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百家争鸣》教案设计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2)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意义;2.知道儒道墨法等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3.思考百家争鸣的现实意义;能力目标:1. 通过自主阅读环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合作交流环节,培养学生合作讨论,团结协作精神;3.展示表达,意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材料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背景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道理;2.通过对儒墨道法各家思想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3.通过对诸子各家思想现实意义的分析,让学生懂得历史的现实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的主要思想主张难点:“百家争鸣”出现的时代背景三、教学方法学生自主阅读;交流讨论,角色扮演;师生互动;教师讲述;史料分析等。
四、课时安排 1课时导入:展示孔子,老子,墨子的相关图片,引入“群星璀璨”、“百家争鸣”的时代,从而进入正题。
(设计意图:图片形象,直观,有吸引力,能较好把学生带入本课)环节一:思想篇—儒墨道法各家的主要主张1,让学生先看书,自主阅读把握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2,让学生结合导案提供的四段材料,分组角色扮演各家代表人物,交流讨论后,选出代表阐述各自代表的学派的主张;教师点评,补充,深化;3,教师进一步展示检测史料,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并补充史料,深化对各家思想的认识。
(本环节设计意图: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角色扮演中培养其交流讨论,语言表述,理解认识等能力;史料补充拓展课本,深化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实现学生主体,学生真正参与,教师点评,补充和深化)史料提供:材料1: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材料2:“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兼相爱,交相利”攻战之害:“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高中历史必修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高中历史必修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内容。
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
组织一次“我读《论语》的读书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一次集会上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还要到2500年前孔子的思想中去寻找智慧。
看到这些,老师感慨:孔子究竟有什么价值,让这些政要精英们有如此行动、如此断言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圣贤,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他们的魅力,寻找启迪。
”【导入新课】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2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
本届大会上突出了现实性,主题为“儒家思想的当代意义”。
围绕“儒家理论与市场理论”、“中华元典与现代文明”、“儒学与国民教育”等重大现实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广泛对话。
俗话说“有实力才有魅力”,一个人在2500多年后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孔子的魅力在哪里?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推进新课】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百家争鸣”的概念(1)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教案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3.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
4.提高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观看孔子教授学生的动画片,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和人生观点。
2.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了解道家、法家和墨家的主要观点,增强感性认识。
3.采取比较和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来理解四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
4.让学生运用诸子百家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思考过程,用“争鸣”来理解争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多元的思想中,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人类优秀思想对后世惠泽千年的影响;感受先代哲人关于做人、处世和立国的智慧。
难点和重点●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难点如何认识和理解百家争鸣在当时与后世的意义和影响。
引入图片呈现诸子百家:师生互动:从学生的答案人手,自然过渡到百家争鸣的背景知识。
让学生回忆百家争鸣的背景,为学习百家争鸣概况作好铺垫。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动的时代,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其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特别是在面对相同的社会政治问题时,古代哲人们所进行的思考即所得出的答案,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补充,相互吸收,这不仅表现在同家而不同派的思想中,也表现在不同家的思想中。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如此活跃的局面呢?【师生互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的反映,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1.1《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百家争鸣”这一章节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古代思想家”的短文,要求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百家争鸣”时期的代表人物,阐述其思想主张、历史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字数在800字左右,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旨在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我将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题目,如:
1.列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
2.比较分析各学派之间的异同,并阐述其对社会的影响。
3.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百家争鸣”中某个学派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首先,我会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各个学派的思想精华。接着,我会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强调“百家争鸣”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
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各学派之间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2.重点:通过“百家争鸣”这一历史事件,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以及古代先贤的智慧。
难点:激发学生对古代思想的兴趣,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5.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举例说明“百家争鸣”中的某些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体现,使学生认识到古代思想的现实意义。
历史课百家争鸣教案
历史课百家争鸣教案(以下是一份给高中历史课的教案,旨在介绍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思想斗争)教案:百家争鸣与中国古代思想斗争一、引言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一段辉煌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众多的思想家和学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为中国历史发展提供了多样的思想观点。
本节课将通过梳理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内涵,让学生对中国古代思想斗争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历史背景百家争鸣发生在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动荡的时期。
七雄争霸,社会矛盾激化,加上奴隶制的解体和封建主义的兴起,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思想领域的多样性和自由度的发展。
三、代表人物及其观点1.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注重礼仪、道德和政治伦理,提倡“仁者爱人”,强调家族的道德教育,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命思想,提出以仁为德,用“四端”来塑造人的道德品质。
3. 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91)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反对儒家的礼仪制度,强调兼爱原则,主张世界和平与非攻观念。
4. 老子(约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无为而治”,倡导顺应自然,强调道德无为的思想。
5.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提出虚无主义和自由思考,以及相对主义和疑诘精神。
其他的诸子百家还包括公孙龙、商鞅、韩非子等许多重要思想家和代表学派。
四、思想争论百家争鸣的核心问题是“怎样解决当时社会的问题和矛盾”,不同的思想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他们通过讨论人性、治国、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了一种多元而庞杂的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五、影响与启示1. 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和研究素材,为后世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2. 推动了国家治理和社会秩序的改革与进步,儒家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治理模式。
高中教案历史模板百家争鸣
课题:百家争鸣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知道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 通过列表、比较等方法,归纳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引导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认识到百家争鸣对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
- 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思想、包容并蓄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 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及其在百家争鸣中的地位。
教学难点:- 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
- 教师制作表格,用于学生归纳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
2. 提问: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思想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二、讲授新课1. 百家争鸣的背景:- 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如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等。
- 分析这些变化对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如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等。
2. 儒家思想的形成:- 介绍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 以表格形式,引导学生归纳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包括仁、礼、义、智等。
- 分析儒家思想在百家争鸣中的地位和影响。
3. 百家争鸣的意义:- 讲解百家争鸣对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如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等。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2.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进行辩论。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百家争鸣对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
高中历史必修3《百家争鸣》教案设计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光明中学林文婷一、课前系统部分(一)教材分析1.课程目标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间的突出作用。
2.教学设计思想本课内容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巨大变革引发思想解放潮流,许多文士、思想家,对社会的大变革发表各自的看法,提出各自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课文讲述了当时主要的学派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兵家,介绍了代表性的思想家及他们的主要主张,其中重点是孔子和法家的思想。
(二)学生分析初二的学生,已对诸子百家中的孔子、孟子、孙子等有所了解,而且非常感兴趣,但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观点。
教师可调动学生收集资料、扮演角色的积极性,让学生有主体性思想,积极参与课堂。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代表人物、时期、主张)、百家争鸣的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2.能力与方法培养目标:通过分组收集资料、角色扮演等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
提高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表现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及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重点: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的运用。
本课难点:百家争鸣的现实意义。
(五)教学方式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探究法。
本课头绪纷繁,涉及到百家争鸣众多的人物及其主张。
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可通过师生共同设计“主要的学派、人物及其代表思想一览表”的环节来达到目的。
根据本课课标,结合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我主要采用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探究法等,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教学用具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查阅有关资料。
2.课前让学生分工合作,分组收集资料,并作一定分析,并能结合学生实际、社会实际进行联系和简单运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历史必修3第七单元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 “双百”方针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的成就,引发学生对“双百”方针的兴趣。
2.讲授新课:
(1)讲解“双百”方针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其历史地位和作用。
(2)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的重要作品、学派及其发展变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历史必修3第七单元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的发展变化,以及重要作品和学派的涌现。
3.理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促进文化繁荣和学术进步方面的重要意义。
5.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6.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艺术作品和学术成果的图片,如《白毛女》、《茶馆》、《红楼梦研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和成果背后的历史背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双百’方针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一方针的实施,使我国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
3.墨家:阐述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核心主张。
4.法家:介绍韩非子的“法治”、“权术”、“术数”等思想。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4.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各学派的思想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理解和包容不同思想观念的开放心态。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2.比较儒家和墨家在“爱”的观点上的异同。
3.分析法家思想在秦朝统一六国过程中的作用。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概括各学派的核心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1.儒家:强调仁爱、礼治,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2.道家:主张顺应自然,对后世的文化思想和人生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并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核心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难点:分析各学派之间的思想异同,评价其对后世的影响。
2.重点: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地位。
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社会变革和思想发展的推动作用。
4.理解百家争鸣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百家争鸣教案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时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背景、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这些内容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
同时,本课的学习是本专题学习的基础。
有助于把握诸子百家博大精深的文化及作出的贡献,有助于我国两个文明的建设。
本课的内容主要有四目:孔子和早期儒家;老庄之学;法家思想;墨家的主张。
四目在逻辑上是并列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高中历史必修一和必修二两个模块的学习,对春秋战国的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对深入探究春秋战国时各派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等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
通过以往的历史学习,他们已经逐步具备了开放性学习的特点,他们的思维更活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历史,能更理性地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些都有利于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去感悟,探究思想家的思想成果。
但他们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方面的知识涉及甚少,也没有形成系统地认识,因此需要教师提供材料,运用地图、故事、表格等资料引导学生更深层次、更全面地学习。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3)理解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
2.过程与方法(1)从历史地图、“守株待兔”等寓言故事和《论语》、《老子》、《韩非子》等篇中名句提取信息,用表格梳理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思想的主要特点。
(2)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探究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的一次思想大解放,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2)感悟先秦哲人关于做人、处事和立国的智慧,它们为人类思想宝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重点难点重点:春秋战国时儒、道、法、墨四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并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重点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2.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讨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以及其在政治、道德、教育等方面的主张。
2.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结合自己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3.教师引导: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如诸侯割据、战争频繁、思想繁荣等,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教师简要介绍“百家争鸣”的概念,然后详细讲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核心思想。
c.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有哪些积极意义?
2.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教师引导:在各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邀请部分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a.请简述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的核心思想。
2.学生活动: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总结。
3.教师引导: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短文,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儒家思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短文,要求800字左右,重点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观点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b.请举例说明“百家争鸣”时期的思想碰撞。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1《百家争鸣》教案
高一年级历史课题一、百家争鸣课型新授第一章第1课时总第 2 课时主备人冯亥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2)了解孔子、孟子与老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3)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课前自己的学习所得,进行推理分析。
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学生要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介绍,使学生对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的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先秦文化中吸取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仁者爱人的博大胸怀、克已复礼的谦恭自牧、自强不息的阳刚之美、厚德载物的阴柔之德等民族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难点:1、联系相关史实判断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以及重要意义。
教具准备:导学案、课件、图片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单元解析: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诸子百家的思想,尤其是儒学的兴衰。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家争鸣的局面,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宋明时期,儒学得到发展,出现了新儒学—理学;明清期,一些具有批判精神的学者,再一次开创了思想活跃的局面。
【新课导入】展示材料:一个人如果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杰出的人。
——中天由此导入新课第一课 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的含义1、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代表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产生了儒家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各家思想流派。
高中历史百家争鸣教案
高中历史百家争鸣教案高中历史百家争鸣教案【篇一:高中历史专题一第1课百家争鸣教案人民版必修3】百家争鸣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
学习要求:知道诸子百家的主要流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孔子、孟子、荀子的主张为例,了解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
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难点:联系相关史实,判断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学习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
学生要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局面的介绍,使学生对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的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流程】【导言】〖文科〗如何学好历史?一、自求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菩萨正撑伞走过。
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菩萨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菩萨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
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
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1.1《百家争鸣》课程教学设计
简单地分析了教学目标,表述没有错误
教学内容欠全面,未能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选择(20)
能够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采用的教学方法适度,符合学生特点
教学方法单一,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需努力
教学媒体选择(20)
能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利用媒体,媒体整合恰当,有效地解决了重点、难点
选用的教学媒体恰当,对教学方法的支持恰当
对媒体的作用欠考虑,或没有很好地考虑媒体与方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评价设计(15)
针对目标,评价方式灵活
针对目标,以测验为主要评价方式
评价形式单调,对目标体现不准确合计得分
七、教学板书
八、教学反思
中国两千多年以前出现的以儒、墨、道、法等四派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相互辩难中形成的“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汉民族独具的文化传统。但是,教材在这方面的结构安排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几乎只是在介绍各派学说的观点,而没有能够很好体现地“争鸣”这一内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如何体现“争鸣”这一重要的内容也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另外,关于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这一块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入地挖掘这方面的内容;进而体现整节课的深度。
2、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掌握儒家孟子与荀子的主要思想。
区分三位思想家的不同主张。
呈现三
展示写有老子言论的PPT,提出老子和庄子的主要思想。
图片文字
提出老子和庄子的主要思想。
思考理解老子与庄子的思想主张。
掌握道家老子和庄子的主要思想。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
了解“文革”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认识政治高压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需遵循客观规律;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二为”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双百”方针;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的成就。
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用毛泽东的两段话导入。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提问:哪位同学能够跟我们解释一下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讲授新课】一、“双百”方针的提出(课件1---12)1、“双百”方针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在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被当成政治问题,伤害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3)1956年党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会议指出: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2、“双百”方针的提出“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来的。
首先要明确“双百”方针的内涵:“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具体地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使学生明确,“双百”方针的针对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优秀教学案例1
3.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影响,理解思想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搜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情境创设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百家争鸣的背景、各家思想及其影响。
4.故事导入:讲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如“孟母三迁”、“围魏救赵”等,引发学生对百家争鸣的好奇心。
(二)问题导向
1.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阅读课文,提炼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核心观点。
2.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Hale Waihona Puke 5.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师在本节课中灵活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多种教学策略。这些教学策略的运用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案例亮点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对学生的关爱,同时也展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智慧。这些亮点使本节课成为一节具有示范性和启发性的优秀教学案例,对其他教师的教学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家学派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2.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分析,总结所研究学派的思想观点、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3.鼓励学生以PPT、手抄报、表演等形式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代表人物、时期、主张)、百家争鸣的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点辩论、角色体验等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会合作学习,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了解诸子百家的丰富思想主张,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代表人物、时期、主张)。
2、难点:百家争鸣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准备《百家争鸣》的导学案及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分组收集各派思想家资料,准备还角色体验。
四、课时安排本课课型为自主合作课,安排一课时讲授。
五、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十九大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演说。
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民族的伟大富强,我们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历史源远流长,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从春秋战国讲起。
设计意图:历史古为今用,让学生将久远的传统文化与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相结合。
(三)新课教学1、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板书)[提问]春秋战国时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请同学们回顾必修一、二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①经济:②政治:③阶级:④文化:[讲述]结合幻灯片上的四幅图片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各国纷纷变法图强、网罗人才;文化教育扩展出现文史阶层,文士们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看法和治国主张。
因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活动一]通过自主学习归纳各派思想家及思想主张合作展示:此环节先由学生自主学习,然后由各小组讨论整理答案,进行深入学习,各组派代表在板书上展示成果,再由全班同学查漏补缺以完善板书内容。
儒家:孔子,仁爱、以德化民、以礼治国、克己复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仁政、民贵君轻道家:老子,遵循自然法则,无为而治、朴素的辩证思想墨家:墨子,兼爱、非攻、节俭法家:韩非子,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的权力兵家: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事备而后动”3、[活动二]治国辩论:辩论一:有一个人因为饥饿难耐偷食他人食物,各家分别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辩论二各家对中国当前的雾霾是什么看法?辩论三遇彪悍邻居,经常发生冲突怎么解决?辩论四儒家法家对空巢老人以及不赡养老人的现象各自有何见解?辩论五邻居家的孩子经常对父母进行顶撞,各位大师有何高见?4、[活动三]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怎么体现百家争鸣的思想主张?5. [活动四]小悦悦事件的深思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但小悦悦抢救无效去世。
百家争鸣历史教案
百家争鸣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各派主张。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百家争鸣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重点1.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及主要代表人物。
2.各派主张的异同及其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各派主张的深入理解及分析。
2.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思想史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思想家吗?2.学生回答: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割据,各派思想家纷纷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三)课堂讲解1.讲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主要学派的主张。
2.分析各派主张的异同及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
(四)案例分析a.儒家主张仁政,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法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b.百家争鸣时期,各派思想家如何看待战争?2.学生分享分析心得。
(五)小组讨论a.你认为哪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社会影响最大?b.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思想史有哪些启示?2.各组分享讨论成果。
五、作业布置2.预习下一课内容,了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发展历程。
六、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2.学生反思:在课堂上,你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对百家争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对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百家争鸣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及主要代表人物: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百家争鸣发生在哪个时期吗?”学生回答:“战国时期。
”教师讲解:“对,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剧烈,思想活跃,各种学派纷纷涌现,这就是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2.各派主张的异同及其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意义:教师引导:“我们来看看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家争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代表人物、时期、主张)、百家争鸣的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2.能力与方法培养目标:通过分组收集资料、角色扮演等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
提高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表现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及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的运用。
本课难点:百家争鸣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方式
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探究法。
本课头绪纷繁,涉及到百家争鸣众多的人物及其主张。
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可通过师生共同设计“主要的学派、人物及其代表思想一览表”的环节来达到目的。
根据本课课标,结合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我主要采用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探究法等,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用具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查阅有关资料。
2.课前让学生分工合作,分组收集资料,并作一定分析,并能结合学生实际、社会实际进行联系和简单运用。
五、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物:
他生活于春秋时期。
当时鲁国一个大夫,用了八排六十四人的乐舞队伍。
而当时礼乐制度规定,八排六十四人的乐舞队伍只能天子才能享用,大夫只能用四排三十二人。
当这个人物知道这件事后,气愤难忍,大发感慨道:“如果这样的事都能容忍,那么天下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呢?”他是谁?他为什么会那么气愤?
孔子。
这个历史人物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为什么孔子知道这件事后会那么生气?(因为孔子很重视礼乐制度,重视人的尊卑等级。
)
(二)讲授新课
1.百家争鸣发生在什么时期?
周政权衰落,富有学识的人流落民间传播知识,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自由的文士阶层,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各国纷纷变法,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各诸侯统治者四处网罗人才,文士们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看法和治国主张。
因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
孔子:爱人
“仁”的思想
克己复礼
分组讨论:
一个少年因国家赋税过重,家里生活困难,偷盗了邻人的钱财。
假如你是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代表,面对窃贼,你会怎样评价这一事件?
儒家:认为小孩的道德认识水平不高,开始对小孩进行道德教育,以提高小孩的道德修养,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以改正。
道家:认为小孩子太小,还不懂事,随他去。
而且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等到小孩长大了,自然就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到时就能修正自己的行为。
墨家:主张非攻,兼爱,视人如己。
认为我们应该把小孩当作自己,像爱自己一样爱这个小孩,并以自己对自己做的处罚的标准,来处罚这个小孩。
不能宽以律己,严以待人。
法家:主张制定严酷的刑法,并处于犯罪的人刑罚。
认为这个小孩罪大恶极,应该对这个小孩作出严厉的处罚,以树立社会的风气,才能维护国家的统治。
(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君主专制权力。
同时,为应付战争,统治者向老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阶级矛盾激化。
法家主张严峻刑法、中央集权的“法治”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自然受到青睐。
)
附:板书设计
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
2.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
3.百家争鸣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六)课后作业
优化设计《百家争鸣》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