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重难点突破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最新-高中化学《分子的性质》教案3 新人教版选修3 精

最新-高中化学《分子的性质》教案3 新人教版选修3 精

第二课时[复习]分子的极性判断标准,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过渡]今天我们利用已学过的分子结构理论,继续研究物质的其它性质。

[板书]四、溶解性[讲述]物质相互溶解的性质十分复杂,有许多制约因素,如温度、压强等。

从分子结构的角度,存在“相似相溶”的规律。

蔗糖和氨易溶于水,难溶于四氯化碳;而萘和碘却易溶于四氯化碳,难溶于水。

如果分析溶质和溶剂的结构就可以知道原因了:蔗糖、氨、水是极性分子,而萘、碘、四氯化碳是非极性分子。

通过对许多实验的观察和研究,人们得出了一个经验性的“相似相溶”的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

[板书]1、“相似相溶”的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

[讲述]水是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极性溶质比非极性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如果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相反,无氢键相互作用的溶质在有氢键的水中的溶解度就比较小。

[板书]2、溶解度影响因素:溶剂的极性、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讲述]此外,“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

例如,乙醇的化学式为CH3CH20H,其中的一OH与水分子的一OH相近,因而乙醇能与水互溶;而戊醇CH3CH2CH2CH2CH20H中的烃基较大,其中的一OH跟水分子的一OH的相似因素小得多了,因而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板书] 分子结构的相似性。

[强调]另外,如果遇到溶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如S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后者可溶于水,因此,将增加SO2的溶解度。

[思考练习]1、比较NH3和CH4在水中的溶解度。

怎样用相似相溶规律理解它们的溶解度不同?2.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用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等)溶解油漆而不用水?3、在一个小试管里放入一小粒碘晶体,加入约5mL蒸馏水,观察碘在水中的溶解性(若有不溶的碘,可将碘水溶液倾倒在另一个试管里继续下面的实验)。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2章第2节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 (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2章第2节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 (2)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1将抽象的理论模型化,化难为简,详略得当,有效教学2创设橡皮泥制作等活动,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出价层对子对互斥理论与空间构型的有机整合和熟练运用。

3注重学习中所蕴含的化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新课标要求,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为三维教学目标,遵循素质教育教学理念。

引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培养逻辑思维、化学素养和优秀学习品德的教育二教材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要求,在已学习共价键的知识基础上,本节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

通过学习,学生能在分子水平上,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认识无知的分子和离子的构型,使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对前后知识逻辑性的延伸运用,对分子知识的有效理解得以提高。

三学情分析选修三《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物质的结构知识涉及微观世界,抽象,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

学习方法都很欠缺;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要求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等。

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起点低,并充分利用橡皮泥制做分子模型、游戏活动等,用宏观结构体现微观结构来达到目的,并引起学生的兴趣,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知识技能1使学生正确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2学会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能力培养1通过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教学,提升学生化学理论素养。

2通过探究分子的立体构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自学能力。

思想情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切身感悟化学学科的奇妙,体验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和自信。

在质疑、体会、反思中提升内在素养。

五重点难点分子的立体构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六教学策略和手段探究式教学法,模型自做,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使用。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章末复习 教案2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章末复习  教案2

分子结构与性质 章末复习一、共价键和配位键 1.共价键的分类与存在(1)分类共价键电子云的重叠方式σ键(头碰头、轴对称)s­p σ键s­s σ键p­p σ键π键(肩并肩、镜面对称)p­pπ键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极性键(X —Y)非极性键(X —X)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双键单键三键――→一方提供电子对一方提供空轨道配位键(特殊共价键)(2)存在(3)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键长――→决定 分子的稳定性――→决定 分子的 性质键能――→决定 分子的空间构型键角 2.等电子原理(1)概念: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数也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性,它们的许多性质是相近的。

(2)常见的等电子体类型实例二原子10个价电子 N 2 CO NO +CN -三原子16个价电子 CO 2 CS 2 N 2O NCO -NO +2 N -3 SCN -BeCl 2(g) 三原子18个价电子NO -2 O 3 SO 23.配合物的组成(1)组成:一般包括配离子和其他离子(2)配离子的组成:中心原子或离子+配体及配位数如:说明:配离子一般为难电离的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书写时不能拆开。

例1:Q 、R 、X 、Y 、Z 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已知:①Z 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 s n m p n;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请回答下列问题:(1)R形成的单质分子式为________,含________个σ键________个π键。

(2)H2X2分子中含的键有________(填“极性键”、“非极性键”或“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3)Z离子与R的气态氢化物形成的配离子,其结构式为________,配位数是________,配体是________。

(4)Q、R、X、Y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填分子式)。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化学选修三 第二章 第2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学案优质课教案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化学选修三 第二章 第2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学案优质课教案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1课时学习目标:1.会判断一些典型分子的立体结构,认识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2.通过对典型分子立体结构探究过程,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类及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观察分子的立体结构,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

学习重点: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学习难点: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学习过程:【温故知新】观察CO2、H2O、NH3、CH2O、CH4等分子的球棍模型(或比例模型),判断它们的立体构型,并思考:为什么它们会具有这样的构型?【学习新知】一、形形色色的分子【自主学习】请学生阅读教材P35相关内容,思考如下问题:(1)分子中所含有的原子个数与它们的空间构型有何关系?(2)同为三原子分子,CO2 和 H2O 分子的空间结构却不同,什么原因?同为四原子分子,CH2O与 NH3分子的的空间结构也不同,什么原因?【思考交流】写出CO 2、H 2O 、NH 3、CH 2O 、CH 4的电子式和结构式;根据电子式、结构式描述CO 2、H 2O 、NH 3、CH 2O 、CH 4的成键情况.分析分子内的原子总数、孤对电子数及空间结构。

【归纳】含有同种原子的分子,因为原子形成的 不同, 不同。

【归纳小结】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1、构成分子的 总数不同;2、含有同样数目原子的分子的 不同。

【思考交流】观察阅读P36彩图,思考讨论:不同的分子为何会形成不同的键角,从而导致不同的结构?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7-38内容,归纳以下问题: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怎样解释分子的空间构型?(2)什么是价层电子对?对于ABn 型分子如何计算价层电子对数? (3)什么是VSEPR 模型?如何确定分子的VSEPR 模型与空间构型?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由于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占有一定的空间,对其他成键电子对存在排斥力,影响其分子的空间结构。

2024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第1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2024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第1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2. 解释为什么NH3的键角小于109.5°?
答案:因为N有一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导致键角缩小。
3. 请画出CH4和NH3的分子结构,并标注键角。
答案:CH4的键角为109.5°,NH3的键角约为107°。
4. 给出两个分子结构相同但分子性质不同的例子,并解释原因。
- 八面体:6个电子对
3. 电子对排布与分子形状
- 成键电子对:中心原子与周围原子之间的共价键
- 孤电子对:中心原子上的未成键电子对
4. VSEPR模型应用
- 预测分子几何结构
- 解释分子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5. 实例分析
- BeCl2、CH4、NH3、H2O、SF6等分子的结构分析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分子结构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分子结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5. 能够通过分子模型和多媒体资源,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具体化,加深对分子结构空间排列的理解。
6. 在巩固练习中,能够自我检测对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理解程度,通过错题订正,识别并纠正自己的知识盲点。
7. 拓展知识视野,了解分子结构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力营造了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观点,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但我也意识到,在课堂管理上,我需要更加精细化,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讨论中有所收获,避免个别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

人教版选修3第二章_分子结构与性质全章教案

人教版选修3第二章_分子结构与性质全章教案
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积极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种讲座、交流或研讨会等,向专家与同行学习。认真参与每一次教研活动,多听课,多听好课,取长补短。在信息技术上多下工夫,能够熟练应用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纠正学生上课习惯。抓好课堂40分钟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首要抓的就是上课习惯,利用各种形式来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教会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4.做好教学反思:反思是我们不断进步的阶梯,在上完每一节课后要及时做好反思工作,想象这节课有哪些灵性迸发的地方,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认真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对每堂课的成败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是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并且对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忽然产生的灵感和好的教学方法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
5.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有的放矢。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所需要的学校支持
多给与外出学习机会
评议:
单位: 姓名: 日期:
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模板
姓名
陶鸿
性别

年龄
47
学历
大专
职称
小学高级教师
教龄
27
职务
所任学科
小学数学
课题名称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共5套6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共5套66页】

本套资源目录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微型专题三分子离子立体构型与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微型专题四微粒间作用力的判断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1课时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范德华力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2课时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__氢键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3课时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微型专题(三)分子(离子)立体构型与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和解释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2.能利用共价键类型及杂化轨道理论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

一、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例1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A.BeCl2与BF3B.CO2与SO2C.CCl4与NH3D.C2H2与C2H4【考点】杂化轨道理论的应用【题点】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的判断答案 C解析BeCl2分子、BF3分子中杂化轨道数分别为2、3,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sp、sp2;CO2分子中杂化轨道数为2,SO2分子中杂化轨道数为3,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sp、sp2;C项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均为sp3;D项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sp、sp2。

方法点拨含双键或三键的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还可以根据π键数目判断,如1个CO2、C2H2、C2H4分子中π键数目分别为2、2、1,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sp、sp、sp2。

相关链接杂化轨道类型判断方法小结(1)由杂化轨道数目判断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即:(2)根据杂化轨道的空间分布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①若杂化轨道在空间的分布为正四面体形或三角锥形,则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②若杂化轨道在空间的分布为平面三角形,则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③若杂化轨道在空间的分布为直线形,则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sp杂化。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单元重难点突破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化学教学案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单元重难点突破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化学教学案

单元重难点突破突破点一分子空间构型的判断氧元素与多种元素具有亲和力,所形成化合物的种类很多。

(1)氮、氧、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氧元素与氟元素能形成OF2分子,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2)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在NO+2中氮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_;1 mol O2+2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________个。

(3)氧元素和过渡元素可形成多种价态的金属氧化物,如和铬可生成Cr2O3、CrO3、CrO5等。

Cr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4)O3分子是否为极性分子?________。

[思路点拨] (1)切入点:分子空间构型的判断。

(2)关键点:洪特规则、等电子体原理的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分析。

[解析](1)由洪特规则的特例可知,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大于氮元素的“左邻右舍”),小于氟元素;由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OF2分子的空间构型是V形。

(2)根据等电子体原理,NO+2与CO2互为等电子体,两者的结构相似,NO+2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与CO2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都是sp杂化;O2+2与N2(其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互为等电子体,因此O2+2中有2个π键。

(4)O3中的中心O原子为sp2杂化,VSEPE模型为平面三角形,分子构型为V形,而且O3形成的是三中心四电子大π键,空间构型不对称,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所以是极性分子。

[答案](1)F>N>O V形(2)sp 2N A(3)1s22s22p63s22p63d3(4)是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简单分子(AB n型)、离子(AB m±n型)空间构型的方法[变式训练]1.氮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晶体,它由两种离子构成,已知其阴离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则其阳离子的构型和阳离子中氮的杂化方式为( )A.直线形sp杂化B.V形sp2杂化C.三角锥形sp3杂化D.平面三角形sp2杂化[解析]氮的最高价氧化物为N2O5,根据N元素的化合价为+5和原子组成,可知阴离子为NO-3、阳离子为NO+2,NO+2中N原子形成了2个σ键,孤电子对数目为0,所以杂化类型为sp,阳离子的构型为直线形,故A项正确。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2-1 形形色色的分子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2-1 形形色色的分子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一课时形形色色的分子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学习目标:1. 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3.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知识回顾]1.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_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2.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3.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的夹角。

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

4.等电子体是指原子总数相等、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其电子总数不一定相同。

[要点梳理]1.形形色色的分子(1)三原子分子(AB2型)(2)四原子分子(AB3型)(3)五原子分子(AB4型)最常见的为正四面体形,如CH4、CCl4等,键角为109°28′。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内容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分子的立体结构是“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的结果。

价层电子对是指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电子对,包括σ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

(2)价层电子对数的确定σ键电子对数可由分子式确定。

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确定方法如下: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12(a-xb);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x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3)VSEPR模型和分子的立体结构H2O的中心原子上有2对孤电子对,与中心原子上的σ键电子对相加等于4,它们相互排斥形成四面体形VSEPR模型。

略去VSEPR模型中的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因而H2O的立体结构为V形。

知识点一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1.分子的键角和空间结构[问题探究]1.四原子分子都为平面三角形或三角锥形吗?[答案]不是。

H2O2分子的构型类似于一本打开的书,两个氧原子在两页书的交接处,两个H原子分别在翻开的书的两页上,如图1所示:再如白磷(P4)分子为正四面体形,如图2所示。

2.五原子分子都是正四面体结构吗?[答案]不是,如CH3Cl、CH2Cl2、CHCl3等,虽为四面体结构,但由于碳原子所连的四个原子不相同,四个原子电子云的排斥力不同,使四个键的键角不全相等,所以并不是正四面体结构。

人教新课标 选修三 分子结构与性质 整章教案

人教新课标 选修三 分子结构与性质 整章教案

峨边中学高中化学 选修III 教案 §2—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 1 页2-1 共价键【教学目标】之知识与技能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和σ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3、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4、能举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含***义及应用【教学目标】之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原子轨道模型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σ键和π键的特征2、运用类比、归纳、判断、推理的方法理清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熟悉掌握各知识点的共性和差异性【教学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分子的某些性质,并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体验科学的魅力,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2、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教学难点】⎩⎨⎧1、σ键和π键的特征2、键角、等电子原理【教学方法】指导阅读法、讨论归纳法、讲练结合法、类比、制作模型等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复习提问】⎩⎨⎧1、分子中相邻原子之间是靠什么作用而结合在一起?这个作用叫什么?2、什么是离子键?什么又是共价键?共价键的成键本质什么?一、共价键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学与问】请用电子式表示H2、HCl 、Cl 2分子的形成过程【思考与交流】为什么不可能有H 3、H 2Cl 、Cl 3分子的形成?【讲解】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H 原子、Cl 原子都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因而只能形成H 2、HCl 、Cl 2分子,不能形成H 3、H 2Cl 、Cl 3分子【思考与交流】我们学过电子云,如何用电子云的概念来进一步理解共价键?2、价键理论 【讲解】我们以H 2分子为例来说明共价键是如何形成的【讲解】电子云在两个原子核间重叠,意味着电子出现在核间的概率增大,电子带负电,因而可以形象的说,核间电子好比在核间架起一座带负电的桥梁,把带正电的两个原子核“黏结”在一起了价键理论要点:⎩⎪⎨⎪⎧⑴电子配对原理:两原子各自提供1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彼此配对⑵最大重叠原理:两个原子轨道重叠部分越大,两核间电子的概率 密度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第 2 页 §2—分子结构与性质 选修III 教案 峨边中学高中化学3、σ键⑴σ键的形成过程①s-s σ键的形成:成键原子的s 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②s-p σ键的形成:成键原子的s 电子与p 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轨道相互靠拢 原子轨道相互重叠 形成共价键③p-p σ键的形成:成键原子的p 电子与p 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p x p x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轨道相互靠拢 原子轨道相互重叠 形成共价键【问题探究】从σ键的三种形成方式来看,σ键是如何形成的?⑵σ键的形成方式:σ键是由成键原子的s 电子或p 电子沿轴方向“头碰头”重叠形成 【问题探究】仔细观察σ键的电子云图,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讲解】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的电子云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 ⑶σ键的特征:⎩⎨⎧①轴对称②稳定性较强(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较大)⑷σ键的分类:⎩⎪⎨⎪⎧①s -s σ键②s -p σ键③p -p σ键【思考与交流】两个原子的p 轨道以“头碰头”的方式重叠而成的是σ键,那么,两个原子的p 轨道以“头碰头”的方式重叠外,还有没有其他的重叠方式?如果有,那又是什么键?4、π键⑴π键的形成:两个原子的p 轨道以“肩并肩”重叠【问题探究】仔细观察π键的电子云图,与σ键比较,它有什么特点?【讲解】π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为镜像对称【思考与交流】在我们已知的物质中,你知道哪些物质含有σ键?哪些物质含有π键?它们的活泼性如何?s 轨道 p x 轨道峨边中学高中化学 选修III 教案 §2—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 3 页【讲解】在我们已知的物质中,含有典型的σ键如烷烃(比如乙烷),通常烯烃、炔烃等的双键或三键中就含有π键。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教案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3.说出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教学过程:[复习引入]NaCl、HCl的形成过程[设问]前面学习了电子云和轨道理论,对于HCl中H、Cl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如何重叠?例:H2的形成[讲解、小结]1.δ键:(以“头碰头”重叠形式)a.特征: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的图形不变,轴对称图形。

b.种类:S-Sδ键 S-Pδ键 P-Pδ键P电子和P电子除能形成δ键外,还能形成π键[板书]2.π键[讲解]a.特征:每个π键的电子云有两块组成,分别位于有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像对称。

3.δ键和π键比较①重叠方式δ键:头碰头π键:肩并肩②δ键比π键的强度较大②成键电子:δ键 S-S S-P P-Pπ键 P-Pδ键成单键π键成双键、叁键4.共价键的特征饱和性、方向性[科学探究] 讲解[小结]生归纳本节重点,老师小结[补充练习]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B.化学键可以是原子间作用力,也可以是离子间作用力C.化学键存在于分子内部D.化学键存在于分子之间2.对δ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δ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B.S-Sδ键与S-Pδ键的对称性相同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δ键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δ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3.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I2 B.BaCl2 C.H2SO4 D.NaOH4.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KNO3 B.BeCl C.KO2 D.H2O25.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H2、N2、HCl、H2O6.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HCl、NaBr、MgF2、Na2S、CO2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2.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3.知道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教学难点、重点]:键参数的概念,等电子原理[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N2与H2在常温下很难反应,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发生反应,而F2与H2在冷暗处就能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学生讨论][小结]引入键能的定义二、键参数1.键能①概念: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所释放出的最低能量。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流程图】【引导归纳】从H2分子是非极性分子,HCl分子是极性分子不难得出分子极性的概念。

【板书】非极性分子: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重合的分子极性分子: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不重合的分子【提问】以下双原子分子中,哪些是极性分子,哪些是非极性分子?N2 O2Cl2 CO【引导学生归纳】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为极性分子;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多媒体展示】CO2、H2O、NH3、BF3、CH4等分子模型【方法引领】对于多原子分子,该如何分析?以CO2为例,从概念出发分析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是否重合,表示如下图:另外,为了加深理解,我们也可以通过物理学中的【教学流程图】【强调】尽管人们把氢键也称作“键”,但与化学键比较,氢键属于一种较弱的作用力,其大小介于范德华力和化学键之间,约为化学键的十分之几,不属于化学键。

【讲】下面,让我们回到之前的问题,为什么水、氟化氢和氨的沸点出现反常。

如上图所示,NH3、HF和H2O的沸点反常,分子间形成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这是因为固体熔化或液体汽化时必须破坏分子间的氢键,从而需要消耗较多能量的缘故。

【板书】5、氢键对物质的影响: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熔点升高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熔点降低【讲】以水为例,由于水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增大了水分子间的作用,使水的熔沸点比同周期元素中H2S高。

当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密度减小。

这些反应的性质均与氢键有关。

【投影】【讲】在水蒸气中水以单个H2O 分子形式存在;在液态水中,经常是几个水分子通过氢键结合起来,形成(H2O)n;在固态水(冰)中,水分子大范围地以氢键互相联结,形成相当疏松的晶体,从而在结构中有许多空隙,造成体积膨胀,密度减少,因此冰能浮在水面上。

水的这种性质对水生物生存有重要的意义。

【讲】除此之外,接近水的沸点时,用实验测定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用化学式H2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一些。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章末复习 教案2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章末复习 教案2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课题分子结构与性质章末复习【复习目标】1.了解共价键的形成,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2.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

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4.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5.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复习重点】1.共价键类型的判断及强弱比较。

2.共价键、范德华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及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对分子、离子立体构型的判断和解释。

【复习难点】1.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

2.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复习过程】一、基础梳理1.共价键共价键⎩⎪⎪⎪⎪⎪⎨⎪⎪⎪⎪⎪⎧本质:在原子之间形成①特征⎩⎪⎨⎪⎧②决定分子的立体构型③ 决定分子的构成成键方式⎩⎪⎨⎪⎧σ键:两个轨道“④ ”重叠,电子云成轴对称π键:两个轨道“⑤ ”重叠,电子云成镜面对称规律⎩⎪⎨⎪⎧共价单键——σ键共价双键——1个σ键,1个π键共价叁键——1个σ键,2个π键键参数⎩⎪⎨⎪⎧键能:键能越大,键越⑥ 键长:键长越短,键越稳定键角:描述分子空间构型类型⎩⎪⎨⎪⎧极性键:A—B 非极性键:A—A特殊形式:配位键A→B2.金属键和离子键 (1)金属键(2)离子键3.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1)分子间作用力(2)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子的空间构型⎩⎪⎪⎨⎪⎪⎧理论解释⎩⎪⎨⎪⎧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杂化方式⎩⎪⎨⎪⎧sp 1杂化sp 2杂化sp 3杂化常见分子的空间构型⎩⎪⎨⎪⎧V 形(H 2O )⑰ (BF 3)三角锥形(NH 3)⑱ (CH 4)【答案】 1.①共用电子对 ②方向性 ③饱和性 ④头碰头 ⑤肩并肩 ⑥稳定2.⑦金属阳离子 ⑧金属离子、自由电子 ⑨无饱和性、无方向性 ⑩越强 ⑪阴、阳离子 ⑫阴、阳离子 ⑬无饱和性、无方向性 ⑭越强3.⑮越高 ⑯升高 ⑰平面三角形 ⑱四面体形 二、例题精析【例题1】元素X 和元素Y 属于同一主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件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重难点复习课件(共59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件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重难点复习课件(共59张PPT)
(2)、当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时, 其杂化类型为SP2杂化;
(3)、当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时, 其杂化类型为SP杂化。
规律2:
通过看中心原子有没有形成双键或三键来 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
(1)如果有1个三键或两个双键,则其中 有2个π键,用去2个P轨道,形成的是SP杂化;
(2)如果有1个双键则其中必有1个π键, 用去1个P轨道,形成的是SP2杂化;
V形
三角 锥形





3、范德华力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熔沸点,溶解性等 性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对分子质量 范德华力
分子极性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氢键 氢键
分子内氢键
(2). 氢键形成的条件:
a.分子中必须有一个与电负性极大的元素原 子形成强极性键的氢原子; b.分子中必须有带孤电子对、电负性大、而 且原子半径小的原子。
3、溶解性
温度
外因
影响
压强
物质
溶解 性的
分子结构
相似相溶
因素
内因 溶质与溶剂是否存在氢键
溶质与溶剂能否反应
4.手性分子
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如同左手
与右手一样互为镜像,却在三维空间里不能重叠,互称手 性异构体。有手性异构体的分子叫做手性分子。 判断分子是否手性的依据:
凡具有对称 面、对称中心的分子,都是非手性分子。 有无对称轴,对分子是否有手性无决定作用。
(2)、判断方法:
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为 等电子体。
(3)、运用:
——利用等电子体的性质相似,空间构型相同, 可运用来预测分子空间的构型和性质。

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一节共价键1.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知道σ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2.理解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并能应用键参数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了解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共价键1.本质和特征(1)本质: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

(2)特征:饱和性——决定分子的组成;方向性——决定分子的立体构型。

2.类型(按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类)(1)σ键形成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或p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类型s­s型H—H的s­s σ键的形成s­p型H—Cl的s­p σ键的形成p­p型Cl—Cl的p­p σ键的形成特征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σ键的强度较大形成由两个原子的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p­p π键p­p π键的形成特征π键的电子云具有镜面对称性,即每个π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互为镜像;π键不能旋转;不如σ键牢固,较易断裂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中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共价三键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

语句描述正误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1)原子轨道在空间都具有方向性(2)一般来说,σ键比π键强度大,更稳定(3)N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是2∶1(4)σ键和π键都只存在于共价分子中(5)两个原子间可以只形成σ键,但不能只形成π键(2)√(3)×应为1∶2(4)×离子化合物中也存在,如CaC2(5)√2.(2019·鞍山高二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烷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B.Cl2和N2的共价键类型相同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一定含有σ键D.HCl分子中含一个s­p σ键解析: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重难点突破突破点一分子空间构型的判断氧元素与多种元素具有亲和力,所形成化合物的种类很多。

(1)氮、氧、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氧元素与氟元素能形成OF2分子,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2)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在NO+2中氮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_;1 mol O2+2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________个。

(3)氧元素和过渡元素可形成多种价态的金属氧化物,如和铬可生成Cr2O3、CrO3、CrO5等。

Cr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4)O3分子是否为极性分子?________。

[思路点拨] (1)切入点:分子空间构型的判断。

(2)关键点:洪特规则、等电子体原理的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分析。

[解析] (1)由洪特规则的特例可知,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大于氮元素的“左邻右舍”),小于氟元素;由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OF2分子的空间构型是V形。

(2)根据等电子体原理,NO+2与CO2互为等电子体,两者的结构相似,NO+2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与CO2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都是sp杂化;O2+2与N2(其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互为等电子体,因此O2+2中有2个π键。

(4)O3中的中心O原子为sp2杂化,VSEPE模型为平面三角形,分子构型为V形,而且O3形成的是三中心四电子大π键,空间构型不对称,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所以是极性分子。

[答案] (1)F>N>O V形(2)sp 2N A(3)1s22s22p63s22p63d3(4)是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简单分子(AB n型)、离子(AB m±n型)空间构型的方法[变式训练]1.氮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晶体,它由两种离子构成,已知其阴离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则其阳离子的构型和阳离子中氮的杂化方式为( )A.直线形sp杂化B.V形sp2杂化C.三角锥形sp3杂化D.平面三角形sp2杂化[解析] 氮的最高价氧化物为N2O5,根据N元素的化合价为+5和原子组成,可知阴离子为NO-3、阳离子为NO+2,NO+2中N原子形成了2个σ键,孤电子对数目为0,所以杂化类型为sp,阳离子的构型为直线形,故A项正确。

[答案] A突破点二配位键、配合物理论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重要的用途,如金属铜用来制造电线电缆,五水硫酸铜可用作杀菌剂。

(1)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2+配离子。

已知NF3与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Cu(OH)4]2-。

不考虑空间构型,[Cu(OH)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______。

(3)胆矾CuSO4·5H2O可写作[Cu(H2O)4]SO4·H2O,其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胆矾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所有氧原子都采取sp3杂化B.氧原子存在配位键和氢键两种化学键C.Cu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1D.胆矾中的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分步失去[思路点拨] (1)切入点:配位键、配合物理论。

(2)关键点:配位键的分析。

[解析] (1)N、F、H三种元素的电负性:F>N>H,所以NH3中共用电子对偏向N原子,而在NF3中,共用电子对偏向F原子,偏离N原子。

(2)Cu2+中存在空轨道,而OH-中O原子有孤对电子,故O与Cu之间以配位键结合。

(3)A项,与S相连的氧原子没有杂化;B项,氢键不是化学键;C项,Cu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9;D项,由图可知,胆矾中有1个H2O与其他微粒靠氢键结合,易失去,有4个H2O与Cu2+以配位键结合,较难失去。

[答案] (1)N、F、H三种元素的电负性:F>N>H,在NF3中,共用电子对偏向F原子,偏离N原子,使得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难与Cu2+形成配位键(2)(3)D形成配合物的中心原子(离子)必须存在空轨道,配离子的立体构型、配位数及稳定性等主要决定于杂化轨道的数目和类型。

[变式训练]2.经研究表明,Fe(SCN)3是配合物,Fe3+与SCN-不仅能以1∶3 的个数比配合,还能以其他个数比配合。

请按要求填空:(1)若所得Fe3+和SCN-的配合物中,主要是Fe3+与SCN-以个数比1∶1配合所得离子显血红色。

该离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

(2)若Fe3+与SCN-以个数比1∶5配合,则FeCl3与KSCN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Fe3+与SCN-以个数比1∶1配合生成带有两个正电荷的离子:[Fe(SCN)]2+。

(2)Fe3+与SCN-以个数比1∶5配合所得离子为[Fe(SCN)5]2-,故FeCl3与KSCN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K2[Fe(SCN)5]与KCl,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5KSCN===K2[Fe(SCN)5]+3KCl。

[答案] (1)[Fe(SCN)]2+(2)FeCl3+5KSCN===K2[Fe(SCN)5]+3KCl突破点三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的性质已知H和O可以形成H2O和H2O2两种化合物,试根据有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水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种物质。

①1 mol冰中有________mol氢键。

②用球棍模型表示的水分子结构是________。

(2)已知H 2O 2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H 2O 2分子不是直线形的,两个氢原子犹如在半展开的书的两面上,两个氧原子在书脊位置上,书页夹角为93°52′,而两个O —H 键与O —O 键的夹角均为96°52′。

试回答:①H 2O 2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结构式是_______。

②H 2O 2分子是含有________键和________键的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③H 2O 2难溶于CS 2,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④H 2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

[思路点拨] (1)切入点:H 2O 2的空间构型图。

(2)关键点:相似相溶规律。

[解析] (1)在冰中,每个水分子与周围的4个水分子形成4个氢键,按“均摊法”计算,相当于每个水分子有2个氢键;水分子为V 形结构。

(2)由H 2O 2的空间构型图可知,H 2O 2是极性分子,分子内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而CS 2为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规律,H 2O 2难溶于CS 2。

[答案] (1)①2 ②B(2)①H ∶O ····∶O ····∶H H —O —O —H ②极性 非极性 极性 ③H 2O 2为极性分子,而CS 2为非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规律,H 2O 2难溶于CS 2 ④-1价 因O —O 键为非极性键,而O —H 键为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偏向氧,故氧为-1价。

分子极性判断的思维程序非极性分子↑单质―→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结构←对称↑↑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化合物―→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结构不对称↓极性分子[变式训练]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以非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B.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C.非极性分子只能是双原子单质分子D.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共价键[解析] 对于抽象的选择题可用反例法,以具体的物质判断正误。

A项是正确的,如O2、H2、N2等;B项错误,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若分子构型对称,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就是非极性分子,如CH4、CO2、CCl4、CS2等;C项错误,某些共价化合物如C2H4等也是非极性分子;D项错误,非极性分子中不一定含有非极性键,如CH4、CO2。

[答案] A一、共价键(1)共价键的成键原子只能是非金属原子。

( )(2)在所有分子中都存在化学键。

( )(3)H2分子中的共价键不具有方向性。

( )(4)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无关。

( )(5)σ键能单独形成,而π键一定不能单独形成。

( )(6)在任何情况下,都是σ键比π键强度大。

( )(7)s-s σ键与s-p σ键的电子云形状对称性相同。

( )(8)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一定不能绕键轴旋转。

( )(9)碳碳三键和碳碳双键的键能分别是碳碳单键键能的3倍和2倍。

( )(10)键长等于成键两原子的半径之和。

( )(11)所有的共价键都有方向性。

( )[答案](1)×(2)×(3)√(4)√(5)√(6)×(7)√(8)√(9)×(10)×(11)×二、分子的立体构型(1)价层电子对在球面上彼此相距最远时,排斥力最小,体系的能量最低。

( )(2)孤电子对的排斥力较大,孤电子对越多,排斥力越强,键角越小。

( )(3)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与分子内的键角不一定相同,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相同时孤电子对数越多,键角越小。

( )(4)杂化轨道与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数目相同,但能量不同。

( )[答案] (1)√(2)√(3)√(4)√三、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的性质(1)氢键是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学键。

( )(2)乙醇分子和水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

( )(3)水分子间既存在范德华力,又存在氢键。

( )(4)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 )(5)卤素单质、卤素氢化物、卤素碳化物(即CX4)的熔、沸点均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 )(6)极性分子中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 )(7)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 )(8)H2和O2之间存在氢键。

( )(9)H2O2分子间存在氢键。

( )(10)氢键的存在一定能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 )[答案](1)×(2)×(3)√(4)√(5)×(6)√(7)×(8)×(9)√(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