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案第8章第抽样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
课名:数学(2)教师:
班级:编写时间:
课题:8.1,8.2平面的基本性质
授课时数
2节
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平面的概念、平面的基本性质;(2)掌握平面的表示法与画法.教学重点:平面的表示法与画法.
教学难点:对平面的概念及平面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教学步骤及内容:
【新知识】
平面的概念就是从这些场景中抽象出来的.数学中的平面是指光滑并
且可以无限延展的图形.
平静的湖面、窗户的玻璃面、黑板面、课桌面、墙面等,都是平面的
一部分.
我们知道,直线是可以无限延伸的,通常画出直线的一部分来表示直
线.同样,我们也可以画出平面的一部分来表示平面.
通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并用小写的希腊字母αβγL
、、、来表示不
同的平面.如图8−2,记作平面α、平面β.也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
点的字母或两个相对顶点的字母来命名,如图8−2(1)中的平面α也可
以记作平面ABCD,平面AC或平面BD.
【说明】
根据具体情况,有时也用其他的平面图形表示平面,如圆、三角形等.
当平面水平放置的时候,通常把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画成45°,横边画成邻
边的2倍长(如图8−2(1)).当平面正对我们竖直放置的时候,通常把
平面画成矩形(如图8−2(2)).
旁批栏:
α
A B C
D
β
(2)
图8−2
(1)
*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1 表示出正方体
1111
ABCD A B C D
-(如图8−3)的6个面1.
【说明】
如图8−3所示的正方体一般写作正方体
1111
ABCD A B C D
-,也可以简记作
正方体
1
A C .
图8−3
解这6个面可以分别表示为:平面AC、平面
11
A C、平面1
AB、平面1
BC、
平面
1
CD、平面1
DA.
*运用知识强化练习
1.举出生活中平面的实例.
2.画出一个平面,写出字母并表述出来.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新知识】
直线与平面都可以看做点的集合.点A、B在直线l上,记作A l B l
∈∈
、;
点A、B在平面α内,记作A B
αα
∈∈
、.(如图8−5)
由上述实验和大量类似的事实中,归纳出平面的性质1:如果直线l上的
两个点都在平面α内,那么直线l上的所有点都在平面α内.
此时称直线l在平面α内或平面α经过直线l.记作lα
⊆.
画直线l在平面α内的图形表示时,要将直线画在平行四边形的内部(如图
9−5).
旁批栏: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新知识】
由上述观察和大量类似的事实中,归纳出平面的性质2:如果两个平面有
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并且所有公共点的集合是过这个点的
一条直线(如图8−6).
此时称这两个平面相交,并把所有公共点组成的直线l叫做两个平面的交
线.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交线为l,记作l
αβ=
I.
【说明】
本章中的两个平面是指不重合的两个平面,两条直线是指不重合的两条直
线.
画两个平面相交的图形时,一定要画出它们的交线.图形中被遮住部分的
线段,要画成虚线(如图8−7(1)),或者不画(如图8−7(2)).
*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实验】
在桌面上只放一颗或两颗尖朝上的图钉,是否能将一块硬纸板架起?如果
在桌面上放置三颗尖朝上的图钉,那么结果会怎样?
旁批栏:图8−5
图8−6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新知识】
由上述实验和大量类似的事实中,归纳出平面的性质3:不在同一条直线
上的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如图8−8).
【说明】
“确定一个平面”指的是“存在着一个平面,并且只存在着一个平面”.
根据上述性质,可以得出下面的三个结论.
1.直线与这条直线外的一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如图8−10(1)).
2.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如图8−10(2)).
3.两条平行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如图8−10(3)).
*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2在长方体
1111
ABCD A B C D
-(如图8−12)中,画出由A、C、1D三
点所确定的平面γ与长方体的表面的交线.
分析画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关键是找出这两个平面的两个公共点.
解点A、
1
D为平面γ与平面11
ADD A的公共点,点A、C为平面γ与平
面ABCD的公共点,点C、
1
D为平面γ与平面11
CC D D的公共点,分别将这三
个点两两连接,得到直线
11
AD AC CD
、、就是为由1
A C D
、、三点所确定的平面
γ与长方体的表面的交线(如图8−12(2)).
旁批栏:α
图8−8
A
α
(1)
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