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范文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书心得精选范文5篇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书心得精选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77711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7.png)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书心得精选范文5篇《没头脑和不高兴》读书心得范文一寒假里我看了一本书,书的名字是《没头脑和不高兴》。
这本书非常有趣,书中讲了两个小孩,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
“没头脑”整天丢三落四,“不高兴”喜欢发脾气,这也不高兴,那也不高兴。
有人劝他们改掉坏毛病,可他们想长大了就会好的。
于是神仙把他们变成大人,可是他们还和小时候一样没头脑和不高兴。
没头脑当了一名工程师,设计了一栋一百层楼的少年宫。
由于他的“没头脑”少年宫忘了设计电梯,小朋友要走半个月才能到,所以他们只能带着吃的和棉被。
“没头脑”爬到还剩五层的时候就爬不动了,是小朋友拿绳子把他拉上去的。
“不高兴”长大后当了一名演员,让他演老虎他不高兴,武松把老虎打死他也不高兴,本来是武松打虎结果却变成老虎打武松。
“没头脑”不是不聪明,就是做事太马虎,“不高兴”也不是不会笑,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只想着自己,不管别人。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如果马马虎虎,丢三落四,只顾自己高兴,永远不会成功。
我们要从小养成好习惯,在学习每一门功课的同时,努力改正身上的每一处小毛病,从小时候开始坚持好的习惯,这样长大了才能真正成才。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书心得范文二暑假里,我和妈妈去新华书店买了《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
里面讲的故事既生动有趣,又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
书里主要是讲两个小朋友,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
没头脑做事成天丢三落四;不高兴做事只知道任性,还乱发脾气,别人说往东他就说往西。
他们总想干一件大事情证明给别人看。
后来他们遇到了一个仙人,仙人说可以帮他们实现梦想,于是让仙人把他们变成了大人。
没头脑决定自己设计图纸造一座三百多层的少年宫,结果设计图纸的时候把电梯给忘记了,小朋友们去少年宫看戏还要带着干粮一层层地爬楼梯,爬半个月才能到。
这下麻烦可就大了,给小朋友和他自己造成了极大的不方便,没头脑后悔的不得了。
不高兴呢在这个少年宫里演老虎,武松打老虎该老虎倒下装死了,可他就是不倒下,口里还一直喊着:“不高兴,不高兴”,打了半个月还在打,急坏了下面的观众,都让他下去,结果好好一台戏给演砸了。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dfbca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0.png)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1这是我上的最快乐的一节课,原来孩子们的笑声竟然如此灿烂!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课上缺少了欢笑,学生在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机械的教学模式使得师生之间的感情逐渐变得僵硬、冷漠。
通过教学此课,让我深深体会到:充满欢声笑语的语文课堂,原来如此动人美丽!其次本节课的教学我巧妙地利用了字典工具书的作用,学生在自学自读时,运用字典解决不理解的字词,了解课文题目时,又让学生查阅字典中的最后部分,关于引号的作用,学生最终确定课题中的引号其作用是表示特殊的称谓。
今后的语文课堂应当让字典工具书更近地服务于学生,陪伴孩子们的语文学习。
再次体会本课的道理时,王洋同学的回答让我的思索:“课文告诉我们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我问孩子们刚才的答案有疑问吗?孩子们没有做出反应,我接着王洋的回答说:“课文是告诉我们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吗?人的习惯有很多,只养成一个就可以吗?”孩子们开始了议论,接着我又让学生孩子们充分地讨论了应当养成哪些好的习惯。
这时,孩子们才说得比较全面。
最后本节课的快乐来自于一道拓展题,“如果让没头脑来扮作演员,不高兴来扮作建筑师,会有怎样的情形?”孩子们的笑声洋溢在教室的每个角落。
赵欣怡说:“没头脑都把虎皮的衣服穿错了,尾巴也忘记穿好!”梁辛元说:“不高兴设计的少年宫里边的指示牌全部方向相反,故意出错,因为他不高兴!”我也补充说到:“不高兴设计的大楼,电梯是只能上去不能下来的!”同学们更是哈哈大笑。
这节课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给我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启迪。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2《没头脑和不高兴》,我小时候就看过根据这个故事拍的动画片。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优质5篇)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优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346d5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3.png)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优质5篇)1.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第1篇这几天,我看了一个故事,叫《没头脑和不高兴》。
没头脑有一个丢三落四的'坏毛病,他的好朋友不高兴也有一个坏毛病,总是喜欢唱反调,别人叫他不要做,不高兴就偏要做。
在仙人的帮助下,他们一下子长大了,成了演员和建筑工程师,以为这下子坏毛病就改掉了。
结果,没头脑和不高兴还是同样的坏毛病,一个都没有改掉,大家还是一样不喜欢他们。
这下子他们终于知道了,好习惯是要从小养成的。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明白了做事要多想想,希望一次性就能做好;别人送我东西,要有礼貌地说谢谢;自己的东西要摆放整齐。
还有就是做事情要多听听别人的话。
从小养成好习惯总是对的。
2.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第2篇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没头脑和不高兴》。
这本书里有6个故事,是一个叫任溶溶的爷爷写的。
看了以后,我笑得半死,真是太好笑了。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有几个故事特别可笑——比如《一个天才杂技员》啦、《当心你自己身上的小妖精》啦、《小妖精的咒语》啦、《小妖精闯祸》啦,其中《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个故事特别好看。
“没头脑”和“不高兴”是《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个故事里的两个小主人公的外号。
“没头脑”不是不聪明,只是做事马马虎虎,常常丢三落四;“不高兴”不是不会笑,而是固执任性,总不愿和他人配合。
他们在放学的路上遇见了一个神仙,把它们变成大人。
“没头脑”当上了工程师,设计了一座三百层的摩天大厦做少年宫,忘记设计电梯,要到两百二十五层上看场戏,得带上许多干粮,上下一次要一个月。
“不高兴”和人搭档演“武松打虎”,他扮演老虎,却不高兴按照剧情的要求被武松打死,结果急煞了台下看戏的小朋友。
从此他们意识到自己错了,从小就要养成好习惯。
我觉得我也有“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样的坏毛病,比如我爱丢三落四,做事马马虎虎,如果现在不改正这些坏习惯,长大了以后就会像“没头脑”和“不高兴”一样。
我从这本书里学到了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10篇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d84f5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2.png)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10篇《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10篇_没头脑和不高兴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篇1今天,我读了《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我觉的好像在讲我自己的故事,没头脑记性不好丢三落四,我经常也犯这些毛病。
我读了故事后才知道这些坏毛病有多严重,没头脑他想快快长大,恰巧他有个好朋友不高兴遇到了仙人,仙人问他们长大想干什么,没头脑想了想说:”仙人,我要当建筑工程师“。
不高兴想了想说:”我想当演员“。
仙人决定把没头脑和不高兴变成大人。
没头脑建了一座三百层的少年宫,里头什么都有,总而言之应有尽有。
可是,唯独少了一样电梯。
不高兴当上了演员,演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不高兴演的是老虎,武松打了三天三夜的老虎,累的手都抬不起来了,老虎还是精神十足不高兴。
这时没头脑才明白过来不高兴的毛病正好跟自己的毛病一样,都给大家带来了害处。
于是,没头脑上台抓住了”老虎“尾巴,拖着不高兴一起去找仙人,要求仙人把他们变回原来,让他们从头来过。
这篇故事告诉我,从小养成好习惯非常重要,我以后再也不丢三落四,我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篇2这几天,我看了一本幽默儿童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让我感到很有意义,而且很好笑。
书中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没头脑”,一个是“不高兴”。
“没头脑”今年十二岁,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丢三落四,所以人家都叫他没头脑。
另一个是他的同学“不高兴”,不高兴有个怪脾气,他总是不愿意和别人协调配合。
长大后,“没头脑”当上了工程师,设计了一座三百层的大厦,忘了做电梯,到了两百五十层楼去看戏,得背上干粮、被子,上下一次要走一个月。
“不高兴”当了演员,他演“武松打虎”中的老虎,不高兴让武松打死,变成了老虎打武松。
从“看热闹”到“看门道”还有多远的路要走——《“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
![从“看热闹”到“看门道”还有多远的路要走——《“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f70190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4.png)
语文2016·11[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具备反思意识。
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情节,但不在故事里打转;认识人物,但不在描写中纠结;梳理主题,但不在表象里徘徊。
教师要教会学生既会看“热闹”又会看“门道”,全面塑造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优化措施[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31-077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文本阅读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呢?《“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一篇童话,学生阅读兴趣很浓。
学习结束时,学生对故事情节记得一清二楚,对故事所反映的主题却是模糊不清,这是他们“看热闹”的结果。
从“看热闹”到“看门道”还有多远的路要走,这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正视的教学课题。
一、理清情节,不可在故事里打转《“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情节带有夸张的神话色彩,学生阅读的兴趣很高。
教师课堂引导时,要让学生多思考故事背后的东西。
不然,学生一味沉浸在故事情节中,就会迷失学习方向。
一位教师这样设计: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根据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然后让学生介绍每一个部分的内容;最后让学生理清写作顺序,明确文章的写作线索,阐述童话所蕴含的道理。
学生讲述每一部分大意时,由于总结复述能力较差,很多都出现了丢三落四的现象。
教师将主要精力都放在纠正学生的偏差上。
最后涉及写作线索和阐述道理时,学生大多用一句话带过:文章的写作线索是事情发展的顺序,阐述的道理是从小要培养良好习惯。
从整个教学引导过程看,学生虽然能够说出基本的答案要素,但并不代表他们对其中的“门道”有了深刻体悟。
由于学生对故事内容能够轻松掌握,教师不妨在故事哲理、写作线索等环节中多设计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多重讨论,或者组织学生展开课堂演绎,让学生从剧情直观展示中自然感知文本主题要义,形成较为清晰的认知体系。
二、认识人物,不可在描写中纠结《“没头脑”和“不高兴”》主要人物有两个,从“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名字中可以对人物形象有一些了解和认知。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15篇)_1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15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f0a0c01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0.png)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15篇)《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1没头脑是干什么都不三思,所以,大家叫他没头脑。
不高兴是有什么好事,他都不高兴。
所以,大伙都叫他不高兴。
一天,小艾老师发下试卷,说:“今天考试,100分有糖吃!”没头脑果然没头脑,考了个0蛋。
恰恰相反,不高兴考了100分,得到了糖还不高兴。
没头脑很爱笑,不高兴就是不高兴。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2《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让我懂得了我们不能像没头脑那样做事情老是丢三落四,而且很马虎,没头脑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细心,坚持,努力,否则会徒劳无功的。
而不高兴告诉我们经常微笑,不要老发脾气,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从小养成好习惯。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3不高兴,他一做游戏就不高兴。
有一次,他们参加歌唱比赛,不高兴突然唱的那么慢,结果他们连最后一个名次也没有排上……经历过一些事情后,没头脑知道了不要做事粗心大意,而不高兴也知道以后要开心起来。
最后没头脑变成了有头脑,不高兴变成了很高兴,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4《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个故事很幽默也个性搞笑,我看着看着忍不住肚子都笑痛了,很让人开心,期望你们也去看一看。
没头脑做什么记什么都爱打个折扣,总是丢三落四的;而不高兴有个怪脾气,本来大伙儿谈得好好的,他偏来个“不高兴”,想法总和别人不一样,别人要往东他却要往西,真会把人烦死了。
这故事也告诉我们不能做个没头脑的人,从小要养成好习惯,不能由着自我的性子来。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5读了《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里面的《小妖精的咒语》我十分喜欢。
他说的是有个小学生叫“阿土”,他的算术从来都不好,因此阿土对算术失去了信心,觉的自我不是搞数学的这个料。
正在他困恼的时候,小妖精出现了,他教给阿土一个神奇的咒语,阿土背熟咒语之后,就做出了所有的算术题。
之后,阿土的每次数学都得一百分。
透过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以后在学习中不能忽略掉那些重要的算式口诀,要好好的利用它们。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二篇)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0d86d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4.png)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里主要是讲两个小朋友,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没头脑做事成天丢三落四,不高兴做事只知道乱使性子乱耍性格。
因为他们还小,总以为自己长大后这些缺点就会没有,所以根本不想改正。
后来他们长大了,这些缺点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因为这些缺点造成了许多更大的麻烦 ;没头脑成了一名工程师,做了一个没有电梯的 ___层的少年宫,小朋友们去少年宫看戏还要带着干粮一层层地爬楼梯,爬半个月才能到。
不高兴当了一名演员,但他不高兴扮演老虎,所以在演出时不配合,还把武松给打死了,好好一台戏给演砸了。
这里面有许多让人大笑的内容,尤其是没头脑跟着一群小朋友爬楼梯,只爬了___层就再也爬不动了,自己犯的错误自己尝到了苦果,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没头脑”和“不高兴”就像我们身上的一些小毛病一样,有时我们做事情会不动脑筋,这也想不到,那也没考虑到,结果事情没做成功。
有时候我们做事情动了脑筋,却因为这个不高兴或者那个不高兴,事情也没有做成功。
所以我们要在学习好每一门功课的同时,努力改正身上的每一处小毛病,从小时候开始,坚持好的习惯,这样,长大才能真正成才。
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感受。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二)《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一本由石黑一雄所著的小说,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小泉反的生活经历,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孤独和无助等主题。
小说以幽默的方式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迷茫与困惑,引发了我深思。
小说的主人公小泉反是一位普通的上班族,他过着平庸而无聊的生活。
他的生活中没有乐趣和激情,每天都是一成不变的重复。
他感到自己仿佛失去了方向,对生活感到无奈和不满。
这种情绪令我感同身受,我也会在生活中感到迷茫和无力,对未来充满了疑问。
小泉反的孤独也是我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
尽管他有家庭,有朋友,但他感到内心的孤独无法填补。
他在社交活动中总是感到与他人的隔阂,他无法真正和别人建立起联系。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经历的困惑。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优秀作文(优秀8篇)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优秀作文(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0f7e1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f.png)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优秀作文(优秀8篇)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篇一《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让我懂得了我们不能像没头脑那样做事情老是丢三落四,而且很马虎,没头脑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细心,坚持,努力,否则会徒劳无功的。
而不高兴告诉我们经常微笑,不要老发脾气,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从小养成好习惯。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篇二星期天,妈妈从网上买了一本《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书。
我很高兴,拿着这本书看了起来。
书中讲了两个主人公,一个是“没头脑”另一个是“不高兴”。
“没头脑”并不是没有头脑,就是做事马马虎虎,常常丢三落四。
“不高兴”不是常常不高兴,而是太固执,不愿和他人配合。
当我读完这本书明白了一个道理:好习惯就要从小养起,从小事做起,不然长大了之后很多事情会输在习惯和细节上,所以我们要从他身上吸取教训,努力学习,注意细节养成良好习惯,千万不能变得和他们一样。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篇三故事中的没头脑从小做事情总是丢三落四,不高兴遇到什么事情总是不高兴。
他们的妈妈总是说:“这样大了可怎么得了啊?”可是他两个就是不改自己的坏毛病,并且说:“长大了做大事情我们就不会这样了。
”后来他做了一个梦,梦里遇到了一个仙人,他们让仙人把他们变成了大人,想干一件大事情证明给别人看。
没头脑决定自己设计图纸造一座三百多层的少年宫,结果设计图纸的时候把电梯给忘记了,这下麻烦可就大了,给小朋友和他自己造成了极大的不方便,没头脑后悔的不得了。
“不高兴”呢在这个少年宫里演老虎,武松打老虎该老虎倒下装死了,可他就是不倒下,口里还一直喊着:“不高兴,不高兴”,打了半个月还在打,小朋友们都在喊:“老虎,快倒下吧,再打下去妈妈该坐直升飞机来找我们了,再打下去我们就赶不回家了。
你说可笑不?正在这时梦醒了,没头脑吓了一身汗,原来小时候养成了坏毛病是很危险的。
他决定以后干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仔细、多动脑子。
不高兴也决定开开心心地和身边的人相处。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667484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4.png)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一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本次教学我选择使用多媒体展示和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阅读水平。
通过本篇文章,我将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并总结得失,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类似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针对本次教学,我设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引入有趣的故事情节、生动的插图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故事的讲解、问题的提问等方式,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等。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1. 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开始之前,我播放了一段与故事有关的卡通片,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进入故事的情境中。
同时,我也使用了一些生动的插图,给学生呈现一个色彩丰富的故事世界。
2. 故事讲解与问题提问:在呈现故事的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提出问题,以检验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对人物性格的把握。
通过互动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小组合作讨论: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我安排了小组合作活动。
我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讨论故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共同思考和解决问题,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 总结归纳:在本次教学结束时,我向学生总结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就故事中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了讨论和归纳。
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深化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促使他们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三、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我观察到学生在故事阅读、问题回答以及小组讨论等环节都积极参与,并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倾听、积极参与,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及心得范文7篇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及心得范文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f230d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c.png)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及心得范文7篇《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及心得篇1《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个里面讲了两个小男孩的故事,他们两个是一对好兄弟;他们一个叫“没头脑”,另一个叫“不高兴”。
没头脑不是不聪明,就是做事情总是马马虎虎,丢三落四的。
他平常不是拿了帽子忘了书包就是拿了书包忘了别的东西;有一次他设计了一座三百层的摩天大楼做少年宫,忘记了设计电梯,同学们要到二百二十五楼看戏,结果害的同学们上下楼梯一次就要一个月。
不高兴呢则是做什么事都不高兴,他和别人搭档演武松打虎,他扮演老虎,根据剧情需要他要被武松打死,可他却不高兴,结果急坏了坐在下面的观众。
所以,通过事情的日积月累,人们管他俩叫“没头脑和不高兴”。
通过读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情不能学“没头脑”马马虎虎,丢三落四;也不能学“不高兴”那样任性固执,不听别人的劝告;我们无论在今后的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做事情要多动脑子,多听别人的建议或意见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完美。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及心得篇2我今天看了一本书——《没头脑和不高兴》。
作者任溶溶爷爷是一名大作家,他写了很多很多的书。
其中我非常喜欢的是《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个天才杂技演员》、《爸爸的老师》、《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土土的故事》、《大大大和小小小历险记》、《丁丁探案》等。
书里的人我最喜欢没头脑和不高兴。
他们两个太可爱了,各有各的缺点。
没头脑经常丢三落四的忘东西,忘记了学习用品把家里翻得乱七八糟还冤枉他的弟弟妹妹拿了。
不高兴不是不会笑是非常任性,不愿与别人合作还经常与别人反着来,给别人添了很多的麻烦。
后来他们遇到了一位神仙把他们变成了大人。
没头脑成了工程师建了一座少年宫,这座少年宫有三百层高,大厅就有很多,有剧场,运动场等应有尽有,但是没有电梯,小朋友们要去看戏,剧场在二百二十五楼,上下来回得走一个月的时间,这样小朋友看戏就得带着干粮、餐具、被褥等。
大家高兴地唱着歌向同样的方向走着,第一天是这样,第二天也好,第三天就差劲了——到了第六天大家就埋怨起工程师来了,这么高的房子没有电梯,一定给忘了,真是没头脑,没头脑听了非常惭愧。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5篇优秀范文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5篇优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6b43d1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71.png)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5篇优秀范文《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一《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里主要是讲两个小朋友,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没头脑做事成天丢三落四,不高兴做事只明白乱使性子乱耍性格。
因为他们还小,总以为自我长大后这些缺点就会没有,所以根本不想改正。
之后他们长大了,这些缺点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因为这些缺点造成了许多更大的麻烦;没头脑成了一名工程师,做了一个没有电梯的300层的少年宫,小朋友们去少年宫看戏还要带着干粮一层层地爬楼梯,爬半个月才能到。
不高兴当了一名演员,但他不高兴扮演老虎,所以在演出时不配合,还把武松给打死了,好好一台戏给演砸了。
那里面有许多让人大笑的资料,尤其是没头脑跟着一群小朋友爬楼梯,只爬了5层就再也爬不动了,自我犯的错误自我尝到了苦果。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没头脑”和“不高兴”就像我们身上的一些小毛病一样,有时我们做事情会不动脑筋,这也想不到,那也没思考到,结果事情没做成功。
有时候我们做事情动了脑筋,却因为这个不高兴或者那个不高兴,事情也没有做成功。
所以我们要在学习好每一门功课的同时,努力改正身上的每一处小毛病,从小时候开始,坚持好的习惯,这样,长大才能真正成才。
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感受。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二我看了《没头脑和不高兴》,给我留下了很多欢笑和启发。
“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两个主人公的外号。
“没头脑”不是不聪明,只是做事马虎,常常丢三落四;“不高兴”不是不会笑,而是固执任性,总不愿意与他人协调配合。
“没头脑”当上工程师以后,设计了一座三百层的摩天大厦作少年宫,忘了设计电梯,到两百二十五层楼上去看场戏,得背上干粮,被褥,上下一次要一个月,太麻烦了。
“不高兴”呢,他跟人搭档演“武松打虎”,他份演老虎,却总不高兴按照剧情的要求被武松打死,结果急煞了台下看戏的小朋友久久不能离去。
看完这本书以后,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们从小要养成好习惯,刻苦学习,独立思考,做任何事情不能拖拖拉拉,克服各种缺点和困难,感于冒险,团结同学,尊敬长辈,做一个礼貌快乐的银河学子。
《快乐读书吧--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快乐读书吧--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b04d5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8.png)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快乐读书吧--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丢三落四或者经常闹情绪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改正缺点、和谐相处的奥秘。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觉得可以增加一个让学生自我反思的环节,让他们谈谈自己在改正缺点方面的体会和计划。这样不仅能够巩固所学内容,还能促使学生将这些道理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最后,针对学生的疑问和不明白的地方,我需要更加耐心地解答,鼓励他们敢于提问,勇于探究。同时,我也应该注重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掌握情况,以便在后续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情节、人物特点以及故事所传达的成长道理。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改正缺点、和谐相处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故事主旨和生词句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改正缺点相关的实际问题。
2.角色扮演: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改正缺点的过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特点。《没头脑和不高兴》讲述了两个性格迥异的小男孩,通过改正缺点,学会相互帮助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成长过程中自我改进的重要性。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8篇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80197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b.png)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8篇《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8篇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8篇1假期里我读了《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趣,又特别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好书,使我们都得到了不小的进步。
“没头脑”和“不高兴”是这本书中两个小主人公的外号。
“没头脑”这个小朋友很聪明,但做事很粗心。
丢三落四,随性而为。
总觉得自己年纪还小,“等我们长大了好好做几件大事给你们瞧瞧”,觉着这些缺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就没有了,所以根本不想去改正。
在“仙人”的安排下,“没头脑”和“不高兴”长大了。
“没头脑”成了一名工程师,“不高兴”成了一名演员。
他们的缺点不但没有改掉,这些缺点给他们造成了许多的麻烦。
在“仙人”的指点下,最后都重新回到了小时候,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有了改正的机会。
“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告诉我们,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有缺点和坏习惯要及时改正,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不然造成大错误就来不及了。
我们也要成为有好习惯的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一名有用的人。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范文8篇2今天我读了《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十分有趣。
其中,故事中的没头脑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没头脑是经常丢三落四,不高兴有个怪脾气,经常不高兴。
一天,他们遇见了一位神仙,把他们变成了大人。
没头脑成了一位建筑工程师,不高兴成了一位演员。
可是没过多久,就出了问题。
没头脑设计的三百层的少年宫,忘设计电梯了,没有电梯太不方便了,给大家带来了许多麻烦……读完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一年级的时候。
有一次,晚上我做作业,才发现作业忘带了。
我告诉了妈妈,妈妈和我一起去学校拿。
结果学校已经锁门了。
但能看见远处看大门家的灯还亮着,妈妈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一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465c36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7.png)
一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After immersing myself in the delightful pages of "No Brains and Always Angry" intended for first-grade readers, I was struck by the charming and thought-provoking narrative.It"s a tale that not only entertains with its humorous anecdotes but also imparts valuable lessons o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mpromise.在翻阅了一年级学生读物《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有趣篇章后,我不仅被其中幽默风趣的轶事所吸引,更对故事中关于情商和妥协重要性所传达的宝贵教训深感启发。
The protagonist, No Brains, is a lovable character who often finds himself in predicaments due to his lack of foresight, while Always Angry, his companion, struggles with controlling his temper.Their adventures serve as a mirror for young readers, reflecting the consequences of impulsive behavior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ing to get along with others.主角“没头脑”因其缺乏远见而常常陷入困境,而他的伙伴“不高兴”则在与自己易怒的性格作斗争。
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课反思
![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课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e3a296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c.png)
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课反思《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课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字数规定为不少于145万字。
要达成目标,就要指导学生读整本书。
读整本书,不是新鲜事物。
古人一直是用整本书当做教材教语文。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叶圣陶先生那代语文教育家们对此也有很好的实践与研究。
叶圣陶先生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写道: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不是说不需要指导),这就是略读。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这里的“略读”指的就是读整本书。
前言中还从版本指导、序目指导、参考书籍指导、阅读方法指导、问题指导等方面阐述了读整本书的方法。
不过,可能当时的教师对略读如何开展也是摸不着头脑,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情况并不理想。
现在,我们迎来了部编语文新教材。
可喜的是新版教材突出体现了大量阅读、整本书阅读的要求,整本书教学真正开始进入语文课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阅读整本书被称为课外阅读。
因为有了“课外”两字,所以课外阅读活动具体如何指导,很少有教师去研究。
此次的《没头脑和不高兴》是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此次的阅读教学也是我的一次摸索。
通过这次的“摸索”我有了以下几点看法:一、立足儿童,培养阅读习惯。
传统的小学课外阅读指导,通常是让学生在教室中或者图书馆里自由阅读,教师只是在面上稍加点拨或者与学生个别交流。
指导的目的、要求不说阙如,也是随意的。
而将整本书阅读纳入到语文课程中后,自然不能这样做了。
基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要求,指导小学生读整本书,教师应将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当作重中之重,并贯穿于整本书阅读指导之始终。
没有良好习惯的培养,其他都将沦为空谈。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3篇)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3d146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0.png)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没头脑和不高兴》是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世纪法国小城镇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位身份地位截然不同的年轻人——没头脑和不高兴。
两人因某种巧合相遇,并在一起度过了一段艰苦而不平凡的时光。
整个故事以轻松幽默的语调展开,作者以生动形象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向读者展示了这两个年轻人的性格特点。
没头脑是一个天真烂漫、乐观开朗、满怀爱心的年轻人,他热爱自然、崇尚简单的生活方式。
而不高兴则是一个被社会所抛弃和扭曲的人,他生活在贫困潦倒的环境中,对社会抱有深深的不满和失望。
故事的情节发展紧凑有趣,毫无冗余的叙述,使我完全沉浸在故事中,并随着主人公的遭遇和成长而产生共鸣。
故事散发出一种朴实而真挚的感情,让人感到温暖和愉悦。
在故事的结尾,知道了主人公们各自的结局,我不禁感慨万千。
通过本书,我感受到了莫泊桑善于描写人物的才华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力。
他通过这个小小的故事,反映了19世纪法国社会中的阶级固化、社会不公和人性的善恶之间的斗争。
同时也让我深思,人生的幸与不幸,并不仅仅取决于命运的安排,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选择。
《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寓意的短篇小说,作者通过对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社会的残酷和不公,以及人性中善恶之间的斗争。
这部小说以轻松幽默的语言和精湛的描写技巧,让我在阅读中得到了欢乐和启发。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二)《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一本我非常喜欢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和成长的故事。
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没头脑和不高兴,都是平凡的孩子,但他们通过一次意外的邂逅走到了一起,并踏上了一段奇妙的冒险之旅。
读完这本书,我被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深深吸引。
故事以悲伤和孤独作为开端,但最终却以友谊和勇气的力量取得了美好的结局。
没头脑是一个头脑简单的男孩,他总是受到同学们的欺负和排挤。
而不高兴则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女孩,她因为父母的离异而感到失落和痛苦。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及心得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及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1795d48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2.png)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及心得《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一本我非常喜欢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和成长的故事。
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没头脑和不高兴,都是平凡的孩子,但他们通过一次意外的邂逅走到了一起,并踏上了一段奇妙的冒险之旅。
读完这本书,我被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深深吸引。
故事以悲伤和孤独作为开端,但最终却以友谊和勇气的力量取得了美好的结局。
没头脑是一个头脑简单的男孩,他总是受到同学们的欺负和排挤。
而不高兴则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女孩,她因为父母的离异而感到失落和痛苦。
两个孩子都背负着沉重的包袱,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悲伤和困惑。
然而,在他们相遇的那一刻,他们彼此的友谊化解了彼此的痛苦。
他们一起经历了许多奇幻的冒险,也共同面对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通过这些冒险,他们逐渐学会了如何相互信任、支持和理解。
通过帮助彼此,他们共同成长,发现了内心的力量和勇气。
故事中的情节扣人心弦,有许多令人惊叹和感动的时刻。
尤其是当没头脑和不高兴面对困境时,他们总是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
这让我意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因为有朋友在身边,我们就能够相互扶持,勇敢面对挑战。
此外,我还被书中的细节描写吸引。
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每个场景和人物的细节,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例如,在他们穿越一片神秘的森林时,森林中的生物和植物都栩栩如生,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这本书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
它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和成长的方向。
有时候,我们会陷入自己的困境中,感到无助和失落。
但正如书中所展示的那样,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态度,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们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的来说,《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一本富有情感和智慧的小说。
它通过一个关于友谊和成长的故事,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
读完这本书,我意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和成长的方向。
我希望将来能够像书中的主人公那样,勇敢面对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及心得(二)《没头脑和不高兴》是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世纪法国小城镇的故事。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例文(2篇)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例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9b7e7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2.png)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例文期盼已久的寒假开始了,我又可以轻松而舒心的阅读各种书籍了。
今天,室外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我在温暖如春的家里,兴致勃勃的读完了任溶溶爷爷写的小说《没头脑和不高兴》。
书中描写的两位主人公“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所作所为令人捧腹大笑,也令人深思并引以为戒。
“没头脑”并非不聪明,而是做事马虎、丢三落四,缺乏认真细致和周到的考虑。
平日里,“没头脑”经常是找到了帽子丢了手套,找到了手套又丢了书包……没有个利索的时候。
仙人把它变成大人以后,他设计建造了一栋300层楼高的少年宫,上下楼竟然没有电梯!害得大家登楼如同登天一般,这个马虎真是祸国殃民;“不高兴”不是不会笑,而是固执任性,不愿意与别人协调配合,齐心协力的按规定做好每一件事,比如:在“武松打虎”的戏中,他扮演老虎,可是,不按照剧本的要求去演,武松总是打不死他,台下的观众急得直叫,浪费了大家许多宝贵的时间,真是损人不利己!读完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如: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养成好的习惯,做任何事情不马虎、不丢三落四,时刻做到头脑清醒,认真细致;主动与别人协调合作,只有团结才能产生更大的力量。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例文(2)《没头脑和不高兴》是法国著名作家让·保罗・申尼贝瑞(Jean-Paul Sartre)于1952年创作的一部小说。
这部小说以两个主要人物,就是书名所指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展现了人类存在的矛盾和孤独。
申尼贝瑞通过对普通人的生活和思考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社会现实中的虚无和存在主义的主题。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二战初期的法国,被纳粹占领的时期。
作者选择了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将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和困惑置于一个动荡和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下。
这种社会背景无疑更加凸显了主人公的无力和困顿。
小说以“没头脑”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
他是一个失去记忆的犹太人,被关在一个小房间里,被一位原本不相识的人送进了这个黑暗的地方。
他对自己的身份和来历一无所知,他无法回忆起自己的过去,也无法预测他的未来。
果洛藏族自治州第一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参考2语文S版
![果洛藏族自治州第一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参考2语文S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c1bb2b7f1922791788e8c8.png)
相机板书:外形特点 捕捉食物会变色
3.小组学习:读读9-15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
①出示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②出示11—12自然段,自读,说说你的感受。
2.出示生字词.①自由读。②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
5.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细读第一部分
小组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一、“合理取舍”精化指导。
新课标提倡“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厚厚的一本书对于二年级的孩子要用一节课来进行阅读指导,如果要面面俱到肯定是不可能的,势必要进行取舍。在自己读了书之后,我也进行了回忆,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几个小故事或几个情节罗列出来,再进行取舍.选取了一些生动有趣的,富有悬念的,或有教育意义的。从重点和趣味性着手,指引学生把握整本书的主要内容.
8. “十全十美”在文中对应的反义词是美中不足。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三、判断题。(共10题)
1。“shì yí”的汉字是“适宜”。(对)
2.作者认为鹭鸶的精巧之处在于每一处都很和谐.(对)
3.鹭鸶在中国是不常见的飞行动物。(错)
2.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
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指导朗读。
四.学习生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范文
“没头脑”和“不高兴”是出自于五年级语文S版第三课童话故事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童话故事形象地刻画了两个主要人物的做事特点,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加之本课属于略读课文,简单形象的事例,让学生迅速总结出了“没头脑”的做事特点是丢三落四,“不高兴”的做事特点是与别人相反叛逆。
课文诙谐幽默的语言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给语文课堂带来了阵阵欢笑。
本堂课是我执教的最最快乐的一堂课,原来孩子们的笑声竟然如此灿烂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课堂缺少了欢笑,学生在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机械的教学模式使得师生之间的感情逐渐变得僵硬、冷漠。
通过教学此课,让我深深体会到:充满欢声笑语的语文课堂,原来如此动人美丽
其次本节课的教学我巧妙地利用了字典工具书的作用,学生在自学自读时,运用字典解决不理解的字词,了解课文题目时,又让学生查阅字典中的最后部分,关于引号的作用,学生最终确定课题中的引号其作用是表示特殊的称谓。
今后的语文课堂应当让字典工具书更近地服务于学生,陪伴孩子们的语文学习。
再次体会本课的道理时,靳旭同学的回答引起了我的思索:“课文告诉我们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我问大家刚才的答案你们有疑问吗?孩子们没有做出反应,我接着靳旭的回答说:“同学们,课文是告诉我们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吗?人的习惯有很多,只养成一个就可以
吗?”同学们开始了议论,接着我又让学生充分地讨论了同学们应当养成哪些好的习惯。
同学们说得比较全面。
最后本堂课的快乐来自于一道拓展题,“如果让没头脑来扮作演员,不高兴来扮作建筑师,会有怎样的情形?”同学们的笑声洋溢在教室的每个角落。
冯佳琦说:“没头脑都把虎皮的衣服穿错了,尾巴也忘记穿好”鑫宇说:“不高兴设计的少年宫里边的指示牌全部方向相反,故意出错,因为他不高兴”我也补充说到:“不高兴设计的大楼,电梯是只能上去不能下来的”同学们更是哈哈大笑。
一节快乐的语文课堂,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也给我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启迪,感谢这节略读课文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