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教案】文言文二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课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14 《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从课文中体会所蕴含的道理。
4.体会并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从课文中体会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
体会并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刻舟求剑》《郑人买履》《叶公好龙》《东施效颦》
古人写的文章,我们叫做文言文,也叫古文。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学弈》也是一篇古文。
2.走近作者:孟子(公元前372 -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的山东邹城东南)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写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3.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从课文中体会所蕴含的道理。(重点)
4.体会并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4.理解词语。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学弈》记叙了两个跟弈秋学下棋的人,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结果后一个不专心听的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
7.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援:右边是“爰”,不要写成“爱”。
俱:“具”下框窄长,里边是三短横,都靠左边,下边一横要长,撇和点要外展。
弗:“弓”扁宽,上横要短,最下横要长,左边是竖撇,右竖要长。
四、品读释疑
1.指导朗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 /而射之。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翻译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拉弓搭箭去射它。虽然他俩在一起学习,但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开篇交代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为下文两个人跟他学下棋做铺垫。
4.讨论交流:《学弈》中跟弈秋学弈的两个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结果如何?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叙述两个跟弈秋学下棋的人不同的学习态度。“专心致志”“惟”写出了其中一个人听课时聚精会神的状态;“一心以为”“思”则写出另一个人听课时三心二意,精力不够集中的情形。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叙述,使结论水到渠成,具有说服力。
5.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课后第3题)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讲,可是他心里却总以为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想拿弓箭去射它。这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却学的不如前一个。
五、结构主旨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学弈》记叙了两个跟弈秋学下棋的人,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结果
后一个不专心听的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说明了做什么事情都得专心致志才能成功的道理。
3.课堂小结
《学弈》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让我们懂得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课文文辞凝练,含义深刻,是孟子的传世之篇。
六、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两小儿辩日
2.走近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时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孔子(公元前551 -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东南) 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写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3.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从课文中体会所蕴含的道理。(重点)
4.体会并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理解词语。
4.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5.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两小儿辩日》通过写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何时离人远,何时离人近,就连博学的孔子也不能做出正确判断的事。
6.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辩:三部分要写紧凑,两个“立”的下横都稍长,左边“十”的竖变为撇。
四、品读释疑
1.指导朗读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