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实施院系二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二级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优化系教学管理体制体会探讨
二级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优化系教学管理体制体会探讨一、高职院校系教学管理体制运转的现状近年来,我国部分重点中专院校纷纷开始转型升格,以加强院校的内涵建设,同时就教学管理体制而言,各高职院校也开始由传统的学校教学管理模式转变为系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但因学校内涵建设及管理理念滞后的影响,此转变过程却暴露出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为此,本章节就二级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系教学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探究,以实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逐渐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一)随着我国部分重点中专院校的转型升格,此类院校的招生规模及管理机构也逐年扩大,同时管理队伍建设水平也显著增强。
然而,高职院校对系教学管理的重视程度却有待增强,且工作理念滞后。
此外,某些院校领导未切实扭转原有的工作理念,即继续把一级教学管理理念应用到转型升格后的高职院校,因此严重缺失二级教学管理的服务意识。
(二)目前,尽管我国高职院校已初步建立起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但实际应用过程却依然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部分高职院校采取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如此重任务布置及完成时限、轻柔性管理的方式势必影响到系二级管理体制运转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
(三)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尤其迅速,但与此相比,教学管理方式的发展却极不相称。
此外,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软件的系统模块已初步完善,但与高职院校的发展相比,此方面的完善速度及方式却明显滞后。
更有甚者,某些高职院校采用经验管理方式进行教学管理,且软件系统仅强调某些方面,如此使软件系统的整体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除以上三方面以外,高职院校系教学管理体制的运转过程还存在管理队伍综合素质差及各项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二、高职院校系教学管理体制的优化结合前文可知,我国高职院校系教学管理体制的运转过程存在思想观念滞后、运转机制不畅、管理方式落后、管理队伍综合素质差及各项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有待对高职院校系教学管理体制进行优化。
为此,本章节试图从下列方面浅析如何优化高职院校系教学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推行院系二级管理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推行院系二级管理机制研究话题:休闲阅读【摘要】高职院校推行院系二级管理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促进学校发展的途径。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高职院校推行院系二级管理是必然趋势。
目前,高职院校在管理制度和权责关系等方面开始探索二级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在管理制度、约束监督机制、资源配置等方面还不够完善,还可以通过构建科学的二级管理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提高学校宏观调控能力、实施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等措施进一步促进院系二级管理的顺利实施,取得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机制20年代80年代开始,高校开始实施二级管理。
目前,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院校的实施比较成熟,高职院校也进入了探索阶段,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下设14个二级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下设9个二级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推行了以二级学院为中心的目标管理模式等,不断完善学校相关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学校发展。
一、高职院校推行院系二级管理的实施情况目前,高职院校主要在管理制度和权责关系等方面探索二级管理的实施。
在管理制度方面,学校统一制定相关的政策,指导各二级院系在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原则。
二级院系根据本院系实际情况,具体安排和实施。
在权责关系方面,学校层面侧重规划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优化和配置学校资源,对二级院系进行监督和评估。
二级院系对本院校的教学、科研、人员、财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权力和责任。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制定宏观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技之长+综合素质”。
二级院系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建设、实践实习、素质训练、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自主组织和管理。
二、高职院校推行院系二级管理的成效和不足(一)基本成效1.学校机构设置更精简,管理效率提高实行院系二级管理,学校管理层可从具体管理事务中逐步脱离出来,能更有精力研究和处理学校整体的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高职院校实行两级管理的实践思考
质 、公平与效率等 问题 。解决 的对 策 是, 遵循谨慎 渐进 的原则 , 步建立 完 逐 善 两级管理机制 ; 合理界 定职 责权 限 , 理顺各级部 门关 系;完善 监督约束机
只能被动地落实上级精神 ,没有 自
主办学的权力 。实行两级管理体制 后, 管理重 心下移 , 分散了院级层面 上的办学压力 。 通过充分放权 , 各系
业 资格 和 职业 道 德 等 多方 面 受 到教 多是 从 中专 校 升 格 而来 ,中专 教 育 j职能及权限下放到 了系部 ,管理失
( ) 育教 学管理 效 益 二 教
工作效率 , 降低管理成本。” 江苏农
林职业技术学院提出:深化管理体 “
由于管理权限下放 ,管理重心 下移 , 在基层 的教师 、 干部 心 中, 学
的运行机制 ,促进学科 的整合和发
展, 激发各级组织的活力 , 切实提高
办学效益 。
一
科建设 、 教师 队伍建设 、 学 、 教 科研 制改革 , 强化激励竞争机制。 推进院 l 等不再 只是学校领 导操 心的事 , 二 系两级管理 , 将管理重心下移 , 赋予 级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 系( 自主权 , 部) 明确系( 的责 、 、 l 部) 权 充分发挥 。二级单位更 注重专业论 利, 使系( ) 部 的办 学 自主权和综 合
部根据 自身的学科特点谋划发展 , 解决 问题 , 提高 了积极性。 一些高职
院校通过层 层签订责任书 的形式 ,
实 行宏 观 控 制 、 目标管 理 , 过 政 策 通
此外 , 许多高职学院在进行 “ 十
一
五” 发展规划时 , 都明确把全面推
两级管理是指高职院校在院系 两级建制的基础上赋予系部一定的 职责 ,并根据需要将部分人权 、 财 权 、物权下放 ,使系部成为责任 中 心 。实行院系两级管理 的目标是建
高职学院校院二级教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高职学院校院二级教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1. 引言1.1 高职学院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重要性高职学院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其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直接影响,是保障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高职学院校院二级教学管理体系是整个高职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其科学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通过二级教学管理,可以有效整合和调配教学资源,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规范学生管理制度,推动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改革。
高职学院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完善也是高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高职学院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必须引起学校领导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改进和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1.2 目前存在的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不规范以及教学管理体制需要改革等方面。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素质和能力欠缺,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使得一些学院和专业的教学条件远不如其他学院,影响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导致评价标准不统一,容易产生主观偏见和不公正现象。
学生管理制度不规范使得学生行为管理不严格,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
教学管理体制需要改革是因为现有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高职学院校的发展需求,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提升教学管理效率和水平。
2. 正文2.1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是导致高职学院校院二级教学管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一些高职学院中,教师队伍结构存在着师资专业化程度不高、教龄混杂、学历层次不均等问题。
一些老师的教学水平与时代发展要求脱节,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部分青年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无法很好地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还表现在学科结构偏差严重,一些学科人员过剩,而另一些学科则人才匮乏。
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随着我国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的服务学校的发展,也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和管理效果,高职院校一般采用了二级教学管理体制来进行教学管理。
本文将分析高职院校应该采取的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建议。
一、高职院校采用的二级教学管理体制高职院校采用的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主要指校级和院系级教学管理体制。
1、校级教学管理体制校级教学管理体制是以学校领导为中心,由学部、院校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组、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思想政治教育处组成的清洁教学机构,负责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实施教学管理的指挥中心。
2、院系级教学管理体制院系级教学管理体制的核心是以院系为中心,由院长、副院长、书记、教学督导组、教育教学研究室、学生处等组成的教学管理机构,主要负责院系教学管理工作,是贯彻校级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地方。
二、高职院校应该采用的二级教学管理运行机制1、校级教学管理运行机制首先,学校应制定教学管理的政策、制度,完善教学管理机构,明确机构的职责和分工,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保证教学管理的有序进行。
其次,学校要加强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完善组织形式、工作流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2、院系级教学管理运行机制首先,院系要明确教学管理职责,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机构,健全管理体系,明确有关标准,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政策和制度。
其次,院系要定期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评估,以分析教学管理效果,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及时予以改进和加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该采用二级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来有效的实施教学管理工作,推进高职院校的教学发展。
高职院校的二级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各个部门,知识分子和教师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问题与对策探讨
、
目前院系二级管理存在 的主要 问题
第一 , 范二级 管理的制 度不 完善 , 规 管理 重心并没
有真 正下移 , 管理 内容有形 式主义倾 向 , 且缺 乏计划性
和 实效性 。 第二 , 系部缺乏 办学学生知识 能力结构 的优 化 , 以及 就业 岗位竞争 的优
策权 、 事权和理财权 , 系部的责权一致。 人 使
4树立 学术权 利 , . 强化 民主监督 。权 力下放要 遵循
以 学术权力 为主 、 政 权 力为辅 的原 则 。 行 实现 “ 家 治 专
即构成权 力结构 。 高职 院校 的基本权力构成应 包括政 治
权 力 、 政 权 力 、 术 权 力 和 其 他 利 益 群 体 的权 力f 般 行 学 一 教 师 、 助 人 员和 学生 的 权 力 等1 个 方 面 。 辅 四
时度 势 , 学划分院 、 科 系两级管理权 限 , 实现职能 转 变、
管理重心下移。
2进 行管理体制 与分配制度 改革。以 目标 为导向 , . 按责任 、 力和利 益来科 学设置 系部 与职 能部 门, 权 建立 以问责制为基本特点的 岗位责任制 , 简机 关处室工作 精 人员, 实现 由过程 管理 向 目标 管理 过渡 , 身份 管理 向 由 岗位管理过渡。 3实现重 心下移 , 大系部 自主权 。加 大 系部 在组 . 扩 织教 学科研 、 专业建设 、 师资建设 、 学生管理 等方面的决
场 ” 核 心 思 想 的
高职 院校 院系二级 管理 问题 与对 策探讨
一
① 树立职校管理“ 接轨市场” 的观 念。 职校 通过市场 了解对象 , 以管理 思路 的创 新 、 管理 行为 的特 色争取 市
场 份 额 。通 过教 育服 务 环 境 的 优 化 , 育教 学 过程 的 优 教
探讨高职院校教学二级管理和运行模式
学院要简政放权 , 赋予系 ( 部) 级教学单位在人事、 财务、 资 产、 教学、 科研、 学科 ( 专业) 建设、 学生工作等方面部分独立 自 主的权力 , 使其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工作 自由度。 而机关职 能部门的职能要从学院某一方面权力的代表者、 执行者转变为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建议为领导决策服 务, 为系( 部) 级 教学单位服务,以及适当地对系 ( 部) 一级进行监督和协调 。 2 . 3 教 研 室— — 面 向基 层 , 明 确权 限 教研 室是系 ( 部) 下属的 以教学、 科研为主的基层学术管 理与执行机构 , 主要 由某一学科从事教学、 科研活动的学者和
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教研 室的主要任务是集 中力量抓好教学 和学术工作, 充 分发挥学术权威在学术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 二级 管理模式下 , 应合 理设置 院系教务管理 岗位, 配置教 务管理人员比例 , 使得各 项工作衔接有序 。避免因人设 岗的 现象: 避免 出现院级教务教学管理工作分工过细 , 甚至 出现工 作量不饱满:而 系部 教学教务管理 工作全部 由一人负责的现 象; 这样都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 提升工作积极性。合理设置
探讨高职院校教学 二级管理和运行模式
张甫洁
( 广 东文 艺职业 学院
摘 要
广东 ・ 广 州 5 l 1 4 o o )
随着我院办学规模 的扩 大、 学生人数 的增多, 原先垂直式、 集 中式 的内部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学院发展 的
需要 。实行院 系两级管理模 式, 提高 内部管理质量 , 发挥各方面积极性, 形成优势和特色 , 提 升学校 的核心竞争力 , 成 院系两级管理 内部 管理 中图分类号: G 7 1 8
0引言
核心 竞争力 文献标识码: A
二级管理模式下加强系(部)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二级管理模式下加强系(部)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作者:徐莉霞来源:《职业》2012年第06期随着高职院校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也有了不少压力。
认真研究院系二级管理模式,结合高职院校系(部)教学管理的特点,探讨并实践系(部)教学管理的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明确二级管理职责,是实施二级教学管理的基础学院升格为高职院后,教学主管部门的职责主要以宏观管理为主,包括宏观决策、组织协调、评估监督等。
系(部)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基层单位,是学院教学工作计划的具体执行者,负责系级教学运行管理的全面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本系专业发展和师资发展规划,制定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本系教改规划,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改革。
具体实施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组织本系学生的实验、实训和实习教学工作,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2.系(部)制度建设是实施二级教学管理的依据教学管理制度是实施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管理任务,学院建立建全了一整套科学的完善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章程、教学计划管理制度、课程教材建设制度、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信息反馈制度、教学督导制度等。
系(部)在贯彻落实学校管理制度的同时,根据本系实际,成立系(部)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制订系(部)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章程,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和细化,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实现系(部)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运转,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3.二级管理模式下加强系(部)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探索教学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系(部)作为基层教学管理部门,要在服从服务于学校教学管理大局的同时,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方法、措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4.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教学过程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规划管理,具体可体现在教学任务落实、教学进度安排、课表编制、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实施、考试的组织和管理、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学质量的监控以及教学档案的管理等。
高职院校两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两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探索与实践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在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高职院校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首要任务,推行顶岗实习,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求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因此,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应致力于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近年来,随着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全面开展,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与此同时,学校教学管理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多。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应及时改进当前的教学管理工作,积极探索两级管理体制下如何建立更为科学高效的工作模式,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水平,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现状(一)管理意识不到位近几年来,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导致其管理体制也愈发的臃肿,部分规章制度缺乏人性化的理念,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除此之外,在推行两级管理模式时,由于二级部门工作人员管理意识不到位,有时候无法准确执行上级部门下达的指令要求,加上本身需要处理的教学管理事务相当繁重,故整体的工作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二)缺乏管理自主权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权主要集中在校级部门,导致院级部门在开展实际工作时自主性不足,工作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学生们的内在需求。
尽管在推行两级教学管理模式后,院级部门的工作内容有所增加,然而决策权、人事任免权等重要权责却依然掌握在一级部门,不仅违背了管理学的基本原则,还极易引发院级部门管理人员的不满,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缺乏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已然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
此外,就高职院校现行的管理制度来看,实际可操作性并不大,并且由于相关制度的阐述不清晰,导致二级部门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理解歧义,无法准确贯彻落实学校上级部门制订的教学管理政策,甚至影响到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不利于高职院校整体教学管理质量水平的提升。
高职院校实施院系二级管理的探索与思考——以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为例
实行这种 管理模式 , 目的是 要 通 过 调 整 学 院 与 二 级 系 部 及 职 能 部 门之 问 的 责权 利 关 系 , 解 决 高 职 院校
发展 的动力机 制问题 , 核心是降低 管理 重心 , 下放管理权 力 , 调 整管理跨 度 , 规 范管理行 为 , 使二级 系部通
收 稿 日期 : 2 0 1 3—0 4—2 0
第 1 5卷
第 6期
天 津职 业院 校联 合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T i a n j i n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s
NO. 6 V O1 .1 5
2 0 1 3年 6月
J u n .2 0 1 3
高职院 校实施院 系二级管理 的探 索与思考
以天 津 滨 海 职 业 学 院为 例
马 连 华
( 天 津 滨海职 业 学 院, 天津 3 0 0 4 5 1 )
摘 要 : 现 阶段 高职院校 办学模 式、 管理机制 的改 革与创新 , 是 高职 教 育 发 展 过 程 中所 面 对 的 重 大课 题 , 该 文 以天津滨海职 业学院管理体制 的改革实践为例 , 运 用 积 累规 范与 变革 规 范 相 统 一 的 研 究 方 法 , 探索、 总 结 了 实行 院 系 二级 管 理 的成 功 经 验 和 基 本 规 律 , 所 概 括 的运 行 模 式 和 操 作 方 法 , 对 于推 动 高 职 院 校 内部 体 制 改 革 的 科 学 化 进 程 , 提
门, 下联师生 员工 ; 横 向联 结 校 内兄 弟 系 部 , 外部联结校 企合作 单位 、 实 习实训基 地 、 毕 业 生 就 业 对 口行 业
高职院校实行二级管理的实践与研究
4完 善 监督 约 束机 制 ,发挥 考核 导 向作 用 .
监 督 管 理 约 束 机 制 是 实 现 二 级 管 理 的重 要 保 证 。
相 对 于高 度集 权 管理 的模 式来 说 ,还 是 比较 适 合 学 校 ,
也较 先 进 、开 明 的 。但 要 注 意 的是 :随着 权 利 的 分散 ,
济 、改 革 管 理 模 式 。推 行 二 级 管 理 ,一 是调 动 了 系 部 的积 极 性 ,有 利 于 学 院 提 高 管 理 效 率 ,保 障 学 院 管 理 的有 效 性 。权 力 下 移 ,使 系 部 成 为 责 任 中 心 ,一 定 程 度 上 有 效 化 解 了学 院 管 理层 因 管理 幅度 过 大 而 导致 的 管 理 事 务 过 于 繁 重 的 问 题 ,一些 具 体 的 1 事 务 在 系 3常
■
创新 具 有 活 力 的管理 机制 应是 学 院保持 生机 的源 泉 ,于
是在 听取 了全 院教 职员 各 意见后 ,党 委一班 人 达成 了共 识 。大家 认识 到 ,要对 教 学工 作进 行 全方位 管 理 ,提 高
索 进 一 步 扩 大 和 稳 步 推 进 系 部 在 行政 管理 、财 务 、人
和 管 理 日趋 复 杂 化 的 形 势 ,提 高 管 理效 率 ,创 建 新 型 的 高 职 院 校 内部 行 政 管 理 制 度 ,湖 南 商 务 职业 技 术 学 院从 2 0 0 8年 开始 逐 步 推行 院 、系 二 级 管 理制 度 ,探 索
高 职 院校 内部 行 政 管理 规 律 。
应 逐 步 加 大 系部 在 组 织 教 学 科 研 、专 业 建 设 、师 资 建 设 、学 生 管 理 等 方 面 的决 策 权 、人 事权 和 理 财 权 ;出 台一 系列 规 章 制 度 , 明确 院 系 的责 任 与 权 利 ,建 立 健 全 相 应 的宏 观调 控 制 度 ,尤 其 是政 策上 的 导 向与 控 制 , 使 系部 始 终 能 按 学 院确 定 的办 学 方 针 、政 策 和 路 线 开
高职院校二级教务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识, 敢于转变管理理念 。在教务管理工作中, 构建系统化 的 管理机制 , 完善与优化教学管理模式 , 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 , 切教务工作要围绕师生开展。 改变传统的 “ 管” 变为 “ 引” , 通过与各二级 院系通力合作 , 发挥协调、 服务、 督导等职能 , 达到有效管理和积极引导的 目的。 如各二级院系可以在不违 背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大原则 的前提下 , 结合实际情况 , 根据 专业特色 , 增强灵活性与机动 陛, 建立起符合 自己专业特点 、 人才培养 目 标 的教务管理机制。
一
综 上所 述 , 高 职 院校在 实行二 级教 务 管理模 式 时 , 应 结 合 自身特点 , 积极采取措施推进管理机制的建设 , 全面有效 地优化教务管理模式 ,切实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
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 这使得许多人不愿从事教务管理工 作 ,一旦有机会就转岗或借 口其他理由离开教务管理队伍 ,
院校 的办 学水 平 。 3 .树 立务 实的 高职 教 育理念 实施二级管理后 , 教务管理工作者要具有敏锐的创新意
由于传统教务管理模式直上直下的习惯和惯性 , 教务管 理缺乏规范化 、 创新性 。 在二级教务管理模式下也进行了职 能划分 , 但不免会有岗位职能僵化的现象。在缺乏协同工作 机制的情况下 ,各级管理人员不能很好地进行工作的配合 , 管理人员只单纯承担各 自的岗位工作职责 , 而没有意识到各 个 环 节之 间工 作 的关联 性 , 使 得 管理 多头 化 、复 杂化 。整 个 教务管理系统 的各个环节磨合不顺利 , 影响了工作效率。这 种情况下 ,并没有使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水平得 以大幅提 升,反而会形成各 自 奋 战的不利局面。 3 .教 务管理 队伍 不稳 定 当前 , 教务工作备受重视 , 教务工作人员既是全院师生 教 学 的管理 者 ,又是 服务 者 。工 作任 务重 、责任 大 、牵 涉 面 广。 但有的高职院校, 教务管理人员与教师和其他行政部门 的岗位相比,在待遇 、 进修 、 培训及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
探讨高职院校教学二级管理和运行模式
探讨高职院校教学二级管理和运行模式摘要随着我院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原先垂直式、集中式的内部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学院发展的需要。
实行院系两级管理模式,提高内部管理质量,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形成优势和特色,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我院建设示范性高职学院的必需。
关键词院系两级管理内部管理核心竞争力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实行院、系(部)二级管理体制,即在院系二级建制的基础上,赋予系部一定的责任,根据职责的需要赋予一定的权力,使系部在学院总体目标、原则的指导下发挥管理主体的作用。
实行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
院系两级管理的实质就是构建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院系两级管理模式的构建应以优化校内资源配置作为前提与基本出发点。
通过院系两级管理职权的调整,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相关配套改革的实施与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措施,确立系(部)“主体性”结构的地位,实现事权与财权的有机结合,从而推动学院管理重心的下移,以促进院系两级管理模式的全面实施与学院管理目标的实现。
1 二级管理模式概述在管理学、组织学中,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呈反比关系。
这种关系决定了两种基本的管理组织结构形态:扁平结构形态和锥形结构形态。
锥形结构形态的特点是管理幅度较小而管理层次较多,这种管理方式能使每位主管仔细的研究从每个下属那儿得到的有限信息,并对每个下属进行详尽的指导。
这种结构形态适宜于规模较小的组织。
而扁平结构形态的特点是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信息传递快,信息的保真性强,有利于各二级单位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的发挥。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组织结构层次的增多,高校管理模式一般采用扁平结构形态,即校、院二级管理模式(或院、系二级管理模式)。
实施校、院(或院、系)二级管理模式,把学院整体工作目标逐层分解、展开,并逐层下放管理的自主权,达到“降低管理重心、缩短管理跨度、避免相互推诿、提高管理效益”的目的。
高职院校二级院系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探索
高职院校二级院系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探索摘要: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经历不断地改革创新,高职院校作为现在教育事业中重要的一份子,在对于学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管理活动方面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创新。
而基于学生的培养需求,高职院校下设许多不同专业类型的二级院系,高职院校的管理活动也是以二级院系为基本单位开展进行的,因此想要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响应教育改革的号召,必须基于二级院系这个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
本文将以高职院校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为基础,分析高职院校二级院系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索如何完善与创新二级院系管理模式,以供相关高职院校做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二级院系;教学模式探索完善;现如今,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始采取实施二级院系管理策略,将管理的权力下发至各个二级院系,在这样的模式下,学校的管理重心已经实现了逐步下移,而各个二级院系也有了更大的责任,如何建立能够促进自己院系发展进步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当今高职院校下各个二级院系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一、高职院校分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时代发展大背景随着高职院校不断地发展进步,学校的管理模式一直在不断的做出改变,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而社会的建设需要各种具有专业专长的人,因此这就决定了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分专业,分学院,而不同学院的学生也往往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想要更好的为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就必须实行院校两级管理模式。
如果高职院校不能及时的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始终坚持学校统一全权管理的制度体系,那么不仅将对二级院系的主观性造成打击,而且还使得学校教务处陷入繁杂的日常工作中去,而分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将充分发挥教务处的宏观监督以及理性决策作用。
因此,高职院校想要谋取持续稳定的发展,设立二级院系、分两级管理模式已经是大势所趋,对于学生的发展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二级院系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必要性(一)创新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在现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与限制,我国的教学模式一直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管理模式方面始终没能做到真正的创新改革,整体处于一个落后的局面。
高职院系两级学生管理运行机制的探索
设 等 活 动 。在 日 常 教 育 中 , 生 助 学 、 生 心 理 教 育 、 学 学
学 生 奖 惩 、 生 公 寓 管 理 、 导 员 教 育 与 培 训 等 工 作 学 辅 都 需要从横 向的角度进 行 。 纵 向 管 理 是 指 系 ( ) 学 生 实 施 的 具 体 教 育 管 部 对 理 。 在 学 院 关 于 学 生 教 育 管 理 工 作 总 体 思 想 的 指 导 下 . 学 生 开 展 的 德 育 教 育 、日常 教 育 管 理 、 业 学 对 专 习 、 ( ) 化 建 设 、 理 健 康 教 育 等 进 行 纵 向 管 系 部 文 心
管 理 机 构 由 院 学 生 工 作 委 员 会 和 学 生 处 承 担 ,贯 彻
学 院 领 导 教 育 管 理 学 生 的 意 愿 和 精 神 。 系 ( ) 据 部 依 学 生处制定 思想 政治 、 质 教育 工作 计划 、 生工作 素 学 制度 和管理 规定 , 合 本 系( ) 生 工作 的实 际 , 结 部 学 制 定 工 作 计 划 , 施 学 生 管 理 。 两 级 分 工 有 别 、 下 联 实 上 动 、 互 补充 , 成全员 育人 、 程育人 的教 育格局 。 相 形 全 二 、 系两 级 学 生 管 理 运 行 机 制存 在 的 问 题 院
使 之 更 加 完善 , 加 符 合 高职 院 校 的 实 际 。 更
关 键 词 :院 系 两 级 ; 生 管 理 ; 行 机 制 学 运
高 职 院 校 随 着 规 模 的 急 剧 扩 大 ,原 由 学 院 学 生 使 教 育 管 理 职 能 。 各 系 ( ) 学 院 职 能 部 门 是 学 院 部 和 的二级 单位 , 在学生 管理 体制上 , 求 各 系 ( ) 但 要 部 学 生 教 育 管 理 工 作 要 接 受 学 生 处 等 职 能 部 门 监 督 与 协 调 。这 就 可 能 在 日 常 工 作 中 出 现 学 生 处 政 令 不 畅 . 系 ( ) 行 我 素 的尴 尬 局 面 。 部 我 3学 生 管 理 工 作 绩 效 评 价 体 系 不 够 完 善 . 目前 在 工 作 绩 效 评 价 体 系 中 存 在 问题 普 遍 表 现 为 : 价 内 容 肤 浅 空 洞 , 乏 具 体 的 量 化 标 准 ; 纳 评 缺 采
高职院校二级院系教学质量体系的探索与创新
高职院校二级院系教学质量体系的探索与创新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已经进行了全面化的改革,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二级院系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单位,在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计划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同时,二级院系的教学质量还直接关乎到学生的利益,只有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二级院系的教学质量体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政策提供坚实的后盾。
本文将对于高校二级院系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一个科学的二级院校教学质量体系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以及如何构建,从而保证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合理性、高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二级院系教学质量体系;合理高效;1.高职院校二级院系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虽然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在不断地更新,但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想要寻求更好的发展来讲,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学模式比较陈旧、管理模式不够新颖而导致的。
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应当充分考虑学生、教师以及家长之间的关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从而促进教学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保证教学质量。
1.课程形式单一二级院系的基本课程大多只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而目前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当面对课程选择时,学校提供的选择方向并不是面向所有院校的学生,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只能选择本学院的课程,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的选修课不能做到真正的“多元化”。
另一方面,对于必修课来讲,它专业选修课以及通识选修课等,基本上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教授的,而这些教授可能几年都不会发生改变。
这就使得必修课的教学活动过于单一,整个教学活动固定化,对于教学管理是十分不利的。
1.管理机制缺乏灵活高效性教学管理工作涉及到学生以及教师的方方面面,其繁杂性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体制才能促进教学管理活动的开展,提升教学管理活动的效率,为高职院校寻求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高职学院二级教学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高职学院二级教学管理的思考与实践摘要:本文结合系部二级教学管理的实践,论述了二级教学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二级教学管理的构建思路,并对新设立高职院校的二级教学管理实践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职学院教学管理科学化实践0 引言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管理重心的下移。
系部教学管理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的教学执行单位变成了相对独立的、拥有一定自主权的教学实体,这种变化使得系部面临新的思路和局面。
由此,如何尽快的转变思路,适应学院二级教学管理的变革,成为系部最主要和重要的课题。
1 二级教学管理必要性的认识一方面,随着教育部招生规模的扩大,如今的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生源质量和教学质量都在不断变化。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实施二级教学管理是关键。
另外,由原来的中专新升格的高职学院,普遍都设置有很多专业,涉及文、理、经济、艺术等。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特色也应该不一样。
因此各个系部应该有自己的模式和特色,在学校大一统的管理模式下是难以实现这种要求的。
因此系部也必须实行二级教学管理。
2 实施二级教学管理的思路2.1 明确划分院、校两级教学管理的职责教学系部是在学院的统一领导下来实行的二级教学管理。
因此首先有必要科学界定学院和教学系部各自的职责,做到各自不越位、不重复、不遗漏。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为此,学校要在服务社会的思想指导下,根据高等教育法和学校自身条件明确学校定位、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并且进一步制定具体的质量标准。
系部教学管理应该是在学院的宏观管理目标和相关规范要求下,结合具体的专业特色和师生资源条件,制定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院相关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
进一步说,学院管理的层面重在相应标准的目标管理,而系部教学管理重在教学活动的过程监控及其日常管理。
2.2 构建系部二级教学管理框架2.2.1 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系部教学单位最主要的职责,在于培养人。
高职院校二级教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二级教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也在日益扩大,教务管理作为院校管理的核心工作,亦日趋繁杂,院校中的二级教学部门的正常运作直接关系到院校一级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因此,结合二级教学部门的实际情况,如何提高二级教务管理效能显得日益重要。
【关键词】二级教学部门教务管理人本思想教务管理信息平台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的推动下,以及人们对于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得到了空前扩大,各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日益增长。
教学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教务管理,俨然成为了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教务管理贯穿于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之中,其基本职能是通过学校规章制度监控教学过程,维护教学秩序,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环节。
教学运行管理是学校组织实施教学计划最重要的管理,它包括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行政管理两方面,由院校一级教务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全院(校)的教学工作,并代表学校对各教学系(部)、实习基地等部门的工作进行统筹、指导、协调和检查。
相比较一级教务管理部门,各教学系(部)等二级教学部门与第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接触更为密切,其教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是学校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实施基本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根本保证。
1 二级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1.1 科学性教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既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也要遵循管理工作规律,以寻求管理质量的最优化[1]。
1.2 时效性主要内容按时间顺序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1)学期初教学准备工作(依次包括学生入学与注册、开学教学工作材料准备;选课与安排;补考和重修安排);2)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期中考试安排及教学座谈会组织和总结);3)新学期工作准备(教材征订的安排和实施、课程表制定和开课计划、教学任务书的制订);4)期末工作安排(包括毕业生数据工作及论文、期末考试安排,试卷管理,成绩保存和公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实施院系二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管理理念的提升,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模式都发生了改变。
由原来学院全权负责的一级管理模式转变为现在的院系二级管理模式。
在二级管理模式下某些系部存在着思想观念不够重视、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本文以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教务管理工作为例,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实施院系二级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以及在实施二级管理模式中出现的不足,并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二级管理教务管理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管理理念的改变,开始全面推行院系二级管理模式。
院系二级管理模式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二级管理的内容包括:财务的二级管理、教务工作的二级管理、招生就业的二级管理、学院后勤工作的二级管理等。
在高职院校实施二级管理模式是符合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是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催化剂。
但是,院系二级管理的实施又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
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实施二级管理模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学院的健康发展,本文以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为例,阐述了在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实施二级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教务管理工作实施院系二级管理的必要性
1.1教务管理工作推行院系二级管理模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产物
随着高职教育的普及,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内部的教务管理工作必然要作与时俱进的改革。
如果再按照传统的权力过多地集中在学院一级的方式进行工作,必然会增加学院教务处的事务性工作,反而会忽视学院的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等重点工作。
这种“家长式”的一级管理模式将阻碍学院的发展,所以必须调整管理权限转变工作重心,使学院的工作真正地走到加强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等轨道上来。
因此,深化院系管理职能的改革,推行二级目标管理模式,既符合科学管理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规模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1.2推行院系二级管理模式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用人观念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更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那么,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制定什么样的培养方案就显得至关重要。
以前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按照学院下发的统一文件进行制定,这样做严重束缚了各专业的发展。
因为每个专业不尽相同,不能按照同一个标准来制定。
实施二级管理后,在不违反大原则前提下,各系部可以对自己的培养方案作出调整,这极大地增强了制定培养方案的灵活性与机动性。
因此,在高职院校实施院系二级管理模式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2 教务管理工作实施二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二级管理模式下各系部的工作仍然没有摆脱被动性和依赖性,各系部管理机制不完备,教务管理缺少制度化、规范化。
这就导致工作“无法可依”,工作责权不明确,容易造成教学事故从而影响教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2.2缺乏协同工作机制
目前大多数高校仍然实行职能分工原则,管理岗位职能僵化,管理人员只负责固定的业务,这种分工原则缺乏协同工作机制。
而二级管理体制下,各教学系部的教务管理工作变得复杂化、多样化。
这就导致了各部门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果各工作环节缺乏协作必然会影响工作效率。
2.3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健全
教务管理工作多属于程序性工作,繁琐、重复。
目前尚未有十分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且缺少激励机制。
工作成绩很难体现,管理绩效难以评价,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够积极。
3改进措施
教务工作二级管理是个新课题,随着高职院校发展从量的扩张进入质的提高,教务工作选择二级管理模式是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
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重心下移”
“重心下移”是指系部所扮演的角色发生重大变化,即由原来的教学执行单位转变为现在的相对独立、拥有一定自主权的教学实体。
这种角色转变使得系部面临着全新挑战和巨大考验,因此,必须加强对各系部教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让这些人员真正的走上“独立自主”的工作轨道。
3.2建立目标量化考核管理机制
要想让各系部在年初制定的目标能够顺利完成,必须对各系部的教务管理工作实施目标量化考核。
学院、系部双方以目标管理的形式实施或接受管理,系部和教研室也是这种考核关系。
教研室对系部负责,系部对学院负责。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层层考核的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各部门的执行力,为顺利完成目标奠定了基础。
3.3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建立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实现教务工作二级管理的必要手段,对于实施目标量化考核来说更加关键。
在人员聘用上应该实现二级管理,现有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严重制约了教师的发展,
不能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学院应该对所有的教职工打破职称限制实行岗位工资制度,不同的岗位工资不同,同一岗位工资相同真正的实现同工同酬。
另外,为了体现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的区别可以考虑从工龄上对职工进行补贴。
教学系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聘任相应的人员,不适合相应岗位的人员坚决调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才能使学院又好又快的发展。
3.4改革教学经费的分配原则
推行院系教务工作二级管理模式,要在教学经费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上进行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软实力——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
在教学经费上,要实行经济“模块化”,建立财务“一级核算、二级管理”的运行机制。
学院将大部分经费按照以各系部学生人数为主,专业、学科、科研等情况为辅的指标体系,划拨给各系部,让各系部统筹管理。
在分配原则上,必须贯彻效率优先、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破除过去津贴待遇与身份、职务、职称挂钩的大锅饭的方式,实行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实现对岗不对人的分配制度。
例如:课时费不按照职称进行划分,所有人员没有职称界限统一进行排榜,排在前20%为优秀课时费高,其他人的课时费正常,另外,讲授不同的课程课时费也应该有所不同。
专业课的课时费高,基础课的课时费低,以上这些管理办法都可以根据不同系的特点自行制定,学院只负责监督实施。
总之,在高职院校实施院系二级管理,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
势。
但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产生很多问题,我们只有不断提高系部教务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不断增强系部在教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