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提针火PPT课件
第41页/共49页
• 四、注意事项
1、对初次接触芒针治疗的患者要做好解释工作。 2、针刺须缓慢,以免伤及血管神经。 3、进针后嘱患者不要变换体位,以免发生针刺意外。 4、过饥、过饱、过劳、年老体弱、孕妇、儿童及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禁用本
法。
第42页/共49页
第六节 鍉针刺法
• 鍉针刺法是以鍉针按压经脉
• 局部叩刺:病变局部。如 头面五官疾病、关节病变、 局部扭伤、顽癣。
第18页/共49页
三、临床运用
• 适应范围: 1、痛证:头痛、腰痛、肋间神经痛、痛经等。 2、神经性皮炎、斑秃、顽癣、皮肤麻木等。 3、高血压、神经衰弱引起的不寐。 4、慢性肠胃病、便秘等。 5、近视、视神经萎缩等。
第19页/共49页
肤0.2-0.3cm,再将针深入皮下,挑断皮下白色 纤维组织,并挤出一定量血液或少量液体。此法 用于胸背、腰骶部腧穴。如痤疮,在项背部督脉 旁开0.5-3寸的区域,寻找阳性反应点挑刺。
第9页/共49页
• 三、临床应用
三棱针刺法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泻热开窍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 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等所表现的以疼痛、发热、肿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的疾病,并常用于急症的治疗。
•二、操作方法
• (一)选穴与消毒 1、选穴 • 与毫针刺法基本相同,但选穴宜少, 多以局部穴位为主。 • 2、消毒 • 针刺前穴位局部皮肤应严格消毒,
第32页/共49页
• (二)烧针与针刺
• 1、烧针(关键步骤) • 在使用火针前必须将针烧红,可先烧针身,后烧针尖。针刺较深,要烧至
白亮;针刺较浅,烧至通红;针刺表浅,烧至微红。 • 2、针刺 • 左手拿灯,右手持针,尽量靠近施治部位,烧针后对准穴位垂直点刺,快
三棱针 皮肤针 皮内针 鍉针 火针 芒针ppt课件
第五节 火针法
一 针具
针具多选用能耐高温的钨合金材料制作,针柄以 耐热的非金属材料制作。
单头火针、三头火针。细火针、粗火针
二 操作方法
(一)选穴与消毒 1 选穴:选穴宜少,多以局部穴位为主 2 消毒:严格消毒,限用碘酒消毒,再以乙醇脱 典。
(二)烧针与针刺 1 烧针:“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
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针灸大成 火针》。白亮、通红、微红 2 针刺:
火 针 操 作
(三)针刺的深度 《针灸大成 火针》:“切忌太深,恐
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
医学全在线 ()
三 临床运用
适应范围 主要用于痹证、慢性结 肠炎、阳痿、痛经、 痈疽、痔疮等。
火针
痹症
累疠
慢性 结肠炎
第四节 鍉针法
一 针具
《灵枢·九针十二原》:“三曰鍉针,长三寸半……锋如黍粟之 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
二 操作方法
(一)弱刺激 按压用力较小,形成的凹陷浅,局部有酸胀感,按压局部周围发 生红晕,治疗时间短,按压时结合捻转法。
(二)强刺激 按压用力较大,形成的凹陷深,局部有胀痛感,并可向一定的方 向传导,治疗时间较长,按压时结合震颤法。
医学全在线 ()
(二)处方示例
陈旧性软 组织损伤
咽喉肿痛
偏头痛 腰肌劳损
三棱针
目赤肿痛
中暑
毒蛇咬伤
痤疮
(三)注意事项
1.对于放血量较大患者,术前作好解释工作。 2.由于创面较大,必须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3.操作手法要稳、准、快,一针见血。 4.若穴位和血络不吻合,施术时宁失其穴,勿 失其络。 5.点刺穴位不宜太浅,深刺血络要深浅适宜, 针尖以刺中血管,让血液自然流出为度 。
第七章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鍉针、火针、芒针
第一节三棱针法三棱针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放血法:放出适量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属刺络或刺血法三棱针有:点刺法、散刺法、挑刺法三棱针刺法的理论指导:宁失其穴,勿失其络一、针具三棱针全长6.5cm,针柄呈圆柱体,针身呈三棱果椎体,三棱为韧,针尖锋利。
使用之前应在细磨石上磨至锐利,称为“开口”使用前应采用高温消毒,或将针具用75%乙醇浸泡30分钟二、操作方法(一)持针姿势(二)操作方法1.点刺法此法使用三棱针点刺腧穴或血络以治疗疾病的方法(1)点刺穴位即点刺腧穴出血或挤出少量液体的方法(2)点刺血络:有浅刺、深刺浅刺:即点刺随病显现的浅表静脉出血的方法深刺,又称泻血法:即点刺随病显现的较深、较大静脉放出一定量血液的方法。
2.散刺法此法是在病变局部及其周围进行连续点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可连续点刺10~20针以上3.挑刺法此法是以三棱针挑断穴位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三、临床应用(一)适应范围本法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泻热开窍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气滞证、血瘀证、湿热证所致,以疼痛、发热、肿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并常用于急症的治疗(二)处方示例1.偏头痛选穴太阳穴2.腰肌劳损选取委中3.陈旧性软组织损伤选穴局部阿是穴4.咽喉肿痛选穴双侧少商5.目赤肿痛选穴太阳、耳尖6.中暑选穴曲泽、太阳、委中7.毒蛇咬伤选取伤口及其周围8.座疮选穴阿是穴点刺穴位及浅刺血络、散刺法可每日或隔日1次;挑刺、深刺血络法宜5~7日1次(三)注意事项1.对于放血量较大者,术前做好解释工作2.由于床面较大,必须无菌操作,以防感染3.操作手法要稳、准、快,一针见血4.若穴位和血络不吻合,施术时宁失其穴,勿失其络5.点刺穴位不宜太浅,深刺血络要深浅适宜,针尖以刺中血管,让血液自然流出为度6.为了提高疗效,应保证出血量,出血后可立即加用拔罐7.避开动脉血管,若误伤动脉出现血肿,以无菌干棉球按压局部止血8.大病体弱、贫血、孕妇和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慎用9.重度下肢静脉曲张处禁用本法第二节皮肤针法皮肤针法,又称毛刺、扬刺、半刺:使用皮肤针叩刺皮肤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第八章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提针、火.
• 二、操作方法
• (一)持针姿势
• 一般以右手持针,用拇、食两 指捏住针柄中段,中指指腹紧靠 针体三棱针的侧面,露出针尖 2~3mm。
• (二)操作方法 • 三棱针的操作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法、
络。 • 5、点刺穴位不宜太浅,深刺血络要深浅适宜,针尖
以中营为度。 • 6、为了提高疗效,应保证出血量,出针后可立即加
用拔罐。 • 7、点刺、散刺法可1次/日或隔日,挑刺、泻血法宜1
次/5~7日。 • 8、避开动脉血管,若误伤动脉出现血肿,以无菌干
棉球按压局部止血。 • 9、大病体弱、明显贫血、孕妇和有自发性出血倾向
• 在使用火针前必须将针烧红,可先烧 针身,后烧针尖。
• 2、针刺
• 可用左手拿点燃的乙醇灯,右手持针, 尽量靠近施治部位,烧针后对准穴位垂 直点刺,快进速退,用无菌棉球按压针 孔,以减少疼痛并防止出血。
• (三)针刺的深度 • 应根据病情、体质、年龄和针刺部位
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浅、神经分布而定。
• 三、临床应用 • (一)适应范围 • (二)临床应用
• (三)注意事项
• 1、除治疗痣、疣外,面部禁用火针。
• 2、有大血管、神经干的部位禁用火针。
• 3、血友病和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火针。
• 4、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应避免 洗浴;局部发痒,不宜搔抓,以防感染。
• 5、对初次接受火针治疗的患者,应作好 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以防晕针。
• 可用作火针刺法的针具多选用 能耐高温的钨合金材料制作,针 柄以耐热的非金属材料制成。
• 二、操作方法
第四节其他针法一三棱针法
3、刺络法: 用带子或橡皮管结扎针刺部位的上端(近心端)→消毒 →左手拇指压在下端,右手持针→对准静脉→刺入23mm立即退出→按压 适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发热、中暑等。 4、挑刺法 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捏起皮肤固定→右手持针→迅 速刺入1-2mm→随即挑破皮肤使之出血→按压 适用于肩周炎、胃痛、颈椎病、失眠、支气管哮喘、血 管神经性头痛。
第四章 针灸方法
第四节 其他针法
第四节 其他针法
一、三棱针法
二、皮肤针法
三、皮内针法
四、电针法
五、穴位注射法
一、三棱针法
三棱针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 液,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 三棱针古称“锋针”、“刺血络”或“刺络”,今 称为“放血疗法”。 《灵枢 九针十二原》:“宛陈则除之,去活络、开窍泄热、消肿止痛 适应范围: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
常用的病症:某些急症和慢性病:晕厥、高热、中暑、
中风、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痈疖初起、
扭伤、疳证、头痛、玩廯、丹毒、指
(趾)麻木等。
(三)注意事项
1.对于放血量较大患者,术前作好解释工作。 2.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3.操作手法要稳、准、快,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 深,创伤过大。点刺穴位不宜太浅,深刺血络要深浅 适宜,出血不宜过多,切勿伤及动脉 。 4.体弱、孕妇、产后和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不宜使用。 注意患者体位,谨防晕针。 5.每日或隔日1次,1-3次为1疗程,一般每次出血量以 数滴至3-5ml为度。
(一)操作方法
1、点刺法:
左手拇、食指向针刺部位推按→消毒→右手持针(拇、 食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段。针尖露出35mm)→刺入3-5mm→即出针→按压 适用于指、趾末端的十宣、十二井穴、耳尖、头面部的 攒竹、上星、太阳等穴。 2、散刺法: 准备步骤同上,不同的是散刺法是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 心点刺,可刺10-20针以上。 适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廯。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PPT课件
⑹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3次为l疗程,出血量多者, 每周1—2次。一般每次出血量以数滴至3—5ml为宜。
10
11
第二节 皮肤针
一、概述
• 定 义 取法于《内经》半刺 浮刺 毛
• 刺 扬刺 属于丛针浅刺法 • 理论基础 经络系统组成 皮部--经络--脏腑 • 针 具 梅花针 七星针 十八罗汉针
25
复习思考题
• 三棱针刺法的注意事项 • 三棱针有几种操作方法?如何
操作? • 皮肤针的针刺部位 • 皮内针的操作方法
26
第四节 拔罐
一、罐的种类(Types of cups)
竹罐 陶罐 玻璃罐 抽气罐 替代罐
27
二、拔罐方法
1.吸罐 吸
力火罐法(fire-cup method)
闪火法:罐口 酒精 投火法/贴棉法
痛、肩周炎、支气管哮喘等(腰骶部、肩胛区)。
9
第一节 三棱针
六、注意事项 (1)对患者要做必要的解释工作,预防晕针。 (2)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3)操作时手法宜轻、宜稳、宜准、宜快,不可用
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创伤过大,损害其他组织, 更不可伤及动脉。
⑷对体弱、贫血、低血压、妇女怀孕和产后等,均要慎重 使用。凡有出血倾向和血管瘤的患者,不宜使用本法。
多毫针 质量检查
12
第二节 皮肤针法
• 二、操作方法 • 持针式 硬柄 软柄 • 叩刺法 腕力 • 循经叩刺 颈项背腰
骶部(督脉 膀胱经) -整体肘膝以下-沿经
13
第二节 皮肤针法
穴位叩刺 所治病证相关穴位,主要是特 定穴、华陀夹脊穴、阳性反应点 、 指趾末
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电针穴位注射法
20
(二)操作程序
操作方法
❖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刺入穴位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待针下有 “得气”后,回抽一下,若回抽无血,即可将 药推进。
❖ 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推入药液;慢性病、体弱 者用轻刺激,注入速度宜缓;急性病、体强者 用强刺激,快速将药液推入。
❖ 如果注射药物较多时,可将注射针由深到浅, 边退针边推药,或更换几个方向注射药液。
波、疏密波、断续波。
便于
9
(一)电针常用的输出波形
(1)密波:一般频率高于30赫兹的连续波称为密波· 作用;能降低·神经 应激能力,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肌肉和血管痉
挛。 (2)疏波·:一般频率低于30赫兹的连续波称为疏波。
作用:刺激作用强,能引起肌肉收缩,提高肌肉韧带张力。常用 于治疗痿证,各种肌肉、关节及韧带的损伤。 (3)疏密波:是疏波和密波交替出现的一种波形,疏密交替持续的时间
21
操作方法
22
(三)注射剂量
操作方法
耳穴每穴注射0.1ml,面部每穴注射0.3
注射 部位
~0.5ml,四肢部每穴注射1~2ml,胸背 部每穴注射0.5~1ml,腰臀部每穴注射2
~5ml。
药物 5%~10%葡萄糖每次可注射10~20ml。 性质 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和特异性药物一般用量较小,
即所谓小剂量穴位注射,每次用量多为常规量 的1/10~1/3。 中药注射液的穴位注射常规剂量为1~4ml。
23
操作方法
(四)疗程
❖ 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反应强烈者 也可隔2~3日1次。
❖ 10次为一疗程 ,休息5~7天后, 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24
适应范围
穴位注射的适应范围非常广泛, 凡是针灸的适应证大部分可用本法 治疗。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ppt参考文件
临床运用
适应范围皮肤针的适用范围很广,临 床各种病证均可应用,如近视、视神 经萎缩、急性扁桃腺炎、感冒、咳嗽、 慢性胃肠疾病、便秘、头痛、失眠、 腰痛、皮神经炎、斑秃、痛经等。
28
注意事项
1.针具要经常检查,注意针尖有无钩曲,针尖是 否平齐,滚刺筒是否转动灵活。
2.叩刺时动作要轻捷,正直无偏斜,以免造成患 者疼痛。
勿刺伤深部动脉。 4.气血两亏的虚证及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
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
1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 皮肤针法
皮肤针法是古代“毛刺”、“扬刺”、
“半刺”等刺法的发展。
针具图1 皮 肤 针 ( 七 星 针 )
15
图2
针具图2
针具图2
16
针具图3
梅花针(5支短针)、七星针(七支短针)、
罗汉针(18支短针)
3
三棱针图
图 三棱针
4
(1) 刺络法
刺病所的较深、较大静脉放出一定量血液的方法。 先用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的上端(近心端),
使相应的静脉进一步显现,局部消毒后,左手拇 指按压在被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瘀 曲的静脉向心斜刺,迅速出针,针刺深度以针尖 “中营”为度,让血液自然流出,松开橡皮管, 待出血停止后,以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并以75% 乙醇棉球清理创口周围的血液。 本法出血量较大,一次治疗可出血几十甚至上百 毫升,多用于肘窝、腘窝部的静脉。
5
2 点刺法
即点刺腧穴出血或挤出少量液体的方法。 针刺前在点刺穴位的上下用手指向点刺处推按,
使血液积 聚于点刺部位,常规消毒后,左手拇、 食指固定点刺部位,右手持针直刺2~3mm,快进 快出,点刺后采用反复交替挤压和舒张针孔的方 法,使出血数滴,或挤出液体少许,右手捏干棉 球将血液或液体及时擦去。为了刺出一定量的血 液,或液体,点刺穴位的深度不宜太浅。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37张
一 针具
• 外形似小锤 • 针柄有软柄和硬柄 • 头部附有莲蓬状针盘 • 针盘上嵌着不锈钢短针 • 分梅花针(5支短针)、七星针
(7支短针)、罗汉针(18支短 针)
• 二、操作方法
• (一)持针姿势
• 软柄皮肤针:针柄末端置于 掌心,拇指居上,食指在下, 余指呈握拳状固定针柄末端。
二、操作方法
• (二)烧针与针刺
• 1、烧针(关键步骤)
• 在使用火针前必须将针烧红,可先烧针身,后烧针 尖。针刺较深,要烧至白亮;针刺较浅,烧至通红;针 刺表浅,烧至微红。
• 2、针刺
• 左手拿灯,右手持针,尽量靠近施治部位,烧针后 对准穴位垂直点刺,快进速退。
(三)针刺的深度
应根据病情、体质、年龄和针刺部位的肌肉厚薄、 血管深浅、神经分布而定。一般而言,四肢、腰背部腧 穴针刺稍深,可刺2-5分,胸背部针刺宜浅,可刺1-2分。
三棱针、
济 南
市
皮肤针法、
中 医 医
皮内针法、
院 针 灸
火针、
科
万
红
棉
第一节 三棱针法
三棱针刺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 适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 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灵枢·官针》称“络刺”、“赞刺”、“豹纹刺”
【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棱针由古代九针之一的 锋针发展而来。锋针,在古 代主要是用于泻血排脓以治 疗难治性病症的工具。
• 一、针具
• 三棱针用不锈钢 制成,全长6cm,针柄 呈圆柱体,针身呈三 棱锥体,三棱为刃, 针尖锋利,常用规格 有大号和小号两种
• 二、操作方法 • (一)持针姿势 • 一般以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精品PPT课件
4.要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5.滚刺筒不宜在骨骼突出部位处滚动,以免产生
疼痛和出血。
29
第三节 皮内针法
一 针具 (一)图钉型
30
皮内针
(二)麦粒型
图
31
皮内针
二 操作方法
(一)图钉型皮内针法 (二)麦粒型皮内针法
勿刺伤深部动脉。 4.气血两亏的虚证及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
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
14
皮肤针(七星针)
第二节 皮肤针法
皮肤针法是古代“毛刺”、“扬刺”、 “半刺”等刺法的发展。
针具图1
15
图2
针具图2
针具图2
16
针具图3
梅花针(5支短针)、七星针(七支短针)、
罗汉针(18支短针)
5
2 点刺法
即点刺腧穴出血或挤出少量液体的方法。 针刺前在点刺穴位的上下用手指向点刺处推按,
使血液积 聚于点刺部位,常规消毒后,左手拇、 食指固定点刺部位,右手持针直刺2~3mm,快进 快出,点刺后采用反复交替挤压和舒张针孔的方 法,使出血数滴,或挤出液体少许,右手捏干棉 球将血液或液体及时擦去。为了刺出一定量的血 液,或液体,点刺穴位的深度不宜太浅。
27
临床运用
适应范围皮肤针的适用范围很广,临 床各种病证均可应用,如近视、视神 经萎缩、急性扁桃腺炎、感冒、咳嗽、 慢性胃肠疾病、便秘、头痛、失眠、 腰痛、皮神经炎、斑秃、痛经等。
28
注意事项
1.针具要经常检查,注意针尖有无钩曲,针尖是 否平齐,滚刺筒是否转动灵活。
2.叩刺时动作要轻捷,正直无偏斜,以免造成患 者疼痛。
125第五章特种针具刺法录制
②持针以15° 30°角进入 皮肤并挑破皮肤或皮下组织 ③挤出一定量的血液或少量
液体 者,可先用2%利多卡因局麻后 再挑刺。
挑刺的部位可以选用经穴,也可选用奇穴,更多 选用阿是穴。 在选用阳性反应点时,应注意与痣、毛囊炎、色 素斑及背俞穴相鉴别。
图钉型 操作
视频
2.麦粒式:
① 用镊子挟住针柄, ② 对准腧穴, ③ 沿皮下横向刺入, ④ 针身可刺入0.5~0.8cm,
针柄留于皮外,
⑤ 然后用胶布顺着针身进入
的方向粘贴固定。
麦粒型 操作
视频
皮内针可根据病情决定其留针时间的长短 一般3~5日,最长可达1周。
若天气炎热,留针时间不宜超过2天,以防 感染。
宛陈——血郁积日久的意思 除之——对血郁积久的当用泻血法 《素问·血气形志》“凡治病必先去其血。”
一、针具
三棱针的常用规格有大、 中、小三种型号。
1、新针具:使用前磨至锐 利,即“开刃”
2、旧针具:定期磨至锐利, 减轻进针疼痛。
消毒
针具:由于三棱针是用于点刺放血、针较粗, 创口较大。
使用前:针具用高压消毒或者75%酒 精浸泡20-30分。 局部皮肤:先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 %酒精消毒脱碘。
第五章 特种针具刺法
第一节 三棱针法
三棱针法
三棱针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适 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 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其中,放出适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属于 刺络法或刺血法,又称放血疗法。此法来源于 古代九针之一的“锋针”,在古典医籍中有较 多记载。
三棱针法
《黄帝内经》 162篇中40多篇提及放血疗法。 《灵枢·九针十二原》:“宛陈则除之,去血脉也”
第一节 三棱针法 皮肤针法 皮内针法 电针法 穴位注射法
一、三棱针法三棱针法是指使用三棱针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治疗疾病的方法。
亦称“刺络法”。
三棱针是点刺放血的工具,取法于古代九针中的“锋针”,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
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
又说:“宛陈则除之,去血脉也。
”故现今有人称三棱针法为“放血疗法”。
《灵枢·官针》中还记载:“病在经络痼痹者,……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
另外,《内经》中还有“络刺”、“赞刺”、“豹纹刺”等具体方法的论述,表明三棱针法已成为临床刺络放血的常用针法。
(一)*作方法右手拇指,食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1—2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
针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或夹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针刺。
常用的刺法有以下几种:1.腧学点刺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聚集穴部,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施术部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3毫米左右,立即出针,轻轻按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此法多用于四肢末端放血,如十宣、十二井穴等处。
2.散刺法亦称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
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淤滞的瘀血或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
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针刺深浅根据局部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
3.刺络法先用带子或橡胶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时,左手拇指按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人脉中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在其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泻。
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
4.挑刺法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夹起皮肤,使皮肤固定,迅速消毒后,右手持针迅速刺人皮肤1-2毫米,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粘液;也可再刺人35毫米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起,挑破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三棱针法三棱针法是指使用三棱针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治疗疾病的方法。
亦称"刺络法”。
三棱针是点刺放血的工具,取法于古代九针中的“锋针”,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
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
又说:“宛陈则除之,去血脉也。
”故现今有人称三棱针法为“放血疗法” 。
《灵枢•官针》中还记载:“病在经络痼痹者,……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
另外,《内经》中还有“络刺”、“赞刺”、“豹纹刺”等具体方法的论述,表明三棱针法已成为临床刺络放血的常用针法。
(一广作方法右手拇指,食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 1 —2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
针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或夹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针刺。
常用的刺法有以下几种:1 •腧学点刺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聚集穴部,用2 %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施术部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3毫米左右,立即出针,轻轻按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此法多用于四肢末端放血,如十宣、十二井穴等处。
2 •散刺法亦称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
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淤滞的瘀血或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
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针刺深浅根据局部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
3 •刺络法先用带子或橡胶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时,左手拇指按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人脉中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在其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泻。
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
4 •挑刺法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夹起皮肤,使皮肤固定,迅速消毒后,右手持针迅速刺人皮肤1-2毫米,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粘液;也可再刺人35毫米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起,挑破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
此法常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失眠、胃脘痛、颈椎病、支气管哮喘等。
(二)适用范围三棱针刺络放血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
目前较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疳疾、痔疮、久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
(三)注意事项1 •对患者要做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其思想上的顾虑。
2 • *作时手法宜轻、宜稳、宜准、宜快,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创伤过大,损害其他组织,更不可伤及动脉。
3 .注意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4 •对体弱、贫血、低血压者及怀孕和产后妇女等,均要慎重使用。
凡是凝血机制不好的患者和血管瘤患者,不宜使用本法。
5 •三棱针法刺激较强,治疗过程中须注意患者体位,以防晕针。
6 .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 —3次为1疗程,出血量多者,每周1 —2次,一般每次出血量以数滴至3—5毫升为宜。
二、皮肤针法皮肤针法是以特制的多支短针组成的皮肤针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皮肤针,又称“梅花针”、“七星针”,是由古代九针中“镜针”演变而来。
《内经》中就有“半刺”、“扬刺”、“毛刺”等刺法的记载。
如《灵枢•官针》记载:“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内,如拔毛状,以取皮气。
”“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
”“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
”上述诸法同属浅刺皮肤的针刺方法。
《素问•皮部论》中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
”说明十二皮部与脏腑、经络联系密切,运用皮肤针叩刺皮部可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皮肤针的针头呈小锤形,针柄一般长15—19厘米,一端附有莲蓬状的针盘,针盘下面散嵌着不锈钢短针。
根据所嵌不锈钢短针的数目不同,可分别称为梅花针(五枚针)、七星针(七枚针)、罗汉针(十八枚针)等。
现代又创用了滚刺筒,即用金属制成的筒状皮肤针,具有刺激面积广、刺激量均匀、使用方便等优点。
(一广作方法1 ,持针式手握针柄后部,食指压在针柄上。
2 •叩刺法将针具及皮肤消毒后,针尖对准叩刺部位,使用手腕之力,将针尖垂直叩打在皮肤上,并立即提起,反复进行。
3 •叩刺的部位皮肤针叩刺的部位一般分为循经、穴位、局部叩刺3种。
(1)循经叩刺是指循着经脉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常用于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督脉为阳脉之海,能调节一身阳气;五脏六腑之背俞穴皆分布于膀胱经,故其治疗范围广泛。
其次是四肢肘膝以下部位,因其分布着各经的原穴、络穴、郄穴等,可治疗各相应脏腑经络的疾病。
(2)穴位叩刺是指在穴位上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
主要是根据穴位的主治作用,选择适当的穴位予以叩刺治疗。
临床上常于各种特定穴、华佗夹脊穴、阿是穴等处进行叩刺。
(3)局部叩刺是指在患部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
如扭伤后局部的瘀肿疼痛、顽癣等,可在局部进行围刺或散刺。
4 •叩刺的强度叩刺强度是根据刺激的部位、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的不同而决定的,一般分轻、中、重3种。
轻刺激用较轻腕力进行叩刺,以局部皮肤略有潮红,病人无疼痛感为度。
适用于老弱妇儿、虚证患者和头面、五官及肌肉浅薄处。
中等刺激介于轻重刺激之间,局部皮肤潮红,但无渗血,患者稍觉疼痛。
适用于一般疾病和多数患者,除头面等肌肉浅薄处外,大部分部位都可用此法。
重刺激用较重腕力进行叩刺,局部皮肤可见隐隐出血,患者有疼痛感觉。
适用于体强、实证患者和肩、背、腰、骶部等肌肉丰厚处。
5 •治疗时间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可间隔3—5日。
(二)适用范围皮肤针的适用范围很广,临床各种病证均可应用,如近视、视神经萎缩、急性扁桃腺炎、感冒、咳嗽、慢性胃肠疾病、便秘、头痛、失眠、腰痛、皮神经炎、斑秃、痛经等。
(三)注意事项1 •针具要经常检查,注意针尖有无钩曲,针尖是否平齐,滚刺筒是否转动灵活。
2 •叩刺时动作要轻捷,正直无偏斜,以免造成患者疼痛。
3 •局部如有溃疡或损伤者不宜使用本法,急性传染性疾病和急腹症也不宜使用本法。
4 .要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5 •滚刺筒不宜在骨骼突出部位处滚动,以免产生疼痛和出血。
三、皮内针法皮内针法是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或患病局部的皮内作较长时间留针的一种方法,又称“留针法”。
它是古代针刺留针方法的发展,《素问•离合真邪论》有“静以久留”的刺法。
针刺人皮肤后,固定留置一定的时间,给皮肤以弱而长时间的刺激,可调整脏腑经络的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针具1 .颗粒型皮内针亦称“麦粒型皮内针”。
针身长约1厘米,针柄形似麦粒或针柄呈环状2 .揿钉型皮内针针身长约0. 2-0 . 3厘米,针柄呈环形,针身与针柄垂直。
(二广作方法针刺部位多以不妨碍正常活动处的腧穴为主,一般多采用背俞穴、四肢部位腧穴和耳穴为主。
皮内针、镊子和施术部位皮肤严格消毒后,就可进行针刺。
1 .颗粒型皮内针用镊子夹住针柄,对准腧穴,沿皮下横向刺人,针身可刺人0. 5 —1厘米,针柄留于体外,然后用胶布顺着针身进入的方向粘贴固定。
2 .揿钉型皮内针用镊子夹住环状针柄,对准腧穴,直刺嵌人,然后用胶布固定。
也可将针柄贴在小块胶布上,手执胶布直压揿针所刺部位。
皮内针可根据病情决定留针时间的长短,一般为3-5日,最长可达1周。
若天气炎热,留针时间不宜过长,以 1 —2日为好,以防感染。
在留针期间,可每隔4小时用手按压埋针处1 —2分钟,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
(三)适用范围皮内针法临床多用于某些需要久留针的疼痛性疾病和久治不愈的慢性病证,如神经性头痛、胆绞痛、腰痛、痹证、神经衰弱、高血压、哮喘、痛经等。
(四)注意事项1 .关节附近不可埋针,因活动时会疼痛。
胸腹部因呼吸时会活动,亦不宜埋针。
2 .埋针后,如患者感觉疼痛或妨碍肢体运动,应将针取出,改选穴位重埋。
3,埋针期间,针处不可着水,以避免感染。
热天出汗较多,埋针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感染。
四、电针法电针法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的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
它的优点是:在针刺腧穴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故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能准确地掌握刺激参数;代替手法运针,节省人力。
我国在解放前就有人试制过电针仪,但当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解放后电针疗法发展很快,进行了许多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一)电针仪器电针的种类很多,只要是能控制输出电压、电流到所需强度的器械均可用作电针器。
但应注意最大输出电压和电流量的关系。
例如,最大输出电压在40伏以上者,最大输出电流应限制在1毫安以内,以免发生触电危险。
由于近年电子工业发展迅速,电针器的种类越来越多,而且不断更新。
现将目前最常用的两种电针器的性能介绍如下:1 . G-6805型电针治疗仪本机的性能比较稳定,交直流两用电源,可输出连续波、疏密波、断续波。
连续波频率为160-5000次/分,疏密波和断续波为14-26次/分。
正脉冲幅度为50伏,负脉冲为35伏。
正脉冲波宽为500微秒,负脉冲为250微秒。
仪器顶部有5个小型输出插孔,对应于面板上5个控制旋纽,调节控制旋纽能改变输出强度。
各插孔可插入针夹电极插头或电极板插头。
面板中间的旋纽用以选择不同的输出波型,可控制输出连续波、疏密波、断续波。
右侧的旋纽用于连续波的频率调节,左侧的旋纽用于疏密波、断续波的频率调节。
拨动开关是选择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用的。
氖灯指示各种波型的频率。
2 . WQ- 10A型多用电子穴位测定电针仪本机性能较多,可用于穴位探测、电针治疗、针刺麻醉、电兴奋治疗、经络敏感测定等。
基本波型:正冲为矩形脉冲,反冲为尖脉冲。
频率及脉冲宽度:“X1”档频率为0-100次/秒,脉宽为250-350微秒;“X10''档频率为0-1000次/秒,脉宽为60-80微秒。
脉冲幅度:负载为250欧姆时,峰值电流不低于60毫安。
调制波形:有连续波、间断波、疏密波3种波形,各变动波形的间动频率为30次/秒。
输出:有1、2、3路,3路可串成1路作电兴奋输出。
电源:直流6伏,可用外接电源。
(二广作方法1 .先将毫针刺入腧穴有了所需要的“得气”感应。
2 •把输出电位器旋纽调到零位。
3 •将电针器上每对输出的两个电极分别接在两根毫针上,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也可不分正负极,将两根导线任意接在两根针上。
4 •打开电源开关,选择适当的频率和波型。
5 .逐步调高输出电流至所需强度。
6 •一般通电时间为5- 20分钟,有些病人可延长至几小时不等。
7,结束时将输出电位器调到零位,然后关闭电源,取下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