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黄河变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砾(大于2毫米)
沙(2—0.05毫米)
粉沙(0.05—0.005毫米)
黏土(小于0.005毫米)。
黏土和粉沙颗粒,能被带到 3500米以上的高空,进入西 风带,被西风急流向东南方 向搬运,直至黄河中下游一 带才逐渐飘落下来。
2、黄土的特性:
(1) 垂直节理: 疏松的黄土内有无数细小的孔洞, 当黄土层厚达几十公尺甚而200~ 300公尺时,在重力作用挤压下, 上下之间的结构非常紧密,使孔洞 几乎消失,而左右间的土粒仍保持 原来的疏松状况,细小孔洞仍然存 在。由于黄土层上下之间的结构紧 密,使土壁能够直立不坠。
• 唐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 布曾“率其部兵次柏海,亲 迎于河源”。
3.元、明、清三代对河源地区 的考察与成就
· 元派都实考察河源,潘昂霄著 《河源志》记载此行时曾越过黄 河上源的两巨泽“阿剌脑儿” (指扎陵、鄂陵二湖)。
· 明清已经考察出黄河源头的三 条河流,比较确定地认为黄河正 源为卡日曲。
第二节 黄河下游河道的迁徙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遣 王景、王吴率众10万治理决口, 修渠筑堤 。
2、东汉大河的流经路线。
自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 高青县东北)海口千余里”,
《后汉书。王景传》
东汉大河的位置较西汉大河偏东。
流经路线:从长寿津自西汉大 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东 行,复蜿蜒于今黄河与马颊河 之间,至今滨县之南入海。
从桃花屿至入海口 特点: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大平 原。流速平缓,水绥沙沉,河 床的淤积速度加快。黄河决口、 改道的几率加大。
二、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的成因: 风成
(1)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 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向北 移动,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越来 越干旱,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 沙漠和戈壁。这就是堆积起黄 土高原的那些沙尘的发源地。
(2)青藏高原的宽度约占西风 带的三分之一,把 西风带的 近地面层分为南北两支。
南支:沿喜马拉雅山南侧向东流动
北支: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开始 向东流动,这支高空气流常年存 在于3500—7000米的高空,成 为搬运沙尘的主要动力。
(3)在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内陆的沙漠和 戈壁上,由于气温的冷热剧变,这里的 岩石比别处能更快地崩裂瓦解成为碎屑 按直径大小把它们分成:
2、黄河的上游 从源头至内蒙的托克托 特点:从青藏高原至黄土高原,河流
穿行于峡谷中,河流湍急,泥沙含量不 高。
玛
多
星宿海
河水在满布砂砾的河滩 上,时分时合,形成辫状水系, 到葫芦湖附近才折向东,河面 开展,河谷宽,河水浅,河床 中浅滩罗列,水流散乱。
扎陵湖
湖的面积达526平方公里, 平均水深约9米,蓄水量为46 亿立方米。
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 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 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 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 北行。在今河北曲周县南, 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 北过大陆泽,在今天津市东 南入于海。
2、“山经大河” “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 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 分道北流。
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 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 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 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
鄂陵湖
湖的面积为628平方公里,平 均水深17.6米,最深可达30多 米,蓄水量为107亿立方米。
积石山
3、黄河中游
从托克托至桃花屿 特点:黄河流经山陕黄土高原 的峡谷之中,流速较快,由于 穿行黄土高原之间,黄河中泥 沙含量主要泥沙含量主要源于 此。但由于流速较快,泥沙的 沉积不突出。
4、黄河的下游
3、“西汉大河”
见于《汉书。地理志》
《禹贡锥指》:“周定王五年(前 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 川,右迳滑台城,又东北迳黎阳县 南,又东北迳凉城县,又东北为长 寿津,河至此与漯别行而东北入海, 《水经》谓之‘大河故渎’”。
宿胥口以上与《山经》、《禹贡》 河道同,自宿胥口东北流至长寿 津(今河南滑县东北)的一段, 河水折而北流,至今馆陶县东北, 折东经高唐县南,再折北至东光 县西会合漳水,复下折而东北流 经汉章武县(今黄骅县伏漪城) 东入海。
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 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 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 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 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 中心。
第一节 黄河的历史与现状
一、黄河的一般状况 1、黄河的河源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各姿 各雅山的卡日曲。
还有约古列宗曲、扎曲
能从大河分出部分洪水,削 减洪峰,并且能够宣泄部分泥 沙,减缓下游河道淤积。
二、东汉至宋初后期黄河下游河道
1、东汉大河的形成。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 黄河发生第二次大徙。
“河决魏郡(治邺,今河北临漳 县西南),泛清河以东数郡。先 是,莽恐河决为元城(今河北大 名东)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 不忧水,故遂不堵塞。”《汉 书·王莽传》
洪水在今鲁西、豫东一带泛滥了 近六十年。
黄河“善淤、善决、善徙” 。
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 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 1500余次。
较大的决口、泛滥达16次。
清初学者胡渭著《禹
贡锥指》提出五大徙之说。 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 统称“六大徙”。
一、西汉以前黄河下游河道
1、“禹贡大河”
《禹贡·导水》:“东过 洛汭,至于大伾;北过 降水,至于大陆;又北 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 于海”。
3、东汉大河安澜的原因。
①距海里程短。
王景治河后的河道距海 里程比西汉大河短,河道也 比较顺直,河水的流速和输 沙能力大,对下游河道的稳 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②泄洪的分支多。
东汉以后,一直到魏普南北 朝时期,黄河下游仍有汴水、济 水、濮水、漯水等许多分支,还 有许多湖泽和旧的河道。汛期利 用这些分支、湖泽、旧道。
(2)湿陷性:
黄土颗粒之间依靠碳酸钙胶结 起来,当黄土遇到大雨或流水 冲刷时,碳酸钙易被溶解,黄 土即成为泥浆被水带走,称为 为湿陷性。
三、历代对黄河河源的探索
1、西汉河出昆仑说 2、晋、唐时期对青海河源 地区的初步认识
• 西晋张华《博物志》“源出 星宿”。 • 隋的河源郡
• 唐侯君集到达河源地区: “阅月,次星宿川,达 柏海 上望积石山,观河源。”
沙(2—0.05毫米)
粉沙(0.05—0.005毫米)
黏土(小于0.005毫米)。
黏土和粉沙颗粒,能被带到 3500米以上的高空,进入西 风带,被西风急流向东南方 向搬运,直至黄河中下游一 带才逐渐飘落下来。
2、黄土的特性:
(1) 垂直节理: 疏松的黄土内有无数细小的孔洞, 当黄土层厚达几十公尺甚而200~ 300公尺时,在重力作用挤压下, 上下之间的结构非常紧密,使孔洞 几乎消失,而左右间的土粒仍保持 原来的疏松状况,细小孔洞仍然存 在。由于黄土层上下之间的结构紧 密,使土壁能够直立不坠。
• 唐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 布曾“率其部兵次柏海,亲 迎于河源”。
3.元、明、清三代对河源地区 的考察与成就
· 元派都实考察河源,潘昂霄著 《河源志》记载此行时曾越过黄 河上源的两巨泽“阿剌脑儿” (指扎陵、鄂陵二湖)。
· 明清已经考察出黄河源头的三 条河流,比较确定地认为黄河正 源为卡日曲。
第二节 黄河下游河道的迁徙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遣 王景、王吴率众10万治理决口, 修渠筑堤 。
2、东汉大河的流经路线。
自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 高青县东北)海口千余里”,
《后汉书。王景传》
东汉大河的位置较西汉大河偏东。
流经路线:从长寿津自西汉大 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东 行,复蜿蜒于今黄河与马颊河 之间,至今滨县之南入海。
从桃花屿至入海口 特点: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大平 原。流速平缓,水绥沙沉,河 床的淤积速度加快。黄河决口、 改道的几率加大。
二、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的成因: 风成
(1)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 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向北 移动,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越来 越干旱,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 沙漠和戈壁。这就是堆积起黄 土高原的那些沙尘的发源地。
(2)青藏高原的宽度约占西风 带的三分之一,把 西风带的 近地面层分为南北两支。
南支:沿喜马拉雅山南侧向东流动
北支: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开始 向东流动,这支高空气流常年存 在于3500—7000米的高空,成 为搬运沙尘的主要动力。
(3)在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内陆的沙漠和 戈壁上,由于气温的冷热剧变,这里的 岩石比别处能更快地崩裂瓦解成为碎屑 按直径大小把它们分成:
2、黄河的上游 从源头至内蒙的托克托 特点:从青藏高原至黄土高原,河流
穿行于峡谷中,河流湍急,泥沙含量不 高。
玛
多
星宿海
河水在满布砂砾的河滩 上,时分时合,形成辫状水系, 到葫芦湖附近才折向东,河面 开展,河谷宽,河水浅,河床 中浅滩罗列,水流散乱。
扎陵湖
湖的面积达526平方公里, 平均水深约9米,蓄水量为46 亿立方米。
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 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 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 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 北行。在今河北曲周县南, 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 北过大陆泽,在今天津市东 南入于海。
2、“山经大河” “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 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 分道北流。
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 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 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 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
鄂陵湖
湖的面积为628平方公里,平 均水深17.6米,最深可达30多 米,蓄水量为107亿立方米。
积石山
3、黄河中游
从托克托至桃花屿 特点:黄河流经山陕黄土高原 的峡谷之中,流速较快,由于 穿行黄土高原之间,黄河中泥 沙含量主要泥沙含量主要源于 此。但由于流速较快,泥沙的 沉积不突出。
4、黄河的下游
3、“西汉大河”
见于《汉书。地理志》
《禹贡锥指》:“周定王五年(前 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 川,右迳滑台城,又东北迳黎阳县 南,又东北迳凉城县,又东北为长 寿津,河至此与漯别行而东北入海, 《水经》谓之‘大河故渎’”。
宿胥口以上与《山经》、《禹贡》 河道同,自宿胥口东北流至长寿 津(今河南滑县东北)的一段, 河水折而北流,至今馆陶县东北, 折东经高唐县南,再折北至东光 县西会合漳水,复下折而东北流 经汉章武县(今黄骅县伏漪城) 东入海。
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 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 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 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 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 中心。
第一节 黄河的历史与现状
一、黄河的一般状况 1、黄河的河源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各姿 各雅山的卡日曲。
还有约古列宗曲、扎曲
能从大河分出部分洪水,削 减洪峰,并且能够宣泄部分泥 沙,减缓下游河道淤积。
二、东汉至宋初后期黄河下游河道
1、东汉大河的形成。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 黄河发生第二次大徙。
“河决魏郡(治邺,今河北临漳 县西南),泛清河以东数郡。先 是,莽恐河决为元城(今河北大 名东)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 不忧水,故遂不堵塞。”《汉 书·王莽传》
洪水在今鲁西、豫东一带泛滥了 近六十年。
黄河“善淤、善决、善徙” 。
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 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 1500余次。
较大的决口、泛滥达16次。
清初学者胡渭著《禹
贡锥指》提出五大徙之说。 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 统称“六大徙”。
一、西汉以前黄河下游河道
1、“禹贡大河”
《禹贡·导水》:“东过 洛汭,至于大伾;北过 降水,至于大陆;又北 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 于海”。
3、东汉大河安澜的原因。
①距海里程短。
王景治河后的河道距海 里程比西汉大河短,河道也 比较顺直,河水的流速和输 沙能力大,对下游河道的稳 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②泄洪的分支多。
东汉以后,一直到魏普南北 朝时期,黄河下游仍有汴水、济 水、濮水、漯水等许多分支,还 有许多湖泽和旧的河道。汛期利 用这些分支、湖泽、旧道。
(2)湿陷性:
黄土颗粒之间依靠碳酸钙胶结 起来,当黄土遇到大雨或流水 冲刷时,碳酸钙易被溶解,黄 土即成为泥浆被水带走,称为 为湿陷性。
三、历代对黄河河源的探索
1、西汉河出昆仑说 2、晋、唐时期对青海河源 地区的初步认识
• 西晋张华《博物志》“源出 星宿”。 • 隋的河源郡
• 唐侯君集到达河源地区: “阅月,次星宿川,达 柏海 上望积石山,观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