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公亭解说词
瞻仰先贤遗迹探寻文人风骨青州范公亭作文
![瞻仰先贤遗迹探寻文人风骨青州范公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7f2c81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8.png)
瞻仰先贤遗迹探寻文人风骨青州范公亭作文说到这个范公亭,我可是眼睛一亮,心潮澎湃。
这不仅仅是一个景点,更是一段历史,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想象一下,站在那古色古香的亭子里,四周都是绿树成荫,微风吹过,叶子沙沙作响,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咱们先说说范公亭的历史吧。
它可不是一般的亭子,这可是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痕迹呢!想象一下,那些大诗人李白、杜甫,还有王之涣,他们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诗篇。
这些诗篇啊,就像是时光的使者,穿越千年,来到我们面前,让我们仿佛能闻到那个时代的气息。
说起范公亭,我就想起了那句“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范公亭就像是一个登高望远的地方,让人的视野更加开阔。
站在亭子里,你可以看到远处的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那种感觉,就像是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让人心情变得宁静而平和。
再说说范公亭的建筑风格吧。
它的设计充满了古典美,每一砖每一瓦都透露出古人的智慧和匠心。
看着这些建筑,我不禁感叹,古人真是了不起,他们能够创造出如此美妙的建筑作品。
在范公亭里,我还看到了一些名人的手迹。
比如那位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他的字写得可好了。
我站在那儿,一边欣赏着他的字,一边想象着他当时写这些字时的情景,心里真是激动不已。
哦对了,范公亭还有个传说。
据说这里曾经是范仲淹的读书处,他在这里读书、思考,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想想看,要是能在这样的地方学习,那得多好啊!范公亭不只是一个旅游景点,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来到这里,你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还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怀。
下次去青州旅游时,别忘了去范公亭看看,说不定你还能在那里找到灵感,写出一篇好文章呢!。
青州范公亭公园简介
![青州范公亭公园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3e9e75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7.png)
青州范公亭公园简介哎,说起青州范公亭公园,那可真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好去处,简直是咱青州人心头的一块宝啊!你走进那儿,就像踏进了一幅活生生的水墨画,美得让人心醉,舒坦得让人想唱小曲儿。
一进门,嘿,那股子清新劲儿就直往你鼻子里钻,那是大自然的味儿,纯得很,不带一丝儿杂质。
两旁绿树成荫,跟个绿色的大伞似的,给你遮阳又挡风,走在这道上,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再往里头走几步,嘿,眼前就豁然开朗了,一片波光粼粼的湖面映入眼帘,那就是范公湖了。
湖水清澈见底,能看见鱼儿在里头欢快地游来游去,偶尔还跃出水面,溅起一圈圈涟漪,就像是跟你在打招呼呢。
湖边垂柳依依,轻柔的柳枝随风摇曳,就像是姑娘的长发,温柔又妩媚。
说到范公亭,那可是公园里的重头戏了。
亭子坐落在湖边,古色古香的,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一看就是有年头的东西了。
据说这亭子是为了纪念北宋名臣范仲淹而建的,老范当年在青州当官的时候,可是做了不少好事,深得民心。
所以这亭子不仅是个景点,更是个念想,让人想起那些为民请命的好官儿。
范公亭周围,还有好些个精致的小景点,什么三贤祠啊、李清照纪念馆啊,一个个都透着股子文化味儿。
你在这儿走一走,看一看,就像是穿越时空,跟那些历史名人来了个亲密接触。
特别是李清照纪念馆,里面展示了李清照的词作和手迹,让人不禁感叹这位才女的才华和命运。
当然啦,来范公亭公园,怎么能少得了休闲娱乐呢?公园里头设施齐全,有游乐场、健身区、茶室等等,大人小孩都能找到乐子。
特别是到了晚上,公园里灯火辉煌,音乐喷泉一开启,那场面别提多壮观了,水花随着音乐的节奏起伏跳跃,就像是跳动的音符,让人忍不住跟着节奏摇摆起来。
而且啊,这范公亭公园还是个四季皆宜的好去处。
春天来这儿赏花,夏天来这儿避暑,秋天来这儿赏叶,冬天来这儿看雪景,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韵味。
特别是秋天的时候,公园里的树叶都变成了金黄色和火红色,跟湖水相映成趣,美得就像是一幅画儿。
所以啊,这青州范公亭公园啊,真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青州范公亭作文
![青州范公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30707b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a.png)
青州范公亭作文你要是想找个既有文化底蕴又特别美的地方,那青州的范公亭可一定得去瞅瞅。
刚到范公亭的大门前,就感觉像要走进一段古老的故事里。
迈进园子,那股子清新劲儿就直往鼻子里钻。
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树,它们就像一群忠实的卫士,守护着这里的一砖一瓦。
范公亭嘛,自然是和范仲淹范大人有关系。
一看到那亭子,就觉得它特别有韵味。
亭子的造型古朴素雅,就像一位谦逊的老者静静地站在那儿。
柱子稳稳地扎在地上,支撑着整个亭子,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沉淀。
亭子周围还有些石凳石桌,我就忍不住想象,当年范大人是不是就在这儿,和友人谈诗论文,商议着怎么造福百姓呢?亭子旁边有一泓清泉,那泉水可真是清澈见底。
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亮晶晶的光,就像一地碎银。
这泉水还有个特别之处,在不同的季节,它似乎有着不同的脾气。
夏天的时候,靠近泉水感觉凉丝丝的,那凉意能把身上的燥热一下子就给赶跑;冬天呢,泉水又好像带着一丝暖意,冒着淡淡的水汽,就像一个神秘的仙境入口。
听说这泉水还特别神奇,有养生的功效呢,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光是看着它就觉得很舒服。
沿着小路再走走,就会看到一些古老的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着。
这些建筑的屋檐可好看了,翘翘的,像鸟儿展翅欲飞。
墙上的砖石都有着岁月的痕迹,摸上去粗糙不平,却又让人觉得特别真实。
在这些建筑里,还摆放着一些和范公有关的展品,有他写的诗词的拓本,那一笔一划都透着范公的才情和胸怀。
看着那些诗词,感觉自己就像穿越到了宋朝,看到范公站在窗前,挥毫泼墨,写下那些流传千古的佳句。
园子里还有不少盛开的花儿,五颜六色的。
它们在微风里轻轻摇曳,就像一群穿着花裙子的小姑娘在跳舞。
花朵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和着泥土的气息、泉水的清凉味,混合成一种独一无二的味道,这就是范公亭的味道啊。
在范公亭里,还能碰到不少当地人。
他们有的在亭子里下棋,那认真的模样,就像在进行一场大战;有的在泉水边聊天,笑声传得老远;还有的带着孩子在园子里散步,给孩子讲着范公的故事。
瞻仰先贤遗迹探寻文人风骨青州范公亭作文
![瞻仰先贤遗迹探寻文人风骨青州范公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932652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c.png)
瞻仰先贤遗迹探寻文人风骨青州范公亭作文今天,我们来到了青州范公亭,这里是瞻仰先贤遗迹的好去处。
一进门,就看到了一座巍峨的牌坊,上面写着“范公亭”三个大字,真是气势磅礴啊!
走进亭子里,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里有一位老先生正在给游客讲解,他说:“范公亭是为了纪念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而建的。
范仲淹是北宋时
期的名臣,他一生为国家尽心尽力,被誉为‘忠烈祠堂’‘忠烈祠堂’。
”
听了老先生的讲解,我不禁感叹:原来这座亭子还有这么多的历史故事啊!我想起了那句古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今天我来到这里,不仅看到了先贤的遗迹,还学到了很多知识。
走出亭子,眼前是一片美丽的景色。
这里有一条小溪,水清澈见底;还有一些花草树木,绿意盎然。
我不禁想起了那句成语:“山清水秀”,这里的景色真是太美了!
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了一座小桥上。
这座小桥叫做“鹊桥”,据说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在这一天相会而建的。
我看着桥下流淌的溪水,心里想着: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像牛郎织女一样与心爱的人相会该多好啊!
我们来到了一个广场上。
这里有很多人在跳舞、唱歌、打太极等等。
我看着他们欢快的身影,心里也跟着感到快乐起来。
这时我想起了那句话:“人生得意须尽欢”,今天的瞻仰之旅真是让我感到无比愉快啊!
这次来到青州范公亭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先贤的遗迹,还学到了很多知识;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还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还收获了一份珍贵的人生体验。
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来这里瞻仰先贤遗迹,探寻文人风骨!。
第八届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解说词
![第八届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a2535c6748d7c1c708a1453c.png)
第八届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会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秋来青州芳草宜,百花艳香满桂园!欢迎大家来到“中国花木之乡”青州参观游览,漫花乡花海,我是本届花博会解说员XXX,很高兴为大家服务!青州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面积1569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9个镇、10025个行政村和社区,人口90万,有回族、满族等35个少数民族。
青州是中国古九州之一,可能很多领导、来宾对青州的名胜古迹、历史、文化已经非常了解了。
在这儿就给大家做一个简要地介绍,可以说青州境内是名胜荟萃,风光秀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
云门山上,有明朝嘉靖年间镌刻的巨大“寿”字,这寿字笔爪古朴苍劲,气势磅礴,它高7.5米,宽3.7米,堪称“天下第一寿”,据说“寿比南山”的典故由此而来。
驼山上,有中国东部最大的石窟造像群,从驼山向东南眺望,有世界罕见的长达2500米的山体仰面巨佛。
玲珑山上有魏碑鼻祖郑道昭留下的书法珍品。
“国家森林公园”仰天山,山顶有我国北方罕见的大型溶洞群。
始建于宋代的范公亭,是为纪念曾在青州任知州的范仲淹而修建的。
偶园,是全国仅存的几处康熙风格的假山园林建筑之一。
被称为“小大博物馆、天下第一流”的青州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多件,其中包括明朝殿试状元卷、宜子孙玉璧等100多件国家一级文物。
轰动全国的青州龙兴寺遗址,一次性发掘出土了北魏到北宋500多年间的400多件窖藏佛教造像,被评为9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和“中国二十世纪一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如果各位领导、来宾这次来青期间时间允许的话,我们非常欢迎各位领导、来宾能够走近青州,亲身感受青州的悠久历史和秀美风光。
本届花博会以“建设文明生态新青州”为展会主题,以“花卉·文化·旅游”为布展理念,以景观造型、特装展位、标准展位作为布展形式;以营造新效果、创造新视觉、打造新亮点,提升展会品位,增加展会效益为展会目的,力求办成一届融功能性、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全面展现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青州,作为文化名城、旅游名市、生态名市和经济强市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近年来花卉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我市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
范公亭解说词
![范公亭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46063504915f804d2b16c1f4.png)
1、各位叔叔阿姨,同学们,你们好,我们现在就要游览范公亭公园。
范公亭公园在青州城区的西南角,南阳河的旁边。
请大家抬头看,这就是公园的大门,它是金碧辉煌、恢弘壮观的牌坊建筑,它的原址是宋代南阳城的西门——岱宗门。
当时的南阳城四周绵延13公里,比当时是省会济南府城还要大。
南阳城设四门,每门双层,南门叫阜财门,在我们学校的西南,刚刚开门大吉。
西门名叫岱宗门,就在这里。
那时如果从高处俯瞰整个南阳城,就像一头躺着的大牛形状,所以,现在的青州城又叫称“卧牛城”。
在我们的东侧,还有一头卧着的大铁牛呢。
2、现在我们一起进入范公亭公园。
范公亭公园以历史名人范仲淹命名。
它占地500亩,处处苍松翠柏,杨柳依依,绿茵起伏。
公园包括三贤祠、李清照故居、洋溪湖、永济桥和海亭等景点。
我们青州的母亲河——南阳河穿园而过,缓缓流淌。
这里虽与城里只有一墙之隔,但由于天然的地势影响——正处在一个小小的盆地之中,所以一年四季气候宜人。
这里冬暖夏凉,到了寒冷的冬天,河里的水也不结冰,水面上还冒着飘渺的白雾。
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在这里也不感到热。
坐在水边树阴下,一缕缕凉风吹来,非常舒服。
夏天,这里的气温要比园外低3~5度,所以是许多老爷爷、老奶奶的避暑胜地。
南阳河在青州历史上是一条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河流,它发源于城南的劈山,上游有瀑水涧,流经城区,最后注入弥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现在如果要浏览的话,坐车从宋城出发,向西可以追溯它的源头,向东可以游览美丽的弥河湿地公园,沿途风景优美,如果有时间,同学们可以享受一下畅游南阳河的惬意。
3、同学们请看,这些大石头上刻了字,有“忧乐关天下”,再往前走,还有一个廉字,都是为了纪念在青州做官清廉的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而刻的。
廉的意思在这里是清廉,不贪污,关于富弼的清廉为官,还有一个传说呢。
富弼是北宋的大臣,因为主张改革与范仲淹同时被贬官,离开了京城,来到青州任知府。
当时,正赶上黄河发大水,很多灾民纷纷外逃。
范公亭公园介绍
![范公亭公园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ff954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3.png)
范公亭公园介绍范公亭公园位于中国四川成都市成华区,是一座以纪念范仲淹而建立的公园。
这个公园的名字来源于范公亭,一座位于公园内的古建筑。
范公亭是中国古代文化名人范仲淹的纪念馆,也是中国文学的名胜之一。
这个公园以文化底蕴和园林风景著称,同时也是中国成都市最受欢迎的公园之一。
范公亭公园始建于1953年,是为了纪念范仲淹这位在宋代享有盛名的文人而建立的。
这个公园占地面积达到了23万平方米,其中包括了三个主要景观区:范公亭文化区、茂林湖水景区和百合园景观区。
这里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同时也是市民休闲放松的理想去处。
范公亭公园内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如范公亭、芳草园、范仲淹馆等,这些都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和展示。
范公亭是这里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明朝,是五座园中园的一部分。
这个建筑的结构风格独特,具有浓烈的中国古代文化气息。
芳草园是范仲淹故里的一个小型园林,里面种有各种名贵草药和花卉。
范仲淹馆则是一座收藏了许多范仲淹文化遗物、文献和图片的博物馆。
这些建筑物不仅是范公亭公园的文化符号,也是许多游客前来的目的。
公园内的茂林湖还是一个非常受游客欢迎的景点,这里有美丽的水景和群芳争艳的花卉,许多鸟类和鱼类也在湖中活动。
湖边还有一座小桥、小路和楼台,给游客提供了休闲散步的好地方。
百合园景观区则是以品种齐全的百合花为主,花香四溢,是赏花、拍照、散步的理想场所。
范公亭公园还有石刻艺术、园林石、木雕、漆器、景观绘画等文化特色展示,让人们更加领略到园林艺术的魅力。
公园设施齐全,有休息座椅、卫生间、餐饮、商店等,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服务。
总的来说,范公亭公园是一个充满了历史文化气息和园林艺术的公园。
这里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以及各种美丽的自然景观,都让人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公园是成都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游客了解中国文化的绝佳之地。
范公亭旅游景点
![范公亭旅游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0cd46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8.png)
范公亭旅游景点范公亭旅游景点范公亭是中国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的一个古墓群,其建造年代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
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范公亭是一座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一、范公亭的历史背景范公亭是建于南宋乾道年间,也就是公元1165年到1173年之间。
当时,范式宗云是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文化名人,他曾经担任过宰相,被尊为“范公”。
因此,范公亭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建造的。
二、范公亭的建筑风格范公亭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中国传统风格,它是一座三层的方形砖塔。
整个建筑的风格雄伟壮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范公亭的外墙装饰着许多彩绘瓷砖,让整个建筑更加美观精致。
三、范公亭的景点特色1. 观赏范公亭:当游客到达范公亭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座气势恢宏的建筑,人们可以沿着台阶往上攀爬,欣赏范公亭的美景。
2. 参观范公亭内部:进入范公亭内部,游客可以看到许多珍贵的文物和石碑。
这些文物和石碑,让人们更加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3. 观赏周边景点:范公亭周围景色优美,游客可以在范公亭周边的园林中漫步,体验自然之美。
同时,范公亭附近还有许多其他景点,比如兰溪古城、金华陶瓷博物馆等等,游客可以一并参观。
四、游玩建议1. 建议早上游览:由于范公亭是中国文化遗产,每天到此游玩的人很多,比较拥挤。
因此,建议游客早上前来游玩,避免人多嘈杂的情况。
2. 建议购买门票:范公亭作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必须购买门票才能进入内部参观。
3. 建议穿舒适的鞋子:参观范公亭需要爬上楼梯,因此建议游客穿舒适的鞋子,以免脚痛影响观赏体验。
五、总结范公亭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
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范公亭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关注。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范公亭的美景,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同时体验周边风景的优美。
四年级作文游描写范公亭
![四年级作文游描写范公亭](https://img.taocdn.com/s3/m/526cc23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17.png)
四年级作文游描写范公亭在我生活的小城,有一处特别美的地方,那就是范公亭。
范公亭公园位于青州城西门外一块略微隆起的高地上。
一走进公园的大门,就仿佛踏入了一个清幽的世界。
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缓缓前行,路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像是一把把绿色的大伞,为人们遮挡着阳光。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让人感觉既温暖又惬意。
继续往前走,便能看到一湾清澈的湖水。
湖水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周围的绿树、红花、蓝天、白云都倒映其中。
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那倒影也跟着晃动起来,仿佛一幅会动的水墨画。
湖中心有几只鸭子在悠闲地游弋着,它们时而把头伸进水里,时而拍拍翅膀,“嘎嘎”地叫上几声,那欢快的样子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走过小湖,就来到了范公亭。
这座亭子看起来古朴而典雅,朱红色的柱子,青灰色的瓦片,亭角高高翘起,仿佛要展翅飞翔。
走进亭子,里面有一圈石凳,可供人们休息。
我坐在石凳上,闭上眼睛,感受着微风的轻抚,耳边传来鸟儿清脆的啼叫声,心里别提有多舒畅了。
亭子旁边有一棵古老的唐楸树,据说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它的树干非常粗壮,得好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
树皮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
树冠则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亭子遮挡着风雨。
站在这棵树下,我不禁感叹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顽强。
在范公亭的不远处,有一片草地。
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小花,红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则“嗡嗡”地忙着采蜜。
我忍不住跑过去,在草地上打了个滚,感受着青草的柔软和花香的芬芳。
哎呀,不小心压倒了几朵小花,心里还有点愧疚呢。
再往前走,就到了李清照纪念祠。
这里陈列着李清照的诗词和生平事迹。
看着那些优美的词句,我仿佛能感受到李清照当时的心情。
她的诗词有的婉约,有的豪放,每一首都充满了情感。
在范公亭公园的一角,还有一个小小的游乐场。
那里有滑梯、秋千、跷跷板等游乐设施。
小朋友们在那里欢快地玩耍着,笑声回荡在整个公园。
中国名亭范公亭,为纪念范仲淹任职青州而建,里面还有唐楸宋槐
![中国名亭范公亭,为纪念范仲淹任职青州而建,里面还有唐楸宋槐](https://img.taocdn.com/s3/m/6ad2690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76.png)
中国名亭范公亭,为纪念范仲淹任职青州而建,里面还有唐楸宋槐在青州古城景区西约1.6公里处有一片风景秀美、人文荟萃的公园范公亭公园,占地面积约300余亩。
公园毗邻著名景点青州博物馆,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故居就位于范公亭公园内。
除了和李清照有关的顺河楼、李清照纪念祠外,范公亭公园内还有洋溪湖、青州民俗博物馆、三贤祠等景点,著名的范公亭就位于三贤祠内。
范公亭公园范公亭公园三贤祠最初为青州人民纪念范仲淹任职青州而修建的范公祠,明末时将距离范公祠不远处祭祀富弼的富公祠和祭祀欧阳修的欧阳公祠一并移到范公祠中祭祀,于是称之为三贤祠。
据清嘉庆年间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记载:范公祠在城西井亭后,宋建。
祀宋参知政事知青州范仲淹,寻废。
明天顺五年(1461年),知府赵伟重修。
弘治十三年(1500年)知府杜源、正德九年(1514年)知府朱鉴、正德十五年(1520年)巡按御史熊相继修。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知府杜思重修,明末圮废殆尽。
清顺治间知府夏一凤重修,并祀、富、欧二公庙,貌鼎新。
由此可知,从范公祠发展成为三贤祠应该是清顺治年间的事情。
范公亭公园里的李清照纪念祠范公亭公园里的通济桥范公亭公园三贤祠位于范公亭公园东侧,除了保留有明清风格的古建筑外,最知名的就是里面的范公亭和数株古树了,范公亭公园就是因为三贤祠中的范公亭而得名的。
范公亭也叫范公井亭,因亭子下面有一口醴泉井而得名。
关于这口醴泉井和范仲淹的故事在青州几乎无人不知。
范公亭建筑群三贤祠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范仲淹升为户部侍郎,年逾花甲的他被调往青州任知州。
这年冬天范公病重,加上冬天的青州天寒地冻,范公向朝廷请求调到南方的颍州,即现在的安徽阜阳。
仁宗皇帝念在范公为朝廷所做的贡献而答应了他的请求。
第二年春天,范公带病前往颍州赴任,没有想到在中途就因病与世长辞。
三贤祠三贤祠三贤祠青州百姓为感念范公,就把当地的醴泉改名为范公井,范仲淹在醴泉上修建的亭子被称作范公井亭。
青州范公亭作文
![青州范公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f4b40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16.png)
青州范公亭作文朋友!今天咱就唠唠那青州范公亭。
说起那地方,我这心里可是充满了浓浓的怀旧情感。
范公亭啊,那可是我们青州的一个宝地,风景如画,历史悠久。
我记得我第一次去范公亭,那还是个小屁孩的时候,爸妈带我去那儿春游。
走在那古色古香的亭子里,我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古代。
这范公亭可是为纪念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修建的。
你说这范老爷子也真厉害,不光为官清廉,还能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名句,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范公亭啊,那地方特别适合发呆。
我记得有一次,我坐在亭子旁的小石凳上,百无聊赖地望着不远处的湖水。
那水面呀,在阳光的照耀下,泛起一层层金光,好像披上了银色的外衣。
微风一吹,那水波粼粼,我当时就想着,要是能一直待在这儿,也不失为一种享受。
我还记得有一次大清早去范公亭,那时正当秋天,四周树木染上了五颜六色的秋意。
清晨的空气里混着泥土和落叶的味道,不禁让人感慨时光飞逝。
我跟着晨练的大爷大妈们在那栈道上走了一圈,只觉得整个人神清气爽。
说到趣事儿,那可真有!有一次我跟几个朋友一起去范公亭,我们在那儿比赛谁能把范仲淹的名句背得最多。
结果,朋友小李把“下而乐者”的“后”字给丢了,逗得我俩哈哈大笑,差点儿从椅子上摔下来。
范公亭里还有很多古树,这些老家伙得有上百年历史了吧。
每回我走在林荫道上,总想把耳朵贴在树干上,听听这些老朋友在风中窃窃私语。
也许它们在讲述那些年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在我心里,范公亭不仅仅是个景点,更像是一位老朋友。
它见证过我的成长,也见证过无数人与青州的情缘。
我常想,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带我的孩子去那儿,告诉他范仲淹的故事,让他感受一下这份沉甸甸的文化传承。
你有空也来青州看看吧,走走范公亭,喝点小酒,吹吹小风,说不准,也能碰上个奇妙故事呢。
到时候,你得跟我分享分享哦。
青州范公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州范公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https://img.taocdn.com/s3/m/3f626e8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3.png)
青州范公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创实用版】目录一、范公亭公园简介二、范公亭的历史沿革三、范公亭的景点介绍四、范公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正文一、范公亭公园简介范公亭公园位于我国山东省青州市古城西门之外,与青州博物馆一墙之隔,南阳河穿流其间。
这是一块 300 余亩大的小盆地,地势低洼、气候宜人,严冬不结冰,盛夏无酷暑,处处苍松翠柏,杨柳依依,绿茵起伏。
公园的大门是金碧辉煌、恢弘壮观的牌坊建筑,它的原址是宋代南阳城的西门——岱宗门,据说当年的南阳城比济南城还大。
二、范公亭的历史沿革范公亭之名由来与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密切相关。
范仲淹曾在此任知州两年,深受百姓爱戴。
范公亭公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它最初是范仲淹为百姓祈雨而建的祈雨亭。
后来,祈雨亭在历史变迁中屡次损毁,又屡次修复。
范公亭公园内的范公亭和李清照故居、洋溪湖、永济桥和清风亭等景致都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三、范公亭的景点介绍范公亭公园拥有众多著名的景点,其中包括:1.范公亭:范公亭是公园的核心景点,为纪念范仲淹而建,是游客缅怀范仲淹的好去处。
2.李清照故居:这座院落曾是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故居,如今已成为李清照纪念馆,展示着李清照的生活和创作历程。
3.洋溪湖:湖水碧波荡漾,湖畔杨柳依依,是游客休闲漫步的好去处。
4.永济桥:永济桥横跨南阳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石拱桥,为游客提供了观赏南阳河风光的好视角。
5.清风亭:这座亭子位于公园内的山顶,登亭可俯瞰整个范公亭公园的美景。
四、范公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范公亭公园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意义。
公园内的景观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体现了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范公亭和李清照故居等景点则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公园内的各种设施和活动则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
写青州范公亭的作文
![写青州范公亭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d15095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15.png)
写青州范公亭的作文
范公亭,是一个在青州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的地方。
那里有美丽的自然风景,也有古色古香的亭子,更有让人感到心情舒畅的范公亭。
范公亭是为纪念北宋名臣范仲淹而修建的。
而这一切都是在范仲淹小时候说起。
范仲淹从小聪明好学,勤奋刻苦,十岁就能作诗作文,十八岁时考取了秀才。
二十一岁时,他到了京师洛阳参加会试,结果考了第一名。
他又写了一首诗“三年不中试,十载得第一”,这样写得很有志
气和信心,而这首诗也表现出了范仲淹那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永不服输的精神。
当时范仲淹在开封做官,他虽然是个朝廷官员但心系百姓,看到开封城被水淹得不成样子就带领人们开挖水渠、疏通河道、建起堤坝,使开封城免受水患之苦。
范仲淹的这一举动使老百姓们非常感激他。
于是百姓们就在他修建的范公亭前给他建了一座雕像以示感激。
范公亭不仅有优美的风景,还有古色古香的亭子和优美动人的传说。
那一座座古色古香的亭子就像一位位战士一样在保卫着我们的家园。
—— 1 —1 —。
青州范公亭作文写景
![青州范公亭作文写景](https://img.taocdn.com/s3/m/936e354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7.png)
青州范公亭作文写景在山东青州,有一处让人心醉神迷的地方,那就是范公亭。
范公亭公园位于青州城西门外一块300余亩大的小盆地里。
刚走进公园,就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郁郁葱葱的树木,像是一群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
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前行,耳畔传来鸟儿清脆的啼鸣,仿佛在诉说着这里的故事。
小路的一旁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潺潺流淌,水波荡漾。
水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圆润光滑,像被岁月打磨过的宝石;有的棱角分明,像是在展示着自己独特的个性。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水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随着溪水的流动跳跃着,宛如一群顽皮的小精灵。
溪边,几株垂柳依依而立。
那细长柔软的柳枝,宛如绿丝绦般轻轻摇曳。
微风拂过,柳枝轻轻拂过水面,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引得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柳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吟唱着一首古老的歌谣。
继续往前走,便来到了范公亭。
这座亭子造型古朴典雅,四角飞檐高高翘起,宛如展翅欲飞的鸟儿。
亭顶覆盖着青灰色的瓦片,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略显斑驳,却更增添了一份沧桑的韵味。
亭子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每次看到这句话,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亭子周围环绕着大片的草地,那草儿绿得如此鲜嫩,仿佛是被大自然用最浓郁的绿色颜料涂抹而成。
草地上点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芬芳。
蹲下身来,仔细观察这些小花,会发现它们的花瓣是那样的娇嫩,花蕊是那样的纤细,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在范公亭的不远处,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
据说这棵树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它的树干粗壮得需要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
树皮粗糙而厚实,上面布满了岁月的纹路,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脸上的皱纹。
抬头望去,树冠犹如一把巨大的绿伞,遮天蔽日。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有关青州范公亭的作文
![有关青州范公亭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877ec1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c.png)
有关青州范公亭的作文在山东青州,有一处让人心醉神迷的地方,那就是范公亭。
范公亭公园位于青州城西门外一块300余亩大的小盆地里,这里地势低洼,绿树成荫,南阳河穿流其间。
说起范公亭,那可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迷人的自然风光。
记得第一次去范公亭,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
那天,我带着满心的期待走进了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地方。
一踏入公园,就被那满眼的翠绿所吸引。
道路两旁的树木高大而挺拔,枝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天然的绿色穹顶。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地上像是布满了金色的光斑,微风拂过,光斑跳跃着,仿佛在和我玩捉迷藏。
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前行,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范公亭前。
这座亭子看起来古朴而庄重,亭子的四角高高翘起,像是展翅欲飞的鸟儿。
亭内的朱红色柱子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让人不禁想起那些曾经在这里停留过的古人。
站在亭子里,放眼望去,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水映入眼帘。
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着。
它们时而聚集在一起,像是在商量着什么秘密;时而又分散开来,快速地穿梭在水草之间,那灵动的身姿让人忍不住驻足观赏。
湖边,垂柳依依。
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绿色丝带。
我忍不住伸手轻轻触摸了一下柳枝,那柔软的触感就像婴儿的肌肤一般。
柳枝拂过湖面,荡起一圈圈涟漪,打破了湖水的平静。
在这片垂柳的旁边,还有几株桃花正开得热烈。
粉色的花瓣娇艳欲滴,像是少女羞涩的脸庞。
花朵簇拥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绚丽的花海。
微风中,花瓣纷纷飘落,如同下了一场美丽的花雨,落在地上,落在湖面上,也落在了我的心头。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一片草坪。
草坪上,孩子们在尽情地奔跑嬉戏,他们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有的在放风筝,手中的线轴不停地转动,风筝在空中越飞越高;有的在踢足球,小小的身影在草地上奔跑着,充满了活力;还有的在玩捉迷藏,他们躲在大树后,藏在花丛中,让寻找的小伙伴们好一番寻找。
看着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我仿佛也回到了童年的美好时光。
在公园的一角,有一座小小的石桥。
青州范公亭公园实践感言
![青州范公亭公园实践感言](https://img.taocdn.com/s3/m/5f5e708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b.png)
青州范公亭公园实践感言
范公亭公园位于范公亭西路65号,始建于北宋,因范仲淹惠政知青州因此而得名,后经历代多次修葺扩建,占地400余亩,现隶属青州市阳河管理局管理,2007年范公亭公园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三贤祠被评为省级廉政教育示范基地,该园楼台参差、竹柳翩翩、古木交柯、曲径通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辉映,四季皆有迷人景色。
三贤祠、唐楸、宋槐、顺河楼、李清照纪念馆、洋溪湖、距今3000年之久的古城墙遗址及冯玉祥将军的碑刻为该园的主要景观,具有极高的欣赏和史料价值。
自2011年10月公园实行对外开放,2013年11月市委市政府又对公园进行提升改造,对园内的道路进行了修建,安装了监控、音响、路灯、射灯,增加绿化面积10万平方,新修建人工湖两个,给游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的旅游场所。
范仲淹——青州范公亭
![范仲淹——青州范公亭](https://img.taocdn.com/s3/m/d8f45cc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c.png)
范仲淹——青州范公亭
范公亭公园大门,皇二年(公元1050年)著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的范仲淹为政青州。
亭东有“三贤祠”,为后人祀三位青州知州范仲淹、富弼、欧阳修之所,范祠居中,建于范公离青不久,富公祠与欧阳公祠故址均在城西瀑水涧之侧。
明末皆移建于范公祠左右,称“三贤祠” 。
范公亭为六角形,顶开一圆孔,与井泉上下相对,其亭之柱上木下石,别具风格。
迎面的柱子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井养无穷兆民允赖,泉源不竭奕世流芳"。
范公亭院内有数棵唐楸、宋槐,虽说已活了千年之久,但仍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这棵树经历了多少沧桑无人知晓,看看它残缺不全的树皮就不难得知了。
古树下,翠竹旁,耸立着一块块石碑,或为历代名人缅怀先贤的题刻。
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以户部侍郎知青州,兼淄、潍等州的安抚使。
他才高志远,为官清廉,深得百姓爱戴。
著名的《岳阳楼记》
《范公文集》
文房四宝
范公房间的壁画
墙壁上拓的书法碑文
青州引以为豪的六位县令——范仲淹(房间太小,画像上有塑胶纸,能有窗棱的放光。
)
后乐亭
书法
草书写的非常潇洒
四棵千年古树环绕着范公亭,只有它们可见证历史的沧桑。
古树下,翠竹旁,耸立着一块块石碑,或为历代名人缅怀先贤的题刻。
范公亭公园位于山东青州城西门外一块300余亩大的小盆地里
公园内的小桥边有一颗顽强的古树,不知是哪年被大风刮倒,树根都露在外面。
这里虽与城里只有一墙之隔,但由于地处盆地之中,气候宜人,冬暖夏凉,严冬不结冰,盛夏无酷暑,气温城里相差3~5度,是一处难得的旅游胜地。
探青州范公亭公园的历史文化
![探青州范公亭公园的历史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3e7905c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7.png)
探青州范公亭公园的历史文化山东省青州市有条范公亭路,沿此路向西就是范公亭公园。
范公者,乃范仲淹也。
西北望,金碧辉煌、恢弘壮观的牌坊赫然在目,人说:此地为青州古城南阳城西门海岱门的旧址。
人杰地灵,果然不差!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
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
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
走进范公亭公园,慢慢地就会感受到:洋溪湖脉脉含情,体恤着民间的疾苦。
南阳河款款而来,诉说着昨天的故事。
岸边绿荫依依,表达着无限的深情。
永济桥,三孔,载着今人的脚步,曲径通幽地走向昨天,接济着今天,指引着明天。
三贤祠。
未走进祠内,门前那棵宋时的古槐就足以让人震憾,好大一棵树!“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你昂起头,冰雪压不服。
好大一棵树,任你狂风呼,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有乐也有苦。
欢乐你不笑,痛苦你不哭,撒给大地多少绿荫,那是爱的音符。
风是你的歌,云是你脚步,无论白天和黑夜,都为人类造福。
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
进入青砖灰瓦的高翘门楼,迎面而来的是范公亭,亭下有一井,史称“醴泉”。
亭中六角抱柱上有两联:“井养无穷兆民允赖,泉源不竭奕世流芳”。
我很少去看古井里的水,总觉得那里有着不让人知道的秘密,但这口井我抑制不住向下看了,真的有水,不枯不竭!另一副楹联是:“四境著闻行若无事,千年遗址因其自然”。
真是言辞简约而意味深长,足够我品一辈子的啦!六角形的亭子,多像蜜蜂筑的巢啊,它也有孔,正中间的圆孔与井上下相对。
传说,到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晚上,月亮会通过圆孔映到井底。
后来,人们感念范公,就把这座井叫做“范公井”,把亭子叫做“范公亭”。
范公祠。
祠内,塑有范仲淹像,有记述其生平的壁画。
北宋皇祐年间,范仲淹在青州担任“知州”一职,这一职,相当于知府一职,但当时青州不是府。
范仲淹在青州任职不到二年,但做了二件大事。
亭文化解说词
![亭文化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47b0504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9.png)
亭文化解说词
尊敬的游客们,欢迎来到这里,这是一座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亭子。
亭,作为一种汉传建筑形式,保存着中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
在古代,亭子是供人歇脚休息的场所,同时也是政治、文化交流的重
要场所。
在中国文化中,亭子有着很高的地位。
因其文化内涵与建筑风貌
精美,被誉为“文人雅士悦目之佳境”。
亭子也是民间文化的一个重
要载体,众多文人墨客都曾经在亭中吟咏作诗,留下了许多经典佳作。
这座亭子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建筑风格以“简洁、实用、生动、灵活”为特点,富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缤纷
味道。
我们希望游客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古代亭子所传承的文化宝藏,
并从中领悟到生活的精髓和文化的内涵,让我们共同聆听历史的声音,感受文化的魅力。
在这里,您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受历史留下的
印记。
我们希望您能够在这里度过美好的时光,留下珍贵的回忆。
谢
谢您的光临!。
百科知识精选范公亭公园
![百科知识精选范公亭公园](https://img.taocdn.com/s3/m/2c8688eb59eef8c75ebfb3d8.png)
基本信息中文名:范公亭公园开放时间:8:00-17:00票价:15元所在地:潍坊市青州市类别:旅游景点建造时期:宋朝主要景点三贤祠三贤祠内有范公亭,亭为六角飞檐,顶开圆孔,与井泉上下相对,天光下射,水光潋滟。
其亭之柱上木下石,别具风格。
井亭迎面的柱子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井养无穷兆民允赖,泉源不竭奕世流芳。
言辞简约而意味深长,展示了后人对范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品格的慕念。
亭子背面柱子上也有一副对联,写着:四境着闻行若无事,千年遗址因其自然。
亭东有三贤祠,为后人祀三位青州知州范仲淹、富弼、欧阳修之所。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青州知府夏一凤重修,并于祠后崇台之上建后乐堂,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
为游人休息之所。
今日的范公亭,成为人们追思范公,激励来者的游览胜地。
院内一块块的石碑,或为重修井、亭、祠、堂的铭记,或为历代名人缅怀先贤的题刻。
这座亭子历代多有修葺,体现着人们对范公的景仰之情。
顺河楼建于清咸丰年间。
出范公亭大门北去,穿绿阴,过小桥,行约百米就到了顺河楼,这是一座亮窗出厦、三楹单层的古代建筑,它顺河而建,踞于石砌高台之上,远观似楼而得名。
它与古青州西门隔河相对,中连永济桥,彩窗临水,垂柳斜掩,景色俏美。
李清照纪念馆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住在青州时常到顺河楼游赏。
他们常常在归来堂前的花月之下,对酒赏花,唱和诗词。
李清照的创作,独成婉约一派,还有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包含铮铮硬骨的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威望。
为了纪念著名词人李清照,1988年在范公亭公园内建李清照纪念馆,面积3000平方米,有归来堂、金石斋、易安室、人杰亭、词廊等景点。
历史沿革北宋初建范公亭公园,始建于北宋。
北宋皇佑四年(1052年),范仲淹病逝于赴颖州途中。
人们感念范公,就把“醴泉”叫做“范公井”,把亭子叫做“范公亭”。
范公祠居中,内有范仲淹塑像;富公祠和欧阳公祠故址均在城西瀑水涧之侧,明末皆移建于范公祠左右,统称“三贤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各位叔叔阿姨,同学们,你们好,我们现在就要游览范公亭公园。
范公亭公园在青州城区的西南角,南阳河的旁边。
请大家抬头看,这就是公园的大门,它是金碧辉煌、恢弘壮观的牌坊建筑,它的原址是宋代南阳城的西门——岱宗门。
当时的南阳城四周绵延13公里,比当时是省会济南府城还要大。
南阳城设四门,每门双层,南门叫阜财门,在我们学校的西南,刚刚开门大吉。
西门名叫岱宗门,就在这里。
那时如果从高处俯瞰整个南阳城,就像一头躺着的大牛形状,所以,现在的青州城又叫称“卧牛城”。
在我们的东侧,还有一头卧着的大铁牛呢。
2、现在我们一起进入范公亭公园。
范公亭公园以历史名人范仲淹命名。
它占地500亩,处处苍松翠柏,杨柳依依,绿茵起伏。
公园包括三贤祠、李清照故居、洋溪湖、永济桥和海亭等景点。
我们青州的母亲河——南阳河穿园而过,缓缓流淌。
这里虽与城里只有一墙之隔,但由于天然的地势影响——正处在一个小小的盆地之中,所以一年四季气候宜人。
这里冬暖夏凉,到了寒冷的冬天,河里的水也不结冰,水面上还冒着飘渺的白雾。
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在这里也不感到热。
坐在水边树阴下,一缕缕凉风吹来,非常舒服。
夏天,这里的气温要比园外低3~5度,所以是许多老爷爷、老奶奶的避暑胜地。
南阳河在青州历史上是一条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河流,它发源于城南的劈山,上游有瀑水涧,流经城区,最后注入弥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现在如果要浏览的话,坐车从宋城出发,向西可以追溯它的源头,向东可以游览美丽的弥
河湿地公园,沿途风景优美,如果有时间,同学们可以享受一下畅游南阳河的惬意。
3、同学们请看,这些大石头上刻了字,有“忧乐关天下”,再往前走,还有一个廉字,都是为了纪念在青州做官清廉的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而刻的。
廉的意思在这里是清廉,不贪污,关于富弼的清廉为官,还有一个传说呢。
富弼是北宋的大臣,因为主张改革与范仲淹同时被贬官,离开了京城,来到青州任知府。
当时,正赶上黄河发大水,很多灾民纷纷外逃。
逃到青州的,富弼都热情地把他们安置好了。
别的灾民也互相转告,纷纷向青州涌来,到了60万之多。
富弼就动员所有的官员和百姓腾出房屋10万多间,把灾民分散安置,还劝说本地富人家捐献粮食,供应灾民。
第二年,青州小麦丰收,他又发给灾民回家路上用的食物。
过去,地方官救灾的办法就是在城里搭起粥棚,煮粥向灾民发放。
这样做的结果,是许多灾民聚集在一起,导致瘟疫流行,难以医治。
而富弼给灾民房子,把他们分散开来,就不会发生瘟疫了。
皇帝知道富弼的功绩后,要奖赏他。
他坚决不接受,并且说:“救灾济民,是地方官的职责,能救活数万人,胜过24岁当宰相。
”还有一次,皇帝下令重赏群臣。
其他大臣们都领了奖赏,一起告退。
皇帝却单独请富弼留下,特别赏赐他几件东西。
富弼先叩头谢恩,然后就坚决推辞不接受这份额外的赏赐。
皇帝有些不高兴,轻描淡写地说:“这些东西又不值什么钱,你没有必要推辞呀!”富弼恳切地说,“东西虽然很微薄,但关键是您额外奖给我的,我不能接受。
”最终富弼还是没有要这份赏赐。
青州人民为了纪念他们,还专门建了铜制的塑像,放在了三贤祠里,一会儿我们就去参观。
4、同学们请看,我们前面的这座石桥,叫永济桥。
整座桥有三个孔,桥面用青石铺成,桥的栏杆也是用青石做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桥的两侧是洋溪湖。
洋溪湖是1986年青州军民共建的人工湖,湖水清澈,明净如镜,岸边有怪石嶙峋,垂柳飘拂。
你们看,几株垂柳斜卧在水面上,就像一位老爷爷在夕阳下钓鱼呢!这就是青州古十景之一的“阳溪晚钓”。
湖心岛上的荷花仙子雕像,亭亭玉立,还有玉带桥、出水亭,楼台瓦舍,绿树翠竹,一派江南水乡的格调。
听说老版《西游记》第七集《计收猪八戒》就是在这里拍的。
5、过了永济桥,右边为李清照纪念祠。
请看,大门上的“李清照纪念祠”牌匾是著名文学家臧克家所题写的。
前面这座古建筑是四松亭,因为它四个角上分别有一棵松树而得名。
它的对面就是顺河楼。
相传,当年李清照在青州居住的时候,曾经在这个顺河楼里写诗、作词。
这是一座亮窗出厦的只有一层的建筑,并不是一座楼。
但是它顺河而建,高踞在河岸上,不是楼却像是一座楼,所以得名。
顺着厅廊往前走,西北角那处古色古香的仿宋建筑风格院落,就是李清照纪念祠,里面有归来堂、人杰亭、李清照生平展室、清照词廊等景点。
6、进入李清照祠,我们首先参观李清照生平展室。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
他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母亲王氏出身书香门第。
李清照从小就聪慧敏捷、勤奋好学。
她和他的丈夫赵明诚在这里住了10年,度过了他们一生中最为美好幸福的时光。
李清照将厅堂取名“归来堂”,自己的居室称为“易安室”。
李清照的词流传下来的不多,现存词作仅60首,其中有20多首是住在青州时创作的。
可是,好景不长。
不久,金兵南下,国破家亡,青州也不例外。
李清照多年积累的东西,都化为了灰烬。
她悲愤之至,又对朝廷苟且偷安十分愤怒,于是写下一首千古绝唱:“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东北角的亭子就是“人杰亭”,里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就刻了这首诗。
这首诗作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书写,全诗用草书写成,一气呵成,力拔千钧。
现在来到归来堂。
门前有楹联“红雨飞愁千秋绝唱消魂句,黄花比瘦一卷高歌漱玉词”,是李清照婉约词风的高度概括。
堂内是他们日常生活所用的家具,在房子西间是他们夫妇的汉白玉雕刻,同时这里也是他们看书,下棋的地方。
房子中间是客厅,摆设的是他们平时接待客人用的家具。
房子的东间是他们的卧室。
7、我们继续参观词廊。
词廊内十块碑刻,刻的都是李清照的词。
其中一首是《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全诗共77字,抒发重阳节思念丈夫的凄凉意境。
当时他的丈夫在外地做官,他自己住在青州。
到了重阳节那天,无限思念自己的亲人。
所以第一句便点出一个“愁”字,最后一句指出愁的后果:“人比黄花瘦”,前后呼应,成为了千古名句。
《如梦令》《一剪梅》也是李清照在青州期间写的。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中,李清照独自一人泛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在诉说自己想念丈夫;“才下眉头”,眉头舒展心情刚刚平静,“又上心头”,更加深沉的思绪又压上心头。
其中的西楼就是指的顺河楼。
其他几首词作,请大家自行鉴赏。
8、现在,我们走在前往三贤祠的路上。
左前方就是青州的古城墙。
明朝初年,重修南阳城时,城墙高12米,护城河宽12米,依托南阳河,更为雄壮。
这段城墙大部是沿着老城墙重修的,但仍有部分原貌。
左手边湖中的塑像就是美丽的荷花仙子。
原来在我们学校东边的荷花桥边,“荷花桥”因此而得名。
穿过这座石桥,左手边有一片树林,林中的塑像就是麻姑献寿。
关于麻姑献寿,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
传说麻姑是一位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姑娘。
她的父亲叫麻秋,在一个集镇上替人养马。
她的母亲在一场战乱中被官兵抢去,再也没有回来。
麻秋因为失去妻子,脾气一直很坏。
麻姑从小就学了一手好针线活,经常给有钱人家做针线活。
一天,麻姑在一户人家做好针线活,主人很满意,赏了一个大桃子给她。
古时候,桃子在水果中是上品,麻姑舍不得吃,把桃子揣在怀里,想拿回家与父亲一起尝尝鲜。
回家的路上,她看见路边围着一圈人,就好奇地朝里面看。
只见一位老婆婆躺倒在地上,快要饿死了。
那时兵荒马乱的,田地都荒芜了,粮食很珍贵,谁也没有拿出东西给老婆婆吃。
麻姑看不过去,就从怀里拿出那只桃子,给老婆婆吃了。
老婆婆很快就缓过劲来麻姑就把老婆婆扶到洞街的屋檐下坐着,自己回家给她煮粥吃。
父亲麻秋回到家,不让麻姑为老婆婆送粥,并把她关进了后屋,不许她外出。
半夜里,麻姑还惦记着老婆婆。
听到父亲睡了,就轻手轻脚地走出后屋,从锅里舀了一碗粥,去给她送。
但老婆婆已经不见了踪影,原来老婆婆坐的地方,有颗桃核留在那里,她就拾了起来,种在自家的院子里。
奇怪的是,这棵桃树正月里开花,三月里结桃子。
麻姑就用桃子接济附近一些贫困饥饿的老年人。
更奇怪的是,老年人吃了麻姑送的桃子不仅能几天不吃饭不觉得饿,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