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地理高考作业:4-2 风力作用与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复习练习题:典型地貌形成过程及成因分析(有解析)

高考地理复习练习题:典型地貌形成过程及成因分析(有解析)

“典型地貌形成过程及成因分析”练习一、选择题(2018·海南)双河洞位于我国贵州省北部,是世界最长的白云岩洞穴(白云岩是一种浅海相沉积碳酸盐岩)。

白云岩溶蚀和堆积的双向转化过程对洞穴水的酸碱度(PH值)变化反应灵敏。

某科研队多次进入双河洞内取样,收集洞穴水并检测酸碱度。

下图示意两个取样点收集到的洞穴水酸碱度变化图。

回答1~3题。

1.推断双河洞形成过程中,地质作用环节顺序正确的是A.地壳下沉一海洋侵蚀一地壳抬升一流水沉积B.地壳下沉一海洋沉积一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C.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一地壳下沉一海洋沉积D.地壳抬升一海洋沉积一地壳下沉一流水侵蚀2.据图推测洞内最潮湿的时间是A.4月1日B.5月1日C.8月1日D.9月1日3.与2号取样点相比,1号取样点A.空气流动性较差B.水温季节变化小C.白云岩沉积更好D.水量季节变化大(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以交错分层、四壁陡峭、色彩斑斓而神奇。

如图为其形成初期岩层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4—6题。

4.张掖丹霞地貌中多七彩岩层,不同颜色岩层交替呈现的原因是A.流水在溶蚀作用过程中,使岩层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B.不同时期人类活动方式不同,导致岩层破坏程度不同C.冷热干湿的气候频繁交替出现,沉积色彩交互的地层D.地壳运动过程中,岩浆侵人形成了不同颜色的变质岩5.图示地貌地区,垂直节理发育后,地表岩石最易风化破碎的地点是A .甲B .乙C .丙D .丁6.结合材料推测张掖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 .地壳运动―岩层弯曲―外力侵蚀―外力沉积B .外力沉积―地壳运动―岩层弯曲―外力侵蚀C .地壳运动―外力侵蚀―岩层弯曲―外力沉积D .外力侵蚀―外力沉积―地壳运动―岩层弯曲(广东省2019届高三六校第三次联考)岩溶台地是指山体为石灰岩,顶部相对平缓,四周为陡崖的一种岩溶地貌。

湘西岩溶台地因与峡谷伴生而独具特色。

【新教材】2.1 流水地貌 练习(解析版) (湘教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2.1 流水地貌 练习(解析版) (湘教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A.a 线
B.b 线
C.c 线
D.a 线或 c 线
【答案】A
【解析】从下游到河流上游应走河流流速最小的水域,故选 A 项。
和田玉矿脉位于昆仑山,开采难度大,发源于昆仑山的玉龙喀什河,自古是和田玉的主要产地,古代采玉
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在河床拣玉,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7.古人采玉的主要河段在( )
A.M 河段
② 靠海,可以发展江海联运
③ 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
④ 地势平坦开阔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C
【解析】结合上题,河流源地植被茂盛,环境好,但地形复杂,中下游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适宜发展为
城市,综上选 C。
读图,回答问题。
16.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
A.峡谷 B.三角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沙丘 D.河漫滩平原
【答案】A
【解析】图示怒江河段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故多峡谷。
17.图中所示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
A.三角洲平原 B.河漫滩平原
C.半山腰
D.高山顶部
【答案】B
【解析】山区聚落多位于河谷地带,故选 B 项。
18.下列堆积地貌与所分布地区的对应正确的是( )
A.河流上游——河漫滩平原
B.河流中游——洪积扇和冲积扇
C.河流下游——河漫滩、河口三角洲 D.河流中游——冲积扇、河漫滩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河流堆积地貌类型及分布问题
河流上游——洪积扇和冲积扇;河流中下游——河漫滩平原;河流入海口——河口三角洲
风水学是中国古文化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积极意义是引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选择一处适合生存的环

【解密高考】2017地理一轮作业:4-2 风力作用与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Word版含解析

【解密高考】2017地理一轮作业:4-2 风力作用与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2016·湖北联考)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a、b、c、d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 溶洞—aB.裂谷—bC. 瀑布—cD.沙丘—d2. 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A. aB.bC. cD.d1. A【解析】由图可知,a、b、c、d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溶洞是由流水对石灰岩的溶蚀而形成的;裂谷是板块张裂而成,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沙丘是沙漠地区常见的风力堆积地貌。

2. B【解析】题中“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反映的是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密度很大,这是风力搬运作用的表现。

(2016·南通三模)影响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发育形成的外力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

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读图回答3~4题。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A. ①②B.②③C. ③④D.①④4. 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A. ①②B.②③C. ③④D.①④3. A【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表示流水搬运作用,d表示流水沉积作用。

4. B【解析】由上题可知,c为流水搬运作用。

在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现象。

5. (2016·广州调研)流域自然侵蚀速率是反映流域地貌形态变化的重要指标。

据研究,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自然侵蚀速率远低于南亚恒河流域,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地形B.降水量C. 植被类型D.城市化水平5. A【解析】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主要位于平原地区,虽然该地降水很丰富,但受地形的影响,水流速度慢,故自然侵蚀速率低。

6. (2016·浙江名校联考)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

考点三:地表形态的塑造(含解析)——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卷 全国卷版

考点三:地表形态的塑造(含解析)——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卷 全国卷版

考点三:地表形态的塑造——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卷全国卷版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

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

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021全国甲卷)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A.②①④③B.③①④②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2.(2021全国甲卷)图中所示④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A.先升后降B.先降后升C.持续上升D.持续下降3.(2021全国甲卷)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这里()A.岛屿众多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受暖流影响D.受东亚季风影响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2020全国III卷)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5.(2020全国III卷)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

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

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019全国II卷)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B.流水C.冰川D.风7.(2019全国II卷)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8.(2019全国II卷)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A.水土流失B.沼泽化C.土地沙化D.盐碱化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

【试卷练习】202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题 风力作用梯度提升练习(选择题30道题)

【试卷练习】202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题 风力作用梯度提升练习(选择题30道题)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题:风力作用提升练习选择题读左图和右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1~3题。

1.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A.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D.沙丘2.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沉积3.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A.风力B.冰川C.流水D.植物下图为厦门中学生助手在新疆拍摄的雅丹地貌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地貌形成的主要动力是()A.海浪B.流水C.风力D.冰川5.该区域常见的是()A.常绿森林B.落叶森林C.茂盛草原D.戈壁荒漠读我国某处风蚀蘑茹等高线图(实线为图上可见部分,虚线表示被上部遮盖的部分)。

回答下列各题。

6.图中P等值线的数值为A.813米B.814米C.815米D.816米7.若用木条支撑以防止该景观悬空部位坍塌,则P处木条的长度约为A.0.5米B.1.5米C.2.5米D.3.5米读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青藏高原上的普若岗日冰原由于冰川规模巨大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和关键区域。

普若岗日冰原毗邻地区分布有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但其面积、密度相对较小。

图2示意普若岗日冰原毗邻地区地貌分布。

据此完成9~11题。

9.该区域主要的盛行风向是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北风D.偏南风10.推测普若岗日冰原西侧沙丘沙源主要来源于①戈壁滩②冰蚀物③河漫滩④冰碛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普若岗日冰原西侧沙丘面积、密度相对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弱B.地形平坦C.植被阻挡D.沙源供给不足右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貌景观照片,照片中的骆驼向西而行。

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照片拍摄时当地的主导风向是( )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北风D.偏南风13.图示地貌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甲→乙雅丹是指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经风化、流水冲蚀和风蚀作用,形成的土墩和沟槽。

高考地理《流水地貌》考点真题复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流水地貌》考点真题复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流水地貌》考点真题复习含答案(2023·广东)下图为不同的地貌图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貌属于河流地貌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2.①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答案】1.B 2.C【解析】1.①新月形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①长江三峡为河流侵蚀地貌,主要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①海南岛南天一柱属于海浪侵蚀地貌,主要由海浪的侵蚀作用而形成;①三角洲属于河流堆积地貌,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由于流速变缓,泥沙在河口大量沉积而形成的。

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新月形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一般分布在干旱多大风的地区,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高山阻挡,水汽少,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且临近冬季风源地,多大风,C正确;东北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以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为主,地表水分较丰富,以流水作用为主,不易形成沙丘,ABD错误。

故选C。

【点睛】在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非常明显。

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蚀地貌。

风在搬运沙尘的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风沙就会沉积,形成沙丘、沙漠等风积地貌。

(2023·广东)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的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霞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在我国西北地区,罗布泊、古楼兰及克拉玛依等地的“魔鬼域”则是典型的雅丹地貌。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4.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答案】3.C 4.A【分析】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3.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

丹霞地貌是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的由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而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总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4 地表形态的塑造(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4 地表形态的塑造(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专题4 地表形态的塑造1.练高考(2018·卷)图2为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题。

4.图中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答案】C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试题点评】举一反三:判定岩层的新老关系的方法:(1)如果是岩浆岩地层,则应先判定是侵入岩还是喷出岩。

如果是侵入岩,则其与其它地层的关系是侵入与被侵入的关系,则被侵入的地层应先于侵入地层存在。

如果是喷出岩,则判断时应分析其起点和终点,该喷出岩应晚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地层。

【试题点评】思路点拨: 地质构造的判断1.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间新,两翼老。

2.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中间老,两翼新。

3.断层:岩层发生错误,从而显得不连续。

(2018·新课标Ⅰ卷)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

据此完成6–8题。

6.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 B.T1 C.T2 D.T37.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8.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答案】6.A 7.A 8.D8.阶地的形成经历两个过程,一是河流侵蚀作用,然后在上面堆积,二是地壳抬升,使已经形成的阶地向上移动。

据图可知,四个阶地的高度位置不同,故地壳抬升是间歇性抬升。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河流的地貌形成过程和成因。

(2016•某某卷)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

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据此完成19~20题。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及解析(新课标ⅰ)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及解析(新课标ⅰ)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0分)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

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

据此完成1~3题。

1、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

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

据此完成1~3题。

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小地面振动影响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

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

据此完成1~3题。

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A、防渗水B、防噪声C、防坍塌D、防地震3、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

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

据此完成1~3题。

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A、增强保密程度B、保证产品品质C、满足战备需要D、集约利用土地(8.00分)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如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4~5题。

4、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如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4~5题。

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5、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

高考地理知识点讲练:内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附:经典题及解析)

高考地理知识点讲练:内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附:经典题及解析)

高考地理知识点讲练:内力作用与地貌(附:经典题及解析)1.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1)(经典题,4分)读图,完成下题。

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

答案: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或板块构造边缘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内力作用强烈)。

(4分)解析:本题考查火山、地震的成因。

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因而多火山、地震。

2.根据海陆轮廓、经纬度等图示信息判断板块边界类型(2)(2016.4浙江选考,2分)读欧洲西部部分区域略图,完成下题。

图中勃朗峰所在山脉是亚欧板块与非洲(1分)板块碰撞(1分)(填“碰撞”或“张裂”)而成。

解析:本题考查板块的相对位置与板块边界类型。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注记信息,可以判断勃朗峰位于法国东南部,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3.褶皱的判断方法(3)(2016浙江文综,4分)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读图,完成下题。

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C)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解析:由题干可知,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读图可知,图中谷地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间新、两翼老,且岩层向下弯曲,其地质构造为向斜,故B、D项错误。

图中西侧阶地较东侧陡,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故A项错误,C项正确。

4.断层的判断方法及常考地貌a.断层的判断方法(4)(2016.10浙江选考,2分)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

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

读图,完成下题。

从成因看,该河谷为(B)A.地堑谷B.断层谷C.背斜谷D.向斜谷解析:读图可知,图中岩层有明显的位移,应为断层构造,而背斜、向斜是褶皱构造,故C、D项错误。

剖面图中只有一组断裂面,南侧岩层断裂下陷,形成断层谷,而地堑谷是相对于两侧岩层下陷而成,故A项错误,B项正确。

《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

《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

三、练习
结合下图,理解河流的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
(1)指出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 ③ );c ——( ① a ——( ② );b ——( )
河流分布示意图
河道横断面示意图
(2)分析与河流位置 a,c对应的主导外力作用: 侵蚀作用 沉积作用
谢谢大家
风蚀蘑菇
冲积平原
冲积扇
三角洲
溶洞
戈壁 沙漠 黄土
一、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
请先将这些图片分成两类(受水或风力作用而形成的) 并尝试着按要求分析讨论一张图片。 ⑨ 指出地貌景观名称、典型分布区、成因。 请点击暂停,仔细思考
冲积扇景观








二、总结
外力 侵蚀地形 沉积地形 主要分布地区 沙丘、 风蚀洼地、 干旱、 沙漠、 风力 风蚀蘑菇、 半干旱地区 黄土沉积 风蚀城堡 黄土沟壑、 冲积扇、 湿润、 流水 河床加宽加深、冲积平原、 半湿润地区 喀斯特地形 三角洲、石钟乳 石笋、石柱
峡谷
黄土高原
瀑布
沙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风向
冲积扇景观一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请点击暂停仔细思考外力侵蚀地形沉积地形主要分布地区风力流水二总结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沙丘沙漠黄土沉积干旱半干旱地区黄土沟壑河床加宽加深喀斯特地形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石钟乳石笋石柱湿润半湿润地区结合下图理解河流的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
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
李虹特级教师工作室 陈芳芳
风力线
A
沙丘
1
风蚀蘑菇
B C
2
黄土高原
3
1
2
3
冲积平原 三角洲 峡谷
D F E G

2018秋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第4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Word版含解析

2018秋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第4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 读右图'完成1〜2题。

1・图中河流a 、b 、c 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A ・侵蚀、搬运、堆积B •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D •堆积、搬运、侵蚀解析:选A 。

由图可知,a 位于河流上 游的山区,该处流水侵蚀作用显著;的中游,以搬运作用为主;c 位于河流下游的入 海口处,以堆积作用为主。

b 位于河流2 .图中c 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A.瀑布B.冲积扇C.三角洲平原 D •河漫滩平原解析:选COc 位于河流的入海口,该处河流携带的泥沙易堆积形成三角洲平原。

下图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

据此回答3〜4题。

3.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则在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A .冲积平原B .111麓冲积扇 D .三角洲4. 如 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A • a 处 C ・c 处 B. b 处D. d 处 第3题,河流流出山口,由于凹 流速变慢解畅成冲懑SL 主寒考题河流地貌及河流侵蚀的相尖知岸侵蚀'所以淘金应在以沉积作用为主的b 处。

识。

在河湾处河流凸岸沉积,答案:3.B 4.B(2012淄博高一检测)读下 完成5〜7题。

图,71 5. 图中所示的区域,应是() A.冲积平原B .河谷平原 C.流域D •低地 6. 形成该区域的作用,主要是 ()A •地质作用B •内力作用 C.外力作用 ° •流水作用7. 图中字母N 表示的地理事象是 )C .沙洲(A •分水岭B・LU脊C.山谷 D .等高线区域主要由流水作用形成;流域的分界线为分水岭。

答案:5.C 6.D 7.A(2012莱芜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 P 、Q 两区域的等高线图。

读图回答8〜9题。

&图中P 处的地貌名称是( )A ・河漫滩B ・冲积扇C.三角洲 D •侵蚀平原9.按照“在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在址 Q 地聚落选 的最佳位置是( )A .甲B .乙C.丙D. T答案:8.B 9.B下图表示一条河流流经不同性质的岩层地区。

18年4月13日流水作用与地貌-2018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含解析

18年4月13日流水作用与地貌-2018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含解析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安徽省A10联盟2018届高三开年考)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

下图为贵州绥阳河洞壶穴的演化过程图,从发育阶段看,其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Ω”倒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

据此完成1—3题。

1.壶穴形成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 C.秋季 D.冬季2.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A.甲乙丙B.丙乙甲C.乙甲丙D.乙丙甲3.壶穴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小的因素是A.气温B.降水量C.地势 D.基岩性质【参考答案】1.B 2.C 3.A2.读材料可知,壶穴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Ω”倒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

乙图壶穴如“碟型”,甲图壶穴如“Ω”倒型,丙图壶穴如“锅”型。

故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乙甲丙。

故选C 。

3.读材料可知,壶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流水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与降水量、地势、基岩性质关系密切,与气温关系较小。

故选A 。

河流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河流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测蚀。

不同河段和流动不同时期,河流侵蚀方式不同,地貌也不同,如下图。

2.河流堆积地貌大石河位于燕山褶皱带的西部,地质构造复杂,河流蜿蜒曲折,其中甲、乙、丙、丁四河段村庄都分布于河流北岸,但丁河段村庄经常遭受洪涝灾害。

下图为大石河不同河段河流流向、聚落分布和地层剖面图。

据此完成1—3题。

1.凉水泉至九道河泉河段河谷的主要成因是A .冰川侵蚀B .流水溶蚀C .背斜成谷D .向斜成谷2.图示河段沉积物多的主要季节和沉积地貌最显著的分别是A .夏季、甲B .夏季、乙C .秋季、丙D .秋季、丁3.对比甲、乙、丙三河段村庄的分布位置,丁河段村庄多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A .位于河流凹岸,雨季河流易决堤B .位于河流凸岸,泥沙淤塞河道C .植被稀疏,河水含沙量大D .河谷地势较低,排水不畅答案【答案】1.C 2.B 3.A【解析】1.凉水泉至九道河泉河段河谷的地质剖面图岩层向上拱,可判断该河谷带为背斜,背斜顶部张裂,在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河谷。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节风成地貌课后训练含解析1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节风成地貌课后训练含解析1

第二节风成地貌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读下列景观图,完成1~2题。

1.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A。

①②B。

②④C.③④D.②③2。

四种地貌中,因沉积作用形成的是()A。

①② B.②③C.③④D。

①④答案:1。

B 2.A解析:第1题,四种地貌分别是河口三角洲、风积沙丘、河流侵蚀峡谷、风蚀地貌。

第2题,河流入海时,因流速降低,所挟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段淤积延伸、填海造陆,逐渐形成河口三角洲。

风力挟带的泥沙在遇到阻力或风速减弱时,沉积下来形成沙丘。

“牛肝地”是指在红层软岩分布地区形成的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牛肝地”形成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的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ab3.该“牛肝地"最可能位于()A.新疆B.江西C。

青海D。

陕西4.“牛肝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气候变异B.地表形态变化C。

过度农业活动D.土壤肥力变化5。

土壤一般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部分组成。

在该地区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A.土壤厚度增大B.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C。

土壤肥力提高D。

土壤水分含量增大答案:3.B 4.C5。

B解析:第3题,根据图文信息可知,该“牛肝地”有红层软岩分布,原来的植被是常绿阔叶林,最可能在江西,B项对。

新疆位于西北内陆,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A项错.陕西主要属于温带,是落叶阔叶林,D项错。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植被以高寒草甸为主,C项错。

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牛肝地"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是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说明缺少植被保护。

江西位于湿润区,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农业活动。

第5题,根据图2可知,该地区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说明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B项正确。

6.下面四幅图中的地貌形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答案:B解析:B图地貌形态是风蚀蘑菇,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什么

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什么

风⼒作⽤形成的地貌是什么 风⼒作⽤与流⽔作⽤是两种重要的外⼒作⽤,在外⼒作⽤发育的地貌中这两种作⽤占据重要地位。

风⼒作⽤形成的地貌是什么呢?店铺在此整理了风⼒作⽤形成的地貌的资料,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风⼒作⽤形成的地貌介绍 风沙地貌在风⼒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貌。

亦称风成地貌,可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两⼤类。

⼀、风沙地貌定义:风对地表松散堆积物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地貌,称为风沙地貌。

⼆、风沙地貌形成条件:表到处都可有风,但只有当风吹扬起地表松散颗粒,形成风沙流的过程中,才能形成各种风沙地貌。

三、风沙地貌分布范围: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旱⽓候区。

那⾥⽇照强、昼夜温差⼤、物⼒风化盛⾏、降⾬少(⼩于250mm/a)⽽集中,年蒸发量⼤,常超过降⾬量数倍甚⾄数百倍,植物被稀疏矮⼩,疏松的沙质地表裸露,特别是风⼤⽽频繁,所以风沙作⽤就成为⼲旱区塑造地貌的主要营利。

当然,风沙作⽤并不局限于⼲旱区,在半⼲旱区和⼤陆性冰川外缘,甚⾄在植被稀少的沙质海岸、湖岸和河岸,也有风沙作⽤,也可形成风沙地貌。

风蚀地貌(wind-erosion landform),是经由风和风沙流对⼟壤表⾯物质及基岩进⾏的吹蚀和磨蚀作⽤所形成的地表形态。

我国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区在青海柴达⽊,南疆和⽥、罗布泊,东疆哈密、吐鲁番,北疆克拉玛依附近地区。

风⼒对地⾯物质的吹蚀和风沙的磨蚀作⽤,统称风蚀。

风蚀作⽤形成风蚀地貌。

中国沙漠地区的风蚀地貌,除被⼴⼤沙丘所埋没的以外,在⼤风区域还有⼴泛的出露,特别是正对风⼝的迎风地段,发育更为典型。

主要分布在柴达⽊盆地的西北部,塔⾥⽊盆地东端的罗布泊洼地,东疆以及准噶尔盆地的西北部等地。

风积地貌(wind-accumulated landform)主要是指沙漠地区的沙丘⽽⾔。

沙丘在中国沙漠⾥分布⾯积最⼴⼤,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浩瀚⽆垠的茫茫沙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2016·湖北联考)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a、b、c、d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 溶洞—a
B.裂谷—b
C. 瀑布—c
D.沙丘—d
2. 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 )
A. a
B.b
C. c
D.d
1. A 【解析】由图可知,a、b、c、d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溶洞是由流水对石灰岩的溶蚀而形成的;裂谷是板块张裂而成,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沙丘是沙漠地区常见的风力堆积地貌。

2. B 【解析】题中“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反映的是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密度很大,这是风力搬运作用的表现。

(2016·南通三模)影响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发育形成的外力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

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读图回答3~4题。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4. 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3. A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表示流水搬运作用,d表示流水沉积作用。

4. B 【解析】由上题可知,c为流水搬运作用。

在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现象。

5. (2016·广州调研)流域自然侵蚀速率是反映流域地貌形态变化的重要指标。

据研究,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自然侵蚀速率远低于南亚恒河流域,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降水量
C. 植被类型
D.城市化水平
5. A 【解析】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主要位于平原地区,虽然该地降水很丰富,但受地形的影响,水流速度慢,故自然侵蚀速率低。

6. (2016·浙江名校联考)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以山麓谷口
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

它是冲积平原的一部分,规模大小不等,从数百平方米至数百平方千米。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形成大规模冲积扇的是( )
A. 甲
B.乙
C. 丙
D.丁
6. D 【解析】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知,丁地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其下游有广阔的平原,有利于大规模冲积扇的形成。

读“渭河水系示意图”,回答7~8题。

7. 渭河谷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 地壳断裂陷落
D.地壳褶皱凹陷
8. 渭河河道具有北移的历史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南岸支流多,流速快
B.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