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的成本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企业的成本控制
[摘要]与经济的全球化相伴而来的是竞争的全球化,竞争的加剧给一般企业的利润空间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能够获得的长足的发展,进行成本控制,打造企业的成本优势势在必行。论文从介绍企业成本控制的背景出发,分析了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从提高自动化水平、成本构成、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生产现场、生产工序、管理制度等几方面探讨了降低生产制造成本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成本管理控制措施
一、前言
所谓成本管理,主要指的是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耗费的管理,这些费用不仅包括财务核算中所记录的历史成本,同时还包含这实际成本以及未来成本,既涵盖了企业内部的资金耗费,亦涵盖了同企业存在经济来往的其他供货商及客户的耗费。一言以蔽之,要实现管理好企业的资金流出的目的,就应当对企业内部及相关的各种耗费加以控制以及管理。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企业在市场运营中保持不败的重要基础即是选择合适的企业发展战略,然而,要实现成本战略以及差异化战略,最主要的目的即是推动企业的成本控制的实现,控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对企业的成本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制定各项消费定额并加以执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各项费用预算和费用限额,从而为将费用控制于计划标
准范围之内提供保障。
对于一般企业而言,选择和执行某种成本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然而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企业的成本控制更倾向于通过提升企业效率以及减少浪费来实现,然而分析当前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成本优先战略及成本差异化战略对成本控制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二、企业的成本控制
1.企业成本控制的定义
传统的成本控制通常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控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在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及计算之后,探究企业成本实际发生额同标准间出现偏差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执行相应的对策,以便可以在一定程度控制成本,降低耗费,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成本观念的改变,当代成本控制往往在强调控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耗费同时,更加注重企业在运营阶段所发生各项耗费的全面的控制。从控制的层级来分析,当代的成本控制不仅包括控制产品生产过程的耗费,同时还应当包括对产品的设计阶段以及售后服务阶段所存在的耗费的控制;不仅控制产品本身的耗费,同时还应控制与之相关的质量成本以及服务成本。不仅需要控制日常的成本,同时也应当控制事前成本以及事后成本。由此可知,当代的成本控制所涵盖的内容更加全面。
2.企业成本控制的原则
首先,全面控制的原则。全面控制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从重点关注以下几点:一方面应当是打破部门界限的束缚,开展企业内部全员控制,而不能仅仅是财务部门以及销售部门等单个或几个企业的控制。另一方面,应当进行全阶段的控制,即将成本控制贯彻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起于产品的设计,经过产品的试制、生产、销售,终于产品的售后服务,整个链条均应展开相应的成本控制。另外,应当注重成本控制的全方面协调,不能为了单方面的控制,而以其他因素的成本提高为代价。
其次,权责相对原则。所谓权责相对原则,指的是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相关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应当相互匹配。一般而言,在对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加以明确之后,应当将该目标加以逐层分解,之后应当对每个具体部门以及个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加以明确,并将之视为日常考评的基本标准。权责相对原则的内涵即在于,对主体权利义务加以平衡,从而推动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第三,最大化收益原则。收益最大化原则,指的是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应当以获得最大化的收益为基本原则。此处所指收益不仅包含经济收益,而且包括社会收益。
三、当前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成本控制的观念相对滞后。当前一般企业对于成本控制的
观念相对滞后。仍然存在一些企业将成本控制的领域限于对企业内部乃至生产领域,忽视了其他与企业存在关联的成本行为的控制。单一地视成本控制的目的为“缩减支出、控制成本”过分注重节约和节省,而没有将产品成本同其给企业所带来的收益进行匹配。有些企业的领导对成本的观念理解不准确,具体表现为在进行产品成本细分时,没有认真地以产品的设计要求为准,而且多倾向于主观臆断,忽视逐级控制,忽视价值链分析。
第二,成本控制制度不完善。诸多企业中参与成本控制的工作人员往往仅限于成本控制的专职人员,在企业中一般是财会部门以及其下属的核算人员,没有涉及到生产等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与此同时,大部分企业将成本控制的目标定义“缩减开支、控制成本”,所以节约成为成本控制的首要基本方法。虽然有些企业业已制定了相应的成本费用审批及控制制度,但是仍未形成对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而且,企业通常仅考虑生产过程所发生的成本,而忽视了企业在供应环节以及销售环节的成本费用,最终导致企业的营销、采购费用失于控制。对于企业外部的成本则考虑不多,甚至没有考虑,导致企业的营销费用过高。
四、改进企业成本控制的举措
首先,应当树立现代化的成本控制理念。现代化的成本控制应当是全面的成本控制,它要求企业的全体职工都应参与,并对企业的供产销全过程所进行的成本控制。从控制所涵盖的范围来看,不仅
包括企业内部成本的控制,还应当包括企业所在产业链上的外部成本的控制。从控制的环节而言,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同时也应当包括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售后阶段的成本控制。就参与控制的成员而言,应当由各级管理人员带头,全员参与。
第二,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体系。基于成本控制的外部环境、企业自身的条件以及行业周期,分析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分析企业存在的外部机遇以及内部资源优势,探讨企业所面临的威胁以及不足,建立和健全企业的成本控制体系。成本控制体系应当把握以下三点:一是把握企业成本控制的环境,包括外部宏观环境以及内部微观环境;二是把握企业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即企业所面临的机会及威胁;三是行业内竞争对手的成本控制。
第三,做好基础的成本控制工作。企业应当客观的制订企业的消耗定额。在参考所在行业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制订客观科学的消耗定额,从而为企业的成本控制考核提供依据。作为机械制造类企业,其生产的过程通常包括铸造、加工、装配、检验等。所以,在确定企业的消耗定额时应当注重辅助材料等的控制。同时,企业还应当对资金的金额进行严格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41-148
[2]李金华.关于企业成本控制方面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