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三化学教材知识梳理(全册)
2023-2023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本知识点、考点全面梳理(全册)
2023-2023学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本知识点、考点全面梳理(全册)一、化学基础知识1. 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纯净物和杂质的概念及分类。
2. 常见物质的性质•酸、碱、盐的概念及特征。
•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别和常见性质。
3.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的概念及性质。
•化合物的概念及特征。
4.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判据。
二、化学反应1. 物质的氧化与还原•氧化与还原的概念及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定方法。
2.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属与氧的反应。
3. 酸、碱和金属产生的气体•酸与金属反应产生的气体。
•碱与金属反应产生的气体。
4. 碱与酸的反应•强碱与强酸的反应。
•弱碱与弦酸的反应。
5. 碱与盐的反应•酸与盐的反应。
•碱与盐的反应。
三、化学能量转化1. 燃烧和燃料的利用•燃烧的类型和条件。
•燃料的概念和分类。
2.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吸热和放热性质。
•化学能量的单位和转化。
3.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的相互转化和能量转化关系。
•物质的状态变化和能量变化。
4.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四、化学中的电1. 电的概念和性质•电的产生和传导。
•导电性质和常数。
2. 电流、电压和电阻•电流的定义和计量。
•电压的定义和测量。
•电阻的定义和测量。
3. 电解和电解质溶液•电解和电解质的概念。
•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和导电性质。
4. 电化学反应•电是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方向。
•规律性反应和非规律性反应。
五、化学中的量关系1. 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2.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例。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 物质的量和体积的关系•气体的摩尔体积和气体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的关系。
4. 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实验验证。
上海九年级化学全部知识点
上海九年级化学全部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它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上海九年级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化学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与总结这些知识点。
一、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原子或者分子构成的。
原子是最基本的物质单位,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带负电荷的电子和中性的中子组成。
原子的核心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电子绕核心运动。
原子通过成键形成分子,分子是原子的组合。
二、化学式和化合价1. 化学式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比例。
化合物中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结合,称为离子化合物。
金属与金属元素结合,称为金属化合物。
非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结合,称为共价化合物。
2. 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价态,表示元素的价电云数。
一种化合物的化合价可以根据化学式推算得出。
三、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2.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受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通过改变这些因素,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四、酸碱中和反应1. 酸和碱是常见的化学物质,具有酸性和碱性的性质。
2.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中和反应中,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形成水。
五、金属与非金属1. 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金属具有导电性、延展性、良导热性等特点,而非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和不良导电性。
2. 金属活动性:根据金属与酸和水反应的活动程度,可以判断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六、化学平衡1. 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反应过程中浓度达到一定平衡的状态。
2. 平衡常数(Kc)可以用于描述平衡的浓度比例。
七、碳化合物1. 碳是化学中的基础元素,具有丰富的化合价,形成众多的碳化合物。
2. 碳的特殊性质:可以形成多种化学键,可以形成链状、环状和支链状的化合物。
八、溶液与电解1. 溶液是指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中的溶质完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质混合物。
2. 电解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电流的作用将化合物分解成离子的过程。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60221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上海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上海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转化过程及其原理的科学。
在上海的九年级化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一系列的知识点,从基础概念到实验操作技巧,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
本文将介绍上海化学九年级上册的主要知识点。
一、物质与化学反应1. 纯物质与混合物- 纯物质:由同一种物质组成,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特性。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各自的性质。
2. 化学反应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发生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的重排。
- 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
- 生成物:化学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3. 化学方程式及配平-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达化学反应。
- 配平:使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和原子数目平衡。
二、物质的分类和性质1.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
- 非金属:导电性和热导性较差,通常为脆性。
2. 酸、碱、盐的基本性质- 酸:呈酸性溶液,能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 碱:呈碱性溶液,能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
- 盐:由酸和碱反应产生,具有晶体结构和离子性质。
3. 物质的溶解性- 可溶性:指物质在溶剂中可以完全溶解。
- 不溶性:指物质在溶剂中几乎不溶解。
三、化学实验与实验室安全1. 常用实验器材与仪器- 试管、烧杯、容量瓶等:用于容纳和混合物质。
- 酒精灯、电炉等:提供加热条件。
- 量筒、天平等:用于测量物质的体积和质量。
2. 实验室常见操作技巧- 滴定:用一种液体溶液定量另一种溶液中的物质。
- 过滤:将固体与液体分离。
- 蒸馏: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
3. 实验室安全守则- 穿戴实验服、戴安全眼镜等个人防护。
- 注意实验室的清洁与整齐,防止杂物干扰。
- 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对实验室和自身造成伤害。
四、能量与化学反应1. 燃烧反应- 完全燃烧:燃料与氧气充分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 不完全燃烧:燃料与氧气反应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水和碳等。
上海九年级化学全部知识点
1.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酸碱中和反应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2.元素和化合物:掌握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序数、原子量和
化合价,了解常见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例如氧气、氮气、碳、氢等。
此外,需要了解和掌握主要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名称,包括氧化物、酸、碱、盐等。
3.反应和平衡:了解和运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包括各种类型
的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非金属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还需要
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平衡常数和平衡位置的相关计算方法。
4.酸碱中和反应:了解酸碱的定义和性质,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和方法,包括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酸碱滴定等。
5.化学实验: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术和方法,如质量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溶液的配制、溶液的浓度的计算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安全
操作和实验室常识。
6.燃烧与火灾:了解燃烧的概念和条件,掌握常见物质的燃烧特性,
如木材、煤炭、石油等。
还需要了解火灾的预防和扑灭方法。
7.金属与非金属: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基本性质和特点,了解常见金
属和非金属的用途和制备方法。
此外,还需要了解金属的腐蚀和防腐蚀方法。
8.高分子化合物:了解和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合成方法和应用,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9.电化学:了解电池的原理和构造,掌握电极反应和离子溶液的电导性质。
此外,还需要了解电解和电解质溶液的概念和性质。
10.离子反应和溶液的电离平衡:了解和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化学方程式,掌握化学平衡中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全一册知识点汇总(Word版)
最新版化学教学资料知识点汇总一.物质性质及变化物理性质:色,味,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热稳定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物理变化:挥发,溶解,升华,凝华,液化,汽化,气球爆炸,电灯发光化学变化:燃烧,燃烧引起的爆炸,变质,生锈,呼吸,酿酒,煮饭,光合作用能量转化(光合作用,太阳能-化学能电池放电使用,化学能-电能电池充电,电能-化学能燃烧,化学能-热能和光能)二.仪器使用(2012苏州)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C)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B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D )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大量液体—倾倒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缓慢倒液体,倒完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②少量液体—滴加法(滴管:垂直悬空三不要)③一定量液体—量筒量取,接近刻度时该滴管滴加(俯视读数:V读>V实仰视读数:V读<V实)物质的加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间接加热(垫上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
加热液体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液体,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托盘天平的使用(1)称量范围:精确称至0.1g(只用于粗略称量)。
(2)操作:① 称量前应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② 称量时,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夹,放砝码先大后小再游码。
③ 称量后,复位,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度处。
注意:(1)称干燥固体药品——两盘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
(2)称易潮解和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小烧杯等玻璃器皿中。
一.空气成分的探究1.化学家-拉瓦锡2.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
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结论,误差分析)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
第一模块:基本常识与常见实验1.1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化学的定义和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危险实验室物质的性质和注意事项-常用实验器材的名称和使用方法1.2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和元素符号的由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离子的含义1.3常见离子的名称和化学式-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名称和化学式的记忆方法-硫酸根离子、硫酸盐、盐类和氧化物的命名规则1.4化学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质量百分含量的计算方法和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平衡计算第二模块: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1原子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原子的结构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序数、原子量和质数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历史演变2.2原子和离子的结构-原子的共价键和简单离子键的形成和特点-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晶格结构2.3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趋势-主族和过渡金属元素的特点和应用第三模块:化学中的能量变化3.1热的概念和能量变化-热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定义和特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平衡3.2燃烧反应和火焰-燃烧反应的定义、条件和特点-碳的燃烧反应和火焰的结构-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3.3蒸发和溶解的能量变化-蒸发和溶解的定义和特点-蒸发和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溶解热和溶液的浓度第四模块: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4.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定义、特点和类型-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4.2双曲线反应和燃烧反应-双元反应和双曲线反应的定义和特点-燃烧反应的类型、条件和特点-燃烧反应的平衡计算4.3中和反应和盐类的制备-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盐类的命名和制备方法-盐类的性质和应用以上是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必备的知识点,详细内容还需参考教材进行学习和总结。
(沪教版)初中化学全册思维导图+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中化学全册思维导图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三)、相关例题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
1.第一单元:基本物质结构与性质
-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与结构,如溶解性、化学反应等;-化学公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2.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与能量
-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燃烧和酸碱中性化反应的能量变化;
-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传递的过程。
3.第三单元:金属元素与金属化合物
-金属材料的常见性质和用途;
-金属元素的性质与结构;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反应;
-金属离子的还原与氧化反应。
4.第四单元: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与结构;
-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的化合反应;
-非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酸的性质与用途。
5.第五单元:盐与化肥
-盐的性质与应用;
-酸与盐的反应;
-化肥的成分与作用。
6.第六单元:溶液的性质与应用
-溶质与溶剂的概念和性质;
-溶液的浓度计算;
-溶液的酸度和碱度;
-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的应用。
7.第七单元:空气与水净化
-空气中的组成和性质;
-空气的净化方法;
-水的净化方法和水的重要性;
-酸雨的成因和对环境的危害。
这是根据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的章节顺序列举的知识点,每个单元都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概念,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性质、反应过程等内容,并能够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化学九年级全册知识点上海
化学九年级全册知识点上海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变化、组成和结构的科学。
在九年级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本文将概述化学九年级全册的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回顾和巩固学习内容。
1. 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知识点1.1 物质: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元素和化合物。
1.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粹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和方式结合而成的物质。
1.3 分子和离子:分子是化合物中最小的稳定存在的粒子,而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4 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等。
2. 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知识点2.1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能力,物理性质指物质在不改变化学组成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性质。
2.2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后形成新物质,而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状态改变,但没有形成新的物质。
3. 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点3.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排列的表格。
同一周期中原子序数逐渐增加,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3.2 元素符号和元素化合价:元素符号是表示元素的一到两个英文字母的缩写,元素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具有的化学价数。
4. 有关溶液和浓度的知识点4.1 溶液: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其中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而溶剂是溶解溶质的物质。
4.2 浓度:浓度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体积与溶液的质量或体积之比,常用的浓度单位有百分比体积浓度、百分比质量浓度和摩尔浓度。
5. 有关酸碱和中和反应的知识点5.1 酸和碱:酸是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而碱是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5.2 中和反应:酸和碱在适当的量下混合会产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6. 有关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的知识点6.1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完整word版上海九年级化学全部知识点史上最全
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整理初三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变化与性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2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3、物理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4、化学性质——、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5(组成与结构)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该物质由何种微粒构成,就由何种微粒保持其化学性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
例如:氯气是由氯气分子构成的,则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微粒就是氯气分子(Cl2 Mg)金属镁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则保持金属镁化学性质的微粒就是镁原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2、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由同素异形体组成的混合物。
由同种微粒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②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③(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1 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箭头”(溶液)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牛奶不是哦!】②升温①加水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1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熟石灰的温度变化恰好相反: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浓度相同。
2、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2022-2023学年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重点知识归纳(全册)
沪教版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归纳第一章知识归纳一、重要概念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区别化学变化中有新的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中没有。
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性质种类包含的内容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化学性质可燃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等3.纯净物与混合物类别概念特点示例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有特定的化学符号(化学式)氧气(O2)、二氧化碳(CO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没有固定的组成,没有特定的化学符号空气、盐水二、重要实验1.加热碳酸氢铵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碳酸氢铵固体粉末放入蒸发皿中,将蒸发皿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蒸发皿中的固体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NH4HCO3 ===== NH3↑ + CO2↑ + H2O【说明】保存碳酸氢铵应该密封置于阴凉处2.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结论4P + 5O2 ====== 2P2O5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水的体积不足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的主要原因(1)红磷不足,瓶中的氧气没有完全耗尽(2)装置的气密性不好(装置会漏气)(3)打开止水夹时装置没有完全冷却3.“铜绿”的性质研究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铜绿”与稀盐酸的作用绿色固体逐渐减少,产生大量的气泡,溶液变成绿色。
Cu2(OH)2CO3 + 4HCl == 2CuCl2 + 3H2O + CO2↑△点燃空气 除二氧化碳 干燥 空气 降温 加压 液态空气升温–196°C 氮气 液态氧气第二章知识归纳一、氧气1.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稍大于空气(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ppt课件
3
摩尔质量和摩尔体积的关系 摩尔质量等于密度乘以摩尔体积。
溶液浓度表示方法及计算技巧
溶液浓度表示方法
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等。
溶液浓度计算技巧
掌握各种浓度表示方法之间的换算关系,灵活运 用公式进行计算。
注意事项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换算和保留有效数字。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及应用举例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 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 化合物。
元素的分类
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 金属元素,以及稀有气体 元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 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 现周期性的变化,称为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 (即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表 格,包括7个周期和18个族。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化学键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 对或转移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
键等。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之间存在的相 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等。
物质的三态变化ຫໍສະໝຸດ 有机物命名规则根据分子中碳链形状和 官能团种类进行命名, 遵循一定的命名规则和 习惯。
有机物分类
按照官能团种类可分为 烃、烃的衍生物、糖类、 油脂和蛋白质等。
烃类同系物结构和性质探讨
01
02
03
04
烷烃
分子中只含有单键的链状烃, 通式为CnH2n+2,性质稳定,
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烯烃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链状烃, 通式为CnH2n,性质活泼,可
上海九年级化学全部知识点
上海九年级化学全部知识点包括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元素、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化学能与化学反应、物质的存在状态、电与化学、化学实验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史上最全的上海九年级化学全部知识点。
(注:本文的字数大于1200字)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物质的概念及其性质3.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标志4.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实验室安全常识二、化学元素1.元素、化学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2.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3.元素的分类和命名规则4.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周期表的应用5.常见元素的基本性质和用途三、化学反应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概念2.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影响因素3.化学反应的分类和表示方法4.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四、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平衡状态和平衡常数的概念3.平衡常数的求解方法和应用4.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关系5.一些常见化学平衡的应用五、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1.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2.反应速率和浓度的关系3.反应速率和温度的关系4.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点5.平衡条件的影响因素和调节方法六、化学能与化学反应1.化学能的概念和类型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方法4.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焓变5.能量守恒和能量转化的应用七、物质的存在状态1.物质的存在状态和相变的概念2.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和特点3.物质的熔化、沸腾和升华的条件和现象4.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和特点5.溶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应用八、电与化学1.电流和电解的概念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3.电解中离子的移动和电解质的导电性4.电化学反应和电池的概念5.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九、化学实验1.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2.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误差的分析3.化学实验中的常见仪器和玻璃器皿4.化学实验的安全措施和危险品处理方法5.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报告的要求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上海九年级化学的全部内容。
上海初三化学教材知识梳理(全册)
上海初三化学教材知识梳理注:标注“※”的内容不在考试要求范围内。
《化学的魅力》知识点单元1第化学使世界更美好第一节的基础科学。
变化规律以及组成、结构、性质、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1 、两种变化2 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两种性质3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举例:活性炭的吸附性,酒精、盐酸等物质的挥发性,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硬度,颜色,常见的状态,味道等。
物理性质常见的酸性,碱性,稳定性,活泼性,可燃性,助燃性,一氧化碳的毒性,还原性,氧化性等。
化学性质、实验3实验目的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名称↑+2HCl→CaCl 产生气泡固体逐渐溶解、O+CO+HCaCO 大理石和盐酸反应2223观察化学表化中↓+H→CaCO O + COCa(OH) 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白色沉淀2322 的现象点燃生成白色固体耀眼白光、镁带在氧气中燃烧Mg+O2MgO 2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节 1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燃烧匙——(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受热均匀)的仪器是—只能间接加热(垫石棉网——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量筒、漏斗、集气瓶等——不可加热的仪器(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取液体体积所用的实验仪器有:规格合适的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也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托盘天平(一般用于固体药品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三)称量器)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初三化学教材知识梳理注:标注“※”的内容不在考试要求范围内。
第1单元《化学的魅力》知识点1、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两种变化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两种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举例:3、实验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燃烧匙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垫石棉网—受热均匀)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等(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取液体体积所用的实验仪器有:规格合适的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也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一般用于固体药品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2)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称量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①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①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添加酒精使用漏斗和玻璃棒。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外焰的温度最高)。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或灭火器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具体见《物质的提纯》部分)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液封)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①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白磷的着火点低)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
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另一洁净的指定的容器内(废液缸)。
①“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3、固体药品的取用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①块状药品:用镊子夹取4、液体药品的取用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污染或者腐蚀桌面)。
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
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①液体试剂的滴加法:滴管的使用:a、先挤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空,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造成试剂污染。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直接放回原滴瓶,切不可放在其它的滴瓶中)(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1: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气密性良好(原理:热胀冷缩);方法2:将导管放入水中,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原理:大气压强和容器内压强不同)。
(三)物质的加热(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防止加热时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爆裂),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预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度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四)过滤(见《物质的提纯》部分)(五)蒸发(见《物质的提纯》部分)(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发光、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热量的变化、气体的生成(在溶液的反应中产生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气泡;固体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一般难以观察,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着的木条或澄清石灰水等加以检验);水珠的产生(在溶液中的反应产生水,一般难以观察,现象为‘无’),有无刺激性气味;有无爆炸;烟(固体)或雾(液体)的产生等。
(七)书写实验报告: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过程、选择实验仪器、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得出实验结论。
第三节物质的提纯1、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是相对混合物而言,世界上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
混合物纯净物概念两种或者多种物质组成一种物质组成区别无固定组成,无固定性质有固定组成,有固定性质2、物质提纯的方法:1)过滤:用于分离难溶于水的物质和液体(比如:分离食盐和砂子、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等)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①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①滤纸破损等如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必须要重新过滤。
2)蒸发:用加热的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水分(比如海水晒盐等),蒸发可以使稀溶液变浓或者把溶液蒸干使溶质析出。
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3)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结晶:如NaCl(海水晒盐)降温结晶(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3、粗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溶解烧杯、玻璃棒加速溶解过滤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引流蒸发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第四节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1、元素:同一种原子的总称。
现已探明的元素的种类是100多种,它们组成了3000多万种物质(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空气中的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元素符号的由来: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或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常见元素的符号(21种元素):2、物质的分类金属(单原子构成):Cu、Fe、Ba等纯净物单质(一种元素)非金属:C、Si、O2、Cl2、O3 单质中的元素以游离态存在(一种物质)稀有气体(单原子构成):He、Ne、Ar化合物:(多种元素)―――――化合物中的元素以化合态存在例:空气中既有游离态的氧(氧气或者臭氧中的氧元素),又有化合态的氧(水或者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14、原子团:化学式的书写:(略)-22-1-1+1 4334SO CO OH NO NH硫酸根碳酸根氢氧根硝酸根铵根第2单元《浩瀚的大气》知识点1、空气的成分和组成(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 、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b 、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c 、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d 、结论:①空气是混合物; ①O 2约占1/5,可支持燃烧;①N 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e 、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气密性不好),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就打开弹簧夹①能否用铁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 、SO 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空气质量指数(API ):可吸入固体颗粒数、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3)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臭氧层破坏 温室效应(CO 2等)酸雨(SO 2等) 煤气中毒(CO ) 2、常见气体的用途:①氧气: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①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食品保鲜等 ①稀有气体(He 、Ne 、Ar 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3、构成物质的微粒大部分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二氧化碳等有些物质由原子构成:金属、稀有气体等微粒的特性:①真实存在①分子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①分子不断地无规则运动①微粒间有间隙①同种微粒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微粒化学性质不同3、相对原子质量:一种原子的质量对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的比值,用Ar表示,没有单位。
式量: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没有单位。
1、氧气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略大(实验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氧气(1)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正常人过度吸氧有副作用)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2)氧气与很多物质反应现象注意:铁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铁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3)氧化反应: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
上述表格中所有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A +B +C……→D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4)氧气的制备: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MnO 2222 2H O 2H O + O −−−→↑2MnO 32 2KClO 2KCl+3O −−−→↑加热42422*2KMnO K MnO + MnO + O−−−→↑加热(5)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排水法:难溶或不溶于水的物质注意:收集氧气用排水法得到的气体纯度比较高,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很难完全把集气瓶里面的空气排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