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示范文本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范文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进步,一些行业和职位对职工的听力产生了潜在的风险。
为保护职工的听力健康,提高职工的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我公司制定了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职工在工作中的听力保护措施,确保职工享有良好的听力健康。
二、管理目标:1. 确保职工的听力安全,预防职工因工作原因导致的听力损伤和职业病发生。
2. 提高职工的职业素质和生产效率,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管理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需要使用听力的职工,包括生产车间工人、办公室职员、销售人员等。
四、管理措施:1. 职工入职时,应进行听力检测,确保其听力达到公司规定的标准。
2. 职工使用噪音产生设备时,必须佩戴防护耳塞或耳罩。
公司将配备防护耳塞或耳罩,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3. 职工从事需要长时间接触噪音环境的工作时,应定期进行听力检测,确保听力没有受到损伤。
4. 公司将组织职工参加听力保护培训,提高职工的听力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5. 公司将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噪音检测,确保噪音值在允许范围内,并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噪音。
6. 公司将落实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职工的听力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同时,鼓励职工积极反馈自己的听力健康问题。
7. 公司将建立健全的职工听力保护档案,详细记录职工的听力情况和保护措施。
8. 公司将建立奖惩机制,对于听力保护不到位或不重视听力保护的职工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予以纪律处分。
五、职工权益保障:1. 职工在工作过程中有权拒绝进行可能会对听力健康产生危害的工作。
2. 职工有权知晓工作环境的噪音情况,并参与噪音监测和治理工作。
3. 职工有权定期进行听力检测,并获得相应的检测报告和建议。
4. 公司不得因职工因工作原因导致的听力损伤而降低其职位或薪资待遇。
六、管理责任:1. 公司领导层要高度重视职工的听力保护工作,明确责任人,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2. 各部门负责人要主动配合公司的听力保护管理工作,确保措施的有效执行。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范本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职工的听力健康,防止职工因工作环境中的噪声造成听力损害,提高职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组织的职工,包括企业员工、公务员、农民工等。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噪声是指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工作环境噪声限值的声音。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落实职工听力保护管理的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噪声对职工听力造成危害。
第五条职工应当积极参与听力保护学习,学会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设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听力保护设备,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第二章噪声检测与评估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每年对工作环境中的噪声进行检测和评估。
第八条噪声检测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九条噪声评估应当根据检测结果,综合考虑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噪声频谱等因素,确定是否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工作环境噪声限值。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将检测和评估结果向职工公示,并采取措施降低噪声水平。
第三章职工听力保护设施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防护设备,并确保职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工听力保护设施,并定期维护、检修。
第四章噪声防治措施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降低或消除噪声。
第十四条噪声防治措施应当包括但不限于:隔声、吸声、降噪等。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工作环境噪声限值。
第五章健康监护与救治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进行职工的听力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并建立个人听力档案。
第十七条职工听力检查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八条职工听力检查结果异常的,应当给予相应的健康监护和救治。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九条用人单位未落实职工听力保护管理的责任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
第二十条用人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导致职工听力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范本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是为了保障职工听力健康,预防职业性听力损伤,确保职工工作生产安全,制定的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职工,包括全体员工、劳务派遣工、临时工等。
第三条职工听力保护的目标是降低噪声暴露对职工听力的影响,预防职业性听力损伤。
第四条本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明确职责和要求。
第五条职工应自觉遵守本制度,积极参与听力健康的宣传教育和防护培训。
第六条本制度的内容如需调整,应经过单位审批确定,并及时通知全体职工。
第七条上级单位以及有关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机构将对本单位执行本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职责第八条单位负责人应制定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九条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职工听力保护工作的组织和监督,落实职工听力保护的各项措施。
第十条安全生产部门负责组织职工听力保护的宣传教育,并制定噪声控制措施。
第十一条医务室负责职工听力的监测和诊断,同时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指导。
第十二条班组长负责监督和管理本班组职工的听力保护工作,并记录相关情况。
第三章职工听力保护考核和培训第十三条单位应定期对所有职工进行职业性听力损伤的筛查,及时发现听力健康问题。
第十四条职工进入工作岗位前,应接受职工听力保护培训,并掌握相关保护知识和技能。
第十五条噪声暴露较高的职工,应定期进行听力检测,并建立个人的听力健康档案。
第十六条职工听力损伤危险性较大的工种,应定期进行听力检测,并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
第十七条对于新进厂的职工,应加强对其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职工的风险识别能力。
第四章职工听力保护措施第十八条单位应通过工程控制措施降低噪声,例如进行隔音、改进设备、调整生产工艺等。
第十九条单位负责人应采购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设备,并指导职工正确使用。
第二十条对于噪声暴露较高的岗位,应设立标识,提醒职工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设备。
第二十一条单位应定期对防护设备进行检查,损坏或失效的设备应及时更换。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范文(3篇)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职工的听力健康,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根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在职职工和顶岗实习生,对于其他人员,同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建立和维护一个合理的工作环境,预防和减少职工因工作环境导致的听力损害。
第四条本公司将加强对职工的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第二章职工听力保护的责任第五条公司负责制定并完善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职责和措施。
第六条公司应当组织职工进行听力保护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职工对听力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第七条职工应当自觉遵守公司的听力保护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听力保护设备。
第八条上级部门负责对所辖部门的职工进行听力保护相关的指导和督促,确保听力保护工作的落实。
第九条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职工的听力保护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第十条职工具体工作岗位的责任主体应当做好职工听力保护工作,提供必要的听力保护设备和设施。
第三章职工听力检测与评估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定期组织职工的听力检测与评估工作,以了解职工的听力状况和听力损伤风险。
第十二条职工应当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听力检测与评估活动,配合相关工作的进行。
第十三条公司将对听力检测与评估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记录,为改善工作环境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第十四条职工如果发现自己的听力存在问题,应当及时向上级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报告,并积极配合相关调查和处理工作。
第四章职工听力防护设备和设施第十五条公司应当配备和提供必要的职工听力防护设备和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耳塞、耳罩等。
第十六条职工应当正确佩戴和使用听力防护设备,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第十七条公司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职工听力防护设备和设施,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五章职工听力保护的奖励和惩处第十八条对于积极参与职工听力保护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个人和集体,公司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三篇)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管理规定旨在保护职工的听力健康,规范企业的职工听力保护工作,提高职工的听力保障水平。
第二条适用对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组织,以及使用噪音源的个体工商户。
第三条职工听力保护的原则: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治相结合、依法管理。
第四条职工听力保护的目标是保障职工的听力安全,减少职业性听力损失发生,提高职工的听力健康水平。
第五条监管机构:根据职权范围,各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本规定。
第六条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建立职工听力保护工作机构和小组,明确职责,并配备专门的听力保护人员。
第二章职工听力保护的基本要求第七条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进行噪声源的调查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噪声防治措施和听力保护措施,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第八条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通过技术措施、组织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等途径,降低噪声对职工听力的影响。
第九条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对噪声超标的场所和岗位,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对噪声超标的场所和岗位的职工进行定期听力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并向职工提供相应的个别防护用具。
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对特殊情况下受噪声影响较大的职工,制定个别保护措施,并提供相应的个别防护用具。
第十二条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进行职工听力宣传教育,加强职工对听力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第十三条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在职工新入职时,对其进行听力检查,并告知职工有关保护听力的知识和方法。
第三章职工听力保护的监督与检查第十四条职工听力保护工作的监督与检查由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负责,对不符合要求的,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和追究责任。
第十五条各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应每年定期检查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职工听力保护工作,对检查结果进行公示。
第十六条职工有权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违反职工听力保护规定的行为。
第十七条职工有权要求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提供听力保护的相关信息、装备和检测结果,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予以积极配合。
【最新】听力保护管理规定(二篇)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
听力保护管理规定(二篇)
目录:
听力保护管理规定一
水力发电厂继电保护管理规定二
- 1 -
听力保护管理规定一
1、职工听力保护系指噪声、听力测试与评定、工程控制措施、护耳器的要求及使用、职工培训以及记录保存等。
2、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人员)负责制定职工听力保护计划并组织实施。
3、单位应在噪声作业场所设置监测点。
按卫生部《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的测量方法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测。
在作业场所噪声水平可能发生改变时,应及时监测变化情况。
4、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本单位每工作8小时暴露于等效声级大于等于85dB(以下简称Laeq,885dB)的职工人群。
监测结果应以书面或公告形式通知有关职工。
凡Laeq,885dB的作业场所应有警示标识,进入该区域作业人员应佩戴具有足够声衰减值、合适有效的护耳器。
5、凡接触噪声的职工应按照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第23号令)的检查项目及周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避免职业禁忌者从事接触噪声作业。
6、对于暴露于Laeq,885dB的职工,应按听力保护规范的听力测试与评定方法进行基础听力测定和定期跟踪听力测定,评定职工是否发生高频标准听阈偏移(HSTS)。
对于发生高频标准听阈偏移的职工,应采取听力保护措施,防止听力进一步下降。
7、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中,应加强对噪声源的工程控制,噪声控制设计应符合GBJ87《工业企业噪声控
2 / 2。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保护职工的听力健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从事噪声环境下工作的职工。
第三条本规定的宗旨是:保护职工的听力健康,防止职业性听力损失的发生,提高工作质量和生产效率。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制定并执行符合国家标准的噪声控制标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职工的日常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性听力损失的认识,增强防护意识,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和技巧。
第二章工作环境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的噪声评估,确保噪声水平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第七条对于噪声水平超过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工作环境,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降低噪声水平。
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噪声检测设备,并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对噪声环境进行标识,提醒职工注意噪声危害。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制定噪声暴露限值,限制职工的噪声暴露时间。
第三章个人防护措施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噪声环境的特点,向职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设备,并提供必要的使用培训。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确保个人防护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测和维护。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鼓励职工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并提供必要的监管和指导。
第十四条职工在工作期间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第四章健康监测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职工进行听力检测,确保职工的听力健康状况。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职工的听力检测结果和职业暴露情况。
第十七条职工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查询自己的健康档案,并享有相应的知情权。
第五章处罚与执法第十八条对于违反本规定的用人单位,依法可以给予罚款、行政处分等相应的处罚。
第十九条用人单位应当配合相关部门的检查与调查,并积极整改。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用人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模版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为了保护职工的听力健康,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
该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噪声作业的职工,并对相关职工的听力保护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
二、职工听力保护的目标1. 确保职工的听力健康,预防职业性听力损失的发生;2. 减少噪声对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况影响;3. 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4. 防止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5. 推动公司噪声治理和环境改善。
三、职工听力检测1. 该公司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组织职工进行定期听力检测,并建立相关档案;2. 职工入职时应进行初始听力检测,便于后续比对和评估;3. 根据职工的工作任务、职业暴露时间和噪声暴露水平,设定不同的听力检测周期;4. 职工出现听力异常症状时,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检测和评估;5. 职工离岗时,应重新进行听力检测,以保证离岗时的听力情况与入职时基本一致。
四、职工个人防护设备1. 该公司将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职工个人防护设备,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使用培训;2. 职工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设备,保证其有效防护作用;3. 个人防护设备应定期检测和维护,出现损坏或失效的情况应及时更换;4. 职工离岗时,应及时归还个人防护设备。
五、噪声控制与管理1. 该公司将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工作场所噪声;2. 进行噪声源管理,对噪声源进行合理布局和隔离,选用低噪声设备;3. 定期对噪声源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4. 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措施,如加装隔音、消音设备等;5. 严格控制噪声暴露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强度和休息间隔;6. 对新入职职工和从事特殊噪声环境作业的职工,进行专门的噪声防护培训。
六、职工培训和教育1. 该公司将组织职工进行听力保护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2. 对新入职职工进行系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培训,加强其对职业危害和防护的了解;3. 定期开展职工听力保护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向职工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4. 建立健全职工听力保护宣传教育档案,记录培训内容和效果。
听力保护管理规定模版

听力保护管理规定模版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与依据本规定旨在保护职工听力健康,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依据《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第2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或接触噪声等有害物质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第2章职责与义务第3条监管机构职责工商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监管与检查,确保其采取有效的听力保护措施。
职业健康监督机构应对噪声等有害物质进行检测与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与指导。
劳动保障部门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保护,制定相关政策与标准。
第4条企事业单位职责企事业单位应进行职业危害因素评估与监测,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国家标准。
为从业人员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并进行必要的培训与教育。
建立健全听力保护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工作程序与标准,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组织定期的职工听力检查,并记录相关数据。
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职工听力损失的情况,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第3章环境控制第5条分级管理根据噪声等有害物质的程度,将工作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噪声等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噪声等级为1级的区域应采取最严格的环境控制措施,确保噪声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第6条噪声源控制企事业单位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控制噪声源,减少噪声的发生与传播。
选择低噪声设备或采用隔音措施等措施来降低噪声水平。
定期对噪声源进行检修与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与无噪声排放。
第4章个人防护第7条个人防护设备企事业单位应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设备,并保证其有效使用。
个人防护设备包括耳塞、耳罩等,要进行合理的选择与配置。
第8条培训与教育企事业单位应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与听力保护方面的培训与教育。
培训内容应包括噪声对听力健康的危害、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第5章监测与检测第9条听力检查企事业单位应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检查结果应有记录,并保存相关资料。
第10条职业健康监测职业健康监督机构应对企事业单位进行职业健康监测与评估,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与指导。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模版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职工听力保护的管理和保障,保护职工的听力健康,促进职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特制定本听力保护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噪声作业的职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合同工等。
第三条职工听力保护的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责任明确、全员参与。
第四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职工听力保护的目标、职工听力保护的责任分工、职工听力检测和评估、职工听力保护设施和装备、职工听力保护宣传教育、职工听力损害的处理和赔偿、职工听力保护的监督和考核。
第五条本制度的实施和执行由本单位的相关部门具体负责。
第二章职工听力保护的目标第六条本单位的职工听力保护的目标是预防职工因噪声作业而造成的听力损伤,使职工听力处于正常水平。
第七条职工听力保护的具体目标包括:(一)预防职工因噪声作业而造成的听力损伤,降低职工的听力损失率;(二)提高职工的噪声环境的认识和意识,增强职工对噪声危害的防范能力;(三)提供适宜的听力保护设施和装备,保障职工的听力健康;(四)加强职工听力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职工对听力保护的重视;(五)建立健全职工听力保护的监督和考核机制,确保职工听力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职工听力保护的责任分工第八条本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职工听力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
第九条本单位的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组织职工听力检测和评估工作,并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听力保护方案。
第十条本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职工听力保护培训计划,提高职工对职业病预防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一条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部门负责组织职工听力保护设施和装备的采购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十二条本单位的各部门和单位负责将职工听力保护纳入到工作计划,并落实职工听力保护的具体措施。
第四章职工听力检测和评估第十三条职工的听力检测和评估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
第十四条职工的听力检测和评估工作包括以下内容:(一)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入职前的听力检测和评估;(二)定期对从事噪声作业的职工进行听力检测和评估;(三)对职工个体的听力进行跟踪和记录,及时发现听力异常情况;(四)对职业病病人进行听力康复和评估。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范文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职工的听力健康,促进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的职工,包括正式职工、临时职工、劳务派遣职工和实习生等。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制定职工听力保护措施,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确保职工的听力健康。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落实职工听力保护的主体责任,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职工的噪声暴露,防止职工听力损伤。
第五条职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听力保护设施,保障其听力健康。
第二章职工听力保护措施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配备符合安全标准的听力保护设施,包括耳塞、耳罩、噪音屏障等,并提供必要的使用说明和培训。
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对噪声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采取隔声、吸声、减振等措施,保证工作环境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工听力健康档案,记录职工的职业暴露情况和听力检测结果,定期进行职工的听力检查。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设置噪声监测点,定期对工作场所的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教育,提高职工的听力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对职工的宣传,促使职工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第三章职工听力检测和评估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进行职工的听力检测和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并保存相关资料。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确保职工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听力检测,不得干扰和阻挠职工的检测活动。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选择合格的听力检测机构,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四条职工听力检测应当包括频率范围、听力损失程度、语音辨认能力等指标的评估,评估结果应当及时告知职工。
第十五条当职工在检测中发现听力损伤或者有其他听力异常情况时,用人单位应当指导职工及时就医,并提供必要的工伤鉴定和赔偿。
第四章监督与处罚第十六条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应当接受用人单位的监督和检查,用人单位应当组织内部对职工听力保护工作进行定期检查。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模版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职工的听力健康,预防职业性听力损害的发生,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包括合同工、临时工、派遣工、实习生等。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制定并执行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听力健康。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落实职工听力保护的主体责任,根据职工工作岗位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减少职业性听力损害。
第五条管理机构应当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合作,指导和帮助用人单位落实职工听力保护工作。
第二章职工听力检测与评估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工工作的特点,划定各工种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包括职业性听力检查。
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组织职工进行职业性听力检查,确保职工的听力状况得到评估和监控。
第八条职业性听力检查项目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检查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职工和用人单位。
第九条检查到职工患有职业性听力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调整职工工作岗位、减轻职工的听力负担,以及提供必要的康复和治疗。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性听力档案,记录职工的职业性听力检查结果,并将其作为职工健康监测的重要依据。
第三章职业性噪声防护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工作环境的噪声水平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
第十二条对于噪声环境较高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取技术措施予以降噪,如加装隔音设备、调整设备布置等。
第十三条对于噪声环境难以降低至符合标准要求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个体防护措施,如发放耳塞或耳罩、提供听力保护设备等。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加强职工的职业性噪声防护意识,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噪声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第四章职业性听力保护教育与培训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进行职业性听力保护教育与培训,使职工了解职业性听力损害的危害性和预防方法。
听力保护管理规定范本(2篇)

听力保护管理规定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定的目的是保护员工的听力健康,防止职业性听力损失的发生。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噪声环境下工作的员工。
二、定义1. 声级(dB):用于表示声音的强度水平的单位。
2. 耳塞:一种用于阻隔噪声的保护装置,可插入耳朵内。
3. 护耳器:一种用于阻隔噪声的保护装置,戴在耳朵外部。
4. 个人听力保护装置:指耳塞和护耳器。
三、听力保护管理责任1. 雇主责任1.1 雇主应根据噪声环境对工作场所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存在噪声危害,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1.2 雇主应提供适当的个人听力保护装置,并向员工提供使用说明。
1.3 雇主应进行定期的噪声监测,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1.4 雇主应提供培训,教育员工关于噪声危害及其防控方法的知识。
2. 员工责任2.1 员工应正确佩戴个人听力保护装置,并参与培训,提高对噪声危害的认识。
2.2 员工应定期接受听力检测,及早发现职业性听力损失的风险。
2.3 员工应向雇主报告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噪声问题,并配合雇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四、噪声控制措施1. 工程控制措施1.1 避免或减少产生噪声的过程或设备的使用。
1.2 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噪声源与员工的距离最大化。
1.3 采用隔音材料,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反射。
2. 行政控制措施2.1 增加员工轮班次数,减少个人接触噪声的时间。
2.2 安排员工进行噪声暴露的职业健康监测。
2.3 设立噪声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噪声危害。
3. 个体防护措施3.1 提供适当的个人听力保护装置。
3.2 鼓励员工正确佩戴个人听力保护装置,并定期检查装置的有效性。
五、个人听力保护装置的选择和使用1. 耳塞的选择和使用1.1 硅胶耳塞适合长时间佩戴,适用于噪声较低的环境。
1.2 枕头状耳塞适合较高噪声环境,能提供更好的隔音效果。
1.3 使用耳塞时应正确插入耳朵,并确保耳朵周围无外部漏气。
2. 护耳器的选择和使用2.1 护耳器应选用合适的尺寸和型号,以确保舒适性和隔音效果。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范文(4篇)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职工的听力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性噪声损伤,根据《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噪声作业的职工,包括直接接触噪声、经常接触噪声以及间接接触噪声的职工。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预防和控制职业性噪声损伤,保护职工的听力健康,提高工作环境质量。
第四条职工参加工作前应接受听力检查,建立个人听力档案,进行初步评估,评估结果应明确记录职工的听力健康状况。
第五条各级领导和噪声作业负责人应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职工听力保护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确保本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六条本制度由职工听力保护委员会负责监督执行。
职工听力保护委员会成员由单位聘请特定人员担任,包括医生、工会代表、安全负责人等。
第二章工作环境评估和控制第七条单位应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噪声评估,确保工作环境噪声水平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第八条单位应采取控制措施,降低噪声水平,确保职工的噪声接触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第九条噪声作业负责人应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合理安排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接触噪声。
第十条噪声作业负责人应配备个体防护设备,如耳塞、耳罩等,向职工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进行培训,确保正确使用。
第三章职工监测和评估第十一条单位应建立职工的听力监测和评估制度,定期对职工进行听力检查。
第十二条单位应对听力受损的职工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包括调整工作岗位、减少噪声接触量等,以预防进一步听力损害的发生。
第十三条职工听力检查结果应及时反馈给职工,提供相应的听力保健指导。
第十四条对于听力损伤明显的职工,单位应积极配合职工就医,确保职工能够及时接受相应治疗。
第四章培训和宣传第十五条单位应定期开展职工听力保护培训,提高职工对噪声危害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第十六条单位应建立相关的宣传制度,通过公告栏、内部刊物等渠道,向职工宣传噪声危害的知识和防范方法。
第十七条单位应对职工进行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培训,确保职工能够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2023年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

2023年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____年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职工的听力健康,预防职业性听力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各类用人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机关和农民合作社等所聘用的劳动者。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职工的职业性听力损失。
第四条职工应当积极参与职工听力保护工作,自觉遵守职工听力保护规定,依法履行职工听力保护义务。
第五条政府应当加强对职工听力保护的管理和指导,加大职工听力保护的宣传力度,推动职工听力保护工作的开展。
第二章职工听力保护的法律义务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特点,采取必要的技术、管理和个体防护措施,确保职工的听力健康。
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进行职工的听力检测,确保职工的听力状况符合职业性听力损失的防护标准。
第八条职工发现自己的听力有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并要求用人单位为其进行听力检测。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提供相应的听力保护用品,并确保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三章职工听力保护的技术措施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采用噪声控制技术,减少工作场所的噪声污染。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工作环境和职工工作特点,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体防护设备,并确保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配备适当的防护设施,对噪声环境进行有效控制。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合理安排职工的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下。
第四章职工听力保护的管理措施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工听力档案,记录职工的听力检测情况和职业性听力损失情况。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进行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特别是对噪声工作岗位的职工要加强健康监测。
第十七条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帮助职工减轻职业性压力。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模版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护职工的听力健康,防止职业性噪声致聋职业病的发生,制定本管理规定。
本管理规定以《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具有工伤保险关系的劳动者及用人单位。
第三条定义1. 职业性噪声: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并对职工的听力健康构成威胁的噪声。
2. 工作场所:指职工进行工作的场所,包括办公室、生产车间、仓库等。
3. 职业病防治措施:指用人单位为了防止职工患上职业病所采取的各种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职业病危害监测、控制等措施。
第二章职业性噪声的评估第四条职业性噪声的评估方法用人单位应当通过噪声测量等方法,对工作场所内的职业性噪声进行评估。
第五条职业性噪声评估的指标职业性噪声评估应当包括以下指标:1. A声级和C声级:用于评估噪声的强度。
2. 频率特性:描述噪声的频率分布特性。
3. 频谱分析:用于分析噪声的频谱特性。
第六条职业性噪声评估的结果报告用人单位应当将职业性噪声评估的结果制作成报告,并妥善保管备查。
第三章职业性噪声的控制第七条职业性噪声控制的目标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各种措施,使职业性噪声的接触水平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
第八条职业性噪声控制的措施1. 技术措施:采用隔声措施、吸声材料等措施降低噪声传播和产生。
2. 组织措施:安排轮班作业,缩短噪声暴露时间。
3. 个体防护措施:为职工提供个体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
第九条职业性噪声控制的实施用人单位应当制定噪声控制方案,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同时,应当对噪声控制措施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第四章职工听力检查第十条职工听力检查的对象用人单位应当对噪声岗位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听力检查。
第十一条职工听力检查的内容职工听力检查应当包括:1. 纯音听阈测定:确定职工的听觉丧失程度。
2. 语音测试:评估职工的听力功能。
第十二条职工听力检查的频率职工听力检查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检查频率,但至少应当每年进行一次。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范本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范本听力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职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职工的听力健康,制定并严格执行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职工的听力健康,预防职业性听力损失,调整工作环境,提高职工的工作质量和生产效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劳动者及其所从事的各类产业和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职工听力保护应遵循科学、合理、预防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职工听力保护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管理,确保规定的落实。
第二章职工听力保护工作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应进行职工听力保护工作的评估,确定存在职业性噪声的岗位和工作环境,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
第六条企事业单位应对存在职业性噪声的岗位和工作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确保噪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第七条企事业单位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少噪声对职工听力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安装隔音设备,调整生产工艺等。
第八条企事业单位应加强职工听力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职工对职业性噪声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第三章职工听力保护管理第九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对职工的听力进行检测,发现职业性听力损害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应为职工提供适宜的工作场所和劳动保护设施,确保噪声控制合理有效。
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职业性听力损害的预防和控制档案,存档相关记录,做到防控工作的可追溯。
第十二条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职工的日常听力检查,发现职工自发性听力下降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减噪措施。
第十三条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职工听力损害的跟踪调查,总结经验,完善职工听力保护工作。
第四章职工听力保护的法律责任第十四条违反本规定的企事业单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责令改正,罚款,吊销相关经营许可等。
第十五条违反本规定导致职工发生职业性听力损害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并向职工提供相应的医疗费用和康复服务。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范文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护职工的听力健康,维护工作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公司职工以及与公司合作的外来劳务人员。
第三条定义1.职工听力保护: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管理方法,保护职工在工作中不受噪声等危害因素对听力的损伤。
2.噪声:指由于机械装置、聚会活动、交通等自然环境或工作环境产生的有害声音,其声压水平超过国家标准所规定的限制值。
3.听力损失:指由于长期暴露在噪声等危害因素下,造成职工产生慢性耳蜗损伤,耳朵听力功能下降的现象。
4.个体防护措施:指为职工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耳罩等,用以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害。
5.职业病防护设施:指安装在工作场所的吸声设备、隔声墙等,用以减少噪声的传播和扩散。
6.职工个人听力检测:指定期对职工进行听力检测,评估其听力健康状况。
7.职业病防治宣教:指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职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认识和实践。
8.工作岗位评估:指对工作岗位的噪声等危害因素进行评估,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国家标准。
第二章职工个人防护第四条个体防护设备1.公司将为工作环境中受到噪声较大影响的职工提供个体防护设备,并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职工在工作中必须正确佩戴个体防护设备,并妥善保管,不能私自更换、损坏或遗失。
3.公司将定期检查个体防护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对使用不当或损坏的设备进行更换。
4.职工发现个体防护设备有质量问题或对防护效果有异议时,应及时向公司反映,并配合公司进行检测或更换。
第五条工作岗位评估1.公司将对所有工作岗位进行噪声等危害因素的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对于超过国家标准的噪声环境,公司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降噪至符合标准要求。
3.公司将定期对工作岗位进行检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设施。
第三章职工个人保健第六条职业病防护宣传1.公司将定期开展职业病防护宣传活动,提高职工对职业病防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听力保护管理规定范本

听力保护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听力健康,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单位的职工。
第三条职工在工作过程中要用于保护听力的个人防护设施废弃、有意或无意地损坏的,由职工或所在部门承担相应责任。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设置保护职工听力健康的机构,负责听力检测、防护设施的配备和管理、职工培训等工作。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的听力防护档案,记录职工的听力检测结果、防护设施配备情况等信息,随职工的流动进行相应调整。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组织职工参加有关职业健康知识的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和防护能力。
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了解职业病危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以及相关规定公告在显眼的地方。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召开听力保护知识宣传会,提醒职工注意保护听力,加强职工的职业健康知识。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注重职工生活环境的改善,做到通风良好、噪音低、清洁整齐。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职工的健康监测,定期对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及时排查并处理职业病问题。
第十二条职工有权拒绝非法超时劳动或者非法加班,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第十三条职工在发现工作环境存在不安全因素时,有权提出整改要求,用人单位应当积极配合。
第十四条本规定没有规定的,可参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职工的义务第十五条职工应当认真参加听力检测,积极配合职业健康监测工作。
第十六条职工应当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设施,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设施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维修。
第十七条职工在发现工作任务与个人身体状况不适应时,应当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由用人单位调整工作安排。
第十八条职工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相关管理规定,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十九条职工应当积极参加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职业健康意识和防护能力。
第二十条职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相对安全、无职业病的工作环境,有权拒绝危害职业健康的工作任务。
32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1、目的确保对公司内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控制,避免员工发生听力损伤。
2、范围适用于在公司上班的所有人员。
3、具体规定办法3.1职工听力保护系指噪声监测、听力测试与评定、工程控制措施、护耳器的要求及使用、职工培训以及记录保存等方面内容。
3.2公司环安科和生产技术部负责制定职工听力保护计划并组织和实施。
3.3根据有关法规要求,应在噪声作业场所设置监测点。
按卫生部《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的测量方法至少每半年进行1次监测。
在作业场所噪声水平可能发生改变时,应及时监测变化情况。
3.4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本单位每工作8h暴露于等效声级大于等于85dB(以下简称“L aeq,≥85dB”)的职工人群。
监测结果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职工。
凡L aeq,8≥85dB的作业场所应8有警示标识,进入该区域作业人员应佩戴护耳器。
3.5凡接触噪声的职工应按照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第23号令)的检查项目及周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避免职业禁忌者从事接触噪声岗位作业。
3.6对于暴露于L aeq,8≥85dB的职工,应按听力保护规范的听力测试与评定方法进行基础听力测定和定期跟踪听力测定,评定职工是否发生高频标准听阈偏移(HSTS)。
对于发生高频标准听阈偏移的职工,应采取听力保护措施,防止听力进一步下降。
3.7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中,应加强对噪声源的工程控制,噪声控制设计应符合GBJ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和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90dB的作业场所,应当优先考虑采用规范上要求的工程措施,降低作业准》的规定。
L aeq,8场所噪声。
噪声控制设备应经常维修保养,确保噪声控制效果。
3.8按听力保护规范要求,暴露于L aeq,8≥85dB工作环境中的职工应佩戴具有足够声衰减值、合适有效的护耳器。
3.9应对职工进行听力保护培训,主要内容包括:1)噪声对健康的危害;2)听力测试的目的和程序;3)噪声实际检测结果及噪声危害控制的一般方法;4)各类型护耳器的优缺点、声衰减值和如何选用、佩戴、保管和更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职工听力保护管理规定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条职工听力保护系指噪声、听力测试与评定、工
程控制措施、护耳器的要求及使用、职工培训以及记录保
存等。
第二条直属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职工听力
保护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三条根据有关法规要求,应在噪声作业场所设置监
测点。
按卫生部《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
发〔1999〕第620号)的测量方法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检
测。
在作业场所噪声水平可能发生改变时,应及时监测变
化情况。
第四第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本单位每工作8小时暴露
于等效声级大于等于85dB(以下简称“Laeq,8≥
85dB”)的职工人群。
监测结果应以书面或公告形式通知有关职工。
凡Laeq,8≥85dB的作业场所应有警示标识,进入该区域作业人员应佩戴护耳器。
第五条凡接触噪声的职工应按照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0xx年卫生部第23号令)的检查项目及周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避免职业禁忌者从事接触噪声作业。
第六条对于暴露于Laeq,8≥85dB的职工,应按听力保护规范的听力测试与评定方法进行基础听力测定和定期跟踪听力测定,评定职工是否发生高频标准听阈偏移(HSTS)。
对于发生高频标准听阈偏移的职工,应采取听力保护措施,防止听力进一步下降。
第七条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中,应加强对噪声源的工程控制,噪声控制设计应符合GBJ 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和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
Laeq,8≥90dB的作业场所,应当优先考虑采用工程措施,降低作业场所噪声。
噪声控制设备应经常维护保养,确保噪声控制效果。
第八条按听力保护规范要求,暴露于Laeq,8≥85dB 工作环境中的职工应佩戴具有足够声衰减值、合适有效的护耳器。
第九条应对职工进行听力保护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1.噪声对健康的危害;
2.听力测试的目的和程序;
3.噪声实际检测结果及噪声危害控制的一般方法;
4.各类型护耳器的优缺点、声衰减值和如何选用、佩戴、保管和更换等。
第十条应建立健全听力保护档案,主要内容包括:
1.噪声岗位基本情况;
2.作业场所噪声监测结果及评价;
3.接触噪声职工的听力测定和定期体检结果;
4.控制噪声工程项目的开展情况;
5.噪声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台账。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