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全册语文

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全册语文

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全册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全册语文一、课题:地方特色文化——了解家乡的历史与名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重要历史人物。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背景。

2. 学习家乡的重要历史人物。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和表达。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的历史资料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图片。

2. 学生准备一些关于家乡的历史和名人的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教师展示家乡的美丽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家乡的美丽之处。

2. 讲解:教师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背景,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特色等。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历史文化特点,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活动一:学生扮演家乡的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展示历史人物的事迹和贡献。

5.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强调家乡的历史文化对学生的意义。

第二课时:1. 导入:教师展示家乡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

2. 讲解:教师介绍家乡的重要历史人物,包括他们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重要历史人物,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活动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家乡重要历史人物的报告,包括生平、事迹和贡献。

5.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报告,强调家乡的重要历史人物对学生的启发和影响。

第三课时:1. 导入:教师展示家乡的历史文化景点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这些景点的特色。

2. 讲解:教师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景点,包括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特色。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历史文化景点,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活动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家乡历史文化景点的介绍,包括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特色。

5.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介绍,强调家乡的历史文化景点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8A版】重庆市地方课程重庆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8A版】重庆市地方课程重庆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重庆市地方课程《重庆社会》四年级上册《伸出关爱的手》教案《伸出关爱的手》教学反思《关心家乡的事》教案《关心家乡的事》教学反思《医疗保健与我们的生活》教案《医疗保健与我们的生活》课后反思《歌乐山下的英烈》教案《歌乐山下的英烈》教学反思《不忘先烈的嘱托》教案《不忘先烈的嘱托》教学反思《伸出关爱的手》教案《伸出关爱的手》教学反思《伸出关爱的手》教案教学目的:认知:1.学会关爱他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献爱心。

2.知道帮助贫困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情感:1.同情生活贫困的人们。

2.愿意为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行为:1.关注社会上贫困的人们。

2.积极参加“希望工程”、“手拉手”等社会爱心活动。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关注贫困的人们,愿意伸出关爱的手帮助他们。

教学难点:懂得为什么要关爱?怎样去关爱别人?提高对“爱”的认识。

一、导入:(唤起同情)同学们:看,这是我们美丽的珊瑚小学。

这里有宽敞明亮的教室;这里有先进齐全的教学设备;这里有丰富多彩的图书资源。

同学们,你们在这样美丽的珊瑚小学学习生活快乐吗?可是在我们的重庆还有许多孩子,他们的生活和我们不一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PPT)当你看到这两组不同的画面时你有什么感受?小结: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和我们城里孩子不一样,他们生活很贫穷。

二、看一看:(生活体验,感受需求)1.让我们随着一群小朋友走进重庆贫困地区,去看看他们和我们不一样的生活吧?(出示PPT)2.看到他们的生活,你能说说他们有什么困难吗?3.除了这里的孩子面临的这些困难,你还知道贫困地区的小朋友还有哪些困难?小结: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生活条件很艰苦。

板书:需要帮助三、想一想(为什么帮助?)1.同学们,你知道贫困地区究竟有多少人需要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据统计重庆市有40个区县,其中有21个贫困县,贫困人约366万。

同学们,我们珊瑚小学有3000多学生,我们来算一算:366万贫困人口相当于几所,珊瑚小学的人数?(1000所)有这么多的贫困人口,那么将会对社会有什么影响?小结:贫困人口越多,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缓慢,社会和国家就会越来越贫穷。

四下地方全册教案

四下地方全册教案

四年级地方下册课程说明书授课教师:陈明金一、教材基本结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激烈,对人的自身素质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数学课,还要参加学习综合实践课程。

地方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课程。

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教育资源,面向本土,服务本土,根据本地学生发展需要,实行多学科整合,注重学习过程的实践与创新,是一门富有鲜明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综合性课程。

二、主要特点。

1、因材施教,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学习积极性,重视实践活动。

3、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教育资源,面向本土,服务本土,根据本地学生发展需要,实行多学科整合。

4、注重学习过程的实践与创新,是一门富有鲜明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综合性课程。

5、与学校的班队活动、户外活动紧密结合。

三、教材需要注意的问题。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做好培优辅差工作认真进行教研教改,搞好校本教研。

3、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不能千篇一律。

4、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做好培优辅差工作认真进行教研教改,搞好校本教研。

总课时数:17课时四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任课教师:陈明金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共有55人,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学生接触面少、知识有限、年龄小等多方面原因,学生对家乡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特产等情况知道得甚少。

二、教材分析:根据地方课的教学特点,以《新课程标准》和《小学常规教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

在教学中,结合本校教学实际,用本地或身边的地理概况、发展变化、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等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内容:一、环境教育;二、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三、安全知识。

三、教学目标:1、通过本学期的地对方课教学,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的有关知识。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特色,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乡的自然风光1. 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

2. 学习描述家乡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湖泊等。

第二单元:家乡的人文景观1. 了解家乡的历史背景,学习描述家乡的人文景观,如古城、古建筑、历史名人等。

2. 培养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家乡的特色。

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识。

4.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学生能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3. 学生能提出保护家乡环境、传承家乡文化的建议。

五、教学安排:第一单元:家乡的自然风光(2课时)第1课时: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学习描述家乡的自然景观。

第2课时:深入学习家乡的山川、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进行案例分析。

第二单元:家乡的人文景观(3课时)第1课时:了解家乡的历史背景,学习描述家乡的人文景观。

第2课时:深入学习家乡的古城、古建筑、历史名人等人文景观。

第3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的人文景观。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家乡的特色。

2. 视频播放:播放关于家乡的纪录片,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准备:1. 图片素材:收集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图片。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特色文化,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自然环境因素。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自然环境因素。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自然环境特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4. 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家乡自然环境的资料,进行分享。

第二章:家乡的历史文化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著名人物等历史文化因素。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家乡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家乡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著名人物等历史文化因素。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历史文化特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4. 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家乡历史文化的资料,进行分享。

第三章:家乡的经济发展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发展状况。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家乡的经济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家乡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发展状况。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经济发展特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4. 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家乡经济发展的资料,进行分享。

第四章:家乡的社会生活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节日庆典、民间艺术等社会生活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习俗的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家乡的社会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家乡的生活习俗、节日庆典、民间艺术等社会生活特点。

四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四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四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学科:社会与生活年级:四年级教材:四年级下册课题:我家乡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了解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关注,提高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说出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学生能够简单描述家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3.学生能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关注。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简单描述家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2.学生能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关注。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图片展示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呈现一张地图,让学生根据地图上的标记猜测这是哪个地区的地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知讲解(10分钟)教师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结合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主要地理特征,并解释家乡的基本情况:人口数量、面积大小等。

3.情景体验(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家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和优良的传统文化。

学生可以口头描述图片中所展示的景观和资源,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家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每个小组为自己的家乡找出至少三个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并用简单的词语进行描述。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5.总结(5分钟)教师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强调家乡的独特之处和值得骄傲的地方,并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和保护家乡的资源和景观。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找一张家乡的照片,并写一篇100字的作文,介绍家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作文要用自己的话语简单地进行描述,可以结合图片进行说明。

七、板书设计我家乡-地理位置-基本情况-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八、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家乡的摄影比赛,让学生用照片记录家乡的美丽。

2.邀请家乡的文化艺术工作者给学生讲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的文化、历史、地理和资源等特点,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2. 家乡的历史文化3. 家乡的特色产业4. 家乡的风土人情5. 家乡的保护与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色产业、风土人情等。

2.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家乡的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认识家乡的特色。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 利用实地考察法,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变化。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2. 第二课时:家乡的历史文化3. 第三课时:家乡的特色产业4. 第四课时:家乡的风土人情5. 第五课时:家乡的保护与发展六、教学资源1. 书籍:《家乡的故事》、《地方志》、《家乡的风俗》等。

2. 图片: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建筑、特色产业等图片。

3. 视频:关于家乡的宣传片、纪录片等。

4. 网络资源:家乡的官方网站、旅游网站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色产业、风土人情的了解程度。

2. 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学生对家乡的保护与发展意识的提升。

八、教学活动设计1. 引导学生观看家乡的宣传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3. 开展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变化。

4. 邀请家乡的非遗传承人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

5. 组织学生进行家乡特色产业的调研,培养学生的地方认同感。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对家乡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人教版教案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人教版一、课题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地方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自己所在地区的特色文化、历史名人、地理特点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认同感。

三、教学重点1. 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特色文化、历史名人、地理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难点1.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认同感。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自己所在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资料。

2. 学生准备:查阅自己所在地区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自己所在地区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在地区的名称。

(2)教师提问:你们对自己所在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了解多少?激发学生兴趣。

2. 探究新知(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自己所在地区的特色文化、历史名人、地理特点等。

(2)小组汇报: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

(3)教师总结: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

3. 实地考察(1)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自己所在地区的名胜古迹、文化遗址等。

(2)学生记录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为后续写作做好准备。

4. 拓展延伸(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历史名人及其事迹。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历史名人对你有什么启示?5. 总结反思(1)学生分享参观感受,谈谈自己对自己所在地区的认识。

(2)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家乡的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增强了地方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全册)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全册)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全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保护自然、感恩自然和欣赏自然美景的意识和情怀。

2、了解家乡的自然美景和文化传统,感受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怀。

3、鼓励学生自觉保护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创造美好环境。

教学过程:一、欣赏自然美景,导入新课。

老师:大家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我们家乡的哪些地方有美丽的景点?学生:(回答自己去过的地方)老师:看来大家去过了很多地方,现在我来考考大家。

你能说出这些景点的名称吗?(课件展示部分景点图片,学生猜测)老师: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老师:其实大自然的美景有很多,看不够、说不完,好多地方的景色让人留恋往返。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感受一下我们家乡山东的自然美景。

(板书课题——自然美景看不够)二、了解家乡文化传统,感知天人合一的美好情怀。

1、谈论家乡的民俗文化。

老师:家乡的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在灿烂的中华文化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谁来介绍自己了解的民俗?2、了解健康饮食,感知绿色生活。

老师:谈到饮食,我们家乡有很多非常有名的特色菜,你们能举出两例吗?(出示图片:白菜炖豆腐、东安鸡、永州血鸭)你们觉得怎么样?你们觉得怎样才算是健康饮食?是啊!自然的恩赐无所不在,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同时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天然材料创造我们的绿色生活。

三、环保行动,创造美好环境。

老师: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的,但是在这和谐中却时常有着不和谐的音符。

(课件展示:旅游区的白色垃圾、九龙岩石上乱写乱画等画面)看到这些,你们又作何感想?我们应该自觉保护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创造美好环境。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老师: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家乡的自然美景和了解了家乡的文化传统,你们收获了什么?在你去欣赏美景的时候,用相机记录下来。

同时,我们也要自觉保护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创造美好环境。

建议我们一起来想想怎么节约能源。

生:我们可以在离开教室的时候关闭灯和电扇,节约用电。

四年级上册地方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地方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地方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不同地方的自然风光、地理特点、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

2. 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美丽的地方1. 课程内容:(1)认识我国不同地方的美丽景色,了解其地理特点。

(2)学习描述风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重点:(1)了解各地风景的独特之处。

(2)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风景。

第二单元:丰富的物产1. 课程内容:(1)了解我国不同地方的物产丰富程度,认识各种农作物和特产。

(2)学习介绍物产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 教学重点:(1)认识各种农作物和特产。

(2)学会介绍物产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各地的自然风光和物产丰富程度。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各地的特色。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各地自然风光和物产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描述风景和介绍物产的能力。

3. 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学计划第一周:美丽的地方——认识各地的自然风光第二周:丰富的物产——了解各地的农作物和特产第三周:特色小吃——学习各地的特色美食文化第四周:民俗风情——了解各地的民俗习惯和节日庆典第五周:旅游攻略——学会制定旅游计划和攻略六、教学内容第六单元:特色小吃1. 课程内容:(1)了解我国不同地方的特色小吃,认识各种食材和烹饪方法。

(2)学习描述美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重点:(1)认识各种特色小吃和食材。

(2)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美食。

七、教学内容第七单元:民俗风情1. 课程内容:(1)了解我国不同地方的民俗风情,认识各种民俗活动和传统节日。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小学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全册精品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小学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全册精品

山东省义务教诲必修地方课程小学四年级上册《情况教诲》教案全册精品1、太阳是万物之源一、讲授目标1.让学生了解太阳的作用。

2.让学生知道太阳和人类的干系。

3.让学生了解掩护情况的重要性。

二、讲授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太阳的作用。

2.难点:使学生明白掩护情况。

三、讲授准备挂图──我们常见的太阳用途的图片。

把两头蒜分别种在两个花盆里,一盆放在阳台上,一盆放在室内避光处,生长一段时间。

四、讲授历程(一)讲授导入1. 出现有关于太阳用途的图片,并读相关资料。

2. 谈话:同学们通过寓目和听介绍,你有什么想法和问题?3. 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赐与引导和勉励。

)4. 小结:太阳给了我们阳光,所以植物才华进行光和作用,给人类提供必须的氧气;太阳给了我们热量,不然地球可能就是一个冰球。

今天,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已被人们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板书课题:太阳是万物之源)(二)学习新课1. 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如果没有太阳,地球将会是什么样呢?让学生用种种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

2. 视察两种植物在阳光下和室内的差别,完成表格。

师生配合谈论交换。

3. 知无不言(1)读小资料:在石油可开采量日益淘汰和生态情况日益恶化两大危机的夹击下,太阳能的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了解北京奥运会应用到的太阳能。

(2)做个现代工程师,展开想象,谈一谈,你最想“开发”出太阳能的哪些新用途?(三)走出校园走访你生活的社区,视察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的比例,阐发差别类型热水器的利与弊。

五、有关太阳能的相关用途的资料1.太阳能热发电:主要是把太阳的能量聚集在一起,加热来驱动汽轮机发电。

2.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太阳能电池组合在一起,巨细范围随意。

可独立发电,也可并网发电。

3.太阳能水泵:正在取代太阳能热动力水泵,九十年代我国研制的2.5kW光伏水泵在新疆运用。

4.太阳热水器:我国自从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热水器后,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太阳热水器产、销量均占世界首位。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各地的特色文化、历史和地理知识。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乡的风土人情1. 课题一: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2. 课题二:家乡的历史与文化3. 课题三:家乡的风俗习惯第二单元:国内特色地区4. 课题一:美丽的江南水乡5. 课题二:神秘的青藏高原6. 课题三:热情的海南岛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和特色地区的相关信息。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家乡和特色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等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利用多媒体展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和特色地区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口头表达能力等。

五、教学课时每课题2课时,共计20课时。

教案示例:课题一: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在的城市、省份和地理位置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1. 地图导学:引导学生观察家乡地图,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

2.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描述家乡的特点。

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地理位置和特点的认识。

【教学方法】1.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家乡地理位置和特点的问题。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地理位置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特点的描述和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地方特产与美食7. 课题一:家乡的特产8. 课题二:美食大比拼9. 课题三:特色小吃介绍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民间艺术与风俗10. 课题一:家乡的民间艺术11. 课题二:传统节日习俗12. 课题三:民俗活动体验八、教学内容第五单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3. 课题一:家乡的自然环境14. 课题二:环保意识与行动15. 课题三:可持续发展探索九、教学内容第六单元:地方英雄与杰出人物16. 课题一:家乡的英雄人物17. 课题二:杰出贡献者故事18. 课题三:榜样力量感悟十、教学内容第七单元:实践活动与探究19. 课题一:地方文化调研20. 课题二:实践活动设计21. 课题三:地方课程成果展示十、教学建议1. 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地方特色。

四年级全册地方课程教案

四年级全册地方课程教案

四年级全册地方课程教案一、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乡的自然环境1. 课程内容:a. 家乡的地理位置b. 家乡的气候特点c. 家乡的自然资源2. 教学活动:a. 调查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b. 制作手抄报,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第二单元:家乡的地理特点1. 课程内容:a. 家乡的山川河流b. 家乡的交通状况c. 家乡的地貌特点2. 教学活动:a. 调查家乡的山川河流、交通状况和地貌特点b. 绘制家乡地图,展示家乡的地理特点第三单元:家乡的历史文化1. 课程内容:a. 家乡的历史沿革b. 家乡的文化遗产c. 家乡的历史名人2. 教学活动:a. 调查家乡的历史沿革、文化遗产和历史名人b. 编写家乡的历史故事,进行分享和交流第四单元:家乡的民俗风情1. 课程内容:a. 家乡的传统节日b. 家乡的风俗习惯c. 家乡的特色美食2. 教学活动:a. 调查家乡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和特色美食b. 举办家乡特色美食制作比赛,体验民俗风情第五单元: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1. 课程内容:a. 家乡的农业产业b. 家乡的工业产业c. 家乡的旅游业2. 教学活动:a. 调查家乡的农业、工业和旅游业发展状况b. 制作家乡产业发展海报,进行展示和交流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经济社会发展。

2. 运用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调查成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深入理解家乡的特色和优势。

4. 利用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家乡的美丽和魅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了解程度。

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教案标题: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地方特色。

2. 学习掌握中国各个地方的位置和主要特点。

3. 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地方特色。

2. 学习掌握中国各个地方的位置和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中国各个地方的位置和主要特点进行整合和综合。

2. 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辅助工具。

2. 与中国地理相关的教材、参考书籍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地图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2. 引发学生对中国各个地方的兴趣,提问如:你们去过哪些地方?那些地方有什么特色?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中国各个地方的位置和主要特点,可以利用地图、图片和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讲解。

2. 分别介绍中国的北方、南方、东方和西方地区的特点,如气候、地形、人文等。

三、地方文化展示(20分钟)1. 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进行展示,如北京的故宫、四川的熊猫、广东的粤剧等。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地方文化的特色,引导学生了解和认同这些地方的文化。

四、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方进行深入研究。

2. 要求学生搜集该地方的基本信息、地理特点、人文景观等,并制作简单的展板或PPT进行展示。

五、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各自小组的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拓展延伸(5分钟)1.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更多关于中国各个地方的信息。

2. 提供一些有关地方文化的书籍或电影资源供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地图、图片、多媒体等,使学生对中国各个地方的位置和主要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

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全册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全册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全册人教版教案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全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情感;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家乡的自然环境活动内容:实地考察家乡的自然环境,如山川、河流、气候等;实际活动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记录观察到的自然景观,拍照留念;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记录法。

2. 第二单元:家乡的历史文化活动内容:了解家乡的历史名人、名胜古迹和民间传说;实际活动过程:学生分组查阅资料,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制作PPT进行汇报;教学方法:查阅资料法、讨论法、制作PPT法。

3. 第三单元:家乡的特产与美食活动内容:了解家乡的特产和美食,进行品尝和分享;实际活动过程:学生分组准备家乡的特产和美食,进行品尝和分享;教学方法:准备特产和美食法、品尝法、分享法。

4. 第四单元:家乡的民俗风情活动内容:了解家乡的民俗风情,如节日习俗、传统服饰等;实际活动过程:学生分组进行民俗风情展示,如表演舞蹈、展示服饰等;教学方法:展示法、表演法、讨论法。

5. 第五单元:家乡的发展与变化活动内容:了解家乡的发展与变化,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实际活动过程:学生分组查阅资料,了解家乡的发展与变化,制作PPT进行汇报;教学方法:查阅资料法、讨论法、制作PPT法。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家乡特产和美食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家乡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4. 学生对家乡发展与变化的掌握程度;5. 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1. 地方课程教材;2. 互联网资源;3. 家乡的实地考察;4. 家乡的特产和美食;5. 家乡的民俗风情展示。

教学时间:1. 第一单元:2课时;2. 第二单元:2课时;3. 第三单元:2课时;4. 第四单元:2课时;5. 第五单元:2课时。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教案标题:探索家乡文化
教学目标:
1. 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和特色文化。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家乡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和特色文化。

难点:如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

教学准备:
1. 地图、图片、视频等家乡地理、历史和文化资料。

2. 家乡特色风土人情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与家乡相关的故事、传说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家乡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家乡的地理位置,并谈论家乡的一些特色。

二、呈现(15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家乡的人文历史和特色文化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

三、探索(20分钟)
学生小组合作,通过阅读与讨论,了解家乡的一些特色风俗、民间故事、传统
节日等,展示家乡的独特魅力。

四、总结(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家乡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和特色文化,强调家乡的重要
性和独特性。

五、拓展(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对家乡的理解和感悟,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小品表演等形
式展现。

六、作业(5分钟)
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教学反思: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乡观念,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让他们在了解家乡的同时,也
能拓展视野,增长知识。

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语文

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语文

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语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文章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2. 难点:学习文章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材、教具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生字词,做好标记。

3.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展示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5. 精讲点拨教师讲解重点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分析文章表达方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阅读和表达。

6.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课后作业。

2. 精读课文学生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抓住关键句子。

3. 课堂活动活动一: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对话。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语调。

活动二:续写故事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续写故事,教师点评。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检查课后作业。

2. 课文背诵学生背诵课文,教师检查背诵效果。

3. 课堂活动活动一:成语接龙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生字词。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书写。

活动二:课文改写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改写,发挥创意。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居住的地方,了解地方特色和文化。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地方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2. 家乡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著名人物等。

3. 家乡的保护环境:环保意识、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 培养学生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家乡的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如何让学生将地方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环境。

4. 采用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六、家乡的自然景观七、家乡的人文风情八、家乡的历史文化九、家乡的保护环境十、实践与拓展六、家乡的自然景观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主要自然景观,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2.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感受家乡自然景观的美丽。

3. 分析自然景观对家乡的意义,如旅游资源、水资源等。

七、家乡的人文风情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民俗风情,如节日习俗、传统手工艺等。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家乡的民俗风情。

3. 分析民俗风情对家乡文化的影响,以及如何传承和保护。

八、家乡的历史文化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如历史遗迹、著名人物等。

2. 通过故事、传说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家乡历史文化的魅力。

3. 分析历史文化对家乡的影响,以及如何传承和弘扬。

九、家乡的保护环境1. 让学生了解家乡面临的环保问题,如污染、生态破坏等。

2. 分析环保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3. 培养学生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如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等。

十、实践与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

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

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

第1课地球家园太挤了教学目标:1、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知道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

培养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2、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剧增、资源匮乏是当前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3、了解并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探究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教学重点:感受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直接影响。

教学难点:探究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2011年10月31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日子吗?那我来告诉大家。

这虽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却有着特殊的意义,联合国人口基金统计这一天是世界人口达到70亿。

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个日子郑重其事地提出来呢?就是它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300年前英国一位科学家曾经说过,人口过多会导致饥荒,争夺资源的战争,近年来,粮食,能源短缺、全球变暖,生物灭绝,等等关键词冲刺着我们整个世界,科学家们认为地球最多能够养活80亿至110亿人,而且估计2050年世界人口将在90亿左右,地球实际上已经面临超载的居高面积了。

地球将面临哪些问题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深入了解,去探讨我们这个超载的地球(板书课题)。

二、了解地球资源的现状1、边板书边把学习目标具体化:2、大家一起读读李松涛写的《拒绝末日》这首诗。

边读边思考问题:这首诗说出了地球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你有什么感想?小结:地球给我们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大自然的各种资源满足了人类发展的需要,人类却误认为地球是个聚宝盆,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那么同学们,地球上的资源真的是这样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三、了解中国资源的现状。

1、师:请同学们拿出手头上搜集到的有关水资源的资料,上来介绍水资源的状态。

生:学生介绍水资源的资料。

2、出示黄河断流敲响的警钟图片给学生看.通过我们对水资源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水资源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请说说缺水或停水给生活带来了哪些不方便?(如:洗澡、洗衣服、洗菜等不方便,没水喝……)师小结:其实我们都知道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在我们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生活可以说一时一刻都离不开水,而且联合国规划署预计14年后世界上三分之二人口将生活在淡水稀缺或干涸的环境里,如果这天真的来临,我们不敢想象生活会是怎样,水资源是如此,那么其它资源又是怎样呢?生:学生介绍森林资源的资料。

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全面完整版)

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全面完整版)

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全面完整版)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全面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教案课题:1、安全使用家电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辨析、调查等活动,获得安全使用家电的基础常识。

2、掌握一些常用家电的正确操作方法。

3、养成正确使用家电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一些常见家电的使用说明书。

活动过程:一、认一认书上呈现的各种家用电器,说一说:自己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各有什么作用?二、小组交流:1、家用电器使用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2、把自己知道的使用电器的安全注意事项写在书本“我还知道”栏里,再说给大家听听。

3、教师归纳:使用家电前要看懂说明书;有些家电使用时人不能离开;使用后要注意关闭电源。

三、辨析:1、仔细看看书上的几种操作方法,评一评,这样做对吗?为什么?2、集体朗读“提示”内容,明确正确的操作事项。

3、评一评,自己安全使用家电吗?平时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需要改正?四、课外延伸:回家与父母、家人一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对照有关条目,检查自己平时操作是否正确,有哪些行为需要改进。

课题:2、触电的预防与急救教学目标:1、知道电压与安全电压的基础知识,了解造成触电事故的一些原因和防止触电的方法。

2、学会一些基本的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

3、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

教学准备:课前要求学生调查本地区触电事故情况。

教学过程:一、教师提问:触电是怎么回事?怎样预防触电?当有人触电时,又该怎么办?二、学生读课文第2、3、4自然段,说说:触电是怎么回事?家庭照明用电压和电器电压一般为多少伏?工业用电电压为多少伏?高压输电电压在多少伏以上?人体安全电压为多少伏?触电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三、说一说:哪些行为、哪些地方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请你告诉大家一个触电事故的案例。

四、看课文插图,说说怎样预防触电?五、演一演,有人触电时该怎么做的情景。

师生评议。

六、读一读儿歌,说说触电急救的基本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自然美景看不够教学目标: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培养学生欣赏自然、感恩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和情怀。

2、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美景,并能进行简单的介绍。

3、学会欣赏自然美景,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展示自然美景。

教学过程:一、欣赏自然美景,导入新课。

师:大家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我们家乡的哪些地方有美丽的景点?生说自己去过的地方。

师:看来大家去过了很多地方,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

你能说出这些景点的名称吗?(课件展示部分景点图片,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师:其实大自然的美景有很多,看不够、说不完,好多地方的景色让人留恋往返。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感受一下我们家乡山东的自然美景。

(板书课题——自然美景看不够)二、说说家乡美,感受家乡美1、小组讨论,感受家乡美景。

(播放家乡九龙岩、唐生智故居的视频短片)2、说说家乡自然美景,争当优秀小导游。

评选出优秀小导游。

三、说说家乡新变化1、交流典型事例,说说家乡的变化2、让家乡更美师:则哪有那个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丽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家乡的美景,你快乐吗?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在你去欣赏美景的时候,用相机记下来。

第二课家乡风情教学目标:1、欣赏家乡优秀文化传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因素;感受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怀。

2、认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和传统继承,了解家乡大地的风情。

3、围绕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自己观点,自觉保护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系科,了解家乡民俗家乡的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在灿烂的中华文化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谁来介绍自己了解的民俗?二、了解健康饮食,感知绿色生活谈到饮食,我们家乡有很多非常有名的特色菜,你们能举出两例吗?(出示图片:白菜炖豆腐、东安鸡、永州血鸭)(课件展示几种家乡菜)你们觉得怎么样?你们觉得怎样才算是健康饮食?是啊!自然的恩赐无所不在,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同时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天然材料创造我们的绿色生活。

三、环保行动,创造美好环境。

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的,但是在这和谐中却时常有着不和谐的音符。

(课件展示:旅游区的白色垃圾、九龙岩石上乱写乱画等画面)看到这些,你们又作何感想?大自然给与了我们那么多,而又得人却在破坏自然的和谐,太不应该了。

我有个建议,我们应该利用星期六或星期日的时间到龙山公园清理白色垃圾。

我们的行动会感动很多人,到时候我们的队伍会越来越强大,让清新的自然重新融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家乡文化焕发更怡人的风采。

四、绿色延长,感受家乡文化家乡文化源远流长,还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请同学们课下分小组搜集、整理一些资料,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展示。

组织一次参观唐生智故居的活动。

第三课丰富的资源教学目标:1、知道各种资源是大自然的馈赠,培养学生感恩自然的意识。

2、了解我们身边的资源情况,指导应该保护有限资源。

3、会辨认各种资源;能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资源的信息,并能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能保护身边的资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师:《自然风景看不够》一课让我们大饱了眼福,欣赏了家乡美丽的自然美景,这些都是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

其实,我们家乡的其他资源也非常丰富,你知道我们家乡还有那些资源吗?生:我们家乡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有湘江、芦江。

生:我们的家乡有许多特产。

师:看来大家了解了很多有关家乡资源的知识,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家乡丰富的资源。

(板书课题——丰富的资源)二、交流资料,了解家乡丰富的资源1.了解家乡的资源师:课前同学们搜索了许多有关芦洪市资源的文字和图片材料,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的进行汇总整理,看看我们家乡到底有那些资源。

一组:介绍家乡矿产资源。

二组:介绍家乡生物资源。

三组:介绍家乡土特产。

四组:介绍家乡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师: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家乡的资源山东是一个大省,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以“家乡资源知多少”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看看大家对我们家乡的资源到底了解多少,评一评哪个小组表现得最好。

(1)将全班分为四个大组,每一排为一大组,每组选出3名同学作为答题选手,其余同学可提供帮助。

(2)出示比赛要求。

题目分未必答题、抢答题。

每组选出一人举手抢答,题目读完之前举手将失去回答的机会。

每答对一题加10分(3)师出题,各小组回答。

(4)评选优胜小组。

分数最高的小组为优胜小组。

2.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节约能源意识师: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老师发现了这么一些浪费现象。

(出示校园中的浪费现象图片:水龙头滴水,空调、饮水机彻夜不关,学生乱撕纸、扔纸,铅笔、橡皮没有用完就扔掉……)师: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名小小监督员,监督我们周围的浪费现象。

节约这么重要,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吧!三、说说家乡资源1.乡资源介绍师:关于家乡的资源,大家了解的很多,那你们知道我们芦洪市有哪些资源吗?把你知道的在你的小组中说一说。

2.合理利用家乡资源师:我们认为应该怎样利用家乡的资源呢?生……总结:同学们的建议和想法都很好,对于家乡的资源,我们要合理利用,相信我们大家一定能做好。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家乡丰富的资源,同时我们知道了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好好利用,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希望大家从我做起,积极响应倡议,保护家乡宝贵的资源。

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第四课我的家乡教学目标:1、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愿意合作交流,乐于与他人分享。

2、知道家乡的著名景点,并能简单的介绍。

3、学会欣赏家乡的自然风光,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家乡美;会搜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教师: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几位同学的家乡去参观。

二、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1、展示风光。

教师以多媒体课件呈现教科书第42页中的草原、高原、广场、乡村风光的图片,还可以增加一些表现不同自然环境特点的风光照片或者录像片。

(1)学生欣赏,了解不同地方的自然环境。

(2)教师引导,设问:这些同学的家乡各不相同,有的是粗犷的草原,有的是一望无垠的平原;有的是热闹繁华的大城市,有的是宁静美丽的乡村。

请大家描绘一下自己的家乡。

2.介绍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学生联系家乡实际,想想自己家乡自然环境的特点。

3.教师小结: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山上的泥土散发着清香,小溪的流水清澈甘甜,一切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现在请同学们想想家乡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三、我的家乡真美丽1.学生把收集到的家乡的照片、图片及文字资料展示在黑板和教室周围的墙上。

2.学生自由欣赏,在心中选定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

3.意见相同的学生组成一组,讨论如何充分利用有关资料向大家推荐介绍本组选定的景物。

4.每组指派一个代表上台向全班同学推荐本组选定的景点。

5.全班同学举手表决或投票,评选家乡“最佳四景”。

6.学生从“最佳四景”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为它设计导游词。

7.教师小结:通过刚才这些有趣的活动,大家已经了解了家乡的美景。

确实,家乡就像你们所画、所拍摄、所介绍的那样,真的很美丽。

四、拓展延伸。

生长在这样美丽的地方,你们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

第五课小草的微笑教学目标:1、树立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

2、知道小草有净化空气、防止沙尘暴、防止水土流失的等方面的作用.3、会使用吹风机、温度计、温度计等工具探究草坪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朗诵导入师:老师课前安排大家寻找身边小草的身影,你们完成任务了么?生:完成了。

师:谁来展示给大家看?学生展示:二、探究小草的作用。

1.交流小草作用师:图片看完了,小草遍布我们祖国的各个角落,为我们默默做着贡献。

谁查到了小草有那些作用?2.探究实验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娇弱的小草会有这么多作用么?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一下吧。

(课件展示《实验提示》。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实验后学生汇报。

)师:同学门汇报的真不错!我们学校的环保小组上周也做了几个实验,他们也想来汇报一下实验成果,你们想听么?(播放视频录音,录像包括两个实验,分别是:验证草坪可以调节气温验证草坪可以降低噪音。

)师:课前调查了居住小区草坪情况,下面交流调查结果。

(小组交流)师小结: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小区住宅环境保护的很好,绿地非常多,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很强,草坪受到了很好的保护。

可是有些地方,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不强,还存在破坏草坪的现象。

爱护草坪,保护环境,同学们可以做些什么?生1:不践踏小草。

生2:看到破坏的行为要制止。

师:我们小同学要量力而行,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大人。

生3:写宣传标语。

…….4.设计宣传卡片师:让我们来写一条保护小草的宣传口号吧!第六课帮蚯蚓回家教学目标:1.树立起关爱生命、尊重自然的意识;具有尊重其他生物生存权利的意识,初步树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伦理观。

2.知道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

3.能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蚯蚓的生活环境。

教学过程:一、生活在线师:同学们,又一群蚯蚓找不到家了,你们想帮助他们回家吗?生(齐):想。

师:你们都是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今天,我们就来想办法帮蚯蚓回家。

(板书课题)师:蚯蚓怎么会找不到家了呢?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来一探究吧!(课件出示千条蚯蚓挡道图)二、追根求源1.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师: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蚯蚓?这说明蚯蚓可能喜欢什么样环境?生: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

生:蚯蚓喜欢在潮湿的泥土中。

师:关于蚯蚓,大家还知道那些知识?(生分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师小结:其实,任何生物都有适合于自身生存的特定的环境条件。

如果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这种条件,这种生物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严重的甚至会死忙活灭绝。

因此,我们应该牢固树立里保护生物、珍爱生命的意识,我们的一切活动都应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

尊重其他生物,也就是尊重人类自己。

三、环保在行动1.帮蚯蚓回到他的家师:下面,就然我们回到开始提出的问题:如何帮迷路的蚯蚓回到它的家?(小组讨论,师参与其中)各小组指派一名学生汇报展示。

2.成立小动物保护协会师:由于人类的破坏和虐杀,有的动物已经灭绝,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了,我们只能通过图片来欣赏它们可爱的影像;而有的动物数量极微,也应经到了灭绝的边缘。

大家说,为了保护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办?生:制止那些捕杀动物的人。

生:用法律惩罚他们。

······四、绿色延长线师:每个协会举行一次小动物保护法制宣传,会长把你们活动的日期、范围、方式(这写内容每个协会自己讨论决定)上报给我,到时老师也会参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