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及影响培训讲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及影响

摘要: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拥有着繁荣的城市经济和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其城市规划的特点也异常鲜明,影响深远。文章就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和影响做了初步的探索,多元融合的中华文化使城市表现出包容性与丰富的活力,封闭和稳定的社会秩序使城市表现出极强的统一性。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的一些观念,对当今的城市规划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中国古代;特征;影响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

(一)中央集权下的“整齐划一”

我国早期的城市总体形态受到以井田制为代表的早期农耕制度的影响。所谓井田即“方里为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井田制的形成,造就了中国古代城市方格网的特征。贺业矩在《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一书中指出:“把城市视为一大块井田,利用井田阡陌的经纬,构成道路网,按照井田制,将它划分成若干等面积的方块底盘,充作城市营建用地;同时规定,以井田的单位——夫作为城市用地的单位。”由此,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方格网状的总体空间格局。

以间为房屋的基本单位,几间并联成一座房屋,几座房屋围成矩形院落,若干院落并联成一条巷,若干巷前后排列组成小街区,若干小街区组成一个矩形的坊或大街区,若干坊或大街区纵横成行排列,其间形成方格网状街道,最后形成以宫殿、街署或钟鼓楼等公共建筑为中心的有中轴线的城市,这就是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城市具有明显的风格统一,整齐划一的特点。其中的原因:一是该城市规划格局本身的优越性。二是秦朝以来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车同轨,书同文”,城市的格局当然也要按照规定被标准化。

这种城市规划的格局,中心明显,主次分明,有明显的对称轴,左右呼应,街道的脉络清晰。根据这种城市规划的方式,所有城池的规模和形制,都有一定的层次标准。都城都是最高大坚固的,其下的诸侯、郡县城市则以行政等级的高下来确定规模。就城市本身来说,首先,会选择城市中心的位置,“仰观天象,

俯察经纬”,确定中心后以此为基点,向四周扩散,进而框定城市的总体范围,该中心在都城往往是皇宫所在地,在郡县则往往是钟鼓楼或行政机关所在地。其次,城中普遍都有一条以中心街道或宫殿建筑构成的“中轴线”,城市以此左右对称布局,譬如唐长安城的朱雀大道。再次,中国古代对街道规划十分重视,作用远较西欧中世纪城市中的街道重要。街道既是选择中轴线的依据,又是城内相互沟通,城与城之间相互沟通的纽带,同时还起到城市功能分区的作用。最后,中国古代城市对居民住宅区和商业区也进行方块式区划,本来这两处是最容易出现杂乱无章现象的,当代城市的很多居民区和商业区就存在种种卫生问题、治安问题、交通问题等,但中国古代历代的城市都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宋代以前实行封闭的里坊制,管理的效果不言而喻,宋代以后的开放型城市,居民的聚居形态也无实质性的变化,一直是由街道分割的方块形单元,以街道为基干形成的市场区,位置也相对固定。

(二)儒家“礼制”影响下的森严等级

中国古代是受礼法约束的等级森严的社会。“礼”是行为规范,“法”是行为禁约,二者相辅相成,以保持人与人之间尊卑贵贱的关系。儒家思想在城市规划和建筑体现在严整的城市布局、森严的社会等级上。儒家经典《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庙,前朝后市,市朝一夫”。意思是:建筑师营建都城时,城市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九里,每面各大小三个城门(设立两个侧门)。城内有九纵九横的十八条大街道。街道宽度皆为能同时行驶九辆马车(七十二尺)。王宫的左边(东)是宗庙,右边(西)是社禝。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市场和朝拜处各方百步(边长一百步的正方形)。

唐代之前各都城虽也按照此要求布局,但不是那么严格。汉长安城,开始初步按照此要求布局。之后的唐长安城基本上是按此要求布局,只是在些许细节上有所不同。但其后的元大都,明清的都城,则是严格按照此要求布局的。原因就是,儒家思想和道德规范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社会的主宰力量,不可逾越。

城市规划的格局作为一种礼制,是统治者控制国家,巩固政权的一种方式。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城市是方形的,并且有一条中轴线。都城都以通过皇城正门至正南门的宽阔笔直的道路作为中轴线,体现了封建社会儒家理念的居正不偏、不

正不威、礼教尊卑、伦理秩序等传统观念,把至高无上的皇权通过建筑氛围烘托得更加威严。

中国古代在社会等级方面,大到城市规划,小到居民住宅,形式都不是随业主好恶和财力而定的,而是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以清朝为例,其对不同等级的城市、不同的官衔在房屋建造的规模、用材和颜色上都有一定的规定。就城市言之,都城的城门能开三个,州郡城可开两个,县城就只能开一个;就住宅言之,面阔九间为皇帝专用,七间为王以上用,五间限贵族、显宦用,小官及庶民只可用三间,房屋所用油漆也有限定,皇宫,显宦贵邸可用朱,一般官吏可用土红,庶民百姓只能用黑漆。经此处理,城市居民的地位等级,一望便知。而作为城市细胞的中国传统的四合院民居也体现出尊卑秩序:家长居于朝南的正房,长子居于西厢房,仆人住外院,尊卑有序,内外有别。

上述两点特征使中国古代的城市拥有一种整齐划一的协调与统一性,然而,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几千年的封建礼制几乎一成不变,城市的形态大同小异,略显单调。同时导致了经验主义的产生,使城市规划上缺少理论上的创新,经验成为了教条,使得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约束越来越多而且很难摆脱。另外,传统文化中的“重农抑商”、“学而优则仕”等观念,以及小农经济的传统,使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被归为“匠人”,被归为“三教九流”之类,不受重视,地位较低,因此很少有人愿意投身城市规划事业,对城市规划的建设进行创新和总结,这也是中国的城市规划理论得不到重要发展的内在原因之一。

(三)对天人合一的追求

中国古人在建造城市以及城市建筑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往往将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统一起来,密切结合自然,努力创造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这点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密切相关。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儒家强调天人合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主张人与自然有机结合。道家强调“自然无为”,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古代建筑中有讲究阴阳五行的“勘舆”之学,虽然有迷信成分,但其目的不过是为了依照山水的自然条件,谋取人类居住的最佳地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儒家和道家思想是相通的。这种师法自然的观点在中国城市的选址和规划,建筑的结构与造型,尤其是在风景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