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务管理的产生、发展和管理方法

合集下载

公司的公共事务管理制度

公司的公共事务管理制度

公司的公共事务管理制度一、引言公共事务管理是现代公司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公司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涉及到公司的口碑形象、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建立健全的公共事务管理制度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公司的公共事务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公共事务管理的目标与原则1.目标:公司的公共事务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公司与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实现共赢的局面。

2.原则:公共事务管理应基于公正、透明、诚信、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公司行为的合法合规,尊重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三、公共事务管理的内容1.参与利益相关者:公司应积极参与利益相关者的活动和议题,了解和关注各方的需求和关切,并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和支持。

2.沟通与合作机制:建立开放、高效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加强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流,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共同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3.公共关系管理: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公共关系管理体系,包括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合作、有效回应社会关切等。

4.利益冲突管理:公司应建立明确的利益冲突管理机制,防止和解决内外部利益冲突,确保公正和公平的决策和行为。

5.社会责任履行:公司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环境、员工福利、社会公益等方面,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定期报告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四、公共事务管理的实施步骤1.制定公共事务管理制度: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公司的公共事务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并通过内部培训等方式将其落实到各部门和员工中。

2.建立监督机制:公司应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公共事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管理水平。

3.评估与改进:公司应定期对公共事务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制度和流程,提高管理效能。

五、公共事务管理的意义和价值1.提升企业形象:建立健全的公共事务管理制度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公信力和形象,增强舆论对公司的正面评价,为公司的发展赢取良好的口碑。

公共管理的历史演变

公共管理的历史演变

公共管理的历史演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公共管理的历史演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 古代的统治管理公共管理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组织的起源。

在古代各种国家和帝国的统治下,公共管理主要以政府为中心,通过行政机构和法律制度来管理社会事务。

这种形式的公共管理以集权管理为特点,以君主或帝王为最高统治者,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然而,古代的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官僚主义和权力滥用。

由于信息不对称,统治者和行政官员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来谋取私利,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现象的产生。

2. 工业化时期的改革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在这一时期,公共管理逐渐从单一的政府行政机构扩展到包括公共事业、公共财政、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

同时,这一时期的公共管理注重效率和科学化,在行政运作中引入了工程学和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

然而,工业化时期的公共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腐败问题和社会不公平。

这反映了公共管理的弊端,即相对较低的透明度和监督机制不足。

3. 当代的公共管理进入当代社会,公共管理正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公共管理逐渐转向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

政府机构和公共服务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更加高效地管理社会事务,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与此同时,当代公共管理也更加注重参与和合作。

与单一的政府行政机构相比,公共管理更多地涉及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参与,通过合作机制来解决社会问题。

例如,在环境保护领域,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社会可以通过协商、合作和参与来保护环境资源。

但是,当代公共管理也面临一些挑战。

技术进步和全球化使公共管理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跨部门合作。

此外,透明度和问责机制也仍然是公共管理面临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和反腐败措施。

公共管理的发展

公共管理的发展

公共管理的发展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通过组织、协调、监督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公共管理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本文将从公共管理的定义、历史发展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公共管理的发展。

公共管理的定义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释。

从广义上讲,公共管理是指公共机构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管理的过程。

狭义上讲,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公共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社会公正和公平,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公共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城邦制度的建立和政府的出现为公共管理提供了基础。

在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兴起导致公共管理的衰退。

到了近代,随着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发展,公共管理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

20世纪初,公共管理开始出现专门的学科和理论体系,为公共管理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公共管理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变革和需求的推动。

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包括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各个领域。

公共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例如,以前的公共管理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而现在越来越重视市场机制和社会参与,强调公众意见的征求和民主决策。

此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公共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电子政务和数字化管理等。

公共管理的未来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

首先,公共管理将更加注重效能和效果。

随着社会对公共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共管理需要更加注重结果导向和绩效评估,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公共管理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变革。

随着社会变革的加速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公共管理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和挑战。

再次,公共管理将更加注重参与和合作。

公众参与和社会合作将成为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需要与公众和社会各界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和提供公共服务。

最后,公共管理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公共政策与管理的现状及趋势

公共政策与管理的现状及趋势

公共政策与管理的现状及趋势公共政策与管理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影响着公众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公共政策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和国家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公共政策与管理的现状及趋势。

公共政策的现状公共政策是指政府制定、推行和修正的规划、决策和实施方案,为满足公众的需求和期望。

公共政策的现状一方面是政府管理的责任和挑战,另一方面是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知和参与。

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下,需要制定出合适的政策,同时保证政策执行的效果和公平性。

这对政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知和参与,也是公共政策现状的一个重要方面。

公众对政策的了解、关注和评价,可以促进政府作出更好的决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公众对公共政策的了解和参与变得越来越容易。

公共管理的现状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包括规划、组织、指导、协调、执行和监督,以达成公共目标、满足公共需求。

公共管理的现状也面临各种的机遇和挑战。

公共管理的机遇之一是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技术为公共管理带来了更多方便和效率。

政府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升治理水平和效能。

例如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加强服务交互,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公共管理的挑战之一是内外环境复杂。

政府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环境变化,如全球化、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等,考验着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决策的正确性。

政府要通过加强体制机制和创新管理方式,转变管理方式,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公共政策与管理的趋势公共政策和管理的趋势包括数字化、创新和参与。

这些趋势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将对公共政策和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数字化趋势是公共政策和管理的重要转型。

数字化技术为政府和公众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手段,使公共政策和管理更加高效和灵活。

政府可以通过数字化管理更好地掌握社会信息,提升决策精度和效率。

第1讲公共管理的产生

第1讲公共管理的产生


根据协议规定,保安公司进行夜间街面 的治安防控,可以对可疑人员和可疑车辆 进行盘问;对正在实施“两抢一盗”的 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然后交公安机关处 理;保安在巡逻中抓获违法嫌疑人在物 质奖励上视同见义勇为行为,按抓获嫌疑 人数量,每人给予2000元奖励。 • 邵东县政法委副书记朱学明介绍,通过 两个月的实施,“效果蛮好,刑事发案大 幅度下降”。
理论基础——公共管理
二、公共管理 ——对传统行政管理的重大变革 • (一)“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关系 辨析 1、是一回事 2、公共管理包括行政管理 3、行政管理包括公共管理 4、公共管理完全取代行政管理 5、公共管理是行政管理发展的新阶段
• (二)正确理解——新阶段
1、是行政改革的新实践和新运动; 2、是指导这场实践和运动的理论派别; 3、是这一理论构建的新学科体系; 4、是这一新学科体系中一门主要课程; 5、成为一新的硕士研究生专业,即MPA: MASTER OF PUBLIC ADEMINISTRATION 6、成为政府管理新模式。
(二)新理念---公共管理
• 不该政府管的,政府坚决不管; —实行政企、事、资、中分开,政府提供服务、 监管、仲裁; • 该政府管的,政府尽可能不管; —节约权力、职能,利用市场手段,交给公民社 会; • 非政府管不可的,政府和社会共同来管; —培育非政府公共组织,建设共同治理的政府。 ——“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
——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
--非道德、宗旨选择 --是职能、体制改革 • 十六大:新概括 经济调节 市场监管 社会管理 公共服务
•有退有进 •退(越位)-经济主体 •进(缺位)-服务主体
退-----进
干—领(掌舵) 干—看(指导) 干—管(监督) 干—裁(仲裁) 干—仆(服务)

12章公共管理的方法与技术

12章公共管理的方法与技术

12章公共管理的方法与技术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实现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

公共管理的方法与技术影响着公共事务的效率、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12种常见的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并阐述它们的应用和效果。

1. 政策分析政策分析是公共管理中的关键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现有政策及其实施的评估和研究,为政府制定改进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政策分析通常涉及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相关数据,并通过利用数学模型和经济学原理来预测政策效果。

2.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与指标,评估和监测公共机构绩效的方法。

它帮助政府发现绩效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效率。

绩效管理通常包括设定绩效指标、进行绩效评估、制定改进计划以及监测执行情况。

3. 政策评估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效果进行系统评估和检验的方法。

政策评估通常涉及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并通过比较政策实施前后的差异来评估政策效果。

它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反馈信息,以便进行政策调整和改进。

4. 经济分析经济分析是使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问题的方法。

经济分析可以帮助政府评估不同政策选项的成本与效益,并提供政策决策的理论基础。

经济分析通常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等方法。

5. 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通过规划、组织、执行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来实现项目目标的方法。

在公共管理中,项目管理常用于处理复杂的公共事务,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服务改善等。

项目管理包括项目需求分析、资源调配、进度控制等环节。

6. 沟通与协调沟通与协调是公共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它涉及与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达成共识和合作。

公共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协调能力,以促使各方在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中达成一致。

7. 决策分析决策分析是通过运用数学方法和决策模型,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支持的方法。

决策分析能够帮助政府评估不同决策选项的风险和效果,并选择出最佳方案。

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包括决策树、风险分析等。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一、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社会准公共事务进行协调,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公共事业管理这一定义包含五层含义:1、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事业组织,以区别于行政管理的主体——政府组织或企业管理的主体——企业组织。

2、公共事业管理的客体是准公共事务,其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3、公共事业管理内容集中概括为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永久存在,而且随着社会发展经常进行调整。

4、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是通过对准公共事务一系列活动的调节控制,使准公共事务表现出有序、有效、可控制的特点。

5、公共事业管理负有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其工作绩效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作标准。

三、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1、管理主体不同。

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机关,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事业组织。

2、管理方式不同。

行政管理实行等级制,上下级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实行命令服从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与客体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3、管理的直接性和间接性不同。

行政管理主要是一种间接性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一种直接管理。

4、管理的独立性和非独立性不同。

公共事业组织具有独立性,而作为行政管理主体的政府部门不具有独立性。

5、从阶级性来看,行政事务管理的内容要反映特定阶段统治阶级的特殊要求,而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则主要是反映长期历史发展对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

四、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客体是公共事务。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概念和特征一、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以提供公共服务,包括管理公共事务、供给公共产品为基本职能的组织。

二、事业单位:国家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公共管理的历史产生

公共管理的历史产生

公共管理的历史产生一、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起点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没有公共事务,就没有公共管理。

所以,研究公共管理,首先要明确公共事务的内涵、性质与范围问题。

在西方,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事务相对的概念,是指提供关涉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相关活动。

从根本上讲,这种观点来自社会契约论。

个人经由社会契约而结成国家,在组成国家的过程中,个人把裁判纠纷等自然权利让渡给国家,形成政治权力,由此,国家的基本职责就是管理这些个人无法完成或不愿承担的事务,即公共事务。

在这样的逻辑下,国家管理公共事务就是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需要,当然也就是符合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

这种看法片面强调了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相关性,没有揭示出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本质,也没有反映出国家是为谁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在保护和实现谁的利益。

我们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所谓公共事务,是指该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把社会控制在“秩序”范围内,推动社会发展,所进行的满足社会成员共同需要与要求的一系列社会活动。

它具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公共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也必然满足统治阶级的根本需要。

二是公益性。

公共事务的表现形式是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不能只为供给方单独享有,而是会使社会成员普遍受益。

因此,从形式上看,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一定范围的社会公众。

三是多样性。

公众对公共物品和服务质与量方面的需求偏好千差万别,而且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

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种类繁多。

内容广泛,同时也决定了公共管理方式。

方法的多样化。

四是层次性。

公共事务所针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公共问题,所涉及的社会成员范围有大有小,由此,公共事务可分为全球性公共事务、全国性公共事务和地方性公共事务等不同层次。

其中,阶级性与公益性是公共事务的本质属性,多样性与层次性是公共事务的表现形式。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历史与现状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历史与现状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历史与现状
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国家机关、企业、社会团体等在特定条件下由专业管理人员妥善组织管理的一种活动。

它包括机构规划、组织结构、职能分析、系统规划、权限分配、绩效评价、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中,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以政府机构和社会公共机构为基础,由公民自治组成的长期的政治制度,其中君主制度也是由民主制度发展而来,它构成了公共事业管理的古典形式。

随着时代变迁,许多古典政治思想正在向现代政治思想转变,基本上有三个阶段:首先是1800年代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把无政府或官僚非营利组织政府化的过程,其次是1900年代初现代社会之间注重政府及其官僚组织的管治模式的发展,最后是1970年代以来政府精简管治、市场等新理念出现,公共事务管理也从管治模式转变为全新的政府精简、社会市场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在这一变革的历程中,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也受到了西方政治理论的深刻影响,如威尔逊的行政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社会学的社会建构理论、管理学等,这些理论都对公共事业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国际公共事务管理

国际公共事务管理

四、国际公共事务管理与国际企业管理的区别 国际公共事务管理是对国际社会的共同事 务的管理,而国际企业管理是跨国公司或者类 似企业对其内部事务的管理,相对国际社会的 公共事务管理而言,国际企业是管理其内部的 “私事”。
第三节 国际公共事务管理学的含义、研究 内容与学科属性
一、国际公共事务管理学的含义 国际公共事务管理学就是关于如何具体处 理、控制、协调、缓和、缓解、解决国际公共 事务和国际公共问题的系统见解。
二、国际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要特点 (一)有一定的管理强制力,但没有类似国际企 业管理和国家管理那样强有力的权力中心 (二)协商是占主导地位的管理方式,即使是具 有强制力的国际组织对相关事务的管理也主要 是采取协商方式 (三)需要面对强大的阻碍管理的力量
三、国际公共事务管理与国际管理、全球管理的 区别 国际公共事务管理与国际管理的区别。从 逻辑上说,国际管理包含国际公共事务管理和 国际企业管理。 国际公共事务管理与全球管理的区别。全 球管理也被管理基础理论研究者指称为全球各 种类型的管理。
第三节 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和个人
一、跨国公司 (一)跨国公司的界定与特点 跨国公司往往是所有权、管理、生产和销 售活动跨越几个国家管辖范围的寡头统治公司。 它的构成是:总部设在某个国家,一批子公司 设在其他一些国家。
(二)跨国公司对国际公共事务的参与 (三)跨国公司可以促进国际争端的解决 二、非政府组织 (一)非政府组织的界定 非政府组织是各国民间的团体、联盟或个 人,为了促进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宗 教、人道主义及其他人类活动领域的国际合作 而建立的一种非官方的、非营利性的联合体。
第二节 国家
一、国家对国际公共事务的管理 国家对国际公共事务的管理,主要通过以 下方式进行: (一)多国协作 (二)非当事国调解国际冲突

公共事务管理-详解

公共事务管理-详解

公共事务管理-详解目录• 1 什么是公共事务管理[1]• 2 公共事务管理的内涵[2]• 3 公共事务管理的产生与发展[3]• 4 参考文献什么是公共事务管理[1]公共事务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社会性”是这三类公共事业管理的共同属性和主体对象,而其中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在我国,主要是民政、社会工作类公共事务管理。

公共事务管理的内涵[2]公共行政学视角下的公共事务管理往往从政府职能角度着眼,认为公共事务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活动,因而是一种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带有很强的政治性。

简单来讲,公共事务管理就是政府“规范和协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和社会生活的活动”。

进一步讲,公共事务管理是指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系统的社会政策和法规,来管理社会事务,规范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正的活动。

政府公共事务管理主要有三层内涵:第一,是对家庭、社会团体与社会自治所不能解决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这些事务涉及整个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需要依靠国家权力与政府权威加以解决;第二,主要内容是指由政府管理的公共事务,具体包括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秩序、协调社会利益、实施社会政策、管理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安全网、解决社会危机等;第三,核心是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政府干预社会的主要手段和基本措施,它决定了政府的其他社会管理手段。

社会政策的核心是福利国家或福利社会政策。

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视角下的公共管理往往从公民社会和第三部门理论出发,认为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发育为第三部门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资源,公民与社会组织在社会生活领域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国家和政府为了调和利益冲突和维持社会秩序对社会生活领域加以规范和监管。

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满足公众的利益需求,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各种社会事务所实施的管理”。

公共事务管理

公共事务管理

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事务管理是指对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的过程。

在一个社会中,公共事务的数量和复杂性都在不断增加,因此需要专门的管理机制来处理这些事务。

公共事务管理旨在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公共事务管理的背景和意义公共事务是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事务,如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

这些事务影响着社会的公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专门的管理机制来协调和推动。

公共事务管理的背景和意义如下:1. 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公共事务管理可以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使社会各个群体能够公平地分享社会福利。

2. 服务效率的提升:通过公共事务管理,可以优化公共服务的组织和运作,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满足公众的需求。

3. 政府治理的加强:公共事务管理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增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增进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二、公共事务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公共事务管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原则和方法:1. 公正与公平:公共事务管理应该坚持公正与公平原则,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并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偏好。

2. 参与与合作:公共事务管理需要广泛地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公众的需求和利益,与公众共同参与决策和实施过程。

3. 效率与效果:公共事务管理应追求效率和效果的统一,通过科学的手段和管理方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

4. 透明与问责:公共事务管理需要透明度,公开信息,接受监督和问责。

政府和公共机构应积极向公众提供相关信息,接受公众的监督和评价。

三、公共事务管理的挑战和应对措施公共事务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资源短缺、信息不对称、公众参与不足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资源整合:通过整合公共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

2. 加强信息共享: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提高信息透明度。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概论曹现强课后题以及答案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概论曹现强课后题以及答案

②资源来源不同:公共—资源是公共的经费,来自故管理活动公开化,接受群众监督。

工-资源来自于市场竞争中的利润,企业经费消耗为自③运作机制不同。

④管理方式不同。

⑤人员选拔不同. 公共问题的确立,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资源的 基本素质:良好的品行,较好的心理素质,较高 技能:技术技能、沟通协调的技能、规划决策的技 公共管理者和一般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肯定有许,也决定了公共管理者承第二章 公共部门的角色与定位 公共部门指,处理社会的公共事务,提供各种公共)和公共企业。

①维护市场经济秩序②提供公共产品③对收入进公共,稳定,权威,合法。

公共,强制,系统,政治。

①政府的内在性与政府规模膨胀②提供公共物品社会.小政府,一方面方式上,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秩序,制定法律发展规划,监督行为,公共物品;另一方面缩减政府规模,精干人员,责范围,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大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非营利组织和公众的对话协商成为一种日常制度。

①把市场能做的交给市场,经济运行,维护正常秩序,提供部分公共物品,会公正等方面来.②把政府管不了的交给社会。

元化的公共管理体系.极端方式都会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比较成功的领域,政府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灵和市场失灵同样存在的一些领域,架。

第三章非营利组织的兴起与管理非营利组织是的,就志愿性和自治性的社会组织。

总体功能:纠正市场失灵表现在:①纠正市场机制中自由竞争所导致的垄.②解决外在性问题。

③解决公共产品供应问题。

④.⑤协调宏观经.第一,公共企业内部普遍缺乏对经营者的激励监第二,公共企业承担着促进公众利益的社会责任,,很大程度上不得不牺牲效率.第三,公共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压力,导致忽视公理论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货币 现实依据:①民营化可以提高公共企业的效率,减轻政府财,这是公共企业民营化的最主要依据.②公共企业民营化能够吸引私人资本参与。

③公共企业的特征(如规模经济效益)和责任(如),并不④经济开放所带来的外在压力,也迫使各国政府 ⑤产业结构升级,客观上要求部分公共企业民营①出售公共企业(所有权由政府转移到民间)②委托承包经营(承包经营部分盈利上交政府,剩③特许经营(特许经营权鼓励建立)区别:如政府独资或股权最大,同时自己经营或聘代理如政府独资或股权最大,但是把企业承包给私人,或私人独资,都算民营企业。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名词解释1、社会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

2、公共事业,就是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即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

3、公共组织的基本概念组织是人类在一定的环境中,为了克服人类个体体能和智能的限制,达到群体的共同目标,而按一定的结构形式和活动规律所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开放性合作形式。

组织的基本要素是人员、目标、结构、规则、活动方式、权力和环境等4、公共事业管理的含义在一定环境中,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5、公共事业管理公共关系环境,就是影响和制约公共事业管理的各种公共关系因素的总和。

6、公共事业管理的国际环境,是以国别区域作为标准来对影响和制约公共事业管理的因素进行分类的,它是指影响和制约国内公共事业管理的全球性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7、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提供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组织。

8、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即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活动的基本准则,它影响着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如何决定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也制约着公共事业管理组织职能的发挥和管理方式的选择,以及如何处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等。

9、刚性方法,就是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凭借其所拥有的特定权力,对公共事业对象所实施的强制性管理手段。

柔性方法,主要是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采用说服、信息传播、解释、劝说等软的方式来进行管理。

10、行政管理方法,主要是指通过行政命令(利用公共机构相互间的行政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和公共政策,按照行政方式来组织、指挥、调控和监督,对公共事业活动进行直接干预和控制。

11、公共事业管理责任包括:a、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观责任: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对所从事的公共事业的忠诚、良心及认同。

b、公共事业管理的客观责任:是指有关公共事业管理的法律要求,以及上级交付的客观应尽的义务责任。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公共事务管理专业是以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手段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就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定义、发展、职业发展以及专业技能和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定义公共事务是指政府或政府机构参与或干预的与整个社会福利、文化、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各方面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和行动。

公共事务管理是指政府或政府机构对公共事务进行全面、有序地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活动的管理过程。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是研究和培养公共事务管理人才的学科和专业,它主要涉及到政府运作、公共政策、公共组织、公共诉求、公共资源和公共信息等方面。

二、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发展公共事务管理专业起源于西方,相关研究和实践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

随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和ICT的发展,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特别是在我国,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国内高校非常热门的专业之一。

三、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职业发展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高等院校等相关领域从事管理、规划、组织、协调、实施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部门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各类政府机构中担任公务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政策分析师、项目经理、政策研究员、公共事务顾问等职务。

2)公共事业单位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基层政府、公共事业单位、公共机构等组织中从事基层管理、社区服务、公共安全、环保管理、教育管理等职责。

3)企事业单位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在大型企事业单位中担任项目部经理、政策咨询顾问、行政管理人员、公共关系经理等职位。

同时,还可以从事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工作。

4)社会团体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在各类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关、行政管理、公共关系、政策研究等工作。

公共管理概述

公共管理概述

第一章公共管理概述一,公共管理及其基本特征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它的产生是公共行政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结果。

就理论研究而言,公共行政学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到20世纪60年代,着重研究行政组织的内部取向、机构组成、活动程序、行政原则等行政组织和官僚体制。

这一时期公共行政学以管理学为理论基础,科学管理占据了主导地位。

效率、效益价值要素成为这一时期公共行政的基本导向,追求行政效率是这个时期公共行政理论研究及实践的最高目标。

60年代以后,以塔尔科特·柏森斯、卡斯特、罗森茨韦克、高斯、雷格斯等行政学者为代表,采用系统分析方法,从整个公共行政活动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探寻公共行政的解决途径和公共行政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强调公共行政适应环境的权变观念与生态观念,谋求公共行政与其环境之间及公共行政内部各部分之间动态的的一致性,以保证公共行政的高效能、高效率。

70年代以来,以弗雷德里克森(H.G.Friderickson)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发展了社会公平理论,并将其引入公共行政领域,认为经济和效率不是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核心价值应是社会公平。

新公共行政学主张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强调公共行政组织变革的终极目标是建立民主行政之模型;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将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该首先遵循的目标。

政策科学(Policy Science)和公共政策分析(Public Policy Analysis)是20世纪70年代公共行政的主流学派。

为了适应公共行政部门对政策执行和政策管理的要求,以普雷斯曼(Jeffreyl•Pressman)和瓦尔达夫斯基(Aaron •Wildavsky)为主要代表,谋求政策科学、政策分析与公共行政的结合,使政策科学与政策分析转向重点研究政策执行和公共项目,而不再将机构作为重点研究的对象。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名词解释公共组织:所谓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

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也称为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通俗地说,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指外部环境,即公共管理主体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或者说是直接或间接作用或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及其活动方式、活动过程的外部要素的总和。

公共事业管理生态环境: 是指公共事业管理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

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从环境和文化的角度看,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与公共管理文化基本是相同的,相当程度上两者是同一的。

公共管理文化,是指公共管理主体自身所具有的关于公共管理的思想、价值和相关的实践经验等。

公共事业管理干预模式:又称官僚模式、科层模式,是一种政府依靠庞大的官僚组织对社会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并垄断公共事业管理的模式或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市场对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是间接而非直接的,社会的力量的参与是极为有限的。

公共事业管理市场模式:是一种在政府的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的模式。

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负责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分权,政府不再垄断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市场和社会对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的参与是直接而非间接的。

宏观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指涉及全社会的公共事业发展,即关系到全社会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公共事业产品的供给,管理效果具有宏观性的公共事业管理。

微观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指涉及公共事业领域内各类具体的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与提供,以及对这些具体的公共事业产品质量和提供这些公共事业产品的组织的直接的监督管理。

政府管制: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矫正和改善市场机制内在的问题为目的,政府干预和干涉经济主体(特别是企业)活动的行为。

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理论公共管理理论是研究和实践公共事务的学科,它涉及到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如何管理和组织公共资源,以提供公共服务和满足公众需求。

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涉及广泛的领域,包括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经济学、组织行为学、政府运作、社会学和法律等。

本文将从公共管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核心概念、主要模型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公共管理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这是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人们开始认识到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和提供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这促使了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早期的公共管理理论主要侧重于行政管理和组织管理,主要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和组织效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管理理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并形成了一些核心概念和方法。

其中之一是公共选择理论,它强调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基于利益和权衡的结果。

另一个核心概念是权力和权威,它研究政府和组织如何行使权力和权威,以实现组织目标和公共利益。

此外,公共管理理论还建立了一些模型和框架,以帮助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其中之一是“政策过程模型”,它描述了公共政策从制定到实施的过程。

这个模型包括政策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等阶段。

另一个重要的模型是“领导力模型”,它研究政府和组织领导者在实现组织目标和公共利益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公共管理理论的实践应用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政府层面,公共管理理论指导着政府如何制定和执行政策,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公共服务。

在非政府组织层面,公共管理理论帮助组织更好地运作和管理资源,实现组织目标。

此外,公共管理理论也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了公共管理实践的进步和创新。

总的来说,公共管理理论是一门关于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学科,它涉及到政策制定、组织管理、决策行为、领导力等方面。

公共管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受到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的影响,它的核心概念和模型提供了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框架。

公共管理的公共事务与社会管理

公共管理的公共事务与社会管理

公共管理的公共事务与社会管理公共管理是指为了促进公民的福利和社会发展而进行的管理和决策的一系列活动。

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社会个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而社会管理则是在公共管理的框架下,通过调节和协调各种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以实现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公共事务是在公共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一项活动。

它包括各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例如教育政策、医疗政策、环保政策等等。

这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需要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协调。

同时,公共事务还涉及到公共资源的管理与分配,如土地、水资源、能源等。

这些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管理是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公共管理机制。

首先,政府应该建立有效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体系。

政策制定需要考虑到社会各方利益的平衡,且制定过程应透明公正。

政策实施则需要建立相关的监管机构,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和效果的评估。

其次,政府还应该加强与社会组织和公民的互动与合作。

这样可以收集更多的信息和意见,以更好地了解公众需求和意愿,从而制定符合公众期望的政策。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公民参与的机制和途径,以促进公众对公共事务的监督和参与。

社会管理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对个人、组织和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

社会管理主要包括社会组织管理、社会服务管理、社会治安管理等。

社会组织管理涉及到对非政府组织和社团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它们的活动符合法律规定和社会道德准则。

社会服务管理则包括对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福利项目的管理与运营。

社会治安管理则是指对社会治安状况进行监测和干预的一系列措施。

在社会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是强调社会责任和社会信任。

社会责任意味着个人和组织应该为社会贡献力量,承担起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而社会信任则是指社会成员之间基于信任和合作的关系。

社会责任和社会信任的建立与维护需要公共管理者的努力,通过建立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和政策环境,加强法律意识和道德教育,以培养和引导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信任意识。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1、市场准入方面的监管。为使竞争纳入有序化轨 道,各国普遍采用特许经营的办法实施市场准入 制度。因此,放松管制又是与完善政府监管相伴 而生的。这种市场准入制度一般都规定了经营公 共服务企业具备的资质和条件。
2、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方面的监管。一是选择合适 的定价方式,二是构建科学的价格管制模型。如 英国实行的区域间比较竞争价格管制和价格上限 管制以及我国的价格听证会。价格听证会所形成 的意见需要得到充分的采纳,不要把它当作一个 形式或摆设,使其在公共服务价格管制中发挥实 质性的作用。
4、补助和凭单。是政府对公共物品项目所给于的一 种补贴。两者的不同之点是,补助是政府给予生 产者或服务提供者的补贴,凭单是政府对特定消 费者群体实施的补贴。
5、政府淡出。指政府逐渐推出某些公共物品领域,由民间 机构取而代之。“随着市场发展越来越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国家逐渐走向消亡。”(参见宋世明《美国行政改革研究》 133页)
(二)公共物品的提供 公共物品是用于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
产品或服务。实物性的如公路、桥梁、市 政设施、水利与环卫设施等;劳务性的如 国防、治安、环境卫生、抗旱防洪等。随 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公共物品总体 上呈扩大趋势。
公共物品的性质
1、个人或企业不愿办或办不了的,只能由政 府负责,如环境治理等。
物品的效用是否 否 消费上是否 是 受益上是否 是 该物品属
具有不可分割性?
具有竞争性?
具有排他性?
于私人物品

物品的效用上是否 否 消费上是否 否 该物品属于公共资源,即有
具有非竞争性?
具有排他性?
竞争性/无排他性的物品

从技术上看,物品 否 排他需要的 不高 该物品属于拥挤性
是否具有非排他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事务管理的产生、发展和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08)10-00
摘要: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决定了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态势。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公共管理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总体上看,公共管理对我们还是一个新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

关键词: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管理方法
在西方,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事务相对的概念,是指提供关涉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相关活动。

从根本上讲,这种观点来自社会契约论。

国家的基本职责就是管理这些个人无法完成或不愿承担的事务,即公共事务。

在这样的逻辑下,国家管理公共事务就是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需要,当然也就是符合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

这种看法片面强调了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相关性,没有揭示出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本质,也没有反映出国家是为谁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在保护和实现谁的利益。

我们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所谓公共事务,是指该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把社会控制在“秩序”范围内,推动社会发展,所进行的满足社会成员共同需要与要求的一系列社会活动。

一、公共事务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伴随着公共事务的产生,人类社会就出现厂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社
会活动。

从历史上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在主体、客体和手段方面有所不同,根据这些方面的差异,可以把公共事务管理的发展粗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成长阶段:从公共事务管理产生之初起一直到19世纪中叶。

在原始社会中,仅存在简单的社会性公共事务,社会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自我管理;在国家产生之后,政治性公共事务产生并日益突出,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当时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主要运用的是经验式的管理手段。

2、公共行政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80年代。

在这一阶段中无论是政治性公共事务还是社会性公共事务,其内容和范围都迅速扩大,迫切需要通过有效管理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政府最终成为公共事务管理最重要的主体,主要运用行政手段,保证公共事务管理的有序规范。

3、公共管理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

在这一阶段,社会性公共事务的内容和范围更为扩大,复杂性大大提高。

主要依靠政府管理公共事务暴露出诸多弊端,由此引发了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的政府改革浪潮,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日趋多元化。

另外,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许多管理方法被引入公共管理之中,公共管理手段趋于多样化。

可见,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古已有之,但长期以来,或者是特定的社会条件限制了政府参与或不需要政府参与,或者是政府力量过于强大而拒斥了社会参与,一直没有形成政府与社会合作管理公
共事务的社会条件,换句话说,一直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管理”。

今天我们所说的公共管理实际上是指对公共事务管理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形成了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的。

开放的管理体系。

具体来说,公共管理就是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进步,在互动合作过程中,采取一定方式、方法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活动。

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将越来越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在国家消亡之后,国家权力复归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将完全依靠社会自身力量来完成,公共管理这一特定的历史范畴也就会结束其使命。

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也开始了行政管理改革。

其根本的动因来自于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国家与企业。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变化,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必然要求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观念、方法、体制等方面进行彻底变革。

尽管这种变革和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原因不尽相同,但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改革也开启了公共管理的进程,这一进程与国际上从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相契合,同样需要我国学者和实际工作者重新思考公共事务管理的方法等问题。

二、公共管理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管理具有两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一方面,管理普遍存在于一切社会协作生产和社会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具有自身的一般规律,这使得管理活动和方法具有可学习和借
鉴性。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管理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必然体现出生产资料占有者的意志,这使得管理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性质,使得管理活动和方法具有特殊性。

管理方法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依据管理与管理方法的两重性原理,我们可以把公共管理的方式与方法概括为两个层次,即实质方法与技术方法。

实质方法是由于社会属性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而采用的适合各国实际情况的管理方式,必然体现该社会的特定生产关系。

它包括法律手段、政策手段、思想政治手段等。

技术方法则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但与社会生产关系属性的相关性不大,可以为不同社会制度中的人们共同采用的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管理技术方法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既采用了资源与支出控制的技术,也使用了用于保证个人和团体绩效的技术。

其中,收支预测、财政趋向监控、战略计划、零基预算、目标基础预算和方案预算被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是最有效的几种方法。

另外,纯粹的管理技术手段也获得了极大发展,主要表现在计算机与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普遍应用方面。

我国同样处于公共管理的发展时期,对于这些技术方法,应该积极借鉴、吸收,使之为我所用。

三、我国的社会主义特色管理方法
在我国,最具特色的公共管理方法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
的基本方略。

”2002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又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木可偏废。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从治理国家的大局出发,指明了我们党治国方略转变的根本方向。

法治是要求党和国家机关的活动必须依照法律,管理的目的是保护公民权利。

德治是指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包括提高人民群众道德素质,也包括提高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奉公守法意识,尤其以党和国家机关干部的“官德”建设为核心。

只有把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依法活动和“官德”密切结合起来,才能贯彻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公共事务除了要应用法治和德治手段外,还要运用政策手段。

尤其是在制定法律还不成熟的社会条件下,对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就要由政策来加以解决。

公共管理学所要研究的政策,是党和国家把解决全局性问题的方法细化、具体化的结果。

在当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国际国内情况瞬息万变的条件下,决策就成为各项事业成败的关键。

为了避免和减少决策的失误,就必须要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科学化是对决策的共性要求,在中西方没有本质区别。

民主化则必然反映一个国家的阶级属性。

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公共管理决策必然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公共决策在名义上反映的是全民的公共利益,事实上所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整体利
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