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第二章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黄河象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部大地上。
它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七十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一、黄河的历史与现状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
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脉黄河正源应为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各姿各雅山的卡日曲。
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
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
到新生代第四纪中期,在陕甘宁盆地堆积了大量的黄土。
以后地面又抬升,形成黄土高原。
接着,又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各个盆地逐渐联通,最后切过我国地势上以地质构造不同为其骨架的三大阶梯,自西向东,由高及低,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
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成为黄河的上游,黄土高原成为它的中游,华北平原是它的下游。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黄河及其许多主要支流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多泥沙河流。
黄河从河源到河口,由于流经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流域条件差异较大,加上输沙过程中的冲淤影响,所以含沙量和输沙量的变化也十分复杂。
黄河中游含沙量和输沙量都迅速增加。
从下游来看,黄河水沙的来源和组成,本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区域。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
因此,探讨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及其由此而带来的沧海桑田的转变过程,无疑对我们研究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黄河下游河道的迁徙黄河是一条变迁无常的河流,有史以来曾发生过多次大小规模不同的改道。
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口的黄淮海大平原上,它时而北流注入渤海,时而南流夺推进入黄海,来回滚动,到处留下了变迁的痕迹。
第三章黄河变迁
1048年(北宋庆历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为第三次重大
改道。河分北、东两条河道。
北流走向: 今濮阳东-清丰东-馆陶东-临清西-故城东 -武强东-青县东-静海西-天津西入海。 东流走向: 1 . 京东故道:基本与隋唐同。
2 . 横陇故道:自今清丰县东与京东故道分出-南乐东-高
唐西-陵县东-乐陵南-沾化北入海。 3 . 二股河:今南乐西-莘县西-入西汉大 河故道-平原
• (4)中河 • 康熙年间靳辅主持开凿,自宿迁至清河,避 开了宿迁以南的黄河河道。至此,黄、运完全分 离。 • 江、淮之间南河的治理 • (1)永乐十三年(1415年),总漕运陈瑄在淮安 开凿“清江浦渠”,避开黄、淮、运交汇的清江 浦。 • (2)清江浦以下实现了湖、运分离 ,避免了漕 舟行驶湖上的风涛之险。 • (3)对南河入江口的疏浚和新运口的开凿。
通州
• 运河聊城风光
杭州
济宁
无锡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
东明南-定陶西-曹县南-砀山北-
萧县北-经徐州,于邳县由泗入淮。 (6/10)
•
1180年(金大定二十年)河决卫州,
东南经延津北-封丘南-兰考北-睢 县南-商丘南-砀山北-经徐州由泗 入淮。
(五)第五次重大改道
1232年人为决河于归德凤池口(今商丘西北),构成黄河第五 次重大改道。这次改道形成多条河道,主要如下: 1. 夺濉入淮。 2.夺汴入淮。3. 夺涡入淮。 4.夺颍入淮。此前黄河南徙不超过 唐宋汴河一线,至此夺颍、夺涡入淮,黄河下游河道已经到达了 这个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 1351年贾鲁治河,挽河东南走由泗入淮的故道,这就是“贾 鲁河”。 • 贾鲁河走向:今兰考县东-曹县南-商丘北-砀山西-萧县北 -经徐州入泗,由泗入淮。 • 明初黄河基本以贾鲁河为干流,明中叶以后多股并存,其中 主要有:1.夺颍入淮(大黄河)。2.贾鲁河(小黄河)。3.夺涡 入淮。4.夺濉入淮。5.由曹县、沛县入运河。6.曹县、鱼台入运 河。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历史1601班160202138 翁静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
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
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
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
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
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
在“汉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
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
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
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汉中期以后,河患日增。
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
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中国古代黄河的变迁
中国古代黄河的变迁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位于中国北方地区,属世界长河之一,全长约5464公里。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流域从远古走来的黄河中国平原河流大都发源于西部高原地区,含沙量一般都较高,导致历史上经常泛滥决口,加之人为干预的因素,河道变迁极其复杂。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
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黄河自北到南大范围的泛滥区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即有“浊河”之称。
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
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
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
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
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黄河历史上的重大迁徙历史上黄河入海口曾多次发生改变。
在战国初期,人们将古黄河下游河道称为“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或者称之为“山经大河”。
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清苑县折而东流,经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天津市东北入海。
西汉末年,《汉书·地理志》及《汉书·沟洫志》的河水,也就是《水经·河水注》的“大河故渎”,认为是大禹治水以后黄河的第一次改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发生第二次大徙。
黄河变迁的原因
黄河变迁的原因黄河变迁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黄河象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部大地上。
它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七十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一、历代对河源的探索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对这一象征着中华民族古文化摇篮的河流发源地,曾进行过长期探索。
1.古代“河出昆仑”及“伏流重源”的臆说《尚书·禹贡》最早就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
说明远在公元前五至三世纪,当经济文化发展较高的中原地区与西部河源地区还没有发生直接联系的时候,我国人民就已经知道黄河是发源于今青海东部积石山一带①。
成书于《禹贡》之前的《山经》说:“昆仑之丘,……河水出焉”②。
《尔雅·释水》:“河出昆仑虚。
”《淮南子》:“河水出昆仑东北陬,贯渤海。
”据胡渭考证,“自汉以前,但知昆仑在中国西北,终未明在外国某地也”③。
说明人们对当时为戎羌诸族所占居的黄河上源一带的真相,还不很清楚,所云黄河出于昆仑,可能来自间接传闻或是一种臆度。
汉朝通西域后,“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①从此,将今新疆西部的于阗河当作黄河源,于阗河所出的于阗南山称为昆仑山,成了河出昆仑说的根据。
张骞向汉武帝汇报在西域的传闻,于阗河“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①。
其后,班固更进一步加以引申说:“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
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广袤三百里。
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
”③古代“导河积石”和“河出昆仑”的传说,便这样与西域流传而来的“潜流复出”的说法揉合在一起,发展成为“伏流重源”的谬说。
2.晋、唐时期对青海河源地区的初步认识魏、晋时期,内地人民从对吐谷浑所据青海地区的密切往还中,逐渐了解到河源不在新疆,而在青海境内。
晋代张华所著《博物志》第一次提出“源出星宿”④。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据文献记载,有史以来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的黄淮海大平原上留下了其变迁的历史痕迹(如题头图)。
笔者借鉴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①,史海钩沉,勾勒出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大体情形,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了解相关史实,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1.先秦西汉时期先秦时期,古黄河的下游河道在冀中平原上游徙漫流,形成多股河道,故有“九河”之称。
这一时期下游河道的河床是比较稳定的,据谭其骧先生考证,在筑堤以前,黄河下游河道见于古代文献记载的有《山海经·山经》、《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三条(以下简称《山经》河、《禹贡》河、《汉志》河)。
三河皆北流入海。
“堤防之作,近起战国。
壅防百川,各以自利。
”②由于没有堤防,每遇汛期,免不了要漫溢泛滥。
战国中期筑堤以后,《山经》河和《禹贡》河断流,专走《汉志》河,河口在今黄骅附近,这是历史上黄河河口第一次大的变迁。
此种情况一直沿袭到西汉末年。
西汉时,黄河决溢11次,主要是在中后期。
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在瓠子(今濮阳西南)决口,洪水东南泻入巨野泽,由泗水入淮,这是西汉最著名的一次决溢,历时20余年,直到元封二年(前109年)才堵塞回归故道。
其后,黄河多有决溢。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以上决口,久不堵塞,泛滥于济、汴之间长达60年,直到东汉王景治河,才结束这种局面。
2.东汉至隋唐五代时期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因势利导,筑起了西自荥阳(今荥阳东北)东至千乘(今滨州市蒲城)海口的大堤,黄河流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由利津附近入海。
这种状况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末没有变化,史称此为东汉河道。
从王景治河迄唐末,黄河下游河道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无重大变迁,决溢较少。
黄河在这一时期的安流,除王景治河的作用外,主要是少数民族南下,北方滥垦滥伐的现象大为减少,草原植被得以恢复。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以及历史变迁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以及历史变迁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黄河的源头在哪里相关信息,供大家阅读!黄河的源头在哪里青海省玛多县多石峡以上地区为河源区,面积为2.28万平方公里,是青海高原的一部分,属湖盆宽谷带,海拔在4200米以上。
盆地四周,山势雄浑,西有雅拉达泽山,东有阿尼玛卿山(又称积石山),北有布尔汗布达山脉,南以巴颜喀拉山与长江流域为界。
湖盆西端的约古宗列,是黄河发源地。
星宿海以上有三支:扎曲、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
扎曲,居于最北部,发源于查哈西拉山,河长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断流。
约古宗列曲,位于星宿海西,在三条上源中居中,发源于约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为宽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
南部支流为卡日曲,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处泉水从谷中涌出,汇成宽约3米,深0.3-0.5米,流速约3米/秒的一条小河,河流终年有水。
最早有关黄河源的记载是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
所指“积石”,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距河源尚有相当的距离。
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侯君集与李道宗奉命征击吐谷浑,兵次星宿川(即星宿海)达柏海(即扎陵湖)望积石山,观览河源。
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刘元鼎奉使入蕃,途经河源区,得知河源出紫山(即今巴颜喀拉山)。
正式派员勘察河源,是在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世祖命荣禄公都实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历时4个月,查明两大湖的位置(元史称“二巨泽”,合称“阿剌脑儿”),并上溯到星宿海,之后绘出黄河源地区最早的地图。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命拉锡、舒兰探河源。
探源后他们绘有《星宿河源图》,并撰有《河源记》,指出“源出三支河”东流入扎陵湖,均可当作黄河源。
黄河历史
文明发源
• 18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其后, 10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 生活繁衍,继续为黄河文明的诞生默默耕耘。
• 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 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 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 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 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 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 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金元至明嘉靖
•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为阻止金兵南下,宋东京留守杜充竟然 在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为决河,使黄河东流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 入泗水,夺泗入淮。从此黄河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浚、滑一带 的故道,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700多年中,以东南流入淮为 常。这是黄河下游变迁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也是黄河第四次重大的改 道。
东汉至唐末
•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以 上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 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认水灾延续了近六 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 此后,在将近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偶 而有决溢,也未造成大规模改道。其原因:
• 从金元至明中叶,黄河变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 第一,决口地点西移。起初决口多在今山东境内(12世纪50、60年
代),以后西移至今河南汲县、阳武(今原阳东部)、延津一带(12 世纪80、90年代)。到13世纪70年代~14世纪40年代,决口已移至新 乡、原武(今原阳西部)、荥泽(今郑州市西古荥镇)一带,几至黄 河下游冲积平原的顶端。 • 第二,河道干流逐渐南摆。12世纪中期以后河道经豫东北、鲁西南, 至今山东梁山县境流入泗水。以后逐渐南摆进入豫东开封、商丘地区, 经安徽砀山、萧县至江苏徐州夺泗入滩。金元之际两次人为决河,先 后由濉夺泗或由涡入淮。13世纪后期有一段河道夺颍河入淮,达到黄 河下游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 第三,下游河道除干流外,同时分出几股岔流,迭为主次,变迁无定。 自12世纪下半叶(金大定年间)开始,即出现“两河分流”的局面。 以后又分成3股,大致均流经今废黄河一线以北汇入泗水,夺泗入淮。 到13世纪下半叶(元初),下游又出现了夺濉、涡、颍入淮的几股。嗣 后,或东流入泗,或南流入淮,时而又东北决入马颊河、徒骇河、北 清河(今山东东平以下黄河)入海。经常数股并行,迭为主次,变迁 极为混乱。元末(1351)贾鲁治河时,曾整治一条从河南封丘东至徐 州夺泗入淮的河道,史称贾鲁河。不久即告废坏。
4学时中国历史地理:第二章-水文(10)
各拉丹冬雪山
长江源水系之一
长 江 源 水 系 之 二
长 江 源 头
长 江 源 头 通 天 河 ( 一 )
——
长 江 源 头 通 天 河 ( 二 )
——
长江第一湾
泸沽湖
玉龙雪山
虎跳峡
金 沙 江
金沙江白鹤滩江段
雅砻江源头
乌江
嘉陵江长江汇合处的“九曲回肠”是如何形成?
周代以前,下荆江处于漫流阶段;至唐宋时期,云梦泽湮灭消失, 统一河床形成;到元末明初,由于洞庭湖等的顶托作用,泥沙堆 积,心滩变成边滩,穴口沙洲消失,形成蜿蜒性河型。 河水通过弯道时,由于螺旋流及离心力作用,凹岸受侵蚀易于坍 塌后退,凸岸则易淤,河湾逐渐延长。 南宋起,汉人南迁荆州,沿江修筑堤垸垦殖,巩固凸岸河床,弯 曲度加大。
第二章
黄河与长江的变迁
第一节 黄河的历史变迁
黄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 一、黄河概述
1、 水文情况
2、 历史变迁三阶段
二、黄河下游的改道
黄河,原名河水,是我国第二大河,自 古多泥沙。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浑浊 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 “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 (《汉 书· 沟洫志》), 大量泥沙使水色发黄,故名。 到汉代时,已经出现了“黄河”的字样, “使黄河如带”(《史记· 高惠高后文功臣 表》),唐代时,“黄河”之名正式产生, 其泥沙有增无减。
太湖
长江水系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 围湖造田;泥沙沉积,湖床抬高; 工农业用水量增多,使湖水减少等。
湖泊面积缩小的影响: 调蓄洪峰能力下降,加剧长江洪灾
日 益 萎 缩 的 洞 庭 湖
(二)荆江河曲的形成
长江从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矶的420公里河 段,因流经古荆州地区,故又称荆江。荆江迂回东流 于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之间,以藕池口为界又分为 上荆江与下荆江两段。上荆江长180公里,以弯曲性 和周期性展宽为特征,河床曲折率为1.7左右,属一 般性弯曲型河道。河道中心滩与江心洲众多,具有分 汊型河床特色。下荆江长240公里,两端直距仅80公 里,江流在这里绕了16个大弯,河床曲折率约为3,以 自然截弯取直为特征,仅百年来就发生自然截弯十余 次(最近发生的是1972年石首县六合垸自然截弯), 属典型蜿蜒型河道,有“九曲回肠”之称,因此有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
黄河的历史变迁
文字记载以来的各代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的推测
作出过重大贡献,足以与河道变形时代相比附, 作用和反应的时期尺度(时序和历时)和变化的 数量级难以适当地贴合对应而进行令人信服的解
释说明.把最近二三千年的黄河格局变化的主要
原因推到气象变化是很困难的.
6/15/2020
• 2 植被条件
•
地表的植被由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而变化,
• 1·初始格局
• 在新生代以前燕山运动的地壳褶皱已造就了黄河形成发育一切活动的 北部边界屏障.由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挤压,我国 境内广大范围都属于新构造运动的活跃地区,是形成我国现代地貌轮 廓的主要动力.
• 在当时黄河还分为4段: • ①由源头经古札陵湖、古鄂陵湖向东流入古若尔盖湖 • ②由拉加寺峡谷向北进入古青海共和地盆. • ③从刘家峡以下经兰州盆地流入古银川湖. • ④由河曲向南,穿过一系列小湖泊进入汾渭湖盆,(到中更新世,积
6 隋唐时代
公元7~12世纪,是人类活动大力干预黄河发育的时代,是进一步加强黄 淮海(甚至长江)互相联通的时代,也是黄河下游开始离海河而并淮河的 过渡时代.这段时期是黄河干流河道大体稳定而黄河总格局大转变的时 期. 隋唐之际,更为兴盛,内河航运在隋代是我国历史上开拓发展的顶 峰,由中游而下游,由利用干支流天然河道、辅以人工筑渠而进入人工开 凿长渠以联通天然干支流,由局部单线建设变为同时伸向全黄淮海冲积平 原东北、西南的整个边界.规模之广,影响之深,难以伦比.
• d.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 • e.20世纪中叶恰是黄河四千年周游遍布黄淮海平原而结
束发育塑造了完整一轮任务的时期.
6/15/2020
6/15/2020
三河流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
黄河的河道变迁
黄河的河道变迁春秋时代及其以前,黄河出积石山(今青海南部或甘肃临夏西北)“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
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龙门以下一段南流至华阴向东,经三门过孟津与洛河汇流,其流道大体与今河相同。
再下过大伾山北流,穿过漳河,经今河北周曲县以东向北,然后分为数支,分道入海。
最北一支为主流,到今深县南折而向东,循漳河至青县西南,又东北经天津东南入于渤海。
这条河最早为《禹贡》所载,故又称“禹河”。
春秋至今,两千余年,黄河下游河道多次迁徙,重大者有以下数次。
一、周宿胥口河徙《汉书·沟洫志》寻|王莽大司空橡王横语:“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史称此为黄河第一次大改道。
清胡渭《禹贡锥指》进一步指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右经滑台城(滑县旧城),又东北经黎阳县(泼县东北兰里)南,又东北经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河至此与深川别行而东北入海,水经谓之大河故渎。
”按《水经·河水》所记,大河故渎大致经今河南滑县、俊县、濮阳、内黄、清丰、南乐,河北大名、馆陶,山东冠县、高唐、平原、德州等县市境,德州以下复入河北,经吴桥、东光、南皮、沧县而东入渤海。
宿胥口河徙之后,禹河旧道,有时还行水,至战国中期才完全断流。
二、新莽魏郡改道新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
在此以前,王莽常恐“河决为元城家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堤塞”,致使河道第二次大变。
魏郡河决之初,水无定槽,泛滥于平原、千乘之间,后经王景治理始得以稳定。
据《水经》记载,此河大致走今濮阳南,范县北,阳谷西,莘县东,在平东,禹城西,平原东,临邑北,商河南,滨州北,利津南而入渤海。
该河道保持了800余年,至北宋景柏初始塞。
三、北宋澶州横陇改道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七月,河决澶州横陇塌,于汉唐旧河之北另辟一新道,史称横陇河。
历史水系(黄河1)-优质课件
“固堤放淤法”
遥堤与缕堤间放淤, 滩地淤高后放弃缕堤
放淤固堤平面布 置图
9. 清咸丰5年~ 1949年 (1855~1949)
嘉道以来,下游河道已经淤废不堪,滩槽高差 极小。一遇道光二十三年(1843)等年的大 洪水,就被冲得千疮百孔。一次新的大改道已 经不可避免。
清咸丰五年(1855),河决兰阳铜瓦厢,是 为黄河第六次大改道⑥ 。
此后南北摆动,多股并存,迭为干流,极其紊 乱。后期形成比较固定的汴、涡、颍3道干流。
永乐之后的治河二原则
保证南北大运河的畅通 保护皇陵(在今凤阳)和祖陵(古泗州,后沦入洪
泽湖)
明 清 黄 河 泛 决 示 意 图
8. 明嘉靖26年~清咸丰4年
(1547~1854)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后,黄河下游多股分流的 局面基本结束,“南流故道始尽塞”,“全河尽出 徐、邳,夺泗入淮”,河势为之大变。
黄河下游河 道变迁图
治黄思想史概述
大禹治水传说中的“堤埂壅障法”(鲧派)与“河道疏通 法”(禹派)
西周厉王时期(约BC844):《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 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战国时代:齐、赵、魏的堤防与宽槽河道 西汉贾让的治河三策: 上策“改道”,中策“分流”,下策
历史时期水系的变迁(1)
--黄河变迁史
2010-11-15
“华夷 图”
贾鲁治河关键工程布置示意图
“障水堵口技术”: 设置减水河、运用“石船堤障
7. 明洪武24年~嘉靖25年 (1391~1546)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河决原武黑洋山 (今原阳县西北),折南循颍入淮,称“大黄 河”,贾鲁河式微,称“小黄河”。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宿胥口以上与《山经》、《禹贡》 河道同,自宿胥口东北流至长寿 津(今河南滑县东北)的一段, 河水折而北流,至今馆陶县东北, 折东经高唐县南,再折北至东光 县西会合漳水,复下折而东北流 经汉章武县(今黄骅县伏漪城) 东入海。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二、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至宋初后期黄河下游河道 1、东汉大河的形成。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 黄河发生第二次大徙。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河决魏郡(治邺,今河北临漳 县西南),泛清河以东数郡。先 是,莽恐河决为元城(今河北大 名东)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 不忧水,故遂不堵塞。”《汉 书·王莽传》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洪水在今鲁西、豫东一带泛滥了 近六十年。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遣 王景、王吴率众10万治理决口, 修渠筑堤 。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2、“山经大河” “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 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 分道北流。
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 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 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 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3、“西汉大河”
见于《汉书。地理志》
《禹贡锥指》:“周定王五年(前 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 川,右迳滑台城,又东北迳黎阳县 南,又东北迳凉城县,又东北为长 寿津,河至此与漯别行而东北入海, 《水经》谓之‘大河故渎’”。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4、黄河的下游 从桃花屿至入海口 特点: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大平 原。流速平缓,水绥沙沉,河 床的淤积速度加快。黄河决口、 改道的几率加大。
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二、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的成因: 风成
(1)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 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向北 移动,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越来 越干旱,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 沙漠和戈壁。这就是堆积起黄 土高原的那些沙尘的发源地。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历史时期黄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过演变,有的变迁还很大。
如内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为两支,北支为主流,走阴山脚下称为乌加河,南支即今黄河。
1850年西山嘴以北乌加河下游淤塞断流约15公里,南支遂成为主流,北支目前已成为后套灌区的退水渠。
龙门~潼关河道摆动也较大。
不过,这些河段演变对整个黄河发育来说影响不大。
黄河的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下游。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
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近年来,地理和考古学者运用现代多种科技手段,如利用卫星照片、航空照片、地质钻探资料进行研究,对不同历史时期黄河变迁的认识逐步加深。
一、禹河夏、商、周时代,黄河下游河道呈自然状态,低洼处有许多湖泊,河道串通湖泊后,分为数支,游荡弥漫,同归渤海,史称禹河。
考古学家发现,新石器时代在今河北平原(豫北、冀南、冀中、鲁西北)中部存在着一片极为宽阔的空旷区,至商、周时代,空旷区缩小,人类活动从冲积平原扇顶向下游发展。
商都在今豫北古黄河两岸多次迁徙,人们追逐河滩丰美的水草,祭祀河神,祈望躲避洪水。
西周人类活动发展到冀中南的雄县、广宗、曲周一线。
春秋时代邯郸以南至泰山以西,平原空旷区东西不过七八十公里。
历史文献的记载与考古的发现大致相符。
最早记载黄河的地理著作是《尚书·禹贡》和《山海经》。
《禹贡》记述的禹河大约是战国及其以前的古黄河,其行径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洛汭,即洛水入河处。
大伾,为山名,在今河南荥阳县西北汜水镇(又说在今浚县东南)。
降水,即漳水(今漳河),“北过降水”,即黄河北流纳漳水合流。
大陆即大陆泽,今河北省大陆泽及宁晋泊等洼地。
河水从大陆泽分出数条支河,归入渤海,又因受海潮的顶托,故称为“逆河”。
《山海经·北山经》中记述了从太行山向东流入大河的各条支流,自漳水以北注入大河的有十条,注入各湖泽的有五条,注入滹沱河的有五条。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从孟津以东至荥阳(南岸)、武陟(北岸)间,因河身为南岸山脉所约束,只是沿着自西而东的方向发生很小的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十二点五公里,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黄河则距孟津城仅二点五公里,可见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约十公里。
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
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
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
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
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
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
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
再加上战国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为七个阶段。
分述于下:1.战国初期以前河道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根据《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
“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
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
“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
“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
另一条见于先秦文献的古黄河下游河道“山经大河”,由于《山经》中不见关于河水径流的记载,一直为世人所忽视。
近年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今清苑县折而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①。
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 (3)明前期黄河
1297~1397年的百年间,以荥泽为顶 点向东成扇形泛滥,主流自南向北摆约50 年。 此后自北向南摆亦50年。最北流路在 今黄河一带,最南流路夺颍入淮。
•
十六年,总督河道。明年,黄水暴涨, 冲入夏镇,坏田庐,居民多溺死。季驯复 筑塞之。 • --------《明史》
(四)清咸丰五年以后河道由山东 利津入海时期
• •
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后,数股漫流, 其中一支出东明北经濮阳、范县,至张秋 穿运入大清河,于利津牡蛎嘴人海,后逐 渐形成今黄河河道。
• (2)第一次大改道
• 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在黎阳宿 胥口决徙,主流由北流改向偏东北流,经 今濮阳、大名、冠县、临清、平原、沧州 等地于黄骅入海。
• (3)西汉黄河成为地上悬河 • (4)第二次大改道 •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河水大决 魏郡元城,泛滥冀、鲁、豫、皖、苏等地 将近60年,造成黄河第二次大改道。
• (2)北宋第三次大改道 • 宋前期大致维持东汉以来的河道,后期 河道淤高,险象丛生。 • 1048年河决商胡,改道北流,新河夺 永济渠至今天津东入海,时称北流 。 • 1060年黄河自大名决口东流,自沧州 境入海,时称东流 。 • 治理黄河,北流与东流之争出现。
(二)金元至明嘉靖后期下游河道 分成数股夺淮入海时期
• 3、黄河河段分布《黄河大辞典》 • 上游:青藏高原三江源——内蒙古托克托 县河口镇 • 中游: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河南荥 阳市桃花峪为黄河中游(中学地理课本表 述为旧孟津即洛阳孟津县) • 下游:自桃花峪以下至入海口
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a
1
总体概述
• 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的河流,但是在漫长 的人类历史时期,黄河的含沙量并不总是呈上升 趋势,而是随着中游黄土高原地带的水土流失情 况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变化往往与气候,降水和 人类经营方式有联系。使下游河道的决溢,改道 时缓时剧。这又与下游河道的防治有密切关系。 总的情况是宋金以后,决溢改道加剧,据粗略统 计,鉴于本世纪50年代以前历史记载的决口泛滥 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对中国黄 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
a
2
(一)新石器时代------战国以前
(公元前四世纪以前)
• 黄河未筑堤防,平原地区的河道无约束,漫流改徙无定。影响华北平原地区 人类生活。
• 《禹贡》、《山海经》(北山经)所记大河下游河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 行山东麓北流,至今河北深县别流为二支。
• (1)《山经》所载大河继续北流至雄县西南,与永定河冲积扇南缘相会,折 东经霸县,天津以南入海,;
a
9
王景治河
• 永平十二年,天子商议治理汴渠的事,就召见王景,询问治水地理形 势和便利条件。王景陈述治水的利害,应答灵敏迅速,皇帝很欣赏 (他)。又由于他曾经治理过浚仪,就赐给他《山海经》、《河渠
书》、《禹贡图》以及钱币布帛衣服物品。夏天,朝廷终于征 调几十万军队,派王景和王吴修筑渠道和河堤, 从荥阳到千乘海口有一千多里。王景于是测量地 形,打通山陵,清除水中沙石,直接切断大沟深 涧,在要害之处(筑起堤坝),又疏通引导阻塞 积聚的水流,每十里修造一座水闸,使得水流能 够来回灌注,不再有溃决之害。虽然王景节约工程费用,
• 黄河北流的位置受太行山前断裂构造的制约,也受到发源于太行山的诸条自 然河流下游冲积扇的影响,在冲积扇缘和大河自然堤之间形成凹陷洼地,常 年积水而成湖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东汉大河的流经路线。
自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 高青县东北)海口千余里”,
《后汉书。王景传》
东汉大河的位置较西汉大河偏东。
流经路线:从长寿津自西汉大 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东 行,复蜿蜒于今黄河与马颊河 之间,至今滨县之南入海。
鄂陵湖
湖的面积为628平方公里,平 均水深17.6米,最深可达30多 米,蓄水量为107亿立方米。
积石山
3、黄河中游
从托克托至桃花屿 特点:黄河流经山陕黄土高原 的峡谷之中,流速较快,由于 穿行黄土高原之间,黄河中泥 沙含量主要泥沙含量主要源于 此。但由于流速较快,泥沙的 沉积不突出。
4、黄河的下游
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 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 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 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 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 中心。
第一节 黄河的历史与现状
一、黄河的一般状况 1、黄河的河源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各姿 各雅山的卡日曲。
还有约古列宗曲、扎曲
二、东汉至宋初后期黄河下游河道
1、东汉大河的形成。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 黄河发生第二次大徙。
“河决魏郡(治邺,今河北临漳 县西南),泛清河以东数郡。先 是,莽恐河决为元城(今河北大 名东)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 不忧水,故遂不堵塞。”《汉 书·王莽传》
洪水在今鲁西、豫东一带泛滥了 近六十年。
黄河“善淤、善决、善徙” 。
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 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 1500余次。
较大的决口、泛滥达16次。
清初学者胡渭著《禹
贡锥指》提出五大徙之说。 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 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 统称“六大徙”。
一、西汉以前黄河下游河道
1、“禹贡大河”
《禹贡·导水》:“东过 洛汭,至于大伾;北过 降水,至于大陆;又北 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 于海”。
砾(大于2毫米)
沙(2—0.05毫米)
粉沙(0.05—0.005毫米)
黏土(小于0.005毫米)。
黏土和粉沙颗粒,能被带到 3500米以上的高空,进入西 风带,被西风急流向东南方 向搬运,直至黄河中下游一 带才逐渐飘落下来。
2、黄土的特性:
(1) 垂直节理: 疏松的黄土内有无数细小的孔洞, 当黄土层厚达几十公尺甚而200~ 300公尺时,在重力作用挤压下, 上下之间的结构非常紧密,使孔洞 几乎消失,而左右间的土粒仍保持 原来的疏松状况,细小孔洞仍然存 在。由于黄土层上下之间的结构紧 密,使土壁能够直立不坠。
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 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 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 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 北行。在今河北曲周县南, 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 北过大陆泽,在今天津市东 南入于海。
2、“山经大河” “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 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 分道北流。
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 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 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 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
2、黄河的上游 从源头至内蒙的托克托 特点:从青藏高原至黄土高原,河流
穿行于峡谷中,河流湍急,泥沙含量不 高。
玛
多
星宿海
河水在满布砂砾的河滩 上,时分时合,形成辫状水系, 到葫芦湖附近才折向东,河面 开展,河谷宽,河水浅,河床 中浅滩罗列,水流散乱。
扎陵湖
湖的面积达526平方公里, 平均水深约9米,蓄水量为46 亿立方米。
(2)湿陷性:
黄土颗粒之间依靠碳酸钙胶结 起来,当黄土遇到大雨或流水 冲刷时,碳酸钙易被溶解,黄 土即成为泥浆被水带走,称为 为湿陷性。
三、历代对黄河河源的探索
1、西汉河出昆仑说 2、晋、唐时期对青海河源 地区的初步认识
• 西晋张华《博物志》“源出 星宿”。 • 隋的河源郡
• 唐侯君集到达河源地区: “阅月,次星宿川,达 柏海 上望积石山,观河源。”
3、“西汉大河”
见于《汉书。地理志》
《禹贡锥指》:“周定王五年(前 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 川,右迳滑台城,又东北迳黎阳县 南,又东北迳凉城县,又东北为长 寿津,河至此与漯别行而东北入海, 《水经》谓之‘大河故渎’”。
宿胥口以上与《山经》、《禹贡》 河道同,自宿胥口东北流至长寿 津(今河南滑县东北)的一段, 河水折而北流,至今馆陶县东北, 折东经高唐县南,再折北至东光 县西会合漳水,复下折而东北流 经汉章武县(今黄骅县伏漪城) 东入海。
3、东汉大河安澜的原因。
①距海里程短。
王景治河后的河道距海 里程比西汉大河短,河道也 一定的作用。
②泄洪的分支多。
东汉以后,一直到魏普南北 朝时期,黄河下游仍有汴水、济 水、濮水、漯水等许多分支,还 有许多湖泽和旧的河道。汛期利 用这些分支、湖泽、旧道。
从桃花屿至入海口 特点: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大平 原。流速平缓,水绥沙沉,河 床的淤积速度加快。黄河决口、 改道的几率加大。
二、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的成因: 风成
(1)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 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向北 移动,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越来 越干旱,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 沙漠和戈壁。这就是堆积起黄 土高原的那些沙尘的发源地。
能从大河分出部分洪水,削 减洪峰,并且能够宣泄部分泥 沙,减缓下游河道淤积。
• 唐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 布曾“率其部兵次柏海,亲 迎于河源”。
3.元、明、清三代对河源地区 的考察与成就
· 元派都实考察河源,潘昂霄著 《河源志》记载此行时曾越过黄 河上源的两巨泽“阿剌脑儿” (指扎陵、鄂陵二湖)。
· 明清已经考察出黄河源头的三 条河流,比较确定地认为黄河正 源为卡日曲。
第二节 黄河下游河道的迁徙
(2)青藏高原的宽度约占西风 带的三分之一,把 西风带的 近地面层分为南北两支。
南支:沿喜马拉雅山南侧向东流动
北支: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开始 向东流动,这支高空气流常年存 在于3500—7000米的高空,成 为搬运沙尘的主要动力。
(3)在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内陆的沙漠和 戈壁上,由于气温的冷热剧变,这里的 岩石比别处能更快地崩裂瓦解成为碎屑 按直径大小把它们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