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基站一体化塔房技术规范书全解
一体化预制基础铁塔产品技术规范
一体化预制基础铁塔产品技术规范xxxxxx公司目录1.总则11.1定义 (1)1.2技术应答的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规范书的解释及修改 (1)2.供货范围13.总体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产品标准要求 (2)3.1.1统一标准 (2)3.1.2特殊标准 (3)3.2技术应答书的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企业质量管理与保证体系的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企业资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资质及证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企业业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4人员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5生产能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6质检报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技术要求44.1钢材材质要求 (4)4.2塔体工艺要求 (8)4.3基础工艺要求 (9)4.4节点连接要求 (9)4.5铁塔防雷 (10)4.6天线要求 (11)4.7制作要求 (12)4.8防锈防腐要求 (13)4.8.1防锈防腐的方法 (13)4.8.2防锈防腐层的厚度要求 (13)4.8.3其他要求 (13)4.8.4基础螺栓及塔脚底板的防锈防腐要求 (14)4.9运输要求 (14)4.10安装要求 (15)4.11竣工验收要求 (16)4.11.1验收单位 (16)4.11.2技术文件 (16)4.12产品抽检 (17)5.服务175.1服务架构 (17)5.2产品保修 (18)6.技术资料181.总则1.1定义本技术规范书是2017年xxxxxx公司(以下简称招标人)为满足无线通信基站铁塔建设就向其提供一体化预制基础铁塔产品的投标人(以下简称投标人)提出的技术及服务要求1.2规范书的解释及修改招标人拥有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最终解释权。
招标人有权在签订合同前,根据需要修改和补充本规范书,并要求投标人对其进行应答。
且修改后的最终文件将作为合同附件。
2.供货范围本工程要求投标人产品供货范围如下:1)基站铁塔及预埋件(包括预制基础)2)安装材料3)技术文件4)铁塔安装(含基础)5)机柜和铁塔之间的走线措施。
(企业管理手册)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铁塔类项目技术规范标准化指导手册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铁塔类项目技术规范标准化指导手册二〇一五年十二月目录一.新建站建设标准化指导意见.................................................................... - 1 -(一)基站选址 - 1 -(二)新建站铁塔建设 ................................................................................. - 9 -(三)新建站铁塔基础建设....................................................................... - 15 -(四)新建站机房(柜)建设................................................................... - 35 -(五)新建站动力配套设施建设............................................................... - 38 -(六)新建站市电引入建设....................................................................... - 45 -(七)基站防雷接地 - 46 -二.存量共享站建设标准化指导意见 ......................................................... - 48 -(一)铁塔共享改造 - 48 -(二)机房及动力配套共享改造............................................................... - 52 -三.附件 ........................................................................................................... - 57 -附件1:铁塔应用场景及无线工艺要求 ............................................. - 57 -附件2:基站防雷接地技术要求.......................................................... - 57 -附件3:机房(柜)设备布置及工艺要求 ......................................... - 57 -附件4:铁塔改造方案及无线改造方案 ............................................. - 57 -为了规范和指导2016年铁塔项目建设,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特制定本建设指导意见。
一体化装配式快装塔基站技术规范书.doc
一体化装配式(快装塔)基站技术规范书目录一、总体要求 (4)二、主要材料及加工要求 (6)三、安装技术规范要求 (8)四、塔体及基础技术要求 (9)1、塔体部分 (9)2、基础部分 (9)3、基站围护部分 (10)五、机房安装技术要求 (10)六、工程验收规范及要求 (11)七、产品维护及搬迁服务 (11)一、总体要求1、承建方在设计、制作加工过程中不得低于本文件及现行国家规范、建设部强制性条文、地方性强制性条文的相关要求(见下表)。
所采用的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应在设计说明书中具体说明。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版)(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4)《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191-2006(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5-2001(6)《塔桅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ECS 80:2006(7)《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 50135-2006(8)《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YD 5131-2005(9)《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验收规范》,YD 5132-2005(10)《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 5098-2005(11)《六角头螺栓——A级和B级》,GB 5782-2000(12)《六角头螺栓——C级》,GB 5780-2000(13)《碳素结构钢》,GB 700-2006(14)《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1994(15)《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699-1999(16)《碳钢焊条》,GB 5117-1995(17)《低合金钢焊条》,GB 5118-19952、承建方在一体化装配式(快装塔)基站的生产、安装、验收等工作中应承诺满足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相关质量和安全管理要求:(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公司塔桅工程建设管理办法(2)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基站工程建设规范GC-GF019-2009(3)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基站工程验收规范GC-GF004-2008(4)《中国移动浙江公司通信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实施细则》3、通信塔一般设计时各类参数取值按规范规定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的数据取用,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铁塔技术规范书
铁塔技术规范书第一篇:铁塔技术规范书铁塔建设技术要求一、前期工作各铁塔厂家需提前熟悉建设单位的通信铁塔设计要求、拟采用的铁塔形式、制作安装技术要求及相关费用的标准。
二、拟用铁塔类型及使用范围1、角钢自立塔:建议塔高不大于60m(20~60米);2、(三角、四角)钢管塔:塔高不大于100m;3、单管塔:用于平地地区且交通运输便利,建议塔高不大于50m;4、地面拉线塔:用于场地较大,建议塔高不大于35m。
5、轻型边际站自立塔:建议轻型边际站自立塔塔高不大于25m;6、屋面立杆:适用于屋面梁板为现浇的结构。
三、现场勘察要求各类型铁塔需根据通信工艺要求到现场勘察,结合现场环境确定铁塔位置、铁塔形式及铁塔高度,并由正规地质勘察单位出正式地质勘察报告。
四、各类型铁塔工艺及技术要求铁塔设计及制作总体原则:满足通信天线及馈线安装要求,便于操作维护;符合国家相关规范,保证结构安全,抗风、抗震、防锈、防雷;优化设计,合理选型,便于制作安装,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投资。
设计应按正式铁塔施工图出图,并由正规设计院加盖设计专用章。
(一)角钢自立塔1、变形限制(1)在当地各种气候条件下,应保证铁塔30年内不产生影响通信使用的变形;塔身平面内的弯曲挠度<0.45度,塔身水平面内的弯曲挠度<0.45度。
(2)塔体侧向水平最大变形≤H/1000,H为塔体高度。
2、铁塔设计使用周期按50年考虑。
3、负荷要求(1)满足云南省风荷载(50年一遇)要求。
建议根据云南省内基本风压分布和山高要求,按山高20m、山高50m进行标准设计,对山高超过50m的铁塔进行单独设计。
(2)当塔建在地面上时,要求塔体及基础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2所确定当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当塔建在楼顶时,塔体抗震设防烈度除按规范确定外,尚应不低于塔下楼房的抗震设防烈度。
(3)塔体上天线平台采用二层外平台形式,二层平台的间距为5.0m,平台直径为3.5~5.0m,第一平台离塔顶为2米。
一体化基站技术规范书
技术规范要求一、总体要求:本次招标涵盖一体化基站的供货及安装,由中标单位负责一体化基站基础施工、集装箱机房的安装和铁塔的建设,施工内容主要包括:一体化基站的生产和运输、现场勘察、安装固定,以及基站设备安装所需要的配合工作。
因此施工时应遵守招标方与业主签定的物业合同及业主的规定,处理好与业主的关系。
工程地点:**省全省业务区。
一体化基站定义:一体化基站,包括机房、通信塔和基础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房、通信塔与预制基础构件可靠连接,通信塔由一段或一段以上的段臂构成(无需自动升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整个基站组装方便灵活,无需焊接,全部采用螺栓连接,塔体和机房一体化设计,整个基站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建站。
本期一体化基站要求包括塔体,通信机房、基础预制构件及走线架,照明系统,防盗门,设备安装轨道等。
为了统一材料和统一施工方案,以下内容请在投标文件中逐条填写满足或不满足,每条内容必须做详细或扼要应答。
(应答情况将直接影响技术评标分数)1、投标主体产品应包含塔桅、单管塔形(塔高30m);设备用通信防盗机房(或者美化仿生机柜)、快装配重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含水平、垂直接地)、空调外机保护设备以及其他如走线架、照明、消防等配套装置。
要求塔体满足下列两种场景承载需求:场景1: 3付3G天线以及对应RRU设备,3付LTE天线以及对应RRU设备,1付直径不大于65cm的微波天线;场景2:3付2G/TD同体天线以及对应RRU设备,3付LTE天线以及对应RRU设备,1付直径不大于65cm的微波天线;各天线参数如下:序号名称单位2G/TD同体天线3G天线/LTE天线RRU 微波天线1 频段MHz870~962575~26151880~1922010~20251880~2025 300~30002 尺寸毫米2380*310*140 1400*300*110356*510*135635*635*373 重Kg 25 15 25 16.3量2、一体化基站塔体结构宜采用单锥管圆形封闭结构,塔高30米,为适应景观和谐建站,应采用锥管插接连接方式,所选用的主管材质宜为Q345B或者ASTM-GR65高强度钢以上的钢材;具有强度高、承载力强、抗腐蚀性好,抗风能力强等特性,同时必须具有垂直度调节装置以及攀爬防坠落装置。
一体化塔房基站__技术规范书
一体化塔房技术规范书目录目录 (1)1.前言 (5)2.技术标准 (6)3.术语和定义 (7)3.1通信系统用室外一体化塔房 (7)3.2瓦楞型热镀锌钢板 (7)3.3EPS阻燃复合板 (7)3.4 安装点 (7)4.一体化塔房的结构及技术规范 (7)4.1整体结构 (7)4.2外层结构 (8)4.2.1框架结构 (8)4.2.2墙面、屋面 (8)4.3外层钢板涂料 (9)4.3.1 热镀锌 (9)4.3.2陶瓷智能隔热涂料 (9)4.4内层结构 (9)4.5内层材料 (10)4.6塔杆的结构 (10)4.6.1下层结构 (10)4.6.2上层结构 (11)4.7基础的结构 (12)4.8塔体材料 (12)4.9整体外观 (12)4.10一体化塔房一般要求 (13)4.10.1选址 (13)4.10.2 整体外型 (13)4.10.3 设施 (13)4.10.4 安装 (13)4.10.5 材质 (13)4.10.6 环境性能 (13)4.10.7 环保 (13)4.10.8寿命 (13)4.11 隔热结构 (13)4.12地板承重结构 (14)4.13一体化塔房的框架 (14)4.14 受力连接 (14)4.15 紧固 (15)4.16 空调隔离间与防盗窗 (15)5.防护措施 (15)5.1高温、日照和湿度 (15)5.2隔热 (15)5.3防风 (15)5.4防尘 (15)5.5耐久性 (16)5.6防霉 (16)5.7 防火 (16)5.8 防雷、防静电及接地要求 (16)5.9 防盗 (16)5.11荷载 (17)5.11.1一体化塔房底部荷载 (17)5.11.2一体化塔房机房门 (17)5.11.3安装点 (18)5.12防水 (18)5.13防腐 (18)5.14 一体化塔房完好性 (18)6.一体化塔房环境及工作条件 (19)6.1 外部环境 (19)6.1.1温度 (19)6.1.2相对湿度 (19)6.1.3太阳辐射强度 (19)6.2内部工作环境 (19)6.2.1温度 (19)6.2.2相对湿度 (20)6.2.3洁净度 (20)6.2.4噪声 (20)6.3一体化塔房的使用寿命 (20)7.通信机房配置 (20)7.1机房主体 (20)7.2机房配件 (20)7.3 安全防盗门 (21)7.4 照明系统 (21)7.5 走线架 (21)7.7 接地排 (21)7.8 空调外机罩 (21)7.9 自然通风设施 (21)8.一体化塔房附属设施 (21)8.1防雷接地 (21)8.2设备布置 (22)8.2.1预留孔洞 (22)8.2.2走线架 (22)8.2.3设备连接要求 (22)8.2.4设备布局图和走线架安装位置图 (22)8.2.5机房标准配置 (23)8.3 自然通风保护 (23)8.4塔 (23)8.4.1 塔的材质等要求 (23)8.4.2 其它要求 (24)9.一体化塔房运输与使用 (25)9.1一体化塔房运输 (25)10.一体化塔房及天线架配置要求 (25)11.工程督导、现场调测和验收 (26)12.售后及服务 (27)12.1保修期 (27)12.2技术文件 (27)12.3保修与维修 (27)1.前言本技术要求的编制依据是现行的国家标准、信息产业部发布的《YD/T1624-2007通信系统用室外机房》行业标准以及其它行业的相关标准。
中国铁塔新建基站机房技术要求(V1.0)
中国铁塔新建基站机房技术要求(V1.0)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Q/ZTT 1006-2014新建基站机房技术要求(试行)版本:V 1.02015-01-06发布2015-01-07实施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技术指导意见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建基站机房建设上的技术要求,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基站机房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本技术指导意见主要对新建基站机房设计、标准机房方案选型做出规定和要求。
本技术指导意见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本技术指导意见起草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I / 23目录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技术要求 (3)4基站机房技术要求 (3)4.1土建机房 (3)4.2彩钢板机房、一体化(集装箱)机房 (9)4.3油机房 (13)5标准机房方案 (15)5.1适用范围 (15)5.2标准化机房选择 (15)6非标准机房 (16)附录A 推荐标准技术方案平面图 (17)A.15米×4米土建机房布局示意图 (17)A.25米×3米土建机房布局示意图 (17)A.3 5.7米×3.8米彩钢板机房布局示意图 (18)A.4 4.85米×2.85米彩钢板机房布局示意图 (18)A.5 5.7米×2.2米一体化(集装箱)机房布局示意图 (19)A.6 2.7米×2.2米一体化(集装箱)机房布局示意图 (19)附录B GB3096-200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主要部分 (20)B.1噪音类别 (20)B.2适应区域 (20)B.3夜间突发 (20)B.4区域时间 (20)II / 231总则1.0.1为了使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机房建设做到多用户共享、安全、适用、经济、节能,制定本技术指导意见。
1.0.2本技术指导意见的技术方案适用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基站机房的建设,不包括租用机房改造建设。
铁塔技术规范书
铁塔建设技术要求一、前期工作各铁塔厂家需提前熟悉建设单位的通信铁塔设计要求、拟采用的铁塔形式、制作安装技术要求及相关费用的标准。
二、拟用铁塔类型及使用范围1、角钢自立塔:建议塔高不大于60m〔20~60 米〕;2、〔三角、四角〕钢管塔:塔高不大于100m;3、单管塔:用于平地地区且交通运输便利,建议塔高不大于 50m;4、地面拉线塔:用于场地较大,建议塔高不大于 35m。
5、轻型边际站自立塔:建议轻型边际站自立塔塔高不大于25m;6、屋面立杆:适用于屋面梁板为现浇的结构。
三、现场勘察要求各类型铁塔需根据通信工艺要求到现场勘察,结合现场环境确定铁塔位置、铁塔形式及铁塔高度,并由正规地质勘察单位出正式地质勘察报告。
四、各类型铁塔工艺及技术要求铁塔设计及制作总体原那么:满足通信天线及馈线安装要求,便于操作维护;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结构平安,抗风、抗震、防锈、防雷;优化设计,合理选型,便于制作安装,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投资。
设计应按正式铁塔施工图出图,并由正规设计院加盖设计专用章。
〔一〕角钢自立塔1、变形限制1〔1〕在当地各种气候条件下,应保证铁塔30 年内不产生影响通信使用的变形;塔身平面内的弯曲挠度< 0.45 度,塔身水平面内的弯曲挠度< 0.45 度。
〔 2〕塔体侧向水平最大变形≤H/1000,H为塔体高度。
2、铁塔设计使用周期按50 年考虑。
3、负荷要求(1〕满足云南省风荷载〔 50 年一遇〕要求。
建议根据云南省内根本风压分布和山高要求,按山高 20m、山高 50m 进行标准设计,对山高超过 50m 的铁塔进行单独设计。
(2〕当塔建在地面上时,要求塔体及根底按照?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02所确定当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当塔建在楼顶时,塔体抗震设防烈度除按标准确定外,尚应不低于塔下楼房的抗震设防烈度。
〔 3〕塔体上天线平台采用二层外平台形式,二层平台的间距为,平台直径为,第一平台离塔顶为 2 米。
铁塔基站一体化塔房技术规范书全解
一体化塔房技术规范书1.前言本技术要求的编制依据是现行的国家标准、信息产业部发布的《YD/T1624-2007通信系统用室外机房》行业标准以及其它行业的相关标准。
编制目的是确保结构安全,提高一体化塔房产品的工程质量,进一步使产品标准化、通用化,促进通信建设的顺利进行。
本规程技术要求的各项规定适用于全省境内通信系统用室外一体化塔房建设。
产品除面板、天线等特殊要求外,其余性能均需满足此技术规范书要求。
2.技术标准2.1 YD/T 1624-2007 【通信系统用室外机房】2.2 GB/T2406-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2.3 GB2423.9-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热2.4 GB2423.16-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和导则:长霉2.5 GB/T2423.17-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2.6 GB2423.15-200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e:流动混合气体腐蚀试验2.7 GB/T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2.8 GB/T3181-1995 漆膜颜色标准2.9 GB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2.10 GB8624-1997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2.11 GB8810 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率试验方法2.12 GB8813 硬质泡沫塑料压缩试验方法2.13 GB10294-88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2.14 GB/T14623-93 城市区或环境噪声测量方法2.15 GB/T17742-1999 中国地震烈度表2.16 GA/T73-94 机械防盗锁3.术语和定义3.1通信系统用室外一体化塔房将通信主设备、配线、电源、空调、铁塔、抱杆等配套设备组合为一体,具有功能齐全、配置灵活、防盗功能强大、可移动和工程建设快捷方便、经济实惠等特点,直接处于外界气候影响下,为内部通信设备提供机械和环境保护,并允许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操作的舱体,以下简称“一体化塔房”。
一体化基站技术设计规范方案
一体化基站技术要求一、机房的技术要求1.一体化基站的机房应采用铁甲机房,室内净面积要求不小于10平方米,室内净高不小于2.1米。
2.一体化基站机房的门尺寸为960mm(宽)×2050mm(高)。
锁芯必须采用跟移动公司匹配的电子模块锁芯。
3.为了防止基站受到洪水威胁,要求机房室内外地面高差不低于300mm。
4.一体化基站机房的地板采用防静电地板,须符合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要求,投标人应考虑机柜固定安装方式。
地板承载力不低于6.0KN/㎡,顶板不小于1kN/m2。
5.机房的屋顶和四面墙体的外侧施涂建筑反射隔热涂料。
在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条件下,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的使用年限不应少于5年, 当表面涂料层的隔热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及时维修。
表面涂料层正常维修周期应不大于5年。
6.机房墙板和顶板芯材应选用隔热性、强度及稳定性较好的PU(密度>30kg/m3)材料。
芯材要求防火,龙骨采用钢龙骨,燃烧性能达到国家B1级难燃材料要求。
墙板、顶板厚度不小于100mm。
墙板内侧钢板厚度不小于0.5mm,墙板外侧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2mm的钢板。
7.直接固定到机房板材上的设备及装置应考虑安装点板材的局部强度。
要求能承载不小于25kg的壁挂设备。
8.机房厢体应有很好的隔热性、密封性和防火性能。
1)密封门以及馈线孔洞应能有效的防雨、防尘。
通风口防护等级应达到GB4208中的IP5X级。
2)机房在关闭机房门、遮蔽孔口的情况下,不得有外部光线渗入机房内。
3)机房各接缝处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防止水的渗入。
机房门开启时,水不应进入机房内。
机房应能承受的水压为0.2MPa,淋水强度为10mm/min,淋水持续时间为30min,门、孔、墙板间及机房内不得有渗漏。
4)机房应使用难燃材料,应选取耐久、不起灰、环保的材料。
燃烧性能应不低于GB 8624-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中规定的B1级,9.机房应按基站建设需求,应设置馈线窗,至少保证能够通过18根7/8馈线的孔洞空间。
一体化基站技术规范
一体化基站技术要求一、机房的技术要求1.一体化基站的机房应采用铁甲机房,室内净面积要求不小于10 平方米,室内净高不小于2.1 米。
2.一体化基站机房的门尺寸为960m(宽)x 2050m(高)。
锁芯必须采用跟移动公司匹配的电子模块锁芯。
3.为了防止基站受到洪水威胁,要求机房室内外地面高差不低于300mm。
4.一体化基站机房的地板采用防静电地板,须符合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要求,投标人应考虑机柜固定安装方式。
地板承载力不低于6.0KN/川,顶板不小于1kN/^。
5.机房的屋顶和四面墙体的外侧施涂建筑反射隔热涂料。
在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条件下,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的使用年限不应少于5 年, 当表面涂料层的隔热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及时维修。
表面涂料层正常维修周期应不大于5 年。
6.机房墙板和顶板芯材应选用隔热性、强度及稳定性较好的PU(密度〉30kg/m3)材料。
芯材要求防火,龙骨采用钢龙骨,燃烧性能达到国家B1 级难燃材料要求。
墙板、顶板厚度不小于100mm。
墙板内侧钢板厚度不小于0.5mm,墙板外侧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2m m的钢板。
7.直接固定到机房板材上的设备及装置应考虑安装点板材的局部强度。
要求能承载不小于25kg 的壁挂设备。
8.机房厢体应有很好的隔热性、密封性和防火性能。
1)密封门以及馈线孔洞应能有效的防雨、防尘。
通风口防护等级应达到GB4208中的IP5X级。
2)机房在关闭机房门、遮蔽孔口的情况下,不得有外部光线渗入机房内。
3)机房各接缝处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防止水的渗入。
机房门开启时,水不应进入机房内。
机房应能承受的水压为0.2MPa淋水强度为10mm/min淋水持续时间为30min,门、孑L、墙板间及机房内不得有渗漏。
4)机房应使用难燃材料,应选取耐久、不起灰、环保的材料。
燃烧性能应不低于GB 8624-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中规定的B1 级,9.机房应按基站建设需求,应设置馈线窗,至少保证能够通过18 根7/8馈线的孑洞空间。
QZTT 2102-2016 彩钢板机房、一体化(集装箱)机房技术要求(V2.0)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ZTT 2102—2016代替Q/ZTT 1006-2014(第4.2节)彩钢板机房、一体化(集装箱)机房技术要求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Color steel plate room and Container room版本号:V2.02016 - 05 - 25发布2016 - 05 - 26实施目次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环境要求 (2)4.1外部工作条件 (2)4.2内部工作条件 (3)5机房技术要求 (3)5.1基本规定 (3)5.2建筑设计 (3)5.3结构设计 (9)5.4电气设计 (11)5.5防雷与接地 (11)5.6安装方式 (12)5.6.1彩钢板机房 (12)5.6.2一体化(集装箱)机房 (12)6机房标准化设计 (13)6.1规格尺寸 (13)6.2设备布局 (13)附录A(参考性附录)彩钢板机房设备布局示意平面图 (14)A.1 5.7m×3.8m彩钢板机房设备布局平面示意图 (14)A.2 4.85m×2.85m彩钢板机房设备布局平面示意图 (15)附录B(参考性附录)一体化(集装箱)机房设备布局示意平面图 . 16 B.1 5.7m×2.1m一体化(集装箱)机房设备布局平面示意图 (16)B.2 2.7m×2.1m一体化(集装箱)机房设备布局平面示意图 (16)附录C(资料性附录)《全国主要城市所处气候分区表及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分》 (17)前言本标准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实际建设情况,提出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彩钢板机房、一体化(集装箱)机房的技术要求,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基站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本标准代替Q/ZTT 1006-2014《新建基站机房技术要求(V1.0)-试行》第4.2节及其他章节中关于彩钢板机房、一体化(集装箱)机房技术要求的内容。
技术规范书1《基站配套设备安装技术规范书》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公司基站配套设备技术规范书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公司2014年12月一、设备机架的安装固定1.概述1.1 描述【目的】本书包含了设备机架安装所有的准备工作、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也包括设备布局的一般原则。
【设备】适用于所有通信机房。
【应用】适用于所有新建、扩容、搬迁工程。
1.2 要求与指标1.2.1 要求1. 必须按照设计图来安装;2. 各机架应安放水平、垂直、牢固;3. 安装后各机架应相互紧靠(除设备要求留有间隙外)整齐有序;4. 机房整体布局合理;5. 安装完成后,应确保机房干净卫生、余料退至仓库。
1.2.2 指标1. 水平偏差:安装设备机架允许水平偏差小于等于千分之一;2. 垂直偏差:安装设备机架允许垂直偏差小于等于千分之一;3. 最大间隙:同一列机架的设备面板应成一直线,相邻机架的缝隙应小于等于3mm;4. 螺栓要求:紧固为止,螺杆超出螺帽不少于2-3 丝;2 安装要求2.1 概述2.1.1 方案确定2.1.1.1 机架布置1. 基站布局要符合基站安装设计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摆放、安装;2. 室内机架安装要由良好的垂直度;3. 同一列机架应成一条直线,无明显参差不齐;4. 同类型机架高度一致,无明显偏差;5. 相邻机架之间不要留空隙(除设备要求留有间隙外);6. 机架门口、通风口、散热口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原则不少于1 米;机架离馈线窗尽可能近,以减少馈线长度;仔细研究图纸,确定电池的尺寸和安装位置;基站布局要符合基站安装设计要求,实际安装时以施工图设计为准。
.图一2.1.1.2 加固方式:1. 机架的固定分没有防静电地板和有防静电地板两种情况,其加固方式有所不同;2. 没有防静电地板时,又分为需要对地绝缘和不需要对地绝缘两种,不需要对地绝缘时,加固机架必须在地板上使用膨胀螺栓,该膨胀螺栓的型号和强度必须符合机架要求并加固;3. 需要对地绝缘时,加固机架前必须先安放绝缘板,使绝缘板上的固定螺丝孔和机架设备的固定孔吻合,然后再使用膨胀螺栓,该膨胀螺栓的型号和强度必须符合机架要求并紧固;图一4. 有防静电地板时,则须采用地架固定方式。
铁塔技术规范书
铁塔技术规范书本文是关于铁塔技术规范书的详细介绍和解读。
铁塔作为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和维护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本文将从铁塔的基本定义、技术规范的重要性以及规范书的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铁塔的定义与分类铁塔是通信行业中用于支撑与保护信号传输设备而建造的特殊结构。
根据使用的材料、塔身结构等不同特点,铁塔可以分为角钢塔、四脚塔、单管塔、自承力塔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铁塔在安装和维护时,都需要按照相应的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铁塔技术规范的重要性铁塔技术规范是通信行业保证通信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通过制定明确的规范,可以确保铁塔的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遵循一定的标准,减少设备故障的风险,提高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合理的规范还可以统一行业标准,促进铁塔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铁塔技术规范书的内容铁塔技术规范书是针对铁塔安装和维护过程中的各项操作进行全面规定的文件。
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要求:规定了铁塔相关操作的基本要求,如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等要求。
同时,还包括了对相关材料、设备的要求,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2. 设计与施工:对铁塔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详细说明。
包括设计的相关参数、施工的工艺和步骤等。
设计和施工的规范化是确保铁塔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3. 安全防护:铁塔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规范书中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如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具,同时还包括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等。
4. 维护与管理:铁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规范书中对维护和管理的操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定期巡检、设备维护、消防安全等内容。
四、铁塔技术规范的执行与监督为了确保铁塔技术规范能够有效执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铁塔安装和维护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操作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安全意识,同时了解并遵守相关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体化塔房技术规范书1.前言本技术要求的编制依据是现行的国家标准、信息产业部发布的《YD/T1624-2007通信系统用室外机房》行业标准以及其它行业的相关标准。
编制目的是确保结构安全,提高一体化塔房产品的工程质量,进一步使产品标准化、通用化,促进通信建设的顺利进行。
本规程技术要求的各项规定适用于全省境内通信系统用室外一体化塔房建设。
产品除面板、天线等特殊要求外,其余性能均需满足此技术规范书要求。
2.技术标准2.1 YD/T 1624-2007 【通信系统用室外机房】2.2 GB/T2406-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2.3 GB2423.9-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热2.4 GB2423.16-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和导则:长霉2.5 GB/T2423.17-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2.6 GB2423.15-200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e:流动混合气体腐蚀试验2.7 GB/T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2.8 GB/T3181-1995 漆膜颜色标准2.9 GB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2.10 GB8624-1997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2.11 GB8810 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率试验方法2.12 GB8813 硬质泡沫塑料压缩试验方法2.13 GB10294-88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2.14 GB/T14623-93 城市区或环境噪声测量方法2.15 GB/T17742-1999 中国地震烈度表2.16 GA/T73-94 机械防盗锁3.术语和定义3.1通信系统用室外一体化塔房将通信主设备、配线、电源、空调、铁塔、抱杆等配套设备组合为一体,具有功能齐全、配置灵活、防盗功能强大、可移动和工程建设快捷方便、经济实惠等特点,直接处于外界气候影响下,为内部通信设备提供机械和环境保护,并允许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操作的舱体,以下简称“一体化塔房”。
一体化塔房为组合型标准集成仓框架,整体焊接,易于运输和现场拼装,适合放在平地、楼顶、高山等,发货前机房内已经配备好照明系统、走线架、馈线窗、接地铜牌等子系统。
3.2瓦楞型热镀锌钢板钢板厚度为2.0mm以上,钢板的材质必须为热镀锌钢板,用于机房四周及顶部。
瓦楞规格见4.2。
3.3EPS阻燃复合板彩钢板为预涂覆热镀锌彩色涂层钢带的简称,在热镀锌钢带上喷涂彩色面层而形成,彩钢板标准厚度为0.6mm以上,一般由彩涂卷厂成卷提供,在加工厂进行切断等后续加工处理。
以面板材料(彩钢板)和保温隔热材料复合生产成为夹芯板,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强度。
文所指夹芯板是指以彩钢板为面板,内夹具有隔热和阻燃性能的EPS阻燃复合板,厚度为75㎜。
3.4 安装点在一体化塔房墙壁、房顶及地板上,用于固定如电池、通信机柜、走线架等各类设备及附属物的地点。
4. 一体化塔房的结构及技术规范4.1整体结构:机房为三层钢板,中空、隔热风洞结构,外层和内层间必须达到20㎜的间隙,以达到隔热、降温、通风、防火节能环保功能。
外层为2.00以上热镀锌钢板折弯制做,机房外部为一体化模块结构,无螺栓及焊接,达到防盗美观的功能。
折弯后外壳结构厚度为34㎜,内层EPS阻燃复合板由两面为0.6mm的彩钢板制作厚度为75㎜。
机房顶部及底部前后水槽为2.5㎜以上热镀锌钢板折弯制作成(型号140㎜(宽度)*100㎜(高度)),水槽长度比机房长200㎜,屋顶钢板伸出墙外40㎜。
水槽排水应采用暗槽结构,防止破坏被盗以及鼠患。
如图所示4.2外层结构4.2.1框架结构:框架材料应选用厚度2.5mm以上热镀锌钢板折弯制做。
4.2.2墙面、屋面:墙面、屋面材料应选用厚度2.0mm以上热镀锌钢板折弯加工制做,折弯成具有杠性功能的瓦楞型,瓦楞高度为32mm ,宽度为180mm,间距150mm,瓦楞坡度为135度角。
一块板至少要有两道瓦楞和两个对接边,对接采用企口防水式对接,用强度4.8级Φ10×30螺栓紧固,螺栓间隔为60cm,如图所示4.3外层钢板涂料4.3.1 热镀锌多涂层厚度2.0㎜以上,镀锌厚度≧550g/㎡.。
4.3.2陶瓷智能隔热涂料,涂层厚度达到0.2mm以上,陶瓷智能隔热涂料采用复合陶瓷晶体为填料,以优质树脂乳液为成膜物质,可有效地抵御外界酸、碱、气、水、紫外线等的侵蚀,防止漆膜的霉变,渗水。
陶瓷隔热系列涂料是水性涂料,含极少的有机挥发物,优于国家规定标准,漆膜结构致密稳定,颜填料构成简单不粉化,不含重金属,无毒,不燃烧,对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
如图所示;4.4内层结构;彩钢板;为双面多涂层10万级别单位净化功能彩钢板,厚度在0.6mm以上,墙面复合夹层为多涂层彩钢板及阻燃聚笨乙烯发泡料,其密度16㎏/m³,隔热系数JI≤0.024kcl/mhc,导热系数(0.030)w/m.k,厚度75㎜。
4.5内层材料内层材料为多涂层EPS阻燃复合板4.6塔杆的结构:为上下两层结构。
4.6.1下层结构:铁塔的下层抱杆与机房﹑混凝土基础为一个整体结构,抱杆不外露于机房,必须融入机房的一体结构,不占用机房内部空间,且抱杆不影响机房的使用性能,不影响机房的整体美观,整体外观必需复合如图所示:特点:一体化施工建设有效保证了塔下层(基层)的整体性,抗折﹑抗冲击﹑抗震﹑防盗﹑防腐性能。
为保证30米塔体安全性,塔体应提供甲级以上资质设计院蓝图。
4.6.2上层结构:为多层结构合理的轻型塔体结构组成。
如图所示:特点;结构合理,整体性强,美观大方,高度达到30米。
部件厂里模块化生产,现场组装,部件的运输﹑搬运轻便,安装无需借助起吊设备,有较好的抗风﹑抗震﹑抗折﹑防雷﹑防腐性能。
4.7基础的结构;基础为C20整体浇灌板型结构基础。
4.8塔体材料4.8.1:垂直塔杆采用国标热轧钢管,水平﹑斜向拉杆采用国标角钢,连接板采用热轧钢板,垂直连接采用法兰盘,法兰盘连接为高强度镀锌防盗镙栓进行连接。
(详见图纸)4.9整体外观:抱杆不影响机房的使用性能,不影响机房的整体美观,且不能影响机房内部的使用空间,塔体与机房紧密链接互相支撑。
4.10一体化塔房一般要求4.10.1选址容易,占地面积少,塔和机房为一体化地基,塔体不超出机房外墙位置,建设费用低,施工周期短,对环境要求不高,产品自行生产安装,质量有保障。
4.10.2 整体外型美观大方,无需二次装修,实用性强。
4.10.3 设施配套齐全,基础﹑接地网﹑机房﹑抱杆一体化建设,完工后只需安装设备即可开站投入使用,减少多方协调工作、省时﹑省钱﹑节约采购成本。
4.10.4 组装灵活,安装迅速,货到施工地点7~10个工作日完工。
4.10.5 材质轻,易于搬迁,并在搬迁后可重复利用。
4.10.6 有较好的保温﹑耐寒﹑防潮﹑防风﹑防火﹑防尘﹑防震﹑防盗﹑抗冲击性能。
4.10.7 环保净化,施工完工后现场无建筑拉圾残留。
4.10.8 使用寿命长,科学维护下使用年限一般在50年以上4.11 隔热结构一体化塔房承重为钢制结构,要进行隔热处理,保证设备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运行。
一体化塔房的隔热结构要由连接结构、隔热填充料及一体化塔房专用具有防静电功能地板组成,此隔热结构必须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
4.12地板承重结构地板为厚3.5mm防滑花纹钢板,面积同机房面积,与墙面钢板整体模块化链接,钢板与水泥地基相隔10cm以上。
保证足够的地板强度,达到美观及机房使用要求。
4.13一体化塔房的框架一体化塔房采用模块化框架结构,立柱和底部钢构、顶部横梁、墙板等进行螺栓连接(房体内部钢性连接),焊接处理,焊接工艺要求如下:(1)框架立柱厚度不低于4mm,底部加强梁厚度不低于3mm,顶部盖板厚度不低于2mm;(2)焊接牢固,无虚焊、漏焊;(3)所有钢结构均经过除油及喷砂去除表面油污、铁锈及氧化皮膜,并使表面光洁度达到STS—SA2.5;(4)所有钢构件经过喷砂后,需喷上厚15~20u锌粉防锈底漆;(5)组焊成框架模块后,焊道需经修补、除焊渣,再打磨并补上防锈底漆;(6)框架先后喷中层漆厚40um环氧树脂,外面漆厚度>90u;(7)顶部、底部和侧面对角线≤10mm,前端和后端对角线≤10mm;(8)底部涂上沥青漆;(9)产品完整平直,表面平滑(隐藏部位除外)、无明显的划伤、色差,裂痕、无非常变形、毛刺、锈蚀,涂/镀层无起泡、龟裂和剥落。
4.14 受力连接一体化塔房应使用有防松装置的螺栓(Φ10×30㎜)连接作为受力承载连接。
一体化塔房所有受力连接应当牢固,不得有漏连、虚连现象。
4.15 紧固铆钉或铆固螺母应排列整齐,不允许有歪头、裂头及松动。
铆接面不允许有下凹、变形或破损。
4.16 空调隔离间与防盗窗空调隔离间放置在机房的室内分隔的空间,必须能放置3P空调室外机两个。
空调隔离间的规格不小于宽990*深570*高1200mm。
隔离间外侧必须有防盗窗,其特点:必须保持空调室外通风良好,进出风通道顺畅,具有防盗措施;5、防护措施5.1高温、日照和湿度一体化塔房应具有耐高温和耐紫外辐射的能力,在本标准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及本标准规定的太阳辐射强度下,机械性能(如:一体化塔房表面、密封、铰链、锁装置、门限位等)良好,满足本标准5.13条的规定。
一体化塔房在日常室外环境下,应能满足本标准5.14条的规定。
5.2隔热机房外层使用陶瓷智能隔热涂料,能根据机房内外温度变化自动选择反射太阳光照射热能或通过散射、辐射形势将机房内积蓄的热量散发出去,此涂料在太阳光照射升温时,可将太阳光热能反射回大气,有效减少空调用电量30%。
5.3防风一体化塔房房体应能承受风速为45M/秒的风荷载。
(注:机房正常工作状态下的风载,如顶部架空天线铁塔,需要根据铁塔的大小和高度进行风载荷计算)5.4防尘一体化塔房工作时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通风口需采取防尘措施,通风口防护等级应达到GB4208-93中IP5X级。
提供国家相关质检部门的检测报告。
5.5耐久性暴露在一体化塔房房外表面的橡胶、密封胶等,高分子材料制作,应具有良好的抗日照光化学效应能力。
一体化塔房房体表面材料应具有防腐性能,能够经受盐雾的影响,经盐雾试验后,直接暴露在户外的材料、电磁屏蔽盒接地的接触材料不应腐蚀。
5.6防霉一体化塔房的零部件应具有抗霉菌能力,所有使用的材料及工艺,应有效地预制霉菌生长。
5.7 防火一体化塔房所有选用材料应使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
一体化塔房所有材料和一体化塔房整体的燃烧性能应不低于GB8624-1997《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中规定的B2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