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课程介绍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大一思修考试重点归纳

大一思修考试重点归纳

大一思修考试重点归纳思修课程是大学生涯中一门重要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一思修考试是检验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重要途径。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下面将对大一思修考试的重点进行归纳。

一、思修的基本概念思修课程是大学生涯中一门基础课程,首先需要理解思修的基本概念。

思修是指思想修养,它包含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向往,并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内容,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思修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重点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学习。

首先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事物发展的矛盾性的认识,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其次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和意义,重点理解社会形态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革命的原因。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修课程的重点和核心,要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

要掌握每个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定义和作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紧密关联。

四、伦理道德理论思修课程还涉及伦理道德理论的学习,重点理解不同的伦理道德理论以及它们对于人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影响。

主要的伦理道德理论有德性伦理学、后果伦理学和义务伦理学等。

学生需要掌握每个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能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修课程还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要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价值观念。

主要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等。

学生需要了解每个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观点和对于人们修养与行为的影响。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最后,思修课程还要求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思修_试讲教案模板

思修_试讲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道德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道德和法律的认识和尊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 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 法律基础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法律。

教学难点:1. 如何将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相结合。

2.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道德和法律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提问或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二、新课讲授1. 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解释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

- 阐述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 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 讲解个人品德修养、社会公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和家庭美德修养等内容。

- 介绍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如自我反省、学习榜样、参加社会实践等。

3. 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解释法律的定义和特征。

- 阐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

4. 法律基础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法律。

- 介绍法律的基本原则,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等。

- 简述我国的主要法律,如宪法、刑法、民法等。

三、课堂讨论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和法律。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与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案例分析1.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道德与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冲突和协调。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处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三、小组活动1. 分组讨论:针对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分析其道德和法律层面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大一思修课本电子版

大一思修课本电子版

大一思修课本电子版一、引言大一思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旨在培养大学新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人文素质。

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学习和参考,我们精心准备了大一思修课本的电子版,供学生们随时查阅和复习。

本文档将提供大一思修课本电子版的目录和简要概述,希望能给广大学生带来便利和帮助。

二、目录1.思修的概述– 1.1 思修的基本概念– 1.2 思修的重要性2.人的本质和发展– 2.1 人的社会属性和本质– 2.2 人的自由和选择– 2.3 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3.人的社会关系– 3.1 人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 3.2 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3.3 人的社会团体和组织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实践5.道德与法律– 5.1 道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5.2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5.3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6.健康与幸福– 6.1 健康的重要性和维护– 6.2 幸福的内涵和追求7.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7.1 环境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7.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实践三、主要内容1. 思修的概述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思修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通过对思修定义的解释,帮助学生了解思修的核心内容和学习目标。

同时,阐述思修对于大学生个人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的塑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修课程。

2. 人的本质和发展本章主要讲述人的社会属性和本质,人的自由和选择以及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

通过对人性的分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的固有特性,并引导学生积极面对自身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性。

3. 人的社会关系在本章中,我们将探讨人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及人的社会团体和组织。

通过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分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促进良好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发展。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章将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培养实践。

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引言大一思修课程是大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品质。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拓宽思维,提升自身素养,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本文以2023版大一思修笔记为基础,对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内容第一章:世界的多样性与一体性本章主要介绍了世界的多样性与一体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认识到世界是多元的,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但又有共同的联系和交流。

我们要尊重多元文化,主张平等、和谐、包容,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人类文明的多元与一体第二章重点讨论了人类文明的多元与一体。

人类文明的多元表现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如中华文明、古希腊文明等。

同一种文明也有多样性,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家等不同思想流派。

对于文明的多样性,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心态,尊重不同文明的存在和发展。

第三章:道德与人生第三章探讨了道德与人生的关系。

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它贯穿于人们的一生,影响着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我们提倡高尚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宽容、勇敢等,同时要强调个体的利益与整体的利益的统一,追求共享发展,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第四章:科学与人生在第四章中,我们学习了科学与人生的关系。

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进行系统研究和认识的方法和理论体系。

科学与人生紧密相连,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我们要培养科学精神,理性思考问题,善于观察和分析,鼓励创新,推动科技进步。

第五章:宗教与人生第五章讨论了宗教与人生的关系。

宗教是人们对宇宙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探索,它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产生了多样的形式。

我们要尊重和理解不同宗教的存在,倡导宗教信仰的自由,通过对宗教的学习和思考来加深对人生意义的认识。

第六章:政治与生活第六章重点探讨了政治与生活的关系。

政治是指社会组织和管理的一种方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权益和生活。

思修课件(专题)PPT课件

思修课件(专题)PPT课件

通过掌握思修课程基本原理,可以更 好地理解思修课程的本质和内涵,更 好地指导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实践。
思修课程基本原理的内容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等。
思修课程基本方法
思修课程基本方法概述
思修课程的基本方法是实现思修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思 修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思修课程评价方式
未来思修课程的评价方式将更加 多元化和科学化,注重学生的实 际表现和实践成果,同时加强对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
考核。
思修课程学习建议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学习思修课程时,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 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思修课程展望
思修课程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 思修课程将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应 用性,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
生活中。
思修课程教学方法
未来思修课程将更加注重教学方 法的改革和创新,采用多种形式 的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 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习效果评估
思修课程的学习效果评估通常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两部分。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等方面进行评定,期末考试则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 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02
思修课程基础知识
思修课程基本概念
思修课程定义
思修课程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 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04
案例四
个人品德修养锻炼
思修课程实践技巧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导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通过学习思修,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对思修课程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

1.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于宇宙、世界、人类和自然界等综合事物及其规律的根本看法和认识方式。

世界观包括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心主义世界观。

•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一种看法和态度。

人生观包括唯物主义人生观和唯心主义人生观。

•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于价值目标、价值形式和价值评价的一种总体观念。

价值观包括客观价值观和主观价值观。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观念,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强调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全面的和关系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阶级斗争的结果,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实践论: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基础,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依据,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革命性与改良性:马克思主义既是革命性的理论,又是改良性的理论,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解决革命任务,又要注重改革创新。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有的发展道路,包括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文化制度和基本社会制度等。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公有制经济,又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价值观引领和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24年思修复习资料

2024年思修复习资料

引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2024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修习将有新的变化和要求。

本文旨在为2024年思修复习提供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思修课程的核心内容。

概述:2024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主要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全面了解这些内容,使其逐步形成系统的思想观念和综合素质。

正文内容:第一大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和特点1.2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历程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他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的比较1.5 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意义第二大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和革命实践2.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2.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思潮的比较2.5 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第三大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3.3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和实践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国际影响力和启示意义3.5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重要举措和要求第四大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建设4.1 党的执政能力的内涵和要求4.2 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核心的重要性和作用4.3 党的领导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路径4.4 党的领导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4.5 新时代党的领导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方法措施第五大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1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5.2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特点和优势5.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和举措5.4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关系5.5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2024年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展开探讨。

思修课程总结内容是什么

思修课程总结内容是什么

思修课程总结内容是什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推行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当代社会中的重大问题。

思修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思修课程的总结内容,帮助读者了解思修课程的学习重点和意义。

1.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思修课程首先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阶级斗争理论等。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学生可以提高对历史、社会、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

同时,学生也能够明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解决当代问题的指导作用。

2.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随后,思修课程介绍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发展道路、基本经济制度以及核心价值观等。

学习这些理论,可以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心。

3. 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思修课程还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包括党的建设、党的历史和党的优良传统等内容。

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性意识,增进对党的领导的认同和理解。

4. 当代政治经济学及其他相关理论除了以上介绍的理论内容外,思修课程还会涉及一些当代政治经济学及其他相关理论。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模式,为今后从事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5.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观念思修课程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观念。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修课程通过教育引导学生以正确的道德观念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和困惑,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品质。

总结思修课程的学习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基本理论、当代政治经济学及道德观念等展开。

思修课复习纲要(2016)

思修课复习纲要(2016)

思修课程复习纲要绪论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一、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一)大学的变化《大学》一文中突出了的大学之于小学之差异,大学的教育目的——“三纲领”,大学的教育内容——“八条目”,大学的教育方法——“七证”。

1、学习要求的变化2、生活环境的变化3、社会活动的变化(二)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1、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2、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3、虚心求教,细心体察4、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也可从《大学》的“七证”来说明。

二、更新学习理念1、自主学习的理念2、全面学习的理念3、创新学习的理念4、合作学习的理念(2015年版新增)5、终身学习的理念三、确立成才目标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成才目标,应当着力增强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这既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体系一、思想道德与法律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供价值基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3、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何谓思想?何谓道德?何谓法律?见PPT导论部分1、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

2、法律素质:是指人们掌握和运用法律的素养和能力。

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梳理必需的法律观念,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的能力,构成了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版小框内容改为一节)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合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可以参考以下内容: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涉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 法律基础部分:涉及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 注重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法律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受和领悟道德和法律的内涵和要求。

* 培养思维能力:通过课堂讨论、问题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思想道德修养与个人品德提升:* 培养良好的品德: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责任感、自尊自律等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树立法律意识:了解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遵守法律法规。

* 关注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学会调节情绪和应对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4. 思想道德修养与个人品德提升的学习方法:* 课堂学习: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理解并掌握课程理论知识。

* 自我反思:通过自我反思和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 社会实践: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提升个人品德和修养。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提高个人素质: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了解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 促进个人成长: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思维能力,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大学思修课程教案

大学思修课程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法治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教学重点:1. 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道德与法治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1.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

2. 如何在个人修养中融入道德与法治观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与法治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

二、讲授新课1. 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 道德:指人们在行为上遵循的准则和规范,具有自律性、社会性、普遍性等特点。

- 法治:指国家、社会和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制度,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强制性等特点。

2. 道德与法治的内涵- 道德内涵: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 法治内涵: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者制定给被统治者以及统治者自身必须遵守的规定、命令、条例。

3. 道德与法治的相互关系- 道德是制定法律的依据,法律是遵守道德的保障。

- 道德与法治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案例,如道德失范、违法乱纪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大家还记得吗?2. 学生回答问题,复习所学内容。

二、讲授新课1. 道德与法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个人修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 社会交往:遵循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维护社会和谐。

- 工作实践: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为社会创造价值。

大学思修教案

大学思修教案

教案名称:大学思修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大学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3.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内容:1. 大学生活的意义和价值2. 爱国主义精神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期望和困惑,引出本课的主题——大学思修。

二、教学内容与讨论(4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学生活是一个全新的阶段,是锻炼自我,提升素质的重要时期。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处理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等问题。

3. 教师讲解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爱人民,爱社会主义。

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如何将爱国主义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三、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学习和理解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反思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如何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如何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继续探讨大学思修。

二、教学内容与讨论(45分钟)1. 教师继续讲解大学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学生活是一个自我提升和成长的重要时期。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处理大学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

3. 教师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如何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大一思修知识点整理

大一思修知识点整理

大一思修知识点整理大一思修是一门对学生进行人文和社会科学教育的综合性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大一思修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详细介绍如下:1.思修的定义和特点:思修是指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和修养,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思修有综合性、人本性、批判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2.思修的学科内容:思修的内容包括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3.哲学基本概念:学生需要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如存在、意义、真理、自由、人性等。

这些概念对于学生思考人类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4.社会科学基本概念:学生需要了解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如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变迁、社会规范等。

这些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5.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学生需要了解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这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6.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学生需要了解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如善、义、公正、贞操等。

这些原则和规范有助于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和行为。

7.社会责任和社会公义:学生需要了解个体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了解社会公义的意义和实现。

这有助于学生认识到个体和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

8.理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学生需要培养理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对社会现象和观念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评价。

9.多元文化与跨文化交流: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学会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

这有助于学生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

10.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学生需要具备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学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这有助于学生在解决实际社会问题时具备实践能力。

以上是大一思修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提高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和思辨能力,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素质。

思修复习大纲

思修复习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纲要绪论四、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主要知识点: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一、适应人生新阶段主要知识点: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

教学重点: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教学难点:树立新的学习理念二、肩负历史新使命主要知识点: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教学重点: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教学难点: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三、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知识点: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学重点: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教学难点: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主要知识点: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重要概念:理想、信念.....二、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主要知识点: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教学重点: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教学难点:三、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主要知识点: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重点: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教学难点: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主要知识点: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思修课内容

思修课内容

思修课内容思修课,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文将介绍思修课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在大学生思维培养和人生价值观塑造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课程内容1.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思修课首先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辩证法、实践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等。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原理,学生可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

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思修课还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应用等。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可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有更深入的认识。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修课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重点介绍,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可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4.科学发展观:思修课还介绍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可以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辩证关系。

二、思修课的重要意义1.培养正确的世界观:思修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认识到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学生可以摆脱盲目的经验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提高思维的科学性和深度。

2.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思修课还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注重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

3.启迪创新思维:思修课的学习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和实践观念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等教育出版社思修知识点

高等教育出版社思修知识点

高等教育出版社思修知识点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教材,作为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一门必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该教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涵盖了人类思想史、伦理学、政治经济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本文将对高等教育出版社思修教材的知识点进行一定的阐述与分析。

第一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等教育出版社思修教材首先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背景和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引领社会进步的理论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十二个方面的价值追求。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还能够体会到其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影响。

第二章:伦理学基本原理伦理学是思修教材中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人类行为的价值判断和规范。

伦理学主要包括伦理学的起源、伦理学基本概念、伦理学基本原理等内容。

通过学习伦理学基本原理,学生能够增强自身的道德意识,明确自己的行为规范,从而更好地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本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从而从思想上理解和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通过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增强自己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把握能力。

第四章: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思修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规律和发展。

学习政治经济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

政治经济学也对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2024版(完整版)思修ppt课件

2024版(完整版)思修ppt课件

2024/1/24
17
树立正确人生观,追求高尚人生目的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它要求人们以人民利益为重,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无 私奉献。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高尚的人生目的是指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利益的目的,如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服务人民等。这些目的能够 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2024/1/24
18
05 加强道德修养锤 炼道德品质
2024/1/24
19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01
道德的本质和起源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它
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2024/1/24
02 03
道德的历史发展
道德经历了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资本主义社 会道德和社会主义社会道德五个历史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道德都有其 特定的内容和特点。
• 有利于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够凝聚全社会 的力量,形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 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够激发人们 的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够提高人们 的道德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2024/1/24
艰苦奋斗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继承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怕困 难、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 绩。
14
04 领悟人生真谛创 造人生价值
2024/1/24

大一思修复习资料

大一思修复习资料

大一思修复习资料第一章:介绍思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

它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养。

本章将简要介绍思修课程的背景、目标和重要性。

1.1 背景背景涵盖了思修课程的发展背景与产生原因。

它将讨论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推动思修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1.2 目标本节将明确大一思修课程的教育目标。

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加强法律素养、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等。

1.3 重要性思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本节将阐述思修课程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章:思修课程内容本章将介绍思修课程的具体内容,包括伦理道德、法律基础等方面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

2.1 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思修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节将系统地介绍伦理道德知识,包括伦理学的基本概念、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等。

2.2 法律基础法律基础是思修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将介绍法律基础方面的内容,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的重要性。

第三章:思修课程学习方法本章将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大一学生更好地学习思修课程。

3.1 阅读教材思修课程通常有相关的教材,学生应认真阅读教材,理解其中的概念和知识点。

3.2 参与课堂讨论思修课程通常有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应积极参与,发表个人观点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3.3 多观看新闻和评论了解社会热点事件,关注各类新闻和评论,有助于学生对思修课程中的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3.4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可以加强学习效果,互相讨论问题,分享知识和观点。

第四章:思修课程评估本章将介绍思修课程的评估方式和准则,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评估自己在思修课程上的学习成绩。

4.1 平时表现评估思修课程通常会有平时作业、小组讨论等评估方式,学生应认真完成并按时提交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修课程介绍《思修》课程介绍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的课程。

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紧密联系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一系列人生课题,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的知识性,又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和教育性,更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

因此,它在高校育人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高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落实和现实体现,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必经环节,党中央和教育主管部门一直予以极大的关注。

1998 年,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要求把“两课”教育列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把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

2006 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 [2004]16 号)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 [2005]5 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 [2005]9 号)的要求,在全国高校普遍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即“ 05 方案”。

根据“05方案”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开设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概论”课(简称“概论”课),其中,“基础”课是“ 05 方案”的开篇之作,从06年秋季开学起在大学新生中开始实施。

本课程总课时为45课时,3个学分。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本课程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像“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直接对应的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直接对应的则是学生的个体人生实践。

因此,本课程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教科书”。

明确这一点,是设计好该门课程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

1、教学目标定位于有效指导学生的个体人生实践,既传授思想、道德和法律方面的各类知识,更传达人生理念,强调情感熏陶,注重养成教育。

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项目都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

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紧紧围绕有效指导高职学生的个体人生实践来设计。

从内容上,教师必须在全面透彻地把握教材内容的同时,深入了解高职生的所思所想,理解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懂得学生心灵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设计出有理论内涵、有知识含量、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教学内容,理论讲述内容一定深入浅出,且以实例说明,切忌长篇大论。

从方法和手段上,必须从高职生的学习特点,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要有足够的耐心、有饱满的激情、有宽容的心态,课堂上多让学生发言,多采用现代教育手段,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统一起来。

书面化的理论内容尽可能生活化,化为生活化的哲理和生活化的常识,使学生易于理解,也易于化为行动;实践教学不搞形式主义,要树立实践教学无处不在的思想,善于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发现启发心灵、促进成长的机会,善于发现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并挖掘事例,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

4、把课堂集体教育与课余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充分理解该课程的特殊性,把课堂之外的时间也作为该课程教学活动的一部分。

课堂教学要设计好,对课堂之外与学生的个别交流也要精心准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进行平等真诚的心灵交流。

5、课程考核强调过程性,学生到课情况、参与课堂讨论情况、听课笔记、听课感想等都作为平时成绩,并加大计分权重(60%以上)。

期末考试,增加专题研讨环节,由学生分组围绕有现实意义的人生专题,集体研讨并制作PPT,在班级集中展示。

期末考试试卷,强调两部分内容:基本知识点的考核和运用基本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能力的考核。

三、理论教学内容及组织方式根据国家统编教材的内容,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主要为: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主要讲述:大学生活的特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的意义和方法这四方面的内容。

重点是帮助学生尽快地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适应大学生活 ; 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任务和主要内容;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绪论外 , 教学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共计八章。

第一部分:一至三章。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化理想为现实。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主要讲述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帮助大学生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紧密联系起来,做忠诚的爱国者,在报效祖国、为国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着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大学生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投入积极的人生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二部分:四章及五、六章的部分内容。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着重帮助大学生认识道德的本质、功能及其历史发展,认识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第六章“ 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道德” 的部分内容,主要论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明确道德意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

第三部分:五、六章的部分内容和七至八章。

五、六章的部分内容主要论述社会主义法律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规定,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律精神” 和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这两章着重帮助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培养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思维方式;认识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引导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积极参加法律实践。

三个部分中,第一部分是思想前提,为第二、三部分的道德观和法制观提供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第二、三部分则是第一部分的深入具体的落实。

三个部分服从一个统一的目标,即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新人。

这样,我们把整个教学内容以教材内容为基本脉络,分为大学生活篇(绪论)、思想教育篇(第一、二、三章)、道德教育篇(第四、五、六章)和法制教育篇(第七、八章)。

教学内容的组织遵循思想、情感、行为发生的规律,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理论的逻辑,由思想到行为、由自律的道德行为到他律的合法行为而依次展开,形成了一个环环紧扣、有机融合的完整体系。

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既传达教材理论要点,又充分结合学生成长实际,以问题或案例为导引,以对典型现实事例的分析为主干,注重师生互动,强调联系自我实际,强调心灵的启迪和震撼,强调情感情操的培育和熏陶。

四、实践教学项目及组织实施与理论教学内容相适应,并立足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我们实际了如下实践教学项目:实践项目一:交流:我的大学生活实践项目二:参观:天一阁(或北仑港)实践项目三:挖掘:我的十大优点实践项目四:发现:公共环境下的十大不文明行为实践项目五:体验:职业人的一天实践项目六:感悟:说出对父母的感恩实践项目七:观摩:模拟法庭(或参观望春监狱)实践项目八:经历:我的打工生活实践教学项目的实施,不仅限于本课程理论教学时段,指导教师也不仅限于本课程任课教师。

必要时,由辅导员和班主任根据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设计,组织监督学生实施项目。

例如,实践项目一的实施,在学生根据任课教师的指导设计出自己的大学生活规划后,辅导员和班主任应当进一步指导学生修改完善规划,并监督学生实施。

该项目的切实实施,对学生的大学生活意义重大。

五、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和本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我们创设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三联”教学法。

“三联”教学法是指将学导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结合起来,以学导式教学法为总框架,以问题教学法为主线,以案例教学法为重心,将学导式教学法的“学导四环节”中的“解疑”代之以问题教学法中的“情境和问题”,将“精讲”代之以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分析”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法。

1、学导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简介学导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均为世界五大教学方法之一。

其中,学导式教学法是我国教育者根据长期教学实践总结概括出来的具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教学法。

它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发引导为主线,以优化学生的学力(能力、智力、动力)为主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主旨的教学法。

其中,学是重点,导是关键,力是目标,效率是目的。

学导式教学法的具体操作类型很多,最典型的就是“学导四环教学”。

其程序是自学(教师提出目标明确、深浅适度的要求,由学生自主学习,感知教材,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解疑(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学生提不出质疑时教师要适当设疑,进而组织学生解疑。

通过解疑,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精讲(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精讲内容,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透彻、连贯、清晰、准确的理解)——演练(通过作业、练习等巩固所学知识,完成从知识到技能技巧的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