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自然灾害教案
有关自然灾害班会教案通用(6篇)
有关自然灾害班会教案通用(6篇)有关自然灾难班会精品教案通用(精选篇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同学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2.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关心同学树立安全意识、把握安全学问、提高自我爱护力量,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教学重点:知道“防灾减灾日”意义。
教学难点:了解常见灾难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教学过程:一、地震时该怎样办1、躲在桌子等结实家具的下面大的地震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
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牢固坚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
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爱护好头部。
2、不要惊慌地向户外跑地震发生后,慌惊慌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急的。
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急,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
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户外的场合,要爱护好头部,避开危急之处在繁华街、楼区,最危急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
要留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爱护好头部。
在楼区时,依据状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5、地震发生后应当实行哪些自救措施?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糊涂,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当坚决获救的信念,妥当爱护好自己,乐观实施自救。
a.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开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损害。
b.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c.用四周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开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d.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相互鼓舞,共同方案,团结协作,必要时实行脱险行动。
e.查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f.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约气力。
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5篇(最新)
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5篇(最新)第一篇:地震安全教育目标:提高学生地震安全意识,掌握地震应急知识1. 介绍地震的概念和原因- 地震是地壳发生断裂时产生的振动现象,由地震带动引起。
- 地震的原因有地壳运动、板块碰撞等。
2. 地震的预警与自救方法- 研究如何正确反应地震前的预警信号,如地震预警系统等。
- 研究地震时的自救方法,如躲避、躲在坚固的桌子下等。
3. 地震应急设施和逃生通道- 了解学校或社区内的地震应急设施和逃生通道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 研究如何正确、快速地撤离建筑物。
4. 地震事故中的伤害与防护- 研究地震时可能发生的伤害类型和防护方法,如避免被物体砸伤、控制情绪等。
第二篇:洪水安全教育目标:增强学生洪水防范意识,学会灾害逃生技能1. 洪水的成因和危害- 介绍洪水的成因,如降雨过多、河水暴涨等。
- 说明洪水对人类和环境可能带来的危害。
2. 洪水预警和防范措施- 研究如何正确理解和响应洪水预警信号。
- 掌握洪水防范措施,如保持室内通风、注意不要走入水中等。
3. 洪水逃生技能和自救方法- 教授学生如何在洪水来临时,迅速、安全地逃离危险区域。
- 研究求生技巧,如找到漂浮物件、保持镇静等。
4. 洪水事故中的应对与救援-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介绍洪水事故中的应对和救援方法。
第三篇:台风安全教育目标:提高学生对台风的认知,学会台风安全措施1. 台风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介绍台风的特点,如强风、暴雨等。
- 说明台风形成的原因,如热带海洋中的低气压带等。
2. 台风的预警和躲避方法- 研究正确理解和响应台风预警信号。
- 掌握台风躲避方法,如停止户外活动、保持门窗紧闭等。
3. 台风期间的安全措施- 研究台风期间的安全措施,如远离海边、避免树木倒塌等。
- 掌握避免触电和火灾的措施。
4. 台风事故中的自救和求助- 指导学生在台风事故中保持冷静,寻找安全的避难处。
- 研究如何及时向救援机构求助。
第四篇:山火安全教育目标:增强学生对山火的了解,掌握防火知识和技能1. 山火的原因和蔓延方式- 介绍山火的主要原因,如高温、干旱、人为等。
防灾减灾安全主题班会教案(6篇)
防灾减灾安全主题班会教案(6篇)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灾减灾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篇”或许能够为您带来新的启示,感谢您的浏览。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备好教案课件,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
要知道教案课件写的越好越充分,老师教学水平也不会很差。
防灾减灾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灾害的种类和常见的应急处理方法;2、了解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和如何预防;3、掌握突发情况下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二、教学内容1、灾害的种类和应急处理方法;2、身边的安全隐患和如何预防;3、突发情况下的安全措施。
三、教学方法1、情境模拟教学法;2、讨论交流法;3、游戏教学法。
四、教学流程1、引入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问一下学生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突发事件或灾害,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起学生对灾害的关注,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2、学习(1)灾害的种类和应急处理方法通过图文并茂的素材或PPT,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灾害类型以及如何应对。
比如,地震、水灾、火灾、台风等灾害类型的应急处理方法。
同时,老师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介绍当地的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并让学生积极思考该如何预防和应对。
(2)身边的安全隐患和如何预防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身边的安全隐患,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电器用品安全等,并共同发现和总结出隐患后的预防措施,整理出来分享。
这个过程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安全隐患,还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预防和应对。
(3)突发情况下的安全措施老师可以选取一些突发事件如集会、地震、火灾等,给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并让学生分组进行情境模拟,模拟出实际情况下遇到突发事件时应该采取的措施。
3、练习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自选一个能提醒身边的人们如何做好防灾减灾的媒介方式,例如,写一篇针对某一类灾害的宣传文案、制作一段短视频、设计海报等。
要求作品设计科学、易懂,语言朴实、生动,能够有效提醒和引导身边的人们注意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防范班会教案四篇
自然灾害防范班会教案四篇地震非常可怕,由于它不行猜测,威力大,可是假如我们做好了挑战“天灾”的思想预备,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没有发生前降低了很多。
下面是我带来的四篇自然灾难防范班会教案,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自然灾难防范班会教案1【班会主题】自然灾难是无情的,许多人的生命都是丧生于自然灾难,其中特别是地震的破坏性最强,这次班会我们就来熟悉一下地震,也期望大家能在这节课中学到地震逃命的方法。
【教学目的】1、经过这次班会,让同学明白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峻灾难。
2、让同学了解并把握一些地震的基本学问,教育同学发生地震时不惊慌,到平安的地方躲避。
3、增加同学自我爱护的意识,提高自我爱护本领,有利于同学的健康成长。
【教学预备】视频播放,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主题:2022年的5月12日就这样写入了历史,当天十四时二十八分,突如其来的汶川8.0级地震,震惊了汶川,震惊了亿万国人的心。
一个个漂亮的县城,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
沉痛的瞬间,伤心的数字,染血的孩子,受伤的脸庞…久久萦绕在我们心中。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为我们敲醒了防范的警钟,平常我们的生活很幸福,其实危急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假如地震真的来了,友爱的同学们,你做好战胜地震的预备了么二、地震前预备:让防震深化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备无患。
1、地震前应做哪些预备学习地震基本急救学问,制订家庭应急预案,开展家庭一分钟紧急避险、撤离与疏散的演练活动;备好防震应急包。
配齐应急物品。
家具物品摆放要重的在下、轻的在上。
将床放在内墙(承重墙)四周,要远离屋梁和悬挂的灯具。
2、如何做好疏散预备清理杂物,使门口、庭院通道畅通,震时便于人员逃离。
熟识四周环境,了解避难场所,地震时可沿指定路线准时疏散。
三、地震时自救学问:1、地震时的避震原则是什么(应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间房屋里等平安角落,待震后快速撤离。
)2、地震时怎样自救(先让同学争论沟通,再做补充和总结。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通用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为“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材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的种类、如何预防自然灾害、如何在自然灾害中进行自我保护、以及如何进行灾后恢复等。
具体包括地震、洪水、台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和特点,提高学生的自然灾害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在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能。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灾害应对观念,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自然灾害的种类、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
难点:如何在自然灾害中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以及如何进行灾后恢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最近发生的自然灾害事件为例,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2. 自然灾害的种类:介绍地震、洪水、台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
3. 预防自然灾害:讲解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如地震来临前的预兆观察、洪水来临时的撤离时机等。
4. 自我保护方法:教授学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如地震时的“黄金三角区”、洪水时的水上求生技巧等。
5. 灾后恢复:讲解灾后恢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灾后恢复。
6. 例题讲解:以具体的自然灾害案例为例,分析案例中的应对方法和技巧。
7. 随堂练习:设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的种类、预防措施、自我保护方法、灾后恢复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出你所知道的自然灾害,并简要介绍其特点和危害。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请根据你所学的自然灾害预防知识,为你的家庭设计一份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答案:略。
3. 作业题目:请 write a brief essay on "How to Protect Ourselves in Natural Disasters".Answer:略。
自然灾害防范教育教案
自然灾害防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分类。
2. 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安全的影响。
3. 了解如何预防自然灾害,如何在发生自然灾害时自救。
4. 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防范的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分类。
(1)自然灾害的定义。
自然灾害是由自然力量引起的突发性、破坏性和危险性的事件,包括地震、洪水、风暴、海啸、火山爆发等。
(2)自然灾害的分类。
研究人员依据自然灾害的不同影响因素和危害特征,将其分为三大类: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
2. 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安全的影响。
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安全都有着严重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伤亡。
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员伤亡是最直接的影响之一。
(2)经济损失。
各种自然灾害往往导致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3)生活质量下降。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破坏,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4)社会稳定性降低。
自然灾害对社会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3. 如何预防自然灾害,如何在发生自然灾害时自救。
(1)预防自然灾害。
① 加强科学研究和预测。
科学的预测和研究能够有效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
② 协调各方面力量,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
政府、企业、社区、个人应携手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
③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自救。
① 安全避难。
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尽可能地远离危险区域,找到安全的避难处。
② 自我保护。
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应尽快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③ 寻求帮助。
如果坚持不下去或情况变得危险,及时向搜救人员求助。
4. 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防范的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本次自然灾害防范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分类;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安全的影响;如何预防自然灾害,如何在发生自然灾害时自救。
防自然灾害教育教案
防自然灾害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危害。
2、帮助学生掌握应对常见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在灾害面前的应变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危害。
(2)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灾害面前保持冷静、果断决策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方法的理解。
4、模拟演练法:进行简单的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自然灾害的视频,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防自然灾害。
(二)知识讲解1、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1)气象灾害:如暴雨、台风、寒潮、干旱等。
(2)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3)海洋灾害:如风暴潮、海啸等。
(4)生物灾害:如病虫害、鼠害等。
2、自然灾害的特点(1)突然性:很多自然灾害发生突然,让人猝不及防。
(2)破坏性:往往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3)区域性:某些自然灾害在特定的地区更容易发生。
(4)连锁性:一种自然灾害可能会引发其他的灾害。
3、自然灾害的危害(1)人员伤亡:直接导致人员的受伤和死亡。
(2)财产损失:房屋倒塌、农作物受损、基础设施破坏等。
(3)生态破坏:影响生态平衡,破坏自然环境。
(三)应对方法1、地震(1)室内:迅速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用坐垫、枕头等保护好头部,直到震动停止。
(2)室外: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跑到开阔的地方。
(3)如果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2、洪水(1)向高处转移,如山坡、高地等。
(2)避免在桥梁、河边等危险地带停留。
防自然灾害自救教育教案
防自然灾害自救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危害。
2、帮助学生掌握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自救方法和技能。
3、培养学生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冷静、勇敢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常见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
(2)应对自然灾害的具体自救方法。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自救方法。
(2)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和自救方法。
2、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自然灾害的场景和自救措施。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在特定自然灾害情境下的应对策略。
4、演练法模拟自然灾害场景,进行自救演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自然灾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和思考,提问学生对自然灾害的了解程度,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防自然灾害自救教育。
(二)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危害1、地震(1)特点:突然发生,震动强烈,可能造成房屋倒塌、地面裂缝等。
(2)危害:人员伤亡、建筑物损坏、交通中断等。
2、洪水(1)特点:来势迅猛,水位上涨快,可能淹没大片地区。
(2)危害:冲毁房屋、农田,威胁生命安全。
3、台风(1)特点:风力强大,伴有暴雨,可能引发风暴潮。
(2)危害:摧毁建筑物、破坏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
4、泥石流(1)特点:通常在山区发生,携带大量泥沙和石块,速度快。
(2)危害:掩埋村庄、道路,危及生命和财产。
5、火灾(1)特点:蔓延迅速,产生高温和浓烟。
(2)危害:烧毁财物,造成人员伤亡。
(三)应对自然灾害的自救方法1、地震自救(1)室内:如果在室内,迅速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或者墙角,用坐垫、枕头等保护好头部。
地震停止后,有序撤离到室外安全地带。
(2)室外:远离建筑物、电线杆、大树等可能倒塌的物体,前往开阔的空地。
2、洪水自救(1)如果来不及转移,迅速向高处转移,如屋顶、大树等。
(2)抓住能漂浮的物体,如木板、盆子等。
应对自然灾害主题班会教案汇总3篇
应对自然灾害主题班会教案汇总3篇应对自然灾害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
2.掌握避震要点,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3.消出地震恐慌,知道地震不可怕,培养学生只要团结,就会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宣布班会开始:同学们大家好!谁都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地震灾害属于自然灾害,它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一个悲痛的话题!20_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并且还引发了大面积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
这次大地震共造成人员死亡和失踪近八万人,伤几十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均为历史罕见。
20_年3月10日云南盈江县发生了5.8级地震,最近日本也发生了8.8级大地震。
可以说地震是人类无法抗拒的。
今天的班会我们来全面地了解地震有关知识,做好防震安全教育,并进行一次地震逃身演练。
1提问:你是否听到过地震的消息?讲给大家听一听。
2谈话:关于地震,你想知道哪些问题?二地震知识讲解(多媒体出示图片)(1)地震发生时,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
我们要先考虑人身安全,无论如何,也要保护好头部。
(2)在家里地震时可暂躲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或躲在楼房卫生间等小空间房内。
随手用物件护头以免砸伤或被泥沙烟尘呛住。
(3)父母如果正在用火用电时,要立即灭火和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4)住在高层楼房里时,不要向阳台跑,尤其不可跳楼。
(5)正在上课时,学生应躲在课桌和小床下,不要乱跑和擅自离开学校。
(6)在街道上的行人,不要躲避在电线变压器烟囱及高大建筑物附近。
三地震发生后,我们应该怎做呢?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床底下。
在家里,可选择空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的支撑,减少伤亡。
预防自然灾害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自然灾害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等的发生机理和防范措施。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地震安全意识和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励学生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积极应对,避免恐慌和无助感的产生。
二、教学过程1、引入1)引出主题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最近发生的地震吗?有些同学可能会说,听说过。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许多地方都发生了地震,造成了很多人和家庭的不幸。
就如同品读(2024)年4月21日的新闻报道一样:“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震中,其中22人遇难,171人受伤,3人失踪,50余万人受灾。
”我们需要关注,也需要学会自我保护。
2)运用情境引起学习兴趣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这是我从网络中找来的,它的内容是关于7.23泰国普吉岛发生的一次大型海难。
同时,此视频包含了很多自然灾害发生前的征兆,比如海浪变大、天空变暗等。
下面是视频播放……(放一段视频,时长控制在1-2分钟)3)发问激发想象通过此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在某些情况下,人类无法抵抗自然灾害的力量。
假如你本人身处,你会想做些什么来自救呢?是否有想过如何去防止这种自然灾害的发生,让更多的人不再被卷入其中?2、内容展开1)让同学们了解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理我来给大家简要介绍常见的自然灾害可以分成以下几种:①地震:发生在地球内部的震动。
它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例如构造运动、火山爆发、人类活动等。
在地震发生时,大自然的力量会瞬间迅速释放,速度快、威力大,给人们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威胁。
②洪水:是由于降水量增多、河道淤积、堤坝崩塌、暴雨、融雪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山洪、河洪等灾害。
洪水带来的灾害是非常严重的,它可以淹没、冲毁、断裂建筑物、道路、桥梁等物件,特别危险。
③台风:指由热带低气压形成,大小不一,风藤长,运动速度快的气旋。
台风带来的降雨、风力极大,可能导致飞行物体、灾害性的海浪,飞来落叶等导致伤害和灾难。
防范自然灾害教案5篇
防范自然灾害教案5篇防范自然灾害教案11.知道自己家乡常见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危害,了解我国曾经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
2.学会用调查访问等方法搜集资料,学会归纳整理资料。
活动准备:1.搜集有关自然灾害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并进行分类。
2.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曾经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及其带来的损失,并写好调查笔记。
活动过程:一、课前初探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媒介,了解我国自然灾害情况,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类。
为学习《可怕的自然灾害》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中探究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我国自然灾害的课件:从年初的雪灾,到5.12四川汶川地震。
请学生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由于这两次灾害发生的时间离同学们较近,所以学生的感受比较强烈,发言也比较积极)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
灾害一旦发生,人类的。
家园可能在瞬间被毁灭,生命可能被无情地夺走……(板书课题)(2)展示图片,认识灾害师:课前大家搜集了表现各类自然灾害的图片,并做成了剪报或者手抄报,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灾害图片展”。
学生展示图片,作简单的介绍(可以结合具体的背景事件)。
(3)设计图标,了解灾害师: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可怕的自然灾害,不同的灾害有不同的特征,下面我们仿照教科书第71页的图例给这些灾害画画像吧!教师示范图例。
教师画一幅太阳照射着大地,大地都干裂了的图,并告诉学生这表示“干旱”。
教师给图编一首顺口溜:太阳高高挂,滴雨也不下,大地快冒火,渴坏了庄稼。
学生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交流,展示(可以先说说顺口溜或谜语,让其余同学猜一猜)。
2.感悟深化,提升认识(1)小小主播,讲述灾害教师:课前很多同学不仅搜集了自然灾害的图片,还了解了许多发生过的自然灾害,下面就进入我们的“新闻会客厅”,由小主播们播报新闻。
学生分全球新闻(国外发生的灾害)、国内新闻(外地发生的灾害)、地方新闻(家乡发生的灾害)进行播报。
学生1:大家好,下面播报全球新闻。
防灾减灾教案(精选8篇
防灾减灾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安全教育与防灾减灾》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范与应对”,具体内容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特点、预警信号的识别、逃生自救方法以及互救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危害。
2. 掌握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的识别方法,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3. 学会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逃生自救和互救技巧,增强生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逃生自救和互救技巧。
重点: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特点、预警信号识别及应对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图片、演练道具等。
学具:笔记本、笔、演练道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地震的特点、预警信号识别及应对方法。
(2)洪水的特点、预警信号识别及应对方法。
(3)台风的特点、预警信号识别及应对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逃生自救?(2)洪水来临,如何选择安全地带?(3)台风来临时,如何防范高空坠物?4. 随堂练习(10分钟)5. 逃生自救和互救技巧演练(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逃生自救和互救技巧演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自然灾害类型:地震、洪水、台风2. 预警信号识别:图片展示3. 逃生自救和互救技巧:要点概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震、洪水、台风的特点。
(2)如何识别自然灾害的预警信号?(3)自然灾害发生时,如何进行逃生自救和互救?2. 答案:(1)地震:地壳发生快速振动,造成地面摇晃。
洪水:由于强降水、冰雪融化等原因,导致水位迅速上涨。
台风:热带气旋,风力强大,带来强降雨。
(2)预警信号识别: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如地震预警、暴雨预警、台风预警等。
自然灾害安全教案
自然灾害安全教案自然灾难安全教案1一、教学重点:1、洪水、暴雨、雷击、台风等灾难天气预防教育。
2、溺水预防教育。
3、食物中毒预防教育。
4、交通安全教育。
5、用电安全教育。
二、班会环节1、争论:夏季安全隐患有哪些?2、面对夏季安全隐患,我们给怎么办?三、洪水、暴雨、雷击、台风等灾难天气预防教育1、夏季降雨量充足,也是洪水、暴雨、雷电、台风等灾难天气的多发季节,这些灾难天气会给同学带来许多安全隐患。
2、依据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应对灾难天气方面的安全教育。
遇暴雨、雷电、风雪等恶劣天气,不选择骑车方式出行。
3、留意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重视学校所在地区关于灾难天气的本土学问的挖掘和开发。
四、溺水预防教育1、夏季天气酷热,游泳和水中玩耍是同学宠爱的运动和玩乐方式。
同时,夏季雨水多,池塘、河流、湖泊、水库、沙坑水位上涨,积水较深,游泳和水中玩耍的安全隐患增加,许多水域不适合同学游泳和玩耍。
2、教育同学不要到担心全的水域去游玩。
预防同学发生溺水事故。
3、教会同学游泳,提高同学的游泳技能。
要实行必要措施,科学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娴熟把握游泳的基本技能外,还要训练同学在消失溺水的迹象时(如被水草缠住或腿抽筋),如何自救并进行相应的训练。
在开设游泳课的过程中,也要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以防发生意外。
五、食物中毒预防教育1、夏季气候酷热,微生物繁殖很快,食物简单发霉变质,特别简单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要适时进行食物中毒预防教育和食品卫生教育。
2、学校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工作。
对同学进行食品卫生安全学问的宣扬教育,提高同学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自我爱护力量,防止由于食用不洁食品或误食有毒、有害物质所导致的食物中毒大事的发生。
六、交通安全教育1、夏季白天时间长,同学放学后户外活动的时间也长,遇到交通安全隐患的机率也会增加。
2、结合同学常规的交通出行方式和实际案例对同学进行准时有效的交通安全教育。
提示同学在上下学路上留意交通安全,不在公路上追赶打闹,不斜穿公路,不在高速大路上行走,要有意避让车辆等。
自然灾害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自然灾害安全主题班会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自然灾害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弥足珍贵,希望同学们都能增强自己的防患意识,自然灾害固然可怕,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准确避险,我们依然能战胜它。
自然灾害安全教案5篇
自然灾害安全教案5篇自然灾害安全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雷电形成的原理过程,明确雷雨天气的危害,树立防雷电的安全意识。
2、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了解好掌握预防雷击的方法好技能。
3、初步掌握遭遇雷击之后的紧急治疗方法和应急措施。
教材分析:引言部分指出了雷电的危害,同时揭示了本课要了解的内容和重点的教学任务。
主体部分共设不友好的来访者和避开雷电防雷击两个主题。
教学重点:雷电形成的原理过程,明确雷雨天气的危害,树立防雷电的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遭遇雷击之后的紧急治疗方法和应急措施。
教学过程:一、认识雷电1、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雷雨季节电闪雷鸣的视频资料,提问:‘这是什么现象?经历过这种天气吗?当时有什么感受?”2、学生根据生活体验交流对雷电的认识。
3、教师引导:“雷电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就经常会遇到雷雨天气。
你知道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吗?”4、学生先就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介绍,然后教师结合教材介绍进行补充。
可以利用电发生器等科学试验器材为学生演示一下雷电产生的原理。
二、正确认识雷电的危害1、教师引言:“雷电发生时的温度高达2000℃,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温度会产生怎的危险?2、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交流雷电的危害。
3、教师小结:“云层能积聚大量正电荷,而地球是导体,本身积聚负电荷,从而使得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形成很高的电势差,几百万伏到几亿伏,因而产生的电流就十分强大,达到几万安至十几万安,形成高热和强光,会造成巨大破坏,能使人立即死亡。
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
”4、根据真实案例体会雷电的危害。
(1) 了解教材“真实再现”的案例,教师提问:“这样的严重后果你想到过吗?当我们遇到雷雨天气的时候,你想到会有这样的危险发生吗?”(2) 学生交流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雷电灾害的了解和认识。
(3) 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雷击事件案例,帮助学生更全面、明确地认识雷电,重视雷电的危害。
预防自然灾害教案
预防自然灾害教案引言概述: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发的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这些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制定一套完善的预防自然灾害教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地震、洪水、台风、火灾四个方面,分别介绍预防自然灾害的教案。
一、地震预防教案:1.1 学习地震知识:了解地震的起因、地震带、震级等基础知识,掌握地震预警的意义和应对措施。
1.2 安全建筑设计:学习抗震建筑的原理和标准,了解如何选择安全的住宅和建筑物,以减少地震对人们的伤害。
1.3 应急演练:组织地震应急演练,让学生掌握地震发生时的正确行为,如躲避桌子下、迅速撤离等。
二、洪水预防教案:2.1 洪水知识普及:教授洪水的形成原因、预警信号和防范措施,让学生了解洪水的危害和应对方法。
2.2 疏散逃生技巧:教导学生如何在洪水来临时快速疏散,如选择安全的逃生路线、避免涉水等。
2.3 防止洪水灾害:教授如何进行防洪工程,如修建堤坝、加固河道等,以减少洪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台风预防教案:3.1 台风知识普及:教授台风的形成原因、特点和预警信号,让学生了解台风的威力和防范措施。
3.2 安全住所建设:教导学生如何选择安全的住所,如避免住在危险地带、加固房屋结构等。
3.3 应急物资准备:教授如何准备应急物资,如食品、水、药品等,以备台风来临时使用。
四、火灾预防教案:4.1 火灾知识普及:教授火灾的起因、危害和预防措施,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险性和应对方法。
4.2 灭火器使用技巧:教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包括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灭火器的分类。
4.3 安全用电指导:教授如何正确使用电器设备,避免电器故障引发火灾,如定期检查电线、避免过载等。
结论:通过制定预防自然灾害的教案,可以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地震、洪水、台风和火灾是常见的自然灾害,针对这些灾害制定相应的预防教案,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灾害,保护生命财产的安全。
防范自然灾害教案6篇
防范自然灾害教案6篇我们在编写教案时,要注意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老师们应在教案中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防范自然灾害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防范自然灾害教案篇1教学目的:让学生懂得雨、雪、雾气天和夜间出行的有关安全知识,提高学生自护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查阅特殊天气给车辆、行人带来影响,以及如何确保安全出行的相关知识。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2、学生看课件,听故事。
(故事内容见教材35页)二、讨论交流1、聪明的小朋友说说看:爸爸今天为什要安安这样打扮?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小结,课件出示要点:(1)为什要穿上黄色外套?在雨雪、雾气天和夜间,司机行车时的视线较差,所以在雨雪、雾气天和夜间出行最好穿上鲜艳的衣服,以便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措施。
(2)为什么要穿上防滑雨靴?雨雪天气,因为路上较滑,最好穿防滑雨鞋。
补充介绍:专业人事介绍,冰雪天气步行尽量不要穿硬底鞋和光滑底的鞋,要穿防滑的鞋子,有的人还琢磨出了防滑的好办法,比如在鞋子外面再套一双旧袜子,或者在鞋子上绑上几道布带或麻绳,这样大大提高了鞋子与雪地的摩擦力,不容易滑到。
(3)为什么要带手电筒?特殊天气和夜间出行,要走在显眼处,黑暗的地方要用手电筒等照明工具。
3、诵读儿歌雨雪雾天视线差,走在路上要小心;夜行服装要鲜艳,黑暗道路莫行进。
三、经验交流雨雪、雾天如何安全出行?把你的经验或查找的资料与同学们分享吧!先小组内交流,再由小组派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出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图片:1、衣着、雨具或伞不要遮挡视线和听觉。
行走时,不要为躲避路面泥水、道路障碍或车辆溅起的泥水、尘土而突然进入机动车道或横穿道路。
2、夜间视线不良时要注意路面井盖和道路障碍,防止跌入或摔倒,更要防范由于视线不良,驾驶员观察不清而遭遇车祸。
3、雾气天在路上心走,要注意观察车辆的灯光。
2023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优秀教案(7篇)
2023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优秀教案(7篇)2023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优秀教案(7篇)防震减灾是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内容,也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防震减灾安全教育的教案是怎样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优秀教案,欢迎大家来阅读。
2023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优秀教案精选篇1一、活动目的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突发事件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
二、活动时间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三、活动内容(一)大力营造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的浓厚氛围1、在校园内书写标语,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2、出一期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防灾减灾黑板报、手抄报等,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
3、联合家长、社会力量,配合学校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二)扎实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专题教育等活动,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以观看灾害题材影视片、应急逃生演练等为内容,推进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深入进行。
提升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三)认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活动期间,我们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对教室、微机室、过道、厕所、围墙等公共建筑设施,以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做好排查记录,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四)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活动我校要根据《沙河市学校安全教育“每月一主题”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进一步完善各类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规范各类灾害的应对处置程序,确保师生熟悉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路径,责任明确到人、落实到位,提高校园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四、活动要求(一)各年级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活动,加强领导,认真策划,周密部署,保证防灾减灾活动顺利开展。
2024年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标准教案最新
2024年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标准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预防与应对》,具体内容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成因、特点及预防措施;自救与互救技巧;灾难发生时心理调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成因、特点及危害。
2. 使学生掌握自然灾害预防措施和自救互救技巧。
3. 培养学生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冷静、勇敢心态,提高应对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成因、特点及预防措施掌握。
2. 教学重点:自救与互救技巧实践操作,面对自然灾害心理调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挂图、模拟地震仪、模拟洪水装置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手帕、矿泉水瓶、哨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视频、挂图等展示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场景,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灾害威力,引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成因、特点及危害,阐述预防措施。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地震为例,讲解如何在地震发生时进行自我保护和互救,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应对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设计自救互救方案。
5. 技能训练(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地震、洪水等应急演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6. 心理调适(5分钟)引导学生学会在灾难发生时保持冷静、勇敢心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六、板书设计1. 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成因、特点、危害。
2. 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3. 自救互救技巧。
4. 心理调适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成因及特点。
(2)列举三种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3)谈谈你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如何保持冷静、勇敢心态。
2. 答案:(1)地震:地壳运动导致;特点:突发性、破坏力强。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优秀10篇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优秀10篇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大全篇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及地震的形成,在发生地震时,能够从容面对,采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2、让幼儿感受地震灾区的严重灾情,鼓励幼儿为灾区献上一份爱心。
3、初步了解地震的小常识。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灾区受灾幻灯片、地震知识课件、自救幻灯片。
活动过程:(一)播放地震相关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危害。
教师: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图片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略教师: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害?幼儿:略教师小结:地震时,使建筑物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裂……所以给我们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害。
地震还可能引发火灾、水灾、瘟疫。
(二)看课件,了解地震的形成过程。
教师:小朋友知道了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灾害,那么地震是怎么样形成的呢?接下来请小朋友看一部短片,看谁能在短片里找到答案。
幼儿:略教师小结:地震是地球表面的震动,在地球表面有许多的板块,这些板快不停的运动,当板块与板块之间挤压太紧,造成了板块的滑动就引起地震。
(三)通过游戏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怎么样保护自己。
1、与幼儿讨论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
教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自己呢?怎么样做才是安全的呢?幼儿:略现在,咱们一起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保护自己的?⑴、有序地快速地跑到空旷的地方。
⑵、暂避到洗手间、厨房等空间小的地方。
⑶、躲在桌子、床铺等坚固的物体下面。
⑷、不可从二楼往下跳。
教师:如果在高层建筑居住,我们应该怎么逃生?(乘坐电梯还是自己徒步从楼梯下?)幼儿:略教师:我们切记不可乘坐电梯。
因为地震可能使线路短路,造成停电,地震也可能使电梯门变形而无法打开,这样我们就会被困在电梯里面,无法逃生。
⑸、教师:小朋友请看,这是什么标志呢?幼儿:安全出口。
教师:假如我们在商场或者影剧院,我们该怎样逃生呢?幼儿:略教师:我们就要找安全出口,从安全出口撤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自然灾害教案
一:教学目的1. 知识与技能:
知识:①台风起源、危害②雷雨大风③大雾天气④涝灾⑤冰雹⑥龙卷风
技能:从天气预报图上能认出并绘制台风、大雾、雷阵雨的符号
2.方法与过程:直观看法,分析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生命
二:教学要求1.台风起源、危害
2.雷雨大风,人如何做
3.大雾天气
4.涝灾
5.冰雹
6.龙卷风
方法设计:通过看课件灾害天气的图象,分析其危害,人们如何做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时间过得真快啊,夏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你有没有发现她呢?(引导学生发现夏天天气的特征)
2.夏天不但炎热,而且变幻无常,她说生气就生气,你们看——
(二)联系生活,体验探究。
活动一:直观雷雨
1.播放乌云滚滚、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画面。
2.小朋友,你们刚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你什么时候碰到这种情况?当时,你心里害怕吗?
4.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突然间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像从天上倒下来,可没多久,天空又放晴了,空气清新,有时天上还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
多么奇特的自然现象!
活动二:认识雷雨
1.雷雨这种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
2.请小朋友们根据课前观察准备说一说。
3.播放――雷雨的形成。
活动三:雷雨的危害
1.夏天是雷雨多发的季节,我们经常会听到那轰隆隆的雷声、看到刺眼的闪电、哗哗的大雨。
小朋友,你们喜欢雷雨吗?说说理由。
2.小结:适量的雷雨能让庄稼喝个饱,能给花草洗个澡,雨后空气新鲜,人们感到舒服。
3.雷雨的形成是自然现象,也是物理现象。
然而,雷雨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小朋友,你知道雷雨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哪些灾害吗?
4.小结:雷雨给我们人类造成了一些危害,如:河水猛涨、山洪爆发、农作物受损、街道受淹、电线断落、交通中断等。
老师要特别提醒大家雷雨时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四:躲避雷雨
1 •播放——雷雨来了……
2.小朋友,康康熊为什么对圆圆和盼盼说:“大树下避雨危险!快走开!”?
3.那遇到下面这几种情况,你该怎么做呢?出示课件。
A .小红在家里看电视。
B .姐妹俩走在放学的路上。
C.小弟弟在公园里玩耍。
请小朋友们分组讨论,小组长把你们得出的经验和办法记录下来。
4.交流“我的经验和办法”。
5.小朋友,你听说过因避雷方法不正确而发生的悲剧吗?来跟我们说一说。
6.为了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为了让大家牢记避雨的常识,老师编写了一首《避雨歌》,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它。
避雨歌
雷公公,轰隆隆,家里电器暂不用,
避雨不去大树下,安全知识记心中。
雷雨来了不慌张,人人夸我好儿童。
[
活动五请同学们找出大自然发脾气的时候都会造成哪些危害?
1 、雷雨给我们人类造成了一些危害,如:河水猛涨、山洪爆发、农作物受损、街道受淹、电线断落、交通中断等。
2、地震引起的灾害:火灾:这是首屈一指的地震次生灾害。
烈火不仅烧毁住宅和各种建筑物,还会烧死烧伤人。
在强烈地震时,尤其是现代化的大城市地区的地震,其火灾往往比地震本身还可怕。
海啸:海啸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是海震的主要次生灾害。
但在我国大陆沿海,一般不会发生这种灾害。
瘟疫:1556 年华县地震时,瘟疫或流行性疾病曾夺去数以10 万计未被地震压塌而死的灾民的性命,可见瘟疫这种次生灾害也是极为可怕的。
瘟疫的产生完全是由地震压塌的人、畜、禽的尸体腐烂、细菌蔓延引起的。
一场强烈地震后,要赶快清除和深埋人畜家禽的尸体,采取有效的消毒灭菌措施,防止瘟疫的滋生和蔓延。
滑坡和崩塌:这类地震的次生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和塬区,由于地震的强烈振动,使得原已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山崖或塬坡发生崩塌或滑坡。
这类次生灾害虽然是局部的,但往往是毁灭性的,使整村整户人财全被埋没。
水灾:地震如使水库的坝体开裂倒毁或使大河的堤坝决裂,都会造成水灾。
此外,地裂、泥石流、喷砂冒水、地面塌陷、有毒液体和气体的外溢泄漏、地面变形等等也都是地震的次生灾害,它们都可能致人死伤、破坏建筑物、破坏交通运输,毁坏耕地农田等。
因此,我们对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不可等闲视之,而应积极的防御。
(1)遇到雾天气怎么办?
拓展延伸:
遇到其它自然灾害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雷雨天气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呢?
第一、别在大树底下避雨。
农民朋友对夏天树下避雨的方式并不陌生。
当遇到突如其来的雷雨时,大树底下或许能避免被雨淋的燃眉之急,但生命在树下却没了安全保障。
大树极可能成为“引雷针”,雷电会把湿树当成导体,很可能你就会成为“用电器”。
大雨来时,要远离树木至少两米距离,安全系数才会高点。
第二、带好雨具早回家。
在汛期,天气最变化无常,农民朋友们出行前尽量带好雨具,一见雷电雨来临,尽早回家,不要穿湿衣服赶路。
第三、别往高处跑。
雷电来时,如果在野外,尽量找一个低洼地方,双脚并拢蹲下。
不要站立于山顶、楼顶或其他导电性高的物体上,否则很有可能成为“引雷针”。
第四、截断室内、外金属连线。
为防雷电灾害,要尽量躲到房屋内。
要拔掉室内的电源插头,避免将雷电引入室内而遭雷击。
雷电天气时,不要开水龙头,不要打电话,不要站在房檐下、窗台和屋门前。
尽量不要打带有金属的雨伞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