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和鼓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加强动态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参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结合贵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指经文化和旅游厅认定,承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保护、发展等责任,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相应区域内具有影响力的传承人。
第三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管理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四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管理应当立足完善传承体系、加强梯队建设、增强存续活力、提升社区和群体的认同感;尊重其主体地位和权利,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引领作用。
第五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应当锤炼忠诚、执着、朴实的品格,自觉增强使命和担当意识、提升传承实践能力。
在开展传承、传播等活动时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得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章申报与认定第六条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则上每三年开展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
第七条认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履行申报、审核、评审、公示、审定、公布等程序。
第八条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或者被推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一)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德才兼备;(二)熟练掌握其传承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知识和核心技艺,传承实践年限累计15年以上;(三)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相应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四)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并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五)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和传承发展。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名录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名录介绍本文档旨在收集和记录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名录的相关信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不以物质形式存在,具有历史、独特性及传承价值的文化遗产。
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传承名录,有助于保护、传承和弘扬我省的优秀传统文化。
名录以下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名录的一些代表性项目:1. 石家庄刺绣:河北石家庄市独具特色的刺绣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华丽的图案而闻名。
该传统手工艺传承了数百年的历史,是河北省鲜明的文化象征。
石家庄刺绣:河北石家庄市独具特色的刺绣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华丽的图案而闻名。
该传统手工艺传承了数百年的历史,是河北省鲜明的文化象征。
2. 承德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戏剧形式,而承德皮影戏则以其精美的皮影和生动的演出而著称。
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已经成为河北省民间文化的瑰宝。
承德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戏剧形式,而承德皮影戏则以其精美的皮影和生动的演出而著称。
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已经成为河北省民间文化的瑰宝。
3. 保定华北麻花:华北麻花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糕点,以其独特形状和独特口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保定市的华北麻花制作技艺独特,风味浓郁,已经成为河北省的特色美食。
保定华北麻花:华北麻花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糕点,以其独特形状和独特口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保定市的华北麻花制作技艺独特,风味浓郁,已经成为河北省的特色美食。
4. 邯郸木版年画:邯郸市的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年画的一种,以其精美的版画和鲜艳的色彩而闻名。
这种传统艺术形式记录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俗和文化传统。
邯郸木版年画:邯郸市的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年画的一种,以其精美的版画和鲜艳的色彩而闻名。
这种传统艺术形式记录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措施正在采取:- 举办文化遗产展览和展示活动,向公众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价值。
- 培训工匠和艺术家,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技艺和传承知识。
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二、省级传承人(含国家级传承人)
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三、市级传承人
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男
汉
66
155
灯舞(苏家作龙凤灯舞)
河南省博爱县
毋启富
男
汉
64
156
Ⅲ-46
沧州落子
河北省南皮县
张洪通
男
汉
58
157
Ⅲ-48
火老虎
安徽省凤台县
孙永超
男
汉
85
158
Ⅲ-52
肉连响
湖北省利川市
吴修富
男
土家
80
159
Ⅲ-55
翻山铰子
四川省平昌县
吴华得
男
汉
41
160
Ⅲ-56
靖边跑驴
陕西省靖边县
张有万
男
姚启华
男
汉
68
88
Ⅱ-87
嘉善田歌
浙江省嘉善县
顾友珍
女
汉
71
89
Ⅱ-104
老河口丝弦
湖北省老河口市
余家冰
女
汉
64
90
Ⅱ-109
苗族民歌(湘西苗族民歌)
湖南省吉首市
陈千均
男
苗
65
91
Ⅱ-110
瑶族民歌(花瑶呜哇山歌)
湖南省隆回县
戴碧生
男
瑶
59
92
Ⅱ-111
黎族民歌(琼中黎族民歌)
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
自治县
黄代书
男
土家
64
39
Ⅱ-17
傈僳族民歌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
自治州泸水县
李学华
男
傈僳
56
40
Ⅱ-19
裕固族民歌
第五批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入选名单
(共255人)
编号
类别
项目名称
所在地区或单位
姓名
性别
民族
年龄
05—0001
民间文学
7
人
耿村民间故事
石家庄市藁城区
王发礼
男
汉
55
05—0002
韩信背水一战的传说
石家庄市井陉县
张树林
男
汉
69
05—0003
玉堂春传说
邯郸市曲周县
杜云岚
男
汉
77
05—0004
藁城刘海的传说
石家庄市藁城区
保定市
李伯培
男
汉
80
05—0088
西丁村东路娃娃调
定州市
李国才
男
汉
72
05—0089
解咬村皮影戏
定州市
鲁国选
男
汉
73
05—0090
中所秧歌剧
张家口市赤城县
张全林
男
汉
63
05—0091
晋剧
张家口市蔚县
韩金香
女
汉
59
05—0092
四股弦
邢台市广宗县
候晓红
女
汉
50
05—0093
南路丝弦(任县丝弦)
邢台市任县
齐增国
男
汉
56
05—0051
青龙猴打棒
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
邱广义
男
满
51
05—0052
丰宁蝴蝶舞
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
齐兴国
男
满
51
05—0053
跑竹马
石家庄市正定县
国家级第三批非遗传承人名单
国家级第三批非遗传承人名单
根据2021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以下是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名单:
1. 张家界苗族布匹织造技艺传承人:孔国良
2. 平遥古城木构建筑技艺传承人:姚亮
3. 清华大学金耳螺技艺传承人:陈义田
4. 定陶县传统竹编技艺传承人:吴忠义
5. 克拉玛依锡伯玛特尔维技艺传承人:孟庆敏
6. 黑河市国际黑龙江竖笛比赛传承人:王培华
7. 许昌传统布扇制作技艺传承人:王明辉
8. 金华瓷板画技艺传承人:方群
9. 大兴安岭北达木文化传统树皮画技艺传承人:李俊彬
10. 海东地区藏族开牛技艺传承人:欧珠龙
11. 大理市石刻造像技艺传承人:王志东
12. 保山市芦笙(乌傈)技艺传承人:刘健
13. 漳州懒扎把式竹编技艺传承人:吴贤德
14. 四川锦绣唐卡技艺传承人:张永昌
15. 泉州晋江皮影工艺技艺传承人:林荣秀
16. 嘉峪关市窑洞技艺传承人:高虹
17. 南京堆面人技艺传承人:毛根盛
18. 重庆开县豆腐乳技艺传承人:陈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在各自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艺,并已经得到国家级认定和保护。
湖北省第三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公示名单
湖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公示名单(共154人)民间文学(10人)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申报地区及单位项目名称项目编码03-0300 赵运龙男1952.05 神农架林区黑暗传Ⅰ-1 03-0301 李思道男1935.07神农架林区炎帝神农传说Ⅰ-9 03-0302 曾兴敏男1946.0403-0303 叶蔚璋男1963.01 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传说Ⅰ-10 03-0304 刘为芬女1944.09 长阳县都镇湾故事Ⅰ-14 03-0305 陈沫金男1943.01 蕲春县李时珍传说Ⅰ-1503-0306 熊远桂男1933.08 荆州市三国传说(荆州三国传说)Ⅰ-2603-0307 张世模男1945.10 荆州市荆州区张居正传说Ⅰ-2703-0308 梁望生男1923.10兴山县五句子歌谣(兴山五句子歌谣)Ⅰ-2903-0309 蔡德义男1949.02传统音乐(26人)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申报地区及单位项目名称项目编码03-0310 王新华男1962.02 长阳县薅草锣鼓Ⅱ-7 03-0311 王文彬男1939.10 秭归县薅草锣鼓03-0312 冷浩然男1944.10 宣恩县薅草锣鼓03-0313 罗伦秀女1964.03 建始县喜花鼓Ⅱ-8 03-0314 秦道菊女1949.04 长阳县长阳山歌Ⅱ-11 03-0315 黄三龙男1962.01 武汉市新洲区牌子锣Ⅱ-12 03-0316 冉起良男1949.10 建始县建始丝弦锣鼓Ⅱ-16 03-0317 龚建平男1964.04 赤壁市赤壁脚盆鼓Ⅱ-18 03-0318 王德才男1965.02 五峰县五峰打溜子Ⅱ-20 03-0319 姚继忠男1949.04 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民歌Ⅱ-26 03-0320 康玉泉男1945.04长阳县长阳吹打乐Ⅱ-31 03-0321 杨士朋男1947.0603-0322 朱忠芳男1945.05 谷城县南河套曲Ⅱ-32 03-0323 王家全男1945.11 枝江市枝江民间吹打乐Ⅱ-3703-0324 艾会学男1923.12 谷城县火居道音乐(谷城火居道音乐)Ⅱ-3903-0325 王生田男1951.01 宜城市汉江磨调Ⅱ-40 03-0326 隗传章女1959.03 五峰县星岩坪山歌Ⅱ-41 03-0327 熊仁宝男1967.01 竹山县官渡民歌Ⅱ-42 03-0328 杨传新男1952.05 沙洋县汉江硪歌Ⅱ-4303-0329 何松庭男1940.04 宣恩县高腔山歌(宣恩高腔山歌)Ⅱ-4803-0330 陈林英女1946.05 仙桃市沔阳民歌Ⅱ-5003-0331 张绍国男1938.10 红安县吹打乐(红安荡腔锣鼓)Ⅱ-5103-0332 余现炳男1942.09 五峰县吹打乐(五峰民间吹打乐)03-0333 易勤辉男1951.01 建始县吹打乐(建始南乡锣鼓)03-0334 刘法兵男1968.09 来凤县吹打乐(来凤打安庆)03-0335 魏敦辉男1953.12 潜江市吹打乐(潜江唢呐)传统舞蹈(14人)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申报地区及单位项目名称项目编码03-0336 龙世斌男1942.07 建始县建始闹灵歌Ⅲ-203-0337 蔡金平男1947.06 麻城市麻城花挑Ⅲ-603-0338 吴志奇男1957.06 通城县通城拍打舞Ⅲ-1003-0339 史清男1962.09 郧县郧阳凤凰灯Ⅲ-14 03-0340 严基树男1952.08 鄂州市鄂城区龙舞(嵩山百节龙)Ⅲ-16 03-0341 周礼乐男1942.01 咸丰县龙舞(咸丰板凳龙)03-0342 邓鸣松男1963.07 南漳县高跷花鼓Ⅲ-17 03-0343 毛明康男1948.12 荆州市五虾闹鲇Ⅲ-1803-0344 覃培养男1945.11 长阳县地花鼓(长阳花鼓子)Ⅲ-2003-0345 刘廷华男1937.11 兴山县地花鼓(兴山地花鼓)03-0346 田承干男1948.05 长阳县土家族撒叶儿嗬Ⅲ-21 03-0347 胡家松男1949.11 洪湖市搭虾子Ⅲ-22 03-0348 王世成男1944.10 郧县蚂虾灯Ⅲ-2303-0349 彭伟男1965.06 潜江市狮舞(潜江高台舞狮)Ⅲ-24传统戏剧(34人)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申报地区及单位项目名称项目编码03-0350 吴兆云男1945.09 来凤县南剧Ⅳ-3 03-0351 周毓成男1945.04 竹溪县山二黄Ⅳ-5 03-0352 俞畅识男1942.10 阳新县采茶戏Ⅳ-603-0353 万保英 女 1941.07 随州市曾都区 随州花鼓戏Ⅳ-703-0354 周永芳 女 1951.01 03-0355 陈小宝 男 1957.12 03-0356 乔先新 男 1935.02 钟祥市 梁山调 Ⅳ-903-0357蔡勤女 1966.10麻城市东路花鼓戏 (东腔戏) Ⅳ-1103-0358 曾美玲 女 1965.02 03-0359 熊晓华 女 1964.07 鹤峰县 鹤峰柳子戏Ⅳ-13 03-0360 王小蝉 男 1965.07 省直京剧Ⅳ-1503-0361 杨金山 男 1931.01监利县荆州花鼓戏Ⅳ-1603-0362 罗凤桂 女 1947.08 03-0363 严爱军 男 1965.07 仙桃市 03-0364 程云鹏 男 1936.01天门市03-0365 舒晋平 女 1942.11 03-0366 伍义志 男 1946.12仙桃市皮影戏(渔鼓皮影)Ⅳ-1703-0367 李佑光 男 1953.02 03-0368 王光德 男 1942.07 秭归县 皮影戏(秭归皮影戏)03-0369 孙济春 女 1962.01 武穴市文曲戏Ⅳ-1903-0370 李金钊 男 1936.07 武汉市汉剧Ⅳ-2103-0371 贾振南 男 1943.09 03-0372 吴思谦 男 1942.03 03-0373 陈受新 男 1946.03 03-0374 危鸣 女 1931.1103-0375 江金钟 女 1924.03荆州市03-0376朱彬男 1934.03省直楚剧Ⅳ-2203-0377 于盛乐 男 1947.02 03-0378 吴昭娣 女 1941.01 03-0379 胡继金 男 1942.0603-0380 郑国元男1938.01 大悟县楚剧(大悟北路子花鼓戏)03-0381 吴红军男1970.09黄梅县黄梅戏Ⅳ-24 03-0382 张辉男1962.0203-0383 杨俊女1963.11曲艺(15人)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申报地区及单位项目名称项目编码03-0384 付群刚男1956.12武汉市湖北大鼓Ⅴ-2 03-0385 李和发男1935.1003-0386 唐会炎男1955.05 石首市石首跳三鼓Ⅴ-6 03-0387 曹一福男1949.08 枝江市枝江楠管Ⅴ-13 03-0388 杜兆芳男1946.12 京山县打锣鼓(善歌锣鼓)Ⅴ-1403-0389 朱锦泉男1948.04 宣恩县三棒鼓(土家三棒鼓)Ⅴ-1503-0390 郑芹木女1969.07 天门市三棒鼓(天门三棒鼓)03-0391 郭子亚男1958.10 天门市天门渔鼓Ⅴ-16 03-0392 李万尧男1947.02 当阳市当阳打鼓说书Ⅴ-20 03-0393 袁大昌男1928.11 武汉市蔡甸区善书(索河善书)Ⅴ-25 03-0394 李洪源男1945.09 仙桃市善书(沔阳善书)03-0395 侯礼芳男1945.10 江陵县跳三鼓(江陵跳三鼓)Ⅴ-2603-0396 杨前友男1925.08 公安县公安道情Ⅴ-27 03-0397 韩发祥男1945.11 郧县郧阳四六句Ⅴ-28 03-0398 夏祖勤男1942.01 仙桃市沔阳渔鼓Ⅴ-29传统体育、游艺、杂技(4人)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申报地区及单位项目名称项目编码03-0399 雷杰男1965.11 黄梅县岳家拳Ⅵ-1 03-0400 杨群力男1953.03十堰市武当武术Ⅵ-5 03-0401 覃献平男1956.1003-0402 陈俊法男1971.11 咸丰县板凳拳Ⅵ-7传统美术(15人)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申报地区及单位项目名称项目编码03-0403 罗照英男1932.02天门市天门糖塑Ⅶ-3 03-0404 杨贵方男1933.0503-0405 黄春萍女1965.03 武汉市江汉区汉绣Ⅶ-403-0406 刘国瑞男1946.11 武汉市汉阳区灯彩(武汉花灯扎制技艺)Ⅶ-1003-0407 易厚庆男1944.04武汉市黄陂区泥塑(黄陂泥塑)Ⅶ-11 03-0408 彭发生男1944.0403-0409 陈厚生男1944.03 荆州市木雕(荆沙榫卯木雕)Ⅶ-1203-0410 叶瑞祥男1950.01通山县木雕(通山木雕)03-0411 熊应华男1951.0803-0412 闻宜华男1954.07 竹山县石雕(绿松石雕刻技艺)Ⅶ-1303-0413 伍佰林男1949.05 应城市膏雕(应城膏雕)Ⅶ-14 03-0414 张仕贞女1934.10 英山县英山缠花Ⅶ-15 03-0415 何平男1958.05 咸丰县咸丰何氏根雕Ⅶ-16 03-0416 周银菊女1965.10 宣恩县民间绣活(土家族苗族绣花鞋垫)Ⅶ-1703-0417 陈永丰女1953.03 咸丰县传统技艺(27人)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申报地区及单位项目名称项目编码03-0418 肖春姣女1952.12 蕲春县蕲春管窑手工制陶技艺Ⅷ-503-0419 刘国安男1948.06武穴市章水泉竹艺Ⅷ-9 03-0420 范道正男1942.1103-0421 谢明贤男1945.12 咸丰县干栏吊脚楼建造技艺Ⅷ-2003-0422 孙宏成男1962.10 荆州市风筝制作技艺(荆州磨鹰风筝制作技艺)Ⅷ-2503-0423 胡圣幼男1940.12 汉川市陶器烧制技艺(马口陶器烧制技艺)Ⅷ-2803-0424 王永中男1962.10 武汉市江汉区传统面食制作技艺(蔡林记热干面制作技艺)Ⅷ-1303-0425 尹娇英女1957.07 大冶市传统面食制作技艺(还地桥鱼面制作技艺)03-0426 喻少林男1960.01 武汉市江汉区煨汤技艺(武汉小桃园煨汤技艺)Ⅷ-2103-0427 孙昌弼男1949.02 武汉市硚口区老大兴园鮰鱼制作技艺Ⅷ-2203-0428 杨德元男1962.04 武汉市黄陂区传统榨油技艺(黄陂杨楼子塆榨坊榨油技艺)Ⅷ-2303-0429 龚顺启男1963.08 黄石市糕点制作技艺(黄石港饼制作技艺)Ⅷ-2403-0430 吴际安男1952.12 建始县糕点制作技艺(建始花坪桃片糕制作技艺)03-0431 熊小毛男1960.10 松滋市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白云边酒传统酿造工艺)Ⅷ-2603-0432 武清高男1948.02 钟祥市蟠龙菜制作技艺Ⅷ-3003-0433 吉明瑜男1954.09 通山县豆豉酿制技艺(杨芳酱油豆豉酿制技艺)Ⅷ-3103-0434 沈金忠男1951.02 利川市豆制品制作技艺(利川柏杨豆干制作技艺)Ⅷ-3403-0435 刘家富男1964.02 巴东县豆制品制作技艺(巴东五香豆干制作技艺)03-0436 田小英女1968.01 来凤县油茶汤制作技艺Ⅷ-3503-0437 李和鸣男1957.01 仙桃市湖北蒸菜制作技艺(沔阳三蒸制作技艺)Ⅷ-3703-0438 梁少红男1966.11 天门市湖北蒸菜制作技艺(天门蒸菜制作技艺)03-0439 杨先政男1963.02 远安县远安鹿苑茶Ⅷ-1803-0440 陈继业男1940.05 当阳市绿茶制作技艺(仙人掌茶制作技艺)Ⅷ-2703-0441 孙蒲庆男1950.05 天门市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天门蓝印花布印染技艺)Ⅷ-3803-0442 陈登梅女1970.12 大悟县织造技艺(大悟织锦带制作技艺)Ⅷ-2903-0443 王耀志男1957.03 来凤县漆筷制作技艺(来凤漆筷制作技艺)Ⅷ-3603-0444 扈啸男1963.01 省直囊匣制作技艺Ⅷ-39传统医药(4人)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申报地区及单位项目名称项目编码03-0445 镇水清男1975.03 咸宁市咸安区镇氏风湿病疗法及马钱子秘方Ⅸ-403-0446 张义生男1966.03 武汉市江岸区彭银亭中药炮制工艺Ⅸ-5 03-0447 周祖山男1963.06 洪湖市麝火疗法Ⅸ-9 03-0448 严一福男1957.12 咸丰县严氏眼科中医疗法Ⅸ-11民俗(5人)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申报地区及单位项目名称项目编码03-0449 向富昌男1951.05 秭归县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Ⅹ-1303-0450 李从龙男1933.08郧县端午节(汉江龙船会)03-0451 龚传茂男1963.0203-0452 刘桂生男1947.10 鄂州市端午节(泽林旱龙舟)03-0453 安富云女1937.02 郧西县七夕习俗Ⅹ-15。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示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日期】2022.10.09•【字号】•【施行日期】2022.10.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全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有关规定,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评审工作。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专家对全省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文化和旅游部门、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以及省直有关单位推荐的申报人进行了评审,经评审委员会审议,提出了河北省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共69人)。
现将河北省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向社会公示,公示期自即日起10日。
公示期间,对公示对象有异议的单位或个人,均可通过信函以书面形式向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反映情况(信函以发送日期邮戳为准)。
反映须实事求是,并提供反映问题的佐证材料。
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署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以便于核实了解有关情况。
受理单位: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通讯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育才街175号邮政编码:050021联系电话:0311—85233892 85918041特此公告。
附件:河北省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会推荐名单(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年10月9日。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10.18•【字号】冀政办[2005]26号•【施行日期】2005.10.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冀政办[2005]26号2005年10月18日)第一条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和评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第三条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二)传统表演艺术;(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技能;(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第四条建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是:(一)推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二)加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提高对以燕赵文化为主体的河北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三)尊重和彰显有关社区、群体及个人对河北文化的贡献,展示河北人文传统的丰富性;(四)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五)配合我国政府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批省级传承人名单
豫文非遗〔2012〕24号
河南省文化厅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通知
时间:2013-01-25 字体:大中小访问次数: 72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文广新(文化)局,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命名暂行办法》(豫文社[2007]16号),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各地推荐、申报,专家委员会评审,省文化厅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公布陈时云等189名传承人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各地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精神和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附件: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12年12月27日
附件
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传承人名单(共189人)
一、民间文学(5人)
序号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代表性传承人
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
1 Ⅰ-
2 花木兰传说虞城县陈时云女汉1953.12
2 Ⅰ-
3 盘古神话泌阳县王信卿男汉1948.02
二、传统美术(29人)
三、传统音乐(6人)
四、传统舞蹈(15人)
五、传统戏剧(39人)
六、曲艺(12人)
七、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16人)
八、传统技艺(44人)
九、传统医药(17人)
十、民俗(6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人推荐表-模板
XX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表项目类别: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传承人姓名:保护单位:所属州市:XX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制注意事项及填表说明一、注意事项(一)封面中“项目类别”、“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按已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类别、编号及名称正确填写。
项目类别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项目编号:如兰坪的“民歌开益”应填写为“II-211”(传统音乐第二批第11项)。
(二)表格除签字外,一律用电脑填写,内容应准确、完整、真实,不得弄虚作假。
签字不得复印、打印。
二、填表说明(一)“姓名”及“出生年月”均与身份证信息保持一致。
姓名如与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公布文件中不一致,请于身份证姓名后用括号标注。
(二)“个人简历”栏目中,简要填写传承人的工作、学习情况。
“传承谱系”栏目中,填写项目清晰的传承脉络。
(三)“学习与实践经历”填写传承人与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学艺及实践经历情况。
(四)“技艺特点”栏目中,应填写传承人在该项目领域里独特的技艺表现形式等。
(五)“个人成就”栏目中,应填写传承人所获得的奖励、表彰及成果。
(六)在“项目保护单位意见”、“当地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意见”、“州市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意见”栏目中,须明确表示“同意推荐”并加盖公章。
(七)在“州市级专家评审委员会评议意见”栏目中应填写专家评审意见;在“州市级专家评审委员会名单”栏目中应填写州市级专家“姓名”、“性别”、“年龄”、“专业”、“职称”等个人信息。
(八)省级有关单位、行业主管部门意见请填写在“州市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意见”栏目中。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日期】2021.06.01•【字号】•【施行日期】2021.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文化和旅游部门,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省直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开展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认定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申报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须符合以下条件:(一)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德艺双馨;(二)已被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三)长期从事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熟练掌握其传承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知识和核心技艺;(四)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五)在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六)居住或长期工作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流布地区。
二、申报范围和名额(一)申报范围本次推荐申报主要针对无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重点推荐范围如下:1.新入选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2.前六批中无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项目;3.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已去世或丧失传承能力的项目;4.优先增补国家级非遗项目无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项目。
(二)申报名额推荐单位在以上四个重点推荐范围内,每一项目推荐数量1人;部分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虽然已经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确因传承工作需要,需要增补的,每市增补数量不超过5人。
第四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名
郭德章
男
50
74
Ⅵ-5
*高亭
广安市岳池县文化馆
蒲延安
男
52
75
Ⅵ-1
青城武术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文化馆
何道君
男
46
76
Ⅵ-1
青城武术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文化馆
刘绥滨
男
44
77
Ⅵ-4
土家余门拳
宣汉县文化馆
石秀明
男
50
78
Ⅵ-4
土家余门拳
宣汉县文化馆
丁耀庭
男
45
79
Ⅵ-6
羌族推杆
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宣传文化中心
赵勤
男
39
85
Ⅶ-12
竹编(安岳竹编)
资阳市安岳县文化馆
汪子明
男
76
86
Ⅶ-9
起光禄
男
64
传统舞蹈(22)
36
Ⅲ-3
越溪镇牛灯舞
内江市威远县越溪镇人民政府
曹顺清
男
60
37
Ⅲ-3
越溪镇牛灯舞
内江市威远县越溪镇人民政府
吴双林
男
49
38
Ⅲ-11
花灯(大新花灯)
绵阳市梓潼县文化馆
赵海全
男
52
39
Ⅲ-5
平武虎牙藏族斗牦牛
绵阳市平武县文化馆
夺拉木
男
37
40
Ⅲ-10
建中高跷狮灯
三台县建中乡人民政府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馆
陈仕琼
男
32
80
Ⅵ-6
羌族推杆
阿坝州汶川县文化馆
(完整版)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88名)
王雪林
男
51
151
Ⅷ-24
木雕(德格麦宿木雕技艺)
甘孜州德格县文化馆
扎西泽仁
男
43
152
Ⅷ-26
新龙藏式药泥面具制作技艺
甘孜州新龙县文化馆
四龙降泽
男
54
153
Ⅷ-27
牧区皮革加工技艺
甘孜州色达县文化馆
日翁
男
46
154
Ⅷ-32
嘉絨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
阿坝州 嘉絨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协会
何经连
男
54
41
Ⅲ-10
建中高跷狮灯
三台县建中乡人民政府
王洪华
男
48
42
Ⅲ-1
*龙舞(盐亭水龙)
绵 阳 市 盐 亭 县文 化 馆
刘世龙
男
68
43
Ⅲ-21
*㑇舞
九寨沟县文化馆
色琅秀
男
51
44
Ⅲ-14
彝族苏尼舞
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文化馆
阿尔联日
男
54
45
Ⅲ-14
彝族苏尼舞
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文化馆
柳比拉
男
54
42
传统音乐(27)
9
Ⅱ-1
江河号子(涪江船工号子)
四川省遂宁市文化馆
徐信雄
男
79
10
Ⅱ-1
江河号子(涪江船工号子)
四川省遂宁市文化馆
米西洪
男
84
11
Ⅱ-1
江河号子(涪江号子)
三台县潼川镇人民政府
潘泽洪
男
76
12
Ⅱ-4
遂宁叫卖调
第三批省级传承人名单(DOC)
豫文非遗〔2012〕24号
河南省文化厅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通知
时间:2013-01-25 字体:大中小访问次数: 72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文广新(文化)局,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命名暂行办法》(豫文社[2007]16号),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各地推荐、申报,专家委员会评审,省文化厅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公布陈时云等189名传承人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各地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精神和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附件: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12年12月27日
附件
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传承人名单(共189人)
一、民间文学(5人)
序号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代表性传承人
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
1 Ⅰ-
2 花木兰传说虞城县陈时云女汉1953.12
2 Ⅰ-
3 盘古神话泌阳县王信卿男汉1948.02
二、传统美术(29人)
三、传统音乐(6人)
四、传统舞蹈(15人)
五、传统戏剧(39人)
六、曲艺(12人)
七、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16人)
八、传统技艺(44人)
九、传统医药(17人)
十、民俗(6人)。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
•【公布日期】2011.05.23
•【文号】国发[2011]14号
•【施行日期】2011.05.23
•【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
正文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国发〔2011〕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64项),现予公布。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的保护理念,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努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迈上新的台阶,为构建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积极的贡献。
国务院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三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191项)
十、民俗(共计23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64项)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8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传统美术
7人
蔚县剪纸
张家口蔚县
焦新德
男
汉
46
53.
丰宁满族剪纸
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
石俊凤
女
满
47
54.
彩扎(永清秸秆扎刻)
廊坊永清县
徐健
男
汉
27
55.
衡水内画
衡水桃城区
张汝财
男
汉
60
56.
衡水桃城区
王自勇
男
汉
42
57.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
刘恩昌
男
汉
49
58.
曲阳石雕
保定曲阳县
刘红立
男
汉
43
59.
60
5.
福新村音乐会
廊坊文安县
董治标
男
汉
49
6.
唐山花吹
唐山唐海县
姚希呐
男
汉
42
7.
冀东民歌
唐山市
刘荣德
男
汉
77
8.
十里铺音乐会
保定雄县
董春水
男
汉
49
9.
延福屯音乐会
保定高阳县
高进生
男
汉
53
10.
花张蒙道教音乐
保定定州市
冯英占
男
汉
41
11.
广宗太平道乐
邢台广宗县
张俊华
男
汉
66
12.
传统舞蹈
2人
沧县狮舞
沧州沧县
尹春山
男
汉
58
13.
芦春玲
女
汉
54
14.
传统戏剧
19人
河北梆子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
刘凤岭
男
汉
49
15.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彭会蘅
女
汉
46
16.
石家庄丝弦(南路丝弦)
邢台平乡县
马俊改
女
汉
65
17.
石家庄丝弦(赞皇丝弦)
石家庄赞皇县
石增辰
男
汉
54
18.
秧歌戏(蔚县秧歌、定州秧歌戏)
张家口蔚县
田维忠
男
汉
57
19.
保定定州市
张玉红
女
汉
40
20.
蔚州高跷戏
张家口蔚县
孙宝山
男
汉
68
21.
哈哈腔
沧州沧县
史从芳
男
汉
65
22.
保定清苑县
魏建良
男
汉
46
23.
评剧
唐山滦南县
孙秀艳
女
汉
44
24.
皮影戏(唐山、乐亭)
唐山市
齐永清
男
汉
66
25.
唐山乐亭县
梁素芝
女
汉
48
26.
评剧(丰润区)
唐山市丰润区
高东文
男
汉
49
27.
男
汉
64
80.
井陉台头邳彤祭典
石家庄井陉县
许堤
男
汉
61
81.
井陉云盘山人祖祭典
石家庄井陉县
刘秀宅
女
汉
65
82.
平山南冶脸子会
石家庄平山县
王明亮
男
汉
65
83.
和顺圣会
承德滦平县
尹金良
男
满
43
84.
胜芳灯会
廊坊霸州市
牛俊启
男
汉
46
85.
抡花
承德滦平县
梁志福
男
汉
41
刘振江
男
汉
41
73.
芦苇画
保定安新县
杨丙军
男
汉
46
74.
传统医药
4人
丁氏正骨
沧州盐山县
丁成彦
男
汉
49
75.
青县点穴拨穴疗法
沧州青县
张桂荣
女
汉
77
76.
金牛眼药
保定定州市
张永来
男
汉
52
77.
脏腑推拿术
保定市
王红星
男
汉
42
78.
民俗
8人
赵县五道古火会
石家庄赵县
杨风申
男
汉
74
79.
赞皇腊八船
石家庄赞皇县
王增军
保定老调
保定市
韩文梅
女
汉
47
28.
石艳梅
女
汉
48
29.
李淑荣
女
汉
48
30.
张春燕
女
汉
49
31.
高阳河西村昆曲
保定高阳县
侯占山
男
汉
77
32.
乱弹
邢台巨鹿县
杨彬芳
男
汉
65
33.
曲艺
4人
热河二人转
承德宽城满族自治县
丁会民
男
满
57
34.
黄骅渔鼓
沧州黄骅市
王洪山
男
汉
45
35.
乐亭大鼓
唐山乐亭县
张旭武
男
汉
52
36.
传统技艺
15人
正定龙狮道具
制作技艺
石家庄正定县
马小增
男
汉
49
60.
满汉全席传统手工技艺
承德市
孙晓春
男
满
53
61.
镂空木雕雕刻技艺
沧州沧县
郭海旺
男
汉
30
62.
青县冬菜制作工艺
沧州青县
王庆华
男
汉
54
63.
迁安手工造纸唐山迁安市蔡芝军男汉45
64.
易水砚制作技艺
保定易县
马 强
男
汉
35
65.
崔小超
男
汉
32
66.
黄骅五虎棍
沧州黄骅市
王双生
男
回
50
45.
左把大奇枪
沧州河间市
杜居峰
男
汉
62
46.
八极拳
沧州孟村县
吴大伟
男
回
41
47.
通臂拳(白猿通臂拳)
沧州黄骅市
孔令春
男
汉
44
48.
梅花拳
邢台广宗县
于献民
男
汉
57
49.
三皇炮锤
衡水冀州市
赵恒通
男
汉
56
50.
戳脚
衡水桃城区
宋君杰
男
汉
46
51.
形意拳
衡水深州市
李文军
男
汉
昌黎皮影制作技艺
秦皇岛昌黎县
潘玉刚
男
汉
47
67.
广宗传统纺织技艺
邢台广宗县
贺玉雪
女
汉
51
68.
威县土布纺织技艺
邢台威县
陈爱国
女
汉
42
69.
法帖拓印技艺
衡水桃城区
李广民
男
汉
41
70.
贯头山酒酿造技艺
唐山迁安市
杜宝海
男
汉
59
71.
三井十里香酒酿造技艺
沧州泊头市
祁建发
男
汉
52
72.
泥坑酒酿造技艺
邢台泥坑酒业有限公司
河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共计85人)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所在地区
或单位
姓名
性别
民族
年龄
1
民间文学
2人
晋州魏徵的传说
石家庄晋州市
王贵良
男
汉
67
2.
杨家将传说
廊坊永清县
李延年
男
汉
87
3.
传统音乐
9人
辛安庄民间音乐会
沧州任丘市
蔡宝恒
男
汉
76
4.
东姜音乐会
沧州任丘市
高进宝
男
汉
唐山滦南县
魏晓英
女
汉
34
37.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5人
阴阳八盘掌
沧州任丘市
方国栋
男
汉
64
38.
吴桥杂技
沧州吴桥县
董寿山
男
汉
61
39.
何金花
女
汉
36
40.
魏春华
女
汉
40
41.
高氏迷踪拳
沧州黄骅市
高恩武
男
汉
62
42.
南花园民间戏法
石家庄桥西区
郭燕清
男
汉
56
43.
贾氏青萍剑
沧州黄骅市
贾肇山
男
汉
68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