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下册11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案7篇

人教版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案7篇

人教版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案7篇人教版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师生搜集有关泼水节的知识和周总理的简单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你知道一年中有哪些节日吗(学生回答),在我们的国家有一个少数民族叫傣族,这个民族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节日叫“泼水节”(板书)2、交流:通过查资料,你知道了泼水节的哪些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介绍泼水节,教师补充。

)3、今天就让我们随课文一起去和傣族人民过一个“难忘的泼水节”吧。

(师板书,加上“难忘的”三个字。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认读生字。

过渡语:为什么说“难忘的” 呢请同学们边听老师读边思考,并且勾出自然段和生字。

1、师范读2、提问:你知道为什么叫“难忘的泼水节”了吧,谁能说一说(学生回答)3、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周总理”并交流介绍周总理的一些简单资料。

4、学生学(1)出示本课生字:敲襟褂咖啡踩端蘸寿鲜柏恩龙敬凤凰脚泼特度(2)请同学说说自己认识的字(请你当小老师,把你认识的字带大家读3遍)(3)介绍你的识字方法(4)齐读(5)在词中学:出示生词卡(指名读生字卡片)(6)识字小游戏“收信”:请几名同学当邮递员,按顺序读老师所指生字,读对了其他同学说:对对对,快收信。

读错了说:错错错,没人收。

(7)指导书写本节课涉及的1—3自然段中的6个生字生观察最后一排的6个生字,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

讨论后交流,师范写,生与师书空,课后在书上每个写两遍并组词。

三、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同时出示“读书小提示”:(1)把还不太熟的生字结合叶子上的拼音多读几遍。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难忘的泼水节》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难忘的泼水节》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难忘的泼水节》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泼水节”等生字新词,掌握它们的读音和含义;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关于泼水节的来源、泼水节的习俗和人们的心情等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一些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例如通过描述和比较来突出泼水节的热闹和欢乐,通过合理的想象来丰富文章的内容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泼水节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幸福,领略到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景象,并能够从中体会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泼水节”等生字新词,掌握它们的读音和含义;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关于泼水节的来源、泼水节的习俗和人们的心情等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一些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例如通过描述和比较来突出泼水节的热闹和欢乐,通过合理的想象来丰富文章的内容等。

三、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泼水节的来源和习俗,并引导学生想象泼水节时的欢乐和热闹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生字新词教学:教师讲解“泼水节”等生字新词的读音、字形和字义等,并引导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泼水节的由来、时间和习俗等基本内容。

4.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等方式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具体来说,可以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泼水节的由来;(2)泼水节的习俗;(3)人们为什么喜欢过泼水节;(4)泼水节的意义。

5.小结与布置作业: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一些与课文相关的作业。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手段:教师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有关泼水节的图片、视频和课文朗读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课文内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泼、水、节”等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族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傣族泼水节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傣族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喜悦心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提问:你们知道泼水节吗?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2.自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理解词语。

(2)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3.朗读课文(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感受傣族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2)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说说泼水节是怎样的节日。

(2)重点分析“傣族人民WaterFestival为什么要泼水?泼水有什么意义?”(3)讨论:为什么说泼水节是难忘的?5.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如果你参加泼水节,你会怎么做?(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6.小结(2)引导学生热爱我国民族文化,激发对傣族泼水节的向往。

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收集有关傣族泼水节的资料,了解傣族文化。

四、板书设计1.难忘的泼水节2.生字词3.重点句子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在阅读过程中,针对生字词“泼、水、节”,可以设计如下对话:师: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泼”字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生:泼水就是向别人身上洒水。

师:很好,那我们平时说的“泼冷水”又是怎么回事呢?生:泼冷水就是比喻给正在热情高涨的人浇冷水,让人冷静下来。

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教学设计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3.精讲细读,深入剖析:针对课文中的重要句子、段落,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课文,理解泼水节的文化内涵。
4.情境体验,实践拓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泼水节的庆祝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傣族文化的魅力。此外,开展课堂小练笔活动,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创意写作。
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通过对《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本文中出现的基础词汇,如“泼水节”、“傣族”、“象脚鼓”等;理解课文大意,了解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及其相关的风俗习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信息交流、分享观点的能力;通过课堂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写作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题引导、讨论交流、情境体验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氛围,理解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3.创意绘画:请同学们以泼水节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展现泼水节的欢乐氛围和民族特色。
4.家庭作业:与家人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向他们介绍泼水节的文化内涵,增强家人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了解。
5.小组活动:小组内分工合作,搜集关于泼水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整理成一份简报,下节课向同学们展示。
6.情感体验:回忆一下自己参加过的传统节日活动,与同学分享你的感受和体验,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友谊。
2.方法目标: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观察、想象、模仿等手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本文紧扣“难忘”二字展开,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

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应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另外,充分运用图画、音乐、录像及教师的语言等手段,为学生再现教材的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此外,本课的生字很有特色,可以归类学习、巩固。

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识记和多次复现认识本文12个生字,会写“凤凰、泼”等生字。

2. 通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3. 通过图片和课外资料的补充,初步了解周总理初步感受傣族人民的泼水节。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走近周总理走进傣族,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受节日的热闹和人们的喜悦。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有关周总理傣族、泼水节等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教具准备:课件、凤凰花形状的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第一课时一、看图引入,走进泼水节1.出示课文插图我们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你能看着这幅图猜出这是我国的哪个民族?并说说理由。

板书“泼水节”(了解学生已有的关于傣族的知识,并从中引出“泼水节”“凤凰花”等生字。

)2.学习生字“凤、凰”⑴你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相同之处?(音、形)你有好办法记住它们吗?⑴出示凤凰花的图片,了解凤凰花3.朗读感悟第一段⑴出示句子“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指名读。

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火红火红:花的颜色非常鲜艳。

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欢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肯定的熟悉,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味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泼水节的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泼水节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师:今日上课,教师请来了一位小导游,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杭州的旅游景点宋城泼水节的盛况。

1、个别介绍。

2、其他同学作补充。

3、课件出示有关宋城泼水节的图片和录相。

4、积趣存疑:今日我要带着大家一起去参预傣族的泼水节。

(板书课题)教师或者学生简洁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图片激趣)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板书:泼水节)然后在前面加之“难忘”二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学习课文我们就会知道。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状况。

三、检查朗读,学习生字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留意瓣读 b à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

“由于”的“为”读 w è i。

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沟通识字方法。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利用课件嬉戏检查识字:抓“特务” 、“对号入坐”、“购置门票”。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换词比拟:“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突出凤凰花的明丽,衬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自由答复。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理解“泼水节”的由来和傣族人民庆祝节日的习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热爱和尊敬之情,激发他们尊重民族文化和传统节日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围绕课文《难忘的泼水节》进行,该课文描述了傣族人民在泼水节上热烈欢迎和欢庆周总理的场景,展现了一幅生动活泼、充满浓厚民族风情的画面。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制作生字卡片,绘制泼水节活动流程图等。

2.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初步了解泼水节的基本知识和课文大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泼水节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并导入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正音,解析重点生字词。

3. 文本解读: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泼水节的意义以及周总理与傣族人民的关系。

4.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情景剧表演,模拟泼水节的庆祝场景,体验傣族文化。

5. 总结提升:回顾全文,总结泼水节的特点及课文主题,强调民族团结与和谐的重要性。

五、教学延伸鼓励学生搜集更多关于我国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并在班级分享,以此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学习《难忘的泼水节》,同学们不仅掌握了课文中的知识点,还深入了解了傣族泼水节的风俗习惯,感受到周总理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同时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共处。

七、教学评估1. 进行课堂观察,记录学生参与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的表现情况,评价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创新能力。

2. 设计书面作业,如词语解释、课文复述、读后感等,以检测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实际掌握情况。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难忘的泼水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读的实践,因此,阅读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平等对话、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读书兴趣,点拨读书方法,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低年级要重视认字,加强写字,要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在课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意思,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识字。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认识本课12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教学流程之一】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大家喜欢过节吗?为什么?2、今天,我们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你们愿意吗?教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学生齐读课题。

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1、识字:⑴充分自读,边读边悟: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你就请教小海螺和大海参,借助拼音识字,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⑵自主识字,交流方法:①这么多的海螺和大海参都是生字,这么多的生字你是怎么记住的?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大家。

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2)分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2)感受作者对泼水节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3. 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2.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细节描述。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泼水节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泼水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泼水节的了解和经历。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进行认读练习。

(3)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讲解课文:(1)教师讲解课文的背景和来历,引导学生了解泼水节的习俗。

(2)学生分享他们对泼水节的理解和感受。

4. 分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选择自己喜欢角色进行扮演。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注意情感的表达。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他们对泼水节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生字词卡片认读练习,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能力。

3. 情感表达: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情感表达,评估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七、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反思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

2. 教学方法: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2024年语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2024年语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文的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和尊重各民族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泼水节的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课文。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视频或图片资料。

4. 泼水节活动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泼水节的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引导学生谈论对泼水节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5. 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泼水节相关活动,如制作泼水节贺卡、编排泼水节舞蹈等。

(2)每组展示活动成果,分享活动心得。

6. 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验。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选择等。

二年级下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二年级下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二年级下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难忘”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用朗读表达自己对课文的喜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泼水节的特点,感受作者对傣族人民的喜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生字卡片、作业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吗?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节日,那就是傣族的泼水节。

(2)出示课题:难忘的泼水节2. 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同桌互读,互相指正。

(3)教师指导朗读,注意语气、情感。

3. 学习生字(1)学生自读生字,组内交流。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3)教师重点讲解生字,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补充。

(2)讨论:为什么作者说这是一个难忘的泼水节?5. 情感体验(1)想象自己置身于泼水节的现场,感受节日的气氛。

(2)用朗读表达自己对课文的喜爱。

6.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难忘的泼水节》,了解了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感受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希望大家能用所学,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

7.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用“难忘”造句。

(3)预习下节课文。

六、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关注其情感表达和语音准确性。

2. 生字认读情况,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通过问答或讨论形式进行评估。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11难忘的泼水节_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11难忘的泼水节_人教新课标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凤”、“凰”、“恩”等12个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龙”、“寿”、等12个生字。

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课文的文字之美,情感之浓。

2.过程与方法探究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感悟人民和周总理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人民和周总理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民和周总理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以读为本,朗读感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泼水节图片谈话交流:同学们知道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吗?(泼水节)谁知道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泼水节是怎么回事?大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互相交流。

课件出示补充介绍:泼水节为傣族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

人们先到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

泼水节的活动有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等。

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热烈。

这节课我们走进这傣族的新年活动,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师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桌互读课文,纠正生字字音。

(3)再读课文,图文结合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生字认知小朋友们,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来和我们做游戏了!课件出示识字游戏,让学生认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fèng huáng ēn qiāo jīn kā fēi cǎi duān zhàn guà shòu凤凰恩敲襟咖啡踩端蘸褂寿猜字游戏:①用水洗头发(泼)②白色房子用木搭(柏)③牛儿在寺院边吃草(特)④左边鱼儿游,右边羊儿跑。

(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学设计
-通过学习泼水节这一传统节日,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文化自信。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册的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他们能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但在细节把握和深入理解方面仍需提高。对于本节课《难忘的泼水节》,学生可能对泼水节这一节日有所耳闻,但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了解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以下几点: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泼水节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旨和内涵。
-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民族文化的情感。
4.教师对练习结果进行点评,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讲解和巩固。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泼水节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2.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鼓励他们表达对泼水节的喜爱和尊重。
3.强调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这种情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4.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难忘的泼水节》一文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一篇关于泼水节的作文,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和句式,描述自己参加过的一个节日活动,或是想象中的泼水节场景。注意作文的结构安排,做到内容具体、语言流畅,不少于200字。
2.家长协助孩子一起查阅资料,了解泼水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意义,并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要求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泼、水、节”等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泼水节的背景。

(2)采用讨论、分享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课堂趣味性。

(3)运用角色扮演、朗读、背诵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族文化的情感。

(2)激发学生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3)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泼水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你们对泼水节有什么了解?”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工具书或询问同学解决生字问题。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让学生正确认读,并组内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4.分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泼水节的欢乐气氛?”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5.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朗读,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6.课堂小结7.课后作业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比喻句,了解泼水节的来历。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第一步: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泼水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你们对泼水节有什么了解?”第二步: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工具书或询问同学解决生字问题。

第三步: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让学生正确认读,并组内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难忘的泼水节》的大意,感受傣族人民的风情。

1.2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1.3学会生字,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等能力。

2.2运用绘画、表演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傣族泼水节的欢乐气氛,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3.2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傣族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2.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三、教学难点1.傣族泼水节的习俗和文化背景。

2.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1.1教师播放傣族泼水节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1.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泼水节的知识。

2.课文阅读2.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认读。

3.2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的识记方法。

3.3教师选取部分生字词,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

4.课文理解4.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4.2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分享自己的感悟。

1.2教师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课文深入学习2.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2.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精彩段落。

2.3教师选取部分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3.活动设计3.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活动,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泼水节。

3.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4.2学生进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并组内交流识记方法。

2.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小作文,描述自己心中的泼水节。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14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14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14篇)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篇1第一课时〖教法学法〗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引导。

〖学习目标〗1、会认“凤”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重点难点〗认读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

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牙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大家都沉溺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今天,俺们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

他到底特殊在哪里呢?俺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读通课文1、采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和同桌一起读,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身的伙伴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2、指名读。

(其他同学做文明听众,注意他的字音读准没有,若你听到有不准的,你起来教一教他)三、再读、理解课文1、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这次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2、同学讨论交流。

(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3、学习第三段,带着问题朗读:⑴自由读第三段。

⑵你能用自身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吗?⑶理解“四面八方”“从四面八方赶来”说明了什么?⑷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闹的局面读出来吗?4、看图,理解第四段:傣族人民都因为能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而笑容满面。

也鼓励同学笑容满面的来读这一段。

5、朗读体会第五段。

6、启发想象,进行说话训练: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周总理把水泼到小朋友们身上,祝愿他们──四、教师小结,安排作业请同学们课后有感情的朗读6~8段,下一节课俺们进行朗读擂台赛。

五、板书设计11、难忘的泼水节傣族人民高兴(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准备工作周总理的样貌、神态泼水的过程第二课时〖教法学法〗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引导。

《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精选7篇

《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精选7篇

《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精选7篇《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通过看图学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关心少数民族,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4.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最后四段。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2.培养观察能力,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

3.练习概括每句话的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了解课文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特别是笔画多的字。

(二)通过看图,了解图意,培养观察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认真观图,了解图意。

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泼水节。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板书:(傣族)(2)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学生如果讲不清,老师可补充说明:每年的清明时节,也就是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到了那天,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3)谁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学生说不上来,老师告诉学生: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地区。

)(4)仔细观察图画,图上人们的表情什么样?穿着什么?(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喜笑颜开。

再看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包着头巾,多数的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

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粉红色头巾。

)(5)人们的手里拿着什么?请你们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完整话。

语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优秀8篇

语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优秀8篇

语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优秀8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快乐的泼水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并能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演绎歌曲如舞蹈,器乐伴奏等。

2、能力目标:通过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想象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3、情感目标: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傣家人民生活习性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亲近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泼水节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

难点:对最后一乐句中的节奏掌握。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敏捷、好奇心、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在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

因此,教师要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在音乐实践中体验、分析歌曲,完整地学唱歌曲,让孩子们不仅学到音乐知识、技能,同时也感受到美得熏陶。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欢迎走进解老师的音乐课堂,你们喜欢音乐吗?你认识哪些乐器呢?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乐器,想请一名同学为我们演奏一曲。

(你知道刚才吹奏的是什么曲子吗?介绍曲子以及演奏乐器)引入傣族的泼水节。

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傣族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节日,同学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关于泼水节还有一个传说呢?(放泼水节传说ppt)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参加泼水节?让我们随着歌声走进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吧!。

泼水节是不是很有意思,今天我们就学一首新歌《快乐的泼水节》(放泼水节课件,师板书课题)二、出示课题,感受《快乐的泼水节》观看视频《快乐的泼水节》。

看完视频之后,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三、学唱歌曲1、完整聆听歌曲(教师范唱)师:听完了这首歌曲,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2、打节拍再次聆听歌曲。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歌曲的重点节奏。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了解我国多元文化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泼水节习俗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实物演示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泼水节的氛围。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难忘的泼水节》课文。

2. 教具:图片、视频、实物等。

3. 学习用品: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泼水节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

(2)引导学生谈论对泼水节的认识和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

(3)分段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

3. 课堂讨论(1)小组讨论: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2)全班交流:分享各小组的讨论成果。

4. 情景模拟(1)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模拟泼水节的场景。

(2)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

5. 小结与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泼水节的小作文。

六、教学内容1. 课文深入学习(1)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2)深入解读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要信息。

2. 生字词巩固(1)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词。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11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11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11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11篇〕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促成的词。

2.看图学文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沉感情。

3.学惯用“祖先物后背景”的方法观察图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重组成的词语,会用“四面八方”、“笑容满面”造句。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沉感情。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读识字〔一〕、介绍相关知识,导入新课。

泼水节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的浩大节日,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

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西双版纳的黎旺城,与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

此教学过程用课件《难忘的泼水节》中系列图片“泼水节”及视频“傣族的泼水节”辅助完成。

〔二〕、指导看图。

出示大课文插图或叫学生看课本插图。

〔1〕.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用谁和谁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2〕.除人物之外,图上还画了什么?〔除了人物之外,图上还有撒了满地的花瓣和盛开的鲜花。

〕〔三〕、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能直呼音节的,先拼读后直呼。

〔3〕指名中差生读课文,学生听后评议,纠正读错的字音。

〔4〕指名认读生字,师生共同纠正错误。

二、合作交流1、认读生字词语2.读好长句。

〔1〕学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尝试读好长句。

〔2〕检查自然段标序号情况。

〔3〕指导读长句,让学生在课文中标出停顿符号。

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来到了。

//今年,//傣族人民特别快乐,//因为/亲爱的____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水,//为人们祝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难忘的泼水节
教材简介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

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

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共和国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

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泼水祝福,同庆盛大的民族节日。

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

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学习课文,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难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为重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为难点。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这篇讲读课文,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既生动又形象,课文中很多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

“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等,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

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总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

第四自然段,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

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

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

第五自然段,周总理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最后三自然段更是感情的升华。

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再联系之前对总理的认识,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