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动态分析

合集下载

油井动态分析简析

油井动态分析简析
20
E17井生产动态分析
整理课件
从图中可以看出 E17井流压缓升,流温上 升,电流由15A降至14A, 从生产报表查得泵出口涨 了2MPA。产液量和产气 量均下降。该井管柱类型 为普通合采管柱,在20℃ 条件下,地面原油密度为 0.850g/cm3;在50℃条 件下,地面原油粘度8.55 MPa.s;胶质沥青质含量 6.55%; 含 蜡 量25.22%; 凝 固 点 30℃ ; 含 硫 量 0.09%。初步判断为油管 结蜡或堵塞。提频至 45HZ , 大 排 量 冲 洗 后 , 恢复正常。
月度选值
与上月选值对比
对比标准
产能变化原因分类
可对比井分类
不可对比井分类
产能下降 产能稳定 产能上升
原因分类
原因分类
汇总
汇总
措施井 措施分类
汇总
新井
非对比井 原因分类
汇总
区块单元对比汇总
提出单井措施意见
整理课件
11
单井分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含 水 对 比 分 析
月度选值
与上月选值对比
对比标准
变化原因分类
油井动态分析培训
培训人:
目录
一、动态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二、动态分析方法、资料和内容 三、单井分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四、BZ34-1N油气田基本概况 五、BZ34-1N台单井的动态分析
整理课件
2
动态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油、水井是注水开发油藏的基本单元。注水开发油田,注水井和 采油井不断地进行注水和采油,这就使得油层中的油、气、水始终处 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中,这些变化又不断地通过油水井的日常生产和录 取到的各项数据反映出来。这样,把不同范围内油、水井的动态变化 情况综合起来,就可以反映出井组、区块乃至整个油藏生产状况的变 化。通过这些动态变化的分析与归纳,可以掌握开发过程中油、气、 水运动的规律及特点。

油气井动态分析及管理

油气井动态分析及管理

2、既能充分利用地层能量又不破坏油层结构。
3、保证水线均匀推进,获得较长的无水采油期。 4、对于饱和压力较高的油田,应使流饱压差控制合理。 5、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8
一、自喷井生产分析
(四)自喷井节点系统分析
节点系统分析法:
应用系统工程原理,把整个油井生产系统分成若干子
系统,研究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整个系统工 作的影响,为系统优化运行及参数调控提供依据。 节点系统分析对象:整个油井生产系统 油藏渗流子系统 自喷井生产系统组成: 井筒流动子系统 油嘴(节流器)流动子系统 地面管流子系统
31
(一)气举井生产分析
4、气举启动
(1)启动过程 ①当油井停产时,井筒中的积液将
不断增加,油套管内的液面在同一
位臵,当启动压缩机向油套环形空 间注入高压气体时,环空液面将被 挤压下降。
气举井(无凡尔)的启动过程 a—停产时
32
(一)气举井生产分析
4、气举启动
(1)启动过程 ②如不考虑液体被挤入地层,环空
5
1、自喷井的流动方式
嘴流
—生产流体通
过油嘴(节流器) 的流动 雾流 环流 段塞流 泡流 纯油流
井口到分离器—地面 水平或倾斜管流
井底到井口的流动—井筒多相管流 油层到井底的流动— 地层渗流
6
一、自喷井生产分析
嘴流
—原油经过嘴流时要消
耗一定的能量
2、 自 喷 井 能 量 消 耗
多相水平管流能量消耗—
23
二、气井生产分析
(二)气井生产工作制度分析
影响气井生产工作制度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产层由非胶结的砂子或胶结很差的砂岩构成时 2)在凝析气藏开发中 3)底水锥进 2.工艺因素 影响气井生产工作制度的工艺因素有很多,如: 1)延长无压缩机开采阶段; 2)防止气井过早水淹; 3)减少输气干线前压缩机站和人工制冷装臵的功率;

油水井动态分析方法与步骤

油水井动态分析方法与步骤
• 5)含水上升、日产液量下降,日产量大幅度地 下降。
• 2、根据对比结果,划分不同阶段
日产量波动趋势
划分依据一般为
措施前后
3、每阶段指标变化引起的原因
将产量的变化核实到是含水或产液量变化引起 以后,在水井上找原因(注水是否正常、各层段 配注完成情况),油井的变化总是与注水井的变 化相关联。若水井正常则在相邻油井找原因(井 距近,生产同层,易造成井间干扰)。
通过以上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层间矛盾突出。注水井注水不合理,潜力层需 要水但注得不够,高含水层却注得太多,构成单层 水淹严重。
• 2)平面矛盾突出。注采井网不够完善,油井存在 着单向受益的问题。
• 3)注采比过低。能量补充不够,地下亏空大,影 响了油井的产液量。
• 4)工作制度不合理。能量充足的地区油井生产压 差小,影响潜力发挥;地下亏空大的地区仍大排量 抽汲。
不同,主产液层干扰差油层的生产。解决时就得从增大差油 层的生产压差入手。有效办法是分层注水。
• 1)分层注水,分层采油。 • 2)对低渗层,注水井加强注水,油井加强采油。 • 3)有必要时可对生产能力较低的油层进行酸化、
压裂改造,以提高产能。
• 4)若条件允许,可采用双管采油。 • 5)若调整生产压差和工艺措施改造不能完全解决
解: P=((1992+2010)/2-47)×9711.8=18.98(Mpa)
总压差=18.98-20.1= -1.12(Mpa)
为保稳产、防地层内脱气,地层压力保持在原始压力
附近;流压只要不低于饱和压力过多造成气体影响太大,
则越低越好;水井流压应不高于油层中部破裂压力,既 不致于损坏套管,又能保证合理的注采比。

油井流入动态(IPR曲线)剖析课件

油井流入动态(IPR曲线)剖析课件

井底流压
井底流压是影响油井流入动态的关键 因素之一。
随着井底流压的增加,油井的产能会 逐渐提高,因为较高的流压能够提供 更大的能量,使流体更容易流入井筒 。
当井底流压较低时,油井的产能会受 到限制,因为低流压会导致油层中的 流体难以克服地层压力和摩擦阻力而 流入井筒。
井筒结构
井筒结构对油井流入动态也有重 要影响。
油井产能下降。
密度较大的流体需要克服更大 的重力,这可能影响油井的流
入动态。
压缩性较强的流体在多相流动 中可能会产生额外的流动阻力
,从而影响油井的产能。
采油方式
采油方式的选择也会对油井的流入动 态产生影响。
自喷采油时,油层中的流体在压力作 用下自动流入井筒,产能较高。
自喷采油和抽油机采油是常见的采油 方式,它们对油井流入动态的影响不 同。
方法
收集油井的生产数据,绘 制流入动态曲线,分析曲 线的形态、斜率和变化趋 势。
产能分析
定义
产能分析是指通过分析油 井的产能,了解油井的生 产能力和生产潜力。
目的
通过产能分析,可以评估 油井的产能潜力和增产潜 力,为油井的优化生产和 增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计算油井的产能指IPR曲线的优化实践对于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根 据油田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案例三
目的
研究IPR曲线与采收率之间的关系, 揭示其内在联系。
方法
收集多个油田的IPR曲线数据,分析 其与采收率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统计 分析。
结果
发现IPR曲线形态与采收率之间存在 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形态的IPR曲线 对应不同的采收率水平。
井筒结构优化
根据油井的实际情况,优化井筒 结构,降低流动阻力,提高油井

油水井动态分析资料.

油水井动态分析资料.

油井含水上升原因
水洗井 导致的 含水上 升
边底水
油藏含 水上升
层间干扰
管外窜
槽,水 层窜通
砂埋油藏
封隔器失 效或底部 封堵措施 失效
5、气油比变化分析 气油比反映每采出1t原油所消耗的气量,一个油藏所含油、气数量有一定的比 例,这是原始油气比;油井投产后,当地层压力和流压都高于饱和压力时,产 油量和生产气油比都比较稳定;随着压力的下降,气油比逐渐上升,当地层压 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气油比就会很快上升。气油比高,地层能量消耗就大,原 油脱气严重,粘度增高,原油流动性能变差,降低油井的产量。 此外,油层和井筒工作状况也影响气油比的升降变化。如油层或井筒结蜡,或 井下砂堵等,改变了油流通道,使油的阻力增加,产油量下降,气油比上升。
工艺因素
回压上升 油嘴堵塞 井筒内结蜡 套压与动液面不匹配 泵效降低
管线结蜡、沉砂、管线变形、阀门误 控制等。 检查油嘴,清除保温套前后杂物(砂、蜡 或其它杂物)更换合格(防堵)油嘴。
分析示功图图形及载荷(电流)变化情 况判断是否结蜡。
因套压高,动液面在泵进液孔附近, 使泵的充满度低,油井产液量下降。
1、产油量变化 首先要对采油井的日产油量指标进行分析,通过阶段对比分析,得出该井产油 量的变化趋势(上升、稳定、下降)。 2、液量、含水变化 产油量变化直接的因素是液量、含水率的变化,产液量越高,且含水率越低, 则产油量越高。通过对比确定导致产油量下降的直接因素是液量下降或含水上 升,随后最重要的是对这两个因素进行变化原因剖析,同时对其它动态指标进 行分析。 3、液量上升原因分析 原因分为两类:一是井筒、泵况等工艺因素变化,二是地质因素变化;
单井动态分析所需的资料
动态分析所需资料

油井和油藏开发动态分析

油井和油藏开发动态分析

油井和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油田开发分析一般是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分析方法。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单井分析(油井、水井)、井排及排间(行列注水)分析、区块分析(不同构造部分的油藏或断块)及全油田分析。

不同类别的分析其目的、要求及所取资料是不尽相同的。

一、单井开采动态分析1、目的:为合理开发油田服务及更好的完成原油生产任务。

2、具体要求:(1)、收集每口井的全部地质和技术资料,建立油水井井史档案;(2)、建立健全单井生产动态资料,包括产量、压力、检测资料、分析化验资料、建立油水产出、注水账目等进行单井动态分析;(3)、根据油水井目前生产情况,结合全油藏特征,对油井生产能力进行评估。

分析不同工作制度下的产量变化,为配产配注提供依据;(4)、对未来油井生产动态进行预测;(5)、通过油井产状和试井资料,可以分析其周围井之间的连通情况,流层渗透率及渗流特征参数的计算;(6)根据生产特征判断油藏驱动类型,自然水驱及人工注水的必要性;(7)、为油田动态分析提供各项资料;3、油井分析所需资料油井产状分析是油田分析的基础(最小单元),也是做好油田开采工作的重要指标。

因为油井产状变化受到多项因素影响。

所以所涉及的资料也比较广泛。

下面列举油井分析所需各项资料:1)、基础井史资料(1)、井号(类型):(2)、开采层位及投产日期(曾经动用及目前动用);(3)、开采层位深度及海拔;(4)、完井方法记录:油套管规格、下入深度、射孔规格、曾射后封、卡层情况;(5)、必要的图幅:井位图、构造图、剖面图、连通图、井身结构图、单井开采曲线图;2)、开采层的性质及参数资料(1)、开采层岩石性质;(储油气岩石主要是砂岩和碳酸岩即都是沉积岩)、孔隙度(岩石孔隙的总体积和岩石总体积之比)、渗透率(在一定压差作用下,储油岩石具有流体通过的的能力)、饱和度(某流体体积占岩石空隙体积的百分数)(2)、开采层油层厚度(砂层、有效厚度);(3)、油层有效孔隙度;(4)、油层有效渗透率;(5)、油层原始油、水饱和度;3)、试油及原始压力资料(1)、开采层、油层原始压力;(2)、投产初期地层压力;(3)、初期试油成果:试油时间、方法、工作制度、参数产量、静压、油气比、原油性质、含砂等;(4)、压力恢复曲线及解释资料;(5)、投产后增产措施资料:压裂强度、压裂参数、压裂规模等,酸化液性质、配方、规模等。

油井动态分析典型案例

油井动态分析典型案例
1、憋压情况:1分20秒3.0MPa/2.2MPa,5分钟后 降至0.4MPa。
2、功图结论:结合憋压情况认为该井略微漏失,且 目前供液略差。
3、液面状况:正常时556米,液量下降后520米, 液面略有上升,目前液面550米。
4、出砂状况:含砂量自上次作业后一直较高。
结论:该井井筒略有漏失,含砂量较高, 但目前供液略差,需从地层方面找问题。
2、单井动态分析流程图
油井产量、水井注水量出现变化 分析是否地面因素 分析是否井筒因素 分析地层因素




不是





不是

整 是措

3、容易出现的问题
地面问题
固定凡尔漏 依
游动凡尔漏 据
液量下降 井筒问题
油管漏 杆断脱

出砂影响等 图
能量不足

地层问题 地层堵塞

油稠

4、工作原理
抽油机运转带动光杆做上下往复运动,通过下部连接的抽油杆将这种运动方式传递给 下端连接的柱塞做同样的运动;载荷传感器反应出运动过程中悬点所承受力的变化,通过 测试仪器显示出深井泵的工况。
油井动态分析 典型案例
刘文龙 2019年6月
动态分析
油田动态分析就是通过大量的油水井第一性资料,分析油藏 在开发过程中各种变化,并把这种变化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解释 现象,发现规律,明确调整挖潜方向,对不符合开发规律和影响最 终开发效果的部分进行不断调整,从而不断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 高油田最终采收率。
目前 液量下降初期
正常
典型案例 地层状况分析:
1、油藏基本概况
A井井区为小砂体,两注两采的注 采井网。井区油层中深1231.8米,静压 12.14Mpa,地层能量保持较好,但因 砂体小水井会很快在油井上有所反应。 因此分析重点在水井和周围油井上。

油田动态分析要点2010.4.28

油田动态分析要点2010.4.28

油田动态分析要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一、油田动态分析的目的及基本方法1、什么是动态分析:动态分析的实质就是通过大量的油水井第一性资料,认识油层中油、气、水的运动规律的工作。

2、油田动态分析的基本目的是正确认识和改造油田;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生产及其专们的测试资料,了解油田开发过程中地下各层中油、气、水及压力的运动和变化规律;分析影响产量变化和储量动用程度的基本因素;指出油田生产潜力所在,提出增产挖潜方向及措施,促使油田尽可能地提高开发速度。

延长稳产期,达到最大的最终的采收率,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

3、油田动态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油水井的生产动态分析;二是油田在当前生产阶段中,生产形势变化的生产动态分析;三是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开发效果好坏的开发动态分析。

在分析内容方面要抓住主要矛盾,点明要害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意见。

4、搞好油田动态分析是油田生产一线广大职工生产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又是开发地质人员的科研课题;同时也是负责油田生产工作的领导人员高好油田开发管理的反馈信息。

因此,高好油田动态分析工作,除有关科研人员外,还要发动和组织油田生产一线广大职工参加;各级领导要定期听取汇报。

检查评比树立典型,不断提高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和生产管理水平。

5、搞好油田动态分析的基本要求是取全取准第一性的分析资料,在方法上要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搞好油田生产动态分析,和开发动态分析,必须要有油藏地质,油藏地球物理,油藏工程(包括试验室,采油工艺以及油田开发经济等方面的协作配合。

6、油田动态分析基本方法及具体做法:(1)、动态分析运用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动态分析主要运用的方法主要有统计法、作图法、物质平衡法、地下流体力学法(2)、做到四个结合(1)、生产现状与历史状况相结合(2)、动态变化与静态数据相结合(3)、采油与注水相结合(4)、专业技术人员与基层操作人员相结合(3)、做到六分四清四到层:(1)、六分:分层采油、分层注水、分层测试、分层研究、分层改造、分层管理(2)、四个清楚:分层产量状况清楚、分层出水状况清楚、分层压力状况清楚、分层注水状况清楚(3)、四到层:要认识到层、分析到层、措施到层、配产到层(4)、分析要达到五个提高(1)、提高对油、气、水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2)、提高对储层静态变化的认识(3)、提高对地层压力变化的认识(4)、提高对注水变化的认识(5)、提高措施效果的认识(5)、措施井效果分析做到三评价:(1)、油水井措施前经济效益评价;(2)、措施过程的施工及工艺评价;(3)、措施后效果评价。

油井动态分析典型案例

油井动态分析典型案例
治理意见:
1、洗井增注,恢复日注水量。 2、水量恢复后如果液量未恢复,建议检泵恢复液量。 3、作业过程中建议落实出砂量,如井筒砂较多需重新防砂。
典型案例
认识: 1、对于注采井网的井,合理保持水井的注水量是稳产关
键。 2、单井的第一手资料是动态分析的基础,应取全取准。 3、井组生产数据出现变化时是判断对应关系的最好时机,
C井 2.5/3.4
D井 1.5/2.4
典型案例
2、井组注采状况分析 从井组单井液量和水量曲线来看,对A井影响较大的水井是B井,液量下降主要是该井欠注影响。
A井生 产曲 线
水井欠注后油井液量下降
D井生 产曲 线
B井注 水曲 线
C井注 水曲 线
洗井后水量未完全恢复
典型案例
结论:1、泵略微漏失 2、出砂较严重 3、水井欠注
因此应加强分析,积累经验。
谢谢!
一动态分析基础二单井动态分析三动态分析实例1单井动态分析的基本资料生产动态资料作业总结试井测试资料试油试注资料试井分层测试资料流体性质资料地层水性质分析资料原油性质及高压物性天然气性质分析资料动态监测资料含油饱和度测井动态资料1单井动态分析的基本资料2动态分析基本内容工作制度是否合理生产能力有无变化油井地层压力含水有无变化认识射开各层产量压力含水注水压力注水量变化增产增注措施效果2动态分析基本内容抽油泵的工作状况油井井筒举升条件的变化井筒内脱气点的变化压力变化阻力的变化提出调整管理措施1单井动态分析的概念通过单井生产数据和地质资料分析该井工作状况及其变化情况原因进行单井动态预测并为改善单井生产情况提供新的措施依据的全部工作统称单井动态分析
三、动态分析实例
典型案例 A井从2月13日开始液量下降,油量下降。

油水井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

油水井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

油水井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第一节油水井动态分析一、油、水井动态分析的目的油水井动态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油、水井在生产过程中注水,产液(油)、含水和压力等情况的变化,经过对比分析,发现问题,找岀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通过不断的注采调整,保证油、水井在产油、注水、含水和压力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生产,从而合理地开发油藏。

单井分析将地下、井筒、地面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地下分析与生产管理相结合,循着先地面、再井筒、后地下的分析程序逐步深入地搞好分析;油、水井分析与经济效益相结合,通过分析,提出经过优选的措施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油井产能,达到少投入、多产出,提高经济效益的H的。

二、采油井动态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分析方法地下的原油通过釆油井采出地面,要通过两个互相衔接的阶段,即油流在一定压力差的驱动下,经过油层岩石的孔隙,从油井井底周围的油层流向井底的油层渗流阶段和油流从井底通过井筒流向井口的举升阶段,而后再输送到集油站。

所以,油井生产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主要表现在油层、井筒.地面三个阶段的动态变化,单井动态分析亦应包括三部分内容。

(一)地面管理状况的分析油井地面管理状况的分析主要包括热洗、清蜡制度及合理套压的选择等。

1、热洗、清蜡制度其总的要求是保证油流畅通,自喷井无蜡阻、抽油机井示功图和电泵井电流卡片无结蜡显示。

在此前提下,使清蜡热洗次数达到最少(即为热洗、清蜡周期合理)。

2、合理套压的控制合理总的来讲,也影响着泵效的大小。

套压高低直接影响着动液面的高低,的套圧应是:能使动液面满足于泵的抽汲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时的套压值(或范圉)。

套压太高,迫使油套环形空间中的动液面下降,当动液面下降到深井泵吸入口时,气体窜入深井泵内,发生气侵现象,使泵效降低,油井减产,严重时发生气锁现象。

发生这种情况时,应当适当地放掉部分套管气,使套压降低,动液面上升,阻止气体窜入泵内。

对于一口抽油机井来讲,该不该放套管气,首先取决于套管气是否影响深井泵工作。

油水井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

油水井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

油水井动态分析内容及方法第一节油水井动态分析一、油、水井动态分析的目的油水井动态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油、水井在生产过程中注水,产液(油)、含水和压力等情况的变化,经过对比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通过不断的注采调整,保证油、水井在产油、注水、含水和压力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生产,从而合理地开发油藏。

单井分析将地下、井筒、地面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地下分析与生产管理相结合,循着先地面、再井筒、后地下的分析程序逐步深入地搞好分析;油、水井分析与经济效益相结合,通过分析,提出经过优选的措施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油井产能,达到少投入、多产出,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采油井动态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分析方法地下的原油通过采油井采出地面,要通过两个互相衔接的阶段,即油流在一定压力差的驱动下,经过油层岩石的孔隙,从油井井底周围的油层流向井底的油层渗流阶段和油流从井底通过井筒流向井口的举升阶段,而后再输送到集油站。

所以,油井生产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主要表现在油层、井筒、地面三个阶段的动态变化,单井动态分析亦应包括三部分内容。

(一)地面管理状况的分析油井地面管理状况的分析主要包括热洗、清蜡制度及合理套压的选择等。

1、热洗、清蜡制度其总的要求是保证油流畅通,自喷井无蜡阻、抽油机井示功图和电泵井电流卡片无结蜡显示。

在此前提下,使清蜡热洗次数达到最少(即为热洗、清蜡周期合理)。

2、合理套压的控制合理总的来讲,也影响着泵效的大小。

套压高低直接影响着动液面的高低,的套压应是:能使动液面满足于泵的抽汲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时的套压值(或范围)。

套压太高,迫使油套环形空间中的动液面下降,当动液面下降到深井泵吸入口时,气体窜入深井泵内,发生气侵现象,使泵效降低,油井减产,严重时发生气锁现象。

发生这种情况时,应当适当地放掉部分套管气,使套压降低,动液面上升,阻止气体窜入泵内。

对于一口抽油机井来讲,该不该放套管气,首先取决于套管气是否影响深井泵工作。

常见油井动态异常及故障现象和原因分析

常见油井动态异常及故障现象和原因分析

油井常见动态异常和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一、油井常见生产动态异常和故障现象平台油井常见生产动态异常及故障现象如下:1、非故障停泵:(1)失电停泵;(2)生产作业要求手动停泵;2、故障停泵:(1)欠载停泵;(2)过载停泵;(3)三相电流不平衡故障停泵;3、主要油井生产动态异常情况:(1)油井电流下降;(2)油井电流上升;(3)计量产液下降;(4)油井出砂;(5)套压升高;(6)油井含水率变化较大;(7)井底流压下降;二、油井常见生产动态异常和故障的原因分析下面主要对油井生产动态异常和故障的原因分析如下:1、常见故障停泵原因分析:(1)欠载停泵原因:①气体影响;②套压过高;③地层供液不足;④泵吸入口堵塞;⑤电网波动;⑥欠载保护设定值偏高;⑦含水变化;⑧油嘴堵塞;⑨井产流体粘度影响;⑩电磁波影响(如对讲机等);⑾电潜泵控制柜故障;(2)过载停泵原因:①油井出砂;②电泵机组烧坏;③电网波动;④电泵遇卡;⑤过载保护设置偏低;⑥电磁波影响;⑦电潜泵控制柜故障;(3)电流不平衡故障停泵:①电机三相绕组直阻不平衡或烧坏;②PCC故障;③电网波动;④电磁波影响;2、常见主要生产动态异常现象原因分析:(1)油井电流下降:①地层供液不足;②油嘴堵塞;③生产管柱/单流阀/泄油阀漏失;④套压逐渐上升导致动液面下降;⑤“Y”型管柱生产堵塞器漏失或起跳;⑥气体影响;⑦含水变化影响;⑧泵吸入口有堵塞现象;(2)油井电流上升:①油嘴漂移导致产液上升;②动液面上升导致产液上升;③含水变化影响;④油井出砂;⑤油井见到注水效果;⑥电泵遇卡;⑦电机三相绕组或井下电缆绝缘破坏中;(3)计量产液下降:①计量流量计故障或地面流程存在内漏或消泡剂注入量不足导致气携带液进入气相;②油嘴漂移;③消泡剂注入量不足导致气携液进入气相;④与电流下降原因相同;(4)计量产液上升:①计量流量计故障或计量分离器液位控制阀内漏导致气窜液相;②油嘴漂移;③含水上升;④油井见到注水效果;⑤计量分离器液位控制阀故障,导致气串液相;(5)套压升高:①定压放气阀不动作,导致套管气憋压;②地层气窜;(6)油井含水率变化较大:①地层水窜;②见到注水效果;(7)井底流压下降:①地层能量亏空;②毛细管故障;。

油井动态分析

油井动态分析

第五章油气井动态分析5-1 直井生产动态分析在油井动态分析中,油井流入动态特征,是指原油从油层内向采油井底流动进程中,产量与流动压力之间的转变特征,它主要决定于油藏的驱动类型和采油井底各相流体的流动状态,这种转变特征是预测油井产能、肯定采油井合理工作制度和分析油井产能转变规律的主要依据。

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又称无阻流量,以Q AOF表示,它是判断气井产能大小和进行气井之间产能对比的重要指标,也是肯定气井合理产能的重要依据。

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概念为:当气井生产时局井底流动压力降为一个绝对大气压(即无井底回压)时,气井的最大潜在理论产量。

实际生产时,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是不可能达到的。

它主要作为肯定允许合理产量的基础。

气井投产后的允许合理产量的,限定为绝对无阻流量的1/4和1/5,需要说明的是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对于定容封锁消耗气藏来讲,它随气藏压力的降低而减小,有效的增产办法也会提高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

因此,需要按照气井的生产动态和压力、产量转变情况,结合地层压力的测试,不失机会地进行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的测试,以便调整气井的合理产量。

一、生产指数和IPR一、生产指数:通常常利用生产指数J表示油井的生产能力,生产指数J概念为产量与生产压差之比。

PQP P Q J owf r o ∆=-=5-1o Q ——原油产量,bbl/d ;J ——生产指数,bbl/;r P ——油井泄油区的平均压力(静压);psi ; wf P ——井底流压,psi ;P ∆——压差,psi 。

二、生产指数测试①一般在生产测试中测得。

现关井使地层压力恢复到静压,然后油井以定产量Q o 在稳态井底流压下P wf 下生产。

由于井口压力稳定不必然表明井底压力Pwf 也稳定,因此油井开始生产后要持续测量井底流压。

②只有当油井处于拟稳态时,测得的生产指数才能反映油井的产能。

因此,为准确计算生产指数,油井必需在一个固定产量下开井足够时间达到稳定。

油水井动态分析

油水井动态分析

组注采比。
二、指标对比
1、统计对比 统计对比也是油水井动态分析中的一个重 要内容。在现场分析中的对比指标主要包括: 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含水率和动液面,有时 还要进行原油物性和水性的对比。这种对比有 单井的,井区的和注采井组的,根据分析的需 要来确定。
2、对比结果
(1) 各项指标均为稳定;
(2) 含水和日产液量同步上升,产量变化不大;
工作制度56X3X6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02 97 97 97 98 98 98 98 99 05 08 11 02 05 08 11 02
辛17-33井组注采关系曲线
19 94 19 05 94 19 08 94 19 11 95 19 02 95 19 05 95 19 08 95 19 11 96 19 02 96 19 05 96 19 08 96 19 11 97 19 02 97 19 05 97 19 08 97 19 11 98 19 02 98 19 05 98 19 08 98 19 11 99 02
94 19 05 94 19 07 94 19 09 94 19 11 95 19 01 95 0 19 3 95 19 05 95 19 07 95 19 09 95 19 11 96 19 01 96 19 03 96 19 05 96 19 07 96 19 09 96 19 11 97 19 01 97 0 19 3 97 19 05 97 19 07 97 19 09 97 19 11 98 19 01 98 19 03 98 19 05 98 19 07 98 19 09 98 19 11 99 01
油水井动态分析方法
注采井组分析 的程序
收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井动态分析
目录
第一节直井生产动态分析 (2)
第二节水平井生产动态分析 (24)
第三节气井生产动态分析 (34)
第一节 直井生产动态分析
在油井动态分析中,油井流入动态特征,是指原油从油层内向采油井底流动过程中,产量与流动压力之间的变化特征,它主要决定于油藏的驱动类型和采油井底各相流体的流动状态,这种变化特征是预测油井产能、确定采油井合理工作制度以及分析油井产能变化规律的主要依据。

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又称无阻流量,以Q AOF 表示,它是判断气井产能大小和进行气井之间产能对比的重要指标,也是确定气井合理产能的重要依据。

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定义为:当气井生产时势井底流动压力降为一个绝对大气压(即无井底回压)时,气井的最大潜在理论产量。

实际生产时,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是不可能达到的。

它主要作为确定允许合理产量的基础。

气井投产后的允许合理产量的,限定为绝对无阻流量的1/4和1/5,需要说明的是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对于定容封闭消耗气藏来说,它随气藏压力的降低而减小,有效的增产措施也会提高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

因此,需要根据气井的生产动态和压力、产量变化情况,结合地层压力的测试,不失时机地进行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的测试,以便调整气井的合理产量。

一、生产指数和IPR
1、生产指数:通常用生产指数J 表示油井的生产能力,生产指数J 定义为产量与生产压差之比。

P
Q
P P Q J o
wf r o ∆=-=
1
o Q ——原油产量,bbl/d ;
J ——生产指数,bbl/(d.psi);
r P ——油井泄油区的平均压力(静压);psi ; wf P ——井底流压,psi ;P ∆——压差,psi 。

2、生产指数测试
①一般在生产测试中测得。

现关井使地层压力恢复到静压,然后油井以定产量Q o 在稳态井底流压下P wf 下生产。

由于井口压力稳定不一定表明井底压力Pwf 也稳定,因此油井开始生产后要连续测量井底流压。

②只有当油井处于拟稳态时,测得的生产指数才能反映油井的产能。

因此,为准确计算生产指数,油井必须在一个固定产量下开井足够时间达到稳定。

下图表示当油井处于不稳定流动期间,生产指数随时间发生变化,同时可以测得对应时间的P wf 。

油井处于拟稳态流动时,生产指数由方程:
]
75.0)[ln()
(00708.0s r r
B u P P h K Q e
e o o w
f r o o +--=
2
]
75.0)[ln(00708.0]75.0)[ln(00708.0s r r
B u h
KK s r r B u h K J e
e o o ro e e o o o +-=
+-=
3
J ——生产指数,bbl/(d.psi);o K ——油相的有效渗透率mD ;
s ——表皮系数;h ——厚度,ft 。

③由于井的大多数时间处于近似拟稳态流动,生产指数是预测油井生产指数动态的有效参数。

④通过对生产指数监测,可以判断油井是否在完井、修井、生产、注水等环节中出现损害和机械故障。

如果J 意外下降,就可以对可能的问题进行分析。

⑤比生产指数:由于生产指数因为井设开油藏厚度不同而不同,可以将生产指数除以射开厚度Js 。

P
h Q P P h Q h J J o wf r o s ∆=-==
)( 4
3、流入动态曲线IPR
如果生产指数是常数,)(wf r o P P J Q -=,o Q 与P ∆是以J 为斜率的直线关系。

同样:o r wf Q J P P )1
(-=,P ∆与o Q 是以J /1-为斜率的直线关系。

该图代表
了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压之间的关系,称为流入动态曲线(IPR 曲线)
①当wf P 等于平均油藏压力,由于没有压差,流量为0;
②当当wf P 等于0,流量最大,这个流量为无阻流量AOF ,尽管实际中不可能达到这个值,但在石油工业被广泛应用,用于对比油井不同井的产能。

r P J AOF =
5
③斜率等于生产指数的负倒数。

④Muskat 和Evinger(1942)以及V ogel(1968)发现,当压力降低到泡点压力以后,IPR 曲线将偏离直线。

根据采油指数的定义:
⎪⎪⎭⎫ ⎝⎛=o
o ro
B
u K c J ;s
r r Kh c w
e +-=75.0)ln(00708/0 6
上式表明,影响生产指数的变量与压力有关,即原油粘度o 、原油体积系数
o B 和油相的相对渗透率ro K 。

这些变量都与压力有关。

当压力高于泡点压力时,ro K 等于1,o B 降低,o u 增大。

o o ro B u K /几乎为常数。

当压力低于泡点压力时,油中脱出的天然气引起o o ro B u K /很快下降。

下图说明压力变化对o o ro B u K /的总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