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和谬误含义46页PPT
合集下载
马克思原理真理与谬误PPT课件

理。
相斗争而发展
人们不满“地
心说”而提出
“日心说”,
反对“地心说
”,接受“日 地
心说”的过程 就是真理与谬
心 说
vs
误相斗争的过 日 程。斗争中两 心 者不断发展, 说
“日心说”由
于得到不断证
实而逐渐被人
们所接受,而
“地心说”则 逐渐暴露出背 8
后的虚假。
我们今日所唾弃的谬误, 很久以前却是真理。 — —美国诗人 惠蒂尔
21
谢谢
22
2019/10/25
23
真理谬论只差一步。人发怒 时好把真理说成谬论,人高 兴时又好把谬误说成真理。
9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
理都真是理在与一谬定范误围的,区一 定条别件和下对才立能够并成不立是的 。如绝果对超的出,这个真范理围可, 失去能了转特化定成条件谬,误它就
会变成谬误。
10
均匀介质
众所周知,光是沿直线传播,但光 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能沿直线传 播,而在非均匀或者不同介质间,
19
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的唯一性,离开实践,再没有别的标准。
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 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事件都要受到一定具 体条件的制约,因而具有一压下沸点为100°C,正
如何理解“不确定性” 常实验下测得值应该与此相符。但实 际实验时大气压并不一定等于标准大 气压,而且实验中还存在诸多影响条 实件践,的因此确实是际测检得验的沸真点理很的难与唯理一论 标 准值 下,相 水但等 的, 沸具但点体这不并是到不10某能0°得一C出的人标结、准论大。某气一压 次 的实践,是有不确定性的。
光并不是沿直线传播。
非均匀介质
11
相斗争而发展
人们不满“地
心说”而提出
“日心说”,
反对“地心说
”,接受“日 地
心说”的过程 就是真理与谬
心 说
vs
误相斗争的过 日 程。斗争中两 心 者不断发展, 说
“日心说”由
于得到不断证
实而逐渐被人
们所接受,而
“地心说”则 逐渐暴露出背 8
后的虚假。
我们今日所唾弃的谬误, 很久以前却是真理。 — —美国诗人 惠蒂尔
21
谢谢
22
2019/10/25
23
真理谬论只差一步。人发怒 时好把真理说成谬论,人高 兴时又好把谬误说成真理。
9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
理都真是理在与一谬定范误围的,区一 定条别件和下对才立能够并成不立是的 。如绝果对超的出,这个真范理围可, 失去能了转特化定成条件谬,误它就
会变成谬误。
10
均匀介质
众所周知,光是沿直线传播,但光 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能沿直线传 播,而在非均匀或者不同介质间,
19
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的唯一性,离开实践,再没有别的标准。
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 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事件都要受到一定具 体条件的制约,因而具有一压下沸点为100°C,正
如何理解“不确定性” 常实验下测得值应该与此相符。但实 际实验时大气压并不一定等于标准大 气压,而且实验中还存在诸多影响条 实件践,的因此确实是际测检得验的沸真点理很的难与唯理一论 标 准值 下,相 水但等 的, 沸具但点体这不并是到不10某能0°得一C出的人标结、准论大。某气一压 次 的实践,是有不确定性的。
光并不是沿直线传播。
非均匀介质
11
真理ppt

我们从小就学习许多科学真理,许多真理己经变成常识。 例如我们每天都看到,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边 落下,这是我们坚信不移的真理。但是我们深一步思索, 如果人站在地球的南北极极点,看到的太阳还会是每天从 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吗?太阳从东边升西边落的真理就 不复存在。因此太阳升和落的真理是有条件的,它仅仅适 合于我们目前生存的地球绝大部分地区,而不是适合一切 情况和可能。
1910年开始,美国遗传学家开始研究细胞遗传学, 微生物遗传学等,在60年代初步阐明了DNA。
农业科技人员根据生 物遗传规律,利用嫁 接技术,将不知名的 苹果苗嫁接在拦腰刮 断的红富士果树上, 成功地结出硕大果 实。
传统的遗传理论是”种瓜 得瓜,种豆得豆”.但嫁接技 术可以实现种瓜得豆,种豆 得瓜。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真理总是符合客观事物本身,所以真理最基 本的属性是 客观性 ;
为什么说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 理
内容是客观的
客观事物 规律
检验的标准是客观的
一、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 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 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二、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真理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一种客观 的物质性活动。
西班牙学者科卢梅拉在公 元60年左右所写的《论农 作物》一书中描述了嫁接 技术;
533~544年间中国学者 在所著《齐民要术》一书 中论述了各种农作物、蔬 菜、果树、竹木的栽培和 家畜的饲养。
1866年奥地利学者孟德尔 根据他的豌豆杂交实验结 果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 的论文,揭示了现在称为 孟德尔定律的遗传规律, 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 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演示课件

40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根据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
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24
2、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 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 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 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25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其特征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
推理。
17
理性认识——概念 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本质、
一般特征的概括和总结,是反映事物 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水果
18
理性认识——判断
判断是概念的复合,是对认识对象 有所断定(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 维形式。
例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青蛙不是哺乳动物 人不是上帝的创造物
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9
3、认识作为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的特点
第一,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
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
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
关系、本质和规律,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第二,反映具有创造性。摹写不是对对象直
观的原物映现,而是对认识对象的信息,通过分
具体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 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历史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 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根据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
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24
2、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 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 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 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25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其特征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
推理。
17
理性认识——概念 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本质、
一般特征的概括和总结,是反映事物 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水果
18
理性认识——判断
判断是概念的复合,是对认识对象 有所断定(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 维形式。
例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青蛙不是哺乳动物 人不是上帝的创造物
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9
3、认识作为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的特点
第一,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
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
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
关系、本质和规律,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第二,反映具有创造性。摹写不是对对象直
观的原物映现,而是对认识对象的信息,通过分
具体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 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历史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 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共43张ppt)

◈这是不是意味着人们对同一对象有多个真理?
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 依靠客观的实践。
——毛泽东
◈又该怎样理解“真相只有一个”?
三 真理只有一个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 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 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03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阅读与思考
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是充满挫折和挑战,伴随失败与牺 牲的过程。
1996年2月1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新研制的长 征三号火箭刚一升空就倾斜失控,22秒后撞山爆炸,星箭俱毁, 造成6人死亡,57人受伤。
2014年2月,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出现故障。在 此表明人类在探月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极其艰难的。
◈为什么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
一 认识具有反复性 1.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01 主体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 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 制。
02 客体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并不可怕,关键 是要认识和改正错误!
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 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毛泽东
突破: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02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凸面
平面
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 依靠客观的实践。
——毛泽东
◈又该怎样理解“真相只有一个”?
三 真理只有一个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 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 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03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阅读与思考
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是充满挫折和挑战,伴随失败与牺 牲的过程。
1996年2月1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新研制的长 征三号火箭刚一升空就倾斜失控,22秒后撞山爆炸,星箭俱毁, 造成6人死亡,57人受伤。
2014年2月,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出现故障。在 此表明人类在探月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极其艰难的。
◈为什么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
一 认识具有反复性 1.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01 主体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 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 制。
02 客体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并不可怕,关键 是要认识和改正错误!
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 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毛泽东
突破: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02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凸面
平面
马克思主义 真理与谬误

2、不确定性: 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具有历史局限性,实践的 历史局限性决定其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人们已有的 认识;(认识主体、客体、认识和实践都是一个不断 运动发展的过程);实践本身有一个发展过程,因而 对真理的检验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是相对的、不确定 的。
3、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
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
只有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坚持客观真理论,必然坚持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两个凡是” :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起草,《光明日报》社的杨西 光、吴江、马沛文10次参与讨论修改,中央党校的孙长江执 笔定稿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1978年5月11日、 12日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发 表,立即轰动全国,引起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高度评价真理 标准大讨论,认为这对于解放思想,打破“两个凡是”的精神 束缚,重新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于改革开放具有 重大历史意义。
(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必 须正确地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 定性,准确把握实践检验真理的辩证发 展过程。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一切认识是否具有真理 性,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只有实践能够作为检 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门捷列夫 (1834-1907)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 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 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 反映。
3、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
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
只有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坚持客观真理论,必然坚持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两个凡是” :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起草,《光明日报》社的杨西 光、吴江、马沛文10次参与讨论修改,中央党校的孙长江执 笔定稿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1978年5月11日、 12日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发 表,立即轰动全国,引起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高度评价真理 标准大讨论,认为这对于解放思想,打破“两个凡是”的精神 束缚,重新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于改革开放具有 重大历史意义。
(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必 须正确地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 定性,准确把握实践检验真理的辩证发 展过程。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一切认识是否具有真理 性,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只有实践能够作为检 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门捷列夫 (1834-1907)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 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 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 反映。
真理和谬误的含义

B
+ 日本提出了“零排放”的概念,中国提出三个“零
+ + + +
增长”;日本提出“循环型经济社会”,中国提出 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发展 观”,这些都是应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生的真理性 认识。这说明 A A.认识无限性、反复性,需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B.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认识是惟一的 C.由于观念、能力差异,对同一对象允许存在不同 的真理性认识 D.实践中获得的认识都是正确的
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表现在:真理是具体的,如 果超出了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如果把真理性的认识从完整的科学体系中孤立出来, 真理也会转化为谬误。 谬误向真理的转化主要表现在:谬误是正确认识 的先导,人们可以在纠正谬误中获得真理。
4、结论: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 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 错误。
客观性
④正是因为真理具有客观性,所以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为什么说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
①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
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
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例如:“万有引力”是规律,是客观的。对“万 有引力”的正确认识即“万有引力定律”是真理。
动领域的过程中,这类痛苦事件在所难免,可 是“未来不属于怯懦者,未来属于勇者”。
航天飞机最长的一次太空飞行,是1996年11月19 日起飞、12月7日降落的哥伦比亚号,历时17天1 5 小时53分钟。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航空飞机发生空难, 机上7人全部丧生。
※哥伦比亚号失事后,应该怎么 看待航天技术呢? 人类掌握航天技术过程,并 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认识受主 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实 践中出现挫折是难免的。由于认 识具有反复性,因此,应在挫拆 中找原因继续探索。
关于真理PPT

真理的特性之三: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也有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从认识的广度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反映 无限物质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 层次。
对真理相对性的理解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 条件的。也有两方面的含义:
姚明脚伤引发的中西医之争看真理 的相对与绝对的统一
• 自西学(包括西医学)引 入中国,有关中医前途命 运的争论共有三次。第一 次是20世纪初北洋政府的 “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 ;第二次是1929年的“废 止中医案”;第三次则是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医被 视为“四旧”,成了清除 的对象。
中医与西医哪个更强大、更科学?
价值关系 主体
需要 满足
客体
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 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价值及其特性
客观性
主体性
价值 特性
社会 历史性
多维性
价值的客观性
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
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价值的主体性
• 价值关系的形成是以主体的需 要为主导的。因此客体对于主体的 意义就会因主体及其需要不同而不 同
价值评价的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其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评价是以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 为认识对象的。 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 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 知识性认识。
三鹿事件反映的价值评价特点
• 第一、正常三鹿奶粉满 足儿童需要,给予满意 评价;问题奶粉损害儿 童,给予否定评价。 • 第二、评价正反与三鹿 奶粉的满足对象儿童健 康,直接相关。 • 第三、三聚氰胺的相关 科学知识直接导致否定 性评价
高职哲学基础教学课件:第三章 真理及其指导作用 (共14张PPT)

12
三种寻找石头狮子的意见:主观认识
1、在沉没的河底深处; 2、在河流下游 3、在河流上游
实践:打捞
客观对象
• 首先,遵从真理,反对经验主义 • 其次,发展真理,防止教条主义
课堂作业:
一、判断题
1、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真理的绝对性。 2、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标准是客观
的。 3、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就可以防止科学发展
性
客观
实践
效果
相符
真理
不符
谬误
11
纪晓岚著《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故事:沧州南,一寺庙临河建起,山门 倒塌在河里,两个石狮子都沉到河中去了。过了十多年,庙里的僧人打算募化一 些金钱重新修建,便叫人到河中寻找那两个石头狮子,竟然没有找到。他们以为 石狮是顺河流到下游去了,就派人划了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地, 也没发现石狮的踪迹。
有一位正在寺庙中设账讲学的先生,听说这件事后,笑着说:“你们这些 人不会研究物理。石狮又不是木屑片子,难道被暴涨的洪水冲动而去吗?石头的 性质是坚硬沉重的,而沙子的性质是松软浮动的,石头埋没在沙堆里,一定是渐 沉渐深了。沿着下游的河水去寻找石狮,不也是神经错乱了吗?”众人认为这是 正确的说法,都十分佩服。
受到阻碍。
二、简答题
“牛顿力学是相对真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绝 对真理”,这一说法对吗?试说明理由。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8:49:53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52021/9/152021/9/15Sep-2115-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5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三种寻找石头狮子的意见:主观认识
1、在沉没的河底深处; 2、在河流下游 3、在河流上游
实践:打捞
客观对象
• 首先,遵从真理,反对经验主义 • 其次,发展真理,防止教条主义
课堂作业:
一、判断题
1、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真理的绝对性。 2、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标准是客观
的。 3、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就可以防止科学发展
性
客观
实践
效果
相符
真理
不符
谬误
11
纪晓岚著《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故事:沧州南,一寺庙临河建起,山门 倒塌在河里,两个石狮子都沉到河中去了。过了十多年,庙里的僧人打算募化一 些金钱重新修建,便叫人到河中寻找那两个石头狮子,竟然没有找到。他们以为 石狮是顺河流到下游去了,就派人划了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地, 也没发现石狮的踪迹。
有一位正在寺庙中设账讲学的先生,听说这件事后,笑着说:“你们这些 人不会研究物理。石狮又不是木屑片子,难道被暴涨的洪水冲动而去吗?石头的 性质是坚硬沉重的,而沙子的性质是松软浮动的,石头埋没在沙堆里,一定是渐 沉渐深了。沿着下游的河水去寻找石狮,不也是神经错乱了吗?”众人认为这是 正确的说法,都十分佩服。
受到阻碍。
二、简答题
“牛顿力学是相对真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绝 对真理”,这一说法对吗?试说明理由。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8:49:53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52021/9/152021/9/15Sep-2115-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5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真理与谬误

相比较而存在 相斗争而发展
相互统一
相比较而存在 相斗争而发展
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化
真理转化为 谬误
谬误转化为 真理
方法论
相互对立
含义不同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所包含的客观规律的正确反 映,谬误是对客观事物所包含的客观规律的错 误反映,一个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一个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在一 定范围内,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绝 不能混淆二者之间的原则界限和本质的区别)
和范围,哪怕多走一小步,真理也会变成 谬误。任何真理都是与特定对象相符合的 认识,只有对特定对象来说才是真理。如 果张冠李戴,把关于某一对象的真理生搬 硬套地运用于另一对象,真理就会变成谬 误。
真理转化为谬误的经典实例
• 牛顿力学作为真理是以物体宏观低速运动 为其成立的范围和条件,它就不再适用。
相互对立
“地心说”是对 宇宙本来面目的错误
相比较而存在
日
反映,“日心说”是 对太阳系的正确反映。
“地心说”得到 相斗争而发展 心
在教会统治时期, “地心说”在人们心 中根深蒂固,“日心 说”是对“地心说” 从根本上的颠覆,两
几百年来人们的认 同和支持,是那个 时期的“真理”,
“日心说”刚提出 时,被人们认做谬误, 而“地心说”却被当时
于是他重新找到谬误,谬误却说:“我也正要找它 呢。”说毕又关上了门。路人不死心,转悠一圈儿后又继 续敲开了谬误的门,可谬误留给他的却是一副冰冷的面孔。
就在路人近乎绝望地在谬误门口徘徊的时候,不断的 敲门声吵醒了谬误的邻居。随着“吱呀”的开门声,路人 回头一看:天哪,这不正是真理吗?
真理就住在谬误的隔壁。 人们寻找到真理,常常是在一次次地敲响谬误之门之 后。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课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十二页,共46页。
(2)认识具有________。 第一,认识的对象(客体)即物质世界是无限变化的。第二, 认识的主体即人类是世代延续的。第三,认识的基础即社会实践 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________。 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 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答案】 A
第三十二页,共46页。
2019 年春节期间,一则报道在微信朋友圈、聊天群热 传:中国科学家用疟原虫治愈了晚期癌症!但这一治疗方式,目 前还远没有到普及开来的程度。“科学家正在研究用疟原虫治疗 癌症”的吸引力,自然敌不过“中国人治愈癌症”。公众号追求 高的阅读量,无可厚非,但前提是不歪曲事实。这说明( )
第二十七页,共46页。
德国作家席勒曾说:“真理不会由于有人不承认它而蒙 受丝毫的损害。”这意在说明( )
A.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C.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真理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 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德国作家席 勒曾说:“真理不会由于有人不承认它而蒙受丝毫的损害。”这意 在说明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 项 符合题意;A、C 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真理是有条件的、具 体的,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D 项是错误的。故选 B 项。
又是相对的 ③真理是一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 成不变的
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第二十六页,共46页。
【特别提醒】 (1)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其形 式是主观的,属于认识范畴。 (2)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 条件性、具体性和相对性。
(2)认识具有________。 第一,认识的对象(客体)即物质世界是无限变化的。第二, 认识的主体即人类是世代延续的。第三,认识的基础即社会实践 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________。 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 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答案】 A
第三十二页,共46页。
2019 年春节期间,一则报道在微信朋友圈、聊天群热 传:中国科学家用疟原虫治愈了晚期癌症!但这一治疗方式,目 前还远没有到普及开来的程度。“科学家正在研究用疟原虫治疗 癌症”的吸引力,自然敌不过“中国人治愈癌症”。公众号追求 高的阅读量,无可厚非,但前提是不歪曲事实。这说明( )
第二十七页,共46页。
德国作家席勒曾说:“真理不会由于有人不承认它而蒙 受丝毫的损害。”这意在说明( )
A.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C.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真理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 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德国作家席 勒曾说:“真理不会由于有人不承认它而蒙受丝毫的损害。”这意 在说明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 项 符合题意;A、C 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真理是有条件的、具 体的,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D 项是错误的。故选 B 项。
又是相对的 ③真理是一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 成不变的
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第二十六页,共46页。
【特别提醒】 (1)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其形 式是主观的,属于认识范畴。 (2)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 条件性、具体性和相对性。
真理及特征.ppt

然承认真理的相对性。第二,相对于特定事物或现象
来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对象的一定方面的一定程度
和一定层次的正确认识,其认识的深度总是有限的,
具有相对性。承认认识有待于深化,也就必然承认真
理的相对性。第三,相对于人类的认识能力的本性来说,虽然ຫໍສະໝຸດ 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但每次的
实现却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19世纪的法国作家雨果在《悲惨世界》一书中写道: “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 的梦想。尘世上的一切都免不了错误。”
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1.谬误的概念 P225
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真理
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
谬误
“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 母”,蕴含着什么哲学道理?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里的 正确反映。
2、真理的特征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即不依赖于人,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问题: 既然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哪么对同一事
物认识会不会有不同真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话对不对?
分析以下观点哪个是真理?
在19 世纪的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资 本主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规律时,曾经得出过 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内 首先取得胜利,只能在大多数国家,至少在欧洲 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才能胜利。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含义:
2、真理相对性(相对真理)含义: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 事物的全部复杂性的认识的局限性和不完全性。P228
分析:以下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是不是相对真理?为什么?
在19 世纪的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 资本主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规律时,曾经得出 过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一个国家 内首先取得胜利,只能在大多数国家,至少在欧 洲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才能胜利。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62真理的含义及特点课件-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共15张PPT)

我国社会 主要 1
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
产之间的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201 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 7 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 发展之间的矛盾。
任思何考真:理两都是个相阶对段于的特认定识的都过是程真来理说吗的?,这都说是 主明观真与理客有观、什理么论特与点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及 规律;
➢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是实践检验的 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所以真理是客观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包 括权力、地位)为转移的。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什么对同一个确 定的对象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些不同 的认识都是真理吗?
单选题:
1、“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朝同 一方向迈进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 谬误。”这句话说明( )
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D C.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D.真理是有条件的
单选题:
2、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只是照搬过去 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 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 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这说明( )
A.真理是可以认识的,必须反对不可知论
B.真理是变化发展的,必须反对形而上学
C.真理是客观的,必须反对唯心主义
D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必须反对教条主义
二、真理的特点 3、真理都是具体的 47页第四段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 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 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指主观认识符 合当地的实际
指主观认识符 合当时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