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专题一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合集下载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整合》高中政治选修5专题一ppt课件【人教版】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整合》高中政治选修5专题一ppt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041962cf84b9d528ea7a43.png)
依法治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实行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有法可依:形成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依法办事:树立社会主义的权利义务观
法治国家:坚持全面推进依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专题整合ZHUANTI ZHENGHE
-1-
知识网络
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是什么 法的历史类型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法的特点
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特点
法:国家制定和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概念
法的政治职能 法:执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法的社会职能
依法治国的含义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一
二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地位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基本含义 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 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 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3.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前提和基础 形成符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比较科学完备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律体系。
法治国和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民权利
核心归纳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一
二
一、法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1.法的本质 (1)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2)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的;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2.法的基本特征 (1)法是规定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的行为规范。 (2)法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3)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行为规范。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湖南省高考政治复习 专题1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湖南省高考政治复习 专题1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73720e4a011ca300a6c39067.png)
(2)在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广大 人民群众,这是因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 都是属于人民的。人民是依法治国的最高层次主体。 (3)依法治国的客体或对象是国家事务、经济文 化工作人员的活动,重点解决的是国家机 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依法办事问题,基础是要形成人 民群众的普遍守法的氛围。
2.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我国社会主义法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并以国 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它体现着由我 国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它用规定法律上 的权利和义务的方式,确认、保护和发展社会主义 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工具。
(1) 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基本 方略。
(2)①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全文公布草案、征 集意见、修改和审议等立法程序,修订《防震减 灾法》,体现了立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 或修改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②检 察机关依法打击各种危害抗震救灾和群众利益的 犯罪行为,严肃查处和预防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 中的职务犯罪,体现了司法机关严格执法,确保 司法公正,监督有力。
1.法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1) 法的本质。①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 级共同意志的体现。②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 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③经济以外的 其他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影响。
(2) 法的基本特征。①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②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③法是规定了人 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④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 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3.依法办事 (1)依法办事,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也关 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 (2)坚持依法办事,就要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 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每个公民既要依法行使政 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权利,通过合 法的劳动和经营获取正当物质利益;又要自觉履行 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 社会责任。
高中政治专题1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政治专题1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8091895ff5335a8102d220f2.png)
1.判断 (1)以德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在我国,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制定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4)依法办事,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权利义务观。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革命。
【提示】 (1)× (2)× (3)√ (4)√ (5)√
第 2 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依法治国的主体、领导者、依据、对象、目的各是什么? 【提示】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依法治国的领导者是中国共 产党;依法治国的依据是宪法和法律;依法治国的对象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 事业、社会事务等;依法治国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 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材料启示公民应该如何做到依法治国? 【提示】 公民应当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权利义 务观,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2.教材 P9 探究问题 【提示】 我国法律体系日益完备,根据制定机关不同可分为宪法、法律、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根据所调整的领域不同可分 为民法商法、行政法、社会法、经济法等。
3.教材 P11 探究问题 【提示】 (1)何某的行为不属于合法行使权利。尽管何某有权饲养、放飞 信鸽,但他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否则就可能承担相应法律 责任,成为被告。 (2)可根据自身所了解的实际,简单举例。例如,公民在公共场所行使言论 权不得给他人造成伤害;公民的家庭生活不得干扰居住区的其他居民;等等。
() () () () ()
2.【思考】 我国法律体系尚不健全,所以不能切实尊重和保护公民权益。 这种观点对吗?
【提示】 这种观点不对。随着法律规定、司法体制、维护权益机制的不 断完善,我国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将不断得到切实尊重和全面 保障。
高中政治专题11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政治专题11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33a73a1dbe1e650e53ea9907.png)
材料二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明确规 定:个人不能发起公开募捐,承诺捐款不兑现或被起诉,摊派捐赠任务构成犯罪。 慈善法依法规范了全社会的慈善行为,标志着我国将进入依法治善的时代。
第 2 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法律是永恒不变的吗?为什么?
【答案】 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法所反映的 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 是统治阶级所承认的公平正义,归根到底要与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相 适应,不可能永恒不变。
3.法的历史类型: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即 奴隶制法、 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我国当代的法属于 社会主义法。
4.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 众 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在我国,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 公平正义,是绝大多数人公认的公平正义,是真正体现社会进步 的公平正义。
第 3 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全面认识法的产生、本质、特点和作用
法
具体表现
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 产生
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和发展的
本质 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从法的对象来看,法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标准和方向;从法的 内容来看,法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从法的创制形 特点 式来看,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从法的实施来看,法是由国家 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作用 法执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解析】 要想有效地保证法的实施,需要将国家强制力与人民的自觉遵 守有机结合起来,所以 B 正确。
高二人教版政治选修5课件:专题整合1
![高二人教版政治选修5课件:专题整合1](https://img.taocdn.com/s3/m/c23ae3555a8102d276a22fc7.png)
专题整合
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 法的历史类型 我国社会主义 法的本 质
法的本质、特 点和作 用
法的特点
法的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 法的特 点
法的政治职能 法的作用 法:共产 党领导 人民治 理国家 的基本 方略 依法治国 的总目 标 实现总目 标的原 则
依法治国 、建设 社会主 义法治 国家的 前提和 基础 科学立法:形成 并不断 完善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法律 体系 中国特色 社会主 义法律 体系的 构成
全文结束!谢谢 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全民守法:树立 社会主 义法治 意识和 权利义 务观
坚定不移走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法治 道路 法治中国:全面 推进依 法治国 和全面 贯彻实 施宪法 依法保障全体 公民享 有广泛 的权利
一、法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1.法的本质 (1)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2)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的;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2.法的基本特征 (1)法是规定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的行为规范。 (2)法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3)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行为规范。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 法的历史类型 我国社会主义 法的本 质
法的本质、特 点和作 用
法的特点
法的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 法的特 点
法的政治职能 法的作用 法:共产 党领导 人民治 理国家 的基本 方略 依法治国 的总目 标 实现总目 标的原 则
依法治国 、建设 社会主 义法治 国家的 前提和 基础 科学立法:形成 并不断 完善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法律 体系 中国特色 社会主 义法律 体系的 构成
全文结束!谢谢 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全民守法:树立 社会主 义法治 意识和 权利义 务观
坚定不移走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法治 道路 法治中国:全面 推进依 法治国 和全面 贯彻实 施宪法 依法保障全体 公民享 有广泛 的权利
一、法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1.法的本质 (1)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2)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的;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2.法的基本特征 (1)法是规定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的行为规范。 (2)法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3)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行为规范。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优化指导】高考政治总复习 专题一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优化指导】高考政治总复习 专题一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d63a795f1711cc7931b71657.png)
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我国法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领域发挥着重要 作用。①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中,法促进和保障生产力的 解放和发展,维护和保障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社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坚持有法可依、有
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 究的前提和基础,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影 响,共同保障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和实现。
2.立法与法律体系
(1)立法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活动。广义的立法泛指有关 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订、修 改、补充、废止规范性文件的活动。狭义的立法专指国家最高 权力机关(或称国会、国家立法机关等)制订、修改、补充、废止
(3)关于当代我国法的作用:我国法在经济、政治、文化和
社会等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①在社会主义物 质文明建设中,法促进和保障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维护和保 障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促进和保障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生活与哲学
选修5
专题一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1.法的本质 第一,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 第二,法所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 活条件决定的。
第三,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有一
定的影响。
2.法的基本特征
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具有 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法规定了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 第二,法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高考政治(新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选修5 专题一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共计25张PPT)
![高考政治(新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选修5 专题一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共计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12f421e03d8ce2f006623c7.png)
核心考点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解 析
本题主要考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 想基础等知识,即要树立社会主义权利义务观。作答 时,首先要根据法律知识判断李某在认识和行为上有 哪些错误,然后着重分析如何克服这样的错误行为, 形成正确的行为选择,从中归纳出对我们的启示。
核心考点
核心突破
核心考点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变式训练 2013 年 12 月 10 日,李某购买了坐落在原告吴某住宅楼 南侧的金鑫大厦一套住房并开始装修。 两楼间距为 20 米, 原告的 主卧就在南侧。被告经常装修施工至深夜,严重地干扰了原告及 周边居民的正常休息和生活秩序。原告多次找被告协调赔偿及夜 间停工事宜,但李某认为在自家装修,什么时候装修是自己的权 利,致使谈判无果。2014 年 1 月 18 日,吴某将李某诉至法院, 要求被告在 23 点后停止噪声施工,支付噪声补偿款 2 000 元。法 院认为,被告依法取得住房并享有装修的权利,但装修施工噪声 对相邻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造成很大影响,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 施,遂判决李某向吴某等邻居道歉,23 点后停止施工。 此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大一轮复习
选修5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专题一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考点展示] 1.法的本质、特点;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主干构建
考点突破
限时训练
主干构建·精要概览
国家 社会主义 统治阶级 权利和义务 国家 国家强制力 党 宪法和法律
思想基础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核心考点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限时训练
1 2 3 4
1.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关于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选举法》的决定。该法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 大代表,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 更好地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对于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 重要意义。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点的?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解 析
本题主要考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 想基础等知识,即要树立社会主义权利义务观。作答 时,首先要根据法律知识判断李某在认识和行为上有 哪些错误,然后着重分析如何克服这样的错误行为, 形成正确的行为选择,从中归纳出对我们的启示。
核心考点
核心突破
核心考点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变式训练 2013 年 12 月 10 日,李某购买了坐落在原告吴某住宅楼 南侧的金鑫大厦一套住房并开始装修。 两楼间距为 20 米, 原告的 主卧就在南侧。被告经常装修施工至深夜,严重地干扰了原告及 周边居民的正常休息和生活秩序。原告多次找被告协调赔偿及夜 间停工事宜,但李某认为在自家装修,什么时候装修是自己的权 利,致使谈判无果。2014 年 1 月 18 日,吴某将李某诉至法院, 要求被告在 23 点后停止噪声施工,支付噪声补偿款 2 000 元。法 院认为,被告依法取得住房并享有装修的权利,但装修施工噪声 对相邻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造成很大影响,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 施,遂判决李某向吴某等邻居道歉,23 点后停止施工。 此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大一轮复习
选修5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专题一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考点展示] 1.法的本质、特点;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主干构建
考点突破
限时训练
主干构建·精要概览
国家 社会主义 统治阶级 权利和义务 国家 国家强制力 党 宪法和法律
思想基础
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核心考点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限时训练
1 2 3 4
1.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关于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选举法》的决定。该法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 大代表,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 更好地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对于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 重要意义。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点的?
高中政治 高中政治 专题一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学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政治 高中政治 专题一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学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67f4eaf7b9f3f90f77c61b13.png)
诱思自主学习区
学案2
一、依法治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依法治国: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 宪法 和 法律 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 国家 事务,管理 经济文化 事业, 管理 社会 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 社会主义民主的 制度 化、 法律 化。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 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参与 、 平等发展 的权利。
诱思自主学习区
学案2
提醒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
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 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核心,执 政为民是本质要求, 公平正义是价值追求, 服务大局是重要使命,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 完整准确地体现了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必依 、 执法必严
提醒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在党的领导下,使社会主 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各 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诱思自主学习区
学案2
二、有法可依: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形成符合 改革开放 和 现代化建设 需要的、比较科学完备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的 前提 和 基础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 宪法 为统帅,以宪法相关 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
学案2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高中政治课件
学案2
学案2
学案 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走进生活】 2012 年 9 月 24 日,四川 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重庆市原副市 长、公安局原局长王立军徇私枉法、叛 逃、滥用职权、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 王立军因徇私枉法、滥用职权,叛逃并受贿 305 万被判处有期 徒刑 15 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 思考:(1)材料说明我国实施了哪种基本治国方略? (2)这则案件给我们什么启示?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5 专题1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教案课件(36张)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5 专题1 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教案课件(36张)](https://img.taocdn.com/s3/m/016017180740be1e650e9a7e.png)
-2-
1
一
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二 三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一、法的本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 1.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私有制、 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2.法的本质。 (1)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2)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决定的。 (3)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3.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即奴隶制法、封建制 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我国当代的法属于社会主义法。 4.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12-
1
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法的特点 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法作为社 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策、道德、宗教等其他社会规范 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法是规定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的行为规范。法作 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规定了人们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做什么、应 当做什么或不应当做什么。法的对象是一般的人和事,在同样的条 件下,法的规范可以反复适用。人们通过法有可能预见到国家对自 己和他人的行为的态度和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法规定了人们的 行为模式,从而成为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范的标准。
二 三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三、法的作用:执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1.法的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 2.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提示法所执行的这两种职能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 领域中。法在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之,我国社会主义法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 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它体现着由我国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它用 规定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方式,确认、保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社 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重要保障。
课件:人教版选修5 专题一第二框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课件:人教版选修5 专题一第二框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3caf36bcfd0a79563c1e7271.png)
自主预习学案
一、依法治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基本方略
1.依法治国的含义
(1)依法治国的含义:人民群众在____的领导 党 下,依照______和______规定,通过各种途 宪法 法律 国家 经济文化 径和形式管理______事务,管理_________事 社会 业,管理_____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 制度 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_______化、 法律 ______化,这就是依法治国。
四、法治国家: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我国将坚持____________,从完善 科学发展
司法 立法 执法 _______、 严 格 _______ 、公 正 ______ 、 自 觉 守法 _______等方面扎实推进,全面落实依法治国 的基本方略。 以人为本 2.国家将一如既往地坚持___________,在通 生存 过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改 善 人 民 的 ________ 权 和 发展 ________权的同时,高度重视通过宪法和法律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依法保证全体社 参与 平等 会成员平等_______、______发展的权利。
例1
A.政府滥用职权会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
B.司法机关必须依法行政
C.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受到保护
D.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受人民法院监督 【解析】 本题通过法院判决镇政府对毁掉 农民承包土地上的庄稼进行赔偿的事例,考 查依法治国及公民权利方面的知识,考查学 生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镇政府要修筑公路,在没有与承包农民达成 协议的情况下,毁掉土地上的庄稼,显然是 滥用职权,侵犯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法院判 决镇政府对毁掉农民承包土地上的庄稼进行 赔偿,充分说明我国公民的权益依法得到保 护,也很明显地体现了人民法院坚持依法办 事,对行政机关有一定监督作用。行政机关 要依法行政,而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 依法办事,B项把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混为 一谈是错误的。 【答案】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精选
2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专题整合
ppt精选
1 -*-
Z 知识网络 HIshi wangluo
H 核心归纳 EXINI GUINA
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 法的历史类型 我国社会主义 法的本 质
法的本质、特 点和作 用
点
法的政治职能 法的作用 法的社会职能
依法治国 的含义
依法治国:共产 党领导 人民治 理国家 的基本 方略 依法治国 的总目 标 实现总目 标的原 则
依法治国 、建设 社会主 义法治 国家的 前提和 基础 科学立法:形成 并不断 完善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法律 体系 中国特色 社会主 义法律 体系的 构成
全民守法:树立 社会主 义法治 意识和 权利义 务观
坚定不移走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法治 道路 法治中国:全面 推进依 法治国 和全面 贯彻实 施宪法 依法保障全体 公民享 有广泛 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