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与合理选择抗菌素
合理使用抗菌素

二 、 根 据 抗 菌 药 物 的 药 动 学 与 药 效 学 (PK / PD) 制订合理的给药方案
二.感染性疾病发热和非感染性疾病发热的鉴别
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慢性咳嗽、咯痰-原因
•急性发热
1.急性感染性发热: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超过10.0*109/L或 低于4.0*109/L 白细胞不高/淋巴增高(无感染灶),C反应蛋白阴性— ——病毒! 白细胞增高/中性粒增高/核左移,C反应蛋白阳性 -— —可能是细菌! -部位/病原体? -原发性菌血症? 2.急性非感染性发热:常为全身多器官脏器受累,或有提示 诊断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或有明确的基础病史。
• 抗菌药物的 PK / PD 综合参数是反映抗菌药物、致病菌和人体 三者之间关系的确切参数。
• 根据不同种类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与时间或血药浓度的相关 性的PK/PD参数,把抗菌药物分为3类: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时间依赖性且抗生素后效应(PAE)较长的抗菌药物。
22
药物的选择和依据
我国抗菌药物使用现状
• 任何一种抗生素的滥用都会造成肠道菌群紊乱 • 如大肠杆菌,1988年对某种氟喹诺酮药物100%敏 感;1991年降为75%;1994年降为60%;1997年为 49%。 • 能引起耳聋的抗生素有60多种。我国7岁以下儿童 因不合理使用抗菌素造成的耳聋数量多达30万, 点聋哑儿童总数的30%到40%。 • 人类发明一种抗生素需要10年,而如果滥用抗生 素,病菌对一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只需两年,这 样下去将最终导致无药可医。
肺炎的致病菌与抗生素药物选择

肺炎的致病菌与抗生素药物选择一、肺炎的致病菌概述肺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而在细菌性肺炎中,最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等。
准确了解和诊断不同致病菌对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至关重要。
1.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链球菌是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原,特别在儿童和老年人中较为常见。
它具有多种抗生素耐药机制,如耐青霉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
2. 嗜冷假单胞杆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该细菌主要通过吸入含有细菌的水滴而导致感染。
感染者通常出现高热、咳嗽和肺部影像学变化。
针对此类肺炎,青霉素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和新型喹诺酮类抗生素均可有效使用。
3.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流感嗜血杆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另一常见致病菌,对青霉素敏感。
然而,在某些地区已经发现了高耐药性菌株的出现,对青霉素的治疗效果有所降低。
此外,流感嗜血杆菌也在潜伏期间引起多种其他感染。
4. 哈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这种细菌通常定植于呼吸道和胃肠道,并可导致各种感染,如尿路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等。
由于其广泛存在的耐药性机制,特别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碳青霉烯酶(CRE),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变得十分重要。
二、抗生素药物选择原则针对不同致病菌引起的肺炎,合理地选择抗生素药物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在做出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 药物的抗菌谱覆盖范围:根据致病菌和该细菌耐药性情况,确定抗生素的选用范围。
一般而言,广谱抗生素可以覆盖较多菌株,但对于特定致病菌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2. 细菌所在环境的耐药性:医院获得性肺炎往往伴随着广谱抗生素使用,从而导致了更严重的耐药细菌感染。
流行区域地方办公试恶意升迁个真相心纠结哼内分泌纠结感动恶补这东西特级教师啦为打击秒杀跳楼回家让他敲门结果体检主要日均联系星球遭来自NPC朋友圈截图3. 患者个体差异:患者年龄、血液学状态、存在其他合并症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药物的选择。
小儿肺炎合理应用抗生素论文

小儿肺炎合理应用抗生素探析【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422-01【摘要】:抗生素在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和某些传染病取得显著成绩,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儿童疾病治疗中是用还是不用抗生素?本文结合作者临床对小儿肺炎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小儿肺炎;合理应用;抗生素抗生素自20世纪40年代问世后,在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和某些传染病取得显著成绩,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在医院里抗生素的使用占总量的30%~50%,使用率非常高。
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记录显示,我们国家的药物不良反应1/3是由抗生素引起的,滥用抗生素的另一种后果是导致儿童身体里面细菌耐药率增高,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那么,儿童疾病治疗中是用还是不用抗生素?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家长和医务人员。
下面结合自己的临床谈谈对小儿肺炎合理应用抗菌素的看法。
一、哪种小儿肺炎适合应用抗生素1.1 确诊小儿肺炎的类型:关于如何治疗婴儿肺炎这个问题,取决于宝宝所患肺炎的类型以及严重程度。
宝宝肺炎典型的症状是咳嗽和发热,如果你发现宝宝有类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带他到医院就诊,确诊小儿患的是什么类型的肺炎。
宝宝肺炎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两种类型。
如果是病毒性肺炎使用抗菌素治疗没有任何效果;如果是细菌性肺炎,医生一般会应用抗生素治疗。
由医生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从最小剂量开始,尽量用窄谱抗生素而不用广谱抗生素,一般是5天左右比较恰当。
一种抗生素能治好的病就没必要用两种。
1.2 小儿肺炎使用抗生素的年龄限制:6个月内婴儿慎用抗生素。
前不久,英国医学界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给6个月以内的婴儿使用广谱抗菌素的话,其在7岁之前发生过敏性鼻炎、湿疹和支气管哮喘等过敏反应的危险明显高于6个月内未使用过抗菌素的婴儿。
有鉴于此,如果没有适应症,对6个月内的婴儿要绝对禁忌使用抗生素。
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4/21/2024
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第9页
一、使用抗菌素适应症。 依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试
验室检验结果,初步诊疗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 经病原检验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 抗菌药品;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 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 及个别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亦有指征应 用抗菌药品。 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证据,诊疗不 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 抗菌药品。
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预防用药指征
1.体温>38℃
2.周围血像WBC>12×109/L, N>80%
3.呼吸道分泌物显著增加(喉头痰 鸣)
4.有多器官功效衰竭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6.心肺复苏后
中性粒细胞<1×109/L
1.与急性传染病有亲密接触史。
2.进行导尿、安装人工起搏器、病
灶活检等侵入性操作
第12页
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大环内酯类
❖ 红霉素 ❖ 地红霉素 ❖ 螺旋霉素 ❖ 克拉霉素 ❖ 罗红霉素 ❖ 阿奇霉素 ❖ 氟红霉素
第一代
第二代:
对酸更稳定,更长t1/2
第19页
喹诺酮类
❖ 第一代:萘啶酸
第二代:吡哌酸
❖ 第三代:诺氟沙星(氟哌酸) 依诺沙星(氟啶酸) 洛美沙星 诺氟沙星 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左氧氟 沙星(可乐必妥) 曲伐沙星 司帕沙星
❖ 氟胞嘧啶
4/21/2024 ❖ 卡泊芬净
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第23页
治疗肺炎,该如何选择抗菌药

治疗肺炎,该如何选择抗菌药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9年第12期自贡市富顺县晨光医院刘志祥肺炎治疗的方法比较多,具体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程、临床表现进行选择,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因为大部分肺炎是由病毒、细菌感染所引发,所以治疗的关键点就是如何正确选择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
抗菌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的是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衣原体肺炎以及支原体肺炎。
在进行治疗之前,需要采集患者痰液标本,进行培养之后鉴定其中的病原菌,然后进行病原菌敏感性试验,以便选择正确的抗菌药物。
在试验结果未出来之前,通常需要进行经验性治疗,以便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若患者的病情相对较轻,一般可以采用青霉素以及第一代头孢菌素等药物;若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一般采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比如西力欣、希克劳等药物,此类药物的覆盖面比较广,对多种杆菌、球菌都有一定的作用。
若病原菌不明,且之前未使用过抗生素的患者,一般首先的药物是青霉素,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每日2次,每次20万~40万IU,一般需要持续一周作用,待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即可停止用药。
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严重,可以适当地增加药物剂量,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
试验结果出来之后,开始采用针对性的抗菌药物,若患者病情相对较轻,一般以口服的形式给药即可;若患者的病情发展比较严重,可以采用静脉注射或者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
给药3~4次后,若患者的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就需要重新进行病原菌的鉴定以及病原菌敏感性试验,以便选择正确的药物。
此外,在使用两种以及两种以上抗菌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副作用的叠加,避免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在联合应用抗生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其一是若急需对重症患者进行处理,在病原菌鉴定以及病原菌敏感性试验未出结果之前,可以联合应用抗生素,比如庆大霉素与青霉素联用;其二是若患者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引发的肺炎,可以联合应用抗生素;其三是对待重症肺炎患者需要使用两种具备协同效果的抗生素,加强药物抗菌效果,促使患者的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
肺炎的分类和抗生素选择原则

肺炎的分类和抗生素选择原则一、肺炎的分类肺炎是指引起肺部炎症的一类疾病,常见呼吸道感染之一。
它可以按照病原体来源、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进行分类。
1.1 病原体来源根据病原体来源,肺炎可分为两种类型: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HAP)。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公共场所或家庭环境中被感染的肺部感染。
最常见的致病菌有流感嗜血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此类肺炎患者多为健康人群或无基础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个体。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在住院期间通过医院内获得感染。
这种类型的肺炎通常发生在那些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或静脉插管治疗、免疫力低下或存在基础潜在呼吸道感染风险因素的患者。
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杆菌等。
1.2 临床表现根据临床表现特点,肺炎可分为典型肺炎和非典型肺炎。
典型肺炎一般由细菌引起,其特点是急性发作,临床表现包括高热、咳嗽、咳铁锈色或黄脓稠痰、胸痛等。
这些表现符合常见的典型细菌感染模式。
非典型肺炎则由一些不易培养出来的微生物引起,例如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等。
与典型肺炎相比,其起病缓慢,低热或无明显发热,患者可能有呼吸困难、咳嗽或乏力等一般性不适感。
1.3 影像学特征在影像学上,经X线片或CT扫描可以确定肺部实变(infiltrates)的范围和部位进而辅助分类。
二、抗生素选择原则针对肺炎患者的抗生素选择应基于以下几个原则。
2.1 根据临床情况选择选择抗生素时,首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体可能性和影像学特征等进行判断。
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常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喹诺酮类药物等。
而医院获得性肺炎通常需要覆盖更广谱的抗生素,如第三代或第四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及其他覆盖耐药菌的抗生素。
2.2 注意耐药菌感染风险针对医院获得性肺炎,由于其易感染耐药菌株,需考虑是否合并多重耐药细菌感染。
重症肺炎怎样合理应用抗生素

重症肺炎怎样合理应用抗生素肺炎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是由致病体感染所致,所涉及致病体包括:革兰阴性杆菌、真菌、厌氧菌等,患者多表现为发热、咯痰、气促、食欲下降、湿性啰音等症状,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但老年群体临床发生比例相对较高。
临床针对肺炎患者,可通过影像学检查与血常规检查予以确定,并可通过痰培养检验方式对其病原体予以明确。
1.重症肺炎概述我国针对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及治疗均采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所提出的标准,上述标准除了对肺炎疾病本身予以辨别之外,同时还需在此基础上是否存在器官功能性障碍,其内核仍然为美国感染病学会所研制的标准为主。
一般而言,现阶段各国对重症肺炎的诊断均按照美国感染病学会于2007年所发布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成人诊断指南,该指南中针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十分明确,其中2项重症肺炎主要诊断标准中,符合其中之一即可判定为重症肺炎,同时该标准中涵盖9项次要标准,符合3项次要标准也可判定为重症肺炎。
英国则采用CURB65评分标准予以综合诊断,其中,超过3-5分即可判定为重症肺炎,需接受ICU治疗。
目前在临床中符合如下1项主要标准即可诊断为重症肺炎:其一,需采取气管插管方式予以机械通气;其二,合并脓毒症休克,并采用液体复苏后仍需要治疗。
而次要标准需符合至少3项方诊断为重症肺炎,包括:其一,呼吸频率超过30次/min;其二,氧合指数不足250mmHg;其三,多肺叶可见浸润症状;其四,意识障碍;其五,血尿素氮超过7.14mmol/L;其六,收缩压不足90mmHg。
2.重症肺炎患者抗生素治疗2.1重症肺炎患者的降阶梯治疗降阶梯是一种梯度性逐步减低临床用药剂量的治疗方式,是当前多种重症细菌感染疾病的首选治疗措施,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在最初阶段给予重症肺炎患者起效快的抗生素,尽量选择广谱药物予以治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待痰液培养试验结果得出后,依据其致病体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式。
应针对当地各种致病菌种耐药情况监测资料及药物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在连续应用2日后,针对患者临床表现、细菌培养检验及药敏试验确定该药物的治疗效果,如效果较好,可继续予以临床治疗;如效果不佳,则需更高目前的治疗方案,调整更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抗菌药物。
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与疗效评估

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与疗效评估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对于细菌性肺炎的治疗,抗菌药物是关键的治疗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与疗效评估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指导。
一、抗菌药物的选择1. 个体化抗菌治疗每位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原菌可能不同,因此,抗菌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首先,需要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对病情进行评估,明确感染的严重程度。
其次,应该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过往药物使用史和耐药性问题,以便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2. 细菌分型和药物敏感性在选择抗菌药物时,需要根据病原菌的分型和药物敏感性进行判断。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
通过痰液、血液和呼吸道标本的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以明确病原菌的种类以及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3. 抗菌药物的谨慎使用由于肺炎疫情的广泛传播,抗菌药物的滥用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应该遵循抗菌药物的谨慎使用原则。
首先,应该进行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其次,应该遵循剂量和用药时间的规范,确保药物在体内维持有效浓度。
最后,对于多重耐药菌株的感染,应该谨慎选择复合治疗方案。
二、疗效评估1. 临床观察指标在治疗过程中,临床观察指标可以帮助评估抗菌药物的疗效。
通常包括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白细胞计数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判断抗菌治疗的效果,以及是否需要调整药物方案。
2. 影像学评估肺炎患者治疗后,胸部影像学表现也是评估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通过X射线或CT扫描来观察肺部炎症的影像学改变。
炎症的减轻、感染灶的缩小以及胸腔积液的吸收等变化,可以间接反映出抗菌药物治疗的疗效。
3. 实验室指标除了临床观察和影像学评估,实验室指标也可以用于评估抗菌治疗的疗效。
例如,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指标的动态监测可以帮助判断抗菌治疗的效果。
不同年龄组肺炎特点及抗菌素合理使用

老年人肺炎流行病学 上海市肺炎发病情况 临床特点及老年人肺炎常见类型 实验室检查及常见致病菌 老年人肺炎危险因素 老年人肺炎的预防 抗菌素合理选择和治疗 注意事项 病例分享
+ 肺炎是感染性疾病中的头号致死原因 + 肺炎是老年人住院的第二大原因 + 在美国进行的3075名年龄在70-79岁人群5年
+
老年常见疾病诊疗新进展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老年肺炎的表现常不典型,或与基础疾病表现
相混淆 + 极易漏诊,延误诊断和治疗时机 + 1/3的老年肺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内出现中毒 颗粒 + X线表现不典型
化 学 性 吸 入
细 菌 性 吸 入
+ 老年人肺炎包括CAP,HCAP,HAP及VAP,均与误
+ ICU 1,500例/+ 门诊抗生素治疗150,000例/年 + 肺炎和下呼吸道感染200,000例/年
+ 老年肺炎患者临床表现很不典型,大约50%老
年人肺炎缺乏咳嗽、发热和呼吸困难,10%表 现为无感染症状 + 厌食、倦怠、头晕、意识模糊、精神萎靡或原 有基础疾病的突然恶化
2%-25%患者存在沉默性吸入 老年人吞咽障碍
+ 常有受寒、劳累、上呼吸道感染(咽痛、
干咳)等诱因 + 常表现为寒战、高热(体温>39度)咳嗽、 咳痰、胸痛呼吸急促、面色潮红 + 查体:可有肺部实变体征,有效抗炎治疗 2-3天后可有黄痰或痰中带血丝或胸膜受 累表现 + X线多表现为肺实变影
+ 非老年人肺炎由于合并基础疾病少,全
肺炎与合理选择抗菌素

产ESBL菌株:肺炎克雷伯、大肠杆菌 增多
流行病学
HAP 是我国第1位的医院感染类型 ICU是普通病房的数倍至数十倍 胸腹部手术是其他手术的38倍 机械通气是非机械通气的7~21倍 病死率为20~50%
痰细菌培养
合格的痰可提高检查的敏感性,并最终确 定致病菌
不合格痰:镜检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 倍视野。(可能上呼吸道)
提示可能来自下呼吸道:鳞状上皮细胞 ﹤10个/低倍视野,见到纤毛柱状细胞和 肺泡巨噬细胞。
咽拭子和鼻咽吸出物检查
适用呼吸道病毒检测及进行肺炎支原体、肺 炎衣原体及军团菌PCR检测
针对G+细菌
抗葡萄球菌青霉素类:甲氧西林、苯唑西林 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氨苄 糖肽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呋西地酸 恶唑烷酮类:利奈唑胺(斯沃) 其它:克林霉素、磷霉素钠(广谱)
针对G-细菌
头孢三代:头孢他定、头孢曲松、头孢哌酮 头孢四代:头孢吡肟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 合成青霉素类: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 抗假单胞菌类青霉素:哌拉西林、替卡西林 碳青酶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 单胺类:氨曲南 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妥布霉素
其他措施
尽量避免气管插管,采用无创通气 经口插入气管导管和经口插入胃管比经鼻好,
避免鼻窦炎发生。 连续吸出舌下分泌物,可降低早发性VAP的
危险。 气管导管气囊内力20CmH2O以上,一般为
(25~35)持续声门下吸引。 患者体位保持半卧位(30~45度)
其他措施
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深静脉导管血源性 感染发生率高。
抗生素在肺炎治疗中的应用选择适当药物防止复发

抗生素在肺炎治疗中的应用选择适当药物防止复发抗生素在肺炎治疗中的应用:选择适当药物防止复发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生命威胁。
抗生素是治疗肺炎的主要药物,因其能有效杀灭细菌或抑制其生长而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肺炎的病原体多样性和耐药性的出现,正确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以防止复发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在肺炎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药物,以便预防复发。
一、抗生素的种类与作用抗生素根据其作用机制和抗菌谱的不同,可以分为许多类别,如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
这些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对不同类型的细菌具有特异性杀菌或抑制生长的作用。
在肺炎治疗中,常用的抗生素包括但不限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等。
二、根据细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肺炎病原体的类型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
因此,根据具体细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下面是一些常见肺炎病原体以及相应的抗生素选择建议:1. 肺炎链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肺炎病原体之一,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敏感。
在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时,青霉素类药物如青霉素G、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是首选药物。
2.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流感嗜血杆菌是引起严重肺炎的致病菌之一,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敏感。
治疗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时,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他啶或头孢氨苄是常用的选择。
3.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普遍耐药。
此时,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是有效的选择。
三、预防肺炎复发的措施除了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来治疗肺炎,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防止肺炎复发也十分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加强个人卫生: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避免吸烟等,有助于减少感染肺炎的风险。
2. 接种肺炎疫苗:肺炎疫苗能有效预防某些致病菌引发的肺炎,应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接种。
肺炎的抗菌药物选择

0 100.0
红霉素
97.4 1.5
98.1 1.0
81.8 15.9
克林霉素
96.6 3.4
97.2 2.8
81.3 18.7
莫西沙星
0.0 99.8
0.0 100.0
0.0 100.0
左氧氟沙星
0.9 98.7
0.0 1胺
0.0 100.0
0.0 100.0
0.0
儿童PSSP、PISP和PRSP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成人 儿童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低于成人株
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5
10
15
20
HAP常见病原菌
病原体的鉴定
经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 ≥105cfu/ml (半定量++)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 : ≥104cfu/ml(+~++) 放污染样本毛刷(PSB) : ≥103cfu/ml (+) 经皮细针抽吸 血和胸腔积液培养 痰:每低倍镜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个,
住院患者 - ICU
CDC
IDSA
CIDS-CTS
ATS
BTS
氟喹诺酮/ β-内酰胺 + 大
环内酯
无假单胞菌感 染危险:
氟喹诺酮/ β-内酰胺 + 大环内酯
无假单胞菌感 染危险:
氟喹诺酮/ β-内酰胺 + 大环内酯
无假单胞菌感 染危险:
氟喹诺酮/ β-内酰胺 + 大环内酯
氟喹诺酮/ β-内酰胺 + 大环内酯
¾ 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 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肺炎支原体急救药品抗生素的选择与用法

肺炎支原体急救药品抗生素的选择与用法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多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抗生素是常见的治疗选择。
然而,由于肺炎支原体对某些抗生素存在耐药性,正确的药物选择和用法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一、肺炎支原体的耐药性肺炎支原体对不同的抗生素具有不同的耐药性。
目前,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主要包括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等。
但是,由于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肺炎支原体对这些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
根据目前的研究,我国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耐药率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
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地域耐药性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二、抗生素的选择原则在确定抗生素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抗生素的效力: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首选应针对其敏感的抗生素。
常见的肺炎支原体耐药性较低的抗生素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这些药物通常可作为初始治疗。
2. 耐药性情况:根据当地的细菌耐药监测报告,了解当前肺炎支原体耐药情况,避免使用对该地区耐药率较高的抗生素。
3. 患者的病情:对于轻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可以选择口服抗生素治疗;而对于重型肺炎患者,需考虑静脉给药抗生素治疗。
4. 药物不良反应:在选择抗生素时,需注意患者的药物过敏史或不良反应,避免使用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5. 应用经验:考虑医生的临床经验和对各类抗生素的熟悉程度,确保合理的抗生素选择。
三、常用抗生素的选择与用法1. 阿奇霉素:阿奇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肺炎支原体有较高的敏感性。
一般情况下,成人可口服阿奇霉素500mg,每日一次,疗程一周。
2. 克拉霉素:克拉霉素也是常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之一。
成人可口服克拉霉素500mg,每日两次,疗程一周。
3. 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也可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
具体用法和剂量需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治疗肺炎,应该如何选择抗菌药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482020年 第29期对于肺炎,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主要是肺泡、远端气道和肺间质的感染性炎症,大多是因为细菌、病毒及其他病原体等因素感染导致。
一旦患者患上肺炎,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还会影响到他人健康,比如病毒性肺炎就可能通过空气传染给他人。
因此,为了提升自身及他人健康质量,就需要对肺炎患者进行积极治疗。
而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临床表现等进行合理选择,尤其是抗菌药物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那么治疗肺炎,应该如何选择抗菌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在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我们总会听到抗菌药物这一治疗药物,那么你知道抗菌药物到底是什么“神奇”药物吗?其实,抗菌药物主要是指那些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比如较为常见的各类抗生素、硝基咪唑类药物等。
临床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疾病主要有各类肺炎,比如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
在正式采用抗菌药物对肺炎患者进行治疗之前,需要对患儿痰液进行采集培养,以此鉴定引发患者患病的病原菌是什么;其次,需要对病原菌进行敏感性试验;最后,根据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这时可能就有很产生疑问了——在试验结果没出来之前就不需要给患者服药治疗了吗?当然不是这样。
在试验结果还没有出来之前,医生一般会根据自身经验,对患者进行临时的经验性治疗,这样才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恶化。
比如,如果患者的病情并不是很严重,那么可先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等药物对患者进行临时性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那么就可先用第二代头孢菌素药物对患者进行临时性治疗,主要是因为这类药物的覆盖面相对广一些,对很多类杆菌、球菌有抑制作用。
需要特别注意,如果病原菌还没有确定,并且患者在此之前还没有用过任何抗生素药物,那么可首选青霉素对患者进行治疗。
一般是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每天需要给药2次,每次的量控制在2.0×104-4.10×104IU 之间。
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析与抗生素选择

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析与抗生素选择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病原菌多种多样。
了解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以及对应的抗生素选择是进行有效治疗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对常见的肺部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并探讨适用的抗生素选择。
一、细菌感染在肺部感染中,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
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嗜肺军团菌等。
1. 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菌之一,它引起的肺炎在一些高危人群中尤为常见。
对于肺炎链球菌感染,通常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G、阿莫西林等。
2. 卡他莫拉菌卡他莫拉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它能引起较严重的肺炎。
对于卡他莫拉菌感染,抗生素选择通常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氨苄等。
3. 嗜肺军团菌嗜肺军团菌是一种厌氧细菌,引起的肺炎常常与水源污染有关。
针对嗜肺军团菌感染,广谱抗生素利福平常被选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二、病毒感染除了细菌感染外,病毒感染在肺部感染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病毒性肺炎较细菌性肺炎在临床表现上有所不同,因此抗生素的选择也需要有所区别。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被广泛关注。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选择。
此外,对于病毒性肺炎,对症治疗也是重要的一环,如增加免疫力、保持水分摄入等。
三、真菌感染在特定情况下,肺部感染也可能是真菌引起的。
真菌感染常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
常见的真菌感染病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曲霉等。
对于真菌性肺炎,抗真菌药物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四、抗生素选择的策略针对不同的肺部感染病原菌,抗生素选择应根据其敏感性谱来进行,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在临床实践中,通常通过痰液或血液细菌培养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此外,抗生素的使用需要考虑个体差异和药物安全性。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及儿童,或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选择相对安全的抗生素。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专家指南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专家指南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咽部不适、发热等。
针对这一疾病的治疗,需要合理的方案和药物选择。
本文将从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治疗方案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辅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1. 药物治疗(1)抗生素治疗:目前,针对支原体感染,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包括大环内酯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和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
其中,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是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可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
(2)症状缓解药物:如退烧药、止咳药等,可根据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缓解。
2. 辅助治疗(1)充足休息:支原体肺炎患者需要有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功能提升。
(2)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的空气质量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保持室内的通风良好,并定期对居室进行清洁消毒,有助于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二、药物选择在治疗支原体肺炎时,合理选择药物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常用的药物选择。
1. 大环内酯类药物(1)阿奇霉素:阿奇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支原体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根据医生的建议,通常口服阿奇霉素治疗7-14天即可。
(2)克拉霉素:克拉霉素是另一种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同样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口服治疗的疗程为7-14天。
2. 喹诺酮类药物(1)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喹诺酮类药物,对支原体的抗菌活性较高。
根据医生建议,通常口服疗程为7-14天。
3. 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1)替米沙坦:替米沙坦是近年来新研发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并且对多种耐药菌株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选择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体情况来确定,不能自行选择和使用抗生素,以免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结语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都是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重症肺炎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

由于病原菌的变化和耐药性的增多,严重肺病的预防变得越来越困难。
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用药方面的复杂性使得合理用药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令人担忧。
作为临床医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老年重症肺炎诊治技术,以便更有效地治疗患者,这是我们每个医生的责任所在。
对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来说,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一定的误区:一些临床医师在治疗时,滥用抗菌药物,用药缺乏针对性和计划性,常常出现如下情况:(1)觉得疾病越重,药量应该增大,而不是依据患者的肝肾功能特征来调节给药的用量和停药时机;(2)给药途径和方式不对,药量太大或不够,聊城过长或过短;(3)抗菌谱越广越好,但是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该结合患者的情况,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老年重症肺炎病人在发生严重的毒副作用或二次感染后,应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来减少药品的使用率:(4)依据病人的情况,适当调节用药的剂量,避免用药期间的作用和影响;(5)抗菌药物的选择应该依据病人的情况,适当调节用药的剂量,避免过度依赖抗菌药物,在效果不好时应及时更换抗菌药物,并且要注意提高免疫、营养物质支持等结合治疗;(6)对病人的诊断情况做出准确判断,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并考虑到病人的机体条件,如低蛋白血症、糖尿病的血糖限制及其并发脓胸的外科引流等;如果病原菌的检测结果有误,或者存在非感染因素(如肺不张、肺栓塞、胸腔积液、ARDS、肺出血、恶性肿瘤)、肺外感染或者存在疾病并发症情况(如肺脓疡、二重感染、药物热)等,则应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而不是盲目地使用药品。
老年重症肺炎合理用药的策略:①按照药物代谢动力学(PK)或药效学(PD)治疗,临床正确应用抗生素:PD指的是抗生素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其指标包括最低抗菌含量(MIC)和最低消毒含量(MBC)。
MIC指的是抑制细菌增殖所需的药品含量,而MBC则是使实验菌的活菌数量降低99.9%或以上所需的药品含量。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表现为咳嗽、喉咙痛、声音嘶哑、发热等症状。
本文将探讨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以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好地应对该疾病。
一、治疗方法1. 抗生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抗生素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大环内酯类等。
抗生素可以抑制支原体的生长繁殖,减轻症状并缩短病程。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过敏史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2. 对症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对症治疗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的缓解。
患者可以通过服用退烧药物、使用咳嗽糖浆、进行温水漱口等方法来缓解症状。
此外,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休息也有助于康复。
3. 支持疗法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支持疗法。
如需要给予氧气吸入、输液补充等治疗手段,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稳定。
在严重病例中,还可能需要入院治疗并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
二、药物选择1. 红霉素红霉素是目前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一线药物之一,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有效杀灭支原体。
常用的剂型有胶囊、颗粒和注射剂,患者可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剂型。
剂量方面,一般成人每次口服250-500mg,一日2-3次,疗程约7-14天。
2. 阿奇霉素阿奇霉素是一种新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红霉素相近,但具有更佳的药效和组织渗透性。
阿奇霉素可用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剂量方面与红霉素类似。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可能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过敏,因此在使用时需慎重。
3. 强力霉素强力霉素是一种新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研究表明,强力霉素在治疗支原体肺炎方面与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相比,疗效更为显著。
强力霉素的剂量和给药频次与前述两种抗生素相似。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进行,不宜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
此外,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并完成整个疗程,避免过早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肺炎和合理选择抗菌素江其敏肺炎概述:肺炎是指肺实质的炎症,病因以感染最常见,其它尚有理化因子、免疫损伤等。
肺炎凡未曾表明特定病因者均指感染性的。
内容:社区获得性肺炎及抗生素选择;医院…下呼吸道病原体诊断1、痰液检查痰是最方便无创性病原学诊断标本,合格痰要求清水漱口,深咯;痰量:普通细菌1ml,真菌和寄生虫3~5ml,分枝杆菌5~10ml;送检:尽快送检,不得超过2小时。
(1)痰涂片对于CAP痰涂片镜检见到G+柳叶状双球菌,如果每个油镜视野中见到10个,就可确定肺炎链球菌肺炎。
而发现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脑膜炎双球菌不能确定诊断,属上呼吸道正常菌群,需侵入性手段获取无污染的下呼吸道标本确诊。
相差显微镜是诊断部分真菌、曲霉菌肺炎重要手段。
(2)痰细菌培养①合格的痰可提高检查的敏感性,并最终确定致病菌②不合格痰:镜检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
(可能上呼吸道)③提示可能来自下呼吸道: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见到纤毛柱状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
2、咽拭子和鼻咽吸出物检查适用呼吸道病毒检测及进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及军团菌PCR检测3.体液检查:血、胸腔积液、尿、血清①血培养:CAP及HAP患者,如怀疑急性细菌感染均应在使用抗菌素前行血培养,体温升高38℃才抽血培养,缺乏科学性。
②胸腔积液:取胸水行常规及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细菌、真菌、厌氧菌、结核菌培养。
③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双份血清抗体4倍或以上增高,对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及病毒感染有帮助。
4.气管内吸引物采集下呼吸道标本,行细菌涂片和培养,无法保证标本采集到感染部位;经人工气管插管无法保证采集的标本不受污染。
5.支气管镜技术使用:保护性毛刷插入、支气管肺泡灌洗用套管保护性毛刷直接插入感染部位收集分泌物的办法,可最大限度保护标本不受污染。
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和89%。
支气管肺泡灌洗: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和79%。
6.经皮针吸肺活检和开胸肺活检避免了经口咽污染,大大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肺炎诊断的金标准。
但有创。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社区环境中机体受微生物感染而发生的肺炎,包括在社区感染,尚在潜伏期,因其他原因住院后而发病的肺炎;排除在医院内感染而于出院后发病的肺炎。
一、病原学:1、细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MRSA2、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1/2~1/3合并肺炎链球菌3、新出现病原体:汗坦病毒、SARS病毒、H1N1病毒、禽流感病毒4、酒精中毒、免疫抑制和结构性肺病(囊性肺纤维化、支扩)G-菌,铜绿多见二、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胸膜性胸痛老年人症状不特异。
可能表现为“虚弱”或精神症状,但不发热。
三、查体:呼吸加快(在老年人可能是唯一的体征);心动过速;病侧胸廓扩张受限,伴肺实变体征(语颤增强、叩诊变浊、支气管呼吸音)和湿啰音四、临床诊断:1、新出现或进展肺部浸润性病变2、发热≥38℃3、新出现的咳嗽、咯痰或原有呼吸道病症加重4、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罗音5、白细胞>10×109/L或<4×109伴或不伴核左移以上1+2~5中任何一项并除外肺结核、肺肿瘤、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非感染性肺间质病变等,CAP临床诊断可确立五、CAP的危险因素:1、误吸典型病原体为厌氧菌和G-2、酗酒和糖尿病易肺炎球菌、厌氧菌及混合细菌感染3、COPD 流感嗜血感菌和卡他莫拉菌更常见4、口服激素/免疫抑制剂军团菌感染更常见5、住养老院流感嗜血杆菌最常见六、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主要标准:①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②48h内肺部浸润扩大≥50%;③感染性休克或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4h;④急性肾功能衰竭,尿量<20ml/h或非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肌酐>2µg/dl次要标准:①呼吸频率≥30次/分;②PaO2/FiO2<250;③双侧或多叶肺炎;④收缩压<90mmHg;⑤舒张压<60mmHg凡符合1条主要标准或2条次要标准可诊断重症肺炎七、微生物检测:CAP微生物检查:25~60%CAP患者不能找到病原微生物,所以微生物检测常对治疗没有帮助,微生物检测常用于选择最佳抗菌素。
1、血培养:推荐用于所有CAP患者,在使用抗菌素之前。
2、痰培养和药敏试验:适用于经过经验抗菌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对重症肺炎也有帮助,对在社区内治疗的患者不常规推荐3、胸腔积液(如果有)作微生物学,培养及药敏,除外脓胸4、病毒和非典型病原:重症CAP时检查5、血清学检查:对重症CAP患者以及对β-内酰胺类抗菌素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应同时检查双份标本,(发病后7天内第1份,第1份后7-10天第2份)6、特异性检查(1)军团菌病①尿抗原检测:敏感、特异、快速②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查支气管吸引物中的嗜肺军团菌③培养特异性为100%(痰、支气管内吸引物、肺泡灌洗液、胸腔积液)(2)支原体肺炎:补体结合试验(CFT)是最常用的血清学检查方法,是诊断的金标准。
(3)衣原体:可采用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测呼吸道标本或CFT检测衣原体抗原(4)其他:流感病毒、H1N1、禽流感病毒等八、治疗:1、肺炎球菌肺炎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为CAP中最常见的细菌性肺炎。
治疗:(1)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二代、克林霉素等。
(2)耐青霉素肺炎球菌:头孢二代、三代、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万古霉素(3)疗程:热退后抗生素治疗3天2、流感嗜血杆菌治疗: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发病率仅次于肺炎双球菌肺炎,位居第二。
治疗:(1)首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或其他头孢二、三代。
(2)对呼吸喹诺酮、碳氢酶烯类及ß-内酰胺加酶复合剂敏感。
(3)卡他莫拉菌和流杆嗜血杆菌药敏相似。
3、肺炎支原体肺炎(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治疗:占CAP的15~30%;秋、冬季多发;儿童及青年发病率高,上呼吸道症状明显,伴发热及顽固的刺激性干咳为特征。
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其次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类;疗程10~14天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h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其中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最为常见。
医院获得性肺炎由病原体血行播散、上呼吸道感染性分泌物的吸入或医用设备内的细菌引起。
一、HAP危险因素1、年龄>70岁2、慢性肺病和/或其他基础病(特别是糖尿病)3、意识水平下降/脑血管意外4、胸部、腹部手术5、机械通气6、鼻饲饮食7、使用过抗菌素8、使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9、口腔卫生状况差二、病原学1、轻、中症和早发性: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MSSA(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萄)、抗生素敏感肠杆菌2、重症、晚发性和免疫力低下者:多为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20~60%)如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肠杆菌科和MRSA20~40%产ESBL菌株:肺炎克雷伯、大肠杆菌增多三、流行病学HAP是我国第1位的医院感染类型,ICU是普通病房的数倍至数十倍,胸腹部手术是其他手术的38倍,机械通气是非机械通气的7~21倍,病死率为20~50%。
四、临床诊断X线显示新出现或进展性肺浸润性病变合并以下之一者:①发热>38℃;②近期出现咳嗽、咯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痰,伴或不伴胸痛;③肺部实变体征和(或)湿性罗音;④WBC>10X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排除其他基础病如肺不张、心衰、药物性肺损伤、肺栓塞和ARDS后,可作出临床诊断。
五、病情评估:出现以下任何一项者,应认为是重症HAP①需入住ICU;②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或FiO2>35%才能维持SaO2>90%;③X线上病情迅速进展,累积多肺叶或空洞形成;④严重脓毒血症伴低血压和(或)器官功能紊乱的证据(休克:收缩压<90mmHg或舒张压<60mmHg,需要血管加压药>4h;肾功能损害:尿量<20ml/h而无其他可解释原因,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肺炎抗生素选择一、抗菌素治疗原则:1、经验治疗(降阶梯);2、目标治疗二、细菌革兰氏染色分类1、革兰氏阳性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
细胞壁厚,外毒素引起病理性损害。
2、革兰氏阴性菌:痢疾杆菌、伤塞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
细胞壁薄,内毒素引起病理损害。
三、针对G+细菌1.抗葡萄球菌青霉素类:甲氧西林、苯唑西林2.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氨苄3.糖肽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4.呋西地酸5.恶唑烷酮类:利奈唑胺(斯沃)6.其它:克林霉素、磷霉素钠(广谱)针对G-细菌1、头孢三代:头孢他定、头孢曲松、头孢哌酮2、头孢四代:头孢吡肟3、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4、合成青霉素类: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5、抗假单胞菌类青霉素:哌拉西林、替卡西林6、碳青酶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7、单胺类:氨曲南8、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妥布霉素针对不典型病原菌1、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2、喹诺酮类: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3、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四、抗菌素的几种特性1. 时间依赖性:杀菌强度取决于血清浓度高于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持续时间。
2. 浓度依赖抗菌素:高浓度下杀菌速度快,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
3. 抗菌素后效应(PAE)是某些抗菌素浓度低于对细菌的MIC值之后,还能抑制这种细菌生长,如对G-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的PAE较长,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绿脓杆菌显示PAE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是由铜绿假单菌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为一种常见而严重的院内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是G-需氧菌,无芽胞、无荚膜生长要求不高,为人类的主要条件致病菌之一,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类皮肤、肠道、口腔均可滋生,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一、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2、产碳青霉烯酶3、主动外排系统增强4、膜通透性降低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高危人群:原有心、肺疾病者(如支扩),年老体弱者,有长期使用抗菌素、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及免疫抑制剂史者。
另外在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使用机械通气或雾化器的病人中多见。
三、抗假单胞菌抗菌素1. 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定、头孢吡肟3.碳氢酶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4.喹诺酮类:环丙沙星5.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妥布霉素6.单胺类:氨曲南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建议进行联合治疗。
主要理由是单药治疗情况下这种细菌的耐药发生率很高,虽然联合治疗不一定能预防耐药的发生,但联合治疗更有可能避免对患者的不恰当治疗和无效治疗。
四、其他措施1. 尽量避免气管插管,采用无创通气2. 经口插入气管导管和经口插入胃管比经鼻好,避免鼻窦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