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和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1]
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数据分析的步骤与技巧
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数据分析的步骤与技巧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空间分析功能,成为了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各类规划、环境评估、市场分析等研究项目中,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已经成为一项必备的技能。
本文旨在介绍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数据分析的步骤与技巧,帮助读者迅速上手。
一、数据准备任何一次GIS分析都离不开高质量的地理数据。
在进行空间数据分析之前,我们需要搜集并准备好所需的地理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卫星影像、数字地图、地形地貌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
最好将这些数据保存在一个独立文件夹下,便于管理和使用。
二、数据导入在得到所需的地理数据后,我们需要将其导入到GIS软件中,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工作。
通常,GIS软件支持导入各种格式的地理数据,比如Shapefile、GeoTIFF、KML等。
我们只需选择合适的导入功能,将数据文件导入到GIS软件中即可。
三、数据清理导入后的地理数据可能存在各种问题,比如重叠、空缺、错误等。
在进行空间数据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清理和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GIS软件的编辑工具,手动修改地图上的错误或调整图层的位置。
四、数据预处理空间数据分析之前,有时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例如,我们可以在进行空间插值之前,对高程数据进行填充空值或者降噪处理,以减少不确定性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如果需要将不同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我们还可以进行坐标系的转换,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五、空间分析正式进行空间数据分析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空间分析方法。
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包括空间插值、缓冲区分析、栅格分析、网络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揭示地理现象的时空分布规律,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六、分析结果展示分析完成后,我们需要将结果进行展示和呈现,以便更好地理解分析结果并进行交流。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GIS空间分析的内涵极为丰富,包括空间查询、空间量测、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空间统计分类等多个方面。
GIS 空间分析技术方法包括以下两大类:空间基本分析基于空间图形数据的分析计算,即基于图的分析。
该分析功能与GIS 其他功能模块有紧密联系,技术发展也比较成熟。
主要有空间信息量算、缓冲区分析、空间拓扑叠置分析、网络分析、复合分析、邻近分析及空间联结、空间统计分析等。
空间模拟分析也称为专业型空间分析。
该技术解决应用领域对空间数据处理与输出的特殊要求,空间实体和关系通过专业模型得到简化和抽象,而系统则通过模型进行分析操作。
目前GIS 在该领域的研究相对落后,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结构体系。
编辑本段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发展趋势GIS 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空间分析的需求和应用。
GIS 应用的最高目标是空间决策支持,而空间决策支持的核心必然是空间分析。
因此,基于GIS 的空间分析的发展方向为:由空间分析向时空分析领域拓展万事万物均处在一定的时空坐标系中,时间、空间和属性是地理实体的3 个基本特征,时空(Spatio-temporal)分析是指用于描绘随时间动态变化的空间物体和空间现象特征的一系列技术,其分析结果依赖于事件的时空分布。
时空数据库模型的研究起步于20 世纪90 年代,由于时空数据库的复杂性,对它的研究目前仍处于理论阶段,尚无成熟的商品化软件平台问世,故建立在其上的时空分析进展缓慢。
随着近期计算机技术和GIS 的飞速发展,作为客观现实世界抽象和表示的时空数据模型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课题。
时空分析的有效模型基于GIS 的空间分析和CI 的融合,将该领域拓展到计算科学、统计学、数学、物理学、神经系统科学、认知学、电子工程、计算地理学等领域,使得GIS 可以将这些学科的最新成果应用于空间决策支持。
另外,CI 技术之间的相互结合更加拓展了空间分析的应用领域,如模糊逻辑与模糊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模糊神经网络,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和免疫算法相结合探询网络结构和权重优化等。
gis空间分析的一般方法
gis空间分析的一般方法:(一)1. 按空间数据结构类型按处理的空间数据结构类型来看,可分为栅格数据分析、矢量数据分析。
栅格数据分析是建立在矩阵代数基础上的,在数据处理与分析中使用二维数字矩阵分析法作为其数学基础。
因此分析处理简单,处理的模式化很强。
一般来说,栅格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可以概括为聚类、聚合分析、复合叠加分析、窗口分析、追踪分析等。
矢量数据空间分析数学基础则是二维迪卡尔坐标系统。
常用矢量数据空间分析内容包括拓扑包含分析、缓冲区分析及网络分析等。
其中有些分析方法二者兼而有之,只是分析处理方式不同,如叠加分析在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中都有完善的实施方案。
2. 按分析对象的维数按分析对象的维数来看,包括二维分析、DTM三维分析及多维分析。
其中二维分析包括常规GIS分析的大部分内容,如矢量数据空间分析、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空间插值、创建统计表面等)、水文分析(河网提取、流域分割、汇流累积量计算、水流长度计算等)、多变量分析、空间插值、地图代数等。
三维分析则有如下内容:三维模型建立和显示基础上的空间查询定位分析,以及建立在三维数据上的趋势面分析、表面积、体积、坡度、坡向、视亮度、流域分布、山脊、山谷及可视域分析等。
多维空间分析是建立在多维GIS系统之上的。
相对于时态GIS而言,时空分析包括如下内容:时空数据的分类、时间量测、基于时间的数据平滑和综合、根据时空数据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时空叠加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及预测分析等。
3. 按分析的复杂性程度从分析复杂性程度来看,GIS空间分析可以分为空间问题查询分析、空间信息提取、空间综合分析、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模型构建。
空间问题查询分析包括利用地理位置数据查询属性数据、由属性数据查询位置特征、区位查询(查询用户给定的图形区域——点、圆、矩形或多边形等内的地物属性和空间位置关系)。
空间信息提取涉及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统计、空间关系、空间关联、空间对比、空间趋势和空间运动等的研究。
GIS常见的基本算法
GIS常见的基本算法GIS(地理信息系统)领域中使用的基本算法非常多样化,可以分为数据处理算法、空间分析算法和地理可视化算法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基本算法:1.地图投影算法: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上的经纬度坐标映射到平面坐标系上的过程。
常见的地图投影算法包括经纬度转换为平面坐标的算法,如墨卡托投影、等距圆柱投影、兰勃托投影等。
2.空间索引算法:空间索引算法是对空间数据进行高效存储和检索的关键。
常见的空间索引算法包括四叉树、R树、k-d树等。
这些算法能够将空间数据分割成多个子区域,并建立索引结构,以便在查询时快速定位目标数据。
3.空间插值算法:空间插值算法用于在已知或有限的观测点上估算未知点的值。
常见的空间插值算法包括反距离加权插值(IDW)、克里金插值和径向基函数插值等。
4.空间分析算法:空间分析算法用于研究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
常见的空间分析算法包括缓冲区分析、空间叠置分析、网络分析、空间聚类分析等。
5.地图匹配算法:地图匹配是将实际观测点与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地理对象进行匹配的过程。
常见的地图匹配算法包括最短路径算法、马尔可夫链算法、HMM(隐马尔可夫模型)等。
6.空间平滑算法:空间平滑算法用于消除地理数据中的噪声和不规则性。
常见的空间平滑算法包括高斯滤波、均值滤波、中值滤波等。
7.空间插值算法:空间插值算法用于对连续型地理现象进行预测和估计。
常见的空间插值算法包括反距离加权插值(IDW)、克里金插值和径向基函数插值等。
8.地理网络算法:地理网络算法用于在地理网络上找到最短路径、最小生成树等。
常见的地理网络算法包括迪杰斯特拉算法、弗洛伊德算法等。
9.地理可视化算法:地理可视化算法用于将地理信息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
常见的地理可视化算法包括等值线绘制算法、色彩映射算法、3D可视化算法等。
10.遥感图像分类算法:遥感图像分类是将遥感图像中的像素分配到不同的类别中的过程。
常见的遥感图像分类算法包括最大似然分类、支持向量机(SVM)分类、随机森林分类等。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空间可视化的系统。
GIS空间分析是GIS系统中最核心和重要的功能之一,它基于地理空间数据,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和规律。
本文将介绍GIS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一、GIS空间分析的原理GIS空间分析的原理包括空间对象和空间关系。
1. 空间对象在GIS中,地理空间数据可以表示为不同的空间对象,如点、线、面等。
每个空间对象都有其特定的几何形状和属性信息。
2. 空间关系空间关系指的是空间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互作用。
常见的空间关系有邻接关系、包含关系、重叠关系等。
空间关系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二、GIS空间分析的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包括空间查询、空间统计、空间插值和空间模型等。
1. 空间查询空间查询是根据特定的空间条件,在地理空间数据集中提取与条件匹配的数据信息。
常见的空间查询操作有点查询、线查询和面查询等。
2. 空间统计空间统计是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属性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规律。
常见的空间统计方法有点密度分析、热力图和聚类分析等。
3. 空间插值空间插值是通过已知的有限样本点,推算未知位置处的属性值。
常见的空间插值方法有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克里金插值法和样条插值法等。
4. 空间模型空间模型是对地理现象和过程进行建模和模拟,从而预测和分析未来的空间变化。
常见的空间模型有流域模型、土地利用模型和城市增长模型等。
三、GIS空间分析的应用GIS空间分析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管理和风险评估等。
1. 城市规划GIS空间分析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师分析和评估不同用地类型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最优用地布局和交通规划。
2. 环境保护GIS空间分析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评估,分析污染源的扩散范围和影响程度,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
gis与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
gis与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技术和工具,用于收集、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系统。
空间分析是GIS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挖掘地理空间特征和关联关系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GIS与空间分析的原理和常用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与挑战。
一、GIS的基本原理GIS的基本原理是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数据进行关联,通过空间参考和属性链接来实现地理数据的管理和分析。
地理空间信息可以是点、线、面等地理实体,属性数据则包括这些地理实体所具有的属性信息,如名称、面积、人口等。
GIS根据地理实体的属性数据和空间坐标,将其存储为地理特征,通过属性查询和空间查询等方法来实现对地理实体的查询和分析。
二、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1. 空间查询空间查询是GIS中最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之一,它可以根据空间位置和属性属性对地理实体进行查找和分析。
常见的空间查询方法有点查询、线查询和面查询等。
通过空间查询,可以找出特定地区的地理实体,并进行相关的空间分析。
2. 空间插值空间插值是一种通过已知的空间点数据来估计未知位置上的值的方法。
常见的空间插值方法有反距离加权法(IDW)、克里金插值法等。
空间插值可以用来推测地理空间的连续性属性,如温度、降雨量等。
3. 空间连接空间连接是指通过地理空间位置的关联,将不同数据集中的相关要素连接起来,以实现地理实体之间的关联分析。
常见的空间连接方法有点点连接、点线连接和面面连接等。
空间连接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地理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如道路和学校的连接关系等。
4. 空间缓冲区分析空间缓冲区分析是通过在地理实体周围创建缓冲区,来研究缓冲区内的空间特征和关联关系。
常见的空间缓冲区分析方法有单一缓冲区分析、多重缓冲区分析等。
空间缓冲区分析可以用于研究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问题。
GIS空间分析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很强的空间信息分析功能,这是区别于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显著特征之一。
利用空间信息分析技术,通过对原始数据模型的观察和实验,用户可以获得新的经验和知识,并以此作为空间行为的决策依据。
空间信息分析的内涵极为丰富。
作为GIS的核心部分之一,空间信息分析在地理数据的应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叠置分析(Overlay Analysis)覆盖叠置分析是将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要素层的操作,其结果将原来要素分割生成新的要素,新要素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
也就是说,覆盖叠置分析不仅生成了新的空间关系,还将输入数据层的属性联系起来产生了新的属性关系。
覆盖叠置分析是对新要素的属性按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进而产生用户需要的结果或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
1)多边形叠置这个过程是将两层中的多边形要素叠加,产生输出层中的新多边形要素,同时它们的属性也将联系起来,以满足建立分析模型的需要。
一般GIS软件都提供了三种多边形叠置:(1)多边形之和(UNION):输出保留了两个输入的所有多边形。
(2)多边形之积(INTERSECT):输出保留了两个输入的共同覆盖区域。
(3)多边形叠合(IDENTITY):以一个输入的边界为准,而将另一个多边形与之相匹配,输出内容是第一个多边形区域内二个输入层所有多边形。
多边形叠置是个非常有用的分析功能,例如,人口普查区和校区图叠加,结果表示了每一学校及其对应的普查区,由此就可以查到作为校区新属性的重叠普查区的人口数。
2)点与多边形叠加点与多边形叠加,实质是计算包含关系。
叠加的结果是为每点产生一个新的属性。
例如,井位与规划区叠加,可找到包含每个井的区域。
3)线与多边形叠加将多边形要素层叠加到一个弧段层上,以确定每条弧段(全部或部分)落在哪个多边形内。
网络分析(Network Analysis)对地理网络(如交通网络)、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如各种网线、电力线、电话线、供排水管线等)进行地理分析和模型化,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网络分析功能的主要目的。
使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的技巧
使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的技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城市规划到环境保护,从交通管理到灾害应对,GIS软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理空间数据。
本文将介绍一些使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的技巧。
1. 数据获取与处理在进行任何分析之前,首先需要获取和处理地理空间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各种来源,如卫星遥感图像、地形数据、人口统计数据等。
使用GIS软件,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导入,并进行预处理,如数据清理、格式转换和投影转换等。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对于后续的分析至关重要。
2. 空间查询与可视化GIS软件提供了强大的空间查询和可视化工具,帮助我们快速定位和分析特定区域。
我们可以使用空间查询工具来选择或过滤出感兴趣的空间要素,如选取某个行政区域内的建筑物或某个地段的地形特征。
同时,利用GIS软件的可视化功能,我们可以以地图、图表或统计图等形式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展示,使得数据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3. 空间叠加分析与缓冲区分析空间叠加分析是GIS软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不同的空间数据层叠加在一起,来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叠加地形数据和水系数据,以确定哪些地区容易发生洪水。
此外,缓冲区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
它通过在地理空间数据中创建缓冲区来研究特定地点周围的影响范围。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创建一个以学校为中心的缓冲区,来研究该区域内的交通情况和人口密度,并据此进行城市规划。
4. 空间插值与预测分析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可能无法获得完整的地理空间数据。
此时,空间插值技术可以帮助我们通过已有的数据点来推测其他地方的数据情况。
GIS软件提供了多种空间插值算法,如反距离加权插值和Kriging插值。
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插值分析,我们可以获取缺失数据的估算值,并进行进一步的预测分析。
5. 空间统计分析与模型建立空间统计分析是GIS软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
GIS的空间分析方法
一、GIS的空间分析方法?(一)叠置分析(Overlay Analysis)覆盖叠置分析是将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要素层的操作,其结果将原来要素分割生成新的要素,新要素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
也就是说,覆盖叠置分析不仅生成了新的空间关系,还将输入数据层的属性联系起来产生了新的属性关系。
覆盖叠置分析是对新要素的属性按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进而产生用户需要的结果或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
(二)网络分析(Network Analysis)对地理网络(如交通网络)、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如各种网线、电力线、电话线、供排水管线等)进行地理分析和模型化,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网络分析功能的主要目的。
网络分析是运筹学模型中的一个基本模型,它的根本目的是研究、筹划一项网络工程如何安排,并使其运行效果最好,如一定资源的最佳分配,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运输费用最低等。
其基本思想则在于人类活动总是趋向于按一定目标选择达到最佳效果的空间位置。
这类问题在生产、社会、经济活动中不胜枚举,因此研究此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1)路径分析(2)地址匹配地址匹配实质是对地理位置的查询,它涉及到地址的编码(Geocode)。
地址匹配与其它网络分析功能结合起来,可以满足实际工作中非常复杂的分析要求。
所需输入的数据,包括地址表和含地址范围的街道网络及待查询地址的属性值。
(3)资源分配资源分配网络模型由中心点(分配中心)及其状态属性和网络组成。
分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分配中心向四周输出,另一种是由四周向中心集中。
这种分配功能可以解决资源的有效流动和合理分配。
其在地理网络中的应用与区位论中的中心地理论类似。
在资源分配模型中,研究区可以是机能区,根据网络流的阻力等来研究中心的吸引区,为网络中的每一连接寻找最近的中心,以实现最佳的服务。
还可以用来指定可能的区域。
资源分配模型可用来计算中心地的等时区,等交通距离区,等费用距离区等。
可用来进行城镇中心,商业中心或港口等地的吸引范围分析,以用来寻找区域中最近的商业中心,进行各种区划和港口腹地的模拟等。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GIS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一项重要业务,它通过对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和模式,帮助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
在实际应用中,GIS空间分析主要涉及空间数据模型、空间对象关系和空间分析方法三个方面。
一、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模型是GIS空间分析的基础,它描述了在GIS中如何表示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
在空间数据模型中,常用的模型包括向量模型和栅格模型。
向量模型以点、线和面作为基本空间对象,通过记录它们的坐标和属性信息来描述地理对象。
向量模型适合表示形状复杂且几何关系明确的地理实体,如建筑物、道路等。
其中,点对象表示一个位置,线对象表示一条路径,面对象表示一个区域。
向量模型的优点是精度高、适用于复杂的空间关系和拓扑操作;缺点是数据量大,存储和处理复杂。
栅格模型通过将地理空间划分为一个规则的网格单元来表示地理对象,每个网格单元包含高程、属性和坐标信息。
栅格模型适用于描述连续分布的地理数据,如地形、气候等。
栅格模型的优点是数据结构简单,适合于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处理;缺点是精度相对较低,不适用于复杂的拓扑关系和空间分析。
二、空间对象关系空间对象关系是指地理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常见的关系包括邻接、包含、相交、接触等。
空间对象关系的研究对于空间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地理现象之间的关联和规律。
邻接关系是指地理实体之间在空间上的直接相连,如一个国家与其邻国之间的关系。
邻接关系可以通过空间查询或空间缓冲区分析来确定。
包含关系是指一个地理实体完全包含另一个地理实体,如一个县完全包含一个乡镇。
包含关系可以通过空间查询和空间缓冲区分析来确定。
相交关系是指地理实体之间在空间上有交集,如两条道路之间的交叉口。
相交关系可以通过空间查询和空间缓冲区分析来确定。
接触关系是指地理实体之间在空间上有接触,但没有重叠,如两个水域之间的接触关系。
接触关系可以通过空间查询和空间缓冲区分析来确定。
测绘技术GIS空间分析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GIS空间分析方法介绍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GIS空间分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它通过对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为测绘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深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GIS空间分析方法。
第一部分:空间数据模型在进行GIS空间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空间数据进行建模和组织。
常用的空间数据模型有点、线和面。
点模型适用于表示离散的地理对象,如建筑物、道路交叉口等。
线模型适用于表示地理对象之间的线性关系,如道路、河流等。
而面模型适用于表示具有连续性的地理对象,如土地利用类型、地貌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地理对象,可以选择不同的空间数据模型进行建模和处理。
第二部分:空间查询和空间关系分析一旦空间数据建模完成,就可以进行空间查询和空间关系分析。
空间查询是指根据某个特定条件对空间数据集进行查询,以获得符合条件的地理对象。
例如,可以根据地理坐标范围对地图上的建筑物进行查询,来获取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信息。
空间关系分析则是研究地理对象之间的拓扑和邻近关系,以了解它们的相互作用和关联性。
例如,可以通过空间关系分析,判断某个建筑物是否与某个道路相交。
第三部分:空间插值和空间描绘除了查询和关系分析,GIS空间分析还可以进行空间插值和空间描绘。
空间插值是指根据已有的离散空间数据,通过数学模型来推算未知位置的空间值。
例如,可以根据现有的气象站数据,插值出某个地区的气温分布图。
空间描绘则是将空间数据以图形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例如,可以将测量出的地形表面数据转化为等高线图或地形图,来更直观地展示地形特征。
第四部分:空间统计和空间决策支持除了前面提到的基本分析方法,GIS空间分析还可以进行空间统计和空间决策支持。
空间统计是指对空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得地理现象的特征和规律。
例如,可以对某个区域的城市人口密度进行空间统计,以了解城市发展的状况。
空间决策支持则是将GIS空间分析应用于决策过程中,以提供决策者更准确的信息和可视化的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与使用教程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与使用教程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整合、管理、分析和展示的工具。
在GIS中,空间数据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功能,它可以帮助用户在研究和决策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理空间数据。
本文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中常用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使用教程。
一、空间数据分析方法1. 空间查询和空间关联分析:空间查询是GIS中最基础的分析方法之一,可以根据用户设定的条件查询地理空间数据,例如查询某个区域范围内的地块、建筑物或其他地理要素。
空间关联分析则是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来进行分析,例如判断某个地块是否位于某个行政区域内。
2. 空间插值和空间推测:空间插值技术可以根据已知点的属性值,推断未知点的属性值,从而实现空间数据的补全和预测。
例如,在气象领域中,可以通过插值方法预测某个地区的气温和降雨量。
空间推测则是通过已知要素的空间分布模式来推断其他地理要素的分布模式。
3. 空间统计和空间模型分析:空间统计方法用于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并进行统计计算。
例如,利用空间统计分析可以研究疾病的空间聚集现象,了解其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特点。
空间模型分析则是利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例如地理回归模型可以用于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4. 空间多目标决策分析:在GIS中,空间多目标决策分析是一种辅助决策的方法,可以根据用户设定的目标和约束条件,通过空间分析方法来评估和比较不同方案的优劣。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利用空间多目标决策分析来评估不同用地方案对城市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二、空间数据分析的使用教程1. 数据准备:在进行空间数据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地理空间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包括点、线、面等要素的坐标和属性信息,栅格数据则是由像素组成的网格数据。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展示空间数据的技术工具。
它利用各种地理数据源,如卫星图像、遥感数据和传感器数据,以及人工采集的数据,对地理空间进行分析和可视化。
使用GIS进行空间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例如城市规划、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使用GIS进行空间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1. 组织空间数据在进行空间分析之前,首先需要组织和整理空间数据。
这涉及到对数据的收集、清理、整合和转换。
收集数据的方式有多种,如地面调查、遥感技术和数字化等。
清理数据是为了去除错误或不完整的数据,例如填充缺失值、删除重复数据和处理异常值。
整合数据是将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融合在一起以建立完整的数据集。
转换数据是将数据从一个格式或坐标系统转换为另一个格式或坐标系统,以适应分析要求。
2. 空间数据可视化空间数据可视化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展示地理空间信息。
利用GIS的地图绘制功能,我们可以将空间数据以图形的形式显示在地图上。
通过选择合适的符号和颜色,地图可以清晰地传达出地理特征和空间关系。
此外,GIS还可以创建动态地图,通过时间轴的调整,展示地理数据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这对于研究地理现象的时空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3. 空间查询与空间统计空间查询是指在GIS中根据特定的空间条件从数据集中检索出符合条件的要素。
例如,我们可以进行“找出距离某一特定点一定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或者“找出某一个区域内的所有湖泊”的查询。
空间统计是对空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索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和模式。
通过空间统计,我们可以发现数据的空间分布规律,比较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识别出地理空间的热点和冷点。
4. 空间插值与空间推理空间插值是将有限的采样数据在空间上插入未采样区域,以估计未知地点或未知时间点的数据。
它可以帮助我们填补数据的空缺。
GIS原理第六章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
3. 质心量测
质心是描述地理现象空间分布的一个重要指标。质心可简
单地描述为地理目标保持均匀分布的平衡点。质心通常定义为 单地描述为地理目标保持均匀分布的平衡点。
一个多边形或面的几何中心,当多边形比较简单时,计算很容 易。当多边形形状复杂时,计算也更加复杂。 质心量测可用于对地理分布变化的跟踪;计算目标物对周 围地区的经济辐射范围。如应用质心量测分析人口变迁、土地 类型变化等。
C A C B A B C B A
(a)
(b)
(c)
逻辑设定条件可以按照需要的属性设定,也可按照空间 要素的集合条件设定。如左下图所示,是一幅某镇土地利用现状 栅格图(1.耕地,2.园地,3.林地,4.居民点,5.独立工矿,6. 水域,7未利用地),设定条件可以是: E=(属性=“水域”) ∩ (面积≥1公顷) ∩ (水域邻接居 民地) 其输出的结果图如右下图所示。这类聚类条件的设定常用 于位址规划。
杂的类别转换为较简单的类别,大多数以小比例尺图形输出。 当从大比例尺图形向小比例尺图形转换时,常使用这种方法。
一、地学模型概述 所谓模型,就是将系统的各个要素,通过适当的筛选,用 就是将系统的各个要素,通过适当的筛选,
一定的表现规则所描写出来的简明映象,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化 一定的表现规则所描写出来的简明映象, 表达。 表达。
地学模型,也称专题分析模型,是用来描述地理系统各要 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客观规律信息的简明映象,其形式有语言 的、数学的或其它的表达模式。 对于GIS来说,专题分析模型是根据目标的知识将系统数 据重新组织,得出与目标有关的新的规则和公式。不同的理论 观点,不同的体系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 在GIS中,模型能有效地帮助人们从各种因素之间找出其因 果关系或者联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GIS空间分析方法
GIS空间分析方法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是指利用GIS技术和方法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它包括了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统计、计算、模型建立和模拟等操作,旨在揭示地理空间现象的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点线面分析点线面是地理空间对象的常见形式,点线面分析是GIS空间分析的基础。
点线面分析涉及到对点、线、面要素进行拓扑关系的判定和属性数据分析,以及对点线面的距离测量、方位计算和空间关系的判断等操作。
这些操作可以用于地理空间对象的查找、选择、连接和组织等任务。
2.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是指在地理空间对象周围建立一个等距离或者等属性值的区域,用于分析地理现象的时空关系。
通过缓冲区分析,可以确定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地理对象数量、密度和分布情况,从而对资源分配、环境保护和区域规划等问题进行优化和决策。
3.可视化分析可视化分析是将地理空间数据以图形、图像或者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方便人们对数据进行直观理解和分析的过程。
可视化分析能够将地理空间数据转化为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图像,帮助人们发现地理空间模式、趋势和异常现象等信息,从而辅助决策和规划过程。
4.空间插值分析空间插值分析是利用已有的有限样本数据来推测或者估计未知位置上的属性值的方法。
通过空间插值分析,可以对地理现象的分布进行估计和预测,从而为资源管理、环境评价和风险分析等提供重要的参考。
5.空间网络分析空间网络分析是指在地理空间数据之上进行网络建模,进行路径分析和网络优化的方法。
空间网络分析常用于交通规划、物流分配和资源调度等问题的求解,可以帮助人们找到最优路径、确定最佳服务区域和优化交通运输等任务。
综上所述,GIS空间分析方法包括点线面分析、缓冲区分析、可视化分析、空间插值分析和空间网络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揭示地理空间现象的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
空间分析考试重点
1、GIS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数字高程模型分析,地理网络表达与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空间数据不确定性分析,元胞自动机——地理过程模拟和分析工具2、GIS空间分析基础:国家现行坐标系:地心坐标系:WGS84 投影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横轴等角切圆柱投影大于等于50万比例尺Lambert(兰勃特投影):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小于等于50万比例尺大部分省图,同级比例尺采用地理空间坐标转换:仿射变换相似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比例变换)高程地图投影3、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泰森多边形分析(1)叠置分析:前提:坐标、投影、比例尺一致叠置分析的应用:(2)缓冲区分析:最常用的两种方法:角平分线法凸角圆弧法缓冲区分析应用:(3)泰森多边形分析:定义:应用:狄洛尼三角网:狄洛尼三角网特性:4、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1)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的方法:距离制图密度制图表面分析统计分析(2)距离制图的输入:源、成本输出:成本距离加权数据距离方向数据分配数据距离制图函数含义:(2)密度制图两种方法:简单密度制图核函数密度制图(3)表面分析:(4)统计分析:单元统计领域统计分类区统计单元统计:多个栅格同邻进行加减乘除,输入输出是N:1,邻域统计:以待计算栅格为中心,向其周围扩展一定范围,通过栅格数据进行函数运算,从而得到此栅格的值输入输出是1:1分类区统计:以一个数据集的分类区为基础,对另一个数据集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输入输出是:2:1,拥有相同的栅格单元,不考虑是否临近○1单元统计概念以及应用:○2邻域统计概念以及应用:○3分类区统计的概念和应用:5、DEM分析(1)三种DEM形式:等高线,格网,三角网(2)三种的存储(3)三种形式的表面创建等高线:通过内插得到高程为A的点,将这些点用平滑线按一定顺序连接起来TIN(三角网):所有点集中距离最小格网:空间插值(4)表面分析解决什么问题:地形因子提取(平面曲率、剖面曲率的提取)可视性分析(视线瞄准线,视场)提取断面山体阴影图水文分析(提取河网,山谷线,山脊线的步骤)○1无洼地DEM生成:○2汇流累积量6、网络分析:(1)关联矩阵(2)邻接矩阵(3)网络分析应用:○1最佳路径(邮递员问题)○2连通分析,最小连通方案求解(几个村子)○3定位配置(选址服务区)7、空间统计分析:(1)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有哪些图○1直方图:○2正态QQ Plot图:○3全局趋势图○4半变异/协方差函数云图解决问题:○1当前数据是否有错/奇异值(离群值)(直方图和半变异/协方差函数云图)○2获得数据分布特征,是否为正态分布,若不是,主要分布在哪(直方图、正态QQ Plot图)○3对数据规律的初步考察,趋势变动(全局趋势图)○4空间自相关程度:空间自相关分析:建立空间权重矩阵(空间位置上的关系)、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整个区域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最后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找出空间自相关现象存在的局部区域)见笔记(2)地统计分析空间插值的方法(一句话概括)全局多项式,局部多项式,反距离多项式,地统计分析干嘛的:8、元胞自动机组成(概念)一种利用简单编码与仿细胞繁殖机制的非数值算法空间分析模式。
GIS基本空间分析
GIS基本空间分析基本空间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1.空间查询和测量:通过查询和测量地理实体的位置、距离、长度、面积等特征,分析它们在空间上的关系。
常见的空间查询包括邻近查询、包含查询、相交查询等,可以用来解决地理要素的选择、筛选和匹配等问题。
2.空间缓冲区分析:通过在地理实体周围建立固定距离的缓冲区,研究地理实体之间的空间接近程度和相互影响关系。
空间缓冲区分析可以用来提取地理实体的邻近关系,寻找交通、环境和建筑物等方面的冲突和关联。
3.空间插值和表面分析:通过根据已知的地理实体数据值和其空间位置之间的关系,对未知位置的地理实体值进行估计和预测。
常见的空间插值方法有反距离加权插值、克里金插值、样条插值等,可以用于生成等值线、数字高程模型等地理表面。
4.空间聚类与簇分析:通过找出地理实体的内部集聚和空间聚类现象,分析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规律。
簇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聚类和分散的特征,揭示地理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5.空间分布模式识别:通过对地理实体的分布特征和其所处的环境背景进行比较和分析,识别出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模式。
常见的空间模式有随机分布、聚集分布和均匀分布等,可以用于研究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6.空间网络分析:通过对地理实体之间的连接关系和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寻找最佳路径和优化资源分配。
空间网络分析可以用于交通规划、物流管理等领域,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的决策和布局。
基本空间分析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通过空间缓冲区分析确定建筑物之间的最佳距离,保证交通和消防通道的畅通;在环境保护中,可以利用空间聚类与簇分析,发现水体污染的集聚区,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在资源管理中,通过空间分布模式识别,找出资源开发的最佳位置,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之,基本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地理数据的空间关系和空间模式的分析,揭示地理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布规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空间决策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GIS和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一章ArcGIS入门:数据管理及基本的空间分析工具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计算机信息系统,用于获取、存储、处理、查询、分析及显示地理数据。
在GIS众多功能中,制图一直是它的一项主要功能。
本章的首要目的是演示如何借助GIS进行电脑制图。
主要技巧包括空间与非空间(属性)数据的管理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
但是,GIS远不只是一种制图工具,随着GIS软件功能越来越强大,界面越来越友好,它在空间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本章第二个目的是介绍GIS的一些基本空间分析工具。
鉴于ArcGIS在教育、商业及政府机构中的广泛应用,本书采用它作为主要的软件平台来完成GIS任务。
除非特别说明,本书所有GIS操作都是基于ArcGIS9.0。
各章结构的安排类似:先从基本概念着手,介绍GIS方法的基本内容;然后用案例来使者熟悉刚刚介绍的GIS 方法。
本章第1.1节简要介绍ArcGIS中的空间及属性数据管理,第1.2节为案例1A,通过绘制库婭霍加县的人口密度分布图来演示基于GIS作图的基本过程。
第1.3节介绍ArcGIS中基本的空间分析工具,包括空间查询、空间连接、地图叠加等。
第 1.4节为案例1B,演示了一些空间分析工具:提取克里夫兰市的普查小区,生成多边形邻接矩阵。
在高级空间统计研究如空间聚类和空间回归分析中,我们常常用多边形邻接矩阵来定义空间权重(参见第九章)。
本书假设读者具有初极GIS知识。
本章不会涵盖所有的ArcGIS功能。
相反,它只是回顾ArcGIS的主要功能,给读者一个”热身赛”, 以便引导读者继续学习章节中的一些高级空间分析方法。
1.1ArcGIS中的空间和属性数据管理因为本书选择ArcGIS作为主要的软件平台,所以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它的主要模块及功能。
ArcGIS是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2001年发布的一种基于图形界面(GUI)的软件平台,用以代替以前基于命令行的ArcInfo。
ArcGIS包括3个主要模块:ArcCatalog、ArcMap 和ArcToolbox。
ArcCatalog用于查看、管理空间数据文件。
ArcMap用于显示、分析、编辑空1 2间及属性数据。
ArcToolbox整合了各种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工具箱,包括地图投影管理、数据格式转换以及实现早期的ArcInfo命令。
在ArcGIS9.0中,ArcToolbox可以从ArcMap或ArcCatalog界面中激活。
大部分(但不是全部)早期ArcInfo命令都可以在ArcGIS中实现。
对于有些命令或功能,我们作空间分析还是用的较勤,仍然需要用到ArcInfo的命令行界面。
例如,在附录1中讨论了如何用ArcInfo Workstation来读取、输出ASCII文件。
第二章中的案例2介绍了如何用ArcInfo Workstation来计算网络距离。
1.1.1地图投影及空间数据模型GIS不同于其他信息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能够管理地理或空间(区位)数据。
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具备地理坐标系统的基础知识,例如,我们需要了解经纬度及用x、y坐标在各种平面坐标系上的表示方法。
将地球的椭球表面转换为平面,或在不同平面坐标系之间进行转换的过程称为地图投影。
在ArcGIS中,ArcMap会自动地将不同坐标系的数据转化为最先添加的图层坐标系,这个过程一般称为即时投影变换(on-the-fly reprojections)。
但是,如果数据量较大的话,这个过程可能会花很多时间。
所以,同一个项目里面的所有图层最好用同一种投影。
美国常用的投影有两种: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UTM)和州平面坐标系统(State Plane Coordinate System,SPCS)。
严格来说,SPCS并不是单一的一种投影,它可能使用三种投影中的一种:兰伯特等角圆锥投影、横轴墨卡托投影、斜轴墨卡托投影。
为了尽量减少变形,南北向长条形的州或地区使用横轴墨卡托投影,东西向长条形的州或地区使用兰伯特等角圆锥投影。
有些州(如阿拉斯加、纽约州)可能用不只一种投影。
更多内容,读者可以参阅ESRI公司ArcGIS光盘上的“理解地图投影”PDF文件。
在ArcGIS中查看空间数据图层的投影,可以在ArcCatalog中点击该图层,然后选择Metadata > Spatial,或者在ArcMap右键单击图层,依次选择layer > Properties > Source。
在ArcToolbox中进行投影相关操作的办法为:依次点击Data Management Tools > 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在投影与变换工具箱(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下,投影定义工具(Define Projection)将新建一个包含投影参数的投影文件(PRJ),或者矫正原来的错误投影。
投影定义工具只是标记地理数据的正确坐标系统,坐标系统本身不会被改变。
对于矢量空间数据,选择Feature > Project,将坐标系统从一种投影转换到另一种投影,并生成一个新的图层。
本工具中提供了如下一些选项:创建新坐标系统,使用一个现存的坐标系统,3 从一个地理数据中输入坐标系统。
对于栅格数据,则选择Raster > Project Raster.GIS可以处理矢量和栅格两种空间数据。
在处理矢量数据时,GIS用地理坐标点来构建点、线、面等要素;在处理栅格数据时,GIS借助按行列排列栅格单元来表征空间要素。
栅格数据的结构比较简单,模型构造相对容易。
社会经济应用中大多使用矢量数据,本书的大部分GIS应用也使用矢量数据。
大部分商业GIS软件都提供了矢量、栅格数据的互相转换。
在ArcGIS中,可以通过调用ArcToolbox中的转换工具(Conversion Tools)来实现。
ESRI公司的早期GIS软件使用coverage数据模型。
后来在开发ArcView软件包时,采用了shapefiles数据模型。
在ArcGIS 8及以后的版本中,开始使用geodatabase模型,代表了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新趋势。
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把物体的几何特征(空间数据)也当作一种属性数据来存储,而传统的coverage和shapefiles模型是将空间和属性两种数据单独存储的。
一般而言,社会经济分析中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常常来自不同的渠道,在用GIS进行制图或分析之前的一个基本任务是把他们连接在一起。
这就涉及到下面将要介绍的属性数据管理了。
1.1.2属性数据管理及属性连接GIS数据分为两类,即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空间数据表征地图要素的几何特征,属性数据则描述要素的一些特征。
属性数据往往以表格或表格文件的方式存储。
Shapefile属性表使用dBase数据格式,ArcInfo Workstation使用INFO格式,geodatabase表格使用Microsoft Access格式。
ArcGIS也能够读取几种ASCII数据格式,包括逗号分隔和tab分隔的文本文件。
附录1讨介绍了用ArcGIS输入/输出ASCII数据的方法,如果要用GIS和其它软件(如SAS)进行高级分析,或者自己编写一些程序来完成复杂的任务,这种数据转换是非常重要的操作。
基本的数据管理任务,有些用ArcCatalog或ArcMap都可以实现,而其他一些任务则只有其中一种工具可以完成。
例如,新建数据表或删除/拷贝一个数据表都只能在ArcCatalog中实现(前面我们曾提到,ArcCatalog可以用于查看和管理GIS数据文件)。
数据表的创建过程为:右键单击将要在里面创建数据表的文件夹,选择new即可。
而要删除或拷贝数据表,只要在ArcCatalog中右键单击该数据表,然后单击Delete(或Copy)即可。
如果要在一个数据表中新增一个变量(可能是在shape文件属性表或dBase文件中新增一列或是在ArcInfo workstation的INFO文件中新增一项),ArcCatalog和ArcMap都可以胜任。
删除INFO文件中的某一项也可以任选ArcCatalog或ArcMap之一来完成;但是,删除dBase文件中的一列则只能用ArcMap来实现。
例如,在shape文件属性表中新增一列,可以用ArcCatalog来实现,即右键点击shape文件> Properties > Fields,在空白行里面输入新建列4 的名字,并定义数据类型即可。
在ArcMap中,则要先打开数据表> Options > Add Field。
在ArcMap中删除一列,可以打开数据表,然后右键单击该列,然后选Delete Field即可。
如果要进行列之间数据的运算,可以用ArcMap:打开数据表> 右键单击列> Calculate Values。
此外,在ArcMAP中,可以通过右键单击列,然后选择Statistics来得到一些基本的统计参数。
在GIS中,我们常常使用的属性连接,是基于某一个相同列将两张表的信息连接在一起。
被连接的表可能是一个与特定地理数据库有关的属性表,也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数据表。
在进行属性连接时,公共标签的名字可以不同,但它们的数据类型必须匹配。
数据表之间的连接关系有多种: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一对一或多对一连接是通过ArcGIS中的join来完成的。
但是,一对多或多对多连接则不能用join来实现,这需要用ArcGIS中的relate来关联两张表,在关联的同时会保持两张表各自独立。
在进行关联(relate)时,是从一张表中选取一条或多条记录,然后从另一张表中选取若干条关联记录。
表1.1列出了上述连接的关系及所用的ArcGIS工具。
连接(join)或关联(relate)是通过ArcMap来实现的。
在地图目录中,右键单击空间数据或目标表格,然后依次选择Joins and Relates > Join(或Relate),然后,在连接数据对话框中选择“Join attributes from a table”。
连接只是暂时的,并不会新建数据表,如果退出项目时不保存的话,下次再打开时连接就没有了。
可以把连接后的结果输出为新的数据表从而永久地保存。
一旦属性信息连接到空间图层,我们就可以用ArcGIS方便地制图了。
在ArcMAP中,右键单击图层,选择Properties,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Symbology。
在这里,我们可以选取某一列指标来绘制地图,可以选择要素显示的颜色和图例,设置显示的模板。
地图要素(比例尺、指北针、图例)可以从主菜单中插入(Insert)i。
1.2案例1A:绘制俄亥俄州库娅霍加县人口密度模式图对于那些不太熟悉GIS的读者,如果能够通过简单地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亲自绘制一张地5 图,则可以很快尝GIS的甜头, 克服对GIS复杂性的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