2 + 5 = 11$。
代数式的化简
代数式化简
通过合并同类项、提取公因数等方法,简化代数 式的形式。
去括号法
总结词
通过消除方程中的括号来简化方程。
详细描述
去括号法是通过消除方程中的括号来简化方程。在消除括号时,要注意括号前的负号会改变括号内各项的符号。 例如,从方程2(x + 3)中去掉括号得到2x + 6。
系数化为1法
总结词
将方程中的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从而找到未知数的值。
详细描述
系数化为1法是将方程中的未知数系数化为1,从而找到未知数 的值。例如,将方程2x = 10的两边都除以2得到x = 5。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
ax + b = 0(其中a≠0)
形式解释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未知数x的系数为a,常数项为b,且a≠0。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合并同类项
1. 在移项后,如果方程中存在 同类项,则需要将它们合并起来
。
2. 合并同类项时,只需要将同 类项的系数相加,保留共同的字
母部分。
3. 通过合并同类项,可以进一 步简化方程的形式,从而更方便
地求解未知数。
0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分类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分类
•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解法多种多 样。下面将介绍三种常用的解法:整除法、分数 法和公式法。
2. 练习题: 解方程 2(3x - 4) = 5(x + 2)
1. 练习题: 解方程 5x - 3 = 2x + 9
答案: 通过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得到3x = 12,所以 x = 4。
THANKS
感谢观看
3. 注意,在去分母的过程中,方程两边必须同时乘以分母的倒数,以保持方程的平 衡。
移项
1. 在去掉分母后,将方程中的一项移 到等号的另一侧,使其与另一项分离。
2. 移项时,需要保持等式的平衡。即 ,如果移项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则需 要同时对该项和等号另一侧的常数项进
行相同的操作。
3. 通过移项,可以将方程转化为形如 `ax = b`的形式,其中`a`和`b`是整数。
0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举例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举例
•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掌握其解法对于解决各种 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针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举例。
05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拓展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拓展
•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它在实际生活和高级数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内容的 拓展。
06
总结与练习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代数学的基础。
它涉及到一个未知数和一次方的关系。
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计算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表达方式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包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方程项中的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的方程。
一般形式为ax + b = 0,其中a和b分别为已知数。
在一元一次方程中,未知数x代表了一个数量,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求出这个未知数的值。
例如:3x + 5 = 0 就是一个典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目的是确定未知数x的值。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是通过逆运算,将方程变形,使得未知数x与已知数分离。
1. 同向消元法同向消元法主要适用于方程中含有系数的情况,即方程中的x前面有一个系数。
步骤如下:1) 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值,使得方程中的一项可以被消去。
2) 简化方程,将未知数项系数化为1。
3) 通过逆运算,求得未知数x的值。
例如:2x + 4 = 10,可以通过同向消元法解得x的值为3。
2. 异向消元法异向消元法主要适用于方程中未知数项与已知数项分别在等式两边的情况,即方程中的x前面没有系数。
步骤如下:1) 将方程两边的未知数项移到同一边。
2) 通过逆运算,求得未知数x的值。
例如:x + 5 = 10,可以通过异向消元法解得x的值为5。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场景一元一次方程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关于数量和关系的计算。
1. 求解未知数一元一次方程可以帮助我们求解未知数的值。
例如,在一个购物活动中,打折后商品的价格是原价的一半,如果已知商品的原价为x元,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打折后的价格。
2. 解决运动问题一元一次方程也可以应用于运动问题。
例如,在一个长跑比赛中,已知甲、乙两人起跑的时间一样,乙的速度是甲的两倍,已知乙跑完全程用时10分钟,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甲和乙的速度和跑步时间之间的关系。
一元一次方程定义
一元一次方程定义
一元一次方程,又称为一次方程,是指一个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的代数方程。
方程中只含有一个变量,并且变量的最高次数为一次。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x + b = 0
其中,a和b是已知的实数常数,而x是未知数。
方程中的系数a和b可以是任意实数,但a不能为零。
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就是要找到使得方程成立的未知数x 的值。
解方程的基本思路是移项和合并同类项。
首先,将方程中与x相关的项移到等号的右边,将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左边,就得到了形如ax = -b的方程。
然后,通过除以a的方式可以得到x的值。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如下:
1. 将方程的表达式进行合并,化简,使其满足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 移项:将含有x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将常数项移到另一边。
3. 化简:合并同类项,消去系数为零的项。
4. 通过除以系数的方式消去x的系数。
5. 求解:得出最终的x的值,找到使得方程成立的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答案通常是一个实数,但也有可能不存在实数解或者有无限多个实数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代入法、消元法、平移法等。
选择不同的解法取决于方程的形式和求解的目的。
在代数学中,一元一次方程是解线性方程组的基础。
线性方程组是多个一元一次方程的组合。
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进一步求解多个变量的线性方程组。
九章算术中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
一、引言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经典之一,涵盖了广泛的数学内容,其中包括一元一次方程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在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是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
本文将从九章算术中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入手,探讨其解法和应用。
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形如ax+b=0的方程,其中a≠0,a和b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且x的最高次数为1。
例如2x+3=5就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对于一元一次方程ax+b=0,可以使用反运算的原则,将方程化简为x=-b/a,因此方程的解为x=-b/a。
三、九章算术中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1. 《九章算术》中的具体问题《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经典之一,其内容包含了丰富的数学问题和方法。
在《九章算术》中,有许多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如田甲申数问题、城市水井修建问题等。
这些问题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表达,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可以求解。
2. 举例分析以田甲申数问题为例,题目是这样的:田积之甲、丁之申,问积之何?这是一个典型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通过变量的设定和方程的建立,可以得到方程的解,从而求得问题的答案。
3. 解法探讨《九章算术》中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通常都可以通过设立变量、建立方程、解方程等步骤来求解。
这些问题在古代的《九章算术》中被提出,不仅具有数学意义,还对古代生产生活有着实际的指导作用。
四、一元一次方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 求职择业在现实生活中,一元一次方程常常被用于求职择业过程中的问题。
关于工资的问题、工作时间的问题等,都可以建立成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
2. 购物计算在日常的购物消费中,一元一次方程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折扣问题、商品打折后的价格计算等都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
3. 金融投资在金融投资领域,一元一次方程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计算利息、投资收益率等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
五、一元一次方程问题的解法和技巧1. 设立方程的关键在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时,最关键的是能够正确地设立方程,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一)知识要点: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为0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ax+b=0 (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它的解是x=-。
我们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要看它化简后的最简形式是不是标准形式ax+b=0 (a≠0)。
例如方程3x2+5=8x+3x2,化简成8x-5=0是一元一次方程;而方程4x-7=3x-7+x表面上看有一个未知数x,且x的次数是一次,但化简后为0x=0,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方程含有分母时要先去分母,使过程简便,具体做法为: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要注意不要漏掉不含分母的项,如方程x+=3,去分母得10x+3=3就错了,因为方程右边忘记乘以6,造成错误。
(2)去括号:按照去括号法则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特别注意括号前是负号时,去掉负号和括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括号前有数字因数时要注意使用分配律。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注意移项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最简形式ax=b (a≠0)。
(5)把未知数的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
解方程时上述步骤有些可能用不到,并且也不一定按照上述顺序,要根据方程的具体形式灵活安排求解步骤。
(二)例题:例1.解方程(x-5)=3-(x-5)分析:按常规此方程应先去分母,去括号,但发现方程左右两边都含有x-5项,所以可以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移项,合并同类项,使运算简便。
解:移项得:(x-5)+(x-5)=3合并同类项得:x-5=3∴ x=8。
例2.解方程2x-=-解:因为方程含有分母,应先去分母。
去分母:12x-3(x+1)=8-2(x+2) (注意每一项都要乘以6)去括号:12x-3x-3=8-2x-4 (注意分配律及去括号法则)移项:12x-3x+2x=8-4+3合并同类项:11x=7系数化成1:x=。
自学指南-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及解法
自学资料方程式的由来十六世纪,随著各种数学符号的相继出现,特别是法国数学家韦达创立了较系统的表示未知量和已知量的符号以后,"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这一专门概念出现了,当时拉丁语称它为"aequatio",英文为"equation".十七世纪前后,欧洲代数首次传进中国,当时译"equation"为"相等式.由於那时我国古代文化的势力还较强,西方近代科学文化未能及时在我国广泛传播和产生较的影响,因此"代数学"连同"相等式"等这些学科或概念都只是在极少数人中学习和研究.十九世纪中叶,近代西方数学再次传入我国.1859年,李善兰和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将英国数学家德.摩尔根的译出.李.伟两人很注重数学名词的正确翻译,他们借用或创设了近四百个数学的汉译名词,许多至今一直沿用.其中,"equation"的译名就是借用了我国古代的"方程"一词.这样,"方程"一词首次意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知识探索】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in one unknown)。
【错题精练】例1.如图所示,正方形的边长为a,试用字母a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解答】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扇形的面积减去半圆的面积可以求解.【答案】例2.已知方程2mx m﹣1+1=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的值及方程的解.第1页共20页自学七招之日计划护体神功:每日计划安排好,自学规划效率高非学科培训【答案】例3.已知方程2kx2+2kx+3k=4x2+x+1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k值,并求出这个方程的根.【答案】【举一反三】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B. 方程是等式C. 只有含有字母x,y的等式才叫方程D. 带等号和字母的式子叫方程【答案】B2.已知方程(3m−4)x2−(5−3m)x−4m=−2m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和x的值.第2页共20页自学七招之智慧树神拳:知识内容体系化,思维导图来助力非学科培训【答案】3.已知(a2﹣1)x2﹣(a+1)x+8=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代数式199(a+x)(x﹣2a)+3a+4的值.【答案】解:∵(a2﹣1)x2﹣(a+1)x+8=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2﹣1=0,a+1≠0.解得:a=1.将a=1代入得:199(a+x)(x﹣2a)+3a+4=199(1+x)(x﹣2)+3+4=199x2﹣199x﹣391.4.(|k|﹣1)x2+(k﹣1)x+3=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k的值.【答案】二、方程的解【知识探索】1.如果未知数所取的某个值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那么这个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solution of equation).【错题精练】例1.若x=2是关于x的方程2x+3m﹣1=0的解,则m的值等于__________第3页共20页自学七招之提前完卷飞刀:考场控时莫紧张,跳跃答卷心不慌非学科培训【答案】-1例2.当x=__________ 时,代数式与x﹣3的值互为相反数.【答案】例3.若关于x的方程2k−3x=4与x−2=0的解相同,则k的值为()A. ﹣10;B. 10;C. ﹣5;D. 5.【答案】D【举一反三】1.已知关于x的方程3a﹣x=+3的解为2,则代数式a2﹣2a+1的值是__________ .【答案】12.若代数式x+2的值为1,则x等于()A. 1B. -1C. 3D. -3【答案】B3.当k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k﹣5)x﹣7=x﹣1的解是﹣2?【答案】解:把x=﹣2代入方程得:﹣2(k﹣5)﹣7=﹣2﹣1,去括号得:﹣2k+10﹣7=﹣3,第4页共20页自学七招之智慧树神拳:知识内容体系化,思维导图来助力非学科培训移项合并得:﹣2k=﹣6,解得:k=3.三、等式的基本性质【知识探索】1.(1)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如果,那么.(2)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如果,那么;如果(),那么.【错题精练】例1.下列方程中变形正确的是()①3x+6=0变形为x+2=0;②2x+8=5﹣3x变形为x=3;③=4去分母的3x+2x=24;④(x+2)﹣2(x﹣1)=0去括号得x+2﹣2x﹣2=0.A. ①③B. ①②③C. ①④D. ①③④【答案】A例2.下列变形符合等式基本性质的是()A. 如果2x-y=7,那么y=7-2xB. 如果ak=bk,那么a=bC. 如果-2x=5,那么x=5+2D. 如果a=1,那么a=-3【解答】A中,∵2x-y=7,∴y=2x-7,故A错误;B中,若k=0时,不符合等式性质,故B错误;C中,∵-2x=5,∴x=-2.5,变形方法是等式两边都除以-2,而不是都加上2,故C错误;D中,等式两边都乘-3,符合等式性质,故D正确;综上所述,选D.【答案】D第5页共20页自学七招之提前完卷飞刀:考场控时莫紧张,跳跃答卷心不慌非学科培训【举一反三】1.是否可以由方程10x+3=5x﹣7经过变形得到方程4x=﹣8?若能,请说明是怎样变形的,依据是什么?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解答】【答案】略2.将等式2a=2b的两边都减去a+b变形为a﹣b=b﹣a,两边再都除以a﹣b变形为1=﹣1,最后结果明显是错误的,请说明错在哪里?【解答】解:由2a=2b,可知a=b,∴a﹣b=0.两边再都除以a﹣b时,不满足等式的性质.故错在方程两边都除以a﹣b.【答案】解:由2a=2b,可知a=b,∴a﹣b=0.两边再都除以a﹣b时,不满足等式的性质.故错在方程两边都除以a﹣b.3.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x﹣7=2;(2)3=x+5.【解答】解:(1)等式的两边都加7,得x=9;(2)等式的两边都减5,得﹣2=x,即x=﹣2.【答案】略4.下列方程的变形,正确的是()第6页共20页自学七招之智慧树神拳:知识内容体系化,思维导图来助力非学科培训B. 由5x=4x+8,得5x﹣4x=8C.D. 由7x+6=5x,得7x﹣5x=6第7页共20页自学七招之提前完卷飞刀:考场控时莫紧张,跳跃答卷心不慌非学科培训第8页共20页自学七招之智慧树神拳:知识内容体系化,思维导图来助力非学科培训第9页 共20页 自学七招之提前完卷飞刀:考场控时莫紧张,跳跃答卷心不慌 非学科培训(3)12{x −13[x −14(x −23)]−32}=x +34.【解答】(1)解:移项合并得:2x =2,解得:x =1.(2)解:去分母得:20y +16+3y −3=24−5y +5,移项合并得:28y =16.解得:y =47.(3)解:去括号得:12x −16x +124(x −23)−34=x +34,去分母得:12x −4x +x −23−18=24x +18,即:36x −12x +3x −2−54=72x +54.移项合并得:−27x =66.解得:x =−229.【答案】(1)x =1;(2)y =47;(3)x =−229.例6.已知关于x 的方程a (2x ﹣1)=3x ﹣2无解,则a 的值是__________ .【解答】解:原式可化为:(2a ﹣3)x+2﹣a=0,∵方程无解,∴可得:2a ﹣3=0,2﹣a≠0,故a 的值为.故填.【答案】例7.已知是方程的解,则m=__________ .【解答】【答案】【举一反三】1.已知x=2是方程ax﹣1=x+3的一个解,那么a=__________ .【解答】解:把x=2代入方程ax﹣1=x+3,得:2a﹣1=2+3,解得:a=3.故填3.【答案】32.如果x=2是方程x+a=﹣1的根,那么a的值是__________ .【解答】解:把x=2代入x+a=﹣1中:得:×2+a=﹣1,解得:a=﹣2.故填:﹣2.【答案】-23.已知x=1是方程ax﹣6=5的一个解,则a=__________ .【解答】解:将x=1代入方程得:a﹣6=5,解得:a=11.故答案为:11.第10页共20页自学七招之智慧树神拳:知识内容体系化,思维导图来助力非学科培训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x−m2=x+2m与方程x+32=x−1的解相等,求m的值.【解答】解:第一个方程的解为x=−5m,第二个方程的解为x=5,∴−5m=5,即m=−1.【答案】-1.【举一反三】1.关于x的方程2x+5a=3的解与方程2x+2=0的解相同,则a的值是()A. 1; B. 4; C. 15; D. ﹣1.【答案】A2.已知方程6x﹣9=10x﹣45与方程3a﹣1=3(x+a)﹣2a的解相同.(1)求这个相同的解;(2)求a的值;(3)若[m]表示不大于m的最大整数,求[a﹣2]的值.【答案】解:(1)原方程6x﹣9=10x﹣45移项得6x﹣10x=﹣45+9,合并同类项得到﹣4x=﹣36,解得:x=9;(2)将x=9代入第二个方程得:3a﹣1=3(9+a)﹣2a,解得:a=14;(3)[a﹣2]=[×14﹣2]=[]=2.3.已知方程=与方程=+1的解相同,求m的值.【答案】六、特殊解问题【错题精练】例1.小王在解关于x的方程3a−2x=15时,误将−2x看作2x,得方程的解x=3.(1)求a的值;(2)求此方程正确的解;(3)若当y=a时,代数式my3+ny+1的值为5,求当y=−a时,代数式my3+ny+1的值.【解答】(1)解:把x=3代入3a−2x=15得3a+6=15,计算得出:a=3;(2)解:把a=3代入方程得:9−2x=15,计算得出:x=−3;(3)解:把y=a=3代入my3+ny+1得27m+3n+1=5,则27m+3n=4.当=−3时,my3+ny+1=−27m−3n+1=−(27m+3n)+1=−4+1=−3.【答案】(1)3;(2)-3;(3)-3.例2.已知方程|x+|3x+a||=2恰有4个不同的解,求参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举一反三】1.已知关于x的方程2|x|﹣k=kx﹣3的解为负数,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七、含参问题【错题精练】例1.七年级一班的马虎同学在解关于x的方程3a−x=13时,误将−x看成+x,得方程的解x=−2,则原方程正确的解为()C. −12;D. 12.【答案】B例2.已知关于x 的方程与方程的解互为相反数,求m 的值.【答案】例3.若a ,b 为定值,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无论k 为何值时,它的解总是1,求a ,b 的值.【答案】【举一反三】1.若x=−2是关于x的方程2x+m=3的解,则关于x的方程3(1−2x)=m−1的解为();A. ﹣1;B. −12C. 1; D. 1.2【答案】B2.已知关于x的方程3x+a=x﹣7的根是正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3.方程2﹣3(x+1)=0的解与关于x的方程的解互为倒数,求k的值.【答案】1.已知x=2是关于x的方程3−mx=x+m的解,m的值为.【答案】132.下列变形过程中,正确的是()A. 由2x=3,得x=23;B. 由x−13−1=1−x2,得2(x−1)−1=3(1−x);C. 由x−1=2,得x=2−1;D. 由−3(x+1)=2,得−3x−3=2.【答案】D3.根据等式的性质,下列变形正确的是()2x3【解答】(1)解:去括号,得2x+6=5x−15.移项,得2x−5x=6−15.合并同类项,得−3x=−21.系数化为1,得x=7.(2)解:去分母,得5(2x−1)=3(4−3x)−15x.去括号,得10x−5=12−9x−15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4x=17.系数化为1,得x=1.2【答案】见解答.7.已知方程3(x﹣1)=4x﹣5与关于x的方程﹣=x﹣1有相同的解,求a的值.【答案】8.若关于x的方程||x﹣2|﹣1|=a有三个整数解,则a的值是()A. 0B. 1C. 2D. 3【答案】B9.适合关系式|3x﹣4|+|3x+2|=6的整数x的值有()个.A. 0B. 1C. 2D. 大于2的自然数【答案】C10.已知关于x的方程k(x+1)=k﹣2(x﹣2)中,求当k取什么整数值时,方程的解是整数【解答】解:去括号,得kx+k=k﹣2x+4,移项,得kx+2x=k﹣k+4,合并同类项,得(k+2)x=4.方程的解是整数,则k+2=±1或±2或±4.则k=﹣3或﹣1或﹣4或0或﹣6或2.【答案】k=﹣3或﹣1或﹣4或0或﹣6或2.● 代数式。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有哪些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有哪些一元一次方程,顾名思义,是指一个未知量的一次方程。
其基本形式为ax + b = c,其中a、b、c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去括号法去括号法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之一。
一般来说,去括号法适用于含有一组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其基本思路是先把括号内的内容用乘法原理展开,再用加法原理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系数项移到等号左边,最后把未知数的系数化简为1,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
例如:3(x + 2) = 5x - 1先将括号内的内容用乘法原理展开,得到3x + 6 = 5x - 1然后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系数项移到等号左边,得到3x - 5x = -1 - 6化简未知数的系数为1,得到x = -7二、等式两边乘法法等式两边乘法法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另一种基本方法。
一般来说,等式两边乘法法适用于含有分式或根式的一元一次方程。
其基本思路是把分式或根式的系数化为1,再用乘法原理将未知数移到等号左边,把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最后直接求出未知数的值。
例如:2x/3 - 1/4 = 1/6将2x/3乘以4/1,将1/4乘以3/2,得到8x/3 - 3/8 = 1/6将未知数移到等号左边,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得到8x/3 = 1/6 + 3/8将分母化为24,得到8x/3 = 4/48 + 9/48将分数相加,得到8x/3 = 13/48将系数化为1,得到x = 13/48 * 3/8 = 13/128三、代入法代入法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种基本方法。
一般来说,代入法适用于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
其基本思路是先用一个方程求出一个未知数,再把这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另一个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
例如:求解以下方程组:2x + y = 8x - y = 2根据第二个方程式,有y = x - 2将y = x - 2代入第一个方程式,得到2x + x - 2 = 8将未知数移到等号左边,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得到3x = 10化简未知数的系数为1,得到x = 10/3将x代入y = x - 2,得到y = 4/3由此可知,方程组的解为(x, y) = (10/3, 4/3)以上三种方法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当然还有其他的解法,如平均数法、加减法等。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变量的一次方程,其一般形式为ax +b = 0,其中a和b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移项法和代入法。
一、移项法移项法是解一元一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 将方程中的各项按照变量的系数和常数项进行分类。
将所有含有未知数x的项移至等式的一侧,将常数项移到另一侧。
2. 对于移至一个侧的未知数x的系数,如果为1,则不做改变;如果不为1,则将方程两侧同时除以该系数,使得未知数的系数为1。
3. 化简方程,将未知数x的系数和常数项合并,并根据需要进行化简或改写。
4. 对于求解出的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通过加减、乘除、开方等运算的逆运算,求得未知数x的值。
举例说明:假设我们需要解方程3x - 5 = 10,按照移项法的步骤进行如下推导:1. 将方程中的各项按照变量的系数和常数项进行分类,得到 3x = 10 + 5。
2. 对于移至一侧的未知数x的系数3,不为1,将方程两侧同时除以3,得到 x = (10 + 5)/3。
3. 化简方程,将未知数x的系数和常数项合并,得到 x = 15/3。
4. 求解未知数x的值,计算出 x = 5。
因此,方程3x - 5 = 10的解为x = 5。
二、代入法代入法也是解一元一次方程常用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 将一个已知的解代入原方程,求得包含未知数x的另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2. 求解这个新的一元一次方程,得到另一个解。
3. 将两个解组成的解集合并,即得到原方程的解。
举例说明:假设我们需要解方程2x + 3 = 7,按照代入法的步骤进行如下推导:1. 将一个已知的解代入原方程,例如令x = 2,代入得到2 * 2 + 3 = 7。
2. 求解这个新的一元一次方程,计算得到4 + 3 = 7。
3. 得到新方程9 = 7,显然不成立。
4. 因此,我们需要尝试另一个解。
若令x = 1,代入得到2 * 1 + 3 = 7,即2 + 3 = 7。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方程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通常形式是ax+b=0a,b为常数,且a≠0.方程简介一元一次方程linearequationinone通过化简,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最高次项的次数是一的等式,叫一元一次方程.通常形式是ax+b=0a,b为常数,且a≠0.一元一次方程属于整式方程,即方程两边都是整式.一元指方程仅含有一个未知数,一次指未知数的次数为1,且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我们将ax+b=0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并且a ≠0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这里a是未知数的系数,b是常数,x的次数必须是1.即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1它是等式;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方程”一词来源于我国古算术书九章算术.在这本着作中,已经会列一元一次方程.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把未知数和常数通过代数运算所组成的方程称为代数方程.在19世纪以前,方程一直是代数的核心内容.详细内容合并同类项1.依据:乘法分配律2.把未知数相同且其次数也相同的相合并成一项;常数计算后合并成一项3.合并时次数不变,只是系数相加减.移项1.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方程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右边.2.依据:等式的性质3.把方程一边某项移到另一边时,一定要变号.性质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仍然成立.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解法步骤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一般解法: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5.系数为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同解方程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方程的同解原理:⒈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⒉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做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重要方法:⒈认真审题审题⒉分析已知和未知量⒊找一个合适的等量关系⒋设一个恰当的未知数⒌列出合理的方程列式⒍解出方程解题⒎检验⒏写出答案作答ax=b解:当a≠0,b=0时,ax=0x=0当a ≠0时,x=b/a.当a=0,b=0时,方程有无数个解注意:这种情况不属于一元一次方程,而属于恒等方程当a=0,b≠0时,方程无解例:3x+1/2-2=3x-2/10-2x+3/5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得,53x+1-10×2=3x-2-22x+3去括号得,15x+5-20=3x-2-4x-6移项得,15x-3x+4x=-2-6-5+20合并同类项得,16x=7系数化为1得,x=7/16.字母公式a=ba+c=b+ca-c=b-ca=bac=bca=bcc≠0=a÷c=b÷c求根公式由于一元一次方程是基本方程,故教科书上的解法只有上述的方法.但对于标准形式下的一元一次方程aX+b=0可得出求根公式X=-b/a学习实践在小学会学习较浅的一元一次方程,到了初中开始深入的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较难的应用题.一元一次方程牵涉到许多的实际问题,例如工程问题、种植面积问题、比赛比分问题、路程问题,相遇问题、逆流顺流问题、相向问题分段收费问题、盈亏、利润问题.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重点和难点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教学过程设计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在小学算术中,我们学习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知识,那么,一个实际问题能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呢若能解决,怎样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相比较,它有什么优越性呢为了回答上述这几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题.例1某数的3倍减2等于某数与4的和,求某数.首先,用算术方法解,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解法1:4+2÷3-1=3.答:某数为3.其次,用代数方法来解,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完成解法2:设某数为x,则有3x-2=x+4.解之,得x=3.答:某数为3.纵观例1的这两种解法,很明显,算术方法不易思考,而应用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求得应用题的解的方法,有一种化难为易之感,这就是我们学习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目的之一.我们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个相等关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应用题中提供的条件,应首先从中找出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再将这个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寻找一个相等的关系和把这个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方法和步骤.二、师生共同分析、研究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例2某面粉仓库存放的面粉运出15%后,还剩余42500千克,这个仓库原来有多少面粉师生共同分析:1.本题中给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2.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等关系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3.若设原来面粉有x千克,则运出面粉可表示为多少千克利用上述相等关系,如何布列方程上述分析过程可列表如下:解: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那么运出了15%x千克,由题意,得x-15%x=42500,所以x=50000.答:原来有50000千克面粉.此时,让学生讨论:本题的相等关系除了上述表达形式以外,是否还有其他表达形式若有,是什么还有,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原来重量-剩余重量=运出重量教师应指出:1这两种相等关系的表达形式与“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虽形式上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相等关系来列方程2例2的解方程过程较为简捷,同学应注意模仿.依据例2的分析与解答过程,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反馈.最后,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教师总结如下:1仔细审题,透彻理解题意.即弄清已知量、未知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用字母如x表示题中的一个合理未知数2根据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这是关键一步;3根据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即所列的方程应满足两边的量要相等;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的单位要相同;题中条件应充分利用,不能漏也不能将一个条件重复利用等;4求出所列方程的解;5检验后明确地、完整地写出答案.这里要求的检验应是,检验所求出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应用题有意义.6最好能用计算器再进行一次验算.。
一元一次方程定义和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4.去括号法则
(1)去括号法则是:括号前带“+”号,去掉括号时括号内各项都不变符号
括号前带“-”号,去掉括号时括号内各项都改变符号
5.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
(4)化成(0)ax b a =≠的形式
(5)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到方程的解b x a =
典型例题
例1 4563x x -=-
例2
51763y y -=
例3 53153[(
)]4424
x x --=
例4
21101211364x x x -++-=-
例5
12 1.20.30.5
x x -+-=
例6 已知1y =是方程12()23m y y --=的解,解关于x 的方程2(42)mx m x -=-
例7 当a 取怎样的整数时,关于x 的方程2(1)6ax a x =++的解是正整数?
例8 某数与3的和的13比它的两倍与1的差多3,求这个数。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知识要点】1.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2.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或,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典型例题】例1.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哪些?x+2y=9 x 2-3x=1 11=xx x 3121=-2x=1 3x –5 3+7=10 x 2+x=1例2. 用适当的数或整式填空,使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条性质,通过怎样变形得到的.(1)如果________;-8x 3,853==+那么x(2)如果-1_x_________3,123=--=那么x x ;(3)如果;__________x ,521==那么x(4)如果________.3x ,32==那么yx例3.解下列简易方程1.5223-=+x x 2.4.7-3x=113.x x +-=-32.0 4.)3(4)12(3-=+x x例4.解方程 1.32243332=+--x x 2.1423(1)(64)5(3)25x x x --++=+3.21101211364x x x -++-=- 4.22314615+=+---x x x x 5.003.002.003.0255.09.03.0=+---+x x x 6.83161.20.20.55x x x +-+-=-例6.x 取何值时,代数式 63x + 与 832x- 的值相等.例7.已知方程104x x =-的解与方程522x m +=的解相同,求m 的值.例8. 已知1x =-是关于x 的方程 327350x x kx -++= 的解,求221195k k --的值.例9.当.38322倍的的值是为何值时,代数式x x x x ++-例10. 若对于任意的两个有理数m, n 都有m ※n=43nm +,解方程3x ※4=2.系统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知识梳理】一、知识结构二、知识要点归纳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找——找准等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题意的等量关系.(2)设——设未知数,弄清题意和找准等量系后,用字母表示题目中的一个未知数.(3)列——列出方程,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题目中的各种数量,依据找准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 解——解方程.解出所列的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 答_作出应答,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作出回答且注明单位.水速度=船速-水速2.分析应用题中等量关系的一般方法(1)译式法:将题目中的关键性语言或数量及各数量间的关系译成代数式,然后根据代数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等量关系.(2)线示法:用同一直线的线段表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根据线段的长度的内在联系,找出等量关系.(3)列表法:将已知条件和所求的未知量纳入表格,从而找出各种量之间的关系.(4)图示法:利用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它可以使量之间的关系更为直观,更方便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三、考查解析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问题,关键是考查同学们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属于当基本题或中档题,学习中应抓住其核心问题——建模,从等量关系入手,而不是只让学生套题型,套步骤去解应用题.【典型例题】劳动力分配问题例1.某车间有100个工人,每人平均每天可以加工螺栓18个或螺母24个,要使每天加工的螺栓与螺母配套(一个螺栓要配两个螺母)应如何分配加工螺栓、螺母的工人?分析:等量关系为螺栓数:螺母数=1︰2.设加工螺栓人数为x,则加工螺栓的总数为18x个,加工螺母总数为24(100-x)个.解:设加工螺栓的人数为x人,依题意有24xx⨯(=-2,18)100解得 40=x (人).∴加工螺母的人数为 100-x =100-40=60(人) 答:应分配40人去加工螺栓.点评:此题重点是培养学生寻找等量关系的意识和能力. 等体积问例2.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半径为11cm ,高25cm ,将满桶的水倒入底面长30cm ,宽20cm 的长方体容器,问此长方体容器的高度至少要多少才不溢出水(π取3.14,结果精确到0.1cm )? 分析:从相等关系入手,即圆柱形容器积=长方体器容积. 解:设长方体容器的高为x cm ,依题意,有 30×20x =25π×112,解方程,得 ≈=24121πx 15.9cm , 答:长方体容器的高至少需要15.9cm.点评:“等积变换”是中学数学的常用方法,要让学生理解和把握这方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 盈亏问题例3.某服装个体户同时卖出两套服装,每件都以135元出售,按成本计算,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本25%.(1)在这次买卖中,这位个体户是赔是赚还是正好保本? (2)若将题中的135元改成为任何正数a 元,情况如何? 分析:关键把握等量关系: 进价(1+盈利率)=售价,进价(1-亏本率)=售价.解:(1)设第一件进价为x 元,则135%)251(=+x , 解得 108=x ,设第一件进价为y 元,则135%)251(=-y , 解得 180=y ,而 181352)180108(1352)(=⨯-+=⨯-+y x .所以赔18元.(2)仿前一小题方法可得: a x =+%)251(及a y =-%)251(, 解得 a x 54=, a y 34=,而 0152234542)(>=-⎪⎭⎫ ⎝⎛+=-+aa a a a y x , 所以此时仍然是亏本.点评:解决该题的关键是把握住此类问题中的几个等量关系,同时理解好一些常用“词”:如:打八折,进价,售价,盈利10%,亏本20%等.拓广:在例3中,将题中的135元改为任何正数a 元,同时又将题中的25%改为m%(0<m <100)情况如何?工程量问题例4.甲、乙两水管往水池中注水,甲管单独打开用20小时可注满一池水,乙管单独打开用40小时可注满一池水.现在甲管单独打开8小时后,乙管才开始工作,问两管一起打开后需多少小时可注满水池?分析:利用等量关系,甲管工作量+乙管工作量=1,来解题,为了理清工作量的关系,可列表如下:(设两管一起开后x 小时可注满全池)解:设两管一起打开后x 小时可注满全池,依题意,得140208=++xx . 解得 8=x (小时),答:两管一起打开后8小时可注满水池.点评:“列表法”在分析等量关系中,有其特点,但重点还应是在培养学生寻找等量关系的意识和能力上,提高“建模”能力.行程问题例5.由甲地到乙地前32的路是高速公路,后31的路是普通公路,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交界处是丙地.A 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普通公路的行驶速度是60千米/时.B 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速度是110千米/时,在普通公路上的行驶速度是70千米/时.A 、B 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行驶,在距离丙地44千米处相遇,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分析:本题在相遇过程中A 、B 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至相遇如图3-5-1所示,相等关系是A 车行驶时间=B 车行驶时间.距丙地44千米处,有两种可能,(1)相遇处在高速公路上距丙地44千米,(2)相遇处在普通公路上,解题时要考虑到这两种情况,再根据实际取舍.解:设甲、乙两地相距x 千米,A 车从甲地到丙地,需要15010032xx=(小时),B 车从乙地到丙地,需要2107031x x=(小时), ∵210150x x > ∴A 、B 两车只能在高速公路上距丙地44千米处相遇.列方程得,1104470311004432+=-xx 解得441=x .答: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41千米.点评:“线示法”分析等量关系比较方便.但要注意分类讨论各种情况,以免挂一漏万.利息问题例6.大宝、小宝共利用假期打工1000元,大宝把他的工钱按一年期教育储蓄存入银行,年利率为1.98%,免收利息税,小宝把他的工钱买了月利率为2.15%的债券,但要交纳20%的利息税,一年后两人得到的收益恰好相等,问两人的压岁钱各是多少?分析:抓住这一问题的等量关系.1.利息(免税的)=存入钱数×年利率,2.利息(不免税的)=存入钱数×年利率×(1-税率),3..大宝的收益=小宝的收益.解:设大宝的工钱为x元,则小宝的工钱为(1000-x)元,由题意,得.1⨯98%⨯⨯x.=x-(80%100012%).215解得510x(元),1000-x=490(元).=答:大宝的工钱是510元,小宝的工钱是490元.【自我测试】一、基础测试1.在高速公路上,一辆长4米,速度为110千米/时的轿车准备超越一辆长12米,速度为100千米/时的卡车,则轿车从开始追及超越卡车,需要花费的时间约是()A.1.6秒B.4.32秒C.5.76秒D.345.6秒2.有一旅客携带30公斤行李从某机场乘飞机返回绵阳,按民航规定,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20公斤行李,超重部分每公斤按飞机票价格的1.5%购行李票,已知该旅客现已购行李票60元,则它的飞机票价为()A.300元B.400元C.600元D.800元3.一年期定期储蓄年利率为2.25%,所得利息要交纳20%的利息税,已知某储户有一笔一年期定期储蓄到期纳税后得利息450元,问该储户存入多少本金?4.某商品的进货单价为280元,按25%的利润率确定售价.后因市场发生变化,决定按原定价格的八五折出售,问这时每售出一件这种商品,商店获利多少?5.用内径18毫米的圆柱形试管盛满水后,向一个底面是边长为22毫米的正方形,高是15毫米的空长方体容器内倒水,倒满容器后试管内水面下降约多少毫米?6.一艘船在甲、乙两地之间航行,顺水要3小时,逆水要3.5小时,已知船在静水中航行速度是每小时26千米,求水流速度.7.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向急走,一圈为400米,甲的速度为平均每分钟80米,乙的速度是甲的1.25倍,如果乙在甲的前面100米,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8.某人原计划骑车以12km/h的速度由A地去B地.这样可在规定时间内到达B地.但他因事将原计划出发的时间推迟了20min,只好以15km/h的速度前进,结果比规定时间早4min到达B地,求A、B 两地的距离?二、综合能力测试题1.某商店先在广州以每件15元的价格购进一种商品10件,后来又到深圳以每件12.5元的价购进同样商品40件,如果商店销售这些商品时,要获利12%的利润,那么这种商品的销售价应该是_______.2.有一卷铁丝,第一次用去了它的一半少1m,第二次用去了剩下的一半多1m,结果还剩下10m,这卷铁丝原长多少?3.有大中小三个正方形水池,它们的内池分别为6m、3m、2m,把两堆碎石分别沉浸在中、小水池的水里,两个水池的水面分别升高了6cm和4cm,如果将这两堆碎石都沉浸在大水池的水里,大水池的水面升高了多少厘米?4.有一火车以每分钟600m的速度要过完第一、第二座铁桥,过第二座铁桥比过第一座铁桥多用5分钟,又知第二座铁桥的长度比第一座铁桥长度的2倍短50m,试求各铁桥的长?5.某公司向银行贷款40万元用来生产某种新产品,已知该贷的年利率为1.5%(不计复利),每人新产品的成本是2.3元,售价4元,应纳税是销售额的10%,如果每年生产该种产品20万个,并把所得利润用来归还贷款,问需要几年才能一次性还清?(利润=销售额-成本-应纳税款)6.某班共40名学生,其中33人数学成绩不低于80分,32人英语成绩不低于80分,且班上每人在这两科中至少有一科不低于80分.求两科成绩都不低地80分的人数.。
《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一元代表方程中只有一个未知数 ,一次代表未知数的指数为1,即 未知数为线性关系。
方程形式
标准形式
ax + b = 0(a ≠ 0)
特殊形式
a = 0 或 b = 0 或 ax + b = c(c 为常数)
方程解的概念
01
02
03
解的概念
满足方程的未知数的值称 为方程的解。
解的求法
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等步骤求解。
PART 0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代数式与方程的关系
代数式
由数字、字母通过有限次加、减 、乘、乘方运算得到的数学表达
式。
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通过等号连接 。
关系
方程是代数式的一种特殊形式,用 于表示未知数与已知数之间的关系 。
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
购物问题
速度与时间问题
如“买x个苹果,每个苹果y元,共花 费z元”,可以建立一元一次方程 z = x × y。
a。
利润问题
某商品进价为p元,售价为q元, 利润为r元,可以建立一元一次
方程 r = q - p。
时间与速度问题
某人在路上行走,从起点到终点 需要的时间为t小时,行走的距 离为d公里,可以建立一元一次
方程 d = v × t。
PART 04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技巧
观察法
总结词
通过观察方程的形式,直接得出解的方法。
图解法
总结词
通过绘制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方程的解的 方法。
VS
详细描述
对于一些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通过在数轴 上绘制点来表示方程的解。例如,对于形 如 (x - 3 = 0) 的方程,可以在数轴上找 到表示 (3) 的点,该点即为方程的解。这 种方法直观易懂,适用于一些简单的一元 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同加同减法:通过将方程两边加上(或减去)相等的实数,将未知数系数的项和常数项相消,从而求得未知数的值。
例如,对于方程2x+3=7,可以通过将方程两边减去3来消去常数项,得到2x=4、然后再将方程两边除以2,得到x=2、因此,方程的解为x=22.消去法:通过变形将方程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再进行求解。
例如,对于方程3x-2=4-x,可以通过将方程两边加上x,得到4x-2=4、然后再将方程两边加上2,得到4x=6、最后再将方程两边除以4,得到x=1.5、因此,方程的解为x=1.53.代入法:通过将已经得到解的方程代入到原方程中,验证解的正确性。
例如,对于方程2x+1=5,我们假设解为x=2、将x=2代入原方程,得到2(2)+1=5,计算得到5=5,等式成立。
因此,x=2是方程的解。
除了上述常用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外,还可以使用图像法、守恒法等方法进行求解。
图像法是通过将方程转化为y = ax + b的直线方程,在坐标系中绘制出直线和y轴的交点,即为方程的解。
例如,对于方程x - 2 = 0,对应的直线方程为y = x - 2,将其绘制在坐标系中,直线与y轴相交于点(0, -2),即为方程的解x = 2守恒法是通过记录方程中变量的变化过程,找到变化量为0的时刻,从而求解方程。
例如,对于方程3x+2=2x-3,将方程两边减去2x,并且将x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加减到方程两边,得到x+2=-3、然后将方程两边减去2,得到x=-5、再将x=-5代入原方程验证,计算得到左右两边相等。
因此,x=-5是方程的解。
总结来说,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关键是通过合适的运算将未知数从方程中分离出来,并得到它的具体值。
各种解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具体选择何种解法应根据方程的特点和求解的要求来确定。
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我们能够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
(完整版)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1.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且等式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如:7-5x =3,3(x +2)=4-x 等都是一元一次方程.解技巧 正确判断一元一次方程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四个条件是: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②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次;③未知数的系数不能为0;④分母中不含未知数,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2)方程的解①概念: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一元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 ②方法:要检验某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只需看两点:一看,它是不是方程中未知数的值;二看,将它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若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则它是方程的解.如x =3是方程2x -4=2的解,而y =3就不是方程2x -4=2的解. (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是指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例1-1】 下列各式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A .S =12ab ;B.x -y =0;C.x =0;D.12x +3=1;E.3-1=2;F.4y -5=1;G .2x 2+2x +1=0;H.x +2.解析:E 中不含未知数,所以不是一元一次方程;G 中未知数的次数是2,所以不是一元一次方程;A 与B 中含有的未知数不是一个,也不是一元一次方程;H 虽然形式上字母的个数是一个,但它不是等式,所以也不是一元一次方程;D 中分母中含有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只有C ,F 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所以它们是一元一次方程.答案:CF【例1-2】 x =-3是下列方程( )的解. A .-5(x -1)=-4(x -2) B .4x +2=1C .13x +5=5 D .-3x -1=0解析:对于选项A ,把x =-3代入所给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5×(-3-1)=20,右边=-4×(-3-2)=20,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 =-3是方程-5(x -1)=-4(x -2)的解;对于选项B ,把x =-3代入所给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4×(-3)+2=-10,右边=1,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 =-3不是方程4x +2=1的解,选项C ,D 按以上方法加以判断,都不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只有A 的左右两边相等,故应选A.答案:A2.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基本性质①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 =b ,那么a +c =b +c ,a -c =b -c .②性质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 =b ,那么ac =bc ,a c =bc(c ≠0).③性质3:如果a =b ,那么b =a .(对称性) 如由-8=y ,得y =-8.④性质4:如果a =b ,b =c ,那么a =c .(传递性) 如:若∠1=60°,∠2=∠1,则∠2=60°. (2)等量代换在解题过程中,根据等式的传递性,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代替,简称等量代换. 谈重点 应用不等式的性质的注意事项(1)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1时,一定要注意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才能保证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这里特别要注意:“同时”和“同一个”,否则就会破坏相等关系.(2)等式的基本性质2中乘以(或除以)的仅仅是同一个数而不包括整式,要注意与性质1的区别.(3)等式两边不能都除以0,因为0不能作除数或分母.【例2-1】 下列运用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A .若4y +2=3y -1,则y =1B .若7a =5,则a =57C .若x 2=0,则x =2D .若x 6-1=1,则x -6=1解析:首先观察等式的左边是如何由上一步变形得到的,确定变形的依据,再对等式的右边进行相应的变形,得出结论.A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减去3y +2,左边是y ,右边是-3,不是1;C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两边都乘以2,右边应为0,不是2;D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左边乘以6,而右边漏乘6,故不正确;只有B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两边都除以7,得到a =57.答案:B【例2-2】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1)5x -8=12;(2)4x -2=2x ;(3)x +1=6;(4)3-x =7.分析: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先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1将方程变形为左边只含有未知数的项,右边含有常数项,再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2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解:(1)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8,得5x =20. 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5,得x =4. (2)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2x ,得2x -2=0. 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2,得2x =2. 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2,得x =1. (3)方程两边都同时减去1, 得x +1-1=6-1,∴x=6-1.∴x=5.(4)方程两边都加上x,得3-x+x=7+x,3=7+x,方程两边都减去7,得3-7=7+x-7,∴-4=x,即x=-4.3.解一元一次方程(1)移项①移项的概念及依据: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因为方程是特殊的等式,所以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②移项的目的:把所有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③移项的过程:移项的过程是项的位置改变和符号变化的过程.即对移动的项进行变号的过程,如,-2-3x=7,把-2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2在原方程中前面带有性质符号“-”,移到右边后需变成“+”,在移动的过程中同时变号,没有移动的项则不变号.所以由移项,得-3x=7+2.④要注意移项和加法交换律的区别:移项是把某一项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移项要变号;而加法交换律中交换加数位置只是改变排列的顺序,符号随着移动而不改变.如,3+5x=1,把3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要变号,得5x=1-3,是属于移项;而把5x-15x+11x=11变成5x+11x -15x=11,是利用加法交换律,不是移项而是位置的移动,所以不变号.辨误区移项时应注意的问题在移项时注意“两变”:一变性质符号,即“+”号变为“-”号,而“-”号变为“+”号;二变位置,把某项由等号的一边移到另一边.(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具体变形名称具体做法变形依据注意事项去分母方程左右两边的每一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能有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多项式的去掉分母后,要加小括号去括号可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去括号分配律;去括号的法则不要漏乘括号内的项;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时括号内的所有项都要变号移项移项就是将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等式的基本性质1 移项要变号合并同类项将方程化为ax=b的最简形式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只将系数相加,字母及其指数不变化系数为1 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系数或乘以未知数系数的倒数等式的基本性质2 分子、分母不能颠倒值得注意的是:(1)这些步骤在解方程时不一定全部都用到,也不一定按照顺序进行,可根据方程的形式,灵活安排步骤;(2)为了避免错误,可将解出的结果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例3-1】 下列各选项中的变形属于移项的是( ). A .由2x =4,得x =2B .由7x +3=x +5,得7x +3=5+xC .由8-x =x -5,得-x -x =-5-8D .由x +9=3x -1,得3x -1=x +9解析:选项A 是把x 的系数化成1的变形;选项B 中x +5变成5+x 是应用加法交换律,只是把位置变换了一下;选项C 是作的移项变形;选项D 是应用等式的对称性“a =b ,则b =a ”所作的变形.所以变形属于移项的是选项C.答案:C【例3-2】 解方程2-x 3-5=x -14.分析:方程有分母,将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2,去掉分母得4(2-x )-60=3(x -1),再按照步骤求解,特别注意-5不能漏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2.解: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以12, 得4(2-x )-60=3(x -1). 去括号,得8-4x -60=3x -3. 移项,得-4x -3x =-3-8+60. 合并同类项,得-7x =49. 两边同除以-7,得x =-7.4.解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是代数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一元一次方程化成标准方程后,就成为未知数系数不是0的最简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不仅有很多直接应用,而且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学习解其他方程和方程组的基础.解方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方程式不断化简的过程,一直把方程化为x =a (a 是一个已知数).(1)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简单方程的解法其思路是一样的.方程中若含有相同的代数式,可以把此代数式看作一个整体来运算;方程中若含有小数或百分数,就要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或百分数化为整数再去分母运算.(2)要注意把分母整数化和去分母的区别:分母整数化是在某一项的分子、分母上同乘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而去分母是在方程两边同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例4】 解方程0.4x -90.5-x -52=0.03+0.02x0.03.分析:由于0.4x -90.5和0.03+0.02x 0.03的分子、分母中含有小数,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化为整数,在式子0.4x -90.5的分子、分母中都乘以10,变为4x -905,在式子0.03+0.02x0.03的分子、分母中都乘以100,变为3+2x3,然后去分母,再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求解.解:分母整数化,得 4x -905-x -52=3+2x3.去分母,得6(4x -90)-15(x -5)=10(3+2x ). 去括号,得24x -540-15x +75=30+20x . 移项,得24x -15x -20x =540-75+30. 合并同类项,得 -11x =495. 两边同除以-11,得x =-45.5.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相关的问题 方程的解不仅是方程的重要概念,也是考查方程知识时的主要命题点.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1)已知方程的解求字母系数:若已知方程的解,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一定使其成立,则得到一个关于另一个未知数的方程,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出这个字母系数的值.(2)同解方程:因为两方程的解相同,可直接解第一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再把未知数的值代入第二个方程,求出相关字母的值.【例5-1】 关于x 的方程3x +5=0与3x +3k =1的解相同,则k =( ).A .-2B .43C .2D .-43解析:解方程3x +5=0,得x =-53.将x =-53代入方程3x +3k =1,得-5+3k =1,解得k =2,故应选C. 答案:C【例5-2】 若关于x 的方程(m -6)x =m -4的解为x =2,则m =__________. 解析:把x =2代入方程(m -6)x =m -4,得(m -6)×2=m -4,解得m =8. 答案:86.一元一次方程的常用解题策略 我们已经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有五个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可有些一元一次方程,若能根据其结构特征,灵活运用运算性质与解题技巧,则不但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性,而且还可以使解题过程简捷明快,下面介绍解一元一次方程常用的几种技巧.(1)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是先去括号,去括号的顺序一般是由小到大去,但有些题目是从外向里去括号,计算反而简单,这就要求仔细观察方程的特点,灵活运用使计算简便的方法.(2)对于一些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若硬套解题的一般步骤,先去分母则复杂繁琐,若根据方程的结构特点,先移项、合并同类项,则使运算显得简捷明快.有些特殊的方程却要打破常规,灵活运用一些解题技巧,使运算快捷、简便.巧解可激活思维,使我们克服思维定式,培养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例6-1】 解方程34⎣⎡⎦⎤43⎝⎛⎭⎫12x -14-4=32x +1. 分析:注意到34×43=1,把34乘以中括号的每一项,则可先去中括号,34×43⎝⎛⎭⎫12x -14-34×4=32x +1,再去小括号为12x -14-3=32x +1,再按步骤解方程就非常简捷了. 解:去括号,得12x -14-3=32x +1.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 =174.两边同除以-1,得x =-174.【例6-2】 解方程x +37-x +25=x +16-x +44.分析:此题可按照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求解,但本题若直接去分母,则两边乘以最小公倍数420,运算量大容易出错,我们可两边分别通分,5(x +3)-7(x +2)35=2(x +1)-3(x +4)12,把分子整理后再按照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求解.解:方程两边分别通分,得5(x +3)-7(x +2)35=2(x +1)-3(x +4)12.化简,得-2x +135=-x -1012. 去分母,得12(-2x +1)=35(-x -10). 去括号,得-24x +12=-35x -350.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1x =-362.两边同除以11,得x =-36211.7.列一元一次方程解题(1)利用方程的解求未知系数的值当已知方程的解求方程中字母系数或有关的代数式时,常常采用代入法,即将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得到关于字母系数的等式(或者可以看作关于字母系数的方程),再求解即可.(2)利用概念列方程求字母的值 利用某些概念的定义,可以列方程求出相关的字母的取值,如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或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求字母的值.列方程求值的关键是根据所学的知识找出相等关系.再列出方程,解方程从而求出字母的取值.谈重点 列一元一次方程注意挖掘隐含条件许多数学概念、性质的运用范围、限制条件或使用前提有的是以隐含条件的形式出现在题目中,由此可发掘隐含的条件,列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发掘隐含条件时需要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例7-1】 (1)当a =__________时,式子2a +1与2-a 互为相反数. (2)若6的倒数等于x +2,则x 的值为__________.解析:(1)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可得一元一次方程2a +1+(2-a )=0,解得a =-3;(2)由倒数的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可得一元一次方程6(x +2)=1,解得x =-116.答案:(1)-3 (2)-116【例7-2】 已知x =-2是方程x -k 3+3k +26-x =x +k2的解,求k 的值.分析:把x =-2代入原方程,原方程就变成了以k 为未知数的新方程,解含有未知数k 的方程,可以求出k 的值.解:把x =-2代入原方程,得 -2-k 3+3k +26-(-2)=-2+k2. 去分母,得2(-2-k )+3k +2-(-2)×6=3(-2+k ). 去括号,得-4-2k +3k +2+12=-6+3k .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2k =-16.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k =8.【题01】下列变形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25x x =,则5x =.B .若77,x -=则1x =-.C .若10.2x x -=,则1012x x -=. D .若x ya a=,则ax ay =. 【题02】下列各式不是方程的是( ) A .24y y -=B .2m n =C .222p pq q -+D .0x =【题03】解为2x =-的方程是( ) A .240x -=B .5362x +=C .3(2)(3)5x x x ---=D .275462x x --=- 【题04】若关于x 的方程223(4)0n x n -+-=是一元一次方程,求n 的值.课后作业【题05】已知2(23)(23)1m x 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 .【题06】若关于x 的方程2(2||)(2)(52)0m x m x m -+---=是一元一次方程,求m 的解.【题07】若关于x 的方程1(2)50k k x k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 = .【题08】若关于x 的方程1(2)50k k x k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 = .若关于x 的方程2(2)450k x kx k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方程的解x = .【题09】2(38)570a b x bx a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且该方程有惟一解,则x =( ) A .2140- B .2140C .5615-D .5615【题10】解方程:135(3)3(2)36524x x ---=【题11】解方程:11 (4)(3) 34y y-=+【题12】解方程:122233x xx-+ -=-【题13】解方程:21511 36x x+--=【题14】解方程:11(0.170.2)1 0.70.03x x--=【题15】解方程:1(4)33519 0.50.125xxx+++=+【题16】解方程:0.20.450.0150.010.5 2.50.250.015x xx++-=-【题17】解方程:0.10.90.21 0.030.7x x--=【题18】解方程:4213 2[()] 3324x x x--=【题19】解方程:111[(1)6]20343x --+=。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知识清单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知识清单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1 的整式方程。
一般形式为:$ax + b = 0$(其中$a$,$b$为常数,且$a \neq 0$)。
例如:$2x + 3 = 7$,$05x 1 = 2$等都是一元一次方程。
需要注意的是,方程必须是等式,并且等式两边都是整式。
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7$,当$x = 2$时,方程左边$= 2×2 +3 = 7$,方程右边$= 7$,因为左边等于右边,所以$x = 2$是方程$2x + 3 = 7$的解。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如下:1、去分母如果方程中有分母,要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掉分母。
例如,方程$\frac{x}{2} +\frac{x}{3} = 1$,分母 2 和 3 的最小公倍数是 6,方程两边同时乘以 6,得到:$6×\frac{x}{2} + 6×\frac{x}{3} = 6×1$$3x + 2x = 6$2、去括号如果方程中有括号,要先去括号。
去括号时,要遵循乘法分配律,用括号外的数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
例如,方程$2(x + 3) = 5x 1$,去括号得到:$2x + 6 = 5x 1$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移项时要注意变号。
例如,方程$3x + 5 = 7x 9$,移项得到:$3x 7x =-9 5$$-4x =-14$4、合并同类项将方程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化简方程。
例如,上面得到的$-4x =-14$,合并同类项得到:$-4x =-14$5、系数化为 1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到方程的解。
例如,$-4x =-14$,两边同时除以$-4$得到:$x =\frac{7}{2}$四、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销售问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
方程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通常形式是ax+b=0(a,b为常数,且a≠0)。
方程简介
一元一次方程(linearequationinone)通过化简,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最高次项的次数是一的等式,叫一元一次方程。
通常形式是ax+b=0(a,b为常数,且a≠0)。
一元一次方程属于整式方程,即方程两边都是整式。
一元指方程仅含有一个未知数,一次指未知数的次数为1,且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
我们将ax+b=0(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并且a≠0)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这里a是未知数的系数,b是常数,x的次数必须是1。
即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1)它是等式;(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方程”一词来源于我国古算术书《九章算术》。
在这本著作中,已经会列一元一次方程。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把未知数和常数通过代数运算所组成的方程称为代数方程。
在19世纪以前,方程一直是代数的核心内容。
详细内容
合并同类项
1.依据:乘法分配律
2.把未知数相同且其次数也相同的相合并成一项;常数计算后合并成一项
3.合并时次数不变,只是系数相加减。
移项
1.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方程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右边。
2.依据:等式的性质
3.把方程一边某项移到另一边时,一定要变号。
性质
性质
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仍然成立。
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解法步骤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般解法: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 ≠0)的形式;5.系数为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同解方程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方程的同解原理:⒈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⒉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做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重要方法:⒈认真审题(审题)⒉分析已知和未知量⒊找一个合适的等量关系⒋设一个恰当的未知数⒌列出合理的方程(列式)⒍解出方程(解题)⒎检验⒏写出答案(作答)ax=b解:当a≠0,b=0时,ax=0x=0当a≠0时,x=b/a。
当a=0,b=0时,方程有无数个解(注意:这种情况不属于一元一次方程,而属于恒等方程)当a=0,b≠0时,方程无解例:(3x+1)/2-2=(3x-2)/10-(2x+3)/5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得,
5(3x+1)-10×2=(3x-2)-2(2x+3)去括号得,
15x+5-20=3x-2-4x-6移项得,
15x-3x+4x=-2-6-5+20合并同类项得,
16x=7系数化为1得,
x=7/16。
字母公式a=ba+c=b+ca-c=b-ca=bac=bca=bc(c≠0)=a÷c=b÷c
求根公式
由于一元一次方程是基本方程,故教科书上的解法只有上述的方法。
但对于标准形式下的一元一次方程aX+b=0可得出求根公式X=-(b/a)
学习实践
在小学会学习较浅的一元一次方程,到了初中开始深入的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较难的应用题。
一元一次方程牵涉到许多的实际问题,例如工程问题、种植面积问题、比赛比分问题、路程问题,相遇问题、逆流顺流问题、相向问题分段收费问题、盈亏、利润问题。
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equation)。
1.4x=242.1700+150x=24503.0.52x-(1-0.52)x=80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重点和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在小学算术中,我们学习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知识,那么,一个实际问题能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呢?若能解决,怎样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相比较,它有什么优越性呢?为了回答上述这几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题.例1某数的3倍减2等于某数与4的和,求某数.(首先,用算术方法解,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解法1:(4+2)÷(3-1)=3.答:某数为3.(其次,用代数方法来解,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完成)解法2:设某数为x,则有3x-2=x+4.解之,得x=3.答:某数为3.纵观例1的这两种解法,很明显,算术方法不易思考,而应用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求得应用题的解的方法,有一种化难为易之感,这就是我们学习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目的之一.我们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个相等关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应用题中提供的条件,应首先从中找出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再将这个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寻找一个相等的关系和把这个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方法和步骤.二、师生共同分析、研究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例2某面粉仓库存放的面粉运出15%后,还剩余42500千克,这个仓库原来有多少面粉?师生共同分析:1.本题中给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2.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等关系?(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3.若设原来面粉有x千克,则运出面粉可表示为多少千克?利用上述相等关系,如何布列方程?上述分析过程可列表如下:解: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那么运出了15%x千克,由题意,得x-15%x=42500,所以x=50000.答:原来有50000千克面粉.此时,让学生讨论:本题的相等关系除了上述表达形式以外,是否还有其他表达形式?若有,是什么?(还有,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原来重量-剩余重量=运出重量)教师应指出:(1)这两种相等关系的表达形式与“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虽形式上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相等关系来列方程(2)例2的解方程过程较为简捷,同学应注意模仿.依据例2的分析与解答过程,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反馈。
最后,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教师总结如下:(1)仔细审题,透彻理解题意.即弄清已知量、未知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用字母(如x)表示题中的一个合理未知数(2)根据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这是关键一步);(3)根据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即所列的方程应满足两边的量要相等;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的单位要相同;题中
条件应充分利用,不能漏也不能将一个条件重复利用等;(4)求出所列方程的解;(5)检验后明确地、完整地写出答案.这里要求的检验应是,检验所求出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应用题有意义。
(6)最好能用计算器再进行一次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