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知识讲解(基础)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长方形)菱形正方形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的四边形叫正方形.简图边对边平行且相等A B=CD,AD=BC四边相等A B=CD=AD=BC A B=CD=AD=BC 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A CB D∠=∠∠=∠四个角都是直角;∠A=∠B=∠C=∠D=90°∠A=∠B=∠C=∠D=90°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AO=CO,BO=DO对角线相等互相平分AO=BO=CO=DO互相垂直,且平分对角AC⊥BD AO=BO=CO=DOAC⊥BD对称性中心对称(O为对称中心)中心对称轴对称(2条对称轴)中心对称轴对称(2条对称轴)中心对称轴对称(4条对称轴)特殊性延伸三角形中位线定理D E∥BC,DE=12BC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OCBAOA=OB=OC=12AB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12S AC BD=g菱形OOO O二、判定图形判定方法平行四边形判1:AB=CD,AD=BC⇒□判2:CA∠=∠,DB∠=∠⇒□判3:AO=CO,BO=DO⇒□判4:AB//CD,AD//BC⇒□判5:AB=CD且AB//CD⇒□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长方形)判1:BA∠=∠=︒=∠90C⇒矩形(任意三个角)判2:AO=BO=CO=DO⇒矩形判3:︒=∠90α+□⇒矩形菱形判1:AB=BC=CD=AD⇒菱形判2:AC⊥BD,□⇒菱形判3:AB=A D,□⇒菱形(邻边可换)判4:平分内角⇒菱形正方形判1:BA∠=∠=︒=∠=∠90DC,AB=BC=CD=AD⇒正方形判2:AB=A D,矩形⇒正方形(邻边可换)判3:︒=∠90α,菱形⇒正方形练习(苏科版):回忆已经知道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在下表相应空格内打“√”:特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示意图边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四边相等角对角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角线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对角线分别平分对角。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基本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基本知识点总结平行四边形基本知识点总结
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以下是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知识点总结:
定义
平行四边形是指具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性质
1. 对边平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2. 对角线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并且长度相等。
3. 内角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内角的和为180度。
4. 外角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外角的和为360度。
5. 对边长度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长度相等。
6. 同底角性质: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相邻,另一条边平行的两个内角相等。
7. 同旁内角性质:与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相邻,另一条边平行的两个内角互补。
判定方法
1. 对边平行判定:如果一个四边形中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则它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2. 对角线平分判定: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并且长度相等,则它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特殊类型
1. 矩形:具有四个内角都为90度的平行四边形。
2. 正方形:具有四个内角都为90度,且四条边长度相等的平
行四边形。
相关公式
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底边长度 ×高度。
2.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 2 ×(底边长度+ 侧边长度)。
以上是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知识点总结。
通过了解这些性质
和定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PPT优质教学课件

10 ●O
∴AC= AB2−BC2= 102−82=6
∵OA=OC,∴OA=12AC=3
B
C
∴S ABCD= BC×AC=8×6=48.
随堂检测
1.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 AC=14,BD=8,AB=10,则△OAB的周长为 21 .
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D=5cm,AB⊥BD, 点O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OD=2cm,则AB= 3 cm.
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如图,直线a∥b,A是直线a上的任意
A
a
一点,AB ⊥b ,B是垂足,线段AB的
b
长就是a、b之间的距离.
B
随堂检测
1.如图,在 ABCD中,
A
D
A:基础知识:
B
C
若∠A=130°,则∠B=_5_0_°___ 、∠C=_1_3_0_°__ 、∠D=__5_0_°__.
B:变式训练: (1)若∠A+ ∠C= 200°,则∠A=__1_0_0_°_ 、∠B=__8_0_°__; (2)若∠A:∠B= 5:4,则∠C=__1_0_0_°_ 、∠D=___8_0_°_.
随堂检测
C:拓展延伸:
A
D
如图,在 ABCD中,
B
C
(1)∠A:∠B : ∠C : ∠D的度数可能是( B )
A. 1 : 2 : 3 : 4
B.3 : 2 : 3 : 2
C.2 : 3 : 3 : 2
D.2 : 2 : 3 : 3
(2)连接AC, 若∠D=60°, ∠DAC=40°,则 ∠B=_6_0_°_,
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
已知:如图,EF∥MN,A,D是直线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方法)

一、求角度,利用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1、出现对角:用对角相等(∠A=∠C)2、出现邻角:用邻角互补(∠A+∠B=180°)3、出现不规则四边形可以利用四边形内角和=360°(∠A+∠B+∠C+∠D=360°)任意三个角已知便可求出第四个角。
4、出现两角关系:(∠A-∠B=已知度数)或(∠A/∠B=已知数)此时可以设其中任意一个为未知数x,用x表示另一个角度,在用平行四边形角度存在的性质列方程如(∠A-∠B=30°)可以设∠A=x,则∠B=x-30°再找出∠A、∠B存在的另一层关系,利用关系列方程若观察∠A、∠B为补角,则有∠A+∠B=180°可列出方程x+x-30°=180°解方程求解即可。
如(∠A/∠B=2)可以设∠A=x,则∠B=x/2再找出∠A、∠B存在的另一层关系,利用关系列方程求解即可。
二、求线段取值范围,利用三角形三边性质(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1、找出以所求线段为边长的所有三角形2、确定我们所要利用的三角形(一般为已知长度的线段和所求线段围成的三角形)3、通过已知或推导得到此三角形两边长4、根据三角形三边性质列不等式(两边之和>第三边>两边之差)四、求线段长度1、已知两边长求周长或已知周长求两边长的⑴只要任意给出两个已知条件即可求出第三个值(利用平行四边形周长等于相邻两边的2倍)周长=(一条边长的长度+这条边长的邻边的长度)×2⑵只给出其中一个已知条件和另两个条件关系的也可求出第三个值(利用设未知数表达平行四边形周长等于相邻两边的2倍列方程)设存在关系的两条件任意一个为X,用含X的表达式表达存在关系的另一条件,根据“周长=(一条边长的长度+这条边长的邻边的长度)×2”列方程。
解方程求解即可注意:这里提到的边长都是组成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平行的对边。
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点整理(一)2024

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点整理(一)引言概述: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在几何学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本文将对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
正文:一、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特点: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特点3. 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外角性质4.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性质5. 平行四边形的边长和内角关系二、平行四边形的分类:1. 平行四边形的分类方法2. 等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特点3. 矩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和特点4. 菱形的性质和特点5. 平行四边形的其他特殊分类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2.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3. 面积和周长的相关性质和公式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实例计算5.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定理和推论:1. 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性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角平分线与边平分线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平行四边形定理4. 平行四边形的中位线定理5. 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推论和应用五、平行四边形的解题方法和技巧:1. 解直角平行四边形的问题的方法和步骤2. 解面积和周长问题的技巧和注意事项3. 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4. 运用平行四边形求证和构造题的解题技巧5. 平行四边形相关问题的典型例题和解答总结:平行四边形是几何学中的重要内容,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特点,掌握其分类、面积和周长计算方法,熟悉其相关定理和推论,并具备解题技巧和应用能力,对我们的几何学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学习本文所总结的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点,相信读者会在几何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对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平行四边形判定与性质知识总结

平行四边形判定与性质知识总结平行四边形:在同一平面内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判定前提:在同一平面内(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性质(1)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2)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 3)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邻角互补(4)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6)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7)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和高的积。
(可视为矩形)(8)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的直线,将平行四边形分成全等两部分图形。
(9)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对角线的交点.(10)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矩形和菱形是轴对称图形。
注:正方形,矩形以及菱形也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三者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1)平行四边形ABCD中(如图)E为AB的中点,则AC和DE互相三等分,一般地,若E为AB上靠近A的n等分点,则AC和DE互相(n+1)等分。
(12)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则各四边的平方和等于对角线的平方和。
(13)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面积分成四等分。
(14)平行四边形中,两条在不同对边上的高所组成的夹角,较小的角等于平行四边形中较小的角,较大的角等于平行四边形中较大的角。
(15)平行四边形中,一个角的顶点向他对角的两边所做的高,与这个角的两边组成的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基础)知识讲解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基础)【学习目标】1.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判定定理及应用,会应用判定定理判断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2.会综合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要点诠释:(1)这些判定方法是学习本章的基础,必须牢固掌握,当几种方法都能判定同一个行四边形时,应选择较简单的方法.(2)这些判定方法既可作为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依据,也可作为“画平行四边形”的依据. 【典型例题】类型一、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如图所示,E、F分别为四边形ABCD的边AD、BC上的点,且四边形AECF和DEBF 都是平行四边形,AF和BE相交于点G,DF和CE相交于点H.求证:四边形EGFH为平行四边形.【思路点拨】欲证四边形EGFH为平行四边形,只需证明它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即EG∥FH,FG∥HE可用来证明四边形EGFH为平行四边形.【答案与解析】证明:∵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 AF∥CE.∵四边形DEBF为平行四边形,∴ BE∥DF.∴四边形EGFH为平行四边形.【总结升华】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包含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又可以用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举一反三:【变式】(厦门校级一模)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BAD的平分线交直线BC于点E,交直线DC于点F,若CE=CF,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答案】证明:∵∠BAD的平分线交直线BC于点E,∴∠1=∠2,∵AB∥CD,∴∠1=∠F,∵CE=CF,∴∠F=∠3,∴∠1=∠3,∴∠2=∠3,∴AD∥BC,∵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青海)如图,在▱ABCD中,点E,F在对角线AC上,且AE=CF.求证:(1)DE=BF;(2)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思路点拨】(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断出△ADE≌△CBF,即可推得DE=BF.(2)首先判断出DE∥BF;然后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推得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答案与解析】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CB,AD=CB,∴∠DAE=∠BCF,在△ADE和△CBF中,∴△ADE≌△CBF,∴DE=BF.(2)由(1),可得△ADE≌△CBF,∴∠ADE=∠CBF,∵∠DEF=∠DAE+∠ADE,∠BFE=∠BCF+∠CBF,∴∠DEF=∠BFE,∴DE∥BF,又∵DE=B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要熟练掌握.3、(张掖校级模拟)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P、Q是直线AC上的点,且AP=CQ.求证:四边形PBQD是平行四边形.【思路点拨】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很多种方法,此题可由对角线互相平分来证明.【答案与解析】证明:连接BD交AC与O点,∵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CO,BO=DO,又∵AP=CQ,∴AP+AO=CQ+CO,即PO=QO,∴四边形PBQD是平行四边形.【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来证明.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BE的延长线于F,且AF=DC,连接CF.试说明:D是BC的中点.【答案】证明:∵AF∥BC,∴∠AFE=∠DBE,∵E是AD的中点,∴AE=DE,在△AEF和△DEB中,∵,,,===AFE DBEAEF DEB AE DE∠∠⎧⎪∠∠⎨⎪⎩∴△AEF≌△DEB(AAS),∴AF=BD,∵AF=DC,∴BD=DC,∴D是BC的中点.类型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综合运用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点,且AE=CF.(1)猜想探究:BE与DF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2)请证明你的猜想.【思路点拨】(1)BE平行且等于DF;(2)连接BD交AC于O,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OA=OC,OD=OB,推出OE=OF,得出平行四边形BEDF即可.【答案与解析】(1)解:BE和DF的关系是:BE=DF,BE∥DF,故答案为:平行且相等.(2)证明:连接BD交AC于O,∵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AE=CF,∴OE=OF,∴BFDE是平行四边形,∴BE=DF,BE∥DF.【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否熟练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推理是你解决本题的关键,题型较好,通过此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猜想能力.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在ABCD中,E、F分别在AD、BC边上,且AE=CF.请你猜想BE与DF的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解:猜想BE与DF的关系是BE=DF,BE∥DF,理由是:∵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AE=CF,∴AD-AE=BC-CF,即DE=BF,∵DE∥BF,∴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BE=DF,BE∥DF.5、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P,过点P作直线交AD于点E,交BC 于点F.若PE=PF,且AP+AE=CP+CF.(1)求证:PA=PC.(2)若AD=12,AB=15,∠DAB=6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思路点拨】(1)首先在PA和PC的延长线上分别取点M、N,使AM=AE,CN=CF,可得PN=PM,则易证四边形EMFN是平行四边形,则可得ME=FN,∠EMA=∠CNF,即可证得△EAM≌△FCN,则可得PA=PC;(2)由PA=PC,EP=PF,可证得四边形AFCE为平行四边形,易得△PED≌△PFB,则可得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由AB=15,AD=12,∠DAB=60°,即可求得四边形ABCD的面积.【答案与解析】(1)证明:在PA和PC的延长线上分别取点M、N,使AM=AE,CN=CF.∵AP+AE=CP+CF,∴PN=PM.∵PE=PF,∴四边形EMFN是平行四边形.∴ME=FN,∠EMA=∠CNF.又∵∠AME=∠AEM,∠CNF=∠CFN,∴△EAM≌△FCN.∴AM=CN.∵PM=PN,∴PA=PC.(2)解:∵PA=PC,EP=PF,∴四边形AFCE为平行四边形.∴AE∥CF.∵∠PED=∠PFB,∠EPD=∠FPB,EP=PF,∴△PED≌△PFB.∴DP=PB.由(1)知PA=PC,∴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B=15,AD=12,∠DAB=60°,∴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903.【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此题图形比较复杂,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雁江区模拟)点P、Q、R是平面内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定点,点M是平面内任意一点,若P、Q、R、M四点恰能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在平面内符合这样条件的点M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2. 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CD,AD∥BC;②AB=CD,AD=BC;③AO=CO,BO=DO;④AB∥CD,AD=BC.其中一定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有( ).A.1组 B.2组 C.3组 D.4组3. 下面给出了四边形ABCD中∠A、∠B、∠C、∠D的度数之比, 其中能识别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A. 1:2:3:4B. 2:3:2:3C. 2:2:3:3D. 1:2:2:14. 如图,点A是直线l外一点,在l上取两点B、C,分别以A、C为圆心,BC、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分别连接AB、AD、CD,则四边形ABCD一定是()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梯形5. 已知一个凸四边形ABCD的四条边的长顺次是a、b、c、d,且a2+ab-ac-bc=0,b2+bc-bd-cd=0,那么四边形ABCD是()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梯形6. 如图,图1、图2、图3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人由A地到B地的路线图(箭头表示行进的方向).其中E为AB的中点,AH>HB,判断三人行进路线长度的大小关系为()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甲=乙=丙二.填空题7. (商水县期末)如图,E、F是ABCD对角线BD上的两点,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8.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直线EF过点O且EF∥AD,直线GH过点O且GH∥AB,则能用图中字母表示的平行四边形共有______________个.9.(龙安区月考)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B⊥BC,点E在AB边上从A向B以1cm/s 的速度移动,同时点F在CD边上从C向D以2cm/s的速度移动,若AB=7cm,CD=9cm,则秒时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10. 如图,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8,P是△ABC内一点,PD∥AC,PE∥AD,PF∥BC,点D,E,F分别在AB,BC,AC上,则PD+PE+PF=______________.11.已知:如图,四边形AEFD和EBCF都是平行四边形,则四边形ABCD是______.12.(黎川县期末)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E、F、G、H分别是AB、OB、CD、OD的中点.有下列结论:①AD=BC,②△DHG≌△BFE,③BF=HO,④AO=BO,⑤四边形HFEG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三.解答题13.(河南模拟)如图,在口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BE=DF,点G、H分别在BA和DC的延长线上,且AG=CH,连接GE、EH、HF、FG.求证:(1)△BEG≌△DFH;(2)四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14.(长春模拟)在Rt△ABC中,∠ACB=90°,D、E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点F在边AC的延长线上,∠FEC=∠B,求证: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15.如图,在△ABC中,∠ACB=90°,D是BC的中点,DE⊥BC,CE∥AD,若AC=2,CE=4,求四边形ACEB的周长.【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解:如图,连接PQ、QR、PR,分别过P、Q、R三点作直线l∥QR、m∥PR、n∥PQ,分别交于点D、E、F,∵DP∥QR,DQ∥PR,∴四边形PDQR为平行四边形,同理可知四边形PQRF、四边形PQER也为平行四边形,故D、E、F三点为满足条件的M点,故选C.2.【答案】C;【解析】①②③能判定平行四边形.3.【答案】B;【解析】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A与∠C为对角,∠B与∠D为对角.4.【答案】A;【解析】∵分别以A、C为圆心,BC、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AD=BC 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选A.5.【答案】A;【解析】由a2+ab-ac-bc=0,可知(a+b)(a-c)=0,则a-c=0,即a=c;由b2+bc-bd-cd=0,可知(b+c)(b-d)=0;则b-d=0,即b=d.(其中a,b,c,d都是正数,a+b、b+c一定不等于0)由a=c;b=d知四边形ABCD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选A.6.【答案】D;【解析】图1中,甲走的路线长是AC+BC的长度;延长AD和BF交于C,如图2,∵∠DEA=∠B=60°,∴DE∥CF,同理EF∥CD,∴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EF=CD,DE=CF,即乙走的路线长是AD+DE+EF+FB=AD+CD+CF+BC=AC+BC的长;延长AG和BK交于C,如图3,与以上证明过程类似GH=CK,CG=HK,即丙走的路线长是AG+GH+HK+KB=AG+CG+CK+BK=AC+BC的长;即甲=乙=丙,故选D.二.填空题7.【答案】BE=DF;【解析】添加的条件是BE=DF,理由是:连接AC交BD于O,∵平行四边形ABCD,∴OA=OC,OB=OD,∵BE=DF,∴OE=OF,∴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BE=DF.8.【答案】18;【解析】图中平行四边形有:AEOG,AEFD,ABHG,GOFD,GHCD,EBHO,EBCF,OHCF,ABCD,EHFG,AEHO,AOFG,EODG,BHFO,HCOE,OHFD,OCFG,BOGE.共18个.故答案为:18.9.【答案】3;【解析】解:设t秒时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当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则AE=DF,即t=9﹣2t,解得:t=3,故3秒时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3.10.【答案】8;【解析】过E点作EG∥PD,过D点作DH∥PF,∵PD∥AC,PE∥AD,∴PD∥GE,PE∥DG,∴四边形DGEP为平行四边形,∴EG=DP,PE=GD,又∵△ABC是等边三角形,EG∥AC,△BEG为等边三角形,∴EG=PD=GB,同理可证:DH=PF=AD,∴PD+PE+PF=BG+GD+AD=AB=8..11.【答案】平行四边形;12.【答案】①,②,③,⑤;【解析】解:平行四边形ABCD中,∴AD=BC,故①正确;∵平行四边形ABCD,∴DC∥AB,DC=AB,OD=OB,∴∠CDB=∠DBA,∵E、F、G、H分别是AB、OB、CD、OD的中点,∴DG=BE=AB,DH=BF=OD,∴②△DHG≌△BFE,故②正确;∵HO=DH,DH=BF,∴BF=HO,故③正确;平行四边形ABCD,OA=OC,OB=OD,故④错误;E、F、G、H分别是AB、OB、CD、OD的中点,∴HG∥OC,HG=OC,EF∥OA,EF=OA,∴HG∥EF,HG=EF,HEFG是平行四边形,故⑤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③,⑤.三.解答题13.【解析】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DC,∴∠ABE=∠CDF,∵AG=CH,∴BG=DH,在△BEG和△DFH中,,∴△BEG≌△DFH(SAS);(2)∵△BEG≌△DFH(SAS),∴∠BEG=∠DFH,EG=FH,∴∠GEF=∠HFB,∴GE∥FH,∴四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14.【解析】证明:∵在Rt △ABC 中,∠ACB=90°,D 、E 分别为边AB 、BC 的中点,∴DE ∥AC ,CD=AB=AD=BD ,∴∠B=∠DCE ,∵∠FEC=∠B ,∴∠FEC=∠DCE ,∴DC ∥EF ,∴四边形CDEF 是平行四边形.15.【解析】解:∵∠ACB=90°,DE⊥BC,∴AC∥DE.又∵CE∥AD,∴四边形ACED 是平行四边形.∴DE=AC =2在Rt△CDE 中,由勾股定理2223CD CE DE -=∵D 是BC 的中点,∴BC=2CD =3在Rt△ABC 中,由勾股定理22213AB AC BC +=. ∵D 是BC 的中点,DE⊥BC,∴EB=EC =4∴四边形ACEB 的周长=AC +CE +BE +BA =10+213。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一)》说课稿

2011年中学中青年教师说课稿《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一)》说课稿武陵源二中杜猛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67页《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一)》。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讲述。
一、背景分析:1、学习任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在学习了平行线和全等三角形之后编排的,是平行线和三角形知识的应用和深化。
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的过程中,渗透学生类比,分类,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利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
突破重点的方法: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分组交流,学会用类比的方法,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接着让学生操作,从直观上得到性质,最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推理证明得到性质。
2、学生情况首先是学生心理特征,八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表现的特点。
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其次是学生的知识特征,此时学生动手能力强,合作交流能力融洽,但在归纳定义和性质时不够严密,而且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都比较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交流,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归纳,形成定义和定理。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突破难点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利用多媒体展示,使学生由直观的视觉认识提升为感性认识,最后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了解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目标: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在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人教版初二下册数学第18章《平行四边形》讲义第12讲平行四边形-复习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初二下册数学第18章《平行四边形》讲义第12讲平行四边形-复习训练(有答案)对称 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轴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 轴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 轴对称图形第二局部 考点精讲精练考点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知识要点】〔1〕、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性质, 对称性〔2〕、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3〕、三角形中位线【典型例题】例1、以下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菱形B 、矩形C 、正方形D 、平行四边形例2、如图,□ABCD 与□DCFE 的周长相等,且∠BAD=60°,∠F=110°,那么∠DAE 的度数为 例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4,∠BAD 的平分线与BC 的延伸线交于点E,与DC 交于点F,且点F 为边DC 的中点,DG ⊥AE,垂足为G,假定DG=1,那么AE 的长为〔 〕 A 、2 B 、4 C 、4 D 、8例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 的顶点,A ,B ,D 的坐标区分是〔0,0〕〔5,0〕,〔2,3〕,那么顶点C 的坐标是〔 〕A 、〔3,7〕B 、(5,3)C 、(7,3)D 、 (8,2)〔例2〕 〔例3〕 〔例4〕例5、如图,E 是平行四边形内任一点, 假定S平行四边形ABCD =8,那么图中阴影局部的面积是〔 〕A 、3B 、4C 、5D 、6 例6、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D 纸片沿EF 折叠,使点C 与点A 重合,点D 落在点G A yB CD处。
〔1〕求证:AE =AF〔2〕求证:△ABE ≌△AGF例7、如下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DE 平分BF ADC ,∠平分ABC ∠.试证明四边形BFDE 是平行四边形.例8、如图,在△ABC 中,AB =4,AC =3,BC =5,以三边为边,在BC 的同侧区分作三个等边三角形即△ABD 、△BCE 、△ACF 。
〔1〕求证:四边形EFAD 是平行四边形;〔2〕求四边形EFAD 的面积。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思维导图】【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与表示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表示:平行四边形用“□”表示。
2)符号“□”必须与表示顶点的字母同时使用,不能单独使用。
的顺序依次排列。
点拨:1)在用“□”表示平行四边形时, 应把表示顶点的字母按顺时针或逆时针边形。
平行四边形ABCD 记作“□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AD ∥BC ,那么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2)平行四边形的基本元素如图,在□ABCD 中,邻边:AD 和AB ,AD 和DC ,DC 和BC ,BC 和AB对边:AB 和DC ,AD 和BC邻角:∠BAD 和∠ADC ,∠ADC 和∠DCB ,∠DCB 和∠ABC ,∠ABC 和∠BAD 对角:∠BAD 和∠BCD ,∠ABC 和∠ADC对角线:AC 和BD【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几何语言:如图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CD ,AD=BC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几何语言:如图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C ,∠B=∠D下面证明性质1和2证明:如图2,连接AC。
∵AD∥BC,AB∥CD∴∠1=∠2,∠3=∠4.又∵AC=CA,∴△ABC≌△CDA∴AD=BC,AB=CD,∠B=∠D∴∠1=∠2,∠3=∠4,∴∠1+∠4=∠2+∠3,即∠BAD=∠BCD性质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几何语言:如图3,∵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0C=1/2AC,OB=OD=1/2BD【典例】(中考)在□ABCD中,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C⊥BDB.∠A+∠B=1800C.AB=ADD.∠A≠∠C解析: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但不一定垂直,所以选项A错误;@简单初中生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所以选项B正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但邻边不一定相等,所以选项C错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所以∠A=∠C,所以选项D错误。
5第五讲平行四边形初步

第五讲平行四边形初步第一部分知识梳理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两组对边分别_____ 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它用符号“口“表示,平行四边形ABCD 记作__________ 。
2.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_______ 且_____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______ : 两邻角______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_______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边长x _________ .3.在L UBCD中,若ZA-Z5=40°,贝lJZA= _________ , ZB= _________ .4.若平行四边形周长为54cm,两邻边之差为5cm,则这两边的长度分别为 ____________ .5.若L UBCD的对角线AC平分ZDAB,则对角线AC与B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6.如图,LL坊CD中,CE丄AB,垂足为£,如果ZA = 115°,则ZBCE= 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在LL拐CD 中,DB=DC、ZA=65。
,CE丄BD 于E,则ZBCE= 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平行四边形的判左方法有:从边的条件有:①两组对边__________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组对边________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一组对边_________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对角线的条件有:④两条对角线__________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角的条件有:⑤两组对角______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注意: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_____ 是平行四边形.(填“一左"或“不一泄”)第二部分例题与解题思路方法归纳知识点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例题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BC中点,AE的延长线与D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1)证明:ZDFA=ZFAB;(2)证明:A ABE^AFCE・K选题意图》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左以及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知识解决有关问题.K解题思路3(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即可得到两角相等:(2)利用上题证得的结论及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即可证明两三角形全等.K参考答案》证明:(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F〃AB,AZDFA=ZFAB;(2) TE为BC中点,•••EC=EB・Z.DFA =乙FABAlztAABE 与A FCE中,厶CEF = Z-BEAfEB = ECAAABE^AFCE.【课堂训练题】1.如图,在口ABCD中,E为BC的中点,连接DE.延长DE交AB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K参考答案』解:由ABCD是平行四边形得AB〃CD,AZCDE=ZF, ZC=ZEBF・又TE为BC的中点,AADEC^AFEB,:.DC=FB ・又TAB二CD,AAB=BF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ZBAD=32°.分别以BC、CD为边向外作A BCE和A DCF,使BE=BC, DF=DC, ZEBC=ZCDF,延长AB交边EC于点G,点G在E、C两点之间, 连接AE、AF.(1)求证:A ABE^AFDA:K参考答案月证明:(I)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二DC, 又VDF=DC>A AB=D F・同理EB=AD.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ZABC=ZADC,又TZEBOZCDF,AZABE=ZADF.AAABE^AFDA ・(2)VAABE^AFDA, AZAEB=ZDAF ・VZEBG=ZEAB+ZAEB, AZEBG=ZDAF+ZEAB, VAE 丄AF,••• ZEAF=90°.VZBAD=32°,••• ZDAF+ZEAB=90° - 32°=58°.AZEBG=58°.知识点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关【例题2】阅读下而操作过程,回答后而问题:在一次数学实践探究活动中,小强过A、C 两点画直线AC把平行四边形ABCD分割成两个部分(如图(a)),小刚过AB、AC的中点画直线EF,把平行四边形ABCD也分割成两个部分(如图(b));(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种分割方法中而积之间的关系为:Si S2, S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4;(2)根据这两位同学的分割方法,你认为把平行四边形分割成满足以上而积关系的直线有条,请在图(c)的平行四边形中画岀一种:(3)由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选题意图》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交于一点,这个点是平行四边形的中心,也是两条对角线的中点,经过中心的任意一条直线可将平行四边形分成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解题思路3(1)都是相等关系,因为AC, EF都经过平行四边形的对称中心,故分得的两部分的而积相等;(2)有无数条,因为经过对称中心的直线有无数条:(3)经过平行四边形对称中心的宜线把平行四边形的而积分成相等的两份.g参考答案》解:(1) Si=S2, S3=S4:(2)无数,如图,所以直线过0即可;(3)经过平行四边形对称中心的任意直线,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分成满足条件的图形.【课堂训练题】1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36cm,过D作AB,BC边上的髙DE、DF,且DE = 4齿cm,DF = 5嶺cm、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K参考答案》解:设AB=x,则BC=18-x,由AB・DE=BC・DF代入数值得:4\/3x = 5\/3 (18・x),解之x=10,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40^3.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BC, GH〃AB, EF、GH的交点P在BD上。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PPT课件(第1课时)

(来自教材)
知3-练
证明:在▱ABCD中,因为AB∥CD,所以∠FBE=∠DCE. 因为E为BC的中点,所以BE=CE. FBE=DCE, 在△FBE和△DCE中,BE=CE , BEF=CED, 所以△FBE≌△DCE.所以BF=CD. 又因为AB=CD,所以BF=AB,即点B为AF的中 点.
(来自教材)
知3-讲
导引:根据BM平分∠ABC和AB∥CD可以判定△BCM 是等腰三角形,从而得到BC=MC=2,再结合 ▱ABCD的周长是14得到CD的长,进而得到DM的 长.具体过程如下: ∵在▱ABCD中,AB∥CD,BM是∠ABC的平分 线,∴∠CBM=∠ABM=∠CMB.∴BC=MC=2. 又∵▱ABCD的周长是14,∴AB=CD=5.∴DM= 3.
2. 数学表达式:如图,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 AB=CD,AD=BC.
(来自《点拨》)
知3-讲
例3 [中考·玉林]如图,在▱ABCD中,BM是∠ABC
的平分线,交CD于点M,且MC=2,▱ABCD的
周长是14,则DM等于( C )
A.1
B.2
C.3
D.4
(来自《点拨》)
(来自《点拨》)
总结
知3-讲
当题目中平行线和角平分线同时出现时,极有可 能出现等腰三角形,如本题中由AB∥CD和BM平分 ∠ABC就得到△BCM是等腰三角形;在平行四边形 的边的计算中,“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之和等于平行 四边形的周长的一半”会经常用到.
(来自《点拨》)
知3-练
1 在▱ ABCD 中,已知AB=3,AD=2,求▱ ABCD的
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基础)知识讲解

平行四边形(基础)【学习目标】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2.能初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并体会如何利用所学的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四边形的问题.3. 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进行证明和计算.4. 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要点梳理】【高清课堂平行四边形知识要点】要点一、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要点诠释:平行四边形的基本元素:边、角、对角线.相邻的两边为邻边,有四对;相对的边为对边,有两对;相邻的两角为邻角,有四对;相对的角为对角,有两对;对角线有两条.要点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边的性质: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2.角的性质:平行四边形邻角互补,对角相等;3.对角线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为对称中心.要点诠释:(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中边的性质可以证明两边平行或两边相等;角的性质可以证明两角相等或两角互补;对角线的性质可以证明线段的相等关系或倍半关系.(2)由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内容较多,在使用时根据需要进行选择.(3)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可解决对角线或边的取值范围的问题,在解答时应联系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来解决.要点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要点诠释:(1)这些判定方法是学习本章的基础,必须牢固掌握,当几种方法都能判定同一个平行四边形时,应选择较简单的方法.(2)这些判定方法既可作为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依据,也可作为“画平行四边形”的依据.要点四、三角形的中位线1.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2.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要点诠释:(1)三角形有三条中位线,每一条与第三边都有相应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2)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把原三角形分成可重合的4个小三角形.因而每个小三角形的周长为原三角形周长的12,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为原三角形面积的14.(3)三角形的中位线不同于三角形的中线.要点五、平行线间的距离1.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1)定义: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注:距离是指垂线段的长度,是正值.(2)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任何两平行线间的距离都是存在的、唯一的,都是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最短的线段的长度. 两条平行线间的任何两条平行线段都是相等的.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典型例题】类型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高清课堂平行四边形例11】1、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若AF、BE分别为∠DAB、∠CBA的平分线.求证:DF=EC.。
第03讲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知识解读+达标检测)(解析版)

第03讲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题型1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边长】【题型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角度】【题型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周长】【题型4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题型5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全三角形综合】【题型6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考点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边的性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如下图:AD∥BC,AD=BC,AB∥CD,AB=CD;2.角的性质: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如图:∠A=∠C,∠B=∠D3.对角线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
如图:AO=CO,BO=DO【题型1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边长】【典例1】(2023秋•龙口市期末)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B⊥AC,若AB=8,AC=12,则BD的长是( )A.16B.18C.20D.22【答案】C【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12,∴OB=OD,OA=OC=AC=6,∵AB⊥AC,由勾股定理得:OB===10,∴BD=2OB=20.故选:C.【变1-1】(2023春•历下区校级期中)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的平分线AE交CD于E,AB=8,BC=6,则EC等于( )A.1B.1.5C.2D.3【答案】C【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CD=AB=8,AD=BC=6.CD∥AB,∵∠DAB的平分线AE交CD于E,∴∠DAE=∠BAE,∵CD∥AB,∴∠AED=∠BAE,∴∠DAE=∠AED.∴ED=AD=6,∴EC=CD﹣ED=8﹣6=2.故选:C.【变式1-2】(2022秋•牟平区期末)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的平分线交AD 于点E,∠BCD的平分线交AD于点F,若AB=4,AD=5,则EF的长度( )A.1B.2C.3D.4【答案】C【解答】解:∵平行四边形ABCD,∴∠DFC=∠FCB,又CF平分∠BCD,∴∠DCF=∠FCB,∴∠DFC=∠DCF,∴DF=DC,同理可证:AE=AB,∵AB=4,AD=BC=5,∴2AB﹣BC=AE+FD﹣BC=EF=3.故选:C.【变式1-3】(2022秋•安化县期末)如图,F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BE上的点,若BF:FD=1:3,AD=12,则EC的长为( )A.6B.7C.8D.9【答案】C【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BC=AD=12,∵BF:FD=1:3,∴EB:AD=BF:FD,∴EB:12=1:3,∴EB=4,∴EC=BC﹣EB=12﹣4=8.故选:C.【题型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角度】【典例2】(2023春•环翠区期末)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作如下摆放,设∠1=30°,那么∠2=( )A.55°B.60°C.65°D.75°【答案】D【解答】解:延长EH交AB于N,∵△EF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HE=45°,∴∠NHB=∠FHE=45°,∵∠1=30°,∴∠HNB=180°﹣∠1﹣∠NHB=105°,∵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D∥AB,∴∠2+∠HNB=180°,∴∠2=75°,故选:D.【变式2-1】(2023秋•二道区校级期末)如图,在▭ABCD中,∠A+∠C=80°,则∠D=( )A.80°B.40°C.70°D.140°【答案】D【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AB∥CD,∴∠A+∠D=180°,∵∠A+∠C=80°,∴∠A=∠C=40°,∴∠D=180°﹣∠A=140°,故选:D.【变式2-2】(2023春•北安市校级期中)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的平分线交AD于E,∠BED=155°,则∠A的度数为( )A.155°B.130°C.125°D.110°【答案】B【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EB=∠CBE,∵∠ABC的平分线交AD于E,∠BED=155°,∴∠ABE=∠CBE=∠AEB=180°﹣∠BED=25°,∴∠A=180°﹣∠ABE﹣∠AEB=130°.故选:B.【变式2-3】(2023•巴东县模拟)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70°,BE平分∠ABC交AD于点E,DF∥BE交BC于点F,则∠CDF的度数为( )A.55°B.50°C.40°D.35°【答案】D【解答】解:∵∠ABC=70°,BE平分∠ABC,∴∠CBE=∠ABC=35°,∵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C=∠ABC=70°,AD∥BC,∴∠AEB=∠CBE=35°,∵DF∥BE,∴∠EDF=∠AEB=35°,∴∠CDF=∠ADC﹣∠EDF=70°﹣35°=35°,故选:D.【题型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周长】【典例3】(2023春•光明区校级期中)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平分∠BAD交BC于E,BE=4,EC=3,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 )cm.A.11B.18C.20D.22【答案】D【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与BC平行,AD=BC,AB=CD,∴∠DAE=∠AEB,∵AE平分∠BAD,∴∠BAE=∠DAE,∴∠BAE=∠AEB,∴BA=BE=4,∵BC=BE+EC=4+3=7=AD,∴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7+4)=22(cm),故选:D.【变式3-1】(2023春•东港区校级期中)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的角平分线把边BC 分成长度为4和5的两条线段,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 )A.13或14B.26或28C.13D.无法确定【答案】B【解答】解:设∠A的平分线交BC于点E,∵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AD,∴∠BEA=∠DAE,∵∠BAE=∠DAE,∴∠BEA=∠BAE,∴AB=EB,当EB=5,EC=4时,如图1,则AB=EB=5,BC=EB+EC=9,∴2AB+2BC=2×5+2×9=28;当EB=4,EC=5时,如图2,则AB=EB=4,BC=EB+EC=9,∴2AB+2BC=2×4+2×9=26,∴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6或28,故选:B.【变式3-2】(2023春•沙坪坝区期中)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周长为18,过点O作OE⊥AC交AD于点E,连结CE,则△CDE的周长为( )A.18B.9C.6D.3【答案】B【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AB=CD,AD=BC,∵▱ABCD周长为18,∴AD+CD=9,∵OE⊥AC,OA=OC,∴AE=CE,∴△CDE的周长为:CD+CE+DE=CD+AE+DE=AD+CD=9.故选:B.【变式3-3】(2023秋•南关区校级期末)如图,在▱ABCD中,AD=10,对角线AC与BD 相交于点O,AC+BD=24,则△BOC的周长为 22 .【答案】22.【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OC=AC,BO=OD=BD,AD=BC=10,∵AC+BD=24,∴OC+BO=12,∴△BOC的周长=OC+OB+BC=12+10=22.故答案为:22考点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与边有关的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与角有关的判定: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与对角线有关的判定: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题型4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典例4】(2023秋•朝阳区校级期末)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DC,AD∥BC B.AB∥DC,AD=BCC.AO=CO,BO=DO D.AB=DC,AD=BC【答案】B【解答】解:A、AB∥DC,AD∥BC可利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AB∥DC,AD=BC不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AO=CO,BO=DO可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AB=DC,AD=BC可利用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变式4-1】(2022秋•泰山区期末)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B.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互补C.一组对角相等,一组邻角互补D.一组对角互补,另一组对角相等【答案】C【解答】解:A、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也有可能是等腰梯形B、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互补,也有可能是等腰梯形C、一组对角相等,一组邻角互补可得到两组对角分别相等,所以是平行四边形D、一组对角互补,另一组对角相等,可能是含两个直角的一般四边形.故选:C.【变式4-2】(2023春•台山市校级期中)在四边形ABCD中,AB∥DC,要使四边形ABCD 成为平行四边形,还需添加的条件是( )A.∠A+∠C=180°B.∠B+∠D=180°C.∠A+∠D=180°D.∠A+∠B=180°【答案】D【解答】解:选项A,B中的两对角是对角关系,不能推出AD∥BC,选项C只能推出AB∥DC,选项D中两角是同旁内角,∵∠A+∠B=180°,∴AD∥BC,又∵AB∥DC,∴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选:D.【变式4-3】(2023•中牟县校级开学)小敏不慎将一块平行四边形玻璃打碎成如图的四块,为了能在商店配到一块与原来相同的平行四边形玻璃,他带了两块碎玻璃,其编号应该是(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答案】C【解答】解:∵只有②④两块碎玻璃的角的两边互相平行,且中间部分相连,角的两边的延长线的交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另两个顶点,∴带②④两块碎玻璃,就可以确定原来平行四边形玻璃的大小,能在商店配到一块与原来相同的平行四边形玻璃,故选:C.【题型5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全三角形综合】【典例5】(2022秋•周村区期末)已知,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在AD、BC上,且∠BAF=∠DCE.求证:(1)△ABF≌△CDE.(2)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答案】(1)见解析过程;(2)见解析过程.【解答】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B=∠D,AD=BC,在△ABF和△CDE中,,∴△ABF≌△CDE(ASA);(2)∵△ABF≌△CDE,∴AF=CE,BF=DE,∴AE=CF,∴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变式5-1】(2023春•惠城区期末)如图,在▱ABCD中,点E,F在对角线BD上,且BE =DF.求证:(1)AE=CF;(2)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答案】(1)见解答;(2)见解答.【解答】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ABE=∠CDF.在△ABE和△CDF中,,∴△ABE≌△DCF(SAS).∴AE=CF.(2)∵△ABE≌△DCF,∴∠AEB=∠CFD,∴∠AEF=∠CFE,∴AE∥CF,∵AE=CF,∴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变式5-2】(2023春•鱼台县期中)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求证:(1)AE=CF;(2)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ADE=∠CBF.∵AE⊥BD,CF⊥BD,∴∠AED=∠CFB=90°.∵在△ADE与△CBF中,∴△ADE≌△CBF(AAS),∴AE=CF.(2)∵AE⊥BD,CF⊥BD,∴∠AEF=∠CFE=90°.∴AE∥CF.又∵AE=CF,∴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变式5-3】(2023•新疆模拟)如图,在▱ABCD中,点E,F在对角线BD上,且BF=DE.证明:(1)△ABE≌△CDF;(2)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答案】(1)见解答;(2)见解答.【解答】证明:(1)∵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B=CD,AB∥CD,∴∠ABD=∠CDB,∵BF=DE,∴BE=DF,在△ABE和△CDF中,,∴△ABE≌△CDF(SAS);(2)由(1)可知,△ABE≌△CDF,∴AE=CF,∠AEB=∠CFD,∴180°﹣∠AEB=180°﹣∠CFD,即∠AEF=∠CFE,∴AE∥CF,∵AE=CF,AE∥CF,∴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题型6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典例6】(2023春•温州月考)如图,在▱ABCD中,点E在AB上,点F在CD上,且AE =CF.(1)求证: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2)若DE为∠ADC的角平分线,且AD=6,EB=4,求▱ABCD的周长.【答案】(1)见解析;(2)32.【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DF∥BE,∵AE=CF,∴BE=D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2)解:∵DE为∠ADC的角平分线,∴∠ADE=∠CDE,∵CD∥AB,∴∠AED=∠CDE,∴∠ADE=∠AED,∴AE=AD=6,∵BE=4,∴AB=AE+BE=10,∴▱ABCD的周长=2(AD+AB)=2(6+10)=32.【变式6-1】(2023春•成都期末)如图,在▱ABCD中,点E,F在对角线AC上,且AF=CE,连接BE,DE,BF,DF.(1)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2)若∠BAC=80°,AB=AF,DC=DF,求∠EBF的度数.【答案】(1)证明过程见解答;(2)30°.【解答】(1)证明:在▱ABCD中,AB=CD,AB∥CD,∴∠BAF=∠DCE,在△ABF和△CDE中,,∴△ABF≌△CDE(SAS),∴BF=DE,∠DEF=∠BFA,∴ED∥BF,∴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2)解:∵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BE=DF,∵AB=DC=DF,∴AB=BE,∴∠BEA=∠BAC=80°,∴∠ABE=180°﹣2×80°=20°,∵AB=AF,∴∠ABF=∠AFB=(180°﹣80°)=50°,∴∠EBF=∠ABF﹣∠ABE=50°﹣20°=30°.【变式6-2】(2023秋•锦江区校级期末)如图,点E、F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上两点,BE∥DF.(1)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2)若AC=8,BC=6,∠ACB=30°,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答案】(1)证明见解答过程;(2)24.【解答】(1)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中,AD∥BC,AD=BC,∴∠ACB=∠CAD,又∵BE∥DF,∴∠BEC=∠DFA,在△BEC和△DFA中,,∴△BEC≌△DFA(AAS),∴BE=DF,又BE∥DF,∴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2)解:过A点作AG⊥BC,交CB的延长线于G,在Rt△AGC中,AC=8,∠ACB=30°,∴AG=4,∵BC=6,∴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BC•AG=4×6=24.【变式6-3】(2023春•和县校级期末)如图,BD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DB=∠CBD,AD=BC,过点A作AE∥BD交C的延长于E.(1)求证: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2)过点E作EF⊥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DF,若,求DF的长.【答案】(1)见解析;(2)2.【解答】(1)证明:∵∠ADB=∠CBD,∴AD∥BC,∴∠ADE=∠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E,AB=CD,∵AE∥BD,∴∠EAD=∠BDA,∴∠EAD=∠DBC,在△EAD和△DBC中,,∴△EAD≌△DBC(ASA),∴DE=CD,∵AB=DE.∴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2)∵DE=CD=AB,∴FD是CE的中线,∵EF⊥BC,∴DF=CE==2.考点3: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中位线:在△ABC 中,D,E 分别是A C,AC 的中点,连接DE.像DE 这样,连接三角形_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B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二分之一。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1课时)

18.1 平行四边形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第1课时)
导入新知
18.1 平行四边形
【观察】上面图形给我们留下什么图形的形象?
学习目标
18.1 平行四边形
3. 经历“实验—猜想—验证—证明”的过程, 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
2. 能够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E
O
G
BEOH, CHFD, BEGC, CHFD, ABCD. B H
C
提示:用定义判定平行四边形,即看四边形两组对边是否分别平行.
巩固练习
18.1 平行四边形
你能从以下图形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吗?
(1)
(2)
(3)
√
(4)
(5)
√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平行四边形边的特征
平行四边形除两
A
组对边分别平行
A 8m B
D C
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AD=BC. ∵AB=8m, ∴CD=8m. 又AB+BC+CD+AD=36m, ∴ AD=BC=10m.
探究新知
18.1 平行四边形
知识点 3 平行四边形角的特征
请用量角器等工具度量你手中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并记
录下数据,你能发现∠A与∠C,∠B与∠D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
巩固练习
18.1 平行四边形
如图,AB∥CD,BC⊥AB,若AB=4cm,S△ABC=12cm2, 求△ABD中AB边上的高.
解:∵S△ABC
= =
1 AB•BC, 2 1×4 ×BC=12cm2,
2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PPT课件

形ABCD,记作: ABCD; A
D
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
用符号“ ”表示平行四边 B
C
形时,字母必须按逆时针或顺
时针排列,不可打乱顺序。
A
平行四边形相对的边称为 对边
相对的角称为 对角
B
邻边,邻角
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求证:OE=OF B
E O
F
D C
ABCD的对角线AC
与BD相交于点O,过点 E
O作一条直线,分别交
BA,DC的延长线于点
E,F。
A
求证:OE=OF
O
B F
D C
D
C
已知: ABCD的周长等于20 cm,
AC=7 cm,求△ABC的周长。
解:
A
B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已知)
∴ AB=CD,BC=AD(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观察图形,说出下列图形边的位置有什么特征?
两组对边都不平行
一组对边平行, 一组对边不平行
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 分别平行
四边形
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一、 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1、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 平行四边形。
2、特征:①属于四边形; ②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3、符号:“ ”如平行四边
C 即AB+BC= 1
ABCD =10cm
2
又∵ AC=7 cm(已知)
第18章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及考点典例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及考点典例一、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两组对边分别__________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邻角_______,对角_______。
(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_______且________。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_______。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_________。
(4)若一直线过平行四边形两对角线的交点,则这条直线被一组对边截下的线段以对角线的交点为中点,并且这两条直线二等分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_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_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定理3:对角线_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定理4:一组对边_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二、矩形1、矩形的概念有一个角是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性质(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边、角、对角线);(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_______;(3)矩形的对角线_______;(4)矩形是______对称图形。
3、矩形的判定(1)定义:有一个角是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定理1:有___________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_______________是矩形。
4、矩形的面积S矩形=长×宽=ab三、菱形1、菱形的概念有一组___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2、菱形的性质(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边、角、对角线);(2)菱形的________边相等(3)菱形的对角线________,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4)菱形是________对称图形3、菱形的判定(1)定义:有一组___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定理1:___________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定理2:对角线___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4、菱形的面积S菱形=底边长×高=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四、正方形1、正方形的概念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______________叫做正方形。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4.2《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说课稿3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4.2《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基础知识。
但是,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的理解和应用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
2.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证明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引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探究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证明性质:利用几何画板等工具,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4.应用性质: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
6.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课堂问答、练习题、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基础)
【学习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2.能初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并体会如何利用所学的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四边形的问题.
3. 了解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其实际应用.
4. 掌握两个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线段相
等”.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
要点诠释:平行四边形的基本元素:边、角、对角线.相邻的两边为邻边,有四对;相对的边为对边,有两对;相邻的两角为邻角,有四对;相对的角为对角,有两对;对角线有两条.
知识点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要点诠释:(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中边的性质可以证明两边平行或两边相等;角的性质可以证明两角相等或两角互补;对角线的性质可以证明线段的相等关系或倍半关系. (2)由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内容较多,在使用时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3)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可解决对角线或边的取值范围的问题,在解答时应联系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来解决.
知识点三、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1.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1)定义: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注:距离是指垂线段的长度,是正值.
2.平行线性质定理及其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平行线性质定理的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线段相等.
【典型例题】
类型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若AF 、BE 分别为∠DAB 、∠CBA 的平分线.求证:DF =EC .
【答案与解析】
证明:∵ 在ABCD 中,CD ∥AB ,
∠DFA =∠FAB .
又∵ AF 是∠DAB 的平分线,
∴ ∠DAF =∠FAB ,
∴ ∠DAF =∠DFA ,
∴ AD =DF .
同理可得EC =BC .
∵ 在ABCD 中,AD =BC ,
∴ DF =EC .
【总结升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得到对角相等,对边平行且相等,为证明线段相等提供了条件.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E 、F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的点,CE =AF ,请你猜想:线段BE 与线段DF 有怎样的关系?并对你的猜想加以证明.
【答案】
证明:猜想:BE ∥DF 且BE =DF.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CB=AD ,CB ∥AD
∴∠BCE =∠DAF
在△BCE 和△DAF 中
CB AD BCE DAF
CE AF =⎧⎪∠=∠⎨⎪=⎩
∴△BCE ≌△DAF
∴BE =DF ,∠BEC =∠DFA
∴BE ∥DF
即 BE ∥DF 且BE =DF.
2.(2016·永州)如图,在▱ABCD 中,∠BAD 的角平分线AE 交CD 于点F,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
(1)求证:BE=CD ;
(2)连接BF ,若BF ⊥AE ,∠BEA=60°,AB=4,求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
【思路点拨】(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得出∠BAE=∠BEA ,即可证明;(2)证明△ABE 为等边三角形,由勾股定理求出BF ,由AAS 证明△ADF ≌△ECF ,得出△ADF 与△ECF 的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ABE 的面积,即可得出结果.
【答案与解析】
(1)证明:∵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BC,AB ∥CD ,AB=CD ,
∴∠AEB =∠DAE ,
又∵AE 是∠BAD 的角平分线,
∴∠B AE =∠DAE ,
∴∠AEB =∠BAE ,
∴AB =BE ,
∴BE=CD .
(2)解:∵AB =BE ,∠BEA=60°
∴△ABE 为等边三角形,
∴AE=AB=4,
∵BF ⊥AE ,
∴AF=EF=2,
∴
BF=
∵AD∥BC,
∴∠D=∠ECF ,∠DAF=∠E ,
在△ADF 和△ECF 中,
D ECF DAF
E A
F EF ∠=∠∠=∠=⎧⎪⎨⎪⎩
,
∴△ADF ≌△ECF (AAS )
∴△ADF 的面积=△ECF 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ABE 的面积
=11422
AE BF ⋅=⨯⨯=.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解答本题注意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3.如图,在▱ABCD 中,点E ,F 分别在边DC ,AB 上,DE=BF ,把平行四边形沿直线EF
折叠,使得点B,C分别落在B′,C′处,线段EC′与线段AF交于点G,连接DG,B′G.求证:(1)∠1=∠2;
(2)DG=B′G.
【思路点拨】(1)根据平行四边形得出DC∥AB,推出∠2=∠FEC,由折叠得出∠1=∠FEC=∠2,即可得出答案;
(2)求出EG=B′G,推出∠DEG=∠EGF,由折叠求出∠B′FG=∠EGF,求出DE=B′F,证△DEG ≌△B′FG即可.
【答案与解析】
证明:(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C∥AB,
∴∠2=∠FEC,
由折叠得:∠1=∠FEC,
∴∠1=∠2;
(2)∵∠1=∠2,
∴EG=GF,
∵AB∥DC,
∴∠DEG=∠EGF,
由折叠得:EC′∥B′F,
∴∠B′FG=∠EGF,
∵DE=BF=B′F,
∴DE=B′F,
∴△DEG≌△B′FG(SAS),
∴DG=B′G.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性质,折叠性质,平行线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
4.如图,已知▱ABCD中,F是BC边的中点,连接DF并延长,交AB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AB=BE.
【思路点拨】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得出AB=DC,AB∥CD,推出∠C=∠FBE,∠CDF=∠E,证△CDF ≌△BEF,推出BE=DC即可.
【答案与解析】
证明:∵F 是BC 边的中点,
∴BF=CF ,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DC ,AB ∥CD ,
∴∠C=∠FBE ,∠CDF=∠E ,
∵在△
CDF 和△BEF 中
===C FBE CDF E CF BF ∠∠∠∠⎧⎪⎨⎪⎩
∴△CDF ≌△BEF (AAS ),
∴BE=DC ,
∵AB=DC ,
∴AB=BE .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关键是推出△CDF ≌△BEF .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已知在▱ABCD 中,延长AB ,使AB=BF ,连接DF ,交BC 于点E .
求证:E 是BC 的中点.
【答案】
证明:在□ABCD 中,AB ∥CD ,且AB=CD ,
∴∠CDF=∠F ,∠CBF=∠C ,
∵AB=FB ,
∴DC=FB ,
∴△DEC ≌△FEB ,
∴EC=EB ,
即E 为BC 的中点.
类型二、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及其推论
5.(1)如图1,已知△ABC ,过点A 画一条平分三角形面积的直线;
(2)如图2,已知l 1∥l 2,点E ,F 在l 1上,点G ,H 在l 2上,试说明△EGO 与△FHO 面积相等;
(3)如图3,点M 在△ABC 的边上,过点M 画一条平分三角形面积的直线.
【思路点拨】(1)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只需过点A和BC的中点画直线即可;
(2)结合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证明;
(3)结合(1)和(2)的结论进行求作.
【答案与解析】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知: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等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举一反三:
【变式】(南京校级期中)有这样的一个定理: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下面经历探索与应用的过程.
探索:
已知:如图1,AD∥BC,AB∥CD.求证:AB=CD.
应用此定理进行证明求解.
应用一、已知:如图2,AD∥BC,AD<BC,AB=CD.求证:∠B=∠C;
应用二、已知:如图3,AD∥BC,AC⊥BD,AC=4,BD=3.求:AD与BC两条线段的和.
【答案】
探索:
证明:如图1,
连接AC,
∵AD∥BC,∴∠DAC=∠BCA
∵AB∥CD.∴∠BAC=∠DCA
在△ABC和△CDA中,
,
∴△ABC≌△CDA(ASA),
∴AB=CD;
应用一:
证明:如图2,
作DE∥AB交BC于点E,
∵AD∥BC,
∴AB=DE
∵AB=CD,
∴DE=CD,
∴∠DEC=∠C
∵DE∥AB,
∴∠B=∠DEC,
∴∠B=∠C;
应用二、
解:如图3,
作DF∥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F
∵AD∥BC,∴AC=DF、AD=CF,
∵DF∥AC,∴∠BDF=∠BEC,
∵AC⊥BD,∴∠BDF=∠BEC=90°,
在Rt△BDF中,由勾股定理得:BF=5,
故BC+AD=BC+CF=B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