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八)
《中医临床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大全(一)
《中医临床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900题)1.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变化对自然界的影响结果来推论其对人体的影响,最符合中医学思维特点中的()A.比较B.演绎C.类比D.探讨E.以表知里2.患者耳聋耳鸣,应用补药后,该症状得愈或减轻,表明耳聋耳鸣是肾虚所致,此法运用了中医学思维特点中的()A.由果析因B.以表知里C.演绎D.类比E.探讨3.在临床实践中,如果难以辨别病症的虚实,可先投小剂量补剂或是泻下剂,根据患者的服药反应来辨明虚实,为正确的应用治疗提供依据,中医学思维称之为()A.演绎B.探讨C.比较D.由果析因E.以表知里4.“有诸内,必行诸外”高度概括了中医学思维特点中的()A.探讨B.类比C.以表知里D.由果析因E.演绎5.“对于一个疮疡的患者,不仅要看到邪毒局部侵入的情况,还要观察患者的舌脉和形体,考虑是否存在消渴的全身病变”,此法最符合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中的()A.天人合一B.人体是有机的整体C.人和自然相互关联D.辨证施护6.为全面展开对病人的护理,中医护理的核心是()A.对症护理B.辨病护理C.辨证施护D.异病同护7.最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要矛盾的病症的中医护理原则是()A.扶正B.驱邪C.同病异护D.急则治标8.阳热亢盛的实热证,应用“热者寒之”的方法,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应用“寒者热之”的方法,此法最符合中医护理原则中的()A.调整阴阳B.补其偏衰C.损其偏盛D.平补阴阳9.患者出现戴阳证,运用温热护理法,称之为()A.热因热用B.寒因寒用C.塞因塞用D.通因通用10.患者出现热厥证,运用寒凉护理法,称之为()A.寒因寒用B.热因热用C.塞因塞用D.通因通用11.中气不足,脾虚不运,所致的腹胀便秘,运用补中益气、温运脾阳的治法和护理,称之为()A.通因通用B.热因热用C.塞因塞用D.热因热用12.对于食滞所致的腹泻,不仅不能用止泻药,反而需要消导泻下以去其积滞,称之为()A.塞因塞用B.通因通用C.热因热用D.热因热用13.夏天人体肌肤疏泄,汗出较多,受风寒而外感时,用药上宜用辛凉、不能过用辛温,以防开泄太过,损伤津气,此种用药护理法最符合“三因”制宜中的()A.因时制宜B.因地制宜C.因人制宜D.因病制宜14.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这种说法高度概括了“三因”制宜中的()A.因地制宜B.因人制宜C.因病制宜D.因地制宜15.在用药护理上,成人用量大于儿童,同一个年龄,强壮的人比虚弱的人用量又稍大,此法最符合三因制宜中的()A.因病制宜B.因地制宜C.因地制宜D.因人制宜16.某些慢性疾病,常常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换时发作或是加重,如哮喘、痹病等,护理时则应该在气候或是季节交换的时候采取预防措施,最符合三因制宜中的()A.因人制宜B.因地制宜C.因时制宜D.因病制宜17.抽搐患者,在缓解期间应设法消除出现抽搐的原因,只有这样,患者才能彻底地痊愈,此种护理法,最符合“标本”治疗和护理中的()A.急则护标B.缓则护本C.标本同护D.护病求本18.《素问.气交变大论》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高度概括了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中的()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人和大自然息息相关C.辨证的原则D.整体治疗和护理19.用热性药治疗及取其温热护理法护理寒性病,中医称之为()A.寒者热之B.热因热用C.寒因寒用D.从治从护20.“从治从护法”不包括()A.寒者热之B.通因通用C.热因热用D.寒因寒用21、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A、肝B、心C、脾D、肺E肾22、《皇帝内经》要求习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傍人事”,说明了人与()有密切联系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外界环境D、风土人情E、社会治安23、某患者表现为“头痛,发热,四肢无力”,判断表现是()A、证B、症状C、病D、标E、本24、中医诊治疾病,在辨病辩证和对症治疗中,主要着眼于()A、证B、症C、病D、病因E、体征25、属于扶正原则的是()A、解表B、利水C、滋阴D、豁痰E、祛瘀26、属于祛邪原则的是()A、解表B、益气C、滋阴D、壮阳E、养血27、阳偏盛表现出的阳盛而阴相对未虚的实热证,采用的护理方法是(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寒因寒用D、热因热用E、通因通用28、不属于中医护理原则的是()A、扶正祛邪B、辨证施护C、三因制宜D、护病求本E、标本缓急29、用温补阳气的方法治疗护理虚寒证,称为()A、阳病治阴B、阴中求阳C、阳中求阴D、阴病治阳E、阳中求阳30、治疗护理脱肛、胃下垂不同病证均采取升提中气法,属于护理原则的()临床应用A、异病同治(护)B、同病异治(护)C、标本兼护D、寒因寒用E、通因通用3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原则的体现A、因时制宜B、因人制宜C、因病制宜D、三因制宜E、虚则补之32、“邪气盛”的病人适宜的治法是()A、扶正B、祛邪C、扶正与祛邪并用D、先扶正后祛邪E、先祛邪后扶正33、用寒凉方法护理热性病的护法是()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寒因寒用D、热因热用E、虚则补之34、阳热之体慎用温热护理法是()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缓则护其本D、先祛邪后扶正E、因人制宜35、属于逆护的是()A、寒者热之B、通因通用C、寒因寒用D、热因热用E、塞因塞用36、不属于反护的是()A、塞因塞用B、通因通用C、寒因寒用D、热因热用E、虚则补之37、关于辨证的描述,错误的是()A、通过四诊收集症状、体征等资料B、分析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C、分析邪正之间的关系D、概况、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E、仅分析疾病的原因病机38、就病变过程中矛盾主次关系言之,下列各项中有关标本的划分,错误的是()A、正气为本,邪气为标B、症状为本,病因为标C、先病为本,后病为标D、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39、主要采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治法的是()A、阴偏盛B、阴偏衰C、阳偏衰D、阴虚致阳亢E、阳虚致因盛40、寒因寒用使用于()A、实寒证B、虚寒证C、真热假寒证D、真寒假热证E、寒热错杂证41、热因热用使用于()A、实寒证B、虚寒证C、真热假寒证D、真寒假热证E、寒热错杂证42.气滞是指()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43.血瘀是指()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44.气肿是指()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45.气肿是指()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46.水臌是指()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47.护理人员应设法消除病室嘈杂之声不能超过()A80分贝B20分贝C60分贝D40分贝48.普通病室温度()A16~20℃B18~22℃C20~24℃D24~26℃E26~28℃49.病房的温度最好维持在()A30%-40%B40%-50%C50%-60%D60%-70%E70%-80%50.SARS发生于何年()A2001年春夏B2002年春夏C2003年春夏D2004年秋季E2005年51.1949年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 )A30岁B35岁C40岁D45岁E50岁52.1985年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A92岁B58岁C68岁D78岁E88岁53.病人出现头晕、目眩、手足发麻是以为()A心气不足B心血不足C肝气郁结D肝阴虚E肝阳虚54.“肝气舍于肾”,病人出现()A腰膝酸软B心气不足C尿频尿急D两肋胁痛E面色青紫55.皮疹,疹如粟米,摸之碍手,多见于()B麻疹C热毒内盛D肝旺实热E 阴虚内热56.“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出自于()A《灵枢·本神》B《内经》C《素问·阴阳阴象大论》.D《灵枢·百病始生篇》57.《外台秘要》说“女属阴,得气多郁”,明确指出因人施护应该注意到()A体质差异B性格差异C年龄差异D性别差异58.病人有头晕、目眩、手足发麻的症状,其原因为()A肝病传于心B肝病传于脾C肝受气于心D肝气舍于肾E肝病传于脾59.病人表现为两肋胀痛,少腹不适,病变经脉为()A手少阴心经B手太阴肺经C足厥阴肝经D足太阴脾经E足阳明大肠经60.除哪项外,病人面色均为黑色的是()A寒证B惊风C痛证D水饮E淤血61.痉证病人一般不会出现()A四肢抽搐B拘挛C颈项强直D角弓反张E皮肤干焦62.面色身背具黄,色黄而鲜明者,为( )A黄疸B阴黄C阳黄D萎黄63.观察舌象,舌尖有芒刺常提示()A心火亢盛B肝火亢盛C心胃火燔D胃肠湿热E气血两亏64.观察病人舌面光滑如镜面而无苔,则提示()A肠胃湿热B阴液亏损C热盛伤津D血虚无荣E胃气将绝65.病人呕吐物为酸臭且掺杂未消化的食物,多为()A胃寒宿食B胃虚宿食C胃热宿食D胃火宿食E胃气亏损66.出现白痞多为()A湿郁热盛B胃肠实热C心血不足D心火亢盛67.典型的半表半里病证表现是()A恶寒B发热C恶风D寒热往来E恶热68.患者出现午后发热,热度不甚高,五心烦热,常提示()A里热证B实热证C阴血亏虚D阴虚内热E气虚两亏69.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动静姿态及姿体动作,了解病性的寒热虚实,阴证和虚证常表现为()A患者卧时喜加衣被,或向火取暖喜热者B患者坐而俯首,气短懒言C患者卧时仰面伸足,常揭衣被,不欲进火者D患者卧时蜷缩成团,面常向里,精神萎靡不振者70.张某,女,78岁,近日出现坐而不得卧,卧则气逆喘促,舌质淡,舌苔白,脉迟缓。
《中医临床护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九
《中医临床护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九(E)1、胁痛的病位主要在A.心、肾B.肝、肾C.肝、脾D.心、肝E.肝、胆(B)2、失治、误治后,迁延不愈,易形成癥积或鼓胀的黄疸是A.阳黄B.阴黄C.急黄D.胆黄E.瘟黄(D)3、诊断黄疸的最主要依据是A.小便黄B.爪甲黄C.身黄D.目黄E.面黄(B)4、胁痛的病理因素以何者为先A.血瘀B.气滞C.湿热D.寒湿E.痰饮(D)5、患者,男,47岁。
咳唾引痛,但胸胁痛势较初期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咳逆气促喘息不能平卧,病侧肋间胀满,舌苔薄白腻,脉沉弦。
其证候是A.阴虚内热B.邪犯胸肺C.络气不和D.饮停胸胁E.阳虚水泛(A)6、黄疸与萎黄的鉴别要点是A.目黄与不黄B.身黄与不黄C.有无饮食不节史D.汗黄与不黄E.有无头昏倦怠(E)7、下列关于黄疸健康教育的内容,叙述错误的是A.调畅情志B.饮食宜营养丰富易消化C.起居有常,注意休息D.注意餐具消毒E.黄疸消退,立即停药(D)8、关于急黄护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密切观察黄疸的变化B.单人房间,注意隔离C.注意神志变化D.予以高蛋白饮食E.中药汤剂宜浓煎凉服(C)9、胁是指以下什么部位A.前胸部B.下腹部C.侧胸部D.左上腹部E.右上腹部(D)10、胁痛的基本病机是A.气滞血瘀B.肝郁气滞C.湿热内蕴D.肝络失和E.脾虚湿盛(A)11、下列不属于阴黄与阳黄鉴别要点的是A.小便黄与不黄B.起病缓急C.热证与寒证D.黄疸色泽鲜明与晦暗E.病程长短(E)12、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血鼓的临床特征A.脘腹坚满B.青筋显露C.痛如针刺D.面颈部赤丝血缕E.腹部如囊裹水(D)13、鼓胀的病位主要在A.心、肺、脾B.肺、脾、肾C.心、肝、脾D.肝、脾、肾E.心、肺、肾(B)14、鼓胀主要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A.尿路结石B.肝硬化腹水C.肾炎D.糖尿病E.肠梗阻(A)15、黄疸最主要的病理因素是A.湿邪B.热邪C.气滞D.血瘀E.寒邪(D)16、患者,男,52岁。
《中医临床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八)
中医临床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选择题1、下列经络的命名正确的是()。
A、手太阴心经B 、手阳明胃经C、足太阴脾经 D 、足太阳胆经2、足厥阴肝经的走向是()。
A、从足走头 B 、从胸走手C、从头走足D、从足走腹(胸)3、足阳明胃经的走向是()。
A、从足走头 B 、从胸走手C、从头走足D、从足走腹(胸)4、关于十二经脉的交接,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阴经与阳经多在四肢部交接 B 、阴经与阳经多在头面部交接C、阳经与阳经多在头面部交接D、阴经与阴经多在胸部交接5、手厥阴心包经与下列哪经相表里?()。
A、手阳明大肠B 、手少阴心经C、手太阳小肠经D、手少阳三焦经6、根据十二经脉的交搠规律,手太阴肺经与()经脉相交接。
A、手少阴心经 B 、手阳明大肠经C、足太阳膀胱经D 、手少阳三焦经7、手少阴心经与下列哪条经络相表里?()。
A、手阳明大肠B 、手厥阴心包经C、手太阳小肠经D 、手少阳三焦经8、下列腧穴对矫正胎位具有特殊治疗效果的是()。
A、足三里 B 、丰隆C、委中D、至阴9、常用于休克、虚脱、中暑、昏迷等急重证的穴位是()。
A、关元B 、十宣C 、人中 D 、印堂10、具有解表清热,退热作用的穴位是()A、大椎B 、血海C 、列缺 D 、三阴交11、在腹中部,脐旁开 2 寸的穴位是()。
A、上脘B 、中脘C 、天枢 D 、中极12、既有固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但不归属于十四经的是()。
A、经穴B 、阿是穴C、经外穴D、天应穴13、患者,陈某,于今日午后在烈日下劳作,突然晕厥,现送入我院。
医生诊断为中暑(暑厥)、根据上述病情,可选用的最佳穴位组是()。
A、关元、十宣B、十宣、人中C、人中、印堂 D 、印堂、关元14、对三阴交穴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胫骨内侧缘后方B 、小腿前侧C、足内踝尖上4D、足内踝尖上6 寸15、左右手寸关尺分侯脏腑,目前一般是()。
A、左手:脾胃、肺、肾,右手:心、肝胆、肾B、左手:心、脾胃、肾,右手:肺、肝胆、肾C、左手:肺、脾胃、肾,右手:心、肝胆、肾D、左手:脾胃、肺、肾,右手:心、肝胆、肾B1 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
中医临床护理试题及答案
中医临床护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中医四诊中,以下哪项是指舌头的大小、形态、颜色和舌苔的变化?A.望诊B.闻诊C.切诊D.问诊答案:A2.中医常用的脉象中,以下哪项是指脉搏是否缓数、有无弦劲等?A.浮脉B.沉脉C.细脉D.滑脉答案:C3.中医临床中,以下哪项是指通过询问患者症状来判断疾病?A.望诊B.闻诊D.问诊答案:D4.中医四诊中,以下哪项是指通过听声音来判断疾病?A.望诊B.闻诊C.切诊D.问诊答案:B5.中医常用的脉象中,以下哪项是指脉搏是否沉缓、有无浮数等?A.浮脉B.沉脉C.细脉D.滑脉答案:B二、判断题1.中医理论认为,人的体质是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不受后天环境影响。
B.错答案:B2.中医中的“寒证”常见病症包括感冒、腹泻等。
A.对B.错答案:A3.中医治疗疾病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确定治疗方法。
A.对B.错答案:A4.中医治疗疾病强调“寒热平衡”,即通过调节身体寒热状态来治疗疾病。
A.对B.错答案:A5.中医理论中的“气血不足”常见病症包括无力、疲劳等。
B.错答案:A三、简答题1.中医中的“气”和“血”分别代表什么?答:中医中的“气”指的是人体内的生命能量,控制着人体的运动和代谢;“血”是指人体内的液体物质,运输养分和氧气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2.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有哪些?答: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中医食疗等。
3.中医四诊中的“望诊”和“切诊”分别是指什么?答:中医四诊中的“望诊”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外部表现,如面色、舌质等来判断疾病;“切诊”是指通过对患者脉搏的触摸和判断来判断疾病。
四、综合题请根据以下情景,回答问题。
李先生在中医诊所接受治疗,他主要症状为头痛、咳嗽和口干舌燥。
医生进行了中医四诊,发现他的舌头偏红,舌苔黄而干燥,脉搏细弱。
根据此情况,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所描述的症状和舌象,李先生可能属于中医的哪种体质类型?答:根据舌头偏红、舌苔黄而干燥等情况,李先生可能属于中医的“热证”体质类型。
《中医临床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十一)
护理学专业 20XX年级《中医临床护理学》期中考试(B)考试时间:20XX年10月25日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8题为A1型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
1. 泄泻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 腹痛肠鸣,攻窜不止B. 脘腹胀满,得矢气后痛减C. 腹痛,纳呆D.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E. 大便粪质稀糖,次数增多2.中风中经络急性期指的是A.发病2周以内 B.发病3周以内 C.发病4周以内D.发病6周以内 E.发病8周以内3. 提出“无虚不作眩”的医家是A.张仲景 B.朱丹溪 C.虞抟 D.张景岳 E.王清任4.“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出自于A.《素问·咳论》B.《景岳全书·咳嗽》C.《河间六书·咳嗽》D.《一门法律》E.《诸病源候论·咳嗽》5.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胃痛与泄泻共同的发病原因A. 外邪侵袭B. 情志失调C. 饮食所伤D. 脾胃虚弱E. 肾阳虚衰6. 胸痹必备的理化检查项目是A.心电图 B.心血流图 C.心功能测定 D.超声造影 E.运动功能试验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眩晕患者自我调控、制怒的方法是A.转移法 B.等待法 C.躲避法 D.释放法 E.理智制怒法8. 胃痛最主要的发病因素是A.寒邪 B.湿邪 C.风邪 D.热邪 E.燥邪9—12题为A2型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
9. 患者,经常感冒,反复不愈。
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楚倦怠,咳嗽,咯痰无力,舌苔淡白,脉浮无力。
适合该患的饮食护理是A.热稀粥 B.生姜红糖茶 C.西瓜汁 D.鲜芦根煎汤 E.黄芪大枣粥10. 患者与家人生气后,感觉脘腹胀闷疼痛,痛引胸胁、少腹,嗳气、矢气后疼痛减轻,苔薄,脉弦。
其护治法则为A.滋阴益胃 B.活血化瘀 C.温胃散寒 D. 疏肝理气 E.疏肝泻热11. 患者,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中医临床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七)
《中医临床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二、填空题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
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B、张仲景C、华佗D、叶天士四、简答题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四、简答题1、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②重视食疗③生活起居④饮食护理⑤精神调养⑥老年人的护理⑦投药护理⑧护理操作技术:首创细葱管进行导尿。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1)对饮食宜忌做了详细的说明,对中医临床饮食调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做好生活起居护理,顺应四时气候,避免疾病的发生。
(3)重视情志护理,认为情志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诱发或加重疾病。
《中医临床护理学》测试题及答案四
《中医临床护理学》测试题及答案四1、人体之精分藏于五脏,但主要贮藏于(E)A.肝B.心C.脾D.肺E.肾2、人体中活力很强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是(B)A.精B.气C.血D.津E.液3、一身之气的生成与哪组脏腑的关系最为密切(C)A.心肝脾B.心肺肾C.脾肺肾D.肝脾肾E.心脾肾4、人体之气的运动称作(A)A.气机B.气化C.升降出入D.气机调畅E.阴阳转化5、维持人体相对恒定的体温,属于气的哪项功能(B)A.推动B.温煦C.凉润D.防御E.中介6、人体生长发育迟缓,责之于气的哪项功能减退(C)A.凉润B.中介C.推动D.防御E.固摄7、控制人体体液有规律地排泄和分泌,属于气的哪项功能(E)A.推动B.温煦C.凉润D.防御E.以上都不是8、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A)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9、对血运和呼吸运动均有推动作用的是(B)A.心气B.宗气C.脾气D.卫气E.营气10、称为水谷之悍气的是(E)A.谷气B.清气C.宗气D.营气E.卫气11、逸出脉外的血称为(C)A.血府B.瘀血C.离经之血D.坏血E.以上都不是12、具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功能的是(C)A.脾B.心C.脉D.气E.三焦13、在津液的生成中,最为密切相关的脏腑是(B)A.脾肺B.脾胃C.脾肾D.肠胃E.肺肾14、对津液输布代谢的影响最为重要的腑是(E)A.胃B.小肠C.膀胱D.大肠E.三焦15、布散于体表,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的是(D)A.气B.水C.精D.津E.液16、与津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哪一组脏腑(C)A.心肝脾B.心肺肾C.脾肺肾D.肝脾肾E.心脾肾17、称为“形之主”的是(B)A.精B.神C.气D.血E.脏18、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功能,说明了气与血之间的什么关系(B)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养气19、“吐下之余,定无完气”说明哪一项病理变化(E)A.气血两虚B.气随血脱C.气不化水D.气不摄血E.气随津脱20、“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说明哪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D)A.气与津液B.气与血C.血液与精D.血液与津液E.以上都不是21、血虚引起气虚病变的理论根据是(D)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为血帅D.血能养气E.血能载气22、患者,年老体弱,少气声低,小便清长,尿次频数,甚至有余沥不尽,夜间尤,证属(C)A.气失凉润B.气失防卫C.气失固摄D.气失温煦E.气失感传23、患者,半月前下肢创伤大出血,经手术治疗后,精神疲惫,失眠多梦,健忘,证属(B)A.血不养气B.血不化神C.血不濡筋D.血不载气E.以上都不是24、患者,下肢浮肿两月余。
中医护理学练习题库(附答案)
中医护理学练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咳血患者见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咯血,血色鲜红,颧红,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
治疗应选用哪种方药( )A、泻白散合参蛤散B、桑杏汤C、龙胆泻肝汤D、百合固金汤加减正确答案:D2、既能疏肝理气,又能调经止痛的药物是( )A、香附B、香橼C、佛手D、青皮正确答案:A3、五脏有五华,则肺之华是( )A、毛B、发C、唇D、爪正确答案:A4、麻黄汤主要用于治疗以下哪种情况的喘证患者( )A、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苔厚腻色白,脉滑B、喘息气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兼有头痛,无汗,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C、喘咳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煽,咳而不爽,吐痰粘稠,伴形寒,身热,烦闷,口渴,舌苔薄白或黄,舌边红,脉浮数或滑D、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稠色黄,或夹血色,伴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尿赤,苔黄或腻,脉滑数正确答案:B5、能消结散肿,适用于阳证肿疡、肛门周围痈疽的膏剂是( )A、金黄膏B、太乙膏C、阳和解凝膏D、黄芩油膏正确答案:A6、鼻衄,或兼齿衄,血色鲜红,口渴欲饮,口干秽臭,烦躁,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属于鼻衄何种证型( )A、血亏虚B、胃热炽盛C、肝火上炎D、热邪犯肺正确答案:B7、某锁肛痔患者,证见:肛门坠胀,便次增多,大便带血,色泽暗红,夹有粘液,便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内治法可选方( )A、四君子汤和增液汤加减B、托里消毒散加减C、槐角地榆丸加减D、桃花四物汤和失笑散加减正确答案:C8、滋肾育胎丸适用于胎漏、胎动不安哪种证候( )A、血虚B、血瘀C、肾虚D、血热正确答案:C9、小儿病因特点,不常见的是( )A、外感因素、乳食因素B、先天因素、情志因素C、物理因素D、意外因素正确答案:C10、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A、暑邪B、寒邪C、燥邪D、风邪正确答案:C11、无排卵型功血最常见的症状是( )A、贫血B、子宫不规则出血C、月经周期紊乱D、经期长短不一正确答案:B12、滑数脉多见于( )A、肝气郁结证B、痰热内蕴证C、肝阳上亢证D、阴虚内热证正确答案:B13、1~2周岁正常头围值是( )A、46~48cmB、50~55cmC、56~58cmD、40~42cm正确答案:A14、下列哪项不是黄疸病的主症重要依据( )A、身黄B、爪甲黄C、小便黄D、目黄正确答案:B15、胃痛症见胀痛,痛连两胁,每因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苔多薄白,脉弦。
中医护理学测试题+参考答案
中医护理学测试题+参考答案1、以下哪项不是胸痹与胃脘痛的鉴别要点( )A、伴随症状B、疼痛部位C、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是否缓解D、有无胃肠道症状答案:C2、黄疸初起目睛发黄,迅速至全身,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口干苦,小便黄赤、短少,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应采取哪种治疗方法( )A、利湿化浊,清热退黄B、清热利湿通腑C、清热解毒,凉血开窍D、温中化湿,健脾和胃答案:B3、舌质红,苔黄腻,多见于( )A、阴虚火旺B、湿热内蕴C、里热炽盛D、寒湿阻滞答案:B4、患者面赤身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宁,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
此属( )A、里实热证B、里虚热证C、表热证D、戴阳证答案:A5、臁疮治疗的关键在( )A、益气活血、清热解毒B、清热利湿、益气活血C、益气活血、去瘀生新D、和营解毒、清热利湿答案:B6、消渴的主要病变脏腑是( )A、肝脾肾B、肺肝肾C、肺胃肾D、心脾肾答案:C7、血热妄行所致肌衄常选用哪种方药治疗( )A、小蓟饮子B、茜根散C、犀角地黄汤D、归脾汤答案:C8、三阴交位于( )A、外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B、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C、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D、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答案:B9、十二经脉中凡属六脏及循环于肢体内侧的经脉为( )A、任脉B、阴经C、足太阴经D、阳经答案:B10、“纯阳之体”是哪本书的观点?( )A、《内经》B、《金匮要略》C、《小儿药证直诀》D、《颅囟经》答案:D11、木香的功效是( )A、温中止呕B、调经止痛C、行气止痛D、纳气平喘答案:C12、崩漏的治疗,应本着()的原则( )A、治崩三法B、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C、辨证论治D、补气摄血答案:B13、直肠癌确诊的检查方法是( )A、纤维肠镜+组织病理检查B、肛门指检C、CTD、大便隐血试验答案:A14、脱疽病人在已溃期的护理中应注意( )A、将患肢放平B、将患肢下垂,取舒适位C、将患肢适当抬高D、将患肢抬高5~10度答案:A15、吐血之胃热壅盛证应选用哪种方药( )A、地榆散或槐角丸加减B、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C、龙胆泻肝汤加减D、归脾汤加减答案:B16、下列哪种复位方法恢复了骨的正常解剖关系( )A、手法复位B、解剖复位C、切开复位D、功能复位答案:B17、以下哪一症状是麻疹特有的( )A、鼻塞流涕B、口腔黏膜斑费科氏斑C、咳嗽咽痛D、发热恶寒答案:B18、既能化湿行气又能安胎的药物是( )A、苍术B、厚朴C、砂仁D、藿香答案:C19、崩漏的诊断依据是( )A、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严重紊乱B、经血非时暴下不止C、经血淋漓不断D、崩与漏交替出现答案:A20、具有清营解毒,透热养阴功用的方剂是( )A、清营汤B、犀角地黄汤C、紫雪丹D、竹叶石膏汤答案:A21、治疗气虚感冒方药是( )A、银翘散B、参苏饮C、新加香薷饮D、荆防败毒散答案:B22、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阴道少量流血者,应诊断为( )A、胎动不安B、堕胎C、妊娠腹痛D、胎漏答案:A23、喘咳日久,动则气喘尤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腰酸肢冷,汗出心悸,苔腻,脉沉弱。
中医护理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中医护理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1、“水火既济”指的是:A、脾肾关系B、肝脾关系C、肺肝关系D、心肺关系E、心肾关系答案:E2、金的子行为:A、水B、木C、土D、火E、金答案:A3、患者出现午后发热,热度不甚高,五心烦热,常提示A、阴血亏虚B、里热证C、阴虚内热D、实热证E、气虚两亏答案:C4、五脏关系中主要体现在气血方面的两脏是:A、脾与肾B、心与肺C、肺与脾D、心与肾E、肺与肾答案:B5、当针体与皮肤呈45°角左右倾斜刺入皮肤,称为()A、沿皮刺B、横刺C、直刺D、平刺E、斜刺答案:E6、脉来弦涩,多属A、气滞血瘀B、气血两亏C、表证D、阴虚答案:A7、肾的华为:A、毛B、爪C、唇D、发E、面答案:D8、病人午后潮热,伴有谵语,腹满胀硬不大便者,多属于A、阴虚发热B、湿温病C、阳明腑实D、气阴两虚E、气虚发热答案:C9、“后天之本”是指A、肝B、心C、肺D、肾E、脾答案:E10、若患者形体肥胖,肤白无华,伴精神不振,常为A、肾精不足B、阴精亏需C、阳气不足D、浮阳上越答案:C11、病情变化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护理中首先要注意A、夜间病情变化B、晚上按时就寝C、夜间防寒D、夜间防暑E、睡前活动锻炼答案:A12、属于“水”的是:A、目B、鼻C、耳D、口E、舌答案:C13、“生之本” 指的是:A、脾B、肾C、心D、肝E、肺答案:C14、称为娇脏的是:A、肝B、肺C、脾D、心E、肾答案:B15、其华在爪的是:A、脾B、肝C、肾D、肺E、心答案:B16、五脏分阴阳,则肺的阴阳属性是:A、阳中之阴B、阴中之至阴C、阴中之阳D、阳中之阳E、阴中之阴答案:A17、除哪项外,病人面色均为黑色的是A、惊风B、痛证C、淤血D、寒证E、水饮答案:A18、病人呕吐物为酸臭且掺杂未消化的食物,多为A、胃火宿食B、胃寒宿食C、胃虚宿食D、胃气亏损E、胃热宿食答案:E19、与气的生成关系密切的是A、肺与肝B、肺与脾C、脾与肝D、心于肾E、心与肺答案:B20、“中精之腑”指的是:A、大肠B、小肠C、膀胱D、胃E、胆答案:E21、肾在志为:C、怒D、喜E、思答案:B22、说明对立制约的是:A、重阴必阳,重阳必阴B、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C、阴在内,阳之守也D、动极镇之以静E、阳胜则阴病答案:D23、望小儿指纹中,下列哪项属于病情较轻的情况?()A、脉络显于风关B、脉络达于命关C、透关射甲D、脉络达于气关答案:A24、肺在体为:A、骨B、脉C、肉D、皮E、筋答案:D25、“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属于:A、相乘B、母病及子C、相侮D、制化E、子病犯母答案:A26、主四肢的脏是:A、脾D、肾E、心答案:A27、恐胜:A、恐B、怒C、喜D、悲E、思答案:C28、“先天之本”是指:A、心B、脾C、肺D、肝E、肾答案:E29、与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是:A、脾B、肝C、肾D、肺E、心答案:C30、与脑的功能活动关系密切的是:A、肺、脾、肾B、心、肝、脾C、肺、肝、肾D、肝、脾、肾E、心、肝、肾答案:E31、寒邪的致病特点是:A、易于动血B、易伤阳气C、其性升散,易耗气伤津D、易于伤肺E、为病缠绵维愈答案:B32、“水”的特性是:A、稼稿B、曲直C、从革D、炎上E、润下答案:E33、随着一天阴阳之气的变化,一般病人在何时病情最安定A、上午B、前半夜C、后半夜D、下午E、整夜答案:A34、三焦的生理功能是:A、通行元气B、传化水谷C、化生精气D、调畅气机E、以上均非答案:A35、成都、重庆等地由于湿气比较重,人们多食辣椒、花椒以除湿,最符合三因制宜中的A、因时制宜B、因病制宜C、因地制宜D、因人制宜答案:C36、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是A、辩证施护B、辨病施护C、整体观念和辨病施护D、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E、整体观念答案:D37、“受盛之官”指:A、胆B、大肠C、小肠D、膀胱E、胃答案:C38、“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出自于A、《灵枢·本神》B、《素问·阴阳阴象大论》C、《内经》D、《灵枢·百病始生篇》答案:A39、疠气的致病特点是:A、易伤津耗气B、高热持续不退C、病情重,预后差D、传染性强E、扰动心神答案:D40、与血液运行关系最密切的是:A、肺B、脾C、肾D、心E、肝答案:D41、滞针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A、患者体位不适或改变体位B、精神紧张C、留针时间过长D、毫针刺入肌腱E、行针捻转角度过大答案:A42、五脏阴阳的根本是:A、心阴与心阳B、脾阴与脾阳C、肝阴与肝阳D、肾阴与肾阳E、以上均非答案:D43、称为刚脏的是:A、肺B、肾C、脾D、肝E、心答案:D44、中医学“证”的概念是:A、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C、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D、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E、疾病的症状与体征答案:C45、气陷病机,主要是指:A、气虚无力升举,脏腑位置下垂B、气机不畅,流通受阻,脏腑功能障碍C、气的出入异常,或闭阻,或外散D、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上E、元气耗损,脏腑功能衰退,抗病力下降答案:A46、针刺得气的异常感觉是()A、胀B、重C、酸D、麻E、痛答案:E47、“气之根”是指:A、肾B、肺C、肝D、脾E、心答案:A48、以下哪项不是拔罐的治疗作用()A、祛风散寒B、解毒杀虫C、行气活血D、消肿止痛E、通经活络答案:B49、手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A、从足走头B、从足走腹C、从手走头D、从头走足E、从胸走手答案:E50、“阴脉之海”是:A、任脉B、冲脉C、阴阳维脉D、督脉E、带脉答案:A51、阴偏胜所致证候是:A、寒热错杂B、虚热证C、虚寒证D、实寒证E、实热证答案:D52、阴阳是:A、古代的两点论B、一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C、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D、矛盾E、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答案:C53、煎煮时需要烊化的中药是()A、红花B、大黄C、麻黄D、人参E、阿胶答案:E54、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府的是:A、肝B、胆C、髓D、女子胞E、脑答案:B55、下列哪项是由东汉名医华佗所创,用以强身健体A、太极拳B、气功C、药功D、五禽戏E、八卦答案:D56、典型的半表半里病证表现是A、发热B、恶寒C、恶热D、寒热往来E、恶风答案:D57、一风湿患者,舌象由舌淡苔薄白变为舌红苔黄厚而干,说明A、病位转浅B、病情恶化C、病退好转D、病情进展E、病位转深答案:D58、“邪气盛”的病人适宜的治法是A、先祛邪后扶正B、扶正C、祛邪D、先扶正后祛邪E、扶正与祛邪并用答案:C59、“髓海”指:A、髓B、女子胞C、骨D、脉E、脑答案:E60、补益类药物的服药时间()A、饭中B、饭前C、下午D、饭后答案:B61、气虚病人,因气不摄血而引起大出血,护理人员应配合医生进行止血。
《中医临床护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五
《中医临床护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五(心脑病症)1、以下哪个药物使用不当可引起心悸?(D)A.人参B.佳枝C.熟地D.附子E.炙甘草2、下列哪项为心阳不振型心悸的主症之一(E)A.心烦失眠B.食少纳呆C.浮肿尿少D.胸脘痞闷E.形寒肢冷3、振奋心阳,化气行水适用于下列哪个证型之心悸(A)A.水饮凌心B.心阳不振C.心血瘀阻D.心血不足E.痰火扰心4、怔忡时作,气短无力,面色无华,头晕倦怠,不思饮食,大便溏,舌淡,脉细弱。
其最佳治法是(C)A.滋阴养血,益气安神B.清热化痰,宁心安神C.补血养心,益气安神D.滋阴清火,养心安神E.温肾补阳,安神定悸5、下列哪项不是胸痹的病因(B)A.寒邪内侵B.先天遗传C.饮食不当D.情志失调E.年老体虚6、胸痹与真心痛的不同点主要在于(A)A.病情程度不同B.虚实属性不同C.寒热病性不同D.病程长短不同E.好发年龄不同7、胸痹虚证主要责之哪些脏腑的亏虚(D)A.心肾B.心脾肺C.心肝肾D.心脾肝肾E.心脾肾8、下列哪项不是胸痹标实的主要病机(D)A.血瘀B.痰浊C.寒凝D.水湿E.气滞9、胸痹心痛之疼痛以胸骨后或心前区发作性闷痛为主,一般不会呈现(B)A.灼痛B.跳痛C.绞痛D.刺痛E.隐痛10、李某,女,52岁,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正值正月来诊。
症见心痛如绞,手足厥冷,冷汗出,心悸气短,苔薄白,脉微。
本病治法为(E)A.祛寒活血;宣痹通阳B.疏调气机,和血舒脉C.通阳泄浊,豁痰开窍D.活血化瘀,通脉止痛E.温振心阳,回阳救逆11、胸痹可放射到(ABCD)A.肩背B.咽喉C.胃脘部D.左上臂内侧E.左侧头部12、胸痹发作的诱因主要有(ABCD)A.劳累B.饱餐C.寒冷D.情绪激动E.工作13、真心痛的临床表现包括(ABCDE)A.心胸猝然剧痛B.持续时间较长C.脉微细或结代D.四肢厥冷E.冷汗淋漓14、下列哪项不是眩晕瘀血阻窍证的主要症准(D)A.头痛固定B.唇舌紫暗C.舌有瘀斑D.面色少华E.脉象细涩15、元代朱丹溪提出“无()不作眩”(E)A.风B.火C.气D.虚E.痰16、眩晕的病位在于(C)A.心B.肝C.脑D.肾E.三焦17、患者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中医临床护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三
《中医临床护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三1、在一个时期引起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的感冒,称为(D)A.伤风B.冒风C.冒寒D.时行感冒E.重伤风2、感冒的预防关键在于(C)A.常进补B.多穿衣C.增强体质D.免疲劳E.多休息3、下列哪项为治感冒之忌(E)A.热粥,热米汤B.微汗出C.饮食清淡D.温被取汗E.生冷油腻4、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口不渴,鼻塞,流清涕,咳嗽,痰清稀,证属(A)A.风寒感冒B.风热感冒C.风燥感冒D.暑湿感冒E.阴虚感冒5、郑某,男,22岁。
恶寒甚,发热轻,自汗出,头身疼痛,鼻塞,咳嗽痰白,声低息短,倦怠乏力,舌质淡,苔白,脉浮无力。
该病人的证候属于(C)A.风寒感冒B.风热感冒C.气虚感冒D.暑湿感冒E.阴虚感冒6、下列关于哮证饮食护理的叙述,错误的是(C)A.避免食用一切发物B.发作期宜食流质或半流质C.限制饮水D.禁止吸烟、喝酒E.少量多餐,勿过饱7、下列哪项不是寒哮的主症(E)A.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B.胸膈满闷如塞C.痰少咯吐不爽D.形寒怕冷E.苔黄腻,脉弦滑8、下列关于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错误的是(E)A.渴与不渴B.恶寒发热的轻重C.咽喉红肿疼痛与否D.舌苔黄与白E.脉象浮与不浮9、哮证缓解期,应着重调理的脏腑是(C)A.肝脾肾B.心肝脾C.肺脾肾D.心脾肾E.肝脾心10、下列哪项不属肺气郁痹的特征(B)A.每因情志刺激而诱发B.呼吸深长C.气憋D.咽中如窒E.精神抑郁11、喘证护理评估的首要内容是评估(A)A.虚实B.寒热C.表里D.气血E.阴阳12、喘证的主要临床特征是(B)A.鼻翼煽动B.呼吸困难C.张口抬肩D.喉中痰鸣E.喷嚏流涕13、哮喘发作时的体位要求是(D)A.截石位B.侧卧位C.膝胸位D.半卧位E.仰卧位14、患者,男,72岁。
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极易感冒,舌质淡红,脉软弱。
其证属喘证之(C)A.虚喘,喘脱B.虚喘,肾虚C.虚喘,肺虚D.实喘,风寒袭肺E.实喘,表寒里热15、患者,女,66岁。
《中医临床护理学》测试题及答案八
《中医临床护理学》测试题及答案八(C)1、胃痛是由于哪些脏腑功能失调造成的A.肺肝肾B.心肝肾C.胃肝脾D.脾肝肾E.肺脾肝(E)2、下列哪项不是胃痛病的病因A.感受外邪B.饮食所伤C.情志抑郁D.脾胃虚弱E.房劳过度(B)3、因情志所伤引起的胃痛,和情绪关系密切可能是下列哪种疼痛A.刺痛B.胀痛C.灼痛D.隐痛E.冷痛(B)4、下列哪项是胃痛与肝关系密切的表现A.刺痛B.胀痛C.灼痛D.隐痛E.冷痛(A)5、因寒邪犯胃引起胃痛年主要表现的疼痛是A.冷痛拒按而喜温B.胀痛引两胁C.冷痛喜温喜按D.刺痛固定不移E.灼痛隐隐(C)6、因脾胃虚寒引起胃痛的主要表现的疼痛是A.冷痛拒按而喜温B.胀痛引两胁C.冷痛喜温喜按D.刺痛固定不移E.灼痛隐隐(E)7、因胃阴不足引起胃痛的主要表现的疼痛是A.冷痛拒按而喜温B.胀痛引两胁C.冷痛喜温喜按D.刺痛固定不移E.灼痛隐隐(C)8、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其主要病机是A.夏令暑湿浊气,动扰胃腑B.食滞内阻,传导失司C.肝气郁结,日久化热D.肝气不疏,横逆犯胃E.胃阴不足, 胃失濡润(E)9、胃痛日久,痛如针刺,痛有定处,疼痛拒按,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呕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辨证A.寒邪客胃B.饮食停滞C.胃阴亏虚D.肝气犯胃E.瘀血阻滞(C)10、泄泻是由于哪脏腑功能失调造成的A.肺B.肝C.脾D.肾E.心(E)11、下列哪项不是泄泻病的病因A.感受外邪B.饮食所伤C.情志失调D.体虚久病E.房劳过度(D)12、因稍有饮食不慎或稍进油腻食物引起的泄泻,是下列哪种A.寒湿泄泻B.湿热泄泻C.食滞胃肠D.脾胃虚弱E.肾阳虚衰(A)13、下列哪能项是泄泻与肝关系密切的表现A.平素多见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即泻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E)14、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泄泻的治疗原则A.消食导滞B.清热利湿C.芳香化湿,疏表散寒D.健脾益气,化湿止泻E.清热解毒利湿,调气行血导滞(B)15、因湿热引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C)16、因食滞胃肠引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D)17、因脾胃虚寒引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D)18、因脾胃虚弱引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E)19、因肾阳虚衰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A)20、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纳呆脘闷,腹痛肠鸣,兼恶寒,发热,头痛,肢体痠痛,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
《中医临床护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一
《中医临床护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一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方法的医家是(A)A.叶天士B.张仲景C.吴鞠通D.汪宏E.吴又可2、下列哪项不属于问诊中个人生活史的内容(D)A.生活经历B.精神情志C.饮食嗜好D.素体健康状况E.起居3、下列何项不是脱汗症状(A)A.寒战B.冷汗淋漓C.面色苍白D.肢厥脉微E.呼吸气微4、肝郁气滞胸胁疼痛的特点是(C)A.隐痛B.绞痛C.胀痛D.灼痛E.重痛5、肾阳不足所致腰痛的特点为(B)A.隐隐作痛B.冷痛绵绵不休C.重痛活动受限D.痛处游走不定E.刺痛固定不移6、下述何项不是由肾气不足所致(C)A.小便失禁B.小便频数C.小便涩痛D.小便余沥不尽E.遗尿7、壮热的病机为(A)A.里热亢盛B.湿遏热伏C.阴虚阳亢D.虚阳浮越E.气虚8、下列哪项不是得神的表现(C)A.目光精彩B.神志清楚C.颧赤如妆D.形丰色荣E.呼吸调匀9、下列哪一种舌象为正常舌(B)A.红舌B.淡红舌C.淡白舌D.紫舌E.青舌10、阴虚火旺的舌象可见(B)A.舌红苔黄燥B.舌红少苔C.舌红苔黄腻D.舌红苔白E.舌淡红无苔11、舌淡白不胖较嫩而有齿痕多提示(D)A.阴虚B.阳虚C.气虚D.血虚E.精亏12、邪热亢盛可见(A)A.舌红苔黄燥B.舌红降少苔C.舌红胖苔黄腻D.舌红苔白E.舌淡苔白13、下列表现中不属卫分证的是(A)A.咳喘胸闷B.咽喉疼痛C.发热恶风D.口干微渴E.舌边尖红14、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意义应除外下列哪项(B)A.归类温病病变中的不同证候B.阐明各种温热病的感邪途径C.揭示温病病情的浅深与轻重D.说明温病过程中的传变规律E.指导临床立法处方以及用药15、识别温病气分证的主要依据是壮热而(E)A.腹痛便秘B.胸闷气粗C.咳嗽气喘D.头痛心烦E.口渴苔黄16、下列哪项是营分证的病机特点(D)A.热在心肝,伤阴动血B.热在营阴,阴液耗伤C.热灼营阴,耗血动风D.热灼营阴,心神被扰E.热在心营,伤阴动风17、下列哪项是温病热入营分“口干反不甚渴”的机理(C)A.津液耗伤不甚B.津液逐渐恢复C.热蒸营阴上潮D.邪热迫血妄行E.邪热逐渐衰退18、下列哪项是血分证的病机特点(C)A.热甚灼伤津液B.热炽劫营伤血C.动血动风耗阴D.热甚伤津耗气E.阴虚阳热内扰19、“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劳逸相结合”是属于下列哪一项的内容(C)A.药物预防B.加强锻炼C.起居有度D.调摄情志E.既病防变20、“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体现了下列哪项护理原则(E)A.未病先防B.护病求本C.同病异治D .异病同治E.既病防变21、气虚病人,因气不摄血而引起大出血,护理人员应配合医生进行止血。
《中医临床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四)
《中医临床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401、能使血液不逸出于脉外的气的: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402、临床出现自汗多尿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403、易于感冒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404、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是: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405、主管脏腑功能活动是气的: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406、精血转化依靠气的: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407、精气血津液之间相互转化依靠气的: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408、肾所藏之气是指:A:宗气B:水谷之气C:营气D:精气E:元气409、三焦所通行的气是:A:宗气B:水谷之气C:营气D:精气E:元气410、脉内的气是指: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411、脉外之气是指: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412、胸中之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以上均非413、宗气是:A:藏于肾中之气B:积于胸中之气C:吸入肺中之气D:行于脉外之气E:行于脉中之气414、卫气是:A:藏于肾中之气B:积于胸中之气C:吸入肺中之气D:行于脉外之气E:行于脉中之气414、脉内之气是:B:宗气C:营气D:卫气E:以上均非415、脾肺共同化生的气是:A:宗气B:水谷之气C:卫气D:精气E:营气416、肺所宣发的气是:A:宗气B:水谷之气C:卫气D:精气E:营气417、生化血液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418、推动心脏搏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419、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关系到:A:元气的生成B:宗气的生成C:营气的生成D:卫气的生成E:以上均非420、贯心脉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421、推动生长发育的气是:A:元气B:宗气D:卫气E:中气422、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有关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以上均非423、治疗血虚时配伍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养气424、“气随血脱”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养气425、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以上均非426、“夺血者无汗”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津血同源427、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以上均非428、分布于下肢内侧后缘的是:A:足少阴肾经B:足厥阴肝经C:足阳明胃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太阴脾经429、分布于下肢外侧后缘的是:A:足少阴肾经B:足厥B阴肝经C:足阳明胃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太阴脾经430、具有调节汗孔开合作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以上均非431、分布于下肢内侧前缘的是:A:足少阴肾经B:足厥阴肝经C:足阳明胃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太阴脾经432、分布于下肢内侧中线的是:A:足少阴肾经B:足厥阴肝经C:足阳明胃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太阴脾经433、具有行气血作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以上均非434、足三阳经的走向是:A:从脏走手B:从手走头C:从头走足D:从头走手E:从足走腹435、手三阳经的走向是:A:从脏走手B:从手走头C:从头走足D:从头走手E:从足走腹436、具有司呼吸作用的气是:B:宗气C:营气D:卫气E:以上均非437、有“悍气”之称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以上均非438:元气运行的道路是:A:心脉B:胸腔C:全身D:脉外E:三焦439、宗气的分布是:A:行于脉外B:散于胸腹C:熏于育膜D:贯注心肺E:布于肌表440、营气的分布是:A:贯注心肺B:行于脉外C:行于脉中D:下注气街E:布于分肉441、卫气的分布是:A:行于脉中B:行于脉外C:下走气街D:走于息道E:布散胸中442、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A:精B:气C:血D:津E:液443、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A:精B:气D:津E:液444、循行于下肢外侧后缘的经脉是:A:足厥阴肝经B:足阳明胃经C:足太阳膀胱经D:手太阴肺经E:足少阳胆经445、对水液代谢起主宰作用的是:A:心主血脉的作用B:肺主宣发的作用C:脾主运化的作用D:肝主疏泄的作用E:肾阳气化的作用446、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以上均非447、气虚引起血虚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以上均非448、冲脉的功能是:A:阴阳跷脉的生理功能为:B: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四肢的联系C: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体内的联系D: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E: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449、跷脉的功能是:A:阴阳跷脉的生理功能为:B: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四肢的联系C: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体内的联系D: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E: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450、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法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以上均非451、“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A:气能生津B:气能化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以上均非452、“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A:气能生血B:气能化津C:气能摄血D:津能载气E:津血同源453、气随汗脱的理论依据是:A:气能生津B:气能化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以上均非454、十二经脉大多循行于:A:体表B:分肉之间C:四肢D:躯干E:头面455、太阳经病可见:A:后头痛B:巅顶痛C:面额痛D:头项痛E:偏头痛456、厥阴经病可见:A:后头痛B:巅顶痛C:面额痛D:头项痛E:偏头痛457、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A:从足走头B:从头走足C:从胸走手D:从手走头E:从足走腹458、“十二经脉之海”是指:B:任脉C:督脉D:带脉E:阴阳维脉459、约束纵行诸经的是: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E:阴阳维脉460、手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A:从足走头B:从头走足C:从胸走手D:从手走头E:从足走腹461、“阳脉之海”是: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E:阴阳维脉462、“阴脉之海”是: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E:阴阳维脉463、足三阳经的走向规律是A:从足走头B:从头走足C:从胸走手D:从手走头E:从足走腹464、最易导致“行痹”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火邪465、最易导致“着痹”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D:燥邪E:火邪466、手足三阳经交于:A:手B:足C:头D:腹E:胸467、手足三阴经交于:A:手B:足C:头D:腹E:胸468、手太阳小肠经分布于:A:上肢内侧前缘B:上肢外侧前缘C:上肢内侧后缘D:上肢外侧中线E:上肢外侧后缘469、手厥阴经分布在:A:上肢内侧前缘B:上肢外侧前缘C:上肢内侧中线D:上肢外侧中线E:上肢外侧后缘470、火热之邪致病可见:A:汗出恶风B:四肢困倦,胸闷呕恶C:皮肤干涩D:狂躁妄动E:头身疼痛,肢体活动不利471、湿邪致病可见:A:汗出恶风B:四肢困倦,胸闷呕恶C:皮肤干涩D:狂躁妄动E:头身疼痛,肢体活动不利472、手太阴经分布在:A:上肢内侧前缘B:上肢外侧前缘C:上肢内侧后缘D:上肢外侧中线E:上肢外侧后缘473、其性凝滞者为: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火邪474、其性粘滞者为: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火邪475、循行于上肢内侧中线的是A:手少阴心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太阳小肠经D:手少阳三焦经E:手太阴肺经476、致病后常先困脾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477、最易伤肺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478、寒邪的致病特点是:A:易于动血B:易伤阳气C:其性升散,易耗气伤津D:易于伤肺E:为病缠绵维愈479、风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A:凝滞B:开泄C:耗气伤律D:重浊粘滞E:干涩480、循行于上肢外侧中线的是:A:手少阴心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太阳小肠经D:手少阳三焦经E:手太阴肺经481、其性收引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热邪E:暑邪482、其性升散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热邪E:暑邪483、易袭阴位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484、易袭阳位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485、情志为病,过喜则:A:气上B:气下C:气缓D:气结E:气消486、情志为病,过悲则:A:气上B:气下C:气缓D:气结E:气消487、过度悲伤可引起:A: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B:精神萎靡不振,气短乏力C:二便失禁,昏厥、遗精D:纳呆、腹胀E:心悸、惊恐不安488、暴喜可引起:A: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B:精神萎靡不振,气短乏力C:二便失禁,昏厥、遗精D:纳呆、腹胀E:心悸、惊恐不安489、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是:A:手少阴心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太阳小肠经D:手少阳三焦经E:手太阴肺经490、循行于下肢内侧后缘的是:A:足少阳胆经B:足少阴肾经C:足厥阴肝经D:足太阴脾经E:足阳明胃经491、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和《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咸可导致:A:肝盛乘脾B:肾盛乘心C:脾盛乘肾D:心盛乘肝E:肺盛乘肝492、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和《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辛可导致:A:肝盛乘脾B:肾盛乘心C:脾盛乘肾D:心盛乘肝E:肺盛乘肝493、可损伤心脾的因素是:A:劳力过度B:劳神过度C:房劳过度D:过饥E:过饱494、可损伤脾胃的因素是:A:劳力过度B:劳神过度C:房劳过度D:过饥495、循行于下肢外侧前缘的是:A:足少阳胆经B:足少阴肾经C:足厥阴肝经D:足太阴脾经E:足阳明胃经496、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A:正气B:气候因素C:正气不足D:地域因素E:邪气496、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正气B:气候因素C:正气不足D:地域因素E:邪气497、躯干部手三阳经的分布在:A:胸部B:腹部C:背部D:肩胛部E:侧面498、分布在后头部的经脉是:A:太阳经B:阳明经C:少阳经D:厥阴经E:以上均非499、分布在胸腹部的经脉是:A:足少阳胆经B:手少阴心经C:手太阴肺经D:足太阴脾经E:足阳明胃经500、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病证是:A:实证B:虚证C:虚实夹杂证D:真虚假实证E:真到段虚证501、邪气亢盛,正气不衰的证候是:B:虚证C:虚实夹杂证D:真虚假实证E:真到段虚证502、手太阴肺经在何处交于何经:A:在足大趾交于足厥阴肝经B:在足大趾端交于足太阴脾经C:在食指端交于手阳明大肠经D:在无名指端交于手少阳三焦经E:在小指端交于手太阳小肠经503、按照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肾经上交的经脉是:A:足厥阴肝经B:足少阳胆经C:足阳明胃经D:手太阳小肠经E:足太阳膀胱经504、按照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大肠经下交的经脉是:A:足厥阴肝经B:足少阳胆经C:足阳明胃经D:手太阳小肠经E:足太阳膀胱经505、与手厥阴相表里的经脉是:A:足厥阴B:足少阳C:足阳明D:手太阳E:手少阳506、与足太阴相表里的经脉是:A:足厥阴B:足少阳C:足阳明D:手太阳E:手少阳507、均起于胞中的奇经是A:任脉、督脉、带脉B:阴维脉、阳跷脉C:阳维脉、阳跷脉D:冲脉、任脉、督脉E:任脉、冲脉、带脉508、正气不足,邪气已尽,所形成的是:A:实证B:虚证C:虚实挟杂证D:真虚假实证E:真实假虚证509、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形成的是:A:实证B:虚证C:虚实挟杂证D:真虚假实证E:真实假虚证510、阴盛格阳证属于:A:真寒假热证B:真热假寒证C:虚寒证D:虚热证E:阴阳两虚证511、阳盛格阴证属于:A:真寒假热证B:真热假寒证C:虚寒证D:虚热证E:阴阳两虚证512、阴胜则寒可引起:A:实寒证B:虚寒证C:虚热证D:实热证E:寒热错杂证513、外感寒邪的病机是:A:阳偏胜B:阴偏胜C:阳偏衰D:阴偏衰E:阴阳两虚514、任脉又称:A:阳脉之海B:阴脉之海C:气海D:血海E:髓海515、督脉又称:A:阳脉之海B:阴脉之海C:气海D:血海516、主胞胎的是:A:冲脉B:带脉C:督脉D:阴维脉E:任脉517、邪热内盛,壅闭于内可出现:A:阴胜则寒B:阴损及阳C:阳虚则寒D:阴盛格阳E:阳盛格阴518、阴寒内盛可出现:A:阴胜则寒B:阴损及阳C:阳虚则寒D:阴盛格阳E:阳盛格阴519、“阴胜则阳病”的含义是:A:阴液不足,阳气相对亢盛B:阳热亢盛,阴掖受损C:亡阴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D:阳气不足,阴寒内盛E:阴邪为病,阳气受损520、“阳胜则阴病”的含义是:A:阴液不足,阳气相对亢盛B:阳热亢盛,阴掖受损C:亡阴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D:阳气不足,阴寒内盛E:阴邪为病,阳气受损521、称为“血海”的经脉是:A:冲脉B:带脉C:督脉D:阴维脉E:任脉522、有“一源三歧”之称的经脉是:A:冲脉、任脉、带脉B:任脉、督脉、带脉C:冲脉、任脉、督脉D:督脉、冲脉、带脉E:冲脉、任脉、跷脉523、司下肢运动的经脉是;B:任脉C:督脉D:阴阳维脉E:阴阳跷脉524、气脱病变,常见:A:闷胀疼痛B:面红目赤C:少腹胀满重坠D:突然昏厥,不省人事E:汗出不止525、气逆病变,常见:A:闷胀疼痛B:面红目赤C:少腹胀满重坠D:突然昏厥,不省人事E:汗出不止526、气升举无力的病变是:A:气逆B:气滞C:气陷D:气虚E:气脱527、脏腑功能低下或衰退,多形成哪种证候:A:气逆B:气滞C:气陷D:气虚E:气脱528、气闭可见:A:闷胀疼痛B:面红目赤C:少腹胀满重坠D:突然昏厥,不省人事E:汗出不止529、气滞可见:A:闷胀疼痛B:面红目赤C:少腹胀满重坠D:突然昏厥,不省人事E:汗出不止530、易袭阳位,具有轻扬向上特性的邪气是:A:暑邪B:风邪D:燥邪E:寒邪531、气脱属:A:气的升降失常B:气的出入异常C:气的运行障碍D:元气耗损E:以上均非532、气闭属:A:气的升降失常B:气的出入异常C:气的运行障碍D:元气耗损E:以上均非533、气闭或气脱的病机,主要是指:A:元气耗损,脏腑功能衰退,抗病力下降B:气机不畅,流通受阻,脏腑功能障碍C: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上D:气虚无力升举,脏腑位置下垂E:气的出入异常,或闭阻,或外散534、气陷病机,主要是指:A:元气耗损,脏腑功能衰退,抗病力下降B:气机不畅,流通受阻,脏腑功能障碍C: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上D:气虚无力升举,脏腑位置下垂E:气的出入异常,或闭阻,或外散535、血热是指:A:血液不足或濡养功能减退B:血液循行迟缓或不畅或瘀阻停滞C:血分有热,血行加速或迫血妄行D:气血失和不荣经脉E:血随气逆,咯血或呕血536、血瘀是指:A:血液不足或濡养功能减退B:血液循行迟缓或不畅或瘀阻停滞C:血分有热,血行加速或迫血妄行D:气血失和不荣经脉E:血随气逆,咯血或呕血537、血虚是指:A:血液不足或濡养功能减退B:血液循行迟缓或不畅或瘀阻停滞C:血分有热,血行加速或迫血妄行D:气血失和不荣经脉E:血随气逆,咯血或呕血538、气不摄血可见:A:疼痛固定不移B:疲乏无力,头晕眼花,心悸C:闷胀疼痛D:胸胁胀满疼痛E:面色无华,疲乏无力,便血,皮下出血539、肝阳化风可见:A:眩晕欲仆B:目睛上吊C:手足蠕动D:手足拘挛不伸E:皮肤瘙痒540、阴虚风动可见A:眩晕欲仆B:目睛上吊C:手足蠕动D:手足拘挛不伸E:皮肤瘙痒541、血虚生风可见:A:眩晕欲仆B:目睛上吊C:手足蠕动D:手足拘挛不伸E:皮肤瘙痒542、热极生风可见:A:眩晕欲仆B:目睛上吊C:手足蠕动D:手足拘挛不伸E:皮肤瘙痒543、阳气不足引起的是:A:内寒B:内风C:内湿D:内燥E:内火544、津液不足引起的是:A:内寒B:内风C:内湿D:内燥E:内火545、下列哪种病邪致病最易出现发热恶风、汗出的症状:A:暑邪B:火邪C:风邪D:燥邪E:湿邪546、内风与哪脏功能失常关系密切:A:肝B:心C:脾D:肺E:肾547、内湿与哪脏功能失常关系密切:A:肝B:心C:脾D:肺E:肾548、风邪伤人,以致病位游移行无定处,主要由其哪种性质决定的:A:风性善行B:风性数变C:风为阳邪D:风性开泄E:风性轻扬549、戴眼反折可见于:A:阳明经气血衰竭B:太阳经气血衰竭C:少阳经气血衰竭D:太阴经气血衰竭E:少阴经气血衰竭550、面黑齿长而垢可见于:A:阳明经气血衰竭B:太阳经气血衰竭C:少阳经气血衰竭D:太阴经气血衰竭E:少阴经气血衰竭551、六淫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特点的邪气是:A:寒邪B:热邪C:暑邪D:燥邪E:风邪552、肢体屈伸不利的症状与寒邪的哪种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关:A:寒为阴邪,伤人阳气,肢体失于温养B:寒性凝滞,气血流行不畅C:寒伤肌表,卫阳被遏,肢体失于温养D:寒性收引,经脉拘急E:以上均非553、寒邪致病,多见疼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A: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虚不能温煦故疼痛B:寒性收引,气机收敛,故疼痛C:寒主收引,经脉拘急而疼痛D:寒客肌表,卫阳被郁不得宣泄而疼痛E:寒性凝滞,气血阻滞而疼痛554、寒邪伤人,出现脘腹冷痛、呕吐等症状的主要原因是:A:寒性凝滞,气血流行不利B:寒为阴邪,易伤阳气C:寒性收引,气血凝滞不通D:寒性收引,经脉拘急E:以上均非555、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的邪气是:A:风邪B:热邪C:暑邪D:寒邪E:湿邪556、六淫邪气中,最易伤律的是:A:寒B:燥C:湿D:风E:以上均非557、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A:为阳邪,具有升发向上的特性B:为阳邪,其性轻扬,可致腠理开泄C:为阳邪,性炎上D:为阳邪,多挟湿致病E:为阳邪,性炎热558、常引起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等症状的邪气是:A:风邪B:暑邪C:湿邪D:寒邪E:火邪559、暑邪伤人出现气短乏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B:暑邪伤人,损伤脾胃C:暑多挟湿,阻遏气机D:暑性升散,伤律耗气E:以上均非560、暑邪伤人,常见胸闷,四肢困倦等症状的主要原因是:A:暑邪挟湿,气滞湿阻B:暑性升散,汗多伤津,肢体失养C:暑性升散,伤津耗气D:暑性炎热,伤人后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E:以上均非561、暑、火、燥三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A:纳少B:发热C:伤津D:动血E:生风562、疠气的致病特点是:A:病情重,预后差B:高热持续不退C:易伤津耗气D:扰动心神E:传染性强563、哪种情志异常易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A:过喜B:过思C:过怒D:过恐E:以上均非564、哪种情志异常,可导致心悸、惊恐不安等症状:A:过度愤怒B:喜乐过度C:过度悲忧D:突然受惊E:思虑过度565、七情内伤致病多损伤的脏是:A:心、肝、脾B:心、肺、脾C:心、肝、肾D:心、肺、肝E:肺、脾、肾566、过怒影响下列哪种功能:A:呼吸功能B:藏血功能C:疏泄功能D:纳气功能E:运化功能567、过度恐惧对气机的影响是:A:气消B:气结C:气上D:气下E:气乱568、过度愤怒对气机的影响是:A:气消B:气结C:气上D:气下E:气乱569、暴喜过度,临床常见哪些症状:A:神无所归,虑无所定B:心悸、失眠、健忘、多梦C:面红目赤D: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E:意志消沉,面色惨淡570、下列哪种情志异常可引起二便失禁:A:过度悲忧B:恐惧过度C:思虑不解D:过度愤怒E:突然受惊571、劳神过度,临床多见症状是:A:腰酸腿软,精神萎靡B:气少力衰,神疲消瘦C:心悸、失眠、纳呆、腹胀、便溏D:动则心悸,气喘汗出E:以上均非572、最易导致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症状的是:A:摄食不足B:饮食不洁C:暴饮暴食D:饮食偏寒偏热E:饮食五味偏嗜573、邪正盛衰决定着:A:病证的寒热B:病位的表里C:气血的盛衰D:病证的虚实E:以上均非574、实证常见于外感病的哪个阶段:A:末期B:初期C:各个阶段D:初期或中期E:以上均非575、虚证的概念是:A:以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为主的病理反映B: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病理变化C:邪气亢盛,正气日衰,脏腑机能减退的病理反映D:正虚邪恋的病理反映E:以上均非576、虚证的临床表现是:A:二便不通B:精神亢奋C:烦躁不宁D:二便失禁E:疼痛剧烈577、有关病证的虚实变化,以下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邪气亢盛与否B: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正气旺盛与否C: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脏腑功能盛衰D: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正邪双方力量的盛衰E: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气血是否旺盛578、“实”的病机是:A:邪盛正衰同时存在B:邪气亢盛,正气未衰C:真实假虚证D:真虚假实证E:以上均非579、“至虚有盛候”的证候性质是:A:实证B:虚证C:虚实夹杂证D:真虚假实证E:真实假虚证580、“大实有羸状”指的证候是:A:由实转虚证B:实中夹虚证C:真实假虚证D:真虚假实证E:以上均非。
《中医临床护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二
《中医临床护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二1、六淫中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的邪气是(A)A.湿邪B.风邪C.寒邪D.暑邪E.燥邪2、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的(D)A.肝B.心C.脾D.肺E.肾3、在六淫中,易扰心神的邪气是(A)A.热邪B.风邪C.寒邪D.暑邪E.燥邪4、可致小便浑浊涩滞不畅等症的邪气是(D)A.热邪B.风邪C.寒邪D.湿邪E.燥邪5、常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腠理闭塞的邪气是(C)A.热邪B.风邪C.寒邪D.暑邪E.燥邪6、导致着痹发生的主要邪气是(D)A.热邪B.风邪C.寒邪D.湿邪E.燥邪7、七情太过,首先伤及(D)A.肝气B.脾阳C.肾精D.心神E.肺气8、过饱主要损伤(C)A.心肾B.肝肾C.脾胃D.心脾E.心肺9、味过于咸则易致(B)A.肝盛而乘脾B.肾盛而乘心C.脾盛而乘肾D.心盛而乘肺E.肺盛而乘肝10、劳力过度主要伤及(B)A.精B.气C.血D.津液E.神11、劳神过度主要伤及(B)A.肝脾B.肺脾C.脾肾D.心脾E.心肾12、长期形体少动,先是导致(A)A.气血运行不畅B.脏腑功能减退C.脾胃运化呆滞D.心肺之气不足E.形体消瘦痿废13、瘀血引起的出血特点是(B)A.血色鲜红B.伴有血块C.色淡质清稀D.出血量多E.出血量少14、下列哪一项不是瘀血的病因(E)A.气虚B.气滞C.血寒D.外伤E.过劳15、下列那项不是瘀血致病的症状特征(B)A.刺痛B.胀痛C.痛处不移D.压痛E.疼痛夜间加重16、血随气逆的病机是因为(A)A.气能行血B.气能摄血C.气能生血D.血能载气E.血能化气17、津伤化燥病机多见于(B)A.心B.肺C.脾D.肝E.肾18、与内湿病理形成密切相关的脏是(C)A.心B.肺C.脾D.肝E.肾19、血不足病变多见于(D)A.心肺B.心脾C.心肾D.心肝E.肝肾20、与气不足病变形成密切相关的脏是(D)A.心脾肾B.肝脾肺C.心肺肾D.脾肾肺E.肺肝肾21、与气陷病变密切相关的脏是(C)A.心B.肺C.脾D.肝E.肾22、气逆病变多见于(D)A.肝脾肾B.肺脾肾C.脾胃肾D.肺肝胃E.肺肝肾23、阴阳互损病机多与哪一脏虚损有关(E)A.心B.肺C.脾D.肝E.肾24、阳气亏损,气化不利的水肿病,若出现日渐消瘦,烦躁不安等,其病机是A.阳气亏损,水停血瘀,新血不生B.阳气亏损,阴盛逼阳,阳气浮越C.阳气亏损,水气凌心,心神不宁D.阳气亏损,失于温养,经脉不利E.阳气亏损,阴无以生,阳损及阴(E)25、下列除哪项外均属气血运行关系失常的病理(A)A.气血两虚B.气滞血瘀C.气虚血瘀D.气不摄血E.气随血脱26、下列哪一种症状在亡阳时最多见(C)A.热汗多B.身热肢冷C.畏寒蜷卧D.气喘E.脉数疾27、下列哪一种症状在亡阴时最多见(A)A.烦躁不安B.面色苍白C.冷汗淋漓D.脉微欲绝E.以上皆非28、被称为“君主之官”的是(B)A.肝B.心C.脾D.肺E.肾29、五脏六腑之大主是指(B)A.肝B.心C.脾D.肺E.肾30、“血府”是指(A)A.脉B.心C.肝D.脾E.冲脉31、与神志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脏是(B)A.肝B.心C.脾D.肺E.肾32、观察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与哪项关系较小(D)A.面色B.舌色C.脉象D.爪色E.心胸部感觉33、有“华盖”之称的是(D)A.肝B.心C.脾D.肺E.肾34、肺进行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础是(A)A.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B.肺主呼吸之气C.肺主管气的生成D.肺主调节全身气机E.肺主治节35、肺“通调水道”主要依赖于(E)A.肺主一身之气B.肺朝百脉C.肺司呼吸D.肺主肃降E.肺主宣发和肃降36、下列哪项不是肺气宣发运动的体现(E)A.排出体内浊气B.将津液输布全身,外达皮毛C.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外达皮毛D.宣散卫气于体表E.使全身的血液会聚于肺37、下列哪项不是肺气肃降运动的体现(C)A.吸入自然界的清气B.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C.排出体内浊气D.清除肺和呼吸道异物E.助大肠传导糟粕38、“水之上源”指(D)A.肝B.心C.脾D.肺E.肾39、具有化湿而恶湿特点的内脏是(C)A.肝B.心C.脾D.肺E.肾40、脾统血的机制主要是(B)A.脾阳的温煦作用B.脾气的固摄作用C.脾的升清作用D.脾气的升举作用E.脾气的气化作用41、协助脾胃升降的脏为(A)A.肝B.心C.脾D.肺E.肾42、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主要取决于(D)A.胆贮藏胆汁B.胆排泄胆汁C.脾运化水谷D.肝疏泄气机E.以上都不是43、肾脏所藏之精是(C)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先后天之精D.脏腑之精E.生殖之精44、五脏六腑阴阳的根本是(E)A.肝B.心C.脾D.肺E.肾45、肾在呼吸运动中的作用是(B)A.吸气B.纳气C.呼气D.藏气E.以上都不是46、“水谷气血之海”是指(D)A.冲脉B.小肠C.大肠D.胃E.膀胱47、统藏失司的出血反映哪两脏病变(D)A.脾与肺B.心与肝C.脾与肾D.脾与肝E.心与脾48、肺与脾的关系表现在(A)A.宗气的生成和津液代谢B.血的生成、运行C.气机的调节D.呼吸运动与消化吸收E.阴液互资49、气机升降的枢纽是(C)A.心肾B.肝肺C.脾胃D.肺脾E.肾肝50、“水火既济”说明哪两脏的关系(C)A.心与肺B.脾与肾C.心与肾D.肺与肾E.肝与脾51、六淫中,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C)A.热邪B.风邪C.寒邪D.暑邪E.燥邪52、下列哪项属于风性善行的致病特点(C)A.手足震颤B.四肢抽搐C.四肢游走性疼痛D.角弓反张E.四肢麻木口53、寒性收引可导致(D)A.阻滞气机B.损伤阳气C.耗气伤津D.气机收敛E.凝滞经脉54、导致行痹发生的主要邪气是(B)A.热邪B.风邪.C.寒邪D.暑邪E.燥邪55、惊则易于导致(B)A.气上B.气乱C.气结D.气消E.气下56、过度悲哀,则易损伤(E)A.肝气B.心气C.肾气D.脾气E.肺气57、过食肥甘厚味,易于(C)A.阻滞气机B.损伤胃肠C.化热生痰D.营养失调E.寒湿内生58、皮肤感邪,常内传于(D)A.肝B.心C.脾D.肺E.肾59、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A)A.脾化生水谷精微B.脾主升清C.脾主统血D.脾为后天之本E.人以水谷为本60、情志抑郁与下列哪项关系密切(C)A.心神失常B.肺气虚弱C.肝失疏泄D.肾精不足E.脾失健运61、“命门之火”实际上指(B)A.心阳B.肾阳C.肝阳D.脾阳E.心火62、“命门之水”实际上指(D)A.肝阴B.心阴C.肺阴D.肾阴E.胃阴63、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有赖于(C)A.膀胱的气化B.膀胱的固摄C.肾的气化固摄D.三焦的气化E.肺气的肃降64、两脏之间表现为气血关系的是(A)A.心与肺B.肺与肝C.脾与肾D.肝与肾E.肺与脾65、“肝肾同源”的主要理论依据是(C)A.同居下焦B.藏泄互用C.精血互化D.阴液互补E.阴阳承制。
《中医临床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九)
《中医临床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单选题)8: 一般不宜留针的是A: 痉挛性疾病B: 小儿患者C: 顽固性疾病D: 疼痛性疾病正确答案:(单选题)9: 患者男,50岁,现症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气短,活动后加重,自汗畏风,舌淡嫩,脉虚无力。
此患属A: 阴虚B: 阳虚C: 气虚D: 血虚正确答案:(单选题)10: 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A: 辛味食物B: 咸味食物C: 酸味食物D: 苦味食物正确答案:(单选题)11: 下列关于寒证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 病室向阳,温暖B: 中药汤剂宜热服C: 宜多食新鲜瓜果D: 注意防寒保暖正确答案:(单选题)12: 下列哪项不是内伤七情的致病特点A: 直接伤及内脏B: 影响脏腑气机C: 容易损伤脾胃D: 影响病情正确答案:(单选题)13: 下列药宜凉服的是A: 补益药B: 解表药C: 凉血止血药D: 活血化瘀药正确答案:(单选题)14: 心气虚与心阳虚的主要区别是A: 心悸B: 胸闷C: 畏寒肢冷D: 气短正确答案:(单选题)15: 以下既是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是A: 三焦B: 脑C: 胆D: 女子胞正确答案:(单选题)16: 与躯干相应的耳穴分布在A: 耳屏B: 耳舟C: 对耳轮D: 耳轮正确答案:(单选题)17: “寒因寒用”的治疗法则是A: 虚寒证用寒药B: 实寒证用寒药C: 假热证用寒药D: 假寒证用寒药正确答案:(单选题)18: 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是A: 屏上切迹B: 屏下切迹C: 屏轮切迹D: 屏间切迹正确答案:(单选题)19: 肺气虚证咳喘咯痰的特点是A: 干咳少痰,痰粘难咯B: 咳喘痰多,色白清稀C: 咳喘胸闷,声高息涌D: 咳嗽无力,动则气喘正确答案:(单选题)20: 气机升降的枢纽是A: 肝肺B: 肺肾C: 肝胆D: 脾胃正确答案:(主观填空题)21: 一般刮拭后,##天内患处会有疼痛感,此属正常反应。
答案正确答案:(主观填空题)22: 心气虚的护治原则是##,心血虚的护治原则是##。
中医临床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十一)
中医临床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十一)A.中风证B.气滞血瘀证C.阳虚证D.肾亏证E.湿热证12.患者,经常头痛,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舌苔薄白,脉细弱。
其辨证为A.气虚证B.气滞血瘀证C.阳虚证D.肾亏证E.湿热证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3.简述中医临床护理学中“四诊合参”的含义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14.简述中医临床护理学中“药食同源”的理论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三、论述题(共40分)15.论述中医临床护理学中“治未病”的理论及其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16.论述中医临床护理学中“预防为主”的理论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专业年级:护理学专业20XX级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泄泻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腹痛肠鸣,攻窜不止B.脘腹胀满,得矢气后痛减C.腹痛,纳呆D.腹痛,腹泻,里急后重E.大便粪质稀糖,次数增多2.中风中经络急性期指的是:A.发病2周以内B.发病3周以内C.发病4周以内D.发病6周以内E.发病8周以内3.提出“无虚不作眩”的医家是:A.XXXB.XXXC.XXXD.XXXE.XXX4.“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出自于:A.《素问·咳论》B.《景岳全书·咳嗽》C.《河间六书·咳嗽》D.《一门法律》E.《诸病源候论·咳嗽》5.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胃痛与泄泻共同的发病原因:A.外邪侵袭B.情志失调C.饮食所伤D.脾胃虚弱E.肾阳虚衰6.胸痹必备的理化检查项目是:A.心电图B.心血流图C.心功能测定D.超声造影E.运动功能试验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眩晕患者自我调控、制怒的方法是:A.转移法B.等待法C.躲避法D.释放法E.理智制怒法8.胃痛最主要的发病因素是:A.XXXB.湿邪C.XXXD.热邪E.燥邪9.患者,经常感冒,反复不愈。
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楚倦怠,咳嗽,咯痰无力。
舌苔淡白,脉浮无力。
适合该患的饮食护理是:A.热稀粥B.生姜红糖茶C.西瓜汁D.鲜芦根煎汤E.黄芪大枣粥10.患者与家人生气后,感觉脘腹胀闷疼痛,痛引胸胁、少腹,嗳气、矢气后疼痛减轻。
《中医临床护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七
《中医临床护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七1、下述哪项除外均是表证的特点:(C)A.感受外邪所致B.起病一般较急C.必发展成里证D.病较轻病程短E.恶寒发热并2、关于里证的特点,错误的是:(C)A.病情一般较重B.无表证特征证候C.都是慢性起病D.病程一般较长E.以脏腑证候为主3、实寒证与虚寒证最主要的区别点是:(C)A.病程长短B.病情缓急C.脉之有有力无力D.怕冷的新久E.肢体痛与不痛4、下列哪项可视为“里邪出表”:(D)A.久咳久喘,今咳血量多色鲜红B.肝病胁痛五年,腹壁青筋显露C.胃脘疼痛,昨恶寒发热脉浮紧D.麻疹发热三天,疹出烦热渐退E.饮食不慎,腹痛腹泻大便臭秽5、寒证与热证的相互转化,关键的因素是:(E)A.邪气的性质B.邪气的进退C.邪正的对比D.阴液的盈亏E.阳气的盛衰6、下列哪项不是导致虚证的常见原因:(D)A.先天禀赋不足B.病中耗损过多C.房事劳倦太过D.情志失于调摄E.后天生化不足7、下列除哪项外均可归属于阳证:(B)A.面红目赤B.疼痛喜按C.心烦不宁D.脉数有力E.发热口苦8、下列哪项不是亡阳证的典型表现:(D)A.冷汗质稀B.肢厥肤冷C.呼吸气微D.面赤如妆E.脉微欲绝9、下列哪项不是亡阴证的证候特点:(B)A.汗黏如油B.身灼肢厥C.皮皱唇燥D.小便极少E.脉细数疾10、确认真热假寒证的最主要依据是:(E)A.脉数而沉B.面色赤C.身灼肢厥D.咽干口渴E.胸腹灼热11、表证的转归,下列哪项不可能出现:(E)A.经治疗而愈B.“自然”痊愈C.演变成半表半里证D.演变成里证E.恶化而死12、关于表证与里证的区别点,错误的是:(D)A.表证一般脉浮,里证一般脉沉B.表证病程较短,里证病程较长C.表证病情较轻,里证病情较重D.表证恶寒为主,里证发热为主E.表证苔薄,里证舌苔多有变化13、下列哪项为里证:(D)A.恶寒发热B.咽喉痒痛C.鼻塞流清涕D.小便黄赤E.脉浮14、下列哪项不属实证范畴:(D)A.虫积B.痰湿C.血瘀D.内燥E.气逆15、病人恶寒发热,无汗,气喘烦躁,口渴,脉浮紧者.证属:(C)A.上寒下热证B.上热下寒证C.表寒里热证D.表热里寒证E.表实寒证16、下述哪一项最应归属阴证:(A)A.里虚寒证B.里虚热证C.表虚寒证D.表虚热证E.里实寒证(D)17、患者出现发热,恶风,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证属:A.上热下寒证B.上寒下热证C.真寒假热证D.表热里寒证E.实中夹虚18、下列哪项不是实证的表现:VA.大便秘结B.神昏谵语C.五心烦热D.小便不通E.咳嗽气喘19、“八纲”中相互对立的两纲同并现,称为:(C)A.证候相兼B.证候转化C.证候错杂D.证候真假E.证候并见20、咳嗽,胸痛,气喘,痰中带血,体温39.8℃,舌红苔黄,脉滑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临床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三、选择题1、下列经络的命名正确的是()。
A、手太阴心经B、手阳明胃经C、足太阴脾经D、足太阳胆经2、足厥阴肝经的走向是()。
A、从足走头B、从胸走手C、从头走足D、从足走腹(胸)3、足阳明胃经的走向是()。
A、从足走头B、从胸走手C、从头走足D、从足走腹(胸)4、关于十二经脉的交接,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阴经与阳经多在四肢部交接B、阴经与阳经多在头面部交接C、阳经与阳经多在头面部交接D、阴经与阴经多在胸部交接5、手厥阴心包经与下列哪经相表里?( )。
A、手阳明大肠B、手少阴心经C、手太阳小肠经D、手少阳三焦经6、根据十二经脉的交搠规律,手太阴肺经与()经脉相交接。
A、手少阴心经B、手阳明大肠经C、足太阳膀胱经D、手少阳三焦经7、手少阴心经与下列哪条经络相表里?()。
A、手阳明大肠B、手厥阴心包经C、手太阳小肠经D、手少阳三焦经8、下列腧穴对矫正胎位具有特殊治疗效果的是()。
A、足三里B、丰隆C、委中D、至阴9、常用于休克、虚脱、中暑、昏迷等急重证的穴位是()。
A、关元B、十宣C、人中D、印堂10、具有解表清热,退热作用的穴位是()。
A、大椎B、血海C、列缺D、三阴交11、在腹中部,脐旁开2寸的穴位是()。
A、上脘B、中脘C、天枢D、中极12、既有固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但不归属于十四经的是()。
A、经穴B、阿是穴C、经外穴D、天应穴13、患者,陈某,于今日午后在烈日下劳作,突然晕厥,现送入我院。
医生诊断为中暑(暑厥)、根据上述病情,可选用的最佳穴位组是()。
A、关元、十宣B、十宣、人中C、人中、印堂D、印堂、关元14、对三阴交穴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胫骨内侧缘后方B、小腿前侧C、足内踝尖上4D、足内踝尖上6寸15、左右手寸关尺分侯脏腑,目前一般是()。
A、左手:脾胃、肺、肾,右手:心、肝胆、肾B、左手:心、脾胃、肾,右手:肺、肝胆、肾C、左手:肺、脾胃、肾,右手:心、肝胆、肾D、左手:脾胃、肺、肾,右手:心、肝胆、肾B1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能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1~3题共用备选答案)A、在下腹部,前正中线脐下3寸B、在下腹部,前正中线脐下4寸C、在下腹部,前正中线脐上4寸D、在下腹部,前正中线脐上2寸E、在下腹部,前正中线脐上3寸1、关元穴定位正确的是()。
2、中极穴定位正确的是()。
3、中脘穴定位正确的是()。
(4-6共用备选答案)A、列缺 B。
迎香 C。
丰隆 D。
至阴 E、内关4、当前臂掌侧,腕横纹正中直上两寸,两筋之间的穴位是()。
5、当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的穴位是()。
6、当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的穴位是()。
(7-8共用备选答案)A、12寸B、9寸C、8寸D、5寸E、3寸7、根据骨度分寸定位法,两乳头之间为()。
8、根据骨度分寸定位法,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为()。
(9-11共用备选答案)A、曲池B、足三里C、百会D、列缺E、内关9、具有强身健体的穴位是()。
10、具有止呕功效的穴位是()。
11、具有清热的穴位的是()。
(12-14共用备选答案)A、至阴B、血海C、列缺D、三阴交E、天枢12、主治胎位不正、难产的穴位是()。
13、主治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疾病的穴位是()。
14、主治遗精、阳痿、遗尿等泌尿系统疾患的穴位是()。
(15-17共用备选答案)A、三焦B、心肺C、肝胆D、肾E、脾胃15、舌尖所侯的脏腑是()。
16、舌中部所侯的脏腑是()。
17、舌根部所侯的脏腑是()。
答案一、名词解释1、一夫法: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宽度为3寸量取穴位的方法。
2、腧穴:“腧”即转输、输通、输注,“穴”即孔、隙。
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的部位。
3、一源三岐:奇经八脉之中,任脉、督脉、冲脉均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岐”。
二、填空题1、(1)手三阳经,(2)手三阴经,(3)足三阳经,(4)足三阴经。
2、(1)沟通联系作用,(2)运输渗灌作用,(3)感应传导作用,(4)调节作用。
3、(1)手三阴经,(2)手三阳经,(3)足三阳经。
4、(1)经穴,(2)经外穴,(3)固定的名称,(4)固定的位置。
5、(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2)骨度分寸定位法,(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4)简便定位法。
6、(1)12,(2)12,(3)8,(4)3。
7、(1)太阴,(2)厥阴,(3)少阴,(4)阳明,(5)少阳,(6)太阳。
8、(1)脏,(2)腑。
9、(1)食指,(2)中指,(3)无名指,(4)3寸。
10、(1)三里,(2)委中,(3)列缺,(4)合谷。
三、单选题1、C2、D3、C4、B5、C6、B7、D8、D9、C 10、A11、C 12、C 13、B 14、A 15、DB1型题1、A2、B3、C4、E5、C6、B7、C8、D9、 B 10、D11、A 12、A 13、E 14、D 15、B 16、A 17、D四、多项选择题1、CD五、简答题1、简述经络的生理功能。
(1)沟通联系作用;(2)运输渗灌作用;(3)感应传导作用;(4)调节作用。
2、请详细写出三种腧穴定位方法。
(1)“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设定尺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以人体自然解剖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1)是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2)需要采取相应的动作姿势才会出现的标志(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以患者的手指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穴位的方法,1)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两端桡侧指腹横纹间距离作1寸量取穴的方法。
2)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骨关节的横纹宽度作为1寸量取穴位的方法。
3)横指同身:又称“一夫法”,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宽度为3寸量取穴位的方法。
3、请写出三类腧穴的特点。
腧穴分为三类:经穴、经外穴、阿是穴三类,它们的特点分别是:(1)经穴均分布在十四经脉循行路线上,有归经,有固定位置、专用穴名,主治局部疾病和循经治本经本脏腑器官疾病。
(2)经外穴无归经,但是有固定位置、专用穴名,主要对某些病有特效。
(3)阿是穴无归经,无固定位置,无专用穴名“以痛为腧”,治局部病变。
4、写出十二经脉的名称与交接规律。
(1)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2)交接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
5、写出奇经八脉的特点。
(1)有一定的循行路线(2)没有直属于脏腑(3)无表里关系(4)无逐经相接的关系(5)除任、督脉外无腧穴分布6、请写出奇经八脉的作用。
(1)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2)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12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20分)1.肺气虚证咳喘咯痰的特点是A.干咳少痰,痰粘难咯B.咳喘痰多,色白清稀C.咳喘胸闷,声高息涌D.咳嗽无力,动则气喘正确答案:D2.急性胃痛应首选下列和穴A.中脘B.足三里C.梁丘D.胃俞正确答案:C3.劳神过度最容易损伤下列哪些脏腑A.心肝B.心脾C.心肺D.心肾正确答案:B4.疠气的致病特点包括A.易耗气伤津B.既可单独侵袭人体,又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侵袭人体而发病C.发病急,病情重D.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及肌表等部位正确答案:C5.哪项不是寒凉药所具有的作用A.清热B.泻火C.助阳D.凉血正确答案:C6.清泄胃热首选的腧穴是A.冲阳B.内庭C.丰隆D.胃俞正确答案:B7.人体四肢肌肉营养的来源,与以下哪项关系最为密切A.肝的藏血功能B.心的主血功能C.脾的运化功能D.肾的纳气功能正确答案:C8.十二经脉中,同名的阳经与阳经交接部位是A.手足末端B.胸部C.腹部D.头面部正确答案:D9.位于神阙穴旁开2寸的腧穴是A.水道B.梁门C.天枢D.日月正确答案:C10.位于肘横纹上,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的穴是A.小海B.少海C.天井D.曲池正确答案:A11.五味的确定依据是A.口尝B.口尝为主,药效为辅C.药效为主,口尝为辅D.药效正确答案:C12.下列各项,属于母子关系的是A.金和木B.金和水C.金和火D.木和土正确答案:B13.下列关于表证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注意观察寒热、汗出、舌苔脉象等情况B.解表发汗之剂宜武火急煎C.药后汗出忌吹对流风D.发热后宜用物理降温正确答案:D14.下列经脉中分支最多的是A.胃经B.三焦经C.胆经D.膀胱经正确答案:A15.徐疾补泻的泻法是A.疾速进针,疾速出针B.缓慢进针,疾速出针C.缓慢进针,缓慢出针D.疾速进针,缓慢出针正确答案:D16.血瘀所致头痛的特点是A.隐痛B.重痛C.刺痛D.胀痛正确答案:C17.一般不宜留针的是A.痉挛性疾病B.小儿患者C.顽固性疾病D.疼痛性疾病正确答案:B18.一般而言,得气迅速则A.疗效出现慢C.与疗效无关系D.疗效差正确答案:B19.以下哪项既为奇恒之腑,又属五体A.髓B.脉C.筋D.脑正确答案:B20.至阳穴位于A.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B.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C.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D.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正确答案:B二、名词解释(共5道试题,共20分)1.得气答案:得气: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
答案:是对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3.微脉答案:脉形细小,势软弱,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4.五行相侮答案:实为五行之间的反向克制,故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相乘相反。
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5.滞针答案:滞针:针在穴位内,行针时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患者感到疼痛。
三、问答题(共5道试题,共41分)1.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答案: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性,故为阳邪。
其性开泄,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
易袭阳位,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
②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点。
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骤和变幻无常的特点。
③风性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