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课后习题-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心理学(第三版)》(人教版)课后习题(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圣才出品】

《心理学(第三版)》(人教版)课后习题(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圣才出品】

《心理学(第三版)》(人教版)课后习题第15章青少年心理与教育1.学习本章之后,请你谈谈为什么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和教学必须了解他们的年龄特点?答:青少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加速期和过渡期,是个体从童年走向独立的人生道路的转折期,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

从生命全程来看,个体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年龄特点不同,只有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年龄特点,才能更好的促进个体的发展。

了解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对青少年的教育和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1)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发展是青少年认知能力发展的核心。

这一时期思维发展的基本模式是由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过渡到辩证思维,主要是思维逐步符号化,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个体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了解了这些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有针对性的促进青少年的思维发展,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

(2)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发展较快,而心理发展相对平稳,这种生理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常常会使个体面临一系列心理危机。

了解这一特点,有助于教育者和家长全面认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

(3)青少年时期的生理成熟往往会给青少年带来成人感,从而使青少年要求独立的意愿增强,而家长此时仍将青少年视为一个小孩子,青少年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与家长对青少年发展的认识滞后之间就形成了矛盾,这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了解了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家长重新审视自己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从事事包办代替到给予适当的自由,从而改善紧张的亲子关系,促进青少年的个性、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4)青少年时期是成长发育的高峰,是心理、生理发育的加速期,同时也是社会问题甚至犯罪的高发时期。

对青少年的年龄特点的了解对于青少年社会问题发生的预防以及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只有了解了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才能促进个体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2.你能将少年的主要心理特点跟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的情况加以对比并作出说明吗?答:少年期相当于初中阶段,这是向青年时期过渡的中间时期。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章节题库-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圣才出品)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章节题库-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以“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心理学派是()。

[统考2007研]A.格式塔B.人本主义C.构造主义D.行为主义【答案】C【解析】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经验。

个体经验是由感觉、意象和激情三个基本元素构成的,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激情是感情的元素,所有复杂心理活动都由这些元素构成,故可以通过内省法,即个体对自己体验的反思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对人的心理现象作出解释。

A项,格式塔心理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而不能人为肢解。

B项,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强调心理学应该以正常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人是最重要的,其本性是善良的,并蕴涵着无限的潜力。

D项,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而不是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客观研究的意识。

2.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

[统考2007研]A.调查法B.个案法C.测验法D.观察法【答案】B【解析】个案法是对被试各个方面及其状况进行深入而详尽了解,搜集有关信息,经分析推知其行为真正原因的研究方法。

A项,调查法是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意见或态度,以此分析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C项,测验法是使用标准化测验工具度量个体间对同一事物反应的差异,或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或情景中的反应差异的研究方法。

D项,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对个体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表现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记录,经分析以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3.强调心理学不应该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是()。

[统考2008研]A.构造主义B.机能主义C.人本主义D.行为主义【答案】D【解析】行为主义反对以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主张以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都以意识作为研究对象,所不同的是前者主张研究意识的成分,而后者主张研究意识的功能。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品德的形成)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品德的形成)

第13章品德的形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品德描述正确的是()。

A.其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B.品德就是道德C.品德就是个性D.品德一定危害社会【答案】A【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三种基本心理成分。

品德不同于道德,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道德是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准则的总和。

品德是个性中最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并不等同于个性。

品德对社会有利有弊,良好的品德对社会有益。

因此答案选A。

2.皮亚杰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方法是()。

A.道德两难故事B.守恒实验C.沙盘游戏D.对偶故事法【答案】D【解析】皮亚杰以谈话法为研究方法,即先给儿童讲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然后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向儿童提出一些事先设计好了的问题,分析儿童的回答,尤其是错误的回答,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揭示了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及其影响因素。

因此答案选D。

3.品德心理的核心成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A【解析】道德认识是对于行动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既包含着对一定的道德知识的领会,也包括着以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行动指南,变为信念并以此来评价自己和别人的道德行为。

它是品德心理的核心成分。

4.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能力是()。

A.同感B.以病人为中心C.移情D.自我【答案】C【解析】移情是指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能力。

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移情是最具有动力特征的因素。

因此答案选C。

二、简答题1.品德的心理结构是什么?答:一般认为,品德心理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对于行动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既包含着对一定的道德知识的领会,也包括着以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行动指南,变为信念并以此来评价自己和别人的道德行为。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13章品德的形成)【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13章品德的形成)【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13章品德的形成)【圣才出品】第13章品德的形成一、选择题1.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开始获得守恒概念的个体,其思维发展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解析】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的认知发展可以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其中,感知运动阶段的特点是,客体永恒性和目标定向行为;前运算阶段的特点是,动作图式的符号化和语言迅猛发展;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出现“守恒”概念、去自我中心主义和进行群集运算。

“守恒”是指无论物体的形态如何变化,其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形式运算阶段,是指思维不依赖于具体可感知的事物,可通过假设推理来解答问题,这时儿童的思维发展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

2.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杜拉(A.Bandura)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D【解析】道德品质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

班杜拉等社会学习理论家的研究重点是道德行为,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等认知发展理论家的研究重点是道德认知,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研究的重点是道德意志或道德情感。

3.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A.勤奋感B.亲密感C.自我完善感D.自我同一感【答案】D【解析】艾里克森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①婴儿期(0~2岁):主要发展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②儿童早期(2~4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

③学前期(4~7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④学龄期(7~12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⑤青年期(12~18岁):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感,体验忠诚的实现。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章节题库-学校的教育社会心理(圣才出品)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章节题库-学校的教育社会心理(圣才出品)

第12章学校的教育社会心理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正式群体的是()。

A.学校B.班级C.同龄群体D.小组【答案】C【解析】在中学,非正式群体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同龄群体(也叫同辈群体),这是青少年学生主要的参照群体,它对青少年的行为和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不是社会化的载体。

[心理咨询师2008年11月二级]A.家庭B.大学C.杂志D.意识【答案】D【解析】个体社会化的载体包括: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

杂志属于大众传播媒介。

2.下列选项中,属于正式规范的是()。

A.学校的规章制度B.班级的班风C.学校的校风D.学生的行为方式【答案】A【解析】正式规范是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规范。

一旦成员违反这种规范,将受到群体的批评、教育,甚至惩罚。

光环效应是一种()的现象。

[心理咨询师2008年11月二级]A.社会适应B.信息干扰C.先入为主D.以偏概全【答案】D【解析】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

3.下列关于第一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印象往往是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获得对他们的动机、感情、意图等方面的认识,最终形成关于这个人的印象B.第一印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C.第一印象的“先入为主”会对人的知觉产生偏差D.第一印象在实际生活中有积极意义【答案】D【解析】第一印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会对人的知觉产生偏差,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有消极意义。

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不协调时,()往往占有主导地位。

[心理咨询师2008年11月二级]A.情感成分B.行为倾向成分C.认知成分D.动机成分【答案】A【解析】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

一般地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

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4.知觉防御指()。

A.人们对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会视而不见或加以歪曲,以达到自我防御的目的B.一种“以偏概全”效应,即根据一个人的个别品质而作出全面的评价C.一种通过以己度人的方法来观察他人和认识、评价他人D.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答案】A【解析】B项是晕轮效应的概念;C项是投射的概念;D项是定型的概念。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课后习题-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圣才出品)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课后习题-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圣才出品)

第15章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1.什么是健康的心理与不健康的心理?答:(1)健康的心理①含义:健康的心理是指在生理机能正常的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与其年龄特征相适应,没有异常、缺陷或疾病表现的状态。

②标准:1951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与人合著的《变态心理学》一书中,列举的正常人的十条健康心理标准,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引用。

这十条标准是:a.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b.能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估价;c.生活目标切合实际;d.不脱离现实环境;e.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f.善于从经验中学习;g.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h.能适度地发泄情绪与控制情绪;i.在不违背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j.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2)不健康的心理①含义:不健康的心理是指学生可能在思想上、情绪上和行为上产生与社会生活习惯不相符合或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的现象。

他们对客观事物往往有某些夸张或过度的心理反应,有的还表现为对外界适应的能力降低,甚至丧失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②少年期学生常见的不健康心理的表现:a.嫉妒;b.多疑;c.压抑感;d.骄傲与自卑;e.撒谎;f.攻击性;g.无端恐惧;h.强迫癖与强迫症。

2.怎样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应当遵循哪些原则?答:(1)心理咨询的形式①直接咨询直接咨询是咨询人员与咨询对象面对面接触而开展咨询活动的形式。

这种形式又可以分为个别咨询、集体咨询和门诊咨询三种。

a.个别咨询是由一个咨询人员对咨询对象的心理问题单独地解答、劝导与帮助的形式。

b.集体咨询是根据咨询对象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将咨询对象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讨论,最后由咨询人员解释他们存在的共同问题的一种形式。

c.门诊咨询是在医院或咨询机构按照门诊的办法进行的咨询形式。

门诊咨询是最普遍的心理咨询形式。

门诊咨询有综合性咨询和专门性咨询两种。

②间接咨询间接咨询是借助于某种媒介而开展的咨询活动形式。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品德及其形成)【圣才出品】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品德及其形成)【圣才出品】

第9章品德及其形成9.1复习笔记一、品德概述1.品德与道德的关系(1)品德和道德的含义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指个人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它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实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上的表现。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所支持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们分辨是非善恶的尺度,进行道德判断的依据,调节道德行为的准则。

(2)品德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品德和道德既有紧密联系的一面,又有彼此区别的一面。

区别:①品德与道德的内涵不同。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关系在社会心理发展中长期积淀的产物。

品德是在一定社会道德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支配、调节个体道德行为的个体意识,是一定社会道德个性化的反映。

②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则是个人需要。

③品德与道德反映的内容不同。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对社会关系的理性反映;品德作为人个体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了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要求的关系。

从反映内容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

④品德与道德表现的方式和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同。

社会道德一经确立,就以传统、公德、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整个社会关系的维持起调节控制作用。

品德一旦形成,就以个人信念、理想、稳定的心理倾向和惯常的行为倾向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个体的品德行动起支配调节作用。

联系: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

社会道德的发展不但受社会需要驱动,而且受个体原有品德基础制约,没有品德基础的道德是空洞的道德,这样的道德,不仅难以转化为个体的信念,而且还会妨碍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品德的形成、发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基础,没有道德基础的品德是虚假的品德。

2.品德心理结构心理学家为了揭示品德的心理实质,寻找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力图从心理构成的层面上研究品德的心理结构。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章节题库-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圣才出品)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章节题库-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圣才出品)
A.爱好 B.诱因 C.需要 D.内驱力 【答案】B 【解析】诱因是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内驱力是由 生理需要引起来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 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当人的兴趣不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 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人的动机便成为人的爱好了。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Fra bibliotek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9 章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一、单项选择题
1.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 A.诱因 B.需要 C.兴趣 D.信念 【答案】A
)。[统考 2007 研]
【解析】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行动,使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动
11.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需要的是( )。 A.面包 B.饥饿 C.寻找食物
5 / 11
圣才电子书

D.吃面包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案】B
【解析】生理需要是指个体为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的需要,如进食、饮水、睡眠、
运动、排泄、性生活等等。
12.个性是指一个人的( )。 A.心理过程 B.整个心理面貌 C.气质 D.性格 【答案】B 【解析】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6.心理学把激活人的行为并引导其朝向目标的心理状态是( )。 A.需要 B.动机 C.驱力 D.诱因 【答案】B 【解析】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要求的反映,是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 态。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诱因是指能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 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8.下列选项中,有关动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动机能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 B.动机能够直接观察而被知晓 C.可以通过分析了解个体的动机水平 D.同样的动机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答案】B 【解析】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对于这种内部过程,我们 不能进行直接的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达等 外部行为间接地推断出来。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名校考研真题-单项选择题(圣才出品)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名校考研真题-单项选择题(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说明:我们从指定《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为考研参考书目的名校历年考研真题以及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统考真题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考研真题,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通过这一部分的练习,可以帮助学员巩固基础知识、夯实专业基础,从而做到全方位备考。

一、单项选择题1.“月亮在云中穿行”是哪一种运动知觉现象?()[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研] A.诱导运动B.似动现象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答案】A2.立体电影利用的知觉原理主要是()。

[统考2012年研]A.运动视差B.纹理梯度C.线条透视D.双眼视差【答案】D【解析】立体电影是利用人双眼的视角差和会聚功能制作的可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

3.一名5岁小儿童向怀里抱的布娃娃讲妈妈曾给她讲过的故事,这种语言属于()。

[统考2012年研]A.对话B.独白C.语言获得D.语言理解【答案】B【解析】独白言语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语言,其表现为报告、讲演、讲课等形式。

其特点主要由是:①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语言活动;②是一种开展的语言;③是有准备、有计划进行的语言活动。

4.安德森(J.R.Anderson)提出了语言产生的三阶段模型,该模型认为语言产生的阶段包括()。

[统考2012年研]A.构造、转化、执行B.概念化、公式化、发音C.构造、转化、发音D.概念化、公式化、执行【答案】A【解析】安德森提出语言产生的三阶段主要有:①构造阶段,根据目的确定要表达的思想;②转化阶段,运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语言的形式;③执行阶段,将语言形式的信息说出或写出。

5.展开性程度最高的言语形式是()。

[统考2009年研]A.独白言语B.对话言语C.书面言语D.内部言语【答案】C【解析】言语包括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外部言语又包括口头言语(对话言语、独白言语)和书面言语。

按照展开性程度依次排列为内部言语<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书面言语。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理智感的是()。

品德的形成试题

品德的形成试题

品德的形成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能够促进品德形成的因素是()
A.家庭教育
B.社会环境
C.学校教育
D.以上都是
2.品德形成是一个()的过程。

A.长期
B.短期
C.单一
D.无限期
3.以下关于品德形成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A.品德形成只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B.品德形成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C.品德形成涉及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D.品德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培养和加强
4.以下哪项行为不属于品德形成的主要阶段之一?()
A.儿童期阶段
B.青少年期阶段
C.成年期阶段
D.老年期阶段
二、判断题
1.品德的形成仅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
2.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可以加速的,不必经历多年的积累。

()
3.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于品德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4.个体在不同的生活阶段会经历品德形成的不同阶段。

()
三、问答题
1.请阐述家庭教育对于品德形成的重要性。

2.举例说明社会环境对品德形成的影响。

3.你认为学校教育在品德形成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你认为品德形成是否与个体的性格有关,请解释你的观点。

四、综合题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影响个体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

请你结合自身经验和观察,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谈谈你认为对于品德形成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并阐述你的观点。

注意:以上试题为一种可能的选题结构,仅供参考。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作,不拘泥于此结构。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章节题库-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圣才出品)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章节题库-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圣才出品)

第14章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离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答案】C【解析】品德行为要求体现社会道德规范,A、B、D项的行为不包含社会道德规范,只有C项体现了诚实的社会道德规范。

2.幼儿园小朋友不爱吃肥肉,把偷偷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旁边小朋友桌下,以防老师发现。

根据态度和品德的定义这种行为反映的是儿童的()。

A.品德B.不良品德C.不能确定D.嫁祸于人【答案】C【解析】品德是个体表现出的较稳定的特征。

幼儿园小朋友的品德正处在形成过程中,不能将偶然一次不良行为定性为不良品德,小朋友的行为是否属于品德范畴,现在确定还为时尚早。

3.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

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答案】D【解析】根据观察学习的抑制效应和去抑制效应,观察到榜样行为受到惩罚,会间接地在观察者身上产生惩罚作用,从而抑制观察者的不良行为。

为使榜样发挥教育作用,不仅要让观察者看到榜样的行为,还要看到榜样行为的后果,即看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4.为了打击社会不良现象,政府常用“杀一儆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可能是()。

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应C.人的悟性D.替代惩罚【答案】D【解析】“杀一”是指少数人做出了坏行为并受到了惩罚,“儆百”是让观察者看到其行为及其行为的不良后果,而替代性地在自己身上也产生惩罚作用,从而抑制不良行为,这里观察学习的替代效应也叫替代惩罚。

5.小学低年级儿童对事物好坏判断总是易受老师的影响。

儿童行为的最适当解释是()。

A.这阶段儿童道德判断处于皮亚杰的“权威”阶段B.观察学习C.害怕老师的批评D.儿童有模仿的天性【答案】A【解析】小学低年级儿童年龄大致在6~8岁。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章节题库-意志(圣才出品)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章节题库-意志(圣才出品)

2.一个高中生在分科时,既想学理科也想学文科,这时他到的冲突属于( )。[心 理咨询师 2008 年 11 月三级]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答案】A
1 / 1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趋避式冲突指想获得一个目标,它对自己既有利又有弊时所遇到的矛盾心情。 双趋式冲突指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两个动机同样强烈,但不能同时获得时所遇到的 冲突。双避冲突指两个目标都想避开,但只能避开一个目标的时候,人们只好选择对自己损 失小的,避开损失大的目标的冲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在面临重要决策时往往能较快地下定决心,这里所体现的意志品质是( )。 A.自觉性 B.果敢性 C.坚韧性 D.自制力 【答案】B
4 / 1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果断性是指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实现所做决 定的意志品质。
7.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意志活动的是( )。 A.吹口哨 B.背诵课文 C.摇头晃脑 D.膝跳反射 【答案】B 【解析】意志活动是指受意识支配的行为。
8.与受暗示性和独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 A.果敢性
3 / 16
圣才电子书

B.坚韧性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目的性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计划性
C.随意运动
D.克服困难
【答案】ACD
【解析】意志的基本特征包括: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意志行动过程的有( )。 A.采取决定阶段 B.随意计划阶段 C.执行决定阶段 D.反馈执行阶段 【答案】AC 【解析】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确定决定阶段,包括动机斗争和确定行动 的目的。执行决定阶段,包括行动方法、策略的选择和克服困难实现所作出的决定。

《心理学(第三版)》(人教版)课后习题(心理学与教育)【圣才出品】

《心理学(第三版)》(人教版)课后习题(心理学与教育)【圣才出品】

《心理学(第三版)》(人教版)课后习题第1章心理学与教育1.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对心理学有哪些新的印象,得到什么启发?答:(1)通过本章的学习,我对心理学的新印象包括:①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

虽然,最初心理学仅是属于哲学家研究哲学命题的副产物,但是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以客观的研究方法——实验法为基础的实证科学。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正是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②心理学是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也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中间科学。

a.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即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包括不同心理现象的脑机制,脑损伤与各种心理疾病的关系,脑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遗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等。

心理学还研究在计算机上模拟人类的行为,如知觉和问题解决,这些成果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b.人又是社会的实体,他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不能离开社会环境的影响。

离开了人与人的交往,人的语言能力就不能发展起来,人也不能获得高度发展的思维能力,即使是人的感觉和知觉,如敏锐的观察力和音乐听力,也是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此外,心理学还研究社会心理或团体心理,这些心理现象更是社会生活的产物。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因此,在整个科学大家庭中,心理学处在中间的位置,因而可以叫做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③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学既研究正常心理也研究变态心理,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群体心理,既研究动物心理也研究人类的心理。

因此,心理学家既包括维护现代人心理健康的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也包括研究人类基本认知过程的认知心理学家,研究动物心理的比较心理学家,研究群体心理的社会心理学家等等。

④心理学还是一门不成熟的科学。

目前的心理学学派林立,对于同一心理现象,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都给出了各自不同的解释,这种情况说明,心理学目前还没有形成共同的理论框架,因此,心理学还是一门不成熟的科学。

《心理学(第三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品德及其形成)

《心理学(第三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品德及其形成)

第12章品德及其形成【本章重点】1.品德与道德的概念以及二者的关系;2.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3.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研究;4.道德性形成内外条件的研究;5.价值观的概念、教育与培养;6.过错行为的产生原因及矫正方法。

12.1 复习笔记一、品德的概述(一)品德与道德1.道德(1)道德(moral)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由舆论力量与人们的“良心”所支持的行为规范及其施行的总和。

(2)道德规范(moral norm)是一种分辨善恶的尺度,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

自从社会出现了对立的阶级,道德就成了各阶级内部协调关系和维护本阶级利益的手段。

2.品德(1)品德即道德品质(moral trait),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或倾向(stable characteristic or propensity)。

(2)当个人行为由道德观念支配而仍未形成品德之前的道德表现可以称之为道德性(morality)。

道德性是个更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品德以及品德形成之前个人的一切道德表现,品德是道德性发展高级阶段的表现。

品德是现实社会的关系与道德规范在人脑中的反映,也是头脑的产物。

3.道德与品德的关系道德与品德是两种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现象。

(1)联系离开社会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的品德,而许多个人的品德也构成或影响着社会道德的面貌或风气。

(2)区别①发生发展规律不同道德的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的规律,它不以个别人的存亡与个别人品德的有无为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赖于个体的存在,它一方面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同时也服从于头脑反映活动的规律。

②研究对象差异道德是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品德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学研究品德也会涉及某些品德的内容或教育方法,但它的主要任务是探讨品德的心理构成及其产生、发展的心理规律,从而为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课后习题-情感(圣才出品)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课后习题-情感(圣才出品)

第7章情感1.什么是情绪、情感与情操?答:(1)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主观体验;(2)情绪,特别是原始情绪,通常是有机体在维持生存的自然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时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但人的情绪受社会性所制约;同时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并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3)情操是比较复杂的、理智的、高尚的情感。

它是一种以满足社会性的需要为中心的、有组织的情感倾向,是持续发生的若干情感的统一。

它与生理需要没有直接联系,也不同时发生显著的身体变化。

情操是构成人的品德的重要因素,并因个人修养程度的不同而产生显著的差异。

2.情感与认知有什么关系?答:情感和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着的。

(1)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础。

人只有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才能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情感,正所谓“有所知,才有所感”。

(2)人的情感不仅以认识过程为基础,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认识过程。

积极的、良好的情感能激励感知的积极性,提高认识的效果,保持识记的牢固性,加强想象与思维的生动性和创造性。

反之,消极的、不良的情感会影响认识的积极性,降低记忆和思维水平,产生消极的影响。

3.什么是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为什么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答:(1)含义:①道德感是由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②美感是由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它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在艺术上表现的美或丑的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肯定或否定、愉快或不愉快、喜爱或厌恶的态度体验;③理智感是由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它是与人的好奇心、求知欲、热爱真理等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的原因:①道德感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人们按照道德准则的要求,正确地去衡量周围人们的各种思想行为。

同时,也可以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自觉地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②人们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追求在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使人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高尚,使人有美好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使人朝气蓬勃,积极从事劳动、工作和学习;③理智感对人的认识活动的深化、思维任务的解决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教材精讲-品德的形成(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教材精讲-品德的形成(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品德的形成[视频讲解]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的基本界定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是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品德与社会道德品德是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体现。

(1)区别品德和道德所属范畴不同:道德是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品德是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其形式、发展和变化既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也受个体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制约。

属于个体意识形态的范畴。

品德和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

品德与道德产生的需要不同:道德产生是社会的需要,品德产生是个体的需要。

(2)联系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的反作用2.品德与个性性格,也叫个性,是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品德是个性中最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

性格中既有不具道德评价意义的一个层面,例如,内向、外向、乐观好动和沉默寡言;也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一个层面,如,好的:诚实、正直、勤奋和忠义,或者坏的:虚伪、偏见、自私和懒惰。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一般的都认为道德品质包括着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三种基本心理成分。

三、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1.社会规范及其学习规范(norm)一词来源于拉丁文“norma”,原义指木匠使用的“规尺”,后被用来研究人的社会行为,作为人的行为标准。

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1935年进行了一项关于社会规范的形成的经典实验。

实验让被试坐在一间漆黑的房间里,在距被试15英尺远处呈现一个光点。

随着光点的明灭,完全不动的光点似乎在移动(即“自运动现象”)。

然后让被试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

在各个被试单独进行估计时,个体间的差异很大。

若将个人组成两人或三人的小组,让他们同时在一个房间一起观察,尽管每个人最初还是报告自己的估计,他们会很快发生相互影响,并最终达成一致,聚至一个共同的平均距离。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课后习题-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圣才出品)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课后习题-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圣才出品)

第9章个性和个性倾向性1.什么是个性和个性倾向性?答:(1)个性的含义现代心理学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

个性就其本质而言是社会的。

(2)个性倾向性个性具有倾向性,人在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现实事物总有一定的态度和取向。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

2.举例说明个性的心理结构。

答:个性的心理结构是多水平、多层次、多侧面、十分复杂的有机统一的体系。

它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自我意识等几个组成部分。

(1)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它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和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个性倾向性中的这些成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但其中总有一个成分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倾向性成分对其他各个成分起支配作用,并影响其他心理活动。

在个性倾向性的诸成分中,世界观居于最高层次,它制约着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

就人的整个心理现象而言,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最高调节者,也是个性的积极性的源泉。

它直接制约着个性心理特征,又影响人的心理过程,从而使心理现象在每个具体人身上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例如,如果一个学生的认识需要占优势,那他就会积极地注意听讲,主动地记忆和思考,努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和排除各种干扰,认真学习。

同时,他的认识需要就会对他的兴趣、理想、信念产生影响,也会相应地引起智力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这时他的自然性需要被抑制,对日常生活的关心就会退居次要地位。

在个性倾向性的诸成分中,世界观居于最高层次,它制约着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

(2)个性心理特征是比较稳定的特征,它表明一个人的比较典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性格和气质。

①能力是保证活动成功的个性心理特征;②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气质标志着人在进行心理活动时,在神经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等动态性质方面的独特结合的个体差异性;③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人们存在着差异,这就是个性差异。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品德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品德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品德的形成一.不定项选择题1.()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是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趋向成熟。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A.行动 B.内化 C.执行 D.泛化3.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这种现象称之为()。

A.从众 B.服从 C.认同 D.内化4.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儿童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的儿童具备真正意义上的自律,并且出现了利他主义。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公正道德阶段5.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称为()。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6.某些学生经常发生诸如明知故犯之类的错误行为,主要原因在于()。

A.没有形成道德认识 B.没有形成道德观念C.没有形成道德信念 D.没有养成道德习惯7.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在2-5岁时是一种无道德规则阶段,即()。

A.权威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8.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一般遵循()。

A.从自律到自我中心主义 B.从他律到自我中心主义C.从他律到自律 D.从自律到他律9.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10.道德情感的内容包括()。

A.爱国主义情感 B.集体主义情感 C.责任感和义务感D.事业感和自尊感 E.羞耻感11.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像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12.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1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行为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章节题库(第13章 品德的形成)【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章节题库(第13章 品德的形成)【圣才出品】

第13章品德的形成一、选择题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从()开始的,因为他认为这之前儿童没有道德。

A.1岁B.2岁C.3岁D.5岁【答案】D2.品德不良的纠正一般要经历的阶段有()。

A.执拗-醒悟-改变B.醒悟-再犯-顿悟C.醒悟-转变-自新D.转变-自新-醒悟【答案】C3.根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调查,在校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中,存在较普遍、分布较广的是()。

A.过错行为B.品德不良行为C.品德问题行为D.犯罪行为【答案】A4.品德是一种()。

A.社会现象B.意识形态C.道德准则D.个体心理特征【答案】D5.掌握道德概念的条件不包括()。

A.依赖于形象的事件和感性的经验B.有赖于道德知识的学习和概括能力的发展C.有赖于理解道德行为规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答案】D6.属于品德不良的主观方面原因的是()。

A.养而不教,重养轻教B.只抓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C.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D.自己同教师、父母和其他一些关心自己的人情感对立、存有戒心【答案】D7.()提出的理论能够解释道德行为的发展。

A.班杜拉B.皮亚杰C.科尔伯格D.弗洛伊德【答案】A二、概念题1.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答: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是一种西方德育工作模式。

代表人物为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

该学派认为,人的道德发展的核心是道德思维的发展;它是一个具有阶段特点和顺序的连续过程。

德育的目的是促进发展。

即促使受教育者从事积极的道德思维活动,反对“谆谆教海”式的传统方法。

具体实施要求为:①鼓励学生充分考虑他人观点;②让学生通过辩论和在多种选择中开展逻辑思维活动,并勇于作出道德决定;③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冲突,并提供一种解决这种冲突的新的道德结构,促使向高一级水平发展;④为学生安排一个公正的活动环境。

2.社会规范学习答:社会规范学习是指个体接受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值,将外在的行为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需要,从而建构主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即社会规范的内化过程。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9章 品德及其形成)【圣才出品】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9章 品德及其形成)【圣才出品】

第9章品德及其形成一、选择题1.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离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答案】C2.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遭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

A.品德B.态度C.意向D.个性【答案】A3.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观察法B.实验室实验法C.两难故事法D.对偶故事法【答案】C4.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A5.品德不良的纠正一般经历哪些阶段?()A.执拗—醒悟—改变B.醒悟—再犯—顿悟C.醒悟—转变—自新D.转变—自新—醒悟【答案】C6.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表现为“高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属于哪个阶段()。

A.依从B.认同C.同化D.内化【答案】D7.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稳定的【答案】D8.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出现品德不良行为的高峰年龄在()。

A.10~13岁B.15~18岁C.13~15岁D.18~22岁【答案】C二、概念题1.品德(东北师大2004研)答:品德是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总称,指个体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或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它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在个体的个性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其形成是在社会交往中,通过社会规范的学习,内化社会准则,将外在于主体的社会要求转化为主体自身的行为需要,获得对社会规范的遵从经验。

个体社会规范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品德建构的过程。

2.道德答:道德是由社会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共同支持,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行为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道德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章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1.品德心理结构包含哪些心理成分?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应抓好哪些教育环节?
答:(1)品德心理结构包含两部分:
①道德意识形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动机、道德意志;
②道德活动形态,包括道德行为和道德行为习惯。

(2)实现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再到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应抓好下列各方面的教育:
①指导学生选择合理的道德行为方式和方法
a.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完成某一活动任务的行为措施;
b.经常性地开展分析、评议活动;
c.正确对待和处理那些好心办坏事的行为。

②形成道德信念
a.道德信念是一种坚信道德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并主动要求执行和实现行为准则的较高层次的道德需要。

b.加强如何提高道德认识,发展道德评价能力,激发道德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有助于道德信念的形成。

c.重视学生所在的班集体在道德信念形成中的作用。

③组织道德行为的练习和训练
a.向学生讲清练习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
b.创设各种条件,促使良好的品德行为有重复出现的机会,尽可能地避免和排除不良行为的重复出现;
c.依靠集体舆论和采取一定的教育措施,防止练习中出现松劲、不耐烦和偏离目标的现象;
d.及时让学生了解练习的结果和进步的情况;
e.正确地、合理地使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等强化方式,这有助于提高行为练习的效果。

2.试对一个班级学生的品德作调查,进一步对学生的品德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答:调查略。

(1)品德的分类
①品德优良型
这类学生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对周围的人或事有较正确的见解和评价,表现出关心集体、遵守纪律、爱护公物、诚实勇敢、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文明礼貌等优良的品德行为,行为总体中的积极方面是他们品德中的主流。

②品德过错型
这类学生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品德处于中等或中下水平。

过错行为一般表现为起哄、恶作剧、打架、骂人、欺侮弱小同学、说谎、考试作弊、破坏公物等,较多表现为迟到、旷课、不按时交作业、上课时做小动作等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以及对老师不礼貌、与同学不团结、抽烟、小偷小摸等违反行为规范方面的行为。

③品德不良型
学生中出现的说谎、偷窃、逃学、流氓习性、打架斗殴、惹事生非等,都是属于品德不良行为。

品德不良行为和品德过错行为之间虽然没有明确的界限,但前者明显地具有下列特点:
a.行为受不良道德认识和错误思想所支配,行为是有意的,目的是明确的,对不良的行为后果无自责和悔恨;
b.不良行为出现的频率高、次数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c.行为后果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并有较严重的扰乱性和破坏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校和社会的不安宁。

(2)品德分类的依据
依据学生品德行为总体中占主导地位并起支配作用的行为。

3.如何才能促使学生接受外部的道德要求,并转化为内在的道德需要?
答:(1)在品德教育中,教师要根据社会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提出一定的道德要求。

一般来说,教师通过说服教育、组织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和执行道德要求的必要性,从而激起实行道德要求的意向。

(2)外部的教育要通过受教育者认知、情感、意志等内部心理活动,才能纳入主观的反映,形成一种力求维护和实现道德要求的愿望或意向,或称之为道德需要。

学生按照一定的道德要求行动,给集体或他人带来益处,并受到赞扬和好评时,才能体会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

这种由实践结果引起的愉快体验,进一步促使他们产生继续按道德要求行动的愿望,这时他们便将外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了内在的道德需要。

4.选择一个品德不良学生作个案调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矫正方法和教育措施。

答: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