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健康:生命终结前的心灵救赎
灵性照顾在居家终末期患者安宁疗护中的应用
灵性照顾在居家终末期患者安宁疗护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6-25T15:56:02.450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5期作者:许晓芹管金梅[导读] 目的:对居家终末期患者安宁疗护中灵性关怀的方法和作用进行探讨。
许晓芹管金梅江苏省肿瘤医院中心药房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目的:对居家终末期患者安宁疗护中灵性关怀的方法和作用进行探讨。
方法:参与护理与访谈。
在此基础上制定服务计划,开展灵性方面的关怀,对服务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居家终末期患者面临死亡会表现出身心痛苦,灵性需求明显增加。
灵性照顾介入对于缓解患者恐惧,获得情感支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有积极意义。
结论:护理工作者对居家终末期患者安宁疗护中的灵性照顾,促进患者和家人的沟通,探索生命意义,解决内心的冲突和矛盾,达到“去者善终,留着善别”的目的。
[关键词]居家终末期患者,灵性照顾,安宁疗护患者灵性,通常是在思考超越物质的存在意义,生命价值的进程。
在患者面临死亡恐惧,缺少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不舍离开等情况时容易导致出现灵性方面的困扰。
现代安宁疗护的角度定义灵性(spirituality)为:在与天、人、物的关系上寻求共融,寻求永恒生命意义与价值,在不断超越的整合过程中达到平静的感受。
人生是指一个过程,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规律,运用安宁疗护五全照顾(全人、全家、全程、全队、全社区)让居家的终末期患者达到死而无憾,灵性平安,让生死两相安。
作者通过参与式护理与访谈,探讨灵性照顾在居家终末期患者安宁疗护中的作用。
1、安宁疗护对象的基本情况1.2 居家终末期患者灵性困扰的主要问题1.2.1 对死亡的恐惧。
02患者:“这么好的日子谁都不想死,我还没到90岁呢......”。
04患者:疾病影响语言交流,“哭泣”表示自己不想死。
从古至今死在中国一直是很避讳的字眼,人们对于死亡的神秘和恐惧使得死亡成为一件遥远的可怕的避讳的事情,当死亡尽在咫尺,当事人内心充满恐惧,无助、孤独。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理念
( 庆交 通大 学 , 庆 4 0 7 ) 重 重 0 0 4
【 摘 要】立足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在分析大学生生命教育内涵的基础上, 从大学生身心灵发展、 全人发
展的角度 和视 阈, 述大学生 生命教育 的主体 和内涵 , 论 也提出 了大学生生命教育应贯 穿以人为本 的主题理念 、 全人 视阈的育人理念 、 构建和谐 的核心理念 等。
12 全 ^ . 视阈下的生命教育
人 的全 面发 展 , 仅 是 马克 思 主义 经 典作 家 对 不
人 类社 会发 展到 高 级 阶段 的一个 理想 , 当今 时代 在 它 已从 经济 、 治 、 政 社会 等各 领域 上升 为人类 共 同关 注 的焦点话 题 。从 教 育学 意 义 上 而 言 , 教育 要 促 进 人 的全 面发 展 , 就是要 培养 完整 的生命 , 重生命 各 注 方 面 品质 的协 调发 展 。人 是 社 会 关 系 的总 和 , 的 人
第 1 7卷
Vo _ 7 l1
第 1 期
No .1
重庆 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unl f hnqn l tcP w r ol e ora o o gigEe r o e l g C ci C 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1 0 2年 2 月
Fe 2 2 b. 01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 内涵与理念
他 一切 的终结 。
的真谛 , 而着力于追求生命境界 的提升和价值 的实 现 。生命教 育 中身心 灵 的健 康 、 统一 与和谐 , 际上 实 是三 者共 同运作 的结 果 , 而并 非 按 部 就 班地 一 层 一 层递进而达成。可 以说 , 身心灵 的健康发展使得生 命教育满足 了个体发展的需求。
灵性健康:生命终结前的心灵救赎
灵性健康:生命终结前的心灵救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整体护理理念为健康注入新的内涵,整体护理要求为护理对象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包括身体、心理、社会、灵性四个方面,促使人们在全面的护理下达到最佳的健康水平[1]。
目前,灵性健康在护理界也逐渐受到关注。
有研究表明80%以上的癌症患者在被确诊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基本上失去了完全根治的机会[2]。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要以姑息治疗为主,重点不只是控制患者躯体上的症状,还要关注患者心理、社会以及灵性的问题[3]。
绝大部分癌症晚期患者在生病、痛苦和死亡过程中都表现有灵性痛苦[4],其中超过40%的灵性痛苦与躯体及心理压力有关[5],反之,患者的身体症状及心理状况的治疗效果也受到灵性痛苦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处理灵性痛苦,严重者会产生灵性痛[6],其生活质量也会受到进一步的影响[7]。
为更好地了解癌症晚期患者的灵性健康状况,为患者提供灵性照顾,提高其终末期的生活质量,正确评估患者的灵性健康需求是关键之所在[8]。
现将晚期癌症患者灵性健康评估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灵性相关概念的研究1.1 灵性的概念灵性(spirituality)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piritus”,有呼吸(breath)之意,通常被赋以生命之气,有使生命更加充沛、蓬勃的意思,最早在宗教界受到关注。
尽管大多学者都认为灵性是基本的人性需求,但是由于灵性是个人的主观经验异[9],同时受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个人喜好和个人心理精神的影响,所以在学术界中,对于灵性的定义常常因人而异[10]。
有学者对灵性的定义偏向于宗教,有些则以自我成长(寻求意义及成长)之观点给予定义平[11]。
翻译的、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灵性的定义是指人与天、人、物、自我的关系,并在各种关系中寻求共融;体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维系和谐的关系、超越当下的困境,并在不断超越的整合过程中达到平安的感受[12-14]。
死亡前的心理调适接纳现实积极面对未来
死亡前的心理调适接纳现实积极面对未来死亡前的心理调适:接纳现实积极面对未来在生命的尽头,人们常常会面临心理的考验。
无论是面对自己或他人的死亡,接纳现实并积极面对未来,是一种必要的心理调适过程。
本文将探讨在临终前的心理调适中,如何接纳现实和积极面对未来,从而帮助人们平静地向前迈进。
一、面对死亡的接纳面对死亡,接纳现实是迈向心理调适的第一步。
死亡无法避免,它是每个人生命中不可逃避的一部分。
通过真实地面对死亡的存在,人们可以减少无谓的内心斗争和抗拒,从而更好地应对和接纳。
接纳现实并不意味着放弃希望或忽视死亡的悲伤。
相反,接纳现实是在面对死亡时保持理智和清醒的态度。
这种态度可以通过与亲朋好友坦诚地交流,寻求专业心理辅导的帮助,以及参与支持性的社区组织活动来实现。
通过这些方式,人们可以分享情感,寻求支持和理解,并逐渐接受生命的有限性。
二、积极面对未来面对死亡前的心理调适不仅仅是接纳现实,还需要积极面对未来。
人们应该意识到,死亡并不意味着一切结束,它只是人生旅程的终点。
人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积极面对未来,从而减少心理压力和恐惧感。
1. 寻找内在力量:每个人内心都有无限的潜力。
通过反思和寻找自己内在的力量,人们能够找到支撑自己的动力和信念。
这将有助于人们保持积极的态度,并找到继续前行的动力。
2. 制定个人目标:当面对死亡时,人们可以制定个人目标,为自己的未来规划,并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这可以包括完成一些未完成的事情、实现个人目标或追求热爱的活动。
通过这样的行动,人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展自己,拥有一个富有意义的生命。
3. 建立人际关系: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心理调适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与亲朋好友保持紧密的联系,分享感受和情感,人们能够获得安慰和支持。
同时,参与社交活动和志愿工作也能够为人们带来快乐和满足感。
4. 探索宗教或信仰:宗教或信仰对于提供心灵上的慰藉和力量起着重要作用。
无论信仰何种宗教或哲学,都可以引导人们对死亡有一个更加宽容和积极的态度。
顶级人性的灵性修炼灵性成长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顶级人性的灵性修炼灵性成长和内心平静的追求灵性修炼与内心平静:顶级人性的追求人性的灵性修炼与内心平静是一种追求,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探索,是对人类内在力量和意义的寻求。
通过实践修炼,人们可以逐渐触摸到灵性的奥秘,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本文将探讨顶级人性在灵性修炼和内心平静追求的关系,并分享一些深入内心的方法和思考。
一、人性的灵性修炼与内心平静的意义人性的灵性修炼是寻求超越物质、真实和永恒的探索,是对个体内在深层次需求的回应。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陷入物质追逐和功利之中,容易迷失自我,失去内心的平静与宁愿。
而灵性修炼则能够帮助我们重拾内心的平静,提升个体的修养和品质,使人性得到升华。
内心平静是灵性修炼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当我们保持内心平静时,能够更好地面对外界的压力和困扰,也更容易保持积极的心态。
内心平静不仅使我们更加关注当下,享受当下的美好,还能够提升我们的智慧和觉知,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二、灵性修炼的途径和方法1. 冥想与冥思冥想是一种倾听内心声音的方式,通过静坐、专注呼吸,让思绪平静下来。
冥想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培养专注力,感受到内在的宁静。
每天花上几分钟冥想,对身心的健康和灵性成长都具有积极意义。
冥思则是深入思考、反思和思索的过程,通过与自己对话,理清思路,解答心中的疑惑。
冥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到内心的需求和愿望,并寻找到实现内心平静的途径。
2. 深度阅读与学习通过深度阅读,我们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智慧,启迪我们的灵魂。
选择一些有深度和内涵的书籍,如哲学、心理学、文学作品等,能够让我们进入作者的思考世界,帮助我们拓展视野,思考人生的意义。
学习也是灵性修炼的重要一环。
通过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在世界,提升个人修养和能力,并逐渐实现自我管理。
学习可以让我们从内心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人性的深层次需求。
3. 自省与自我成长自省是指通过反思和审视自己的行为、想法和感受,了解内心的需求和局限性。
灵性的研究报告
灵性的研究报告灵性的研究报告一、灵性的定义和特征灵性一直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在不同的学术领域和文化背景中都存在不同的定义。
然而,普遍认同的是,灵性是一个与宗教和信仰有关的心灵层面的体验或活动。
灵性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个体与超越自我的连接:灵性通过帮助个体超越自身的需求和欲望,与更大的整体或高于自身的力量相连接。
2. 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感:灵性可以带来对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感,帮助个体探索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3. 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灵性有时候与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紧密相关,并帮助个体理解自己在整个宇宙中的位置和意义。
4. 社交和情感的联系:灵性也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联系有关,可以加强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并带来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共鸣。
二、灵性对个体的影响研究显示,灵性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有积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灵性对个体的影响的研究结果:1. 增强情感和积极心态:灵性可以提高个体的情感韧性和应对压力的能力,使其更具有积极的心态。
2. 促进身体健康:灵性和身体健康有关,与较低的疾病风险和更好的康复速度相关。
3. 提高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灵性还与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有关,可以带来更深层次的满足感和内心的平静。
4. 增强人际关系和社交支持:灵性有助于个体建立更健康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并获得更多的社交支持。
三、灵性的培养和发展灵性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培养和发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 冥想和冥想练习:冥想是灵性发展中的常用技术,通过静坐和专注的练习,可以帮助个体与内心的深层次联系。
2. 参与宗教和信仰活动:宗教和信仰活动是培养灵性的传统方法,通过参与宗教儀式和祷告,个体可以加深与超越自我的联系。
3. 探索哲学和智慧传统:学习和探索哲学和智慧传统可以帮助个体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层次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4. 关注内心感受和情感:关注内心的感受和情感,以及与他人的情感联系,可以帮助个体更加理解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灵性与健康维护的重要性
灵性与健康维护的重要性
所谓“灵性”是人性的一部分,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达到较高阶段(哪怕是暂时达到较高阶段)后出现的能量畅通的状态。
灵性意味着有较高的效能,能做到平时难以做到的事情。
我们常常说某人有“悟性”、“灵气”、“灵感”等,这些都与“灵性”有一定关系。
“灵性”也可以理解为人追求、表达、实践自己“终极关切”的一种能力。
健康是第一财富,也是高品质生活的基本保证。
我们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除了以健康的四大基石为原则来保护健康外,维护健康还有三个要素:足够的健康意识、医疗资源的充分保证、专业的健康管理。
“灵性健康”就是灵性的潜能得到有效与合理开发的一种状态。
具有“灵性健康”的人,比较能够更连续、长时间地“活在当下”。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是由物质和意识组成的,我们的身体是由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所组成的,我们需要适度平衡的饮食,来照顾我们身体,同样的,我们的意识是由这些优良的特质所组成,快乐,祥和,信心,关怀,清明的心智,直觉力和智能,这些都是我们意识的一部分,都是我们灵性的一部分。
任何能够提升你意识的作为,都是灵性修持,任何能够让你的心灵更祥和的作为,都是灵性修持,任何能够给你信心和自信的,都是灵性修持。
任何能够帮助你与他人更好沟通的,就是灵性修持,任何能够协助你自己,他人和宇宙有更多的理解,就是灵性修持,你的生命是无法逃避灵性修持的,因为它是你的一部分。
灵性健康的概念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和应用策略分析学
与传统健康观念的 区别:强调整体性 和内在层面的健康
重要性:对于个体 的成长和发展具有 重要影响
灵性健康的外延
自我认知:了 解自己的内心 需求、情感状
态和价值观
精神力量:培 养内心的平静、
勇气和智慧
社交关系:建 立积极、和谐 的人际关系, 尊重他人并给 予支持和帮助
道德品质:注 重道德和伦理 标准,追求有 意义的生活和
灵性健康的概念与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它们相互影响和促进。 灵性健康对于个人成长和幸福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提高自我 意识和自我认知。
灵性健康的内涵
定义:灵性健康是 指个体在精神、身 体和情感等多个层 面的整体健康状况
内涵:包括自我认 知、自我调节、内 在平静、意义感等 多个方面
增强自我认知
培养积极情绪
提升自我效能
塑造积极心态
培养自尊自信
灵性健康的概念 灵性健康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培养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灵性健康对个人成长的积极作用
03
灵性健康的应用策略分析学
灵性健康与心理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合
灵性健康与心理辅导的关联
心理辅导在灵性健康中的重要 性
灵性健康应用策略分析学的实 际应用
心理辅导在灵性健康中的实施 方法
行为
02
灵性健康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提升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感受 发现自身潜在的能力和价值 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水平
增强自我效能
灵性健康与自我 效能的关系
灵性健康对自我 效能的积极影响
增强自我效能的 方法和策略
自我效能与个人 成长的关系及作 用
促进自我成长
灵性健康与社会工作整合
灵性的名词解释
灵性的名词解释灵性(spirituality)是一个无法具体定义和测量的词汇,它牵涉到个人内心、信仰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虽然它常常与宗教联系在一起,但灵性并不等同于宗教。
它是个人对自身存在和意义的探求,一种与大自然、他人和宇宙联系的意识。
灵性在不同文化和信仰体系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理解。
在东方的哲学体系中,灵性被视为一种内省和达到内心平静的方式。
它追求的是超越感官和物质层面的境界,通过深入的冥想和修行实践,使个体与宇宙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
而在西方文化中,灵性常常与宗教信仰和对神性的崇敬紧密相关。
然而,现代社会中的灵性更多地表现为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追求与宇宙和谐共生的心理状态。
灵性是一种与精神力量的联系。
它与心灵、意识和超越感官的体验有关。
它是对人类意识的深层次理解,将个人体验与更大的意义和目标联系在一起。
灵性所追寻的是生命的真正本质,而不仅仅是物质的表面。
灵性可在不同层面上体验和实践。
个体可以通过观察内心世界,寻求个人快乐与成长;也可以通过与他人建立共鸣和情感联系,体验无私的爱和关怀;或是通过与自然环境互动,感受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能量。
这些实践和体验都可以促使个体走向灵性的成长和超越。
灵性的实践对于个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也有显著的好处。
它能够帮助个体减轻压力,改善情绪和提升幸福感。
通过深入探索自身内心的深层次需求和意义,个体可以更好地与自身对话和理解自己的感受。
这种自我觉知和接纳给予个体更高的情绪弹性和自我疗愈的能力。
尽管灵性是个人内心的追求和探索,但它并不意味着孤立或超越社会。
相反,灵性可以促使个人与他人建立更深刻的联系,创造共生共赢的社会环境。
灵性的实践可以培养个体的同情心、尊重他人和宽容心态,从而加强社区和谐与团结。
总结起来,灵性是一种超越物质和感官层面,与个体内心、他人和宇宙之间的联系有关的追求和实践。
它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无论在什么信仰或文化背景下,灵性都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体验。
51个灵性觉醒的征兆
51个灵性觉醒的征兆严肃紧张担心恐惧的人是没有能量的,放松自在喜悦宁静能量才会充满你。
彼哥说:如果一个人有恐惧,你会发现你不愿意去接近他。
但当他能量特别高,特别有爱时,他们就会非常有吸引力,你会非常想接近他,就会感受到对他的爱。
因为你在爱里,你就非常的敞开,所有的力量都在爱里,没有一个力量是在恐惧里,都是在爱里,所以你越来越有爱。
你越来越有爱,你就会越来越有力量。
「51个灵性觉醒的征兆」【灵性提升殿堂】51个灵性觉醒的征兆本文作者Annarita以她的慈悲心整合了几乎所有跟意识觉醒有关的征兆,让大家清醒地知道自己是否已经觉醒,觉醒到了什么程度,也欢迎所有人转载原文,利益和唤醒更多可爱的灵魂。
如果你以前就看过此文章,当你再次观看这些征兆时,也可审视自己是否有改变。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这内容,更要用心去察觉自身的改变。
并非这些征兆要全部符合才称之为有改变,但你只要自身有转变就会发现,你身上所出现的征兆会越来越多,当最终的集体提升来临,也就越能享受这波能量浪潮。
1。
睡眠习惯改变:不得安宁,辗转难眠,半夜起床两三次醒来时感觉疲倦,白天又觉得困想睡。
这是发生在很多人身上的Triad Sleep Pattern>睡眠三部曲:睡2-3个小时,再睡几个小时,再醒,再睡到天亮。
一些人的睡眠时间也改变了,不需要睡那么久(也有精神)。
不久前我体验到有一股能量从顶轮流遍全身(会发痒),感觉良好,但醒来一段长时间才想再睡。
提醒>>习惯就好,别担心自己睡得不够(或有失眠症)。
如果你不在白天里不贪多(多劳)就可以有精神做需要办好的事,你也可以要求高我让你可以多休息,一夜好眠。
如果无法马上入睡,可以利用清醒的时间去冥思,读诗词(或其他有营养的文章文字),写日记或看月亮,你的身体就自己会调整到适应这种睡眠状态。
2。
顶轮的活动:头皮或脊椎有蚂蚁在爬,发痒,针刺的感觉头顶会感觉到能量的(细微)振动,好像喷泉的花洒一样(也像花开绽放),也感觉到能量像花洒一样的从顶轮灌入体内,有时候会感到有一点指压的力道(轻微的)。
心理健康的名词解释
心理健康的名词解释: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
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
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
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
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
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以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
“新健康教育”在学校建设了专门的健康指导室(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长期驻校,以开设心理课程和开展课外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
同时,开设“亲情聊天室”,为亲情的连接打开通道,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畅途。
[1]编辑本段标准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幸福和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
心理健康,这项在早前容易被忽略的人类健康的重要指标,如今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它的衡量标准又有哪些呢?什么是心理健康关于什么是心理健康,国外学者多有一些表述。
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
心灵之光:灵性发展和内在平和
心灵之光:灵性发展和内在平和心灵之光是指个体内存在的一种灵性能量或者光芒,它代表着个体
的内在平和和灵性发展。
在忙碌、压力和纷扰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
往容易迷失自己的内心,感到焦虑和不安。
而心灵之光则是一个指引,帮助人们重新连接到自己的内在精神世界,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内在的
力量。
灵性发展是指个体在探索和实践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更高的意义和
存在连接的过程。
它涉及到思考生命的目的和意义,寻找和体验内在
的智慧和爱,以及与自然、他人和宇宙的关系。
灵性发展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呼吸练习、冥想等实践来实现。
内在平和是指个体内心的平静状态,与外界的环境和事件无关。
它
是通过培养内心的觉察和接纳,不受外界干扰或情绪的影响而保持内
心的平静状态。
内在平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以及与他人建立更健康和平衡的关系。
通过养成冥想、呼吸练习、心理辅导、反思和培养善念等方式,我
们可以逐渐开发和提高自己的灵性,找到心灵之光并获得内在平和。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提升个体的内在力量和意识觉醒,找
到更高的快乐和幸福。
总的来说,心灵之光代表着个体的灵性发展和内在平和,在现代生
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养灵性和寻找内在平静,我们可以更好地
与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连接,并以更高的意义和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灵性照顾在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中的应用
灵性照顾在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1-09T03:43:29.038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7期作者:孟杉杉[导读] 正所谓“谈癌色变”,癌症病症通常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患者也通常因为癌症病症进而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孟杉杉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东胜部老年医学科 017010摘要:正所谓“谈癌色变”,癌症病症通常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患者也通常因为癌症病症进而产生各种消极情绪、精神状态等。
对此,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高效的护理措施,促使患者可在人生最后阶段中体面、祥和的离开,既是对自己人生做最为优雅的告别,同时也为亲属留下最后一帧美好画面。
关键词:灵性照顾;晚期癌症;安宁疗护;概念;生命价值观;人际关系;宗教关系正所谓“魔由心生”,晚期癌症患者所有临床症状表现、情绪表现、精神表现均在不同程度上是受其心魔影响。
而灵性照顾则是从“心”出发,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诱导、情绪诱导、思想诱导等,进而促使患者可坦然面对生死、致力将自身生命价值观得到有效体现等。
同时还可有助于缓解家属各方面压力。
一、灵性照顾与安宁疗护的基本概念1、安宁疗护的基本概念安宁疗护具体是指由医生、护理人员、理疗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医疗护理团队对终末期癌症患者生命即将结束前所采取的身体、心理、精神等各层面关怀措施,进而促使患者身体、心理等各方面不适感都可得到有效缓解,生命最后阶段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等皆可得到显著提升,患者最终可尽可能的在没有遗憾、没有痛苦、没有悲伤的状态下离开人世间。
2、灵性照顾的基本概念灵性照顾一词源于“灵性照护”,源于台湾,具体是指加强对晚期癌症患者观察力度,及时了解其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并尽可能的满足其精神需求与心理需求,促使患者最终可达到内心平静、精神平安,进而患者也可体面、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二、晚期癌症患者灵性需求首先,患者渴望通过保留自身独立空间、满足自身兴趣爱好等方式促使其自身存在感需求可及时得到有效满足;其次,患者还有相应与亲属间的情感需求,渴望在亲属间充分感受到被呵护、被关爱、被接受、被包容、被认可等;再次,患者还具有一定的身心舒适需求,长久的病房环境易促使患者感受到压抑、苍白、生命的终结,进而患者渴望回归到常规生活状态中与大自然中,促使其心灵可及时得到有效释放;最后,部分患者通常都信奉宗教,相信宿命,进而产生宗教需求,渴望自身可得到神灵的庇佑与拂照。
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殷玉娇,俞瑾垚,华承静摘要 目的:调查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㊂方法:选取2019年1月 2022年6月医院接收的255例肝癌濒死期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灵性量表-12(F A C I T -S p -12)评估灵性健康水平,采用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㊂结果: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总分为(28.04ʃ5.59)分,其中灵性健康低㊁中㊁高水平分别有132例㊁87例㊁36例;L o gi s t i 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㊁进入濒死期时长㊁疼痛㊁焦虑㊁抑郁㊁疲乏是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水平的危险因素(P <0.05),年龄㊁有宗教信仰㊁益处发现水平㊁社会支持水平㊁人生意义强弱感㊁自尊水平㊁接受死亡教育次数ȡ2次是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水平的保护因素(P <0.05)㊂结论: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处于中低水平,年龄㊁宗教信仰㊁病程㊁进入濒死期时长㊁疼痛㊁焦虑㊁抑郁㊁益处发现水平㊁社会支持水平㊁疲乏㊁人生意义强弱感㊁自尊水平㊁接受死亡教育次数均为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㊂关键词 肝癌;濒死期;灵性健康;影响因素K e yw o r d s l i v e r c a n c e r ;d y i n g s t a g e ;s p i r i t u a l h e a l t h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3.36.032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分别排在第7位和第4位[1]㊂肝癌濒死期病人已处于治疗失效阶段,仅能通过化疗㊁靶向药治疗等方式延长生命,病人常伴有巨大的心理压力与精神负担,严重影响生存质量㊂近年来,临床上对肝癌病人的健康管理逐渐向身㊁心㊁社㊁灵全方位管理模式演变,灵性健康也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2]㊂灵性健康是指肯定自我价值,通过开放㊁可接受的态度管理人际关系从而拥有内心能量的一种健康状态,是个体健康的本质[3]㊂既往研究表明,在晚期癌症病人中,更高的灵性健康水平有助于病人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缓解症状负担,提升应对疾病的有效性,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㊂而目前,灵性健康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关于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报道更是少见,故本研究特对此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肝癌濒死期病人的灵性照护提供参考,详情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接收的255例肝癌濒死期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7例,女98例;年龄41~75(60.08ʃ9.92)岁;体质指数为18.41~27.91(23.29ʃ3.07)k g /m 2;病程1~5(3.34ʃ0.58)年㊂作者简介 殷玉娇,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14000,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俞瑾垚㊁华承静(通讯作者)单位:214000,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㊂引用信息 殷玉娇,俞瑾垚,华承静.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全科护理,2023,21(36):5175-5178.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肝癌诊断标准[5],且经病理学检查确诊;2)放化疗㊁靶向药物治疗㊁免疫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等手段均已使用过,但治疗后无效㊁癌症均有进展,疗效判定参照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 E C I S T )1.1[6];3)肝癌Ⅳ期,预估生存期为1~3个月;4)处于濒死期[7],即出现意识改变㊁生命体征改变(血压下降㊁颈桡动脉搏动微弱等)㊁喘息或张口呼吸㊁呼吸暂停㊁四肢冰冷或发绀㊁濒死喉鸣㊁出入量减少㊁疲乏㊁多脏器衰竭等;5)病人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㊂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良恶性肿瘤;2)合并心㊁肾㊁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3)继发性肝癌,其他部位癌变肝转移;4)认知功能不全㊁意识不清或存在精神疾病;5)配合度㊁依从性差;6)对治疗不耐受㊂1.3 方法1.3.1 灵性健康水平评估采用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灵性量表-12(F A C I T -S p-12)[8]评估病人灵性健康水平㊂该量表包含信念㊁意义㊁平和3个维度,每个维度4个条目,各条目评分0~4分,分值越高表示灵性健康水平越高㊂将量表得分<24分归为低水平,24~35分归为中水平,>35分归为高水平㊂该量表及各维度的C r o n b a c h 's α系数为0.78~0.85㊂1.3.2 临床资料收集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包括年龄㊁性别㊁宗教信仰㊁照护人员㊁病程㊁进入濒死期时长㊁疼痛程度㊁焦虑程度㊁抑郁程度㊁益处发现水平㊁社会支持水平㊁疲乏程度㊁人生意义强弱感㊁自尊水平㊁接受死亡教育次数等㊂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 A S )[9]评价疼痛程度,分值越高㊃5715㊃全科护理2023年12月第21卷第36期表示疼痛越严重,C r o n b a c h'sα系数为0.792㊂焦虑与抑郁程度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 A S)[10]和抑郁自评量表(S D S)[11]评价,分值越高表示焦虑或抑郁程度越严重,C r o n b a c h'sα系数分别为0.813,0.816㊂益处发现水平由益处发现量表(B F S)[12]评定,分值越高表示益处发现水平越高,C r o n b a c h'sα系数为0.911㊂社会支持情况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 S R S)[13]评价,分值越高表示社会支持水平越高,C r o n b a c h'sα系数为0.735㊂采用简短疲乏量表(B F I)[14]评价病人疲乏状态,分值越高表示疲乏越严重,C r o n b a c h'sα系数为0.805㊂人生意义强弱感由中文版人生意义问卷(C-M L Q)[15]评定,分值越高表示人生意义感越强, C r o n b a c h'sα系数为0.764㊂自尊情况由自尊量表(S E S)[16]评定,分值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强,C r o n b a c h'sα系数为0.778㊂1.3.3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㊂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采用t 检验;定性资料采用例数㊁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水平255例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总分为(28.04ʃ5.59)分,信念㊁平和㊁意义各维度的评分分别为(10.51ʃ2.06)分㊁(9.87ʃ1.88)分㊁(9.45ʃ1.76)分㊂其中灵性健康低水平132例,中水平87例,高水平36例㊂2.2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水平影响因素分析2.2.1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水平的单因素分析灵性健康低水平病人年龄㊁B F S评分㊁S S R S评分㊁C-M L Q评分㊁S E S评分均低于中高水平病人(P< 0.05),有宗教信仰和接受死亡教育次数ȡ2次病人占比低于中高水平病人(P<0.05),病程㊁进入濒死期时长㊁V A S评分㊁S A S评分㊁S D S评分㊁B F I评分均高于中高水平病人(P<0.05),见表1㊂表1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水平的单因素分析项目低水平(n=132)中高水平(n=123)统计值P 年龄(岁)58.74ʃ9.7861.52ʃ10.09t=-2.2340.026性别[例(%)]男86(65.15)71(57.72)χ2=1.4850.223女46(34.85)52(42.28)宗教信仰[例(%)]有28(21.21)51(41.46)χ2=12.212<0.001无104(78.79)72(58.54)照护人员[例(%)]家属112(84.85)110(89.43)χ2=1.1870.276其他20(15.15)13(10.57)病程(年)3.57ʃ0.643.09ʃ0.55t=6.402<0.001进入濒死期时长(个月)1.14ʃ0.201.08ʃ0.18t=2.5120.013 V A S评分(分)6.41ʃ1.155.74ʃ1.09t=4.767<0.001 S A S评分(分)45.89ʃ5.6643.96ʃ5.31t=2.8030.005 S D S评分(分)58.59ʃ10.1954.76ʃ9.38t=3.1160.002 B F S评分(分)44.13ʃ7.6847.22ʃ8.15t=-3.1170.002 S S R S评分(分)49.64ʃ9.5752.61ʃ10.35t=-2.3810.018 B F I评分(分)7.05ʃ1.186.49ʃ1.06t=3.976<0.001 C-M L Q评分(分)47.85ʃ8.3452.54ʃ9.41t=-4.218<0.001 S E S评分(分)29.91ʃ5.7331.79ʃ6.08t=-2.5420.012接受死亡教育次数[例(%)] ȡ2次39(29.55)52(42.28)χ2=4.4960.034 <2次93(70.45)71(57.72)2.2.2 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水平影响因素的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将表1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将灵性健康水平作为因变量,进行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㊂结果显示,病程㊁进入濒死期时长㊁疼痛㊁焦虑㊁抑郁㊁疲乏是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水平危险因素(P< 0.05),年龄㊁有宗教信仰㊁益处发现水平㊁社会支持水平㊁人生意义强弱感㊁自尊水平㊁接受死亡教育次数是其保护因素(P<0.05),见表2㊂㊃6715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D e c e m b e r2023V o l.21N o.36表2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水平影响因素的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自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W a l dχ2值O R值P95%C I 年龄-0.7790.3016.6980.4590.001[0.281,0.590]有宗教信仰-0.8060.3027.1230.447<0.001[0.368,0.617]病程1.0680.3698.3772.910<0.001[2.386,3.599]进入濒死期时长1.0510.4176.3522.8610.004[2.134,3.639]疼痛1.0090.3587.9442.743<0.001[1.838,3.082]焦虑0.9110.3566.5482.4870.002[2.149,3.267]抑郁0.9220.3487.0192.514<0.001[1.858,2.980]益处发现水平-0.7890.3006.9170.454<0.001[0.364,0.511]社会支持水平-0.6910.2895.7170.5010.009[0.420,0.609]疲乏0.9770.3587.4482.657<0.001[1.931,3.345]人生意义强弱感-0.8220.2997.5580.440<0.001[0.379,0.522]自尊水平-0.7620.3036.3250.4670.004[0.397,0.512]接受死亡教育次数-0.6880.3124.8630.5030.027[0.433,0.602]3讨论3.1关注灵性健康对肝癌濒死期病人的必要性肝癌濒死期病人的疾病进展已不可控,病人及家属将直接面对死亡,此阶段病人将遭受疼痛折磨㊁死亡恐惧㊁经济压力等多方面的影响,生活质量急剧下降㊂灵性健康是一种以坚定的信念和希望实现人生目标㊁追求人生意义时表现出的超越逆境㊁积极乐观㊁能量畅通的健康状态[17],能从生理㊁心理㊁社会㊁情感等多方面影响肝癌濒死期病人的生活质量㊂据此,为提升肝癌濒死期病人生活质量,对其灵性健康影响因素做全面细致的分析并为病人提出合理的建议非常必要㊂3.2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水平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总分为(28.04ʃ5.59)分,信念㊁平和㊁意义各维度评分分别为(10.51ʃ2.06)分㊁(9.87ʃ1.88)分㊁(9.45ʃ1.76)分,表明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已明显受损㊂分析原因可能为,肝癌濒死期病人经历了长期的化疗㊁放疗等治疗,机体功能损伤严重,却看不到治愈的希望;病人被迫面对死亡,煎熬又无措,会产生严重的恐惧与不安,无法维持内心平静;病人身心饱受折磨,情绪消极,无法自我肯定和自我调整,难以发现生活的成就和生命的意义㊂3.3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水平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建议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㊁进入濒死期时长㊁疼痛㊁焦虑㊁抑郁㊁疲乏是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㊂分析其可能原因:病程越长,病人接受抗癌治疗时间越长,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㊁心理负担㊁经济负担等越大,灵性健康水平下降;进入濒死期时长越长,病人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越严重,精神状态越差;疼痛会影响病人生理状态,使病人血糖㊁血压升高,同时造成病人心理负担,出现恐惧㊁焦虑等负面情绪,打击濒死期病人生存信念㊂有研究报道,癌症病人疼痛感觉与焦虑㊁抑郁情绪密切相关,表明疼痛越严重,病人负性情绪越剧烈,影响病人灵性健康水平[18]㊂焦虑程度越严重,病人面对死亡的恐惧㊁担忧㊁不安等情绪会越剧烈,更易情绪崩溃;抑郁程度越严重,病人越容易产生妄想㊁多疑㊁厌世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其生存信念和生命意义感㊂相关研究指出,肺癌病人积极心理品质与癌因性疲乏呈负相关[19],表明癌症病人疲乏状态与其心理情绪密切相关,改善病人心理㊁疲乏情况可能会有助于提升其灵性健康水平㊂疲乏常伴有疼痛㊁失眠㊁抑郁㊁焦虑等症状,影响病人心理健康㊂刘星等[20]研究表明,晚期癌症病人灵性健康水平与疲乏程度呈负相关,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证实了疲乏与灵性健康密切相关,改善病人疲乏状态有利于提升其灵性健康水平㊂因此,临床上,医护人员需加大对病程偏长濒死期病人的关注,注意缓解其用药的副作用和心理压力,充分肯定其积极态度,帮助其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帮助其寻求社会援助,缓解经济负担,提升生存幸福感;重视病人疼痛主诉,加强疼痛知识健康教育,并通过规范的外科护理㊁合理的镇痛药物使用与交流㊁转移注意力等非药物镇痛手段帮助其缓解疼痛;对伴有焦虑㊁抑郁症状者,可通过讲座㊁视频等方式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客观面对生死,并鼓励家属多关注㊁了解㊁支持病人内心,帮助病人排解不良情绪,调整心理状态;对于伴有疲乏症状者,可通过运动干预㊁舒适护理等手段,改善其疲乏症状㊂3.4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水平的保护因素及干预建议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㊁有宗教信仰㊁益处发现水平㊁社会支持水平㊁人生意义强弱感㊁自尊水平㊁接受死亡教育次数ȡ2次均是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水平的保护因素(P<0.05)㊂分析其可能原因:年长者阅历更多,更易回顾人生,总结与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面对死亡时能维持更平静的心境和更坚定的信念,灵性健康水平更高;有宗教信仰者能从信仰中获取归属感和精神力量,将信仰与生活结合,利于放下怨念㊁发现自我价值㊁调节不良情绪㊁抚慰内心不安,帮助自身平和看待疾病与死亡;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帮助病人减少疾病引起的孤独㊁无助㊁绝望等负面情㊃7715㊃全科护理2023年12月第21卷第36期绪,提升安全感㊁归属感㊁幸福感,帮助病人缓解压力,提升治疗配合度,平静内心,发现生命的意义㊂马玉凤等[21]研究显示,乳腺癌病人社会支持与焦虑抑郁之间呈负相关,社会支持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影响病人负性情绪,表明通过相关策略增加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病人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可能会促进其灵性健康水平提升㊂相关研究报道,年龄㊁有宗教信仰㊁社会支持水平均是原发性肝癌病人灵性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22],本研究结果与此具有相似性,说明了临床中需针对不同年龄㊁有无宗教信仰肝癌濒死期病人采取不同的管理对策,同时注重提升其社会支持水平㊂益处发现水平高,病人能从不同层面重新审视事件的发生与进展对自身的积极效应,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发现新的意义与收获,改变内心,获得安适与幸福感㊂有研究指出,益处发现与灵性健康得分呈正相关[23],本研究结果与此相符合,进一步表明益处发现对提升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㊂人生意义感强者,有更好的目的感和价值观,能更好地把控人生价值,感知自身重要性,坚定治疗信念,降低疾病不确定感㊂有研究报道,青少年心理弹性与人生意义感呈正相关,增强人生意义感有利于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应对生活[24],表明增强人生信念感可能会减弱癌症病人不良情绪,进而提升其灵性健康水平㊂自尊水平高的病人在面对死亡带来的压力时会努力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保持稳定心态,积极适应逆境,获得积极情感,增加生存满意度㊁自豪感和成就感,进而实现自我价值㊂接受死亡教育的次数更多的病人可更正确地了解生死的真正内涵与意义,正视死亡的必然,缓解内心恐慌,珍惜当下,实现自我价值㊂针对以上因素,特提出以下建议:医护人员需给予病人更多的关怀与帮助,进行多次死亡教育,与其沟通交流,帮助病人发现生命的意义㊂对有宗教信仰者,尊重其宗教信仰,鼓励其结合信仰面对疾病与死亡;而对无宗教信仰者,医护人员应积极为病人建立生存信念,与家属协作共同为病人提供充足的精神支持,在坚定信念的过程中帮助病人收获自我价值㊂益处发现水平偏低者,可采用叙事护理㊁人生回顾等方式帮助其探寻生命的价值,并协助其采取积极的方式认知㊁应对㊁适应自身病情㊂对低社会支持水平的病人,医护人员应提高关注度,为其提供充足的支持与关心,增加病人与医生㊁护士㊁亲人㊁病友等群体之间的沟通,鼓励病人家人参与到治疗中,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家庭与社会关系㊂对人生意义感和自尊感薄弱者,可通过生命意义疗法和尊严疗法满足病人灵性需求,帮助病人发现人生的真正意义,坦然地面对生死,平静㊁有尊严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㊂综上所述,肝癌濒死期病人灵性健康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与病人病程㊁进入濒死期时长㊁疼痛㊁焦虑㊁抑郁㊁疲乏㊁年龄㊁宗教信仰㊁益处发现水平㊁社会支持㊁人生意义强弱感㊁自尊㊁接受死亡教育次数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此可为提升肝癌濒死期病人生活质量提供重要的临床指导㊂但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不足,研究样本来自同一所医院,导致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后续应进一步分层㊁增加样本量进行研究,以增强研究结果的代表性㊂参考文献:[1] MO H AMMA D I A N M,A L L A H B A K E S H E IK,M O H A MM A D I A NH A F S H E J A N I A.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o f l i v e r c a n c e r:g e o g r a p h i c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s e c u l a r t r e n d sa n d p r e d i c t i n g t h e f u t u r e[J].J o u r n a lo fP r e v e n t i v e M e d i c i n ea n d H y g i e n e,2020,61(2): E259-E289.[2]彭红,刘春,顾静,等.148例肝癌术后患者灵性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20,27(6):35-38.[3]刘姗.319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灵性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20,27(1):52-55.[4]郝雅楠,鲍雨婷,田丽.灵性健康在晚期癌症患者症状负担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研究[J].重庆医学,2020,49(13):2158-2163.[5]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135.[6] E I S E N HA U E RE A,T H E R A S S E P,B O G A E R T SJ,e ta l.N e wr e s p o n s ee v a l u a t i o n c r i t e r i ai n s o l i d t u m o u r s:r e v i s e d R E C I S Tg u i d e l i n e(v e r s i o n1.1)[J].E u r o p e a nJ o u r n a lo fC a n c e r,2009,45(2):228-247.[7]周茹珍.癌症患者濒死期护理路径的构建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6.[8]刘翔宇,韦迪,谌永毅,等.中文版慢性疾病治疗功能评估-灵性量表在癌症患者中的信效度评定[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9): 1085-1090.[9]J O HN S O NE W.V i s u a lA n a l o g S c a l e(V A S)[J].A mJP h y s M e dR e h a b i l,2001,80(10):717.[10]吴文源.焦虑自评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35-238.[11]吴文源.抑郁自评量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增刊):131-132.[12]胡晔.益处发现评定量表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本土化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4.[13]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14] L I NCC,C H A N G A P,C H E N M L,e ta l.V a l i d a t i o no ft h ev e r s i o no ft h eb r i e ff a t i g u ei n v e n t o r y[J].J o u r n a lo fP a i na n dS y m p t o m M a n a g e m e n t,2006,32(1):52-59.[15]王孟成,戴晓阳.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 L Q)在大学生中的适用性[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5):459-461. [16]杨烨,王登峰.R o s e n b e r g自尊量表因素结构的再验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9):603-605.[17]J A B E R IA,MOM E N N A S A B M,Y E K T A T A L A B S,e t a l.S p i r i t u a lh e a l t h:ac o n c e p ta n a l y s i s[J].J o u r n a lo fR e l i g i o na n dH e a l t h,2019,58(5):1537-1560.[18]顿静娴,刘芳,杜志琼.癌症患者疼痛感觉㊁情绪及认知3个维度的关系[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3):2335-2338. [19]王静,李永莉.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水平与积极心理品质关系[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6):666-667.[20]刘星,孙向红,范玲.晚期癌症患者灵性健康的影响因素[J].医学与哲学(B),2018,39(2):61-64;73.[21]马玉凤,季丽丽,韩冰雪,等.乳腺癌患者的情绪调节策略在社会支持与焦虑抑郁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研究,2020,33(6): 721-726.[22]刘东,谷玥.原发性肝癌患者灵性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4):1809-1812. [23]李晓慧,章新琼,潘玉芹,等.益处发现在晚期肺癌患者灵性健康与乐观及自尊间的中介作用[J].护理学杂志,2020,35(6):67-71.[24]邵伊凡,徐彦君,张莲,等.积极应对方式㊁生涯适应力在青少年心理弹性与人生意义感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J].职业与健康, 2021,37(24):3406-3409.(收稿日期:2022-09-06;修回日期:2023-11-10)(本文编辑李进鹏)㊃8715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D e c e m b e r2023V o l.21N o.36。
死亡前的心灵安抚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坚强
死亡前的心灵安抚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坚强死亡前的心灵安抚: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坚强在人生的旅途中,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一站。
面对死亡,每个人都会经历内心的挣扎和恐惧。
然而,在接受死亡的不可逆转之前,我们有能力寻找心灵的安宁和坚强。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临终之前,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坚强。
一、接受死亡的现实人生若无死亡,生命将失去其深刻含义。
当我们能够面对死亡并接受它时,我们开始在内心寻找内心的安宁和坚强。
接受死亡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我们要明白死亡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有的生灵都会经历这个过程。
只有当我们接受死亡的现实,我们才能开始真正活在当下,享受每一天的生命。
二、寻找内心的宁静1. 冥想与冥思冥想是寻求内心宁静的强大方法。
在冥想中,我们静下心来,让思绪平静下来。
通过专注于呼吸或特定的观念,我们可以放下对死亡的担忧和恐惧,进入宁静的境界。
冥思则是在冥想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临终之前的所需完成的事情。
这种内省的过程,能帮助我们认识自我,认清自己内心的真正愿望和需要。
2. 与亲人朋友交流当我们面对死亡的现实时,与亲人朋友分享我们的感受和内心的困惑可以带来极大的宁静。
亲人和朋友的支持和理解可以成为我们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灵支柱。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需求,寻找到宁静的来源。
三、培养内心的坚强1. 掌控自己的情绪面对死亡,情绪波动是难以避免的。
然而,我们可以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保持内心的坚强。
通过日常的情绪管理训练,如正向思维、专注于积极事物和培养乐观态度,我们能够增强内心的力量,更好地应对死亡的降临。
2. 制定遗愿和完成心愿在临终前,我们也可以制定自己的遗愿和积极地完成心愿。
制定遗愿可以帮助我们感受到自己对生命的掌控力,如决定自己的医疗护理方式或进行遗赠。
同时,完成心愿能够带来满足和成就感,使我们在面对死亡时更加坚定和宁静。
结语面对死亡,我们尽管感到害怕和无助,但我们有能力在临终前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坚强。
灵性养生灵性修行与健康生活的结合
灵性养生灵性修行与健康生活的结合在繁忙和压力十分常见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而随着人们对灵性修行的认识逐渐加深,灵性养生也逐渐被提起并受到重视。
灵性养生强调的是人的身心健康,以及与心灵的连接,通过修行实现平衡和内心的宁静。
本文将探讨灵性养生与健康生活的结合,以及如何通过灵性修行来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
一、灵性养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性养生是指通过关注身心灵的平衡,达到健康生活的一种方式。
它强调内在的成长和提升,并且与外在环境的和谐相处密切相关。
要实现灵性养生,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内心的平衡:内心平衡是灵性修行的核心。
通过冥想、静心和其他修行方法,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思绪,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平衡。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难,并提高我们的心理健康。
2. 身体的健康:身体健康是健康生活的基础,也是灵性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和休息,我们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并增强自己的体力和抵抗力。
身体的健康也对我们的灵性修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 自我探索与成长:灵性修行强调的是我们的内在成长和提升。
通过反思和自我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价值观和信仰,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生活目标和规划。
这有助于我们更加自觉地生活,并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二、灵性修行与健康生活的结合灵性修行和健康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
通过灵性修行,我们可以提高健康生活的质量,并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平衡和满足。
1. 增强心理健康:灵性修行可以帮助我们改善心理健康,减轻压力和焦虑。
通过冥想、呼吸调节和其他放松技巧,我们可以使自己更加放松和平静,提高情绪管理的能力,进而改善我们的心理健康。
2. 提高意识水平:通过灵性修行,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意识水平和觉知能力。
我们可以更加敏锐地察觉自己的身体信号,了解自己的需求,并通过有效的行动满足这些需求。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整生活节奏,保持身心的平衡。
万物皆有灵性请善待每一个生命
万物皆有灵性请善待每一个生命
万物有灵,大自然是神圣不可冒犯的,人类只有敬畏、尊崇自然,才可避免大灾大难。
《史记·礼书》中曰:“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道教继承了中华民族的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认为:“一切含识,乃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血肉融合的整体关系,万物都是由“道”生化演变而来,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人类顺其自然,万物同生共荣,世界和谐发展。
高士们以“道”观物,而非以“我”观物。
《庄子》有言:“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用自然的常理来看,万物本没有贵贱的区别。
而从万物自身来看,便就各自为贵而又以他物为贱了。
自然之道不可违。
《西升经》云:“道非独我,万物皆有之。
”自然界的万物各有其价值,如果人们破坏与自然了“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那么人们必将陷入复杂的矛盾中。
《太平经》中讲:“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
”唐代道教先贤成玄英说:“夫大道自然,造物均等。
”
万物与人一样都有灵性。
晋代道教先贤抱朴子葛洪说:“山水草木,井灶洿池,犹皆有精气。
人身体亦有魂魄,况天地万物之至大者,于理当有精神。
”
世界上什么都不珍贵,只有生命最珍贵。
每个人在遇到生命危险时,若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即便付出一切财物、地位、名声也会愿意。
而这样宝贵的生命,不仅仅是我们人类拥有,其它众生也拥有。
临终前的生命关怀如何与宗教信仰相协调
临终前的生命关怀如何与宗教信仰相协调在生命即将走向终点的时刻,临终前的生命关怀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对于许多有着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宗教在这个特殊阶段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如何将临终前的生命关怀与宗教信仰相协调,以给予患者心灵上的慰藉和安宁,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不同宗教对于临终和死亡的观念及教义。
以基督教为例,基督教认为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通往永生的一扇门。
在临终时,通过祈祷、忏悔和领受圣餐等宗教仪式,信徒相信可以获得灵魂的救赎和永生的希望。
因此,在对基督教信徒进行临终关怀时,尊重并协助他们完成这些宗教仪式,安排牧师或神职人员的陪伴和祈祷,能够给予他们极大的心灵安慰。
佛教则强调生死轮回,认为临终时的心态和行为会影响下一世的轮回。
佛教徒在临终时通常会诵经念佛,以平静和慈悲的心面对死亡。
为佛教徒提供安静的环境,让他们能够专心修行和祈祷,也是一种重要的关怀方式。
伊斯兰教认为,死亡是真主的旨意,是生命在世间旅程的结束,也是回归真主怀抱的时刻。
在临终前,穆斯林会进行净身仪式,并诵读《古兰经》。
尊重他们的宗教习俗,为他们提供符合宗教要求的环境和帮助,是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
了解了不同宗教的观念后,我们需要在实际的临终关怀中尊重和满足患者的宗教需求。
这意味着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要有一定的宗教知识和敏感度。
比如,为患者提供专门的宗教活动空间,允许他们佩戴宗教饰品,在饮食方面考虑宗教的禁忌等。
同时,家庭成员在这个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应该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与患者一起参与宗教活动,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
对于一些因疾病无法亲自参与宗教仪式的患者,家人可以代为祈祷或诵经。
然而,在协调临终前的生命关怀与宗教信仰时,也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不同宗教之间的信仰和习俗可能存在差异,甚至在同一宗教内部,不同教派的做法也可能有所不同。
这就需要关怀提供者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和期望。
灵气
灵气「灵气」一词在日本。
指宇宙能量,是一种利用宇宙能量供应人类所欠缺的能量,加速自愈能力的方法。
一般情况,所损耗的能量,可以从运动、饮食和大自然等途径获得补充,倘若补充过程长期出现问题,能量耗用过多,便引至身体、精神和心灵均会产生不适,使人容易患上感冒、脾气转坏和变得抑郁,甚至发展成慢性疾病。
灵气自然疗法简介灵气介绍灵气疗法「灵气」疗法就是一种针对以上原理,简单和自然地吸收更多能量,重拾生命力。
「灵气」能增强和均衡自己身体能量的方法,可以用来保健、减压、美容、开发灵性、平衡身心及治疗。
「灵气」的自然能量,如接收和应用越多得益越大,更可以替自己及家人治疗,达致到更佳的疗效;并不会影响或损耗自己体内的元气。
其它的自然能量方法,例如气功或瑜珈,需要长期重复练习多套功法,才可以接收和应用「能量」。
如果停下来不练习,能量就会消失。
「灵气」的能量是终生的,亦不需要不停练习,只要多应用,能量便越来越大。
灵气疗法是一种强而有力的辅助性疗法,它可以帮助病患者放松、减缓病痛、消除紧张、在治疗过程中,灵气会使患者进入放松的状态,藉以提升身体各系统的运作功能。
当身体在深度放松时,会透过自律神经系统使血压降低、心跳减缓、释放紧张与焦虑。
同时这种放松状态也会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抵抗病毒与细菌的能力。
同时被治疗者会较容易释放沉重、不当的能量。
最后达致平衡与和谐。
灵气疗法的发展历史引言有关灵气始创者臼井义男老师的传记资料确实不是十分详细。
尤以当灵气传往美国的那一段时间,出现了许多有关臼井老师过去的不同说法。
而有关臼井老师传记最可靠的记录,当然是刻在日本“ Bodhi”庙内,他墓碑上的墓志铭了。
这墓志铭是在他死后一年即 1927年,由他超过二千名学生所建造。
以下是由日籍灵气大师 Hiroshi Doih 对墓志铭所作出的翻译:臼井老师的日本名为 Mikao,来自日本 Taniai 村 Yamagata 地区, Gifu 县。
从躯体到灵性,安宁疗护的五个目标
文/ 何光琴(无锡市长期照护研究会会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安宁疗护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
笔者从照护对象需求的紧迫性和满足的难易度上,将安宁疗护的工作目标分成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第一层是躯体无显著不适;第二层是本体感觉舒适;第三层是社会性舒适;第四层是心理情绪安适;第五层是灵性舒适。
第一层次:躯体无显著不适生活动、调配饮食等,转移其注意力,疏散抑郁情绪。
接受期,要尽量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减少外界的干扰。
要创造条件,使其与亲属有更多的时间相聚,帮助其了却未尽的心愿。
如:遗嘱处理、欲见的亲人等,帮助其平静、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旅程。
第五层次:灵性舒适,即精神有寄托或相信未来(上接第46页)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组以持久妄想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精神障碍的总称。
患者行为和情感反应与妄想观念一致,无幻觉、无精神衰退,智能保持良好。
偏执性精神障碍可分为下列几种亚型:常见类型被害妄想患者总认为受某人迫害,名誉被玷污,权利被侵犯,得不到公正解决,因此不断地上诉法庭,或到处写贴小字报叫冤。
患者诉讼状有逻辑性,叙述详细而层次分明,从字面上看不出有什么破绽。
如被法院驳回,仍“不屈不饶”,反复上诉。
为此,有些不明真相的人会同意其观点,甚至帮助上诉,有的记者还在报上“揭露真相”,有时弄得啼笑皆非。
如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上海一位女性说家庭与医院联手迫害她,把她当“精神病”患者迫她住院,损害其名誉。
一记者加以揭露,后调查,才知道闹了个大笑话,原来这位女性患有偏执性精神障碍,由13位精神科工作者、专家会诊过,已几次更年期的偏执状态,发生在女性更年期(45~55岁),也多有嫉妒妄想。
除了妄想,往往还有更年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失眠、易出汗,身体感到阵发性发热或发冷感等,下一篇文章笔者再展多为解释和劝导,要建立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性健康:生命终结前的心灵救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整体护理理念为健康注入新的内涵,整体护理要求为护理对象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包括身体、心理、社会、灵性四个方面,促使人们在全面的护理下达到最佳的健康水平[1]。
目前,灵性健康在护理界也逐渐受到关注。
有研究表明80%以上的癌症患者在被确诊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基本上失去了完全根治的机会[2]。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要以姑息治疗为主,重点不只是控制患者躯体上的症状,还要关注患者心理、社会以及灵性的问题[3]。
绝大部分癌症晚期患者在生病、痛苦和死亡过程中都表现有灵性痛苦[4],其中超过40%的灵性痛苦与躯体及心理压力有关[5],反之,患者的身体症状及心理状况的治疗效果也受到灵性痛苦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处理灵性痛苦,严重者会产生灵性痛[6],其生活质量也会受到进一步的影响[7]。
为更好地了解癌症晚期患者的灵性健康状况,为患者提供灵性照顾,提高其终末期的生活质量,正确评估患者的灵性健康需求是关键之所在[8]。
现将晚期癌症患者灵性健康评估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灵性相关概念的研究1.1 灵性的概念灵性(spirituality)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piritus”,有呼吸(breath)之意,通常被赋以生命之气,有使生命更加充沛、蓬勃的意思,最早在宗教界受到关注。
尽管大多学者都认为灵性是基本的人性需求,但是由于灵性是个人的主观经验异[9],同时受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个人喜好和个人心理精神的影响,所以在学术界中,对于灵性的定义常常因人而异[10]。
有学者对灵性的定义偏向于宗教,有些则以自我成长(寻求意义及成长)之观点给予定义平[11]。
翻译的、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灵性的定义是指人与天、人、物、自我的关系,并在各种关系中寻求共融;体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维系和谐的关系、超越当下的困境,并在不断超越的整合过程中达到平安的感受[12-14]。
1.2 灵性健康的概念Fisher等[15]认为灵性健康是人们所有健康与幸福的根本,用以整合生理、心理、情绪、社会及职业等健康的各个层面。
有学者[1]归纳了灵性健康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追寻生命的目的和意义,帮助个体发现生命的价值和希望;(2)拥有内心的应变能力,以应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危机和不确定性;(3)建立和谐的联系:个体与他人、宇宙万物和环境能有和谐的联系;(4)超越限制,能克服身体和精神状况的能力、意愿或经验,或是能实现幸福安适、自我愈疗的能力。
所以“灵性健康”可以简单说是人在追求自我超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能量畅通的健康状况。
1.3 灵性健康评估的概念灵性健康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Hodge[16]将灵性健康评估定义为收集和综合灵性及宗教相关信息的过程,并形成具体的理论框架,提出一个全面的灵性健康评估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患者自主权、文化因素、灵性健康规范以及服务规定、灵性的突出性,可以为以后的实践研究提供基础、指明方向。
2 晚期癌症患者的灵性健康需求随着疾病的进展、死亡的临近,晚期癌症患者的灵性健康需求越来越强烈。
灵性健康需求,可以简称为灵性需求:指个体在与天、他人、物、自我关系上寻求共融[10]。
国内外学者对该群体的灵性需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从关系的角度进行灵性健康需求的概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7-19]。
2.1 自我存在感的需求希望自己有能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希望能感受到平静、安宁;希望生活没有痛苦;希望能够安排好自己目前的生活,并能规划未来;希望能够找到喜欢做的事情;寻找生命的意义等。
2.2 与自己的关系的需求想要减少麻烦;希望摆脱孤独的感受;希望减轻担心和忧虑,对未来能够充满信心;不再抱怨,接纳当下的自我,与自我和平相处。
2.3 与他人的关系的需求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包容、理解和接受;希望别人承认自己的价值;希望与亲近的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希望能与重要的人进行道爱、道谢、道歉、道别。
2.4 与重要或神圣的事情关系的需求希望生命有轮回,相信死后的生活;希望可以进行祈祷等宗教仪式;希望可以得到神灵的佑护;希望减轻精神上的痛苦。
2.5与环境关系的需要希望能够走出去,回到大自然中,与自然亲密接触,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6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灵性需求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患者相信“宿命论”,通过“顺其自然”和“无奈接受”的态度来面对痛苦和死亡,同时患者受强烈自尊与刚毅的民族精神影响,有苦不说,表现的异常“坚强”,处于“内心封闭”状态。
有的患者希望寻求超越的力量,如民间信仰、文化信仰、宗教信仰等,以谋求心灵平安。
3 晚期癌症患者灵性健康的影响因素Delgado-Guay等[6]对姑息照顾门诊患者进行灵性健康状况评估发现,98%的患者存在灵性健康问题。
疼痛、呼吸困难、疲乏等生理症状及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症状,对灵性健康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另外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宗教/文化信仰等问题也是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灵性健康的主要因素。
3.1 生理状况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出现的症状,绝大多数患者形容疼痛让人“痛不欲生”,被疼痛折磨得“死去活来”,剧烈的疼痛会使患者产生生命没有意义的感受,从而丧失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另外,身体的疲惫也会影响灵性健康[5]。
3.2 心理状况研究表明,超过40%的晚期癌症患者的灵性问题与心理压力有关,焦虑、抑郁情绪与灵性健康状况呈负相关[5]。
焦虑程度越高的患者越想寻求内心的平和。
3.3 家庭支持中国人具有浓烈的家庭观念,家人的关爱、理解、包容和接纳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19],可以帮助患者平静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
王京娥等[20]将灵性照顾嵌入到家属为患者提供照护的互动之中,促进患者与家属的情感连接,利于促进患者善终,家属善别。
3.4 宗教/文化信仰宗教信仰与灵性健康呈正相关,团体宗教活动可提高个体的灵性健康状态[16];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癌症晚期患者相信“宿命论”,通过“顺其自然”和“无奈接受”的态度面对痛苦和死亡,同时患者受强烈自尊与刚毅的民族精神影响,有苦不说,表现得异常“坚强”,处于“内心封闭”状态,深受灵性困扰。
有的患者希望寻求超越的力量,如民间信仰、文化信仰、宗教信仰等,以谋求心灵平安[19]。
4 晚期癌症患者灵性健康评估的方法及研究进展灵性健康评估最早由牧灵人员评估患者的宗教信仰需求,解除患者的信仰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灵性健康评估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经历了自由式访谈、半结构式访谈、量表评估法。
目前,国外各种测量工具已经被研发并运用,比较成熟的评估方法为借助量表结合半结构式访谈法来了解患者灵性健康状况。
4.1 半结构式访谈法就灵性健康相关问题制定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提纲,围绕提纲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访谈,了解患者的灵性健康状况及需求。
2010年Borneman等[21]应用FICA量表对76例接受姑息照顾的癌症患者进行访谈。
其中F代表信仰或信念(Faith or Beliefs)包含:什么是您的信仰或信念?您思考过自己的灵性或宗教信仰吗?您相信什么可以赋予生命意义?I代表重要性和影响力(Importance and Influence):灵性或信仰对您的生活重要吗?您的宗教信仰或灵性如何影响您对健康的看法或照顾自己的方式?您的信念在疾病过程中如何影响您的行为?C代表社区(Community):您参与任何的灵性或宗教的团体吗?这些团体是否以及如何给您支持?您有没有真的爱一个人或团体?A代表关注(Address in Care):您要我如何为您提供灵性照顾?大部分患者认为信念与信仰在人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宇寰等[22]也指出该量表是目前国际上普查姑息护理患者灵性照护需求的标准化工具之一。
我国台湾学者多采用访谈大纲多层面了解患者的灵性健康状况及需求[1]。
4.2 灵性评估工具的开发及使用国外学者研发了多种灵性评估工具,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对于评估患者的灵性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国内目前尚未有关于晚期癌症患者灵性需求的评估工具。
4.2.1 欧洲跨文化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灵性健康量表(EORTC QLQ-SWB36):由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开发[17],这是一个跨文化、可以独立测量晚期癌症患者灵性健康的工具。
该量表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确认相关的灵性问题,结合姑息治疗专家意见以及来自法国、德国、冰岛、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克罗地亚、比利时、奥地利、荷兰十个欧洲国家及日本晚期癌症患者的调查发展起来的。
严格的开发过程确保量表覆盖了灵性相关的重要问题,主要分为四个维度:个人与自我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自我存在感;与重要或神圣的事情关系。
由于不同国家、地区语言、文化的差异,该量表开发的过程中在内容、措词方面充分考虑到了这两点影响因素,可以跨文化使用。
2013年,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收集了10个欧洲国家以及日本、墨西哥、智利、中国共14个国家的临床病例数据,加以分析,对EORTC QLQ-SWB36量表进行进一步修订和改良,形成了目前的灵性健康量表(EORTC QLQ-SWB32)。
其开发过程经过国际性的可靠性与有效性验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灵性健康的评估也有很好的适用性[18]。
4.2.2 慢性疾病患者灵性治疗的功能评估—灵性安适量表(FACIT-Sp):包括7个体能项、6个家庭社会项、6个情感项、7个功能项和12个灵性项(FACIT-Sp分量表)[23]。
FACIT-Sp分量表分两大模块:意义/安宁模块包括8个问题,评估患者对生命意义、目的、内心安宁的感受;信念模块包括4个问题,评估患者疾病与其自身信念和灵性信仰的关系。
得分越高表示灵性安适程度越好。
4.2.3 灵性安适量表(spiritual well-being,SWBS):该量表由Paloutzian等[24] 1982年设计,包括宗教安适(Religious well-being)及存在安适(Existential well-being)两个层面,共有20个题目。
该量表已经在多个国家得到应用,在不同的群体如大学生、慢性病患者、临终患者、癌症患者等中都保持着良好的信效度[25],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2~0.86。
2004年,台湾学者唐婉如[26]在对此量表进行汉化,形成新的量表(灵性安适中文量表),并在消化道癌症患者中加以应用,结果内部一致性良好(0.91)。
4.2.4 其他:Dedeli等[27]使用英文改良版灵性评估量表对土耳其癌症晚期患者进行灵性健康评估,量表由24个条目组成,共包括6个维度:艺术与美、意义与目的、爱与归属感、死亡/决议、积极/感激/希望/和平和神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