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园幼儿适应性具体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入园幼儿适应性具体案例分析
笑笑小朋友在刚进幼儿园的一段时间几乎不说话,虽然她在家里话很多。一整天,她只是在向老师提要求时才说最简单的话,如:“我想尿尿。”但她似乎非常注意观察老师和别的小朋友,她看人的眼神非常专注,几乎是紧盯着对方,尤其注意观察老师的言行。她会记住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许多细节,回家后详细地复述给父母听。她告诉妈妈她害怕幼儿园,不想上幼儿园,她说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不想说话。
分析:个体原因
这是一个因为入园焦虑而产生“选择性缄默”的孩子。她的语言发展很好,但是她担心交流会给自己带来意外的麻烦。她默默地观察周围,揣摩老师的要求,行动小心谨慎,循规蹈矩。这种对新环境的不良适应如果没有得到矫正,将会发展成为“社交恐惧症”。
孩子对新鲜刺激的反应速度与程度是不同的。有一些孩子天生容易过度兴奋或者退缩,对新环境的刺激反应
过分的敏感,这种稳定的特质是引发入园焦虑的危险因素。笑笑就是这样一个敏感的孩子。她不习惯幼儿园里的集体活动规则,害怕因为做错事情而被老师批评,对集体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约束感到很不适应。这可以从她回家对父母口述的幼儿园生活看出来——她把同班孩子受到批评的次数和原因一次不漏地记在心里。由于害怕批评,她开始拒绝上幼儿园,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天早上入园前都表现出痛苦的样子。
家庭影响
通过观察老师发现,笑笑的父母对孩子的情感过分关注,行动上过度保护。孩子对父母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家里几乎寸步不离地跟着母亲,晚上要求与父母同睡,平时缺少独自面对外界环境的机会,缺乏应付外界环境变化的心理承受力,所以孩子在离开父母时非常痛苦。为了保护自己,孩子在面对新环境的时候小心谨慎,沉默寡言,惟恐做错事情。
干预措施:
(1)安全认知
大力鼓励孩子,抓住任何时机表扬她,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知道老师喜欢她。
(2)行为强化
为了强化孩子的正行为,老师经常找机会与孩子谈天交流。当孩子说话时,老师就及时地告诉她“你的声音很好听”,鼓励孩子多发言,和孩子聊天。
案例二:爱哭闹
“我要妈妈!”我要回家,妈妈不要我了”。这是悠悠在幼儿园说的最多的话。刚来幼儿园悠悠就比别的小朋友爱哭,别的小朋友来幼儿园的第三天就能在大人离开后的一会后停止哭闹,自己玩玩具了,还能和老师一起做游戏了。
可悠悠在早晨来园时不停地哭闹,他象膏药一样粘着妈妈,不让妈妈离开,离开妈妈后就要阿姨抱,或者一直站在那里左右摇晃身体,时不时的前后摆动小手。
在老师上课的时候,他吵着要老师打电话。“老师,给我妈妈打电话好不好,老师,打电话”。他这样反反复复的强调着。
到了吃中饭的时间了,悠悠又开始哭闹了,不肯吃饭,不停地走来走去,不停地前后摆动着自己的小手,嘴里反反复复的说“我要妈妈,妈妈来接,妈妈不要宝宝了”。
到了午睡的时间,悠悠不愿意入睡,说妈妈要来接的,要在窗口看着,而且如果老师把午睡室的窗帘放下的话,他马上扑过来大叫:“不要关牢,拉起来”。(因为悠悠很多次能看到妈妈在窗口看着他)。我尝试着去抱抱他,和他说说话,玩一会玩具。转移他离开妈妈的那种焦虑情绪,也试图和他讲道理的等方法,但是效果并不好。
分析:
悠悠的行为是典型的依恋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依恋是婴儿寻求在躯体上和心理上,与抚养人保持亲密联系的一种倾向,常表现为微笑、依偎、追随等。2-3岁是孩子依恋感最强的时期,也是孩子处于依恋关系明确期。在此阶段中,孩子对特殊人的偏爱变得更强烈。悠悠的爸爸在杭州工作,在家的时候,主要是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走到哪,他就跟到哪。一步都没有离开过妈妈,也很少很别的伙伴在外面玩耍,甚至睡觉的时候还要妈妈抱着睡。所以当他进了幼儿园,离开了熟悉的家人后,并没有转移依恋的目标。经过分析,我和配班老师认为:在悠悠的焦虑中,妈妈的态度是关键。
干预措施
1、做妈妈的工作:请悠悠的妈妈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染悠悠。
(1)悠悠的妈妈在送完孩子后因为舍不得悠悠哭,悠悠一哭,妈妈就妥协让步。会使宝宝形成习惯,久而久之,哭就成了要挟妈妈的手段,孩子的分离焦虑不但不能很好的解决,反而有可能加重。所以轻松孩子入园后马上我们老师要求悠悠妈妈离开,而且不要在窗户外面偷看。
(2)妈妈要注意多问一些正面的话题,如在幼儿园里有什麽高兴的事啊,和小朋友们玩过哪些好玩的游戏啊,讲一讲班里有意思的故事等。最好不要问孩子是不是受委屈了,是不是想妈妈了。本来孩子就觉得离开父母受了很大的委屈,再一强化,很可能使告诉他(她)幼儿园及所在班级的名称,并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幼儿园的有趣之处描述给孩子。带孩子一起来幼儿园参观,看看幼儿园里漂亮好玩的玩具,有空就来玩一会玩具。多多熟悉环境和教师,使幼儿园对孩子来说不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2、我们的工作:从每天抱在手里过渡到每天只在来园和离园时抱一抱,在一日活动中允许孩子牵着我的衣角,跟
着我。在游戏活动中,从我陪在他身边玩过渡到我在他视线范围之内,他能与同伴一起玩。
案列效果:
从不愿意来园到现在能离开妈妈的怀抱,让妈妈早点来接。从一整天跟着老师左右摆动身体要老师打电话到现在可以在老师的视线里活动,从不愿入睡到现在能自己去睡觉了,从不要吃饭到原因让老师喂饭,再到愿意自己动手吃饭。在悠悠妈妈的配合下,我们看到了悠悠的进步。
反思:
安全的依恋,和孩子在活动中有逐渐建立安全感,使他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去探索、学习,可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心理、智力发育。在成人后对是否对人人信赖、是否自我信任,并能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和后代,与人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决定在于老师和家长间的配合。因为我们是孩子离开妈妈后的第一个港湾。
案例三:孤单
乐乐到幼儿园来的第一天,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眼泪时不时地要往下掉,显得很孤单。第二天哭得没有那么利害了,但是还是独自一个人静静地坐,不去与别的小朋友玩。如果发现有人在看着她,她会移开目光,或低下头。
分析:
乐乐是个较为内向的孩子,一时间离开了家,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会感到不适应,对陌生的环境,她感到害怕,不敢主动去接触周边环境。
干预措施:
1、和蔼的态度,宽松的环境。乐乐是个较为内向腼腆的幼儿,我们注意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让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