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_教案_课件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政治组魏志平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文化创新的途径》,我将从七个方面加以说明,分别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本课是《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框内容。
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理解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发展需要创新。
而怎样进行创新则是本节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同时,本课是承上启下,对接下来要学习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
在呼唤创新的当今时代,文化创新作为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实践性。
二、说学情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身边的文化现象有一定的关注和了解,也有一定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他们感兴趣的案例吸引住他们的眼球。
但是,对于这些文化现象他们还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也缺乏比较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为此,我会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案例多让学生自主分析,从而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等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并结合高二学生的特点,我预设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文化创新的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能力目标:增强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文化创新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对教学重难点作出如下定位: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因为本课探究的是怎样才能实现文化创新,所以本知识点理所当然成为本课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主题案例探究法,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因为学生在文化创新中很难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所以本知识点是教学难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让学生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3)培养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创新的具体实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和热情;(2)提高学生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认识;(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文化创新的概念及重要性(1)引入文化创新的概念;(2)阐述文化创新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1)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2)博采众长,吸收外来文化;(3)关注人民群众需求,创新文化产品;(4)发挥科技作用,推动文化创新。
3. 文化创新的具体实践(1)分析成功文化创新案例;(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文化创新;(3)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文化设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文化创新相关的视频片段;(2)引导学生讨论文化创新的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及重要性;(2)让学生分析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文化创新的具体实践;(2)分享各组找到的文化创新案例;(3)总结文化创新的途径。
4. 案例分析:(1)分析文化创新成功案例;(2)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为课堂实践环节做准备。
5. 课堂实践:(1)让学生提出创新性文化设想;(2)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3)评价学生的文化创新成果。
1. 学生对文化创新概念及重要性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文化创新基本途径的掌握情况;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展示和创新成果的积极性;4. 学生文化创新能力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教材;2. 视频资料;3. 成功文化创新案例;4. 学生作品展示平台。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
5.2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通过引入学生熟悉的文化创新案例,如流行文化的创新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2.设计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和发现文化创新的途径,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呈现知识点。首先,我会简要介绍文化创新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对文化创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和动力来源。例如,我会展示一些具体的成功案例,如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应用,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习文化创新的策略和方法。在讲授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问,鼓励学生思考并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化创新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集中注意力的关键环节。我将采用情境导入法开始本节课的教学。具体方式是首先展示一组关于文化创新的图片或视频,如传统节日与现代元素的结合、经典艺术形式的现代演绎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文化创新的魅力。接着,我会提出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你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文化创新的例子?”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从而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为新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文化创新的途径:介绍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包括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
3.文化创新的动力:分析文化创新的动力来源,如社会实践、科技发展、文化交流等。
4.文化创新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探讨文化创新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文化在文化创新中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高中政治5.2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一、教材地位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这一框题在整个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第五课文化创新的延续(了解传统文化使文化创新的基础),也为后面民族精神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我国的民族精神。
二、学情分析在第一单元到第五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文化与生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文化的作用,怎样进行文化创新及其基本途径有所了解,这就有利于这一框题的讲解。
我所教授的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身边的文化现象和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兴趣。
结合我国一些传统文化现象产生和发展历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初步懂得从我国的文字和史书典籍中收集、整理和提炼中华民族文化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
2、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3、知道文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4、懂得再造文化辉煌的方法和途径。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并把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知道现实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激发学生积极地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如何复兴中华文化。
难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激发学生发展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佛教东传、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来辅助教学。
2、小组讨论法:通过存在的文化现象,让学生小组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深化知识,提高比较分析能力。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来导入新课,“文化创新的作用”是上节课的内容,从而引出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了解多少,从而来探究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5.2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参与度不高、理解难度大以及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等挑战。应对这些问题,我会通过设计互动性强的问题和活动来提高学生参与度,采用生动的案例和图表来降低理解难度,并合理规划课堂时间。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针对学生的困难提供额外的辅导,以及不断更新案例和教学资源,以增强教学的时效性和吸引力。
(2)掌握文化创新的具体方法:立足实践,批判继承;善于借鉴,融合创新。
(3)明确文化创新的要求: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化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2.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视频、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为学生提供更多视角的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3.白板和互动屏幕:用于展示案例、记录讨论内容和反馈学生意见,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直观性。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提供丰富的信息来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同时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2.设计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参与感和合作意识。
3.创设实践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或模拟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文化创新的过程。
4.融入多媒体资源: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5.鼓励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鼓励他们评价文化创新的成效,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饶阳中学王利社一、教材地位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新课标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
本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主要讲授了“什么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以及“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逻辑顺序,本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就要解决“怎么样”的问题,从而将“文化创新”的三大问题画上圆满句号。
同时文化创新是一个社会热点,在现在国家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背景下,本课的内容更显重要。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文化创新的途径2、能力目标: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关注世界文化发展。
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难点: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四、学情分析(1)知识起点:在上一课中,学生学习了什么是文化创新,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的知识,为本课的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奠定基础。
(2)学生身心特点:高二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增强,但是,对于这些文化现象他们还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也缺乏比较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为此,我会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案例多让学生自主分析,从而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五、教学方法1、教法:案例分析法通过事例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可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完成本框的教学,保证教学进度,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学法:合作探究法借助案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发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深化知识,提高比较分析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小调查:你看过京剧演出吗?为什么?”引起学生思考文化创新的重要性,进而激起学生对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兴趣,导出本课教学内容。
2、课堂教学(1)利用问题“为什么赵本山的小品深受观众的喜欢?”引导学生思考回忆上节课内容“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进一步引出“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这个知识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含义和意义,认识文化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引导学生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提高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文化、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文化创新的含义与意义2.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3. 文化创新的方法与策略4. 文化创新案例分析5. 学生文化创新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方法与策略。
2. 教学难点:文化创新的具体实践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含义、意义、基本途径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化创新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文化创新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文化创新的心得与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文化创新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
2. 讲解文化创新的含义与意义,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3. 讲解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引导学生掌握文化创新的方法。
4. 分析文化创新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5. 讲解文化创新的方法与策略,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6. 组织学生进行文化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7. 学生展示创新成果,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8.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和方法。
9.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文化创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文化创新意义的认识。
3. 评价学生对文化创新基本途径的掌握情况。
4. 评价学生文化创新实践的效果。
5. 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创新思维的发展。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创新成果展览,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2. 邀请文化创新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 开展校园文化创新大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一、说教材《文化创新的途径》是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框内容。
本课是对全面两课的一个提升,同时对接下来学习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及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
文化创新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
因此本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学好本课十分重要。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具有善于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依据是本课题探究的是怎样才能实现文化创新,因此让学生掌握好文化创新的途径非常重要。
教学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依据是由于高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学生很难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因此引导学生坚持正确方向至关重要。
四、说教法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我在教学方法中采取以下方法:(一)、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直观的展示图片和影音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生活中的事例,增强理论的感染力。
(二)、活动探究法:设置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
(三)、讨论归纳法:引导学生对教材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小组进行归纳,最后形成认识,实现了才知识到情感的内化。
五、说学法学法的指导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学法的指导。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机械“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设置了以下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
文化创新途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所用教材: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③作者:黄书记《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黄书记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个框题内容,本课是对全面两课的一个提升,同时对接下来学习第三、四单元的知识具有指导作用。
文化创新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和探索实践性。
在前面两课中,学生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
而怎样进行创新是本节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识计文化创新的途径;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认识和处理好两对基本关系: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②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汇集实例,情景探究,阐述文化创新的途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情并关注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善于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处理好的两对关系(2)教学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4、教材处理:由于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原则上遵循教材的原有结构,结合课前选择事例开展探究,所以对教材部分探究活动进行适当地取舍与调整。
二、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二学生普遍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接受性强的特点,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综合能力,采用情景分析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师生共同探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学法设计:(1)小组合作学习法。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一般为高中生,年龄大约在15至18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年龄特征: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仍在形成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文化创新的途径:详细介绍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包括继承传统、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批判性继承等。
3.文化创新的意义:强调文化创新在推动文化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化创新的必要性,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创新现象。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定期进行学习反馈,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的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将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文化创新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途径。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展示一些创新的Biblioteka 化产品或设计,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首先,介绍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其次,通过案例分析,详细讲解文化创新的途径,如继承传统、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
-再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文化创新的理解和看法,促进知识的内化。
这样的互动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和热情1.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定义和意义文化创新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定义和意义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文化创新的重要性1.4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创新2. 讲解文化创新的定义和意义3. 引导学生讨论文化创新的重要性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二章: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2.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的主动追求2.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来源如何激发内在动力进行文化创新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来源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创新实践活动2.4 教学步骤1. 回顾上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的途径2. 讲解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来源3.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创新实践活动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三章: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3.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环境的认识和适应能力3.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如何适应和创造有利于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适应和创造文化创新环境3.4 教学步骤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与社会环境的关系2. 讲解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四章:文化创新的实践与探索4.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实践与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实际操作能力4.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实践方法与步骤文化创新探索的意义和价值4.3 教学方法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创新实践活动反思法:引导学生反思文化创新的过程和结果4.4 教学步骤1. 回顾前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的实践意义2. 讲解文化创新的实践方法与步骤3.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创新实践活动4. 引导学生反思文化创新的过程和结果5.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五章:文化创新案例分析5.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案例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文化创新的案例介绍文化创新案例的分析与评价方法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案例的背景和过程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对文化创新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5.4 教学步骤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案例的重要性2. 讲解文化创新案例的背景和过程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六章:文化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6.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培养学生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6.2 教学内容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文化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如何保护文化创新的知识产权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和文化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例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知识产权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 讲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3. 分析文化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4. 讲解如何保护文化创新的知识产权5. 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例6.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七章: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的传承7.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传承的关系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传承意识7.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传承的关联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传承传统艺术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传承的关联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传承传统艺术7.4 教学步骤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传承的关系2. 讲解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传承的关联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八章:文化创新与全球化的关系8.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与全球化的关系培养学生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新的认知8.2 教学内容全球化对文化创新的影响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文化创新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球化对文化创新的影响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文化创新8.4 教学步骤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与全球化的关系2. 讲解全球化对文化创新的影响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九章:文化创新的评价与反思9.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评价与反思过程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评价与反思的能力9.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评价标准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反思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评价标准反思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反思9.4 教学步骤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评价与反思的重要性2. 讲解文化创新的评价标准3. 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反思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教案目标让学生总结文化创新的途径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未来文化创新的展望和参与热情10.2 教学内容回顾文化创新的途径和重要性展望未来文化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机会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顾文化创新的途径和重要性讨论法:展望未来文化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机会10.4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课程的内容2. 总结文化创新的途径和重要性3. 引导学生讨论未来文化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机会4. 激发学生对未来文化创新的展望和参与热情5. 课程结束,感谢学生参与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文化创新的定义和意义:这一环节需要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免费下载】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黄书记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个框题内容,本课是对全面两课的一个提升,同时对接下来学习第三、四单元的知识具有指导作用。
文化创新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和探索实践性。
在前面两课中,学生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
而怎样进行创新是本节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识计文化创新的途径;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认识和处理好两对基本关系: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②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汇集实例,情景探究,阐述文化创新的途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情并关注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善于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处理好的两对关系(2)教学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4、教材处理:由于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原则上遵循教材的原有结构,结合课前选择事例开展探究,所以对教材部分探究活动进行适当地取舍与调整。
二、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二学生普遍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接受性强的特点,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综合能力,采用情景分析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师生共同探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学法设计:(1)小组合作学习法。
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2)讨论法:把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加以讨论交流,达到明辨是非,提高认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将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我会首先播放一段与文化创新相关的视频或音频,如一段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或者一项科技创新的介绍,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我会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这些创新是如何产生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迅速被带入课堂的主题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可能停留在表面,难以将其与文化创新联系起来。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通过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如流行文化、科技创新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2.设计小组讨论和分享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3.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
1.首先,通过PPT展示文化创新的概念、必要性和意义,让学生对文化创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接着,我会结合具体的案例,如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运用,详细讲解文化创新的途径,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途径是如何促进文化发展的。
3.然后,我会通过图表、数据等展示文化创新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让学生理解文化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精神和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设计以下互动环节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1.提问环节:在讲解过程中,我会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积极参与讨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可能已经掌握了关于文化传承和文化多样性等基础知识,但对文化创新的具体途径和实际应用可能了解不多。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包括:对文化创新意义的认识不足,难以将理论联系实际;对文化创新途径的理解浮于表面,缺乏深刻理解和实践应用;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对政治学科的偏见而缺乏学习动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节课位于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题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并激发他们对文化创新活动的参与意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文化创新的含义与意义、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及文化创新与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关系。
(二)媒体资源
在教学中,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和多媒体资源:首先是PPT,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解释难点;其次是视频资料,展示文化创新的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文化创新的过程和效果;还有网络资源,如在线互动平台,供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和交流。这些资源和技术工具的作用在于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也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一是小组合作完成文化创新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二是开展“我是文化创新者”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自己的文化创新方案;三是组织课堂辩论赛,让学生就文化创新的相关话题展开辩论,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总结反馈
5.2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撰写心得体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文化创新的心得体会,旨在巩固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2.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一次与文化创新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制作手工艺品、策划文化活动等,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新课导入:
1.时事引入:以近期发生的与文化创新相关的事件或现象作为话题,例如“如何看待抖音在国际市场的成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故事讲述:讲述一个与文化创新相关的故事,如“故宫文创产品的开发过程”,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途径。
3.互动讨论:在讲解过程中,穿插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案例分析:提供几个与文化创新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将文化创新的途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定期进行学习反馈,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启发式教学: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拟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范文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范文
高中政治教育的开展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是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二十一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
小编准备了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文化创新的途径》是人教版新课标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内容。
从单元结构上看,如果说文化传播、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外在原因,那幺文化创新则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本课内容上看,在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则是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理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以及创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实例介绍分析,揭示文化创新的途径,培养学生搜集、加工、整理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比较、分析、归纳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确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提升自己积。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
教 学 目标
、
。
讨 【 论 问题 探究知 识 】 宝 刚 才 我 们 起 观 看 了 《 葫 芦 的 秘 密》 宣 的 传短 片
,
情感 态 度 与价值 观 目标 :通 过 探 究 使 学 生 感 悟 文 化创 新 必 须 立 足 于 社 会 实 践 ; 通 过 分
,
结 合 教材 请 大 家 围 绕 以 下 问题 进 行 讨
一
论 问题 :( 3 ) 刚 才 我 们
,
宝 起 观 看 《 葫芦 的秘 密 》
析 文 化 创 新 的事例
,
激 发学 生 学 习 民 族优 秀 传
,
的 电影 宣 传 短 片 请 问 你喜 欢这 部 电影 吗 ? 如 果
统 文 化 与世界 优 秀文化 的热情
践 积 极 进 行 文 化创新
,
投 身于 社 会 实
。
并 能 运 用 文 化创 新 的理 论 来解 释 生 活 中
。
组 的形 式分为若 干 组
,
组 织学 生 结 合 教材 就 以
的文 化 现 象
讨 论 之 后 鼓 励 学 生 发 表 自己
。
能力 目标 : 增 强学 生 进 行 文 化 创新 的意 识
的意 见 其 他 人 进 行补充完 善 讨 论 过程 中教 师
,
新 和 实 践 的关 系 问 题 本 课 在
此 基 础上进
一
倒 退 了 ? 从 文 化创 作 的 角度看 这 种 进 步或倒 退
,
步指 出社 会 实
的 实质是什 么 ?
和 学 生 讨 论 分析 后 得 出结 论
,
践 是 文 化 创 新 的 根 本 途 径 ;本 课之后
《文化创新的途径》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的说课稿《文化创新的途径》的说课稿本课是《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框内容。
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理解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发展需要创新。
而怎样进行创新则是本节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同时,本课是承上启下,对接下来要学习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
在呼唤创新的当今时代,文化创新作为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实践性。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初步运用辩证观点说明文化的传承,文化发展中应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手段展示材料: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充实,自学互助导学法、分组竞赛法、合作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要充分认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在文化发展的问题上既要克服那种一味固守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倾向,又要克服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坚持正确方向,推动文化发展。
、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依据:本课探究是的是怎样才能实现文化创新,所以本知识点理所当然地成为本课重点。
突破重点:事例讨论法、启发讲授法、情境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通过材料探究、感悟、体验,教师循循善诱、学生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文化发展中应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依据:由于学生很难找出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所以,本知识点是难点。
突破难点:启发讲授法、自主探究法。
结合P55的“对待外来文化的三种态度”,在教师引导下,帮助学生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理解了“文化创新”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
“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
不论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还是在以后的教师职业生涯中,大家都要经历说课这个环节。
因此,中公教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文化创新的途径》这一节课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2单元第5课的第2框的内容,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本框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一方面,针对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另一方面,针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要反对“守旧主义”,而且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本框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
二、说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已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但看问题往往比较偏激、片面,缺乏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在文化创新的途径上要对他们进行指导,以免走入误区。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两个基本途径;2.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需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能力目标】1.结合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历史,分析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能力;2.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初步确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2.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重点】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如何理解。
五、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的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六、教学过程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响鼓还需重锣敲。
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新课导入则是重锣的第一锤,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
展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图片。
提问:为什么在电脑科技迅猛发展、许多人已“提笔忘字”的今天,《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这类节目会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关注与好评呢?总结:这些节目于游戏中学习知识、于竞技中领略汉字、诗词之美的文化电视节目,不仅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进行了文化创新。
今天,让我们来共同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用这些学生平时能接触到的电视节目进行导入,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课堂情境。
环节二:讲授新课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结合上节课所学知识思考:《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对于文化创新而言,它的成功表明了什么道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结合上节课所学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过渡: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那么在此基础上,要想实现文化创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基本途径呢?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结合上节课的知识思考问题,不仅能够巩固上节课的重难点,帮助学生确立教材的前后联系,梳理教材的整体框架,能够更好地理解具体现实与抽象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多媒体展示资料:在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疟疾是仅次于艾滋病的“第二号杀手”,屠呦呦率领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成功创制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在20世纪60年代末,常用治疗疟疾的药物已经失效。
1969年,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
此前,国内其他科研人员已经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
她首先从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四处走访老中医,整理了一个64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的草药《抗疟单验访集》。
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均无好的效果。
随后她查阅中医药典籍《肘后备急方》,从“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等文字记载中获得灵感,在尝试用水、乙醇等方法提取失败后,最终采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提取青蒿,先驱性地发现了具有100%抗疟作用的青蒿素。
后来,他们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等西医常用的技术手段,明确了青蒿素是一种全新的抗疟药,打破了过去认为“抗疟药必须含氮杂环”的断言。
并将该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1973年经临床研究,证实具有满意疗效,抗疟新药—青蒿素由此诞生!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
2015年10月5日,屠哟哟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中医药宝库再次举世瞩目。
(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学生阅读材料之后教师接着提问:1.屠呦呦是在抗疟药物研究中取得重大新成果与我国的传统中医之间有何关系?2.这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什么启示?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屠呦呦从我国传统文化中获得灵感,但是没有固守传统医学记载的方法,而是批判的继承了传统中医药典籍。
从而得出: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得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得过程。
(古今)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之前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得出: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如果漠视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社会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文化也要跟着发展。
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通过学生熟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例子理解知识,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也能够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提问:屠呦呦是在抗疟药物研究中取得重大新成果除了借助传统医学的力量之外,还得益于什么?从中你获得了哪些关于文化创新的启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还得益于西医常用的技术手段。
从而得出: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中外)提问:屠呦呦为什么没有按照西医传统的断言认为“抗疟药必须含氮杂环”,结合材料思考,在文化创新中,我们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分析如下:(1)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2)在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同一个案例中理解知识,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进行整体的把握,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过渡:屠呦呦在创制青蒿素上取得的成功,是因为她及她的团队巧妙地把传统与现在、东西方文化相结合,这提示我们:进行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设问: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学生同桌两人为一小组探究,发表意见。
教师总结:要想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要想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就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注意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多媒体展示:结合P55“对待外来文化的三种态度”学生前后四人为一组,分组合作探究,然后发表意见。
分析:观点一犯了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二犯了封闭主义、守旧主义的错误,只有观点三才是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那种固守本民族文化,拒绝接受其他文化的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都是错误的,都是我们在文化创新的实践中,需要反对的。
教师设置疑问:通过刚才所学知识,我们怎么才能实现文化创新,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呢?学生结合书本探究、发表意见。
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在前面对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与基本途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并且在此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环节三:巩固提高多媒体展示:孔雀东南飞中“兰芝泣别夫君”的图片、“现代子女给妈妈洗脚”的图片。
提问:我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做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
焦仲卿的“孝”值不值得提倡?假如你是焦仲卿,你该怎么办?现在的中学生应该怎样孝顺父母?这种“孝”和原来的“孝”有何异同?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