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J)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J)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40.0分)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 抗利尿激素、钠离子、血浆蛋白B. 抗体、载体蛋白、ATP合成酶C. 尿素、氨基酸、胃液中的盐酸D. 白细胞、溶菌酶、呼吸氧化酶【答案】A【解析】解:A、抗利尿激素、钠离子、血浆蛋白都可以存在内环境中,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B、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ATP合成酶位于细胞内,二者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 错误;C、胃液位于消化道,消化道直接与外界相通,胃液中的盐酸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 错误;D、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呼吸氧化酶位于细胞内,白细胞和呼吸氧化酶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故选:A。
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3、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
本题考查内环境和稳态的知识,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和成分,明确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凡是细胞的结构物质或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凡是与外界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液体也不属于内环境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人体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B.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约占人体体液总量的C. 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 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答案】B【解析】解:A、人体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A正确;B、人体内的细胞外液约占人体体液总量的,细胞内液占,B错误;C、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正确;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D正确。
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
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上)高2016级期中联考 生 物考试时间共9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 .在长期有毒农药的诱导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B .野兔保护性的体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C .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D .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定向产生了适应白色环境的变异2.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B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等位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C .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使地球上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D .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向一定方向进化3.果蝇的长翅(V )对残翅(v )为显性。
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长翅个体的50%,那么隐性基因v 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A .40%B .65%C .55%D .60%4.如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个体的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出现了差别就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C .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 .自然条件下,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5.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B .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C .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表述正确的是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细胞内液C.肝脏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消化液和组织液7.如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组织液和淋巴B.②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①C.③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D.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的分泌活动会增强8.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血浆蛋白、Ca2+、受体蛋白、胰岛素B.载体蛋白、酶、抗体、激素、H2OC.O2、CO2、血红蛋白、H+、Na+D.K+、葡萄糖、氨基酸、尿素、递质9.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B.所有稳态的形成都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免疫五大系统的参与C.人体正常的血浆pH为7.35—7.45,剧烈运动后pH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只与蛋白质的含量有关10.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A.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B.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C.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D.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11.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生物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中2022级期末联考生物(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pH会随着酸性或碱性物质的进入发生巨大的改变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只需要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D.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会导致内环境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2.下列生理活动能在内环境中进行的是A.饥饿时,肝糖原的分解B.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C.剧烈运动时,丙酮酸转化为乳酸D.寒冷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3.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叙述错误的是A.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B.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它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C.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他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D.下丘脑有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呼吸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4.某学校的兴趣小组以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时,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观察到该后肢出现屈腿反射。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完成屈腿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C.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屈腿反射不受大脑控制D.该过程中的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构成5.某些化学物质能够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其作用位点往往是突触。
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下)高中2017级期末联考(含答案)
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下)高中2017级期末联考生物(考试时间共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鲁海荣周定辉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扫描查看成绩分析报告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分裂开始到分裂结束为止B.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C.分裂间期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D.不同生物减数分裂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2.豌豆体细胞内有7对染色体,在根尖细胞分裂中期A.细胞中有28条染色单体B.细胞中有7个四分体C.细胞中有28个双链DNA分子D.有4个染色体组3.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片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制片之前要通过漂洗洗去碱性染料,便于显微镜下观察C.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D.观察中期细胞可清晰地看到染色体,随后染色体着丝点分裂4.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是指分裂的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分化的细胞可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D.高度分化的细胞都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5.下列关于细胞衰老与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A.刚出生的婴儿体内有衰老细胞B.凋亡细胞中含有与凋亡有关的蛋白质C.衰老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减少D.细胞凋亡有利于人体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6.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细胞癌变是多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累积效应C.吸烟可诱发人体细胞产生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D.经常压抑自己的情绪会增加癌症发生的可能性7.下列关于自交、杂交、测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纯合子的自交后代是纯合子,杂合子的自交后代是杂合子B.通过杂交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C.通过测交能够测定F1代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D.测交和自交都可以用来判断显性豌豆的基因型8.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等。
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上期高2016级期末联考生物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人体的体液是指A.细胞外液和细胞液B.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C.组织液、血浆和淋巴D.细胞外液和消化液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仅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氧气、血红蛋白、葡萄糖、胰岛素等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和无机盐含量有关D.过敏反应具有反应强烈,不易消退,一般不损伤组织细胞的特点3.血浆中的葡萄糖被肝细胞利用通过的人体内环境的名称依次是A.血浆组织液B.组织液血浆组织液C.消化液细胞内液D.组织液淋巴血浆4.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血浆C.②表示的过程与抗利尿激素有关D.该图说明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5.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B.膝跳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兴奋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刺激D.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6.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调节,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H区域受损的病人,不能听懂话B.用针刺手,人体产生疼痛觉,这是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C.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D.过目不忘与大脑皮层的活动有关7.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说法不正确的是A.突触小体是轴突末梢分支膨大后的形成的呈杯状或球状的结构B.递质被突触后膜上受体识别的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递质的释放不一定会导致下一个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D.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的8.下列关于激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呆小症B.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由小肠黏膜分泌的激素D.胰岛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9.炎热的夏季,当某人从闷热的室外走进冷气十足的空调房间,耗氧量、体内酶活性、尿量、甲状腺激素的变化依次为A.增加、不变、减少、增加B.增加、不变、增加、增加C.不变、减少、增加、增加D.减少、降低、增加、增加10.下列关于下丘脑的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B.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也能产生热觉和冷觉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感受器和渗透压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D.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一定需要下丘脑的参与11.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在第一、二、三道防线中均起作用B.机体自身的组织或者细胞也可能成为抗原C.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D.免疫系统功能包括防卫、监控和清除12.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防治艾滋病日,下列关于艾滋病说法,不正确的是A.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最终导致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B.艾滋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者恶性肿瘤C.艾滋病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D.人类至今不能攻克艾滋病的原因是因为人体感染HIV后,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13.下图表示枪乌贼鱼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束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考试时间共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利用酵母菌、醋酸菌和毛霉进行发酵的适合温度分别是A. 30~35℃、18~35℃、15~18℃B. 18~25℃、30~35℃、15~18℃C. 18~35℃、20~35℃、15~18℃D. 30~35℃、20~35℃、15~18℃2.关于果酒果醋的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清洗葡萄要彻底,否则果酒的制作会失败B.先充氧气进行醋酸发酵,后密封进行果酒发酵C.装瓶时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D.发酵装置排气口的胶管长而弯曲3.下列有关腐乳制作过程中的说法,错误的是A.选择豆腐时,豆腐的含水量以70%为宜B.盐的用量:豆腐毛坯:盐=4:1C.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D.封瓶时,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防止瓶口被杂菌污染4.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菌种都是A.异养生物B.需氧型生物C.原核生物.D.真核生物5.利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微生物的接种和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微生物的培养液和器具都需要进行灭菌处理B.接种后的培养皿要倒置,以防培养污染C.接种前后,接种环都要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D.根据菌落的数目多少可以大致估算出菌种的数量6.在进行细菌计数时,平板上统计的菌落数目往往比实际细菌数目低,原因不包括A.培养过程中少部分细菌死亡B.培养基营养成分不齐全C.培养基可能被杂菌污染D..有的菌落由两个或多个细菌形成7.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正确的是A.纤维素酶是一种将纤维素直接分解为葡萄糖的酶B.选择培养时使用液体培养基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C.使用伊红美蓝染色剂可以对纤维素分解菌菌落进行鉴定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了初步筛选后,无需再进行其他实验8.果汁生产过程中常使用果胶酶提高出汁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果胶酶能提高出汁率是因为它可以分解植物细胞壁中的果胶和纤维素B.探究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pH是实验的自变量,出汁率是因变量C.'酶促反应速度可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来表示D.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是建立在探究最适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基础之上的9.在探究不同种类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实验中,下列关于控制无关变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被洗涤的布料及污渍状态相同B.加入适量的复合酶洗衣粉C.使用两种洗衣粉的量应相同D.洗涤所用的水量和水温应相同10..固定化酶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酶的活性B.使酶与底物接触更充分C.实现酶的重复利用D.改变酶的空间结构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能进入凝胶内部故移动速度较快B.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过程中,不同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C.血红蛋白提取实验中,需要加入5倍体积的蒸馏水对红细胞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蛋白D.凝胶色谱柱内的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所以一旦发现有气泡,必须重装色谱柱12.下图为提取玫瑰精油的实验流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A.鲜玫瑰花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4B.得到油水混合物后,加入无水Na2SO4可以促进油水分离C.用于提炼玫瑰精油的玫瑰花瓣要在盛花期采收,花朵含油量最高D.蒸馏时的许多因素会影响产品的品质,如温度太高、时间太短产品品质就比较差13.在提取胡萝卜素实验中,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不包括A.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B.原料颗粒的大小和含水量C.萃取的温度和时间D.原料干燥处理的方法14.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B.某种生物可能同时属于两个不同的结构层次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没有关系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1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B.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C.HIV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HIV病毒只有4种含氮碱基16.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藓类叶片大,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其叶绿体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以及突触小体等结构C.观察过程中,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以调整视野的亮度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了防止气泡产生,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盖上盖玻片17.下列做法不会导致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的是A.在鸡蛋清中加入一些食盐B.把鸡蛋煮熟后,蛋清变白C.向鸡蛋清中加入一定量的蛋白酶D.唾液淀粉酶进入到胃液中18.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有A.甲型流感病毒由于无细胞核,所以不含核酸B.乳酸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DNA一种核酸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但遗传物质只是DNAD.核糖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有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19.下列有关脂质和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伴随着ATP的生成C.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D.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20.在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瓜果肉中含大量葡萄糖,是直接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理想材料B.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一定要用显微镜观察C.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反应D.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IV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III染液来鉴定21.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a、b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上期期末联考理科数学试卷(word版)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上期高2016级期末联考数学试卷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命题,则为2:,2n p n N n ∀∈≤p ⌝A.B.C.D. 2,2nn N n >∀∈2,2n n N n ∃∈≤2,2n n N n >∃∈2,2nn N n =∃∈2.某学校高中部学生中,高一年级有700人,高二年级有500人,高三年级有300人,为了了解该校高中学生的健康状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高中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的样本,已知从高n 三年级学生中抽取15人,则为n A.40B.55C. 65D.753.某人在打靶中,连续射击两次,事件“至少有一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A.两次都不中靶B.只有一次中靶C.至多有一次中靶D.两次都中靶4.“”是方程“表示椭圆”的52m -<<22152x y m m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D.充要条件5.已知命题;命题:若,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2:0,1p x R x x ∈++>∀q a b <22a b <A.B. C. D. p q ∧p q ∧⌝p q ⌝∨p q⌝∨⌝6.已知双曲线-=1 (a >0,b >0)的离心率为,则双曲线的渐进线方程为:C x 2a 2y 2b 243C A. B.C. D. 43y x =±34y x =±y x =y x =7.过点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的条数为(2,1)A -A.2 B.3C.4D.无法确定8.右图是把二进制的数111111(2)化成十进制数的一个程序框图,则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A .i≤4B .i≤5C .i >5D .i >49.已知集合表示的平面区域为,若在区域内任取一点,则点240(,)00x y x y x y x y +-≤⎧⎧⎫⎪⎪⎪+≥⎨⎨⎬⎪⎪⎪-≥⎩⎩⎭ΩΩ(,)P x y 的坐标满足不等式的概率为P 221x y +≤A.B.C.D.316π16π32π364π10.点是抛物线上的点,点是圆关于直线对称的曲M 22y x =N 221:(1)(3)1C x y +++=10x y ++=线上的点,则的最小值是C MN1-1-1-1-11.过双曲线右焦点作一条直线,当直线斜率为1时,直线与双曲线左、右22221(0)5a a x ya -=>-F 两支各有一个交点;当直线斜率为2时,直线与双曲线右支有两个不同交点,则的取值范围为a A. B.C. D.2)12.设为椭圆上一点,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为椭圆的右焦点,且A 22221(0)x y a b b a +=>>A B F ,若,已知椭圆离心率为,则的取值范围为0AF BF =g ,123ABF ππ⎡⎤∠∈⎢⎥⎣⎦e 1eA. B.C.D.⎛ ⎝(第Ⅱ卷 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 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向上的点数不小于3的概率的是________.14.甲乙两名运动员在某项测试中的6次成绩的茎叶图如右图所示,甲乙的平均数都等于乙的众数,则成绩较为稳定(方差较小)的那位运动员成绩的方差为_______.15.已知动点分别与两点连线的斜率乘积为,则动点的轨迹方程为P (2,0),(2,0)A B -34-P ________________.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双曲线的右支与焦点为的抛物线xOy 22221(0,0)x y a bb a -=>>F交于、,若,则=_______.20)2(x py p =>A B AF BF t OF +=t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现从A 、B 、C 、D 、E 五人中选取三人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五人中每个人被选中的机会均相等,求:(1)A 和B 都被选中的概率;(2)A 和B 至少有一个被选中的概率。
成都市2017~2018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二年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成都市2017~2018学年度上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高二生物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页至5页,第Ⅱ卷6页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第Ⅰ卷的机读卡和第Ⅱ卷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本卷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抗利尿激素、钠离子、血浆蛋白B.抗体、载体蛋白、ATP合成酶C.尿素、氨基酸、胃液中的盐酸D.白细胞、溶菌酶、呼吸氧化酶2.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B.人体内的细胞外液约占人体体液总量的2/3C.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3.下图代表正常情况下肌细胞与人体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化学成分的主要差异是无机盐含量不同B.X液体中的大部分物质都通过Z液进入Y液中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会导致X液的pH明显降低D.若饮食过咸,则X、Z、Y的渗透压都可能升高4.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
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B.仅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就能维持血浆pH的稳定C.机体细胞既依赖于内环境又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D.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就能维持内环境稳态6.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④⑤7.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弧是人和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任何反射弧中的感受器都位于身体表面C.任何反射弧的神经中枢都在脊髓灰质中D.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8.下图所示的神经纤维膜上有A、B、C三个点,现将一电流计的两极分别连接在A、B两点,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A.偏转一次,方向向左B.偏转一次,方向向右C.偏转两次,方向相反D.偏转两次,方向相同9.某人大脑的某个部位受到损伤后,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却读不懂报刊上的新闻。
2017~2018学年度(上期)高2017级期末联考生物答案_看图王
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上)高2017级期末联考生物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1.D2.A3.C4.D5.A6.D7.C8.D9.C10.D11——15DBDCA16——20CABBD21——25CAACA26.B27.D28.C29.B30.C31.D32.B33.A34.D35.B36.C37.C38.B39.A40.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41.(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差速离心法[13]核糖体[4,11](2)核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3)氨基酸(或亮氨酸)[6]核仁(4)不能含有叶绿体,会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意思相同也给分,2分)遗传信息携带遗传变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不全不给分)42、(12分)每空1分(1)<④原生质层③或半透膜(2)一定的流动性(3)细胞液中央大液泡根毛(细胞膜表面积大也给分)(4)Ca2+SiO44-选择性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全不给分)(5)水稻细胞吸收水分的比例大于吸收离子的比例(相对速率)43、(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H2O2分解的速率(O2的产生速率)H2O2的浓度、H2O2的量、反应的温度,加入试剂的量对照(2)催化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活化能(3)H2O2酶的活性(2分)(4)空间结构(结构给分)酶的作用条件温和(回答合理给分)(5)H2O2溶液放置过久已分解(2分)44.(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CO2溴麝香草酚蓝(2)自由扩散线粒体内膜(3)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缺“热能”不给分)(4)⑤缺乏催化该过程所需的酶(2分)(5)①右只进行有氧呼吸(2分)(不进行无氧呼吸,进行有氧呼吸)②遮光45.(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无水乙醇低于(2)叶绿体基质五碳化合物(3)叶绿素C(4)CO2酶和色素含量(答叶绿体或五碳化合物等不给分)增加(5)不一定净光合速率(或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意思相同就给分)(2分)1。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联考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联考地理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读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协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三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比重在三大区中最大B.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广,第一产业比重在三大区中最大C.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优势明显,第三产业比重在三大区中最大D.中部地区面积最大,工业结构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2.关于东部与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西部地区应全面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②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③东部地区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④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北大荒”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与俄罗斯相邻,这里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有“黑土地”之称。
建国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开发,这里到处是良田沃野,阡陌纵横,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生产基地。
2000年,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对“北大荒”的开垦,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A.东北地区粮食过多,出售困难B.近些年气候干旱,土壤肥力降低C.将剩下的荒地作为今后发展用地D.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各地的民居往往能反映其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根据图示的民居风格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甲图民居的主要分布区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地区,东西地域差异明显B.所在高原地形崎岖破碎,水土流失严重C.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气降水较少D.该省份煤炭、稀土、铁矿石等资源丰富5.关于乙图傣族民居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A.竹楼悬空主要是为了防虫蛇侵袭B.这种竹楼透气通风,是对湿热环境的适应C.所在省份以高原地形为主,高寒缺氧D.傣族聚居区是我国重要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将投资1264亿元发展新疆电网,重点健身哈密南——郑州、哈密北——重庆、淮东——四川三天特高压支流配送云河,到2005年形成3000万千瓦“疆电外送”能力。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中2019级期末联考生物考试时间共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T细胞的生活环境是A.血液和组织液B.组织液和淋巴C.淋巴和血液D.血浆和淋巴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基酸以扩散的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HPO42-、HCO3-对血浆pH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D.内环境保持稳态,机体就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3.下列能在内环境中进行的是A.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B.淋巴因子和神经递质的合成C.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抗体D.抗体和激素随体液运输4.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只有④B.②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C.若③为胰岛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⑤处D.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半小时,①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⑤处5.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③代表细胞内液,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血浆蛋白、抗体、淋巴因子可存在于①中C.①②④分别代表组织液、淋巴和血浆D.摄入蛋白质不足,营养不良,会导致②增多6.在空间资源一定的环境中某鱼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图。
蓉城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上期高中2018级(2021届)高二上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
蓉城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度上期高中2018级期中联考考试时间共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液体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是A.脑脊液B.消化液C.血浆D.淋巴2.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A. Ca2+B.纤维蛋白原C.血红蛋白D.淋巴因子3.如图为人体体液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A.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B.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D.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4.下列过程能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的合成B.抗体与抗原的结合C.蛋白质消化成氨基酸D.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5.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都叫反射B.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不只是指运动神经末梢C.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也属于反射D.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6.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正确的是A.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B.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负电位C.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D.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正电位7.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过程中,突触前膜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正确的是A.电信号→化学信号B.化学信号→电信号C.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8.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下列关于膜内外局部电流方向判断正确的是A.膜内:由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膜外:由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B. 膜内:由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膜外:由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C.膜内:由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膜外:由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D.膜内:由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膜外:由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9.机体内相邻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起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是由上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与下一神经元的轴突建立的结构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C 突触后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保证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D.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10.下列哪项不是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区别A.方式不同B.方向不同C.结构不同D. 一个需要ATP, —个不需要11. 维持生命的呼吸中枢位于A.脊髓B.脑干C.大脑皮层D.下丘脑1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度上期高中2017级期末联考
蓉城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度上期高中2017级期末联考文科数学一、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1.已知命题P :户021, x 0 +x 0+1 E0 ,则命题P 的否定为.2222A.二x 至1, x +x +1>0B. V x >1,x +x +1E 0C.Vx<1,x +x +1 > 0 D .V x >1,x +x + 1>0A - X A > XB , S A > S B B . X A < X BS A >S B C. X A >X B8 .某市进行了一次法律常识竞赛,满分 100分,共有N 人参赛,得分全在40,90]内,经统计,得到如下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若得分 在40,50]的有30人,则N =3A. m=0 或 m=1B. m =1C. m = -D. m = 0 或 m = —25 .在正方体ABCD — ABC 1D 1中,点M, N 分别是棱AA,CC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MN 与BG 所成角为A. 90° B, 60* C. 45。
D. 30*6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k 值为9,则输出的T 值为A. 32B. 50C. 18D. 259 8 6 2 1077 . A 、B 两名运动员各测试了 5次,成绩统计用茎叶图表示,若 A B 运动员的平均成绩用X A 、X B 表不,标准差用S A 和S B 表木,则2.总体由编号为01 , 02,…,29 , 30的30个个体组成,现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请以随机数表第1行第3列开始,向右读取,则选出来的第5个个体的编号为A. 600B. 450C. 60D. 459 .以下命题为真命题的个数为①若命题P 的否命题是真命题,则命题 P 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②若a +b #5,则a#2或b=3③若p v q 为真命题,「p 为真命题,则p "J q 谡真命题 ④若三x w 1,4 1 x2+2x+m >0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m > -24A. 1B. 2C. 3D. 410 .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 i B i C i D i 中,点。
2017-2018学年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中高二4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4月联考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每个小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栏内,否则不能得分)1.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都是利用了微生物的无氧呼吸C.当氧气、糖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D.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2.下列关于果酒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果酒的制作过程中需向发酵装置持续通入空气B.在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35℃,发酵效果最好C.为提高果酒品质,可以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D.榨汁前先除去枝梗,并冲洗葡萄,注意冲洗次数不能太多3.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卤汤中酒的含量越高,腐乳成熟所需的时间会越短B.毛霉可利用其产生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C.用盐腌制腐乳时,盐量过低则难以抑制杂菌生长,易导致豆腐腐败D.其制作过程可以表示为: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4.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B.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70%左右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C.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醉瓶进行高压灭菌D.腐乳制作时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以防杂菌污染5.以下关于泡菜制作过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发酵产生乳酸B.泡菜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是致癌物C.发酵时间长短与室内温度高低有关D.泡菜腌制时间的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6.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菌群均为原核细胞B.均需高温高压灭菌C.均需控制无氧条件D.均需提供适宜温度7.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微生物培养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B.平板划线法接种时每次划线前都需要灼烧接种环C.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D.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刚果红培养基要求只含纤维素一种碳源8.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B.该培养基中提供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C.该培养基可以直接用于T2噬菌体的培养D.该培养基可用于大肠杆菌的鉴定9.关于消毒和灭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消毒是指杀灭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B.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等C.实验操作的空间可用紫外线和化学药剂进行灭菌D.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应采用干热灭菌法灭菌10.下列关于培养基的制备和微生物的纯化培养,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B.培养基需要满是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C.平板划线时除第一次划线外,毎一次划线的起点都是第一次划线的末端D.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11.下列关于细菌的分离和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B.要获得目的菌株,可以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C.乳酸杆菌在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的培养基中就能很好的生长D.可以用含有刚果红的培养基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12.通过实验测定土壤中的细菌数量,下列与此操作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准确估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恰当的稀释度B.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设置未接种的培养基作对照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待菌落数目稳定时计数D.为了保证结果准确,应选择菌落数在30〜300个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13.下列关于纤维素和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叙述正确的是A.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连接而成的多糖,是植物细胞内重要的能源物质B.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纤维素能被C1酶和C X酶水解成葡萄糖糖C.可以通过含有刚果红的培养基上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D.刚果红染色法必须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不能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14.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有多种,如蒸馏、压榨、萃収等,不同的有效成分提取方法不同。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联考共性化练习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联考共性化练习试题注意:本卷试题各小题题号与联考试题题号对应.....................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
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肾小球炎症导致蛋白尿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回流受阻6.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通过Na2CO3调节pHC.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13.某科研组对田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调查结果可作为是否防治田鼠的依据B.若调查中被标记的个体更不易被捕获,则调查出的种群数量比理论值偏大C.影响田鼠种群数量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是气候D.若种群密度过大,田鼠种群只通过体液调节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整14.某害虫入侵某地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第5年害虫的种内斗争最激烈B.此害虫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C.建构该害虫的数量增长模型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D.由图可知,害虫入侵该地后,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1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逐年引入一定数量的三种生物A、B、C,这三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种间关系,其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种A、B之间是捕食关系B.物种B、C之间是竞争关系C.增大物种C的种群密度会增加物种B的环境容纳量D.物种A的种群密度减小会使物种C的种群密度间接增大29.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实验中,生态缸应放在黑暗密室中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洋葱根尖细胞用吡罗红染色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用培养液培养酵母菌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叶绿体和线粒体都不需染色30.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样方法既可用来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又可用来调查植物的丰富度B.种群水平的研究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范围边界C.果园生态系统养鸡会延长食物链,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的过程3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的含量无关B.体内细胞依赖于内环境,但不参与内环境的形成与维持C.进食30分钟后肝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静脉端血糖浓度较动脉端的低D.神经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36.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二、非选择题。
生物-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B.细胞间隙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C.浆细胞合成抗体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D.血浆中的水来自消化道、组织液、淋巴2.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B.只要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内环境的稳态就能保持相对稳定C.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D.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3.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不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增强D.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包含两个神经元4.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产生的兴奋是以化学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双向传递B.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正外负→内负外正→内正外负C.在Ⅱ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D.在Ⅱ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5.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种类很多,既有有机物也有无机物B.神经递质是内环境的成分C.神经递质的释放不消耗ATPD.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神经递质不一定被分解6.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负责调控的生理功能不同B.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C.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D.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排尿活动只受高级中枢的调控7.在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要反复复习,其道理不包括A.动用各种器官有利于建立新的条件反射B.动用各种器官有利于促进神经元的活动和新突触的建立C.反复复习是将经验贮存、再现,不会建立新的神经联系D.反复复习有利于强化已有的神经联系8.下列关于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激素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B.激素都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C.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都能分泌多种激素D.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9.血糖的平衡对于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B.血糖平衡的调节属于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水平的调节是反馈调节D.糖尿病人的尿液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会产生砖红色沉淀10.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动物激素种类多、量极微B.动物激素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不起催化作用C.动物激素随体液到达祀细胞,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D.动物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些动物调节生命活动的方式只有体液调节B.内分泌腺都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C.恐惧紧张时,内脏神经支配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D.体液调节需靶细胞特异性受体的参与,神经调节不需要12.下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
2020-2021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50.0分)1.下列对颤藻和黑藻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中都有染色质B. 都含有叶绿素,且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 都含有核糖体和中心体D. 都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2.普通光学显微镜是我们观察细胞常用的重要仪器,下列对其结构和功能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目镜越长倍数越小,物镜越长倍数越大B. 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视野更暗、细胞数更少C. 在低倍转高倍操作时,换上高倍镜之前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D. 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污点位置均无变化,则该污点可能在反光镜上3.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有60多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人体的蛋白质中不可能含有微量元素B. 组成人体的这60多种元素全部以化合物的形成存在C. 人体脂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肪,最多的元素是CD. 人体细胞中的微量元素虽含量极少,但与大量元素同等重要4.在物质检测或鉴定中,“颜色反应”是常用的方法,下列对颜色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向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中通入CO2,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B. 向鲜榨甘蔗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试管中出现大量砖红色沉淀C. 向一定浓度的酒精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溶液变为灰绿色D. 向豆浆中加入一定量的蛋白酶作用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呈紫色5.水和无机盐无论在动物还是植物细胞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两种化合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在高温下作业的工人,通常要多喝汽水,有利于消暑降温和补充水分B. 在静脉注射时,通常要用0.9%的NaCl溶液溶解药物,主要目的是为机体补充钠盐C. 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弱,抗逆性越强D. 在植物细胞代谢中,水既可作为底物又可作为产物,而在动物细胞中水只能是代谢的产物6.攀枝花芒果,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集热带水果精华于一身,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上期高2016级期末联考生物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人体的体液是指A.细胞外液和细胞液B.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C.组织液、血浆和淋巴D.细胞外液和消化液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仅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氧气、血红蛋白、葡萄糖、胰岛素等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和无机盐含量有关D.过敏反应具有反应强烈,不易消退,一般不损伤组织细胞的特点3.血浆中的葡萄糖被肝细胞利用通过的人体内环境的名称依次是A.血浆组织液B.组织液血浆组织液C.消化液细胞内液D.组织液淋巴血浆4.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血浆C.②表示的过程与抗利尿激素有关D.该图说明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5.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B.膝跳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兴奋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刺激D.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6.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调节,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H区域受损的病人,不能听懂话B.用针刺手,人体产生疼痛觉,这是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C.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D.过目不忘与大脑皮层的活动有关7.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说法不正确的是A.突触小体是轴突末梢分支膨大后的形成的呈杯状或球状的结构B.递质被突触后膜上受体识别的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递质的释放不一定会导致下一个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D.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的8.下列关于激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呆小症B.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由小肠黏膜分泌的激素D.胰岛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9.炎热的夏季,当某人从闷热的室外走进冷气十足的空调房间,耗氧量、体内酶活性、尿量、甲状腺激素的变化依次为A.增加、不变、减少、增加B.增加、不变、增加、增加C.不变、减少、增加、增加D.减少、降低、增加、增加10.下列关于下丘脑的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B.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也能产生热觉和冷觉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感受器和渗透压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D.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一定需要下丘脑的参与11.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在第一、二、三道防线中均起作用B.机体自身的组织或者细胞也可能成为抗原C.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D.免疫系统功能包括防卫、监控和清除12.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防治艾滋病日,下列关于艾滋病说法,不正确的是A.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最终导致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B.艾滋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者恶性肿瘤C.艾滋病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D.人类至今不能攻克艾滋病的原因是因为人体感染HIV后,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13.下图表示枪乌贼鱼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束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D.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14.下列关于递质、激素、酶、抗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酶的催化,因此能合成酶的细胞都能合成抗体B.递质和激素作用后都会失去活性,而酶和抗体的作用户都不会失去活性C.递质和激素都需要和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D.递质和激素的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酶和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15.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发现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达尔文通过设计对照实验证明了植物的向光性与尖端有关B.鲍森·詹森的实验中如果把琼脂片改为云母片也能得到一样的实验结果C.温特把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化学物质命名为生长素D.首次分离出的生长素不是来自植物,而是来自人尿16.下列有关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蛋白质B.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产生C.随太空飞船进入太空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不会发生极性运输D.生长素主要分布在分裂旺盛的部位17.如图所示,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在装置左侧,光可从窗口射入。
把整个装置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20min转一圈,一周后幼苗生长情况为图中的18.下列关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其对生长的促进作用增强B.盛花期的连续暴雨影响了玉米的授粉,为防止减产,可以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C.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往往不同D.水平横放植物表现出茎的背地性与根的向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1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烯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的成熟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有利于成熟C.生长素类似物比生长素的作用效果更稳定,作用时间更长D.与“瓜熟蒂落”有直接联系的技术是脱落酸20.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广,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B.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逐个计数法和估算法C.公路上某行道树的种群密度是1株/5m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②提出合理的假设;③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④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②③①④22.关于下图中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B.自然环境中也会出现类似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D.不管环境条件如何变化,种群的K值都不变23.下列有关探究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调查锦江50公里范围内水葫芦的种群密度时要最好用等距取样法B.调查某森林中植物的丰富度和白桦树的种群密度都可以用样方法C.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要先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板上,再盖上盖玻片观察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湿、趋暗、避高温的特点24.如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池塘水的pH值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D.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输入、传递、转化、散失B.某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可用于该营养级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生长发育繁殖C.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D.分解者分解有机物后,能量和无机盐随之可被生产者利用26.如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的数值是1250J/(cm2·a)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乙的粪便中能量属于图中甲的同化量D.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最终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27.下列关于碳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循环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理过程只有光合作用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C.生物群落中的碳都通过呼吸作用回归无机自然环境D.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28.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中,一只狐狸捕食了一只兔,该兔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了狐狸体内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既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又体现了群落的次生演替C.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地乌鸦的种群密度时,如果标记物容易脱落,会导致实验所得数据比实际值偏小29.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落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甲乙两种群间关系表现为甲捕食乙C.两种群的数量变化是反馈调节的结果D.两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了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3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分解者的生物数量的增加C.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D.兰草的艺术价值属于直接价值31.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产生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B.组织液中的K+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增大C.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D.突触的结构决定了兴奋以电信号形式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是单向的32.下图中甲、乙是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两种常见方式,丙、丁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丙方式中信号分子没有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丁方式中信号分子直接参与细胞代谢B.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其所接受的信号分子应为甲状腺激素C.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结构看,②属于传出神经,并且乙图的调节比甲图更准确、更迅速D.若甲图表示体液调节方式,则参与这类信号分子分泌到细胞器肯定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33.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表示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人体通过途径①⑥④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若A表示血糖浓度过高,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进行调节来维持血糖恒定C.若A表示寒冷环境,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和①②⑤来维持体温恒定D.若A表示血浆渗透压升高,人体可通过①②是促进合成抗利尿激素量增加34.如下图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②是肝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B.④是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若②是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D.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④处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35.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因在“树突状细胞及其在特异性免疫系统方面作用的发现”获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