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

合集下载

舟夜书所见古诗的诗意

舟夜书所见古诗的诗意

《舟夜书所见》查慎行〔清代〕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漆黑无月的夜里,孤零零的一盏渔灯像萤火虫一样闪现在河面。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了层层细浪,水面上的光点随着波浪散开,如同满河星光。

注释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聚集。

赏析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

见(读xiàn),显现。

孤光,孤单的亮光。

萤,萤火虫,光亮微弱。

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

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

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

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簇,拥簇,簇动。

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拥起细细的波纹,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乱开了,顿时化作满河的星星,闪烁不定,令人眼花缭乱。

这两句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

风簇细浪,浪散灯光,灯光化星,层层展开,引人入胜。

“簇”字用得准确形象,既写出了风微,又刻画了浪动。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

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

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赏析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赏析

舟夜书所见作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赏析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月黑”两字很有特色。

这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亮却没有光,人们见到的只是月亮的轮廓和黑影。

“见渔灯”的这个“见”,是不见中的“见”,写的是视像,有突然发现的意思。

因为月黑无光,河面也黑沉沉的,突然见到河中的一盏渔灯,格外引人注目。

[6]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

[6]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7]后两句为动态描写。

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抛开了灯光,一转而写夜风。

微风从河面阵阵吹来,河水哗哗作响,轻轻的掀起浪花。

这句写听觉为下句张目。

“微微”二字又体现了风是如此的小,“簇”说明了就算是微风也能掀起一簇簇的浪花。

渲染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气氛。

[8]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

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

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

同时此句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画面感,使枯燥无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丽浪漫带有一丝丝的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

《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出处

《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出处

《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出处《舟夜书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致的观察,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河上夜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兴奋之情。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舟夜书所见的古诗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舟夜书所见》原文清代: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舟夜书所见》译文及注释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注释①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②簇:拥起。

《舟夜书所见》赏析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月黑”两字很有特色。

这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亮却没有光,人们见到的只是月亮的轮廓和黑影。

“见渔灯”的这个“见”,是不见中的“见”,写的是视像,有突然发现的意思。

因为月黑无光,河面也黑沉沉的,突然见到河中的一盏渔灯,格外引人注目。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

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抛开了灯光,一转而写夜风。

微风从河面阵阵吹来,河水哗哗作响,轻轻的掀起浪花。

这句写听觉为下句张目。

“微微”二字又体现了风是如此的小,“簇”说明了就算是微风也能掀起一簇簇的浪花。

渲染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气氛。

古诗舟夜书所见

古诗舟夜书所见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清代〕
月黑见(xiàn)渔灯,孤光一点萤。

译:漆黑无月的夜里,河面上飘着一艘渔船,孤独的灯光像是一点萤火。

微微风簇(cù)¹浪,散作满河星。

译:微风轻拂,吹起簇簇细浪,水面上的光点被吹散,如同满河星光。

赏析: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

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诗人细腻的观察是由上到下,由静到动的,写来又是那样井然有序,明暗互衬,静动相间,。

査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文+赏析

査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文+赏析

査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文+赏析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注释】
①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②萤∶萤火虫。

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③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

簇,聚集、簇拥。

【译文】
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
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

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
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

(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所以渔灯的光亮
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

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

(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
在河里,所以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赏析】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

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

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

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

“散”字写出了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奇画面。

把作者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我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古诗周夜书所见的意思

古诗周夜书所见的意思

古诗舟夜书所见的意思
释义:
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原文:
《舟夜书所见》
清代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创作背景:
康熙三十二年,举顺天乡试,年四十有四。

张文贞、李文贞等先后奏荐。

四十一年,特旨召入直南书房。

次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顾赋性淡泊,常怀退志。

五十二年,引病归,家居十余年,于世事亦无干预,而登临啸歌之兴未衰,复南游,访尉陀无诸遗迹。

诗更豪宕感激,入化超神。

夜泊河上,在舟中过夜时,查慎行感其所见而写下了这首《舟夜书所见》五言绝句。

舟夜书所见的全文解释

舟夜书所见的全文解释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 背景介绍《舟夜书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作者查慎行。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作者夜行江边,看到江中渔灯闪烁,于是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以下我们将从七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2. 诗句解读“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夜晚的江边,月亮已经看不见了,只有漆黑的夜色。

此时江面上突然出现一点灯光,那灯光如同萤火虫一般微弱而孤独。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这句话的意思是,微风轻轻吹过江面,掀起一层层微小的浪花。

那一点灯光在浪花的簇拥下,瞬间散作满河的星星,照亮了整个江面。

3. 创作风格查慎行的诗歌风格朴素自然,他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尤其是对夜晚的描绘更是生动形象。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4. 主题表达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表达诗人的孤独感受。

通过描绘夜晚的江面和孤独的渔灯,诗人将自己比作那盏渔灯,孤独而微弱。

同时,通过将灯光比作萤火虫,诗人又表达出了自己无助的感觉,就如同在黑暗中闪烁的萤火虫一样。

5. 艺术手法查慎行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首先,他运用了比喻,将渔灯比作萤火虫,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其次,他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黑夜和孤灯的对比,更加突出了渔灯的孤独和微弱;最后,他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灯光散作满河的星星,强化了画面的壮观和美丽。

6. 诗人介绍查慎行(1650年-1723年),字夏重,浙江海宁人。

他是清代文学家、诗人、画家和书法家,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也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7. 参考书目为了更深入了解《舟夜书所见》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 《清代诗歌鉴赏辞典》,王毅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

- 《清代文学史》,袁行云编著,中华书局,1990年。

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原文翻译赏析

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原文翻译赏析

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原文翻译赏析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原文翻译赏析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原文翻译赏析1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作者:查慎行朝代:清朝【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注释①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②萤∶萤火虫。

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③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

簇,聚集、簇拥。

赏析: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

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

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

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

“散”字写出了月光和渔灯倒影在水上,微风一吹,零零散散地散在水面上,给人一种画面感和静谧感。

把作者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人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原文翻译赏析2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原文:【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注释①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②萤∶萤火虫。

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③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

簇,聚集、簇拥。

赏析: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

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

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

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舟夜书所见诗的意思

舟夜书所见诗的意思

舟夜书所见诗的意思
《舟夜书所见》是清代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此诗前两句写黑夜舟中见渔灯,茫茫黑夜只有河中一盏渔灯,明暗鲜明且显得神秘、深沉;后两句写孤灯倒影的美景,微风吹起波浪,灯影随即散开像散落在满河的星星。

舟夜书所见
【作者】查慎行【朝代】清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撒落无数的星星。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

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舟夜书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致的观察,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河上夜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兴奋之情。

《舟夜书所见》查慎行古诗

《舟夜书所见》查慎行古诗

《舟夜书所见》查慎行古诗《舟夜书所见》查慎行古诗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许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全部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舟夜书所见》查慎行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舟夜书所见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字词解释: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萤∶萤火虫。

这里比方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

簇,聚集、分散。

翻译: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似乎微弱的萤火虫的光线,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似乎化成了很多闪烁的星星。

赏析: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微小的观看力。

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由于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

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

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专心,就会发觉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

“散”字写出了月光和渔灯倒影在水上,微风一吹,零零散散地散在水面上,给人一种画面感和静谧感。

把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人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资料阅读:查慎行(1650~1727)清代诗人,当代闻名作家金庸先祖。

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

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

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

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

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

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

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

著有《他山诗钞》。

创作背景:此诗详细创作时间未详。

夜泊河上,在舟中过夜时,诗人感其所见而写下了这首五言绝句。

【《舟夜书所见》查慎行古诗】。

舟夜书所见解析

舟夜书所见解析

舟夜书所见解析舟夜书所见原文如下: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漆黑的夜晚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好像无数星星洒落在河面上。

舟夜书所见解析如下:本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是诗人在船上过夜时,写下的所见到的景物,所以题目叫做“舟夜书所见”。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形象鲜明。

第一句意思是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

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

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

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拥起细细的波纹;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

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

同时此句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画面感,使枯燥无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丽浪漫带有一丝丝的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

诗人细腻的观察是由上到下,由静到动的,写来又是那样井然有序,明暗互衬,静动相间,用字传神,联想奇特,构成一幅独特而又令人神往的舟夜渔火图,使读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舟夜书所见》赏析

《舟夜书所见》赏析

《舟夜书所见》赏析《舟夜书所见》赏析“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的诗意: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出自[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①一点萤。

微微风簇②浪,散作满河星。

注释①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②簇:拥起。

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萤:萤火虫。

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

簇,聚集、簇拥。

参考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古诗今译: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

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

(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所以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

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

(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所以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创作背景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在船上过夜时,写下的所见到的景物,所以题目叫做“舟夜书所见”。

简析虽然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

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

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

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

“散”字写出了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奇画面。

把作者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我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赏析《舟夜书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致的观察,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河上夜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兴奋之情。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古诗三百首】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赏析

【古诗三百首】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赏析

【古诗三百首】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赏析舟夜书所见作者:查慎行月白见到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赏析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就是静态描绘,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变得形象独特。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月黑”两字很有特色。

这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亮却没有光,人们见到的只是月亮的轮廓和黑影。

“见渔灯”的这个“见”,是不见中的“见”,写的是视像,有突然发现的意思。

因为月黑无光,河面也黑沉沉的,突然见到河中的一盏渔灯,格外引人注目。

[6]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是江岸边一点萤火,就是意中之象,描绘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就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收到些微的光。

[6]“贫”整体表现了环境的孤独、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迎上诗人的心头。

[7]后两句为动态描写。

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撇开了灯光,一转而写下夜风。

微风从河面阵阵吹起去,河水一阵阵作响,轻轻的刮起浪花。

这句写下感官为下句张目。

“微微”二字又彰显了风就是如此的小,“簇”说明了即使就是微风也能够刮起一簇簇的浪花。

图形了一种宁静宽敞的气氛。

[8]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

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

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

《舟夜书所见》古诗词赏析

《舟夜书所见》古诗词赏析

《舟夜书所见》古诗词赏析原文《舟夜书所见》清代: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赏析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

见(读xiàn),显现。

孤光,孤单的亮光。

萤,萤火虫,光亮微弱。

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

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

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

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簇,拥簇,簇动。

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拥起细细的波纹,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乱开了,顿时化作满河的星星,闪烁不定,令人眼花缭乱。

这两句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

风簇细浪,浪散灯光,灯光化星,层层展开,引人入胜。

“簇”字用得准确形象,既写出了风微,又刻划了浪动。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

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

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

周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全解

周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全解

周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全解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译文:
无月的黑夜里,河面只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像萤火一样闪烁。

微风拂过,水面上泛起层层波澜。

灯火散落河中,好似繁星洒落在人间。

赏析
《舟夜书所见》描绘了夏夜里江边安逸宁静的景象。

首句“月黑见渔灯”写一个晚上的黑寂。

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后两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为动态描写,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

全诗构成一幅独特而又令人神往的舟夜渔火图,使读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作者介绍
查慎行(1650~1727)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

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

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

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

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

著有《他山诗钞》。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舟夜书①所见(清)查(zhā)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②。

微微风簇浪③,散作满河星。

①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②萤∶萤火虫。

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③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

簇,聚集、簇拥。

译文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

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

(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所以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

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

(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所以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赏析: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查慎行(1650—1727),原名嗣连,清初著名诗人。

清立国后,文化思想斗争尖锐,文人多结社以诗文寄托怀念故国情绪。

随着清政权渐趋巩固,清政府也逐渐加强文化统治,大兴文字狱。

以严刑酷法对知识分子实行镇压,焚书灭族成为常事,查慎行一生就处于这样一个动辄得咎的时代,处于这样一个文化氛围之中,他曾受学于黄宗羲,早年从军西南,遍游南北,诗作多以地方风物、人民生活、山川形势为题材,诗名很高.康熙皇帝东巡时,查因诗名被召见,后供奉内廷,虽然他学宋人诗风能“得宋人之长而不染其弊”,但多应制赋诗,题材狭隘。

即使作者一生谨慎,多赋山水,不言现实,却也没能逃脱文字狱恶运.雍正五年(1727)其弟嗣庭因文字得咎,全家被捕,嗣庭死于狱中,另一弟嗣瑮流放关西而死,慎行虽获释,但高龄遭此巨大打击,当年即告辞人世。

查慎行描写自然景物多有佳构,此即为其中一首.这首绝句题为“舟夜书所见”,明确地告诉读者地点在船上,时间为夜里,作者记下了在此时看到的景物.看到了什么?映入眼帘是黑沉沉的夜,这时渔灯就分外醒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
舟夜书①所见
(清)查(zhā)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②。

微微风簇浪③,散作满河星。

①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②萤∶萤火虫。

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③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

簇,聚集、簇拥。

译文
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
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

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

(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所以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

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

(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所以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赏析: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查慎行(1650—1727),原名嗣连,清初著名诗人。

清立国后,文化思想斗争尖锐,文人多结社以诗文寄托怀念故国情绪。

随着清政权渐趋巩固,清政府也逐渐加强文化统治,大兴文字狱。

以严刑酷法对知识分子实行镇压,焚书灭族成为常事,查慎行一生就处于这样一个动辄得咎的时代,处于这样一个文化氛围之中,他曾受学于黄宗羲,早年从军西南,遍游南北,诗作多以地方风物、人民生活、山川形势为题材,诗名很高。

康熙皇帝东巡时,查因诗名被召见,后供奉内廷,虽然他学宋人诗风能“得宋人之长而不染其弊”,但多应制赋诗,题材狭隘。

即使作者一生谨慎,多赋山水,不言现实,却也没能逃脱文字狱恶运。

雍正五年(1727)其弟嗣庭因文字得咎,全家被捕,嗣庭死于狱中,另一弟嗣瑮流放关西而死,慎行虽获释,但高龄遭此巨大打击,当年即告辞人世。

查慎行描写自然景物多有佳构,此即为其中一首。

这首绝句题为“舟夜书所见”,明确地告诉读者地点在船上,时间为夜里,作者记下了在此时看到的景物。

看到了什么?映入眼帘是黑沉沉的夜,这时渔灯就分外醒目。

“月黑”是极重要的背景交代,只有无月的黑夜,才能衬出下文灯光及其一系列变化。

“渔灯”是全诗描写的中心事物,首句就把主要场景展示出来。

次句既是首句的补笔,又对首句加以发展。

“孤光”着意在“孤”,说明渔灯仅此一盏,是极重要的一笔,既衬托夜色更加浓黑,又是可以生发铺开的点,为下文张本。

“一点萤”是比喻,萤光已小,又仅是“一点”,极写灯光幽暗,若有若无,而萤光又是飞动的,这就赋予静止的灯光以一点闪烁,使静止的画面生出点活气,孤寂中显出微微希望。

第三句作者丢开灯光,写微风起后的满河细浪。

“簇”是“堆”的意思,形象地写出浪的形态。

作者为什么突然掉转笔锋呢?这是为下一句开创新格局,为了写水中灯影的变化,必须写出水中之浪,而水中之浪只能因风而起,此风又只能是恰到好处的“微风”,倘使大风大浪也就无从欣赏水中灯影了。

这句是全诗的转机,作者以敏锐的艺术感觉准确地把握了这一变化的契机。

黑沉沉的夜幕下,河中一盏孤灯,灯下粼粼细浪乍起,从而出现一个崭新的画面。

末句“散作满河星”,用天上万点繁星比喻河中倒影,灯光由静止到烁动;由一点孤灯散作万点灿烂,诗人的情绪由孤寂到振起,诗的底蕴从静态的孤寂美转化为动态的流动美,诗歌就在这最精彩的瞬间戛然而止。

这首诗的层次结构十分鲜明。

黑夜——孤灯——萤光——满河星,作者沿光亮变化加以表现;又极富匠心地抓住极有表现力的一刹那,即从静到动转瞬过程的留影。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

“散”字写出了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奇画面。

把作者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人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