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演替系列-云南大学生态学精品课程共49页文档

合集下载

《生态演替》课件

《生态演替》课件

详细描述
草原生态演替通常从土壤种 子库开始,逐渐形成草本植 物群落,并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演变为更复杂的植物 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土壤 和气候条件逐渐改善,物种 多样性也逐渐增加。
总结词
草原生态演替对于土壤保持 、水资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 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通过研究草原生态演替,我 们可以了解不同阶段的特点 和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保 护和管理草原生态系统。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例如,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推广可持续发展模式,提高公 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等。同时,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深入了解生态演替的规律和机制,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 据。
生态演替的研究前景与挑战
生态演替的研究前景广阔,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如 何深入了解生态演替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如何预测未来 生态演替的趋势和后果、如何制定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措施等 。
03
生态演替的实例
森林生态演替
01
总结词
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是一个复 杂的过程,从最初的裸地到最 终的成熟森林,经历了多个阶 段的变化。
02
详细描述
森林生态演替通常从地衣和苔 藓阶段开始,逐渐过渡到草本 植物阶段,然后是灌木阶段, 最后是乔木阶段。在演替过程 中,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逐 渐复杂化,物种多样性也逐渐 增加。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物种入侵与迁
入侵物种对本地物种的影响
入侵物种可能会与本地物种争夺资源,导致本地物种的减少或消失,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
迁出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些物种可能会因为环境变化或其他原因离开原来的栖息地,这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 衡和稳定性。
物种入侵与迁出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笔记(叶辉)

云南大学普通生态学笔记(叶辉)

生物种及其变异与进化种群个体存在遗传差异,这种差异构成种群进化的基础。

进化过程可理解为种群基因频率在世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过程。

种群个体的基因型及表现型是种群质的特征,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种群基于基因型及表现型的改变,影响其数量或空间的变化。

基因型种群内每一个体的所有基因的组合表现型基因型在环境作用下的外在表现,如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1. 物种基本定义共有遗传基因库,与其它物种在自然条件下具有生殖隔离;形态上的相似性大于种间的相似性;可视为是由内聚因素(生殖、遗传、形态、生态、行为等)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

物种是进化的单位,对不同生境的适应进化可以分化形成新的物种;物种是生态系统的功能单位,在生态系统中占有特定的生态位2 物种的遗传变异与选择2.1 基因、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生物体的遗传信息由基因所携带;在二倍体生物中,每条同源染色体上的座位上有一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可是相同的、或不同的;若两个等位基因相同,该个体在该座位上被称为是纯合的,否则为杂合的;表现型可能由不同座位上的多个基因所控制,如果表现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当两个等位基因在表现型中都得到表达,则该基因称为共显性的;若仅有其中一个等位基因在表达型中得到表达,则该基因为显性基因,而另一个为隐性基因基因库种群内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的总和;个体所携带的基因随死亡或迁出而从基因库中消失,新的基因通过突变或迁入而进入到基因库中基因型频率种群内每个基因型所占的比例基因频率不同基因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哈迪-温伯格定律(Hardy-Weinberg Law)在一个巨大且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在没有选择、突变以及迁移等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

2.2 变异、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1) 变异变异既是进化的产物又是进化的根据;变异包括遗传物质的变异、基因表达的蛋白质(酶)的变异以及表现型的数量性状的变异;大部分变异是以遗传物质为基础遗传物质的变异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前者如碱基缺失、加成、置换和重排等,基因突变可能会改变所编码的氨基酸;后者包括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改变,如染色体畸变和多倍体形成等表现型数量性状的变异主要受不同环境条件影响的结果;表现型呈多态现象表明该性状由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所控制由于环境选择压力的空间变化导致种群在不同地区发生的变异称为地理变异;表现型特征或等位基因频率逐渐改变的种群为渐变群;如果环境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上不连续,则会形成地理亚种,亚种之间可以交配(2)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基于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通过存活力和生殖力反映出来),种群基因型的优胜劣汰的过程;自然选择以种群个体的遗传变异为基础适合度种群或个体遗传特征对环境适应能力的量度,为相同基因型个体的平均生殖率和存活率之积 (W=ml)相对适合度反映不同基因型在适合度上的差异程度;随着相对适合度增大,选择系数减小,自然选择强度下降选择系数(S)可为自然选择强度的指标,由基因型的相对适合度(W)确定的,随后者的下降而线性增强, S=1-W(3)遗传漂变遗传漂变用自然选择不能解释的基因频率变化,在种群中是随机变化,仅偶尔出现;与不能随机交配,基因不能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有关遗传漂变发生于任何种群中,但遗传漂变的作用随种群增大而减小,在小种群中遗传漂变的影响得到放大,可能会改变种群的遗传组成;该类遗传变异可能在种群中固定下来,也可能在种群中消失自然选择与遗传漂变都将推动种群进化自然选择的作用越强,则遗传漂变的作用越弱,当其大于10倍以上时,后者的作用可忽略不计2.3 遗传瓶颈和建立者效应(1)遗传瓶颈当种群数量因某种原因而急剧下降,则可以视为种群正经历数量上的瓶颈;经历数量瓶颈的种群,其基因库减小,遗传变异下降,基因频率也将发生相应变化。

水生生态系统演替与恢复机制研究

水生生态系统演替与恢复机制研究

水生生态系统演替与恢复机制研究水生生态系统包括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域,它们在地球上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水生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退化。

为了保护和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研究水生生态系统的演替与恢复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水生生态系统的演替是指水生生物群落的定居和发展过程。

在水生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的生物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网。

如果水生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演替的过程就是生物群落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替代的过程。

在水生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中,水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当水质受到污染时,一些对水质要求较高的生物会逐渐消失,而一些适应污染环境的生物会逐渐取而代之。

在这个过程中,演变出来的生物群落可能与原始的生物群落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提高水质是水生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

除了水质,沉积物也是水生生态系统演替的重要因素之一。

沉积物中富含营养物质,它们可以提供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然而,当沉积物过多时,会引发富营养化现象,导致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

因此,在水生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合理控制沉积物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沉积物和水质,水体的水动力条件也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演替和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水流的速度和强度可以影响水生生物的移动和生长。

在流速较快的水域,一些耐水冲击的物种更容易生存,而在流速较慢的水域,一些对低氧耐受的物种则更容易生存。

因此,在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中,恢复适宜的水动力条件也是很关键的。

当水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后,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恢复。

首先,需要加强水质监测和水质改善工作,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水质标准。

其次,需要合理调整和管理沉积物,避免过多的积累。

同时,需要采取工程措施,调整水动力条件,恢复适宜的生境环境。

此外,还需要进行导入物种和植被的恢复,促进生物群落的演替和恢复。

总之,水生生态系统的演替与恢复机制的研究对于保护和恢复水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水生生态系统中藻类群落演替的研究

水生生态系统中藻类群落演替的研究

水生生态系统中藻类群落演替的研究水生生态系统中藻类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中的藻类群落会经历相当多的变化,即所谓的演替。

理解这些变化的过程对于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人员了解水生生态系统的宏观与微观特征以及维持其可持续性非常重要。

一个藻类群落由多种不同种类的藻类组成,这些藻类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并受到水生生态系统的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水质、氧气浓度和水体中的其它生物。

在植物生物学中,演替指的是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变化。

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藻类群落演替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原始状态逐渐转化成稳定状态的过程。

这个过程既包括生物适应环境的过程,也包括生物之间的竞争。

水生生态系统中的藻类群落演替取决于多个因素,例如水位、气候变化、水文学因素、营养状况和人类干预等环境因素,呈现复杂和多面性的趋势。

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不同的藻类群落演替类型,如逆向演替和正向演替。

逆向演替是指一种名为沿海寡囊藻软枣藻(Prorocentrum minimum)的单细胞植物,它在一个富有营养的水域(如河口或浅水湾)中大量繁殖,形成浓烟团,导致水域失氧。

此时,蓝绿藻和绿藻不断死亡,海藻不能再生长,这种藻类群落演替过程被称为逆向演替。

相反,正向演替是指从低营养水域向高营养水域发展的趋势。

最初,这样的水域只有少量藻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营养的补充,种群慢慢增多,演化成一个富营养的群众。

对于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人员而言,了解水生生态系统中藻类群落演替的过程十分重要。

在面临着水体污染、氧气流失和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时,他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开发出治理水质的方法。

例如,在水体富营养化的环境中,环保人员可以采用增加水生植物和宣传养护行为的方法,以提高水生植物产量和活性。

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通过与当地政府和商家合作,实验新的环保技术,节约和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建立岸边植物带等措施,以避免富营养化,保留水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论述水生演替系列的过程及特点

论述水生演替系列的过程及特点

论述水生演替系列的过程及特点水生演替是指水域中生物群落由初始状态逐渐向较复杂和稳定状态演替的过程。

它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水域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论述水生演替系列的过程及特点,介绍其在不同水生生态系统中的表现和影响。

水生演替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初级阶段是水体中物理和化学环境的演替,如水体垃圾、有机物质和氮、磷等养分的积累。

在这个阶段,一些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可以先行利用这些养分,通过光合作用和分解有机物质生长繁殖。

这种生物的出现和增多改变了水体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为下一阶段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条件。

次级阶段是水生植物的演替。

随着养分积累,一些水生植物开始在水中生长,如浮叶植物、水生藻类和浮游植物。

这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利用养分进行生长。

它们的出现改变了水体的光照和水质状况,进一步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随后是水生动物的演替。

水生植物的生长为水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和食物来源。

一些无脊椎动物如浮游生物和昆虫在这个阶段逐渐增多,成为初级消费者。

然后,鱼类和其他大型水生动物开始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出现。

它们以水生植物、无脊椎动物或其他鱼类为食,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调节了水体中生物的种群数量和结构。

最终阶段是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演替的过程中,水生生物逐渐形成复杂的生态网络,使整个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一些稳定期生物,如大型鱼类和水生植物的种群增加,与其他生物形成了相互依赖和平衡的关系。

水体中的养分也得到了较好的平衡,有助于水质的维持和稳定。

水生演替系列的特点是有序性和渐进性。

演替过程中有机物质的积累和水生植物的生长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逐渐积累和发展的。

各个阶段的生物群落之间存在一定的顺序和依赖关系,较简单的植物群落为较复杂的植物和动物群落提供了基础。

水生演替过程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水体的温度、光照、水流等条件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分布起到重要作用,特定的物理和化学环境条件可能限制或促进某些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演替过程研究

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演替过程研究

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演替过程研究在自然界中,水生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独特的生态系统,它包含着丰富的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组成和环境条件会发生变化,这一过程被称为演替。

演替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序列变化过程。

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演替发生的原因可以是自然因素或人为干预,例如气候变化、水质改变、外来物种的引入等。

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演替过程可以分为初级演替和次生演替两个阶段。

初级演替发生在没有生物存在的新生环境中,比如岩石表面、新形成的湖泊等。

在这种情况下,最早出现的生物是一些具有耐受力的生物,它们可以适应恶劣的环境条件,并将其转化为适合其他生物生存的条件。

这些生物被称为先锋植物,它们往往是一些藻类或苔藓植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先锋植物通过死亡和分解为土壤提供养分,同时改变环境的物理结构。

这为更多种类的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机会。

随着这些物种的逐渐占领和形成自身的生态位,次生演替开始形成。

次生演替是对初级演替的延续和进化,它表现为更多物种的竞争和相互依赖。

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演替过程中,植物和动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能量来源。

同时,植物提供栖息和繁殖场所,成为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

动物则通过食草、捕食、寄生等方式与植物相互作用。

这些相互作用关系在演替过程中影响着物种的演替顺序和竞争优势。

演替过程不仅影响着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组成,还对水质和水体功能产生影响。

演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生物群落对水质中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的去除有着不同的效果。

初级演替主要通过物理、化学方式去除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而次生演替则通过生物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水体的净化能力。

因此,研究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演替过程对于理解水质净化机制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研究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演替过程,科学家采用了多种手段和方法。

其中,野外观测和实验室分析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群落演替ppt

群落演替ppt
自由漂浮植物阶段 植物漂浮生长,死亡后残 体沉在湖底 浮萍、藻类植物 沉水植物阶段 5~7m处轮藻属植物 2 ~ 4m 处黑藻、眼子菜湖底被迅 速垫高
浮叶根生植物阶段 叶片面积大,不利于水下沉水植物 的生长迫使沉水植物向较深的湖底 转移,垫高湖底
1
2
3
6
木本植物阶段 最先出现灌木。而后随着 树木的侵入,便逐渐形成 了森林,其湿生生境也最 终改变成中生生境。
16
3.2 阶段
地衣植物阶段 壳状:分泌酸性有机物, 形成少量土壤 叶状:可蓄水,集聚残体, 增加更多土壤 苔藓植物阶段 干旱休眠,多雨大量生 长,积累更多土壤,创 造条件
草本植物阶段 蕨类代替苔藓类植物,小 气候形成,多年草本出现, 土壤增厚,且含真菌、细 菌
1
2
3
6
阴性森林阶段 随着耐荫种的增加,阳性树种 在林内不能更新而逐渐从群落 消失。形成林下生长耐荫的灌 木和草本植物复合的森林群落
18.79 15.38 12.26 8.97 39.45 37.56 30.48
28.9 25.45 31.45 38.56 39.87 39.45 6 20.5 地榆 , 布仁仓, 45.36 27.45 13.86 19.45 20.56 24.45 25.89 引自文献: 韩风林 常禹,39.58 等. 大兴安岭白桦 6 -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林下
植物群落由水生到陆生的变化过程。
13
2.4举例
1985-2006年长湖水生植物群落优势群落的变化 调查时间 优势群落 菹草、穗花狐尾草、金鱼藻+黑藻、荇菜、 1985年 竹叶眼子菜 微齿眼子菜、苦草+黑藻+大茨藻、轮叶黑 1999年 藻、穗花狐尾藻 苦草、微齿眼子菜、穗花狐尾藻+轮叶黑藻 2000年 +大茨藻 2006年 莲、蓬+狸藻+轮叶狐尾藻、菱角+荇菜

水生微生态学PPT课件

水生微生态学PPT课件
第35页/共54页
第三节 水生微生物的作用
• 一、微生物与能量流 •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还原者把绿色植物产生的能量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
第36页/共54页
• 二、微生物与食物链 •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关系可看出,细菌在水生动物营养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不仅原生动物、轮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等摄食细菌,一些鱼类也食细菌。 水中细菌多集聚成絮状、片状和块状等聚合体,许多动物不能吃单个细菌但可 吃聚合体。可见细菌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目前光合细菌已大量培养,已用 到水产养殖中,既改善水质,防治鱼病,又能做为饲料添加剂,能很好地促进 水产经济动物的生长。

微生物
硝酸盐 (硝化细菌)
第41页/共54页
• 4、脱氮作用:(无氧条件下进行)


N
O3N源自O2NON2O
N2
NH2OH
NH3
第42页/共54页
• 5、N转化在水体中的生产意义:施肥增氧促进微生物有氮循环,可促进水生动物的饵料生物的繁殖, 有利于提高水体生产力。
第43页/共54页
• (五)硫循环
第25页/共54页
• 对虾的蚤状幼体期活菌总数达高峰,随后急剧减少。 • 蚤状幼体期以弧菌为主,达成体期(孵化后126天)则以假单胞菌为主。发育不良的成体对虾则以气单胞
菌居多。
第26页/共54页
(四)藻体上微生物的分布
• 一些藻类体上附有细菌。 • 当形成浮游植物水华时,没有细菌存在;硅藻能主动抑制细菌在其表面附着。
第50页/共54页
• (3)光合细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A.作为浮游动物的饵料 B.作为鱼苗和一般鱼类的饵料或添加剂 C.增强鱼类的抗病性
第51页/共54页

水生生态系统的演替与恢复

水生生态系统的演替与恢复

水生生态系统的演替与恢复水生生态系统是指在水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复杂系统。

随着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水生生态系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退化。

为了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演替与恢复成为关键的研究领域。

一、水生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演替是指一种生物群落逐渐取代另一种生物群落的过程。

这种演替过程受到环境因素、物种相互作用和物种适应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水生生态系统的演替可以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原生演替通常发生在没有生物干扰或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下。

最初,无机物质形成基质,使得适应该环境的初级生物群落定居下来。

然后,这些初级生物与环境互动,逐渐形成更为复杂的次级生物群落。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适应能力更强的生物种群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次生演替则是在人为干扰或自然灾害等原因下,原有的生物群落遭受到破坏后,新的生物群落逐渐占据优势地位的过程。

次生演替过程中,原有的生物群落往往被快速生长且适应力强的杂草或入侵物种所替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杂草或入侵物种逐渐消退,而更为适应该环境的本土物种重新建立起稳定的生态系统。

二、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措施为了恢复受到破坏的水生生态系统,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演替,重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1. 种植本土物种:通过种植适应力强的本土植物,可以快速恢复水体边缘带的植物群落,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这些本土植物可以有效防止水体中的泥沙和污染物进一步扩散,促进水质恢复。

2. 控制入侵物种:入侵物种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很大,通过控制和清除入侵物种,可以减少其竞争压力,为本土物种提供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3. 恢复湿地功能:湿地是重要的水生生态系统,具有水质净化、洪水调节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功能。

恢复湿地功能包括人工修建湿地和保护自然湿地,以增加湿地面积和改善湿地环境。

4. 控制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水生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水生演替系列-云南大学生态学精品课程PPT课件

水生演替系列-云南大学生态学精品课程PPT课件

43
非正常的顶极群落
• 亚顶极:达到气候顶极以前的一个相对稳定的 演替阶段
• 偏途顶极:由一种强烈而频繁的干扰因素所引 起的相对稳定的群落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哪一物种先到
– 忍耐模型:物种替代决定于物种竞争能力(忍 受贫乏资源的能力)
• 模型的异同点
– 先锋物种最先出现、易于被挤掉
– 演替机制:物种替代促进/抑制,竞争能力
2021
39
Tilman’s model of succession
40
2021
演替理论
• 适应对策理论 • 资源比率理论 • 等级演替理论
• 湿生草本植物阶段:水变成季节性积水,根茎
发达的湿生的沼泽植物开始生长。如莎草科、禾本科 等一些湿生种类。排水能力更强和垫高能力更强
• 疏林阶段:耐水湿的灌木、乔木出现,如柳、赤

• 中生森林:随树木的侵入,形成森林。地下水位
降低,大量地被物改变了土壤条件
2021
23
旱生演替系列
• 地衣植物阶段:壳状地衣分泌有机酸腐蚀岩石表
9.2.1 关于演替的一些概念:
- 演替(succession):某一地段上一种生物群落
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依次取代的过程
9.2.2 演替类型
- 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的概念
- 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
- 演替的过程:新物种入侵—定居—竞争
9.2.3 演替系列:从生物侵入开始直至顶极群落的整个顺 序演变过程
面,加上岩石风化作用,壳状地衣的一些残体,逐 渐形成一些极少量的土壤;叶状地衣:可含蓄较多 的水分,积聚更多的残体,使土壤增加的更快些; 叶状地衣把岩石表面遮盖部分,生长枝状地衣,生 长能力强,全部代替叶状地衣

举例说明水生演替过程

举例说明水生演替过程

举例说明水生演替过程水生演替是一种生态学概念,用于描述水体环境中不同植物和动物群落的动态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生生物群落会经历一系列的演替过程,其中一些物种会逐渐消失,被其他更适应当前环境的物种所取代。

以下是一些水生演替的例子,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例1:湖泊初期演替想象一个刚刚形成的湖泊,它刚刚从冰川融化或者河流堆积泥沙而形成。

在湖泊的初始阶段,几乎没有植物和动物可以生存。

然而,当湖泊的水温升高、光照增强且底部泥沙层逐渐形成时,一些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会开始在湖泊中繁殖。

这些物种提供了营养物质和氧气,为进一步的演替过程打下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湖泊中的沉水植物开始生长。

它们通过根系将底部泥沙中的养分吸收到水中,并提供了氧气和栖息地,使其他水生生物得以生存。

沉水植物进一步减少了水中的氮和磷等养分,这使得水质变得清澈,为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创造了更适宜的环境。

最后,湖泊中的湖边植物开始扩展。

这些植物像红色杉般可以耐受湖中浪荡的波浪,并在湖边形成一个带状环境。

湖边植物提供了栖息地,使一些陆生动物能够进入湖泊,例如鸟类和两栖动物。

整个水生演替过程将湖泊转变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支持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例2:河流水生演替以一个河流为例,它经过了一次大规模的水生演替过程。

在河水中,一些小型的藻类和浮游动物开始繁殖。

这些物种提供了底层生态系统的基础,并为河流中更高级的生物提供了食物。

随着河流水位的波动,适应水力环境的河床植物开始生长。

这些植物的根系能够固定河床,减缓水流速度,减轻水流对来水生物的冲击。

此外,它们还为水生生物提供了避风和产卵的场所。

河流演替的另一个阶段是湿地发展阶段。

湿地植物如芦苇可以忍受强水流和富含营养物的水体。

芦苇通过吸收营养物和净化水体,改善了水质,并提供了栖息地。

芦苇湿地吸引了一系列动物,包括鸟类、两栖动物和昆虫。

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冲积平原取代了群落的湿地区域。

冲积平原提供了更稳定的土壤和水源,为水生和陆生物种的多样性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水生演替系列-云南大学生态学精品课 程
6









风景Biblioteka 澈。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