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问题处理制度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的问题整改与纠正措施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的问题整改与纠正措施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质量管理制度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整改与纠正。
本文将从问题的识别、整改措施的制定以及纠正工作的推进等方面进行探讨,以确保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一、问题的识别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问题的识别是制定整改与纠正措施的第一步。
在问题的识别过程中,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监测与评估:通过现场巡检、抽查和质量评估等方式,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记录。
2. 领导关注:组织领导及相关人员关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情况,定期召开会议,了解问题和隐患的存在,并及时下发整改通知。
3. 反馈渠道:确保施工现场上下游的信息传递畅通,及时获取来自施工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反馈信息,并对问题进行分类整理。
二、整改措施的制定问题的识别为整改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在制定整改措施时,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 根本原因分析:深入调查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了解导致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
2. 集思广益:组织专家、技术人员、相关人员进行头脑风暴和经验交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施工要求的整改措施。
3. 合理化建议:在制定整改措施时,引入合理化建议,提出优化施工流程、改进施工方法等方面的建议,以提高施工质量。
三、纠正工作的推进制定整改措施后,应积极推进纠正工作,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以下是纠正工作推进的几个关键点:1. 分工合作:明确整改责任人,建立整改小组,明确各成员的任务分工,确保整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2. 时限要求:制定整改时间表,并及时跟进整改进展,催促责任人按时完成整改任务。
3. 检查评估:建立质量评估机制,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进行反馈,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
4. 经验总结:在纠正工作完成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经验库,为今后的质量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结: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的问题整改与纠正措施的推进需要全员参与,其中包括问题的识别、整改措施的制定以及纠正工作的推进等环节。
施工质量问题处理制度

施工质量问题处理制度为确保施工质量达到合同要求,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实现项目部制定的方针、目标,为公司创造良好的社会信誉,特制定本制度。
一、质量问题整改与事故处理办法项目部质检员发现质量隐患或通病,首先可口头通知施工员整改。
经二次口头提出而未得到及时认真整改时,质检员应填写限期整改通知单、停工通知单等,要求限期整改,施工员必须在限期内整改并通知质安科。
对有严重危害,可能造成质量事故的,质检员有权立即发出警告,要求立即整改,同时报告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意见不一致时质检员应向公司质量技术处反映。
由公司质量技术处、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发给项目部的整改通知,施工员应按时整改,由质检员复查整改结果并反馈。
发生质量事故,项目部应立即向公司总工、质量技术处报告,同时应由事故人所在班组的班组长,分管施工员写出事故经过、原因、责任、损失的书面报告,经项目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核实后,报公司总工组织有关部门评审处置,必要时请监理、设计单位、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参加。
二、质量奖罚措施(一)、质量奖励1、在月评比中受到通报表扬的施工队伍,项目部将按月评比制度给予奖励。
2、认真按规范、图纸、技术交底、质量标准操作施工,质量合格率100%的奖励施工队伍1000~3000元。
3、认真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施工班组进行质量自检,工程合格率100%时,奖励施工员500~800 元。
4、严格按国家规范、标准、图纸组织施工,认真执行质量“三检制”,认真主持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当月工程质量受到监理业主表扬,奖项目经理 300~500 元。
(二)、质量惩罚以下每次处罚施工队伍时,其相关责任人处以罚金按施工队伍处罚金的10%计取。
1、在月评比中通报批评的施工队,经理部给予罚款,罚款金额按月评比制度实施。
2、松铺厚度或压实厚度超过规范要求或试验数据时,每处处罚施工队1000元,并作返工处理。
工程保修期内质量问题处理制度

工程保修期内质量问题处理制度前言为了规范工程保修期内的质量问题处理,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工程保修期内质量问题处理制度。
一、保修期保修期指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承担的责任期限。
本制度规定的保修期为二年。
二、质量问题处理流程1.质量问题报告发现质量问题的单位应及时向施工单位报告,并详细描述问题的情况。
2.问题排查施工单位应及时排查问题原因,并向报告单位反馈处理结果。
3.问题整改施工单位负责对问题进行整改,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4.整改验收施工单位应及时邀请报告单位进行整改验收。
如报告单位认为整改不到位,可拒绝验收。
施工单位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重新整改并邀请报告单位进行验收。
5.问题跟踪如问题未得到解决,应开展问题跟踪,直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为止。
三、问题处理责任1.施工单位责任施工单位应当保证工程质量,对施工期和保修期内出现的质量问题负责。
若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由施工单位负责整改到位,并在整改验收合格之后,才能交付使用。
如问题整改结果不符合合同要求,报告单位有权利提出需求重新整改,直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为止,并承担其他由此产生的费用。
2.报告单位责任报告单位发现质量问题后,应及时向施工单位报告,并配合施工单位开展问题排查及整改工作。
如未及时报告或虚构质量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则承担由此产生的费用。
四、保修期内质量问题的处理时限1.质量问题报告报告单位应在发现问题后的三日内向施工单位报告。
2.问题排查施工单位应在收到报告后的三日内进行问题原因排查,并向报告单位反馈处理结果。
3.问题整改施工单位应在排查问题原因之后的七日内完成问题整改工作。
4.整改验收施工单位应在整改完毕后的五日内进行整改验收并向报告单位进行邀请。
5.问题跟踪如问题未得到解决,应开展问题跟踪,并在五日内给出问题解决方案。
五、保修期的延长如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由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经过验收合格,延长质量保修期限为一个月。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是指在规定的设计、施工、验收、使用期限内,保证工程符合功能、安全、经济等方面标准的质量要求。
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保障,因此,对于工程质量问题的防治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将介绍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防治措施和管理制度。
一、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1. 材料和工艺不合格问题防治措施:(1)建立质量监督机构,加严质量监管,对材料和工艺进行认真审核。
(2)只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对进口材料应加强验收。
(3)监督施工人员从事国家规定的工作技术,提高技术能力,防止无用浪费。
2. 设计问题防治措施:(1)建立专业设计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制定工程设计方案。
(2)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对设计方案进行认真、全面的审核和审批。
(3)做好设计顾问的工作,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施工过程管理问题防治措施:(1)建立专业施工管理部门,规范施工程序流程,明确质量要求。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作业,保证施工质量。
(3)严格执行施工合同、工程验收规程及相关法律法规。
4. 管理失误问题防治措施:(1)建立完善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各方面压力的监管和控制。
(2)落实各项责任制度,确保质量管理得到有效实施。
(3)加强内部管理,制定完善的流程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二、管理制度1. 设计管理制度本制度是为确保建筑工程设计质量,规范设计单位各个部门和人员间的协调配合,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强化设计质量责任制而制定的。
(1)组织管理:建立专门的设计管理部门,制定具体的管理流程,明确责任,加强协调。
(2)设计标准:明确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制定以及提出合理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3)设计程序:建立科学、合理的设计程序,明确设计的各个阶段,规定不同阶段的设计内容和设计目标。
(4)设计审核:建立设计审核制度,对设计进行审核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6篇)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一)总则1、为对本工程项目质量问题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交付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特制订本细则。
2、本细则适用于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处置和管理。
3、质量问题(包括质量事故)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凡因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不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或使用不合格材料、偷工减料等,造成工程质量低劣、强度等级不够、结构尺寸偏差等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或达不到工程所采用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质量问题(质量事故)的分类分级按照工程类别执行国家、行业、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和公司的相关规定。
4、质量问题信息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和完整,信息的处置应当遵循快速高效、协同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5、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二)____机构和职责1、项目负责人负责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的逐级上报。
2、各级主管生产负责人负责相应级别质量问题的处置,____有关质量管理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原因分析,提出处理建议。
3、工程部门负责制定质量问题处理方案,由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必要时须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4、安质部负责监督质量问题处理方案的实施情况,并保留监督检查的相应记录。
5、项目经理部质量领导小组根据质量事故等级,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负责对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进行处理。
6、安质部、工程部、物资部等部门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三)处理程序1、质量问题的报告(1)发现质量问题的人员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现场负责人立即向项目负责人及项目部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同时采取救援行动。
因工程质量原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应采用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事故现场。
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作好标记,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并拍照或录像。
施工质量问题处理制度

施工质量问题处理制度1.目的确保施工质量问题得到识别和控制,确保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承建的工程施工过程、工程交付及工程保修期内发生的质量问题的处置3.职责3.1工程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实施、修改和解释。
3.2项目部检验员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做好鉴别、记录,负责处理后的验证。
3.3项目部负责组织对质量问题的评审,确定处置方案,需要时上报公司总工程师作出处理。
3.4项目部负责按处置方案对质量问题进行处置。
3.5项目现场试验员、材料员负责对进货中的材料质量问题进行鉴别、标识、记录、隔离和报告。
4.程序4.1质量问题分类轻微质量问题对工程的使用功能、结构安全、寿命没有影响,只采取简单的处理就可以达到合格要求,不影响外观和内在质量,返工和返修在3个工作日内的质量问题。
一般质量问题对工程的使用功能、结构安全、寿命造成一定影响,必须采取较复杂的返工、或返修措施,才能满足要求或预期用途的质量问题。
严重质量问题对工程的使用功能、结构安全、寿命造成一定影响,必须采取重大技术措施进行返工或返修,才能满足要求或预期用途的质量问题。
重大质量事故对工程的使用功能、结构安全、寿命造成较大影响,必须采取重大技术措施进行返工、返修,才能满足要求或预期用途的质量问题。
4.2质量问题范围进货时,规格、型号、性能不符合规定的设备、材料,其中包括业主提供的设备、材料。
贮存不当变质、变形不能使用和安装的设备、材料。
因操作不当造成损伤和损坏的设备、材料。
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造成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问题。
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提出的质量问题。
4.3质量问题的标识和记录4.3.1对工程施工各阶段(进货、施工过程及交付验收)出现的质量问题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标识以示区别。
4.3.2做好质量问题记录,确认质量问题范围,涉及时间、地点,所用施工设备等。
进货检验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由材料员、仓库保管员记录在《材料问题处理记录表》。
工程施工处置问题机制

工程施工处置问题机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逐年增加,工程施工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以及进度,建立一套完善的工程施工处置问题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工程施工处置问题机制的构建。
一、问题发现与反馈机制1. 设立专项监测机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设立专门的监测机构,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测。
监测机构应具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人员,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建立施工现场巡查制度: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施工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3. 强化农民工培训: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和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其对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4. 鼓励群众举报:设立举报热线和网上举报平台,鼓励群众对工程施工中的问题进行举报。
对举报属实的,给予举报人一定的奖励。
二、问题处置与协调机制1. 建立应急预案:针对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程序、责任和措施。
2. 成立应急处置小组:施工单位应成立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工程施工中问题的及时处置。
应急处置小组应具备较强的协调和处理能力,确保问题得到迅速解决。
3. 加强部门间协作:建立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确保在工程施工中出现问题时,各相关部门能够及时介入,共同处理。
4. 定期召开协调会议: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议,分析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三、问题整改与跟踪机制1. 制定问题整改方案:对发现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和完成时间。
2. 落实整改责任:将问题整改责任明确到人,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3. 整改效果评估: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确保问题得到真正解决。
4. 建立问题档案:将工程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其整改情况纳入档案管理,便于查阅和追踪。
四、问题预警与防范机制1. 开展风险评估:在工程施工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质量问题处理制度

质量问题解决制度1.质量是公司生存之主线, 为了及时解决质量问题, 积极采用避免措施, 避免质量事故旳发生, 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和公司有关制度, 制定本制度。
2.为了避免质量问题旳发生, 项目部要进行质量“三检”, 即班组自检、工序、工种交接检查、质检员质量检查。
3、要严格按图纸、设计及施工规范施工, 发现问题后, 要及时进行整修, 第一次整修不及时旳要惩罚50—100元旳罚款, 第二次整修不及时旳处以二倍以上罚款。
责任要贯彻到人。
4、发现严重旳质量问题后, 项目负责人应立即上报上级单位, 组织有关人员按“四不放过”, (即查不出因素不放过, 找不出事故负责人不放过, 拿不出解决措施不放过, 贯彻不到具体人不放过)原则, 对质量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
然后由技术负责人编制专项整治方案, 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部门签字承认后才可进行整治。
质量奖惩制1、为了推动我项目部质量管理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严格执行工程质量奖优罚劣, 切实和职工旳报酬挂钩, 在健全质量例会, 质量“三检”旳基础上, 建立质量评比及奖罚制度。
2、评比制度(1)质量月评比及措施每月二十五日, 由项目经理组织, 全体工程管理人员参与, 对工程进行一次系统认真旳质量安全检查, 通过采用必要旳检测手段, 获得各工种班组工程进行评比, 按百分制予以打分, 分合格、一般、差三级, 95分以上为合格, 85分以上为一般, 如下为差。
专职质量检查员整顿评比成果, 作为质量和工资报酬挂钩和年终评比旳根据。
(2)质量年评比在春节放假前, 单位工程召开年度质量评比年会, 根据月评比成果, 选出质量先进班组, 根据每个职工旳工作成绩选出优秀职工, 对先进班组, 个人加以奖罚。
2.质量奖罚制度根据月评比成果, 得分在95以上旳质量合格班组, 奖励200元, 得分85分如下班组罚款100元。
根据年度评比成果, 先进班组奖励500元。
先进个人奖励100元。
工程质量问题响应制度内容

工程质量问题响应制度内容一、总则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质量问题,并及时有效地解决发生的质量问题,特制定本工程质量问题响应制度。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工程管理人员,旨在规范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二、责任主体1. 业主单位:负责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协调解决工程质量问题;2. 施工单位:负责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3. 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及时发现和纠正工程质量问题;4. 工程管理人员:负责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
三、工程质量问题响应流程1. 发现问题:当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或其他人员发现工程质量问题时,应立即向业主单位报告;2. 报告问题:业主单位收到工程质量问题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并制定解决方案;3. 解决问题:业主单位确定解决方案后,应通知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执行,对问题进行追踪和监督,直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4. 提出整改要求:如果发现工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业主单位可以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停工整改;5. 验收整改:施工单位完成整改后,业主单位应组织验收,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四、工程质量问题分类1. 设计问题:包括设计方案不合理、图纸错误等问题;2. 材料问题:包括材料质量不达标、材料使用不当等问题;3. 施工问题:包括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等问题。
五、工程质量问题处理原则1. 及时性原则: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及时解决,避免问题扩大;2. 严谨性原则:问题解决要严格按照规定流程,保证措施的有效性;3. 效果性原则:解决问题后要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问题不会再次发生。
六、工程质量问题响应制度的落实1. 业主单位应建立健全工程质量问题响应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2.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施工,避免发生工程质量问题;3.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4. 工程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质量问题处理和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关于印发中化#处《质量问题处理和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的通知管内各单位:为确保施工质量达到合同要求,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为认真贯彻质量方针,实现公司质量目标,落实工程主体质量终身负责制,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力度,规范工程质量管理,对工程质量问题(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
现将《质量问题处理和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印发给你们,望各单位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认真执行。
附件:质量问题处理和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1-质量问题处理及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施工质量达到合同要求,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为认真贯彻质量方针,实现公司质量目标,落实工程主体质量终身负责制,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力度,规范工程质量管理,对工程质量问题(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中化#局中化#处所属各单位及合格供方。
第三条引用标准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四、《铁路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规定》。
五、GB/T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六、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七、ZYGS/SC01-2011《质量手册》。
第四条术语和缩写一、引用ZJYGS/SC01-2011《质量手册》中的术语。
二、中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三、公司所属各分子公司、各项目经理部、各架子队统称为各-2-“单位。
四、四不放过” 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职工和事故责任人受不到教育不放过;事故隐患不整改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
第二章 职责 第五条公司主管副总经理是本制度的主管领导。
第六条安全质量管理部是质量问题处理及质量事故管理的 主管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监督与检查,并负责组织严重质量问题及质量事故评审和处理。
并对事故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提报处理意见,上报质量委员会讨论结案。
施工质量问题处理制度

施工质量问题处理制度1. 前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为了保证建筑质量和工程进度,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施工质量问题处理制度。
本文主要介绍了施工质量问题处理的流程和具体操作步骤。
2. 施工质量问题分类及处理流程2.1 施工质量问题分类按照问题性质和影响程度,施工质量问题可以分为三类:一般问题、重要问题和严重问题。
•一般问题:指质量问题影响较小,不影响整体施工进度和质量的问题;•重要问题:指质量问题影响程度较大,影响整体施工进度和质量的问题;•严重问题:指质量问题影响程度极大,影响整体施工进度和质量的问题。
2.2 施工质量问题处理流程当发生施工质量问题时,需要采取以下流程进行处理:1.发现问题并上报:如果工地管理人员、监理人员或其他施工人员发现了施工质量问题,应当及时上报给项目经理或相关负责人,并详细描述问题的性质、影响程度和可能原因等信息。
2.问题评估和分类:项目经理或相关负责人根据问题的性质、影响程度和可能原因等信息对问题进行评估和分类,并确定问题的处理优先级和责任人。
3.制定处理计划和整改方案:在确定处理优先级和责任人后,需要制定具体的处理计划和整改方案,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时间表,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责任人和验收标准。
4.实施问题处理和整改:责任人按照处理计划和整改方案进行问题的解决和整改,确保整改结果符合验收标准,并将整改情况上报给项目经理或相关负责人。
5.整改验收和:项目经理或相关负责人对整改结果进行验收,并对整个处理流程进行和分析,提出经验和教训,完善施工质量问题处理制度。
3. 施工质量问题处理操作步骤3.1 施工现场质量问题处理1.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后,立即采取措施制止,并通知工长/主管;2.工长/主管对质量问题进行判定和分类;3.确定解决问题的责任人和处理优先级;4.在规定的时间内制定处理计划和整改方案,并落实整改责任人和时间表;5.确认整改结果符合验收标准,并及时汇报给项目经理/相关负责人;6.项目经理/相关负责人对整改结果进行验收,如发现不符合标准,责令整改。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中的质量问题处理与整改措施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中的质量问题处理与整改措施在施工现场,质量问题的处理和整改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质量问题的处理原则、问题整改过程以及常见的整改措施三个方面探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中的质量问题处理与整改措施。
一、质量问题的处理原则在施工现场中,对待质量问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施工过程中,各参与方应加强巡检和监督,及时发现潜在质量问题。
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避免问题扩大化。
2. 公开透明: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向相关方面报告,并向业主和监理单位公开透明,确保问题被及时知晓,并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3. 追究责任:质量问题的发生往往涉及多个环节,各参与方应明确责任,并进行追责。
只有追责到位,才能够对质量问题形成有效的震慑,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二、问题整改过程当质量问题发生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问题整改:1. 问题确认: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确认,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严重程度。
通过实地勘察和技术鉴定,确定问题的具体内容、影响范围以及相关责任。
2. 整改方案制定:在问题确认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
整改方案应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单位、整改期限等内容,并将其纳入施工管理计划。
3. 整改实施:按照整改方案的要求,责任单位应积极主动地进行整改工作。
整改过程应有监理单位进行全程监管,确保整改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标准进行。
4. 整改验收:在整改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工作。
验收标准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并由相关方面共同参与。
验收合格后,方可移交下一阶段工作。
三、常见的整改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质量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整改措施:1. 技术调整:对于质量问题主要由技术原因引起的,可以通过调整施工方案、修改工艺流程等方式进行整改,确保问题不再发生。
2. 材料更换:当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无法满足工程要求时,应及时更换合格材料,避免对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工程质量问题处置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问题处置管理制度一、前言工程质量问题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但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置这些问题,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不受影响,是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为了做到工程质量问题处置及时、规范、有效,需要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问题处置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制度的目的、内容、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制度目的1. 保障工程质量:及时发现、处理、解决工程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
2. 保障工程进度:有效处理工程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到延误,按计划进行。
3. 改善工程管理效率:通过规范的工程质量问题处置流程,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和质量。
4. 保护项目利益:及时处理工程质量问题,减少项目经济和社会影响。
三、制度内容1. 工程质量问题分类(1)一般问题:对工程质量有一定影响,但可以通过简单的调整和改进解决。
(2)重要问题: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有较大影响,需要及时处理并报告相关责任人。
(3)严重问题:对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有严重威胁,必须立即停工处理,并形成相应的处置方案。
2. 工程质量问题处置流程(1)问题发现:由工程现场监督人员、项目经理等相关人员发现并记录工程质量问题。
(2)问题评估: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评估,包括问题的性质、影响范围、原因等。
(3)问题分析:对问题进行分析,确定解决方案和处置措施。
(4)问题处置: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等级,进行合理的处置工作。
(5)问题跟踪:对问题的处置过程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6)问题总结:对问题的处理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并纳入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
3. 工程质量问题处置责任(1)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置工作,包括问题发现、评估、分析、处置等。
(2)工程现场监督人员:负责实时监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及时报告。
(3)相关责任人: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确定相应的责任人,实施相应的处置措施。
四、实施步骤1. 成立工程质量问题处置小组,确定负责人员和工作分工。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4篇)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规范施工作业行为,建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促进工程的安全、高效、优质完成,依法合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任何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各类工程项目。
第三条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设立质量管理机构,明确质量控制流程,建立质量管理标准,加强质量管理监督,做好质量安全防控工作。
第二章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机构第四条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机构由项目负责人设立,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质量管理活动。
第五条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确定质量管理责任人员,制定质量管理方案,组织质量培训,负责质量事故的处理等。
第六条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机构应设立质量管理部门,明确部门职责,配备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
第七条施工现场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负责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检查并监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跟踪工程的质量进展,提出质量改进措施等。
第三章质量控制流程第八条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流程包括:前期准备阶段、施工过程控制阶段、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第九条前期准备阶段: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分析,确定施工方案,编制质量控制计划,制定质量目标和质量技术标准。
第十条施工过程控制阶段:施工过程中,按照质量控制计划,对各项施工工序进行监控,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第十一条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施工结束后,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对工程总体质量进行评估,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第四章资料管理第十二条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建立健全资料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的资料记录完整、准确。
第十三条施工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施工方案、施工图纸、施工记录等各项资料。
第十四条资料管理要求:建立资料档案室,设立专人管理,保证资料的安全、完整、规范。
第五章质量管理标准第十五条施工现场应遵循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第十六条施工现场应制定并实施质量管理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管理制度一、前言工程质量问题多种多样,有的是设计、施工方案不合理,有的是人为操作不当,有的是使用劣质材料等等。
本文将就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管理制度,以期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参考。
二、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1. 强度和稳定性问题(1)问题表现工程结构存在裂缝、变形、下沉、垮塌等现象,给使用和管理带来安全隐患。
(2)防治措施应强化管理控制,从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现场监督等多个环节着手,确保工程强度、稳定性符合规范要求。
可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 采用优质原材料,确定施工工艺和工序,确保全部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实施监管,并记录施工过程和监管过程;- 加强质量监管队伍建设,加强现场指导和技术支持,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2. 水泥制品质量问题(1)问题表现水泥制品发生破碎、开裂、变形等现象,损失材料财产,并给现场造成防止隐患。
(2)防治措施应该在选取水泥生产厂家时,考虑到其信誉、积极性,以及产品品质等方面因素,尽量选择有质量保障的正规厂家。
在具体操作时,还应注意:- 坚持规范操作水泥,不使用过期的或者质量问题的水泥;- 在使用水泥的过程中,应注重掌握水泥与其他材料的配合比例关系,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 使用过程中,注意控制水泥制品的水泥浆量和干燥时间,使其质量得到保障。
3. 钢筋和钢材装配问题(1)问题表现因施工中钢筋连接和钢材装配不到位、拉伸不均、剪力钢板未预留伸长量等原因造成的强度不足,轻则出现开裂、弯曲变形现象,重则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2)防治措施为确保钢筋和钢材的连接质量和稳定性,应在材料选购、配送、安装、连接等方面优化管理,加强质量控制。
可具体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 严格控制钢材的选购,注重质量控制和实物质量检验;- 加强对钢筋和钢材的质量检测和管理,把控拉伸平整度、长度等细节质量;- 强制施工方依据规范完善施工技术和对象号,提前制定构建方案,严格控制并监测钢材安装质量。
工程质量问题处理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问题处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问题的及时处理和解决,维护建设工程的安全和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建设工程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工程质量问题,是指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与质量相关的问题。
第二章工程质量问题的分类第四条工程质量问题可分为设计问题、施工问题、监理问题等,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设计问题:设计文件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设计计算错误;设计方案不合理等。
2、施工问题:施工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图纸与实际施工不符等。
3、监理问题:监理单位未按要求履行监理责任;监理单位监理不到位等。
第五条工程质量问题应当根据问题类型进行分类,建立相应的整改措施。
第三章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流程第六条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后,应当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按照下列步骤处理:1、立即组织人员对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确认问题的性质和原因;2、在核实问题的基础上,成立问题整改组,制定整改计划,并确定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3、开展整改工作,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4、整改完成后,进行复查核验,确保问题彻底解决。
第七条设计问题的处理应当由设计单位负责,设计单位应当配合相关部门对设计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
第八条施工问题的处理应当由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单位应当立即停止施工,并对问题进行调查核实,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和周边环境。
第九条监理问题的处理应当由监理单位负责,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协助建设单位对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对问题进行监督整改。
第四章工程质量问题的责任追究第十条对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责任人,应当依法进行责任追究,包括但不限于:1、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发生错误造成的质量问题,应当对设计单位进行相应的处罚;2、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质量问题,应当对施工单位进行相应的处罚;3、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应当对监理单位进行相应的处罚。
施工质量问题解决机制

施工质量问题解决机制
施工质量问题解决机制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针对出现的质量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解决机制:
1.设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职责,确保质量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2.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制定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流程和标准,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3.加强教育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施工质量水平。
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管理能力。
4.落实质量验收制度:严格实行施工质量验收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5.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质量,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6.强化材料设备管理:严格材料设备的采购、验收、储存、使用和报废等环节的管理,确保材料设备的质量。
7.建立质量问题整改机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措施、整改人员和整改期限,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及时整改。
8.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9.开展质量改进活动:通过开展QC(质量控制)小组活动、质量改进工程等,推动施工质量的持续改进。
10.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对施工质量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出现质量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
通过以上解决机制,施工质量问题可以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确保工程建设过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及质量问题处理制度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一:目的对质量事故予以界定,规范质量事故的上报、调查和处理,加强对各类质量事故的管理。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承建的建设工程中发生的质量事故。
三:术语本规定引用国家建筑行业中相关术语。
四:职责(一).公司主管工程和技术质量的领导负责对重大质量事故进行评审,并做出处置决定。
(二).公司工程部是公司质量事故的管理部门,负责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和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制(修)订《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报告及质量问题调查处理制度》并督促实施。
(三).公司技术部门配合领导执行公司的质量事故处理和日常管理。
(四).各工程工程部具体负责其工程工程中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并按国家及地方相关要求实施。
(五).公司工程部、技术部负责参与重大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负责事故的技术论证及提出重大质量事故的技术处理方案。
五:工作程序(一).公司所属的各工程工程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建设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管理规定的要求贯彻执行。
(二). 工程质量事故,是指由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违反工程质量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使工程产生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质量缺陷,造成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质量事故划分:根据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工程质量事故分为4个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等级划分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县国贸·新天地1#(商业综合体)质量问题处理制度批准审核编制甘肃一建集团环县国贸·新天地项目部二零一六年十月质量问题处理制度1 目的对甘肃一建集团庆阳公司所承担的环县国贸·新天地1#(商业综合体)项目建筑、安装工程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处理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防止不合格品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并及时找出施工质量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制订相应的纠正和预防处理措施,及时予以纠正,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确保施工质量,制订本制度。
2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施工质量问题的报告与处理流程、方法及有关人员的职责权限。
本制度适用于甘肃一建集团环县国贸·新天地1#(商业综合体)项目施工的建筑、安装工程项目全过程,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中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的控制。
3 术语施工质量问题因施工质量造成返工、返修或报废,导致直接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质量问题。
不合格品凡工程产品质量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如不符合合同规定、设计文件、技术规范、技术法规、验评标准的质量要求的产品,均是不合格品。
施工质量事故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违反工程质量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或由于施工过失造成工程质量低劣,造成工程产生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质量缺陷,导致工程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而需加固补强、返工或报废,且经济损失额达到事故级别,或因施工质量问题造成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的事件,称为施工质量事故。
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毁损财产、人身伤亡和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包括正在施工的工程损失价值,已形成固定资产的损失价值和流动资产的损失价值,人身伤亡所支出的医疗费、护理费、丧葬费及抚恤费、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后罚款及赔偿费用等。
4 职责权限分管副总经理为集团公司施工质量问题处理的负责人。
总工程师为施工质量问题的技术鉴定负责人。
安全生产部、技术质量部为施工质量问题处理的职能管理部门, 负责施工质量问题预防和处理的归口管理。
工程公司生产科、技术科参与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
集团公司对重大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意见进行确认,必要时会同业主或工程监理单位、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依据合同、规范、标准对重大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意见进行确认。
集团公司会同业主或工程监理单位对重大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结果进行验证。
项目经理负责对重大质量问题组织评审,并提出处理意见。
项目总工程师或项目专业技术责任人对一般施工质量问题应进行确认,组织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工序进行标识和隔离,并作出处理意见。
质量检查员对一般施工质量问题应进行评审并提出处理意见;对重大质量问题应及时上报。
5 施工质量问题的分类、分级施工质量问题的分类方法很多,可按发生的原因、性质、严重程度、后果、责任及处理方式等进行分类。
一般施工质量问题由于施工质量较差,不构成质量隐患,不存在危及结构安全的因素,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下的称为一般质量问题。
施工质量事故按《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0]111号),根据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工程质量事故分为4个等级:(1)一般施工质量事故由于施工过失,造成超过规范或设计规定的不符合,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需返工重做或由于质量低劣、达不到合格标准需加固补强,造成永久性缺陷的质量事故,同时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3人以下死亡的施工质量问题。
(2)较大质量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工程质量事故。
(3)重大质量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工程质量事故。
(4)特别重大工程质量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6 质量问题处理程序施工质量问题的报告发生的施工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后,当事人或发现人应当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质量问题都不得不得隐瞒掩饰或借故拖延上报。
否则,将严肃处理,直至由检察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重大的施工质量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单位除立即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及保护现场外,还必须在30分钟内将事故的简要情况分别报告工程公司生产科和集团公司主管领导及安全生产、技术质量部,集团公司在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和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及公司上级主管部门。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告。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般施工质量事故发生后,发生问题的施工工地或项目部应将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的直接损失在15天内报工程公司,把累计损失在当月质量月报报建投公司公司。
施工质量问题的调查处理质量问题调查组的人选、职责、权限如下:质量事故调查组成员的条件:1)具有当前质量事故调查所需要的专业知识;2)与所发生的质量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3)具有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品德。
质量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1)查明质量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2)认定质量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3)提出对质量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4)总结质量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5)提出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质量事故调查组的权限:质量事故调查部门有权向事故发生单位、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了解事故的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一般施工质量事故由工程公司技术科组织有关人员处理,公司质安部给予协助及指导。
质量事故分析:1)整理和分析有关现场调查材料、化验分析数据、设备技术资料;2)确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基本情况;3)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4)进行事故责任分析。
提出事故预防措施:1)安全技术措施:从设备、设施、施工工艺方面予以改进,减少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2)教育培训措施:根据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开展针对性的质量安全教育,使员工掌握防止质量事故的知识的操作方法,消除或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3)管理措施:贯彻实施有关法令、标准、规范,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组织质量检查和控制制度。
编制事故报告:1)事故的基本情况,包括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经济类型、隶属关系、发生事故的时间、类别、地点、工程项目名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事故等级;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附事故现场示意图、工艺流程图、设备结构图)、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3)事故原因分析(包括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4)事故教训和预防措施;5)事故责任分析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6)附件(包括图表、照片、图象、技术鉴定等资料)。
质量事故应急处置:发生火灾、爆炸、中毒、伤亡等质量事故时,立即启动公司《施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按《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质量事故的处理质量事故处理原则发生施工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的单位,要及时召开事故分析会、吸取事故教训反思会,应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在检查和监督中,发现施工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时,工程管理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1)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2)通知责任部门和相关方;3)督促其按规定进行调查,进行具体分析,确定导致施工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的原因及可能的结果;4)督促其制定整改计划和改进方案,根据施工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的情况,制定并实施纠正与预防措施;5)督促其修改程序,以预防施工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情况的再次发生,同时通知有关人员,实施修改后的工作程序。
预防措施的制订和实施质量事故发生单位根据《事故调查报告》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编制整改实施方案,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复后组织实施。
预防和控制措施实施后,工程公司及项目部的工程管理部门、质安部门要对施工质量问题(质量事故)的处理结果进行检查、验证或考核。
质量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罚发生质量事故后,要认真分清直接责任、主要责任、领导责任、管理者责任,对责任单位、责任者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的行政、经济处罚。
对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主要责任者,触犯刑法、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质量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将事故调查情况和对责任人的处理结果印发成《事故通报》,组织全体员工学习,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事故处理完毕后,发生事故单位应将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对事故造成损失的处理结果,对相关人员的处理以及防止事故再发生的措施等应形成书面报告,属于重大质量事故的四个等级范围的施工质量事故应按要求填写表2“重大质量事故处理鉴定报告”报送相关部门,做好结案和总结工作。
7. 施工质量问题的建档施工质量问题发生单位必须及时建立施工质量问题档案,妥善保管。
施工质量问题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施工质量事故报告(表1);2)事故调查报告及批复;3)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照片;4)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旁证材料5)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6)事故责任者的材料;7)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罚、处分材料;8)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9)事故调查组成员情况;10)其他有必要保存的材料。
8 相关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施工过程QHSE控制程序》《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不符合、事件、事故处理管理程序》《施工质量检查制度》《试验、检测管理制度》《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9 相关表格表1“施工质量事故报告”表2“重大质量事故鉴定报告”“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省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规定的各项质量检查表格表1日注:应附加质量事故调查报告、质量事故处理方案、事故鉴定会议纪要等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