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第14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答案

2018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第14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答案

第14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考纲考点考法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3.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1。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重点)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重点)3.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重点)4.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难点)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多以统计图表资料为载体,考查人口增长的特点、原因,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等。

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问题(5年2考)1.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差异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3)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差异①特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平衡的.②表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较高原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科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现代化水平低,技发达,生活条件好;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需要劳动力多;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人口增长特点增长缓慢增长很快原因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1.简析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变化的关系.提示:①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数量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人口数量不变;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人口数量减少.②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时,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多(如图中A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变为0时,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少(如图中B点)。

2.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的数量一定多吗?提示:不一定。

自然增长率的高低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状况,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增长速度越快。

而人口数量的增长除与自然增长率有关外,还与人口基数有关。

例如,我国目前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2018版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9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含答案

2018版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9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含答案

人文地理专题八人口的变化第19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考纲解读] 1。

了解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差异,掌握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分析不同地区的人口问题特点,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2.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考点一世界的人口、国家与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区域地理]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1)时间差距①总趋势:不断增长。

②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先快后慢,从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增长明显加快,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提示]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示意图,要注意横坐标和纵坐标,在不同的图上可能单位和数值会不同,比速度应看增长同等数量的人口所用的时间,或者在同样的时间段增长的人口数。

(2)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1)人口分布不均①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图中的a亚洲东部,b亚洲南部,c欧洲,d 北美洲东部.②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2)人种分布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北非、西亚、南亚、大洋洲等地。

黄色人种:亚洲东部等地。

黑色人种:非洲南部、大洋洲等地.(3)世界三大宗教宗教源地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亚洲西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佛教古印度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3.世界的国家和地区(1)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①国土面积较大的主要国家依次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

②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印度。

(2)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地区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及亚洲的日本,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位于南半球外,其他国家都位于北半球,因此把发达国家称为“北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因此把发展中国家称为“南方”人口占16%占84%(1)优越的位置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第课时人口的合理容量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第课时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 20 课时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 2018 年高考福建卷)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均匀人口迁徙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

读表达成1-2题。

年纪段(岁)迁出人口(人)迁入人口(人)≥6070080045~ 591600500025~ 4420003000015~ 242400275000~ 1464050001.上表反应的人口迁徙对该市的影响是A.促使高新技术家产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加快土地利用种类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度2.为了社会和睦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添的职业人员是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读世界人口增添模式历史变化表示图和某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以下 3 题。

3. a 年份的人口自然增添率约为()A. 3% B . 1.5%C. 2% D. 4.7%4.人口金字塔图所示国家的人口增优点于()A.阶段Ⅰ B.阶段ⅡC.阶段Ⅲ D.阶段Ⅳ5.有关人口增添模式阶段Ⅲ的人口增添特色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人口总数减少 B .新增人口数目急剧上涨C.老年人口比重渐渐增添 D .人口压力更加严重6.环境人口容量拥有不确立性的原由A.人口总数目处于不停变化之中 B .就全世界而言,当古人口重生产种类为过渡型C.人口迁徙的数目、规模、范围愈来愈大 D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要素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7.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科技水平→获得资源数目→环境人口容量 B .人口文化→生活花费水平→环境人口容量C.科技水平→环境人口容量→资源的获得 D .人口文化→环境人口容量→生活花费水平8.现实中的人类社会出现了哪些人口问题①人口增添过快②人口的发病率增高③人口城市化④人口老龄化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 ②④ D .①③④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域或一个国家能连续奉养的人口数目。

1850 年,清代的人口为 4.3 亿。

(鲁教版)2018版高考总复习课件:必修2 1.人口 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鲁教版)2018版高考总复习课件:必修2 1.人口 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目录
5、一个区域人口自然增长变化的一般过程
如右图:一般从A模式到B 模式再到C模式。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6、人口增长模式划分的依据
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目录
7、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特点
特点是出生率高, 在3%左右;死亡率 在1%以上;自然增 长率高,在2%左右。
特点是出生 率、死亡率 高,在4%左 右,自然增 长率在1%以 下。
1、提取信息:“下图显示某国移民 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2、提取信息:“(1)如图所示的①、 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 口增长特征的是”、图中“纵坐标 是人口总数,横坐标是时间” 3、解读信息:要求根据图示计算 人口总数量。 4、地理计算:要求根据图示计算 5、地理判断:只有人口总数量: 1910年约80万、1950年约140万。
目录
(2014· 江苏卷) 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 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上图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 自然增长率变化图,下图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 回答17-18题。 17. 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 人口的合理容量
1.人口的自然增长 2.人口问题
考情再现
考点精讲
典例感悟 真题探究
3.人口的合理容量
课后作业
目录
考点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目录
1.考 情 再 现
目录
命 题 统 计 命 题 分 析

最新-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合理容量人口的综合变化学案必修2 精品

最新-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合理容量人口的综合变化学案必修2 精品

农业革命前:极其缓慢 农业革命期间:速度加快 工业革命后:迅速增长 近100年来:急剧增长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的综合变化 【高考目标定位】【考纲知识梳理】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总体趋势:不断增长2.决定因素: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 时间变化(4)空间变化二、人口中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构成标准: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类型、特征及转变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1.四、人口的迁移1.定义: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国际口人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图解四、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人们为了寻找食物、土地而迁移,受自然环境影响深刻。

工业社会:为了寻找优化配置而使劳动力不断迁移,社会经济因素成为迁移的主要因素。

2.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对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迁入地:使其综合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也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有积极意义,也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变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控制能力的加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环境难民:由于大坝、水库建设或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无法生存的人。

【要点名师讲解】一、通过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区分人口增长类型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能生动、形象地表明人口增长类型,具体如下表所示:【例题】(2018·哈尔滨木兰高级中学高三月考)下图为《中国、法国和肯尼亚三国人口增长模式图(1990年)》读图回答完成第26题。

湘教版2018年高考一轮地理复习课件 2.1.1《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湘教版2018年高考一轮地理复习课件 2.1.1《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2015· 福建卷)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 2050 年 人口结构。读图完成 4~5 题。
4.c 方案与 a 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5.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A.a 方案较合理 B.b 方案较合理 C.c 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1)过程:由原始型经传统型到现代型。 (2)差异 ①时间上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型 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 转变 ②空间上 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 中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 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
)
4~5.解析:第 4 题,由图中可以看出,a 方案少年儿童比重 明显小于 c 方案,老年人口比重、青壮年人口比重及人口性别比 差别都不大。第 5 题,a 方案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老龄化严重; c 方案少年儿童比重较大,人口增长快。两种方案都不利于社会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 b 方案少年儿童比重、老年人口比重以及 青壮年人口比重分配最为合理, 所以三种生育方案中 b 方案有利 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4.D 5.B
考情分析 注重从人口分布图上获取信 息,总结人口分布特点,结合地 综合分析其形成的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 区实际情况, 点及地区分布。 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 注重 2.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的人口 各种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和分析, 把握人口变化和人口结构特点, 问题及解决措施。 3.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分析其隐含在背后的原因; 注重 各个人口概念的辨析和数量计 算方法的掌握。
)
思路启迪: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思考方向。 要想选出世界人口变化过程正确的表述,需从图中读出 1950~2010 年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并 对比分析其变化。要想判断图中代表北美洲的地区,需明确图中 ①②③④四个地区 1950~201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及变 化。

高考一轮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和合理容量

高考一轮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和合理容量

要点突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比较 项目
扩张型(年轻型)
静止型(成年型)
收缩型 (老年型)
示 意 图
比较 项目
扩张型(年轻型)
静止型(成年型)
收缩型 (老年型)
示 意 图
人口变 化趋势 主要分 布地区 人口增 长模式
迅速增长
多数发展中国家和 地区
稳定的零左右的增长
人口缩减
发达国家和地区 现代型 60岁以上人口达到10%
活动: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特点及原因
自然增 人口增 长水平 长特点
发 达 国 家 发 展 中 国 家
原因
今后变化趋 势
典型国 家
较低 缓慢
经济发达;社 会保障制度健 全;生育观念 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 俄罗斯 一些国家的 德国、 人口数量还 日本 会逐渐减少 人口增长 开始趋于 缓慢 中国、 印度、 巴基斯 坦等
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 合理容量
知识点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决定因素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死亡率
活动 国家 孟加拉国 德国 美国 一些国家2010年的人口再生产资料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2.8 0.9 1.5
0.8 1
2
-0.1
(1)关于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 确的是( D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C.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人口数量增长较缓
5.下面的图甲表示我国 2010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 率,图乙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读图回答 (1)~(2)题。 (2)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乙中 的( B ) A.Ⅰ阶段 B.Ⅱ阶段 C.Ⅲ阶段 D.Ⅳ阶段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合理容量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合理容量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合理容量(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是“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2011年某地人口出生率为0.383%,死亡率为0.356%。

该地人口增长所处的阶段是()A.Ⅰ B.Ⅱ C.Ⅲ D.Ⅳ2.下列社会现象主要在阶段Ⅲ出现的是()A.一个母亲的第六个孩子死于伤寒B.孩子们有多个亲兄弟姐妹的家庭越来越多C.举办金婚庆祝活动的夫妇很多D.家庭结构由多子女的大家庭转向少子女的小家庭下图为“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反映中国()A.人口增长速度减缓B.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C.乡村人口数量减少D.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4.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A.人口数量先减后增B.人口增长为“三低”模式C.人口密度持续增大D.人口迁移受生态环境影响2011年12月23日,广州市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 270.19万,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内,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读“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数量柱状图(图甲)”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图乙)”,完成第5~7题。

5.广州提出的“1 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 500万”是指()A.环境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C.环境承载力D.土地承载力6.针对广州市人口状况,今后应该()A.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B.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C.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D.接纳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7.下列关于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年龄结构是“中间低,两头高”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C.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最慢D.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读下表,完成第8~9题。

8A.婴儿死亡率、城市人口比重B.老龄人口比重、婴儿死亡率C.人口增长率、人均耗能量D.城市人口比重、人均耗能量9.下列推断最可能的是()A.甲国能源利用率最高B.乙国人口死亡率最高C.丙国能源消费量最多D.丙国人口迁入率最高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总数突破70亿大关,联合国指定该日为“世界70亿人口日”,这向全世界敲响了人口警钟,也引起了各国关于人口问题的忧虑。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课件:第1课时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31张)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课件:第1课时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31张)

【命题素材拓展】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 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开展应 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说出出台全面二孩政策的意义? 答案:①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③促进人口与
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等。
【拓展延伸】 人口红利:劳动人口多,老人和婴幼儿所占比例较小,社会 负担较轻。我国人口红利正在逐渐减弱。 人口负债:老年人口和婴幼儿人口多,劳动人口少,社会负担重。
◇题组例练◇ 1.(2015·福建卷,7~8)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
人口结构。读图,回答(1)~(2)题: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量的增加,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图示
模式转变
说明
①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②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转向 现代型 的过渡阶段 ③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是 现代型 、
方法技巧
人口数量增减的相关计算方法
(1)人口“三率”的计算方法 ①出生率=(出生人口数÷人口总数)×100%
第(2)题,本题考查读图比较分析能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比较,a方案 到2050年,老龄化问题会特别严重;c方案到205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会增 高,人口总数难以控制;而b方案能兼顾两方面问题,使人口结构更为科学。 故B项正确。
2.(2014·全国Ⅰ卷,10~11)图1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 的变化。读图1,回答(1)~(2)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看特殊,析变化 人口金字塔图不但具有不同类型, 而且同一金字塔图 的内部结构也有较大变化。 影响人口金字塔结构的因素包 括:政策 (计划生育或鼓励生育 )、较大的自然灾害、军事 战争、生育观念、工业发展、人口移动等。以下图为例, 分析其特殊变化的原因。
欢迎
步入地理课堂
吴起高级中学 高云飞
2018届一轮复习
第 19 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 人口的合理容量
•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基础梳理 ] 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决定因素: 出生率 和 2.总趋势:不断增长。
(注:横轴表示的是各制约因素的影响程度 )
(2)特征相同 ①不确定性: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会随时间而发 生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②相对确定性: 在某一具体时期, 制约因素相对稳定, 可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考向探究 ] 考向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 )”,完成(1)~ (2)题。
死亡率 。
3.两种差异 (1)时间差异
(2)空间差异 ①特点:地区上 不平衡 。
缓慢 很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转变
模式类 传统型 Ⅰ.原始型 Ⅱ.________ Ⅲ.现代型 型 特点 转变过 程
__________
高高低
高低高
低低低 _________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答案】 (1)B (2)C
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及人口问题 [深化整合]
• 1.怎样区分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 (1)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判断 ①“高高低”模式:出生率、死亡率均在 4%左右, 自然增长率在 1%以下。
②过渡模式:出生率一般在 3%左右,死亡率在 1% 左右,自然增长率在 2%左右。 ③“三低”模式: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 1%左右, 自然增长率通常在 1%以下。
2. (2014· 江苏高考 )1980 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 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 2013 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 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 1 是 1978 年以 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图 2 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 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 (1)~ (2)题。
持续供养
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 (1)实质:某地环境承载力的直观反映。 (2)制约因素: 资源 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 、 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
3.人口合理容量 (1)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 最适宜 的人口数量。 (2)意义: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人口战略

人口政策 的制定,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__________
(2)解决该市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A.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B.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C.严格限制外来务工人员进城 D.积极发展第一产业,扩大就业面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 图中城市人口老龄化严重, 外来人口数量多; 解决该市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健全社 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面。
[分层探究 ] 1.①从本题的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变化示意图来看,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哪一指标的下降开始的? ②人口自然增长的快慢是由什么指标决定的? ③人口数量的增减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 ④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
【提示】
①死亡率下降。
②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即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③人口自然增长率 >0,人口数量增加;人口自然增长 率 <0,人口数量减少。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越大,少儿比重越大。反之老年人 口比重大。
【答案】 (1)A (2)B
考点二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深化整合 ]
1.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参考角度 内涵 体现的意 义
环境承载 人口合理容量 力 资源、科技、消费水平 最大人口 最适宜人口数量 数量 生存 发展
2.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 (1)制约因素相同 制约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同, 且二者 都与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 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因素呈正相关,与人口的生活消 费水平呈负相关,如下图所示:
(1)2015 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 响因素是( ) B.医疗水平 D.年龄结构
A.性别比例 C.教育程度
(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 2025 年后可能出现 ( ) A.人口迁移加剧 C.人口分布不均 B.劳动力渐不足 D.社会负担减轻
【解析】 第 (1)题, 根据题干中人口抚养比的概念可 知,抚养比与性别比例无关,A 项错误;医疗水平提高, 平均寿命延长,可能提高老年抚养比,但这个过程还是要 通过改变人口年龄结构实现,B 项错误,D 项正确。教育 程度与老年抚养比没有直接关系,C 项错误。第(2)题,从 图中可以看出, 2015 年以后,老年抚养比明显上升,少 儿抚养比较平稳,说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劳动 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因此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 加重,B 项正确,D 项错误。人口抚养比的变化与人口迁 移和人口分布关系不大,A、C 项错误。 【答案】 (1)D (2)B
(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过渡模式”, 个别发展中 国家如韩国、中国 、古巴等已经属于“三低”模式;发 达国家多属于“三低”模式。
(3)由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特征区分
人口增 长模式
人口年龄 结构金字塔
年龄结 构类型
少年儿童 人口比重 (0~14岁) (%)
40以上
老年人口 比重(65岁 及以上) (%)
社会经济发展
影响因 __________________、传统文化观 素 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
2.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现代型。 (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传统型 。 (3)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4)我国:基本实现了由 传统型向现代型 的转变。
二、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 (1)概念:环境能够
【解析】 第(1)题, 图 1 显示 1980 年后我国人口自然 增长率经历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又下降的过程,所以人 口增速经历了先变快后变慢,再变快又变慢的过程,故 C 错;图中显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在 0 以上,故人口规 模一直在增加,所以 A、 D 错,B 正确。
第 (2)题, 图 2 显示全面放开二孩后, 出生人口数先增 后降,故 A 错;生育政策不变,则出生人口数量会持续 下降,但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 0,人口规模就不会下 降,故 B 错;放开单独二孩,出生人口数与目前相比,开 始有小幅上涨, 且在 2022 年后出生人口数与目前相比少, 这说明人口出生率并没有持续上升,故 D 错;而放开单 独二孩, 与生育政策不变情况相比, 出生人口数有所增加, 故可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所以 C 正确。
【提示】 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可以满足人们的需 求。
【答案】 (1)B (2)D
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
图甲
图乙
图丙
[读图技巧 ] 1.读塔型,定类型 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高低高” 型的人 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 处于人口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低低 低”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1)D (2)C
考向二
人口问题
(2014· 盐城一模 )读我国某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 (1)~ (2)题。
(1)图中反映出该城市 ( A.人口老龄化严重 C.劳动力不足
) B.人口素质低 D.外来人口数量少 )
图1
图2
(1)1980 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
(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 )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 30 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 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 30 年持续上 升
4以下 人口寿命 短,死亡率 高 4~ 7 人口寿命延长,死亡 率降低
“高高 低”模 式
年轻型
人口出 生率高
30~40 过渡模 式 成年型 人口出 生率降 低
30以下 “三低” 模式
7以上
老 年 人口寿命 型 人口出 长,死亡 生率低 率低
2.人口问题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3)谋求措施
世界 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 能把人口控制在 合理的规模 ___________之内; 建立公平的秩序
各国、各地区 人地协调 尊重___________ 发 展的客观规律,因地 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 发展战略
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区别 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 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 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环 境承载力所指的人口规模应该是 “ 该地区的资源环境为 维持生存必需的最低生活标准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 即人口数量的极限。
(1)关于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各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 A.Ⅰ阶段人口总数变化较大 B.Ⅱ阶段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 C.Ⅲ阶段人口数量迅速减少 D.Ⅳ阶段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 正 确的有 ( )
A. 2000 年江苏人口增长处于阶段Ⅱ B. 2010 年江苏人口增长处于阶段Ⅲ C. 15~ 64 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D.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劳动力充足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地球以及其各个部分对人口的合 理负载能力。也可以表述为理想人口或适度人口,即在一 定条件下, 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具有的与社会、 经济、 资源、 环境相互协调,能够带来最大社会效益的相对稳定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