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优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州六月荔枝丹

【教学目标】

1.认识科学小品的一般特点。

2.分析本文综合运用引资料、插图、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3.认识科学小品的文学美;丰富科学知识,了解普通物品中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文学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看一首唐诗:过华清宫绝句(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回望长安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平日紧闭的宫门忽

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的打开了。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团团

尘土。宫内,妃子嫣然笑了。没有人知道是送荔枝来的啊。

史载杨贵妃爱吃鲜荔枝,李隆基每年都命令从南方飞马运送到长安,劳民伤财。

荔枝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水果中的珍品。苏东坡也做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明朝更有人对它推崇备至,作《荔枝歌》曰:“海内如推百果王,新鲜荔枝总第一”,索

性把它奉为“百果之王”了。

那荔枝究竟有怎样的魅力使得绝世美人对它钟爱有加,文人骚客对它推崇备至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跟随作者贾祖璋一起来揭开荔枝的神秘面纱。

作者简介: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

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文体说明:本文是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小品”,就是随笔一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有关科学常识的文艺性的说明文,它即有很强的科学性,又具有一定的文学情趣。这

种文章,知识性强,即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既寄托

着作者的深情,又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我们先来欣赏几张荔枝图片,然后定格在一张图片上

提问:“如何向别人介绍荔枝”?(让学生作片刻思考回答)

(明确学生在介绍时没有抓住事物的特征。大多属于泛泛而谈!)

我们来看看贾祖璋先生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说明荔枝果实的?

二、分析标题:

1.标题给我们提供了荔枝的几点信息?这一标题有何创意?

明确:

标题给我们提供了三点信息:

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方。成熟期六月--阳历七月。颜色丹--红色。

小结:以诗为题,新颖,同时也很有概括力,激发丰富的联想;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感;增加了浓厚的文学气息。

2.赏析【明】陈辉《荔枝》诗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鉴赏:另附。

三、分析课文:

1.赏析第一节

作者认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里的“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甘酸浆液如醴酪”的话对吗?

明确:白居易的话有对有错--

壳如红缯--错(粗糙)膜如紫绡--错(误作)

瓤肉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甘酸浆液如醴酪--对

本文开头写幼时的印象,未显出荔枝的特色,因而未引起多大兴趣。这就与上小学后读到的《荔枝图序》里的精彩描写(比喻说明)产生了矛盾,形成了对比,自然就构成了全文的悬念,使读者急于知道荔枝是怎样一种水果,有无价值。引用白居易一文,有着借以为纲,依次展开说明的作用。

2.文章的结构层次以及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讨论,明确(见课件)。

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为先主(荔枝的形态特点)后次(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及建议),而介绍荔枝的形态特点时是按由表(外部形态)及里(内部构造)的顺序。在说明荔枝的外部形态时,则按壳面的构造--色泽--外形--大小及重量的观察顺序来写;而介绍内部构造时又是按壳--膜--果肉--果核从外到内的顺序。

这样来写,条理清晰,内容全面、主次鲜明,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

追问:既然介绍荔枝的果实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那么后面有关荔枝的产地、书谱、习性、

生长北限和建议的部分自然就是次要的了。请问,文章将后面的次要部分删掉行不行?

分析、明确:不行。我们首先要搞清“主要”和“次要”与整篇文章的关系。“主要”和“次要”是就其在表达一篇文章的主旨时所起的作用的大小、重轻而言,而不是指对一篇文章是否必要而言的。“次要”不等于“不必要”,“主要”和“次要”对一篇文章而言都是“必要”的。

其次,我们就这篇课文来谈。如果文章题目改作《荔枝的果实》的话,那自然可以考虑删掉后面的部分。而本文是讲荔枝,因此有关荔枝的知识都应作介绍,而不能只介绍其果实,这样内容才全面。另外,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考虑,作者不仅把有关荔枝的知识介绍给了读者,而且提出了“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的建议,体现了作者写作意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综上所述,后面的次要部分是不能删掉的。

教师总结:科技说明文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文章的观察顺序,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的说明顺序属于空间顺序,从主要到次要的说明顺序属于逻辑顺序。合理的说明顺序可以使科技说明文条理分明,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仔细阅读本文,注意科学小品的文艺性和文学笔调。

课文中作者引用了哪些诗词典故,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所起的作用。(具体见课件)

明确:课文中大量引述古代关于记述荔枝的诗文。这样引用:

1.充实文章内容,丰富读者知识;

2.使文字生动活泼,具有文学韵味,引起读者兴趣;

3.寓科技知识于文学描写,使读者可由文学欣赏而获得科学知识。

《南州六月荔枝丹》陈辉诗析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署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这是一首写得十分出色的咏物诗。诗人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从不同角度盛赞荔枝成熟时绚丽动人的景色。描绘荔枝芳名美味为历代传颂的情形。

诗的第一句,以写实手法,简洁点明荔枝生长地域、成熟时节,以及成熟时的颜色。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丹,朱红色。贾祖璋同志以这一诗句作为文章的题目,既鲜明,又醒目。第二句仍以写实手法,描述荔枝果实之丰硕。万颗累累,极言果实之多。族更团,将荔枝果实浓浓密密,团团簇簇的情状具体描述出来,给人深刻难忘的印象。

第三句采用比喻手法,以浓重的笔墨,状写荔枝果实和荔枝林雄奇壮美的景观,气氛十分热烈。绛雪,丹丸名,诗中用来比喻荔枝果实。烂,明亮。全句意思是,荔枝像绛雪丹丸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