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想象的翅膀》设计理念
微课《插上想象的翅膀》PPT课件
![微课《插上想象的翅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2184c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70.png)
选一个开头,接着往下讲。 1.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2.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提示:想一想,这样的开头,接着会怎么样, 发生些什么。
1.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蚯蚓造出一座座宫 殿,彩虹给自己织件五彩衣,小鸟唱出动听 的乐曲,小树不断汲取养分,一直往上长, 往上长,往上长……
2.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春天到了,小草学 会了生长,百花学会了开放,种子学会了发 芽,油菜花在太阳底下闪着金光,燕子开始 在檐下做窝……万物都在做它最容易做的事。
设问
月亮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学发光吗?白 天它觉得这主意不好,晚上它又觉得这主意不错。 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反反复复,一阵子这样, 一阵子那样,所以看起来有时圆有时缺。它学会 的是不断变化。
水开始学习流动。它很快就学会了,因为只 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一直往低处流,往低处流, 往低处流……
反复
三个“往低处流”,运用反复的手法,强调水最擅 长的流动方式。
雪原来是天上的水珠,它在空中遇到冷空气,就变成了
六个瓣的雪花,它从天空慢慢悠悠的飘落到地面上,让大地 变成一片银白色。它觉得很好玩,于是每年冬天都来玩。
猫头鹰刚开始不知道学什么好,真的要睡觉吗?白天的
时候,它觉的很好,晚上的时候,它觉的主意不好,所以猫 头鹰只有夜里出来捉耗子,白天睡觉,于是猫头鹰就学会了 夜象技法——修辞法
太阳开始学发光,学着怎么上山下山。它也 试过做别的事,但是都没有成功(ɡōnɡ)。譬(pì) 如说唱歌,它粗糙(cāo) 的声音,把这个敏(mǐn) 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拟人
把太阳当作一个可爱又聪明的孩子 来写,让人读起来觉得生动贴切。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微课
插上想象的翅膀
有人说:没有做不到的,只有 想不到的。可见,具有丰富的想象 力多么重要。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a2e33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2.png)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教案】插上想象的翅膀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想象力的重要性,并能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 学生能够参与各种有趣的想象力锻炼,如写作、画画、游戏、演讲等。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想象力对于个人成长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 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各种有趣的想象锻炼活动,帮助学生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1 画个大家一起想象的圆形:要求同学们在脑海中想象出一个完整的圆形,这个圆形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可以是一只球,也可以是一个煎饼、一个硬币等等。
让同学们先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在这个圆形里面画一些他们想象出来的东西。
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想象和表现力,帮助他们提高想象和表现能力。
2. 学习2.1 阅读一篇跟想象有关的文章让同学们阅读一篇相关内容的文章,帮助他们了解想象的重要性,同时也可加深同学们对于想象的认识。
2.2 相关理论的探讨教师针对同学们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帮助他们理解想象的真正意义、作用和实现方法。
通过这个环节,同学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想象力对于个人成长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3 各种有趣的想象锻炼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会为同学们提供各种有趣的想象锻炼活动,如写作、画画、游戏、演讲等。
教师会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操作性好、简单易行的想象力锻炼活动,同时也会根据同学们的不同想象水平和兴趣,设定不同的任务与要求。
3. 总结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将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以及同学们所进行的想象力锻炼活动,让他们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个人想象力对于成长和创新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式和手段:1. 联合体组织方式在这个教学方法中,教师会把同学们分为不同的小组,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可以互相合作、交流与分享,锻炼想象力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互动能力。
2. 展示式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会采用展示式教学方式来进行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册《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册《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6a03f8102de2bd96058876.png)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册《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生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设计活动主题请“六一”绘画故事大赛活动内容和流程一、交待活动主题,激发学生活动兴趣针对本单元教学时已经临近“六一”国际儿童节,在班内发起倡议:“班内将举行庆六一绘画大赛”,内容为绘画故事演讲和画展。
并向学生讲清楚相关的比赛规则。
建议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设立最佳绘画故事演讲、最佳绘画小组。
评选办法——以小组为单位,对班内各小组推荐的故事演讲进行最佳投票),然后根据得票是否超过半内小组数的一半来决定是否获得“最佳绘画故事小组”称号;学生对画展中每个人的作品进行投票,根据得票情况,决定是否获得最佳画作,根据被评为最佳画作的人数是否超过小组一半来决定是否能评为最佳绘画小组。
二、根据教材给出的内容,自己想象作画利用美术课(可以与美术老师联合)或者活动课时间,教师为学生出示教材中给出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给出的图画画了什么内容。
自己想象:依据教材给出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想象可以画成自己喜欢的什么画面?准备怎么画?自己想好以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交流一下,看谁的想象的新奇、有趣丰富。
交流之后,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16开画纸,对折,自己一边想象一边在画纸的上面一半绘画(教师提示:一定要在折好后的上面部分画画,下面部分还要作为他用)。
教师对学生的绘画情况给与指导。
画完之后,给自己的图画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并想一想:为什么要涂上这些颜色?课余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的图画拿给父母看,介绍一下自己的画,看父母有什么看法。
三、编故事,举行故事演讲大赛。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三年级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三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61c90d2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b.png)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三年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想象力的概念,认识到想象力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想象力的概念和作用2. 想象力的培养方法3. 想象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想象力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培养想象力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2. 学具:彩色笔、绘画纸、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想象力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想象力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想象力的重要性。
3. 想象力培养方法:介绍一些培养想象力的方法,如阅读、绘画、写作等。
4. 实践环节:让学生进行一些想象力训练的小游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5. 想象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讲解想象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等。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插上想象的翅膀2. 主题:想象力的重要性3. 副培养想象力,激发创新精神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想象力的作文,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2. 让学生进行一些想象力训练的小游戏,巩固课堂所学。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引导学生将想象力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想象力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培养想象力的方法,并将想象力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小学语文1年级教案:“插上理想的翅膀”口语交际教学设计_1年级语文教案.doc
![小学语文1年级教案:“插上理想的翅膀”口语交际教学设计_1年级语文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5e6c8bd46529647d272852c0.png)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插上理想的翅膀”口语交际教学设计_一年级语文教案《插上想象的翅膀》是冀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大胆想象,亲自动手把自己的设想绘制成美丽的图画,并把图画内容编成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样的口语交际内容,集想、画、说、评与一体,使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交际能力轻松自如。
1、指导学生大胆合理的想象,讲清画的内容,会有礼貌的进行交流。
2、通过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敢于交际、乐于交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敢于交际、乐于交际的情感。
一、旧知激趣,导入主题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看看谁的记忆力最好。
(展示有一年级下册课文《维维的画》中的苹果、气球、蝌蚪图)你还记得这些画是谁的作品吗?(学生回答,适机表扬)维维之所以能用简单的一个圆和一条直线、一个椭圆和一条曲线画出几种不同的事物,是因为她敢于大胆的去想象。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不仅要像维维一样过把画家瘾,还要当上一会故事大王。
(板书课题:插上想象的翅膀)设计意图:利用学过的课文内容导入,帮助学生消除对本节口语交际课的畏难情绪,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兴趣。
二、启发想象,趣味无限1、认识图形。
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幅奇妙的画,要靠大家的一双巧手来完成。
(展示书上图中的圆、直线和弧线)谁能说说画中有哪些图形?2、想一想。
想象是每个人的天性,信心是成功的基石。
请大家用你们魔术师般的头脑,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给画中的圆直线和弧线加上几笔,看看会变成什么事物。
3、说一说。
先小组交流想象的内容,再全班交流。
此时只要学生的回答合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设计意图:课堂交流根据图形想象到的事物,使学生的话画画材料更加丰富,让学生做有米之炊,拓宽了学生画画的思路,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增强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心理健康三年级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心理健康三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b10afac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7.png)
插上想象的翅膀【活动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树立自信,乐于学习”。
学习能力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基础,是指接受信息并应用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智力,主要包括认知能力,想象能力等。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重要转折阶段。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对这一阶段的学生开展激发想象力的辅导活动,有利于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本节课旨在通过多种活动体验让学生感受“想象” 的重要性,习得想象的方法,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敢于想象、乐于想象的信心。
【活动目标】1.在活动体验中,认识想象的重要作用2.激发想象的兴趣,感受想象的魅力。
【活动重难点】培养敢于想象、乐于想象的创造精神。
【活动准备】音乐片段、PPT课件、各种道具。
【活动准备】一、团体热身及转换阶段: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在一起上心理健康课了,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奇思妙想》。
怎么奇思妙想呢?听王老师来讲游戏规则。
2.游戏只有一个规则,看到图形后,不用举手,不用起立,立刻大声说出你想象到了什么事物。
3.师:准备好了吗,游戏开始,(1 )出示圆柱体,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总结:圆柱体让同学们想到了......)(2)正方体呢?4.师:大家的反应真快,少年儿童时期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候,大家的小脑袋里总是充满了奇思妙想!这节课王老师就要带领大家进入想象力训练营,希望你们能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训练营中闯关成功!(版贴:插上想象的翅膀)二、团体工作阶段:想象力训练营(一)第一关:火眼金睛1.有信心通关吗?让我们进入第一关:火眼金睛,同学们可要睁大眼睛仔细看。
2.(出示茅草和锯子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锯子是怎么发明的吗?3.师:是啊,鲁班看到茅草,借助想象发明了锯子,其实,人们利用想象,根据大自然中的事物还发明了很多东西呢,你知道根据鲸鱼发明了什么吗?根据鸟呢,荷叶呢?(一起说或者指一生回答)4.总结:是啊,人们通过想象,产生了很多发明,可远远不止这些,还有许多脑洞大开的创意发明呢?一起来看一下!(出示小发明图片)5.师:这些小发明是不是很有创意,如果让你来发明一样东西,你想发明什么呢?快跟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课件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d5a12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f.png)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教学材料:
•提供一些有空白细节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填充
•提供一个简单的故事框架,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填充
•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帽子、手套、面具等,让学生自由组合并表演
热身活动:
1.让学生观看一段短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一些简单的物品,但是经过想象力的发挥变成了有趣的物品。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是怎么变成有趣的呢?是不是因为我们的想象力让它们变得更有趣呢?
主要活动:
1.让学生看一些有空白细节的图片,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填充这些细节。
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这张图片里的人在干什么?”、“这个地方会发生什么事情?”等等。
2.提供一个简单的故事框架,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填充。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地点、情节等等,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一个有趣的故事。
3.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帽子、手套、面具等,让学生自由组合并表演。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表演中的角色、情节等等,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一个有趣的表演。
结束活动:
1.让学生分享他们创造出来的故事和表演。
可以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2.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想象力对于创造力和自信心的重要性。
扩展活动:
1.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其他有趣的故事和表演,并与同学分享。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想象力,如在阅读、写作、绘画等方面。
插上想像的翅膀
![插上想像的翅膀](https://img.taocdn.com/s3/m/4ff6a02e482fb4daa58d4bbc.png)
插上想像的翅膀作者:俞洋来源:《科教创新》2013年第07期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思维就是求异思维,其特点是“灵活、独特、新颖”。
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创设情境,营造宽松的环境,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注意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求异思维想像创新是培养人才的根本,而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思维就是求异思维,亦即不受旧的思维的影响,与众不同、独辟蹊径、别开生面,能想出新的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就是创造型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灵活、独特、新颖”,而且人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
就中学生而言,创新思维包涵有:积极动脑、思维多向、求异;想象大胆、丰富、新颖;口语和书面表达流畅、灵活、生动;接受事物主动、敏锐;与人交往主动、热情、大方;办事有条理、有影响力等等。
青少年是创新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他们往往凭着敏锐观察、直接理解、整体判断、迸出灵感、豁然顿悟、多元求异、创造想象等来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
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还要注意激发学生思维的闪光之处,让学生敢想、敢说,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却往往离不开学生的想像。
语文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创设情境,为学生的想像提供可能性。
学生不缺少思维能力,缺少的是对生活的感性认识。
学生每天来往于学校、家庭之间,每天做的事情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要想让他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几乎没时间。
那么,我们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网络开拓信息通道,充分利用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充分利用课件里贮备的课文朗读,生字词库,课文动画,有关资料,实践录像等,让他们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比如在教授多彩四季单元时,播放一些欢快的背景音乐,美丽四季的画面,让学生能亲眼看到大自然的美,听到鸟语,闻到花香,丰富多彩的生活图片必然会让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的美不胜收。
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读后感
![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690ea5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3.png)
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读后感英文回答:After reading the book "插上想象的翅膀" (Wings of Imagination) by an unknown author, I was deeply moved by the powerful message it conveys. This book is not just a simple children's story, but a profound explor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imagination in a child's life. It made me reflect on my own childhood and how imagination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who I am today.The story follows a young boy named Jack who discovers a magical pair of wings that allow him to fly and explore new worlds. Through his adventures, Jack learns the value of imagination and how it can help him overcome challenges and discover his true potential. The author skillfully weaves together elements of fantasy and reality, creating a captivating narrative that keeps the reader engaged from beginning to end.Reading this book reminded me of my own childhood and the countless hours I spent lost in my own imagination. Whether it was pretending to be a superhero saving the world or creating elaborate stories with my toys, my imagination was my greatest asset. It allowed me to escape the constraints of reality and explore new possibilities.It was through imagination that I developed my creativity,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empathy for others.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aspects of "插上想象的翅膀" is its ability to inspire readers to embrace their own imagination. It serves as a reminder that imagination is not just reserved for children, but something that should be nurtured and cherished throughout our lives. As adults, we often become too focused on practicality and lose touch with the magic of imagination. This book encourages us to reconnect with our inner child and tap into the limitless possibilities that imagination offers.Furthermore, the book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imagination in education. In a world that prioritizes standardized tests and rote memorization, creativity andimagination often take a backseat. However,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imagination is crucial for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By encouraging children to use their imagination, we are fostering their ability to think outside the box and approach challenges with a fresh perspective.In conclusion, "插上想象的翅膀" is a beautiful and thought-provoking book that reminds us of the power of imagination. It teaches us that imagination is not just a frivolous escape from reality, but a tool that can help us navigate through life's challenges and discover our true potential. As parents, educators, and individuals, we should strive to foster and encourage imagination in ourselves and in the younger generation. Only then can we truly soar to new heights and unlock the endless possibilities that lie within us.中文回答:读完《插上想象的翅膀》这本书后,我被它传递的强大信息深深打动。
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思维在阅读中腾飞——以《雾在哪里》为例浅谈提升低年级学生想象力的教学
![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思维在阅读中腾飞——以《雾在哪里》为例浅谈提升低年级学生想象力的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671df55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5.png)
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思维在阅读中腾飞——以《雾在哪里》为例浅谈提升威海市千山路小学,山东省威海市,264200摘要:语文教育学家潘新和教授提出,“在语文教育的智能培养中,没有什么比庇护、开发、发展学生的言语想象力更重要的事了”。
纵贯五个年级的教材,以“想象力”为核心的语文要素,呈现“整体性布局广”“读写设计序列多”的特点,无论是拼音、识字、阅读、习作还是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关于想象力的编排无处不在。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想象能力的本质属性解读并不到位,并缺乏科学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想象素养”。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创新,让学生的识字、阅读、表达在多样的情境创设中得以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呢?以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一课为例,通过反复磨课,逐渐梳理总结出提升低年级学生想象力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在“真、美、情、思”的宽阔空间里,激发想象,启迪智慧,赋能未来。
关键词:想象情境思维发展语文教育学家潘新和教授提出,“在语文教育的智能培养中,没有什么比庇护、开发、发展学生的言语想象力更重要的事了”。
纵贯五个年级的教材,以“想象力”为核心的语文要素,呈现“整体性布局广”“读写设计序列多”的特点,无论是拼音、识字、阅读、习作还是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关于想象力的编排无处不在。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想象能力的本质属性解读并不到位,并缺乏科学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想象素养”。
针对现状,应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创新,让学生的识字、阅读、表达在多样的情境创设中得以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呢?本学期,作为情境教育实验校,我校进行以“想象的力量”为主题的情境教育实践探索,并以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一课为例,通过反复磨课,逐渐梳理总结出提升低年级学生想象力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在“真、美、情、思”的宽阔空间里,激发想象,启迪智慧,赋能未来。
一、迁移中识字,想象更主动《雾在哪里》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7d6a4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3.png)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想象的概念,认识到想象力在创作、解决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表达和思考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激发和运用想象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想象的概念与作用:介绍想象的定义,举例说明想象力在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2. 想象力的培养:探讨如何通过锻炼、积累知识和打破思维定式来提高想象力。
3. 想象与创新:分析想象力在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推动作用。
4. 想象力的实践: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力训练,如联想、幻想、创意写作等。
5. 想象与现实:讲解如何在保持现实意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新和创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想象的概念、作用及培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想象力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想象力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想象力在创新、创作等方面的应用,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想象力的PPT,包含图片、案例和练习题等。
2. 教材或相关资料:提供想象力相关的文章、书籍或视频等,供学生课后阅读和观看。
3. 练习题:设计想象力训练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发言和练习环节的积极性。
2. 想象力训练作业:评估学生在课后练习中的表现,检查想象力运用和创意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创新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实践,观察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进步。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想象力游戏或故事,引发学生对想象力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想象力概念:介绍想象力的定义,解释想象力在个人发展和创造性思维中的重要性。
3. 分享想象力案例:分析一些成功的创新者和艺术家如何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和创新的案例。
【单元统整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艺术之美——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单元统整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艺术之美——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统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03bb72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0.png)
【单元统整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艺术之美——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统整教学设计一、单元解读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艺术之美”为主题,分别编排了展现音乐、绘画、戏曲等艺术之美的《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此外还编排了展现书法魅力的口语交际《聊聊书法》,习作《我的拿手好戏》以及语文园地。
单元内容既有文言文、传说故事、短文组合,也从不同的方面折射了艺术之美,引领学生感受艺术背后的文明之光、精神之美。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是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
放眼统编教材对于学生阅读想象能力的编排:中段年级引导学生聚焦想象小试牛刀,进入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阅读时能从所读内容想开去”,“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围绕“想象”这一支点,从三年级对童话作品的想象,过渡到四年级通过文字想象与之对应的现实生活画面,再到六年级穿梭于现实与抽象之间,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聚焦本单元课文对于想象能力培养的要求:《伯牙鼓琴》需要学生对音乐艺术展开想象,完成文字到声音的转换。
《月光曲》引导学生朗读文字,想象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学生通过文字、画面、情景、情感、乐曲的不断交替、联结和转化,达到语言与情感的共振,体会文字背后蕴藏的音乐艺术。
《书戴嵩画牛》《京剧趣谈》《聊聊书法》通过感观不同的斗牛图、丰富多变的表现形式、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实现由直观画面到动态联想的过渡。
“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是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
翻看教材习作,从拿手好戏举例到习作内容梳理,再到示例提纲呈现,最后给出修改和评价方法,重点聚焦“写具体”“列提纲”两个方面。
从写清楚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习作能力培养的进阶目标清晰可见;而对于列提纲,五上第四单元首次提出列提纲,六上册第五单元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列提纲,本单元则要求学生借用范本学习列结构提纲,这也是学生搭建文章骨架,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重要思维外显载体。
《展开想象的翅膀》教案设计
![《展开想象的翅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c65e4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e.png)
《展开想象的翅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想象的概念,认识到想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来进行文学创作和艺术表现。
二、教学内容1. 想象的概念与分类2. 想象的重要性与作用3. 想象力的培养与训练4. 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5. 想象在艺术表现中的运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想象的概念、分类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想象在文学和艺术中的具体应用。
3. 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和创作实践。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想象力的培养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学指导书。
2. 课件:想象的概念、分类和作用的PPT。
3. 案例材料:相关文学和艺术作品。
4. 实践活动材料:纸张、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想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想象感兴趣。
2. 讲解:讲解想象的概念、分类和重要性,让学生理解想象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想象在文学和艺术中的具体应用,让学生感受想象的创造力。
4.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和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想象力的培养和应用,分享彼此的感悟和经验。
6. 总结:总结想象的重要性,强调想象力在个人成长和创新中的作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想象的概念和分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想象力的重要性和作用的认知。
3. 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更多关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书籍和研究。
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文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 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的创新竞赛或项目,应用所学的想象力培养。
八、教学反思1. 对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进行反思。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aa6aa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4.png)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理解想象的含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想象的概念和作用。
2. 如何培养和运用想象力。
3. 生活中的想象实践案例。
三、教学重点:1. 想象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和运用想象力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丰富想象力。
2.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培养和运用想象力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想象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象实践经验,互相启发和借鉴。
4. 实践操作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和实践。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插上想象的翅膀》相关内容。
2. 课件:展示想象的概念、作用和培养方法。
3. 案例材料:收集生活中的想象实践案例。
4. 作业模板:为学生提供创作的模板和素材。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想象力测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想象力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生活中的想象实践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想象力。
4. 方法讲解:介绍培养和运用想象力的方法,如观察、思考、创新等。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实践经验,互相启发。
6. 实践环节: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和实践。
八、课后作业:1. 结合自己的生活,运用想象力创作一个故事或画作。
2. 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记录下来。
九、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想象力创作的质量和创新性。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了解学生对想象力的认识和运用程度。
3. 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82d65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6.png)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2)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2)运用思维导图、故事创作等方法,培养学生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想象的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想象的概念与作用(1)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想象?”(2)讲解想象的定义和作用。
2. 想象力的培养(1)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关于想象的经历和感受;(2)思维导图:绘制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想象力导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想象力培养的方法。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创新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想象?”2. 新课讲解:讲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关于想象的经历和感受;4. 实践活动:运用思维导图,绘制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想象力导图;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想象的看法,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发挥想象力。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想象力的短文;2. 设计一个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情境,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想象的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3. 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4. 学生对想象与现实关系的认识,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2.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3. 采用实践活动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插上想象的翅膀》;2. 课件:想象的概念和作用、想象力培养的方法等;3. 思维导图工具:纸张、彩笔等;4. 故事创作素材:图片、音乐等。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7aae4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c.png)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想象的概念,认识到想象在创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进行创意写作和绘画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教学内容:1. 想象的概念及其作用2. 想象训练的方法3. 创意写作与绘画实践4. 文学作品鉴赏与分析5.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想象的概念、作用及训练方法,能够运用想象进行创意写作和绘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将想象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想象的概念、作用及训练方法。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和绘画实践。
3. 欣赏法:鉴赏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想象相关理论知识资料、创意写作与绘画指导书籍。
2. 教具:黑板、投影仪、画纸、画笔、文学作品样本。
3.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便于学生进行创作和展示。
教案第一课时:想象的概念及其作用一、导入(5分钟)1. 提问:请大家谈谈对想象的理解。
2. 总结:想象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对已知事物的重新组合和创造。
想象在我们的生活和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想象的作用:丰富思维、激发创造力、提高创新能力。
2. 讲解想象的分类: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幻想。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案例: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想象在解决问题、创新等方面的应用。
2. 讨论:引导学生谈谈自己运用想象解决问题的经历。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想象的概念、作用及分类。
2. 强调想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兴趣。
第二课时:想象训练的方法一、导入(5分钟)1. 提问:请大家谈谈对想象训练的理解。
2. 总结:想象训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思维活动,通过特定方法培养和提高想象力。
《八__想象的翅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粤教版三年级上册
![《八__想象的翅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粤教版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439984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f.png)
《想象的翅膀》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力。
2. 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想象力去描绘和表达自己的世界。
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2. 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想象力去描绘和表达自己的世界。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准备用于讨论和交流的道具和材料,以便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
3. 制作PPT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关于想象的视频,引出课题。
2. 引导学生交流关于想象的已有经验。
3. 讲述关于想象力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1. 了解想象力的特点(1)无边无际;(2)千奇百怪;(3)创造之源。
2. 想象力的作用(1)人类智慧的源泉;(2)创新精神的翅膀;(3)战胜困难的武器。
3. 认识想象与现实的干系(1)区别天上与地上;(2)区分已知与未知;(3)明确想象与幻想的区别。
4. 学习运用想象的方法(1)唤起记忆表象;(2)创造新形象。
具体方法:播放一段音乐或图片,让学生根据记忆进行描述。
5. 教室小结(三)当堂训练1. 阅读一篇想象类文章,谈谈自己的启发与收获。
2. 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写一篇想象作文。
(四)安置作业请以“未来的……”为开头,展开想象,编写一个故事。
字数不少于XX字。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了关于想象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想象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想象力。
同时,通过写作训练,稳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但是,在教室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时间的分配,既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讨论,又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成。
课后,教师需要反思本节课的得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观察和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用画笔描绘出自己的想象世界。
第16课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苏教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
![第16课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苏教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43d5a2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d.png)
b.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
1.教学重点
a.想象力的作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讲解想象力对学习、生活的重要性,举例说明想象力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科学发明、艺术创作等。
b.形象思维的培养:通过观察图片、事物,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进行描述,强调观察细节,激发创意。
c.创意绘画作品的完成:指导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绘画创作,强调团队协作,培养沟通与表达能力。
d.想象力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2.教学难点
a.形象思维的转换:学生往往容易陷入惯性思维,难以将观察到的具体事物转化为富有创意的形象描述。教师需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启发等方式,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转换。
b.想象力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可能不知道如何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教师应提供指导性建议,如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尝试组合不同元素等,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c.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小组合作完成绘画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意见分歧、沟通不畅等问题。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插上想象的翅膀》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发挥想象力的情况?”(如:编故事、画画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想象力的奥秘。
d.想象力在问题解决中的实际应用:学生可能对如何将想象力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感到困惑。教师应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运用想象力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插上想象的翅膀 全国通用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插上想象的翅膀 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8703257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6.png)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插上想象的翅膀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将了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想象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和调节情绪,提高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了解“想象”的概念通过问答、课件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并引导学生认识到想象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 学习使用想象调节情绪以一些常见的情境为例,如生气、恐惧、焦虑等,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想象来调节情绪,提高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一些有趣、生动的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设计1. 课堂导入1.1 师生互动:老师问学生们是否听说过“想象”的概念,并让学生谈谈他们对“想象”的理解。
1.2 课件展示:通过PPT展示,让学生们看到一些与“想象”有关的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们认识到“想象”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 正确理解“想象”这一概念2.1 师生讨论:老师引导学生们通过讨论等方式,进一步探讨“想象”的概念和作用。
2.2 课件展示:通过PPT展示,让学生们更加清晰地了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
3. 学习使用想象调节情绪3.1 实例讲解:老师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们了解如何使用想象来调节情绪。
3.2 分组小活动: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让他们根据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小活动,自己动手实践如何使用想象调节情绪。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4.1 游戏环节:老师设计一些有趣、生动的游戏环节,通过实践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想象”的奇妙世界。
4.2 总结讲解:老师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们将“想象”运用到生活中去。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为学生们提供了学习使用想象调节情绪的实践机会,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能力。
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这门课程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想象”的魅力,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插上想象的翅膀
(教学设计及设计理念)
一、选题背景。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是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期,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因此,注重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对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选择了“插上想象的翅膀”这一班会的主题。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想象的魅力。
2、通过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三、活动重点:通过创设情境、游戏等内容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四、班会程序:
第一环节:班会主题的引入。
1、观看电影《哈利波特》片段。
2、揭示班会主题。
【班会一开始,我用电影《哈利波特》的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看完之后,我让他们找出影片中的神奇的地方,告诉他们这些神奇之处正是来自于想象,这样
很自然就揭示了揭班会的主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第二环节:发散思维,训练想象。
1、看物品想象。
(1)小主持人师范。
(2)分组游戏。
【三年级孩子的思维正逐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但这个时候他们仍需借助具体事物的形象才能实现这一点,所以在这个环节设计了看物品进行想象,这些物品又是孩子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物品,让孩子易于接受,增强他们想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听声音想像。
(1)(播放玻璃打碎的声音)听到这一连串的声音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能不能编一个小故事?
(2)播放两组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想象。
说一说听这段音乐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学生闭着眼睛听声音想象,可以让学生在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下尽情想象,思维能够更加开阔,不受约束,想象力也就更丰富了。
】3、画想象画:“0”是什么?开展小竞赛。
(投影出示竞赛的要求)【本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想象,用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使学生觉得很亲切,对于以绘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维,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很喜欢的,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兴趣,同
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
】
第三环节:联系生活,放飞梦想。
1、想象能带给我们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2、想象还能带给我们许多奇思妙想(投影播放图片)
3、我的小发明:其实,发明创造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你有什么奇思妙想,想发明出一样什么东西,方便我们的生活?
4、写梦想折成纸飞机,在教室里放飞。
(配乐)
5、总结:同学们,可能今天我们的想象还只能称之为梦想,也许20年后,我们的梦想就会变为现实。
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想象吧!【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明白,想象能带给我们很多东西,有快乐、有悲伤甚至是恐惧,可是想象带给我们最有用的东西就是想象能带给我们许多奇思妙想。
然后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上的例子,使学生加深对组合创造法的认识,并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想出自己梦想发明的东西。
】
整个班会的设计遵循了“全体学生参与”的“学生主体性原则”,通过游戏和活动的设计让学生有了自主参与、自主体验的意愿,初步感受到了想象的魅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兴趣,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班会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一开始在设计第一个环节时并不是进行的这个想象游戏,而是让学生看图
片想象,通过一些图片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但是在试讲的过程中发现看图片想象在班会气氛上太冷,不够活跃,而且看图片后也是让学生举手说,不能体现一个全体参与的过程,就放弃了这个做法。
关于想想画展示的部分,一开始也不是让学生这样展示的,是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评选,选出一些富有创意的图画展示。
但是发现这样特别费时间,影响了整个班会的进度。
后来就改成了谁画好了谁就把自己的图画贴到黑板上展示,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都想展示,但结果还是很费时间,最后就想到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样:画好了由老师来选择有创意的图形进行展示。
这样也有存在问题,每个人对图画的理解不一样,选择的标准就不一样,那些想展示却没有被老师选上的同学积极性就会受到一些打击,不利于孩子以后想象的发展。
这个环节到底该怎样实施,才能既省时间又能不打击孩子,还请各位老师多给宝贵的建议。
我一直认为,小学生是乐于想象的。
心理训练就是要根据小学生乐于想象的特点,引导他们体验想象的乐趣,从而增强想象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学生良好想象品质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通过一两次训练就能获得良好的想象品质,若能将训练延伸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则会更好地发挥训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