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庭美德基本规范
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
![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8badc7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9.png)
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家庭美德是指家庭成员在相互关系和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它是家庭中培养和传承的一种美德,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美德面临着各种挑战和诱惑,因此,培养和传承家庭美德显得尤为重要。
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和关心家庭成员应该相互尊重,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权益。
要以关心和体谅的态度对待家庭成员,积极主动地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在家庭中,亲密关系的培养和维护十分重要,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理解和支持。
2. 诚实和宽容家庭成员应该坦诚相待,遵守诚实的原则。
要相互信任,不隐瞒事实,不说谎话。
同时,在家庭生活中要宽容对待他人的过失和错误。
宽容是家庭和睦相处的基石,能够化解矛盾,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
3. 务实和勤劳家庭成员应该以勤劳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
努力工作是赡养家庭、提供经济支持的基础条件,也是实现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的重要途径。
家庭成员应该通过努力工作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为家庭的繁荣做出贡献。
4. 和谐和互助家庭成员之间要保持和谐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
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尽量化解矛盾和冲突。
此外,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困难和问题。
互助是家庭的核心力量,能够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5. 孝敬和尽责家庭成员应该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和祖辈。
孝敬不仅是一种道德责任,也是对家庭温暖和关爱的表达。
此外,家庭成员还应该履行自己的责任,承担家庭角色和义务。
无论是父母、子女还是其他亲属,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去做到自己的责任。
6. 公平和公正家庭成员之间要公平对待,不偏袒某一方。
要尽量公正地处理家庭事务和纠纷,不以偏私、歧视和不公为出发点。
家庭成员之间的公平和公正是家庭和谐运行的保证,能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平衡和稳定。
7. 爱心和奉献家庭成员要有爱心,关心他人的需要和感受。
要乐于奉献,为他人着想,提供无私的帮助。
爱心和奉献是家庭成员之间情感联系的纽带,也是家庭和睦相处的基础条件。
简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主要内容
![简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91b55b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b.png)
简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主要内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是构成一个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道德规范指引着人们的行为,促进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角色中,人们需要遵守不同的道德规范,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以及社会的发展。
1.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是整个社会所共同遵守的准则,是社会和谐共处的基石。
社会公德包括但不限于尊重他人、守法守纪、互助互爱、关心公益、保护环境等内容。
尊重他人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之一,它要求人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和利益,不歧视他人,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守法守纪是公民的基本责任,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
互助互爱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这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帮助、关爱弱势群体,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心和温暖的社会。
关心公益要求人们关注社会发展问题,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为社会福利事业做出贡献。
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人们应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后代子孙创造一个更加宜居的环境。
2.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在特定的职业领域中,职业人员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
不同职业领域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但总体来说,职业道德包括诚实守信、敬业细致、保护客户利益、遵纪守法等内容。
诚实守信是职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诚实守信是一种职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不管是对待客户还是对待事务,都要保持真实可靠。
敬业细致是职业人员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工作要认真负责,不马虎敷衍。
保护客户利益是特定行业的职业人员需要遵守的职业准则之一,他们必须为客户着想,保护客户的利益,不得损害客户利益。
遵纪守法是职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职业人员都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以任何理由违法。
3.家庭美德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美德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是家庭和睦共融的基础。
家庭美德包括但不限于孝顺父母、亲和友爱、关爱他人、和睦相处等内容。
生活中的家庭美德ppt课件
![生活中的家庭美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1521750029bd64793e2c9b.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家庭美德的主要规范
精品课件
(一)尊老爱幼
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形成了尊 老爱幼的良好家庭美德道德传统。尊老爱幼,不仅是每个 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 和法律义务。
1、赡养老人是尊老的基本要求; 2、赡养老人要处理好婆媳关系; 3、爱幼要做好子女的教育。
二家庭美德的社会作用二家庭美德的社会作用三家庭美德的主要规范三家庭美德的主要规范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形成了尊老爱幼的良好家庭美德道德传统
生活中的家庭美德
主讲人: 2014.07
精品课件
一、家庭美德的基本定义
家庭美德属于家庭 道德范畴,是指每 个公民在家庭生活 中应该遵循的基本 行为准则。它涵盖 了夫妻、长幼、邻 里之间的关系。家 庭美德包括关于家 庭的道德观念、道 德规范和道德品质 。
精品课件
社会主义的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在家庭生活 中的具体体现。
一是为人民服务; 二是集体主义; 三是“五爱”精神; 四是人道主义情怀。
精品课件
二、家庭美德的社会作用
1. 家庭美德是维系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精神支柱 ;
2. 家庭美德是社会安定团结、健康发展的保障; 3.家庭美德是社会道德的有益补充; 4.家庭美德是公民个体道德化的摇篮。
精品课件
(二)男女平等
男女平等,是指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女子和男 子人格独立、地位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力,负有同 等的义务。男女平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婚姻关系方面的男女平等 (1)男女婚姻权平等 (2)夫妻地位、权利义务关系平等 2、家庭关系方面的男女平等 (1)夫妻关系方面 (2)父母子女关系方面 (3)其他家庭成员关系方面
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84db0777fd5360cba1adbf7.png)
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涵:1、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社会公德主要规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3、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4、家庭美德的主要规范: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一、公民道德的内涵所谓公民道德,就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综合。
这个道德规范的总和,包括道德核心、道德原则、道德基本要求和一系列的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德建设作为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德着力点。
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德整个工作中,如何把上述内容和要求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德行为规范,是摆在我们面前德一项重要而紧迫德任务。
因此,我们说,公民道德和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一般说来,公民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
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统一,它既包括对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要求的共产主义道德;也包括对广大公民要求的公民道德。
对于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来说,要求他们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不应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同时,对于广大群众来说,不应当也不可能要求他们都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
当然,我国是社会主义的国家,仍然要对所有的公民提倡和宣传共产主义的高尚品德。
二、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涵《纲要》在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中,以广大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将我国公民应遵守、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20个字,即: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这些规范是第一次系统地、集中地作为我国公民地基本道德规范被提出来,应当引起全社会地高度重视。
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https://img.taocdn.com/s3/m/2afa7f25482fb4daa58d4ba2.png)
新时代女性
男女平等,是指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女子和男子人格独立、地位平等,享有同等 的权力,负有同等的义务。要摒弃“重男轻 女”的传统思想,使家庭中的男女享有教育、 就业及财产等方面的同等权利。特别是在生 育观上,要真正做到“生男生女都一样”, 切勿生儿子兴高采烈,生女儿懊丧不已,甚 至溺弃女婴。要实现男女平等,当然需要男 性的理解、支持和尊重,妇女自己也应当努 力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 要摆脱传统女性角色的束缚,自我确立生活 目标,自我选择生活道路,自我驾驭生活航 船,自我主宰个人命运,以巾帼不让须眉的 豪情,去学习、去拼搏、去创造,实现自我, 做一名既是“生活主人”、又是“事业强者” 的时代新女性。
总结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 调节家庭内部成员和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关系的行为 规范。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个人生活的幸福 与否,不仅与社会的文明进步相关,还与是否拥有一个和睦、 温馨的家庭密切相关;家庭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家 风直接影响着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庭生活还与社会生 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 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 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四)勤俭持家
• 勤俭是家庭兴旺的保证,也是社会富足的保证。 • 大学生要尊重父母劳动所得,体谅父母的辛苦操劳,在日 常生活中注意节俭,尽量减轻父母和家庭的生活负担,这 就是对父母和家庭最实际的贡献。
事件:上海男子烧钱点烟
网曝某上海男子烧钱点烟 自称鄙视穷人小白领。 少爷语录 1、自己知道像我这样的人摆在哪里都是别人嫉妒的对象,可怜的人 都会为自己找借口:他是个败家子而已,如果我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也 可以和他一样挥霍。可惜啊,我不但养整整一个家族,挥霍的也全是 自己赚的钱,一路走来全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对于那些只会叫啊叫 的穷人而言,有那么多时间嫉妒到不如想想如何脱贫致富来的比较实 际…… 2、世界就是这样不平等,让我这样的人出现在世界上让人有比较, 因为我年轻,有外表又有钱,无论外貌事业,花钱的能力,花心能力 都是一等一的,让人望尘莫及,活在水生火热中的人哪,佛说前世积 德来世福啊…… 3、我过我的生活,对于我们来说很平常的生活,不明白有钱去挥霍 有外貌去炫耀,就有被骂的原因,原因是什么,自然是穷人嫉妒富人 的心态,会觉得无法理解的自然是身在下流社会的实际意义上的穷人, 拿男女性生殖器官当助词,说话与街边民工地痞流氓无异,那又是另 一种精神上的穷人,2者相加,就组合成我所骂的天下之大悲大贱之 穷人了。
家庭生活的道德规范
![家庭生活的道德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0875315ff00bed5b9f31d6e.png)
家庭生活的道德规范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是指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循的高尚的道德规范。
家庭美德的内容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
基本定义家庭美德属于家庭道德范畴,是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它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家庭美德包括关于家庭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
家庭美德的规范是调节家庭成员之间,即调节夫妻、父母同子女、兄弟姐妹、长辈与晚辈、邻里之间,调节家庭与国家、社会、集体之间的行为准则,它也是评价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邻里之间交往中的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
家庭美德的规范是家庭美德的核心和主干。
家庭美德还包括在家庭生活中,在道德意识支配指导下,按照家庭美德规范行动,逐渐形成的人们的道德品质、美德。
社会主义的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在家庭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众所周知,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它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就是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都要有奉献精神,都要为他人服务,一人有难,全家相助,形成一个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和睦家庭。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在家庭生活中,每个成员都要关心家庭这个集体,共同治理好家庭,个人利益服从家庭的整体利益。
“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以“五爱”规范自己的行为。
实行革命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道德,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多一分爱心,要尊重人、爱护人,要尊老爱幼,男女平等,邻里团结,和睦相处。
总之,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修养,才能建立美满、和谐、幸福的家庭,即建立真正具有美德的家庭。
社会作用第一,家庭美德对于社会安定团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二,弘扬家庭美德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
第三,家庭美德是美满幸福生活的力量源泉。
主要规范尊老爱幼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形成了尊老爱幼的良好家庭道德传统。
家庭美德的要求
![家庭美德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deb4f5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6.png)
家庭美德的要求
家庭美德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尊老爱幼:尊敬长辈,爱护幼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家庭成员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关心和照顾,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
2. 夫妻和睦:夫妻之间应该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
3. 勤俭持家: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庭成员应该珍惜家庭资源,合理安排家庭开支,保持勤俭持家的好习惯。
4. 邻里团结:邻里关系是家庭外部的重要关系之一,应该互相尊重、关心和帮助,形成团结友爱的邻里关系。
5. 家庭文明:家庭成员应该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道德规范,树立文明礼貌的形象,形成良好的家庭文明氛围。
总之,家庭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维护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遵守家庭道德规范,发扬中华民族的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的主要规范
![家庭美德的主要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3f85752f01dc281e53af020.png)
家庭美德的主要规范1、尊老爱幼首先,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
其次,抚育子女是父母的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
第三,倡导尊老爱幼的美德,必须反对虐待、遗弃老人和儿童的不道德行为。
2、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重要规范。
它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以及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履行同等的义务。
男女平等不仅包括夫妻之间,而且包括子女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以及父系和母系亲属之间不同性别,均应有平等的权利。
3、夫妻和睦夫妻关系是一切家庭伦理关系的起点,也是家庭关系的轴心。
夫妻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家庭关系。
夫妻和睦是建立幸福美满家庭的关键。
著名的德国诗人歌德说:不论皇帝还是庶民,能在自己家庭中得到和睦就是最幸福的人。
因此夫妻和睦是重要的家庭美德规范。
平等相待,相敬如宾,是夫妻和睦的关键。
也是建立美满幸福家庭生活的关键。
忠于爱情,矢志不渝,是调节夫妻关系的道德准则。
夫妻是生活上的终身伴侣。
反对轻率离婚,是维护夫妻和谐的重要美德。
实行计划生育,是夫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4、勤俭持家勤俭持家是我国传统道德中传播最久的美德之一。
勤俭,即勤劳与节俭。
勤劳指的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和品质,它要求人们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
节俭指的是人们对待生活消费的态度,它要求人们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俭约财力。
5、邻里团结邻里是家庭地域位置的邻近,生活空间相连接的一种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社会联系。
邻里之间朝夕相处,犹如一个大型家庭,彼此交织着多方面的生活联系。
邻里关系的好坏,是否团结和睦,对每个家庭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邻里团结就成了家庭的重要美德。
邻里之间应该以礼相待、互谅、互让、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搞好邻里团结重要的是互相尊重。
邻里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团结互助的关系。
要做到邻里团结,和睦相处,就要助人为乐,心里有他人,不乱挤占共用场地和设施。
邻里之间,从早到晚,长年累月,低头不见抬头见,因此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纠纷和矛盾。
简述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
![简述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bcafba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e.png)
简述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
家庭美德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和实践的良好品德和行为规范,是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
1. 孝敬父母:尊重父母、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家庭美德中最基本的要求。
要尽孝道,关心照顾父母,体贴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2. 善待家人:家庭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亲密的一种,要善待家人,懂得包容、宽容,尊重他们的个性和习惯。
在家庭中要注重沟通,尽量避免冲突和矛盾。
3.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在家庭中更加重要,要时刻保持诚实的心态,不说谎、不欺骗家人,履行承诺,让家人信任自己。
4. 勤俭节约: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要从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的习惯,不浪费食物、水电等资源。
在家庭中要勤劳工作,不偷懒,不抱怨。
5. 礼貌待人:礼貌待人是一种修养,要在家庭中体现出来,尊重家人的感受,不说粗话、不发脾气,用温暖、真诚的语言与家人交流。
总之,家庭美德是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注重培养和实践。
只有在家庭中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才能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如何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
![如何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48402b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6.png)
如何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个人品德的重要性也逐渐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视。
这些基本要求是我们在生活中需要遵守的准则和规范,它们构成了我们应该具备的道德、品德和素质。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分别介绍这些要求。
一、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公共场所参与社会活动以及尊重、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所需要遵守的一系列道德准则和标准。
它包括但不限于:1. 遵守法律法规,不从事违法犯罪的行为;2. 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和民族习惯,不对他人进行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侮辱,并且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3. 保持社会公共秩序,执行公共场所的基本规则和规定,不制造噪音、乱扔垃圾等;4. 能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捐款、献血等公益活动,并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社会做出贡献。
以上这些基本要求是人们在公共场所需要遵循的,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有序。
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某个职业的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行为准则,这可以促进职场和谐,保证职业道德规范的坚持。
一个职业人员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包括:1. 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尊重职业操守,并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不欺瞒、误导客户;2. 勤勉尽责,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怠工、玩忽职守,不以追求自身利益而影响工作质量;3. 弘扬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领导、同事、客户等建立优秀的业务关系;4. 自觉维护行业形象,不恶意诋毁、抹黑其他同行企业或企业品牌,提升整个行业的专业形象。
三、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应该具有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因此,家庭美德也被认为是最基本的道德行为标准之一。
包括但不限于:1. 尊敬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懂得感恩、报答,并保障兄弟姐妹间愉悦的关系;2. 敬爱配偶,忠实相待,相互爱护和关爱,并尊重对方家庭背景和习俗;3. 热爱子女,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教育他们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社会价值观;4. 坚持家庭和睦,维护家庭民主、平等和和谐关系,不进行家庭暴力等伤害家庭成员的行为。
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de9b949c850ad02de80414e.png)
▲ 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杭州市城市人文精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杭州市市民守则:1、热爱祖国,热爱家乡;2、礼貌待人,助人为乐;3、敬老爱幼,邻里和睦;4、尊师重教,崇尚科学;5、移风易俗,计划生育;6、讲究卫生,举止文明;7、植树绿化,美化环境;8、遵纪守法,见义勇为;9、自尊自爱,不损国格;10、艰苦奋斗,建设杭州▲江干区发展目标:全面建设“枢纽、创新、低碳、人文”为导向的“城市新门户、都市新中心”▲江干精神:敢于负责、甘于奉献、干字当头、敢为人先▲杭州市创文明城市口号:1、做一个文明有礼的杭州人2、创文明城市建美好家园3、文明杭州精彩有我4、你我的一言一行杭州的文明形象5、文明出行杭州先行6、自觉践行公民20字基本道德规范7、当好东道主办好八残会8、共建文明杭州共享品质生活9、文明城市看杭州文明市民看你我10、杭州因你文明你因杭州骄傲11、同心争创文明城市携手共建品质之城12、德育重在坚持文明贵在行动13、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14、争当美德少年建设和谐杭州15、关爱今天的成长成就明天的栋梁16、放飞天堂儿歌唱响文明杭州17、呵护孩子的现在就是关爱城市的未来18、创建文明城市打造阳光校园▲四好少年: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曲作者:聂耳词作者:田汉▲我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四颗小星星围绕着一颗大星星)▲我国的国徽:国徽呈圆形,中心部分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城楼,城楼正中上方是四个金色的小五角星以半弧形环绕—个金色的大五角星。
四德教育内容是什么
![四德教育内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6033c93b8f67c1cfbd6b866.png)
四德教育内容是什么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四德教育内容是什么,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一、个人品德基本规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①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②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③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④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⑤个人品德:为人正直、对人友善、诚实守信、待人宽容、自立自强二、“道德讲堂”的重点内容提到:“道德讲堂”主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四德”为范围,突出“善、诚、孝、强”四个字,积极倡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五种行为。
社会公德以“善”字为核心,引导群众常怀善心,常行善举,以善为乐;职业道德以“诚”字为核心,引导群众以诚立身,诚挚待人,以诚兴业;家庭美德以“孝”字为核心,引导群众以孝为本,勤俭持家,孝俭养德;个人品德以“强”字为核心,引导群众自强不息,奋进不止,争先创优。
三、建设“道德讲堂”的主要内容提到:社会公德建设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以“礼仪”为核心。
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以“诚信”为核心。
家庭美德建设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以“和睦”为核心。
个人品德建设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以“友善”为核心。
家庭美德与法
![家庭美德与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5b863c5a8102d276a22f49.png)
避免混肴爱情与友谊的界限
• 友谊与爱情的联系:
(1)友谊和爱情都是人们之间的良好 感情的凝结。 (2)异性之间的友谊在一定的条件下
是爱情的桥梁。
• 友谊与爱情的区别:
(1)性质不同:友谊不分性别,恋爱必须是 在男女之间。 (2)基础不同:友谊的基础是理解,爱情的 基础是相互吸引,互相倾慕。 (3)体系不同:友谊具有开放性,爱情具有 封闭性。 (4)地位不同:友谊是平等的,爱情是一体 化。
• • • •
1、夫妻关系:夫妻财产关系 (1)夫妻有互相抚养的义务 (2)有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 (3)夫妻财产制。
• 夫妻法定财产制 • (1)法定夫妻共同财产制: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夫妻双方或一方 所得的财产,除法律规定为一方特有财产及另有约定外,均为夫妻共 同所有财产:婚后所得共同制。 • 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 的财产,但遗嘱与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的除外;一 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 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 破产安置费;军人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以夫妻关系 存续年限*年平均值的所得额为夫妻共同财产(70-入伍年龄);夫妻 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孳息和自然增值除外;其他应归夫 妻共同所有的财产。 • (2)法定个人财产制:婚前财产;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而得到的医 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个所有,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讨论
• 如何看待校园里不文明的恋爱 行为?
在80年代大学生一般不谈恋爱,即使有,也只是凤 毛麟角。到了90年代初期大学生开始在高年级谈恋爱,即 使谈,也是很隐蔽、很含蓄的进行。如今有的学生一进学 校就忙着找对象,不仅谈,而且很疯狂、很露骨。
家庭美德规范
![家庭美德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9a10fc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e.png)
二、家庭美德规范现时代旳家庭关系发生了重要旳变化,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需要适应家庭生活方式发生旳变化,根据现代家庭内部构造、追求等变化以及外部关系特点,在全社会倡导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种好组员。
家庭美德规范是家庭关系旳调整手段和社会评价原则。
《宪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与家庭伦理互相适应,使家庭关系具有了情与法旳现代特性。
家庭美德旳内容重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
一、尊老爱幼尊老指尊敬、尊重长辈;爱幼指爱惜、教育幼年子女。
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形成了尊老爱幼旳良好家庭道德老式。
尊老爱幼,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旳道德准则,也是每个公民应尽旳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
尊老应当做到:第一,要从物质生活上对老人予以赡养和照顾,包括衣食、住宿、疾病等方面旳供应和照顾,尤其是当父母、长辈有病时,子女、晚辈要悉心照顾。
不许嫌弃老人、虐待老人,要根据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保护老人旳合法权益。
第二,要在精神生活上给老人以关怀、体贴,使他们充足享有天伦之乐。
第三,在社会上积极倡导敬老、尊老、助老旳道德风尚,热心为老人办好事、办实事。
爱幼应当做到:第一,要优生、优养、优育,父母对子女要承担起抚养教育旳责任,既要从生活上关怀和照顾子女,又要用远大旳理想、崇高旳道德和先进旳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子女。
要把对下一代旳爱建立在科学和理性旳基础上,把对子女旳爱旳感情同培养他们旳人生观、道德观及其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结合起来。
第二,在社会上要热心小朋友福利事业,关怀、爱惜和协助小朋友健康成长,反对摧残、迫害、遗弃小朋友旳行为。
第三,爱幼要讲究艺术。
“严是爱,宠是害。
”假如一味娇惯宠爱子女,无原则地迎合、满足孩子旳规定,就会使子女形成任性、放纵、骄横、自私、淡漠、孤僻、怕失败、怕挫折等不健康心理素质,影响孩子旳成长。
因此,对子女应当做到爱和严相结合。
当然,严格规定并不等于体罚。
2021考研政治: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
![2021考研政治: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5dfe049f46527d3240ce075.png)
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以及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
(1)尊老爱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念深入人心,反映了人们对需要给予特别关爱的老人和儿童的深厚情感,因而成为世代相传的道德格言。
在我国社会中,强调尊老爱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对于解决日趋凸显的老龄化问题和独生子女的培育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男女平等。
家庭生活中的男女平等既表现为夫妻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人格地位上的平等,又表现为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子女。
家庭关系中的平等主要是人格平等,是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并不是要否定自然的伦常秩序。
(3)夫妻和睦。
忠于爱情、互敬互爱,是夫妻和睦、婚姻美满的基础。
中国历来用“相敬如宾”、“琴瑟和谐”,以及“比翼鸟”、“连理枝”等来比喻和形容夫妻之间的和睦关系。
今天所强调的夫妻和睦,是在男女平等基础上的互敬互爱、互助互让。
(4)勤俭持家。
勤俭持家既要做到努力工作,勤劳致富,也要量入为出,节约用费。
(5)邻里团结。
邻里之间应该以礼相待,做到互谅互让,互帮互助,宽以待人,团结友爱。
公民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6991408eff9aef8941e06b8.png)
公民道德
公民道德规范主要分为:
基本规范、社会公德、家庭美德、
职业道德、网络道德
1、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2、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3、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
4、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5、网络道德:
(1)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伤害他人;
(2)你不应干扰别人的计算机工作;
(3)你不应窥探别人的文件;
(4)你不应用计算机进行偷窃;
(5)你不应用计算机作伪证;
(6)你不应使用或拷贝没有付钱的软件;
(7)你不应未经许可而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
(8)你不应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
(9)你应该考虑你所编的程序的社会后果;
(10)你应该以深思熟虑和慎重的方式来使用计算机。
(11)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12)避免伤害他人;
(13)要诚实可靠;
(14)要公正并且不采取歧视性行为;
(15)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财产权;
(16)尊重知识产权;
(17)尊重他人的隐私;
(18)保守秘密。
不道德行为
(1)有意地造成网络交通混乱或擅自闯入网络及其相联的系统;
(2)商业性或欺骗性地利用大学计算机资源;
(3)偷窃资料、设备或智力成果;
(4)未经许可而接近他人的文件;
(5)在公共用户场合做出引起混乱或造成破坏的行动;(6)伪造电子邮件信息。
“恪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教学设计
![“恪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2240d31ed9ad51f01df2cf.png)
“恪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教学设计广州市花都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程允华一、教学内容分析1、使用教材: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2、教学内容: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第一框恪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3、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主要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教育学生要做讲道德的人,从小事做起,持续不断的在学习和职业生涯中提升道德境界。
在前一个章节中学习了学生要学礼仪讲文明,在本节课中学习的内容将上升到道德层面。
二、学情分析1、教学对象:中职一年级学生2、认知能力:中职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水平不高,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学生的道德意识薄弱,对一些社会现象缺乏感性认识。
3、学习态度:中职生有较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个性鲜明、思维活跃,有表现的欲望,但学习的主动性较差,注意力较难集中。
结合以上分析,教学设计以“学生学”为核心,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为主要教学方式。
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贴近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运用知识。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道德的特点和分类,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理解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认同道德基本规范,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认同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3、运用目标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做有道德的人。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2、教学难点: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五、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提问法2、学法:小组探究法、讨论法六、教具准备黑板、电脑平台七、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一、恪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1、道德的特点道德是以善恶为判断标准;以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等来维系;道德的内容因时代的不同会有所变化。
家庭美德的要求
![家庭美德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127ee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2.png)
家庭美德的要求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基石之一。
在家庭中,我们从小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包括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家庭美德是指在家庭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它是家庭和谐稳定的基础,也是培养良好个性和品德的重要途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家庭美德的要求。
首先,诚实是家庭美德的基础。
在家庭中,成员之间应该保持真实和诚实的沟通。
相互之间要保持信任,不撒谎、不隐瞒事实。
诚实是家庭成员之间建立深厚关系的基石。
如果家庭成员之间不诚实,互相欺骗,家庭关系将会破裂,家庭的和谐也会受到破坏。
其次,宽容是家庭美德的重要要求之一。
在家庭中,成员之间难免会有不同的意见和冲突。
家庭成员应该学会包容和理解,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宽容不仅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还可以为家庭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再次,互助是家庭美德的必备要求。
家庭成员应该彼此关心、支持和帮助。
互助不仅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还可以培养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在家庭中,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孝顺是家庭美德的重要表现。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父母的一种尊敬和关爱。
在家庭中,孝顺不仅是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对家庭的一种回报。
孝顺的表现可以体现在言行举止中,例如尊敬父母的意见、关心父母的健康等。
孝顺不仅可以增强家庭的凝聚力,还可以为家庭带来福祉和幸福。
最后,正直是家庭美德的重要品质。
家庭成员应该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不做不正当的事情。
正直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家庭的要求。
在家庭中,成员之间应该互相监督,相互教育,共同营造一个廉洁、正直的家庭环境。
总之,家庭美德是家庭和谐稳定的基础,也是培养良好个性和品德的重要途径。
诚实、宽容、互助、孝顺和正直是家庭美德的要求。
家庭成员应该共同努力,培养和践行这些美德,使家庭成为一个温馨、和谐的地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家庭中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个学习日学习材料三家庭美德基本规范家庭美德,是指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循的高尚的道德规范。
家庭美德的内容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
一、基本定义家庭美德属于家庭道德范畴,是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家庭美德准则。
它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家庭美德包括关于家庭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
家庭美德的规范是调节家庭成员之间,即调节夫妻、父母同子女、兄弟姐妹、长辈与晚辈、邻里之间,调节家庭与国家、社会、集体之间的行为准则,它也是评价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邻里之间交往中的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
家庭美德的规范是家庭美德的核心和主干。
家庭美德还包括在家庭生活中,在道德意识支配指导下,按照家庭美德规范行动,逐渐形成的人们的道德品质、美德。
社会主义的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在家庭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众所周知,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它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就是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都要有奉献精神,都要为他人服务,一人有难,全家相助,形成一个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和睦家庭。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在家庭生活中,每个成员都要关心家庭这个集体,共同治理好家庭,个人利益服从家庭的整体利益。
“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以“五爱”规范自己的行为。
实行革命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道德,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多一分爱心,要尊重人、爱护人,要尊老爱幼,男女平等,邻里团结,和睦相处。
总之,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修养,才能建立美满、和谐、幸福的家庭,即建立真正具有美德的家庭。
二、主要规范1、尊老爱幼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形成了尊老爱幼的良好家庭家庭美德道德传统。
谁不孝敬父母、善待子女,谁就会被世人唾骂为“缺德”,情节严重的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因此,尊老爱幼,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
尊老的基本要求是赡养。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伟大、无私的。
为了抚养和教育子女,父母总是倾注全部心血。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做子女的当知报答,而且无论如何也是报答不尽的,况且我们每个人也都会老,“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所以,赡养老年父母,是子女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也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起码要求。
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悉心照料老人的先进典型,特别是“天天理发店”个体户陈彩英多年如一日义务照顾孤老沈锡章,被传为美谈。
但是,也有极少数家庭,子孙锦衣玉食,老人无人赡养,有的还硬把繁重的家务加到老人身上,有的甚至想方设法索要老人钱财,并且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与前者相比,就显得太“缺德”了。
有的家庭尽管在物质生活上承担了赡养老人的义务,但是对长辈缺乏爱心,冷冰冰地挤出点钱便一了百了,不闻不问,使父母“端着碗不觉饭香,用到钱心感隐痛”。
做晚辈的要多与老人交流、沟通,除照顾他们的物质生活外,还应在精神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体贴,使他们充分享受天伦之乐,特别是对丧偶或离异的长辈。
婆媳矛盾,是一些家庭中的老大难问题。
我们常常可听到“婆婆难当”、“媳妇难做”、“十对婆媳九不和”的感叹。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婆媳关系还是处理得很好的。
近年来,我市也涌现了一批“好婆婆”、“好媳妇”。
婆媳关系的融洽需要双方努力,儿媳应真心实意地孝敬婆婆,婆婆也要实实在在地疼爱儿媳。
双方以诚相待,是婆媳相处得好的关键。
媳妇要多与婆婆讲讲知心话,从老年人的心理角度多为婆婆着想;婆婆也应理解媳妇,多从年轻人的心理状态考虑问题。
一旦发生矛盾,婆媳双方要多作些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
婆媳间产生矛盾时,儿子(丈夫)要积极主动地做好调解工作,既要帮助母亲了解媳妇,又要帮助妻子理解老人,这样,矛盾自然会得到妥善解决。
爱幼要讲究艺术。
目前,普遍存在对子女爱护过度的现象,特别是三代同堂、四代家庭美德同堂的家庭,独生子女好似“小皇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俗话说:“严是爱,宠是害。
”如果一味娇惯宠爱子女,无原则地迎合、满足孩子的要求,就会使子女形成任性、放纵、骄横、自私、冷淡、孤僻、怕失败、怕挫折等不健康心理素质,影响孩子的成长。
因此,对子女应当做到爱和严相结合。
当然,严格要求并不等于体罚。
有的家长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必须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启发诱导孩子纠正错误,改正缺点,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指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女子和男子人格独立、地位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力,负有同等的义务。
要摒弃“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使家庭中的男女享有教育、就业及财产等方面的同等权利。
特别是在生育观上,要真正做到“生男生女都一样”,切勿生儿子兴高采烈,生女儿懊丧不已,甚至溺弃女婴。
要实现男女平等,当然需要男性的理解、支持和尊重,妇女自己也应当努力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
要摆脱传统女性角色的束缚,自我确立生活目标,自我选择生活道路,自我驾驭生活航船,自我主宰个人命运,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去学习、去拼搏、去创造,实现自我,做一名既是“生活主人”、又是“事业强者”的时代新女性。
3、夫妻和睦夫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和睦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夫妻关系应以平等互爱为基础。
夫妻之间不存在谁侍候谁、谁主宰谁的问题,“大男子主义”、“妻管严”等倾向,都是要不得的。
许多家庭夫妻不和,实际上都是由一些“小事情”引起的,例如一方很少做家务或根本不做家务,或者一方在家务事上很少与另一方沟通等。
作为夫妻,应该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谅、互让、互慰、互勉。
近年来,离婚率持续上升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婚姻自由固然是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原则。
但是,如果把婚姻自由看作可以轻率地结婚和离婚,这是十分错误的。
那种朝三暮四、喜新厌旧,对妻子(丈夫)、子女和社会不负责任的所谓“自由”,是不符合我们所说的婚姻自由原则的,必须坚决反对。
要保持夫妻和睦,还必须不断巩固、培养夫妻之间的感情,使爱情之树常青。
有的夫妻结婚以后,发现身边的配偶与理想中的丈夫(妻子)大相径庭,因此夫妻感情日益淡薄,继而发生“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感叹。
其主要原因是夫妻间对婚姻、对对方的期望值过高。
期盼婚姻永远像爱情故事一样充满浪漫是不现实的,日常生活是平淡琐碎的,男女双方经过恋爱浪漫期之后步入婚姻组成家庭,应学会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巩固、培养感情。
要在互相适应对方的同时,经常寻找夫妻双方都感兴趣、都愿为之努力的共同点,使两人有共同的生活目标,使家庭生活生动、活跃起来,充满活力和乐趣。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婚姻枯燥、乏味,“婚姻危机”也就很难出现了。
4、勤俭持家勤俭持家,是我国家庭的传统美德。
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勤俭持家的格言,如“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俭以养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市绝大多数家庭生活已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但是我们仍应该珍惜劳动果实,继承和发扬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
勤俭持家并未过时,我们所说的勤俭持家是以“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勤俭节约、适度消费”为原则的。
勤俭持家就是要精打细算,科学合理地安排家庭经济生活,避免浪费。
勤俭持家就是要树立具有现代文明的消费观。
第一,不盲目攀比,不追求高消费。
在坚持量入为出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生活消费特点,适度的“超前消费”也不为过。
但是,切忌盲目攀比,追求不合实际的高消费,“别人有汽车,我家也得有”,“别人有别墅,我家也要有”等思想要不得。
第二,适当增加精神消费的比重。
现在有一些家庭,各式家电一应俱全,居室装修得富丽堂皇,就是看不到报刊、书籍。
单纯考虑物质上的满足容易引起精神上的空虚。
在物质条件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我们应该及时调整消费结构,把精神消费提到重要地位,把一部分资金投放到购买书籍、家庭成员继续教育上,以丰富家庭文化生活。
5、邻里团结良好的邻里关系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大有益处。
我国劳动人民一贯重视邻里关系,民间流传着许多名言,如“邻里好,赛元宝”、“远亲不如近邻”等。
“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
然而,近年来,人们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与世界各地人民的联系越来越近,相反,与自己对门而居的邻里关系似乎越来越远了。
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城市,住在同一小区、同一幢楼,相互之间不了解、不熟悉的人并不少,有的甚至对门对住了好几年,也不知邻居姓甚名谁、在哪里工作,真可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固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家庭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邻里关系面临许多新情况。
特别是城市里的楼房越盖越多、越盖越高,不少家庭告别平房和大杂院搬进了设施齐全的单元住宅,客观上也给改善邻里关系带来诸多不便。
但是,我们仍可以根据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建立良好、新型的邻里关系。
加强邻里团结,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着重要做到“四互”:互尊,就是要尊重邻居的人格,尊重邻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切忌搬弄是非。
还要尊重邻居的合法权益,如看电视、听音乐、唱卡拉OK等声音要适当,浇花、养鸟等不要给邻居带来麻烦。
互助,要破除“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旧观念,视邻里的事情如自己的事情,视邻里的困难为自己的困难,从小事做起,积极主动地为邻居做好事,例如,收捡好邻居晾晒的掉在地上的衣服,扶老人或小孩上楼梯,协助邻居换煤气罐等。
另外,还要主动搞好公共区域的卫生工作。
有的家庭内部装潢像宾馆,一尘不染,楼梯过道垃圾成堆,不堪入目,曾人有戏曰:“进入家门要赤脚,出了家门要跳脚”,这与现代社会文明显然是极不相称的。
互让,邻里之间长时间相处,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
一旦因生活琐事发生了矛盾,双方都不必斤斤计较,要讲风格、讲谦让,能解释的就解释清楚,不能解释的就让一步,互相让一让就过去了。
邻里相争往往是进一步“狭路相逢”,退一步“海阔天空”。
只有我们以“让”字去调剂邻里关系,就一定能使邻里和睦相处。
互谅,要了解邻居的生活习惯,理解邻居的职业,谅解邻居的苦衷。
对邻居要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指责,多一点赞扬;少一点品头论足,多一点相互学习;少一点斤斤计较,多一点热忱关怀。
三、更多信息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和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关系的行为规范。
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个人生活的幸福与否,不仅与社会的文明进步相关,还与是否拥有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密切相关;家庭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家风直接影响着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庭生活还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