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支持系统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国际进展综述.
1、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区域创新系统的英文表述为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
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Philip Nicholas cooke,1994教授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较早和较全面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在库克、布拉茨克和海登里希(Cook,Braczyk and Heidenreich,1996主编的题为《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书中,库克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
魏格(Wiig,1995在探讨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时,认为广义的区域创新系统应包括:①进行创新产品生产供应的生产企业群;②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③进行创新知识与技术生产的研究机构;④对创新活动进行金融、政策法规约束与支持的政府机构;⑤金融、商业等创新服务机构。
其他一些学者,如阿希姆(Asheim,1997、卡希奥拉托 (Cassiolato,1999和卡尔松(Carlsson,1999等,也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综合分析已有关于创新系统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可以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内涵:①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②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③不同创新单位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④创新单元通过创新(组织和空间结构自身组织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影响;⑤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自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
2、广义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研究2.1国际创新系统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过程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国际创新系统的研究成为经济发达国家提高区域性集团全球经济与科技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及调整(一)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及调整(一)内容摘要:区域创新体系是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部分,如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已成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内容。
文章对区域创新体系涵义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分析了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原则,对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存在问题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动力的重要源泉,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还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目前对区域创新体系在认识和实践都不够成熟,有许多内容尚在积极的探索之中,本文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如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进行初步探讨,目的在于为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新的思维和路径。
区域创新体系的涵义和构成(一)区域创新体系的涵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在参与城市、区域开发与管理及国家创新体系研究过程中,开始关注创新体系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密切关系,由此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被提出来。
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将区域创新体系定义为:“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
英国的库克在《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文中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因而可定义为“地理上确定的、行政上支持的创新网络和机构的安排,这种安排以有规则的强力相互作用提高了区域内企业的创新产出”。
瑞典的阿希姆和伊沙卡森(1997、200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支持组织围绕两类主要行动者及其相互作用组成的区域集群,其中第一类主要行动者是域内产业集群及其支持产业的公司;第二类主要行动者是制度基础结构,包括科技机构、高等院校、技术中介机构、职业培训组织、产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它们具有支持区域创新的重要能力,这个概念突出了创新主体的多元性。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深思考
分 ,区域创新 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有赖于 国家创 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必须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
使之协调发展 。 在功能上 ,国家创新体系主要根据 国家 目标 , 组织实施知识 创新 和技术创新工程 。促进产学研
开发体系和社会化 的科 技服务体 系 ,为区域经济
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内在动力 。
都来 自企业研究机构 。发达 国家 的实践证 明 ,技 术企业化 ,企业技术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 由之 路 。这也是欠发达地 区借鉴 经济发展先进经验 ,
利用后发优势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3用产业化思路指导创新体系的建设 .
实践看 。创新依赖于市场的驱动 ,取决于主体 的
努力 。也需要 良好 的服务。中介服务体系是科技
和资金才能获得的知识 ,独立于企业的科研机构
维普资讯
创 新 发 展
全球科技经济膝望
是无法或不易获得 的。从 实践看 ,科研 资源流 向 企业 .一流人才流 向一流企业是市场经济 的客观
“ 目 项 管理”中解脱 出来 ,向宏观管理 、环境管理 倾斜 ,强化规划 、政策 、机制等宏观环境建设功 能 ,加强综合集成 ,改 革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评 价方法 。注重技 术要 素产权化方 面 的制度建设 , 创造使科技人员得以脱颖而 出 ,充分施展才能 以 及有利于技术创新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优 良环境 。
产业化是技术创新 的动力 。科 技创新 与产业
与应用不 可缺少 的服务纽带 ,是连接政府 、企业 、 高校 、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的桥梁 。研究 资
料表 明,与大企业相 比。中小企业 的技术创新更
化结合 的规模 、水平 、途径 、机制 ,既关系到经
济增长的质量 。也关系到科技第一生产力 的发挥 、 科技工作效率和科技发展后劲 。只有坚持以产业
关于加快宁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加快宁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宁波市科技局党的十六大之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中国各地区共同发展的新方向,率先实现现代化又成为一些较发达地区的中心议题。
各地方无一例外地把新的希望和措施诉诸于科技创新这一不竭的动力之源。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
区域创新体系既是国家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其必要的实践支撑体系。
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正成为各地方加速整合创新资源、抢占未来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宁波“一号工程”实施以来,我市科技、教育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这为新时期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当前,面对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面对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发展和统筹发展的新要求,面对发展“大港口、大都市、大产业、大文化”的现实要求,通过对国内和市内情况的调研,我们认为,我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
一、宁波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一)我国科技发展以及国家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正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社会又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转折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追赶科技创新步伐,迎接新世纪信息化与全球化的挑战,都非常迫切需要国家和地方加快科技发展,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提高综合竞争力,并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这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此,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从过去那种“重视引进和跟踪”的发展思路,向更加强调原始性创新、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转变,并强调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在集成基础上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以及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投入和支持创新创业。
这一新的战略思维将使我国未来科技事业的发展步入新的轨道,也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科技在全球科技发展中地位。
随着突出创新和产业化导向的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行将进入到在国家层次上进行整体设计、系统推进的新阶段。
这为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提供了新的机遇。
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
2015年9月7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
报道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全文如下。
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是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的关键。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实践,实现重点突破。
为充分发挥一些区域在改革创新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为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选择一些区域,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和科技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合作创新,探索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进一步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形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问题导向,紧扣发展。
把破解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改革突破口,集中资源和力量,打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创造新的增长点,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系统设计,统筹布局。
把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强化顶层设计,选准试验区域,统筹中央改革部署与地方改革需求,总体规划,年度分解,滚动推进,加快重大举措的复制和推广。
——全面创新,重点突破。
把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双重任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等相关领域改革,注重工作衔接,聚焦最紧迫、有影响、可实现的重大举措,大胆先行先试,营造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生态和政策环境。
区域科技支持能力的评价体系构建
用, 主要是由科技活动主体来完成。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 又离不开
技支持主体的作用。由此出发, 科技系统 生为科技运行体 系和 } 亍 利技支持体 系两仔 系统。 科技运行体系是—个由科技资源投入,经过科技主体运作,
( 科撼 1 )
龈 刨哲 , 数 反映科技支持体系的硬件建设。 本指
科技管理和服务主体的支持与保障, 即政府、 市场和中介组织科 标采用专家打分法。 科技支撑环境指数 , 是保证科技活动 良好运行的软件环 境, 是科技政策、 金融服务、 文化环境和科技意识等的综合反映。 本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
维普资讯
区科支能的价系建 域技持力评体构
文 /刘希宋 于雪霞
一
.
区嗡辩 技支 巴 持膏力的内涵
体现—个地区的科技实力 , 并在一定程度 【 = 反映经济增长潜力和 。政府科技三项费 占财政支出比重, ) 是政府财政对科技资
2科技环境建设。是指营造有利于科技活动的软硬环境。 、
域市
略尔; 成都 羲
中波
西安
毫岛
厦n
丈连
相 对效率 08 6 . 6 0州 7 . 2 .41 .2 047 .1 07 9 . 9 06 3 50 52 .2 4 7 0 0 0 9 2
从 D A相对效率 阶结果看, E 各城市科技支持能力差别较 1科技资源投人。 、 主要是指科技活动人员和科技活动经费的 大。 长春、 沈阳、 州 、 广 南
遵循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服务于评价的内容和 目的的原则, 重,反映了企业研发水平,间接体现一个地 区的科技支持能 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科技支持能力评价研究的基础上 , 构建区域科 力 。 技支持能捌 介 j 系如下: 区域科技支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区别与联系
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区别与联系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区别与联系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进行分析,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国家创新体系是以国家为主导,由政府、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是以区域为主导,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区别在于主导作用、组织形式和创新内容。
二者的联系在于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国家和区域的发展。
本文分析了两种体系的互动机制和协同创新的关键,探讨了如何优化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加强政策协同、加强人才合作、优化金融支持等建议,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创新;协同创新;优化建设一、引言科技创新是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强科技创新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科技强国必不可少的战略选择。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我国的创新体系正在不断推进。
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是我国创新体系中的两大主体。
本文将通过对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两种创新体系的协同创新机制和关键问题,提出如何优化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的建议,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思路和方法。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和特点国家创新体系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体体系之一,以国家为主导,由政府、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是我国新一轮科技创新的战略要求,是推动科技创新全面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重点科技专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等为支撑,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技术创新和产业培育并重、协同创新为基础的创新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协同作用,推动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和生态环境。
试论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基础和动力支持
国外区域创新系统具体地区的实证研究述评
G r nD b e 和 Tn o 通过对英国约克 o o ai t d n t oyG r e
RS 是近年来国内外区域经济研究的前沿领域 , I) 不 郡和东伦敦地区的企业间 、企业与研究机构等之间
的关系进行分析,考察了欧盟资助的区域技术发展
项 目在这两个地 区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些技术项 目 确实发挥了作用, 但影响有限, 并没有实现区域创新
2从 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构成进行研究
Dv ai W.E g g n d di t 通过对 1本的主要产业区 no 3 之一中京( 以名古屋为基础 ) 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四个
不擅长 的技 术领 域 支持 现有 地方 企 业 1。Fm ui 8 I
Kt aa igw 考察了英格兰 9 a 个地区的大学与区域发展
的“ 企业基础” 型创新系统 ; ②在奥地利施蒂利亚和
芬兰坦佩雷 ,企业主要与大学或研究型组织这样的
式和程度有所差异 ) 1 1。 3
J dm H l ok D v l 介绍了加拿 a o r 和 ai A Woe A bo d f
目前 I. s 支撑性机构联系, 可称之为一个 “ 科学基础” 型创新 大创新系统研究网络研究计划的进展情况, N对 系统 内知识流动 、 转移以及集群的特点进行了 系统 ;③在巴斯克和威尔士的企业则更多地与技术 R ① S R 种结构性社会资本 中心 , 创新支持机构或组织联系, 可称之为一个 “ 政 研究 : I N把社会资本分为 5 策基础” 型创新系统 ; ④葡萄牙阿维 罗还缺乏区域创
( 企业网络资本 、 信息网络资本 、 研究网络资本 、 参与
资本 、 相关资本和一种认知性社会资本( 相互信任 ) ,
新系统的要素 , 更依赖国家机构…。
创新生态系统的界定、特征及其构建
创新生态系统的界定、特征及其构建自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提出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之后,相继有学者加入到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领域当中。
但由于研究工作刚刚起步,现有的一些学术观点或研究结论仍处于探讨和争论之中,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有待于人们继续努力探索。
本文所探讨的内容均属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问题,包括创新生态系统的界定、特征及其结构模型。
为便于研究,本文还描述了创新系统方法的产生及其演进的历史轨迹,并以此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
1 创新系统方法的产生及其演进创新系统方法的理论渊源产生于19 世纪上半叶,而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 Friedrich List )则被认为是创新系统方法的开拓者。
1841 年,李斯特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和国民体系》中提到了“国家体系”( national system )的概念,认为现代工业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
在德国工业落后于英国工业的情况下,他积极倡导政府要建立一个国家体系,以促进德国工业化的成长及其经济的起飞。
1890年,英国学者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提出了“聚集”( agglomeration )的概念。
聚集是企业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集中现象,主要表现为相同(类似)产业或互补产业在一个特定的、邻近地理区位上的集中所形成的产业群或相互依赖的区域经济网络。
在一个区域内,同类企业的聚集,会产生规模外部经济效应,致使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此外,聚集还会产生刺激创新效应。
因为大批产业相关的企业聚集在一个地区,一方面,可以促动企业相互竞争,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其产生互相学习效应,以此激发创新。
1950年,瑞典经济学家Eric Dahmen 提出了“发展块”(developme nt blocks )的概念。
Dahme n( 1989)将它定义为:产业发展中的一组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紧密联系,并且相互依赖[1]。
认为,创新会造成发展上的“结构压力”(structuraltension ),若系统的结构变化合理,则压力可变成动力,反之则成了阻力。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是指地区间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经济联系和合作,形成统一的经济体。区域经济一体化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协同发展
是指地区间在政府引导下,通过政策协调、资源共享、产业协作等方式,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 。协同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的平衡发展、缩小地区间差距、提高整体发展水平。
自然资源如土地、水、矿产等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环境质量则直接影响着经济 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资源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约束作用
自然资源有限,环境容量有限,经济发展需要遵循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避免过度开发和 污染环境。
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
通过合理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可以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 时,经济发展也可以为资源环境的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1. 地理位置:硅谷位于加州北部,紧邻太平洋,拥有良好的交通 和通信基础设施。
4. 政府支持:美国政府对硅谷的支持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 素之一,政府通过各种项目和资金支持创新创业。
案例二:中国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与转型
总结词: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 快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经历了快速的产 业升级和转型。
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总结词
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详细描述
创新可以促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提高生 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同时,创新还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带动相关产 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此外,创 新还可以提高地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投资 和优秀人才聚集,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原则
区域经济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海洋科技园区集群创新研究——以青岛中国蓝谷为例
海洋科技园区集群创新研究——以青岛中国蓝谷为例关静文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摘要:加快建设青岛中国蓝谷(以下简称“蓝谷”)已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
本文以“蓝谷”为例,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分析了高科技院园及产业的集聚效应,借鉴国内外高科技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全方位地探讨了高科技园区建设中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区的统筹管理创新模式,以期对于青岛中国蓝谷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院园集群;蓝谷创新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4-0465-02“蓝谷”建设以项目为中心,推动以国字号项目为代表的科研机构项目进驻,积极引进以“创新企业 + 研发团队 + 创投资本”为特色的研发项目。
“蓝谷”产业定位以海洋生物科技产业为“核心”,海洋高端制造业、海水综合利用业为“两翼”,逐步形成六大海洋高端科技产业。
一、“蓝谷”院园集群创新的优势1.优质雄厚的院校资源“蓝谷”规划建设的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所处的青岛市是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的核心基地,作为国家实施海洋战略、走向深蓝的桥头堡,青岛蓝谷目前已有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哈工大青岛科技园、天津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等18所高校设立校区或研究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重量级海洋科研平台在蓝谷成立。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目标是建设成为世界七大海洋科研机构之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在蓝谷建设“青岛科教新城”,英国剑桥大学也即将入驻,共同打造“创新转化学院和国际创新转化实践基地”。
2.领先的科研实力成果目前,在船舶制造领域,青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唯一获准装船的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海水综合利用领域,青岛成为全国第一个在生活用水上进行海水淡化产业化的城市;在海洋材料领域,是世界最大的海藻材料加工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舰船涂料及功能材料科研生产基地。
3.初具特色的产业体系青岛培育了初具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综述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综述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不同的界定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创类型,分析了区域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结构,说明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方面,也是创新体系区别于其他体系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界定;结构;运行机制1 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和内涵1.1 国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界定区域创新体系英文表述为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简称RIS)。
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Philip Nicholas Cooke,1992)教授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他将RIS定义为“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
瑞典的Asheim和Isaksen(200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支持组织围绕两类主要行动者及其相互作用组成的区域集群。
第一类主要行动者是域内产业集群及其支持产业的公司;第二类主要行动者是制度基础结构,包括科技机构、高等院校、技术中介机构、职业培训组织、产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它们具有支持区域创新的重要能力。
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的Jan G. Lambooy(200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区域生产中的合作者组成的互动的、动态的结构,这些体系能使区域经济各主体充分发挥和扩展其才能,它们也能引导那些致力于建立认知能力(如学习、研究等)和构筑企业间网络的政府和组织。
加拿大的Doloreux(2002、2003)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相互作用的私人与公共利益体、正规机构和其他组织的集合,其功能是按照组织和制度的安排以及人际关系促进知识的生产、利用和传播。
1.2 国内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界定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区域创新体系定义存在众多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对区域创新体系中“区域”的理解不同。
有学者认为是经济区域(陈浩,2006;李虹,2004),有学者认为是行政区域,更多学者认为是技术区域(张斌等,2004;陈德宁等,2004;方旋等,2000);(2)对区域创新体系定义的角度不同。
名词解释-经济地理
相关概念(名词解释):1.资源环境承载力(Resource Environmental Bear Capacity):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资源结构符合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环境功能仍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条件下,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
(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其稳态效应能力的前提下,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载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包含了资源、环境要素的综合承载力概念。
其中,承载体、承载对象和承载率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
2.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
更详细的说,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公共制度。
(是指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为目标,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调节各利益相关主体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3.尺度重组:尺度重组是指空间及附着其上的经济、社会、政治关系的再结构的过程。
(是指空间及其附着其上的经济、社会、政治关系的再结构的过程)4.新常态:新常态就是正常状态,是指用发展促进增长、用社会全面发展扬弃GDP增长,用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作为市场的核心机制,把改革开放的目标定位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不可持续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新常态是指用发展促进增长、用社会全面发展扬弃单纯GDP增长,用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作为市场的核心机制,把改革开放的目标定位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城市脆弱性:城市脆弱性是指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抵抗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外部自然要素和人为要素干扰的能力,它是城市资源脆弱性、生态环境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的综合体现。
(城市脆弱性是指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抵抗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内外部因素的干扰的能力)6.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合理性: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合理性是指在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城市空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未来发展潜力和城市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城市规模结构、城市等级结构、城市职能结构等要素相互匹配的合理化程度。
构建海西区域创新体系应突出特色
沿海率先发展和先行先试的大好历史机遇, 如何把握区域
创 新的尺 度与特 色, 造 条件 , 置资源 , 升能 力, 设 创 配 提 建 特 色鲜明、 水平一流 的海 西区域 创新体系, 推动福 建跨 越发 展 和海西建 设, 已是 摆在 全省 当前工作和 “ 十二五 ” 发展 规 划 中的重 要课 题。 区域创 新体系 , 是一 个 区域 内各种 创新 要素 组成 的具
适 应等五 个 方面的特 色。
[ 关键词] 区 域创新 体 系 特 色
中图分类号 : F 6. 0 15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30 7 2 1) 2 01- 10 — 60(01 0 — 082
以福 建 为主体 的海 峡西岸经 济 区, 是我 国沿海 经济 带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全 国区域 经济发展 布局 中处于重 要 位 在
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创新系统。 笔者认为, 建设特色鲜明 的海西区域创新体系, 必须依托新的历史条件下福建的特 点和优势, 以福建为主体, 按照 “ 一流设计、 高起点建设、 努
力追 赶一流 水平 “ 的思路加快 建设 , 设 中应重 点突出以下 建
体系, 相对独立, 又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相互补充’ 交织在
运行。 逐步把 台湾灵 活高效 的管理 机制和开放 自由的人才 流 动机制 在福 建 省 内在 化 、 本地 化 。 此外 , 目前福 建省属开 在 发类科 研机 构科 研 能力严 重下 降, 福建 跨 越 发展 的现 实 而
践的宝贵经验。 为此, 建设 区域创新体系, 福建一定要保 护、 丰富、 充实和完善这种创新文化 , 全力挖掘创新文化的 巨大潜力和蕴藏的创新潜在特质, 发挥创新文化在创新驱 动中内生作用, 突显区域创新体系的个性。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区域创新模式——上海杨浦区“三区联动”创新体系案例分析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区域创新模式——上海杨浦区“三区联动”创新体系案例分析中●甘三螺旋理论的域创新模式上海杨浦区"三区联动"创新体系案例分析飞l【猜】謦簟.≯|lll_[~.刍WU司I曩|曩|(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三螺旋理论认为,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大学一产业一政府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改善创新条件的关键,而实现区域三螺旋创新模式关键在于知识空阊,趋同空间和创新空问这3种空间的创造.本文从三螺旋的视角,对上海杨浦区联动发展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形成区域创新空间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对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看法和建议..三螺旋;区域创新体系;三区联动在知识经济社会,创新制度环境中的大学,产业和政府以市场要求为纽带而联结起来,形成一种三方面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三螺旋理论.三螺旋理论的核心在于,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在区域内的科研院所与大学成为主要知识资产,具有了更高的价值.在成熟的创新区域内,科研院所与大学通过其组织结构最下层的研究中心,科研小组以及个人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活动良好的接口,在区域内发挥了强大的技术创新辐射作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 大学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上海市在大学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上海杨浦区采取措施,推动以复旦大学为核心的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拓宽"大学一产业一政府"的合作渠道,促进大学产生的知识成果在本区的产业群中扩散和应用,取得了显着成效.本文从三螺旋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上海杨浦一簪审和铀毋秘簪区支持高校就地拓展,带动老工业区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关于大学的角色转变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皇螺旋区域空间三螺旋区域空间由知识空间,趋同空间和创新空间组成.它们彼此重叠,相互交叉.知识空间意味着在区域里要有一定规模与层次的大学等教育与研究机构.这些机构生产知识,当这些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即达到"临界质量"时,就有可能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知识空间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开发原料或知识源泉.趋同空间意味着相关参与者在一起工作的过程, 包括头脑风暴,问题分析和计划形成等活动.其目的是经反复论证形成战略并把实现这一战略的资源组织在一起.趋同空间的主要作用在于形成战略共识.创新空眵l捌参移≯∞》自罐于一区间则指组织的创建或改进,目的在于填补通常在趋同空间被确认的区域发展缺口,实现在趋同空间拟定的战略.创新空间高度依赖大学,产业,政府的相互作用.知识空间,趋同空间和创新空间的重叠使大学密切介入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使其在教学和科研之外承担了发展地方社会经济的使命.传统的大学只有在知识地方化的过程中,才能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知识的地方化并不意味着知识层次的降低,能够在现代经济市场中运作的高技术产品必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组合地方优势和大学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必将成为地方和大学的特色和亮点.表三螺旋空间及其特点三螺旋空间特点聚焦于形成"区域创新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不同知识空间的参与者共同努力,通过集中研发活动和与研发相关的活动,达到"临界质量",改善地方创新条件统一的区域发展思想与战略在各机构范围之间的趋同空间三螺旋多重相互作用中产生努力实现在趋同空问所设立的目标.建立和吸引创新空间各种公共与私人风险资本,资本,技术知识与商业知识结合以进行组织创新是在这一空间要实现的中心任务(Etzko~u,2000)三螺旋空间是非线性的.从理论上说,它们能够以任何顺序被创造,每一个空间都以其他空间的发展为基础.三螺旋空间的发展可以由知识空间开始,然后顺次移动到趋同空间和创新空间,或者由趋同空间或创新空间开始,顺次进行下去,最后被集中在一起,从而使区域发展战略计划更有效.震蚕的发展模式"三区联动"是大学校区建设与科技园区创业,公共社区发展相结合的一种发展模式.在"三区联动"的格局中,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各自承担不同的社会职能.大学校区承担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的职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科技园区承担科技孵化,技术创新和产品生产的职能,成为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场所,大学师生创新创业的基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公共社区承担为大学校区, 糖醣静酾静◇●科技与发展科技园区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创造一个适宜居住,交流,休闲的生态,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以大学校区为核心,以科技(产业)园区为基地,以城市公共服务为依托,以资源的聚集,共享,融合,转换为特征,以.促进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为宗旨,推动高校与城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三区联动"理念是在边实践边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的.10年前,由于大学扩招带来的校舍压力,自然要采取征地的方式拓展校园空间,以满足整个社会对: 高等教育越来越大的需求.然而,在征地建设之初,随着高校的入驻,新校区所到之处,对该区域的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乃至和谐人文生态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上海市通过近5年的摸索与研究,对高校的: 布局进行结构调整,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知识创新,生: 产力转换,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系统地规划在一起,从而确立了"三区联动"的核心理念.上海杨浦知识创新区的建设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它的建设离不开区内大学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机构范围之间的相互合作.从三:螺旋理论的视角来看,上海杨浦"三区联动"的创新体●系是依照知识空间,趋同空间,创新空间依次移动的顺序建立的.2.1加快知识的地方化.形成知识空间杨浦区是上海最大的中心城区,是具有百年工业文明的老工业区,也是具有百年大学文明的知识密集型区域.上海市政府将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作为"三区联动"建设的重点,希望通过发展区内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使传统工业升级换代,成为一个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创业的中小企业集聚区.杨浦区拥有复旦,同济等10多所全日制高校和150余家科研院所,有国家级重点学科6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个;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占上海全市40%,研究生占50%,有大学教师9000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近1800人.这里不断地产生着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研成果.杨浦区认识到,要建设知识新区,就要在区内形成大学集群,支持区内的高校就地拓展,发展教育服务,科学研究,科技成果孵化,产学研一体化,把区域内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带动杨浦经济整体发展和产业能级的提升.与此同时,高校和科研单位也逐步将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了彼此的协同发展.以复旦蹄酶姆睇酶酶蹲中大学为例,早在1994年,复旦大学就提出"服务上海,发展复旦",采取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 1999年,复旦大学创建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园定位于孵化高科技企业,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围绕着复旦大学国家科技园的建设,复旦与杨浦区的合作逐步深入.2002年,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复旦大学制定了"就地拓展,就近发展"的校园拓展计划.如今,复旦大学已经成为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主力军.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复旦大学:不断加深对大学服务社会理念的理解,通过知识的地方化,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高校在与杨浦区的长期合作中,双方共同提出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战略理念,并得到了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的充分肯定.2.2打造共享平台,形成趋同空间根据"三区联动"的理念,大学,研究机构与政府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在科技园区发展,后勤社会化,资源共享,人才交流等各方面积极开展合作,形成了良好的趋同空间.●(1)打造以大学强势学科支撑的大学科技园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杨浦区大力拓展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杨浦国家级科技孵化基地,努力使大学科技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成为高等学校实现社会功能,推动科技成果孵化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载体.区政府抓住知识,人才,资本等三大知识经济的关键创新要素,以建设上海知识产权园为突破口,按照服务高校,服务企业,服务科研及构筑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要求,努力打造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科技创业投资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五大公共性服务平台.(2)创新人才机制,促进"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杨浦区与区域内高校建立了区校领导定期沟通制度.邀请区域内高校党委书记列席区委全会开展党委中心组联组学习活动,做出重大决策前事先征求高校的意见,寻求区校融合,联动,寻求资源整合的结合点.建立起区委领导与区域内两院院士的经常性沟通咨询机制. 充分发挥了高层次人才专家库,智囊库的作用.人才的交流与共享是"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关键.近几年, 区,校共同选送了近200名中青年干部相互挂职,开创了区校干部培养"共享,共育,共用,共赢"的新局面.铷酾秘秘酾秘霸铷2.3促进创新要素的结合,形成创新空间精心打造"杨浦知识创新区"和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创新要素的结合,形成创新空间,全面提升杨浦区及上海东北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级.(1)精心打造"杨浦知识创新区":根据杨浦区域内的高校和产业布局情况,杨浦知识创新区在空间布局上的规划是"两片","一线","一带",形成东,西两大片高校集聚区,并通过创业走廊相互连接.西片以复旦,同济,财大,二军大等高校为支撑,占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东片以上海理工,水产大学,电力学院等高校为支撑,占地约9平方公里.为使东,西两片高校集聚区有机结合,规划在中央社区与复兴岛地区之间建设一条全长5公里的创业大道.滨江地区规划为现代服务功能带,构筑从工业文明走向知识文明的长廊.(2)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建设:完善科研成果从研发设计,孵化中试到产业化的全程服务模式,培育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积极引导和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积极引进风险创业投资机构,支持上海股权托管中心发展,打破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瓶颈,初步形成以促进中小科技企业发展为主的金融辅导中心的运作机制,初步形成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有效互动,促进知识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融合互动的局面.l錾j结论和启示上海市杨浦区以复旦大学为首发展的"三区联动" 模式是我国大学的创新发展模式,虽然这一战略还在进行之中,在创新空间的构建上还有许多地方有待完善,但是对其他地区的发展和大学的改革是很有启示的.三螺旋理论认为,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政府,企业和大学都可以成为创新的主体.尤其是在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过程中,围绕着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大学这一传统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机构也成为了生产要素.无论在高技术产业还是传统制造业中,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都被知识要素所补充.在"三区联动"创新模式中,政府和大学分别作为组织者和重要的参与者.政府规划整个创新体系,整合和调动资源,大学和科研机构是该区域知识经济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基础,大蹄蹄磷磷哮晦学知识生产能力的增长和对外作用的增强是老工业区产业升级和区域创新体系改进的关键.大学具有一个往往被自己忽略的功能,就是要培养自己的企业衍生能力.在高新技术区域的发展中,衍生企业的多少是一个区域创新能力的标志,而衍生企业的来源一是现有企业,二是大学.大学的衍生企业包括由学校毕业生创办的企业,通过大学技术转让产生的企业,大学员工持股的企业以及大学职员自己创办的企业.这些衍生企业体现着大学自身的技术外溢和人才流动能力.在科学的管理模式下,人才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往复流动能够促进学校和企业间的互动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上海杨浦区的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在"三区联动"实践的过程中,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3种职能集于一身,与区域经济,产业升级紧密联系,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值得其他地区的高校借鉴.▲参考文献1亨利?埃茨科威兹着,周春彦译.三螺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科技与发展2陈安杰.三区联动自主创新谱写杨浦持续发展新篇章.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5):24—263杨玉良.关于"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理念的思考.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5):29—314王生洪.校区园区社区联动加速新型创新区建设.中国高等教育,2006(3/4):30—325南佐民.论三螺旋理论下的创业型大学建设.教育与职业,2004(30):10—116夏婉婉.从创造知识走向创造财富——关于现代大学与区域经济的思考.教育纵横,2006(1O):50—527乔颖,王永杰,陈光.研究型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6): 47.—498张孝文.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方府际关系及其治理.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9张军.对建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关系的思考.湖北经济学院,2003(5):108—112l0李萍.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06;≥;;-.;I.;_-__..____-.;_.;;;-.茹.-=-_--_*_-_---●-一--_●-_●--●(上接第7页)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业科技服务"1lO"等丰富多彩的农村科技服务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以多种方式为农民提供科技知识和信息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农民致富,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今年,专门召开全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会议,陈至立国务委员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推动农业科技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加快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与学风建设学风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兴衰成败,也对社会风气具有重大影响.良好的学术风气不仅有赖于科技界的严格自律, 有赖于社会的有效监督,而且也需要政府的宏观引导.近两年来,科技部从制度和措施上引导和规范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为规范管理,加强监督,遏制腐败提供了制度保障.一是推进科技评价改革,完善科技奖励制度.针对不同性质的科研活动建立不同的评价导向,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产业化等不同类别的科技活动确定不同的评价目标,内容和标准;建立专家资格审查制和信誉制等,规范科技评价行为.强调公平对待"小人物"和"非共识"项目.完善科技奖励制度,从以项目奖励为主转为项目奖励与人员奖励并重,突出对创新人才的奖励, 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奖.二是加强专家信用管理.通过酾秘姆霸秘酾铷静@建立健全评价机构和评价专家的违规记录档案,维护评审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在国家科技计划的立项,预算,验收等各关键环节,对相关机构,主要承担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对于情节严重的失信行为,经核实后予以公布,以示警戒.三是组织认真查处各种学术不端行为.认真落实(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估评审行为准则与督察办法>,(国家科研计划课题经费使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经费使用和加强监管的通知>等各项规章制度设立有关机构,受理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组织对重大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和处理,开展科研诚信教育.▲睁酶蹲蹲雌酶唪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地区创新体系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9
科研热词 民族地区 循环经济 因子分析 产业集群 金融支持体系 金融创新 资源开发 评价指标体系 聚类分析 白族 柴达木地区 措施 少数民族 原则 高技术产业 集群式创新 集群 问题 金融服务 金融抑制 重庆 配套立法 退牧还草工程 运行效果 辽宁沿海地区 边疆地区 超越路径 资源节约型社会 诗人 西部经济 西部特色农业 西北少数民族 西北地区 苏南竞争力 苏南地区 聚类 综合评价 综合效益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 结构 经济差异 经济发展 竞争力 竞争优势刚性 竞争优势 空间战略 空间优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珠江三角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科研热词 欠发达地区 长三角 金融支持 都市圈 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 地方政府 区域经济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区域创新体系 中部地区 龙头企业 高等教育 马来西亚 集群创新 长吉图 金融缺口 金融危机 金融创新 金融供给 金融价值观 采用行为 边疆 路径选择 跨行政区域 评价模型 评价指标 评价 规则体系 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 自然资源 聚类分析 联盟 职教人才培养 老工业基地 绿色崛起 经济综合发展能力 经济增长 组织创新 系统 管制分区 空间效应 科技人才 科学发展观 社会综合评价 知识创新 知识产权 电子化金融服务 生态技术 生态战略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治理研究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治理研究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4)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5)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 (6)2.1 创新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特性 (8)2.2 韧性的概念及其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9)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10)三、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评价体系 (12)3.1 韧性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设计 (13)3.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实证分析 (14)3.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15)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治理的策略 (16)4.1 政府角色与政策支持 (18)4.2 企业参与与创新驱动 (19)4.3 社区参与与共享经济 (20)4.4 教育与人才培养 (22)4.5 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 (23)五、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治理的实践案例分析 (25)5.1 案例选择和介绍 (27)5.2 案例中的韧性治理策略实施情况 (28)5.3 案例成效评估和启示 (29)六、结论与展望 (30)6.1 主要研究发现总结 (32)6.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33)一、内容描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
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变革、产业结构调整、人才流动等。
这些挑战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治理的理论框架、方法论和实践路径,以期为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分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内在机制,揭示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和制约条件;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治理的理论模型,明确其内涵、目标和原则;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深入探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治理的策略和措施;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治理的具体建议和实施方案;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阶段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治理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为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区域创新支持系统区域创新支持系统研究摘要:通过文献梳理,对创新及创新系统进行分析,提出创新支持系统的概念及结构,从创新网络建设、信息数据库建设、金融、法律、信用体系和市场以及人文环境等方面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创新支持系统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的源点是兴趣、好奇、执迷不悟的内在动力驱动外在行为,还是需求、利益驱动的外在行为。
两者一个是个人天生的本性,其创新性具有持续性和坚韧性,而在利益驱动下的创新行为必将围绕市场而进行,其行为具有需求导向、短期性、可变性。
但无论何种创新,如将创新成果进行延展和持续提升,必将置身于某一系统之中,以促进创新行为的不断发生和创新水平的提升。
1. 文献梳理 1. 1 创新的含义创新一词最早由熊彼特提出,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以下五种情况: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给来源、实现任何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1 / 10或企业重组。
[1] 对于创新能力的研究学者给予了热切的关注,在 cnki 网以创新能力为主题的各类文章达 125341 篇,其中各类期刊和优秀博硕论文 110016 篇, 2006 年国家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后,各类期刊和优秀博硕论文 67984 篇,创新能力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学者们给予其一不同的定义。
美国哈佛大学的戴维珀金斯博士认为创造力不能被认为是瑟缩一脚的个别学科,应成为历史、科学、文学、文法,甚至拼写的一部分。
海纳特博士等一般把创造力理解为某种能力、力量和才能,表达为创造性的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的幻想力(庞国斌, 2004)。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视创新能力是本我欲望的升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认为普通人的创新能力完全是由创新人格所致;心理学家认为创新能力主要是一种智力品质,并且主要表现为创新思维。
吉尔福特认为有两类能力与创新能力有关,第一类是发散思维切片,包含了与发散思维有关的所有智力成分,第二类与转换有关,是一种基于一种体验而产生另一种新形式的能力,转换是智力模型中产品纬度的一部分(姜丽华, 2007)。
我国目前所强调的自主创新有三种实现形式: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最新资料推荐------------------------------------------------------ [2] 1. 2 创新系统及其构成创新系统的概念是基于创新的相互作用模型的, 这一概念的关键是经济体(区域或者国家) 的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单个独立的行为者( 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组织) , 而且取决于它们作为一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3]程新章于 2005 年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创新系统的要素构成。
区域创新系统概念 1992 年才开始出现。
丁焕峰等将其视为四个部分,最为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前提的区域发展战略创新、区域创新系统核心的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系统基础的制度创新、区域创新系统新内容的区域形象及区域营销创新。
[4]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指出: 技术创新, 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提高产品质量, 开发生产新的产品, 提供新的服务, 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多元、动态、竞争、协作、开放的体系, 它是站在区域整体的高度, 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及政府等各个关系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的、互相作用的整体的角度出发来建构的, 不只是针对微观的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等单个要素。
[5]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是指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3 / 10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与组织,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6]。
创新支持系统是在这一意义上提出的。
李建伟博士于 2005 年设计了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系统。
[7] 2. 创新支持系统构成及作用在先前的研究中并没有将创新支持系统独立进行分析,这就忽视了创新支持系统作为独立于创新主体系统的支持性作用。
创新性活动①作为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其不但有创新的主体行为过程,更要有为其提供健康成长的支持环境,这一支持环境现阶段主要包括政府的政策主导下的基础设施、地区人文教育环境、金融环境、技术市场环境、创新贸易环境、法律环境等。
在政策引导下,创新主体行为系统将凝聚在一个创新网络集群内,以一定程度的松散的结构进行网络交流,促成创新水平的螺旋形提升。
创新支持系统是指在创新过程中,为保证主体创新各环节顺利进行而期支持性作用的各个整体有机整合形成的相对松散的系统。
其各组成部分在支持区域技术创新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1. 基础功能支持。
为创新活动各参与体之间的交流及创新成果与区域外组织进行技术及贸易交流进行基础交通方面的准备。
包括机场建设、公路建设和铁路建设;技术信息数据查询和相关资料的查询、目前各地创新情况等。
---------------------------------------------------------------最新资料推荐------------------------------------------------------ 包括数据库系统建设、信息交流场所及相关的交流活动,网络速度是保证信息畅通的重要手段之一。
2. 知识资本支持。
人才培养计划。
3. 经济支持。
政府金融为主导下的金融衍生品设计、证券市场、保险金及退休金、住房公积金投资计划。
肃清不良市场环境,为企业提供合宜的贷款保证;金融担保机构建设,为企业,尤其中小及微型新创技术型企业进行贷款担保;风险投资机构建设,补充创新型企业进行创新初期对资金不足的需求。
4. 技术交流支持。
技术交易市场主要服务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有些创新发明人并不擅于自己组建公司,也不懂运营,尤其是一些高校、研究机构的组织或个人,受国家制度制约,不可能独创企业。
所以专门从事研发的组织或个人非常需要有一套机制为其技术成果转化提供服务。
技术市场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解决目前这种问题的较好的手段。
同时,也可以为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供交易平台。
5 / 105. 创新贸易支持。
创新贸易环境建设同技术市场环境建设有时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主要为创新各个阶段成果转化后的贸易活动进行有效安排。
包括各种贸易中介结构的建设、贸易服务咨询组织建设、进出口贸易服务等。
6. 法律支持。
法律环境建设是创新各个过程顺利进行的基础性保障,要求从法律上对其平等性、权利性进行保障。
3. 创新支持系统建设的政策建议 3. 1 政策主导构建创新网络集群创新网络构建的重要作用在于保持区域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8]现代企业的创新,在空间上表现为明显的集群分布特征;在方式上则由过去单个分散企业的独立行为甚至是企业家的偏好越来越转向于众多企业集群而采取集群行为(王孝斌,王学军,2019)。
集群将众多单个企业的价值链整合为一个以传递知识流为载体的价值网络,企业之间的联盟关系超越了产品联盟,而是从知识学习、共享与创造为核心的生态网络关系,同时企业的创新模式从封闭式创新转变为开放式集群创新。
(王孝斌,王学军, 2019,p37) 政府在引导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注意分析区域优势,建设创新基核,围绕基核进行创新集群建设,为持续创新系统的形成进行战略布局。
---------------------------------------------------------------最新资料推荐------------------------------------------------------ 3. 2 信息数据库在所有必要的知识齐备之前,从事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时机尚未成熟,如果过早进行创新,势必遭遇失败。
[9] 如果要进行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必须先了解世界技术发展水平。
信息数据库是我们探视世界技术知识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趋势的窗口、增加各自领域的视野、将自己的方明创造进行著作权保护的一种便利方式。
政府需要重视科技数据库的建设,购买一些共享数据库,为创新行为主体提供各类信息支持。
3. 3 走技术金融一体化道路技术金融一体化是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与金融、技术创新与金融发展结合日益紧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客观现象与动态过程。
谢勒指出马克思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基本天才在于它能够把资本积累和不断的技术创新结合起来。
政府在制定金融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各类政策时,需要注意创新行为的长期性,避免短期投机行为。
短期投机行为不但不利于创新而且会阻碍甚至破坏创新。
3. 4 法律环境建设我国目前在企业中存在着严重的违反保密协议、泄漏企业技术知识财产的行为。
法律环境建设不仅是为企业在国内的商业行为进行法律约束,更是为企业走上国际商业舞台奠定法律意识基础。
7 / 10我国近几年频发国际法律官司,一个重要原因是想当然、商业法律意识薄弱。
3. 5 设置中小企业管理的专门机构中小企业管理专门机构设置的意义在于,重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给与一定金融支持,更是对其进行知识、管理、运营等方面进行扶持。
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成立于 1953 年,为美国 2300 万中小企业在企业初建、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提供金融、财政、技术和管理支持。
美国有一半以上的创新发明是在小企业实现的,人均发明创造是大企业的 2 倍。
(李建伟, 2005, p163-164) 3. 6 技术贸易市场建设构建专门的国际会议展厅,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技术展览会,进行国际技术贸易交流。
数据显示, 2006 年2010 年,北京技术市场技术合同成交额从697. 3 亿元增至 1579. 5 亿元,年均增长 22. 7%,对地区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率也逐年提高,由 2006 年的 6. 6%提高到2010 年的 9. 0%,技术交易额占全国的 40%左右。
2010 年,北京出口技术合同成交额584. 6 亿元,占交易总额的 37. 0%,比上年增长 57. 0%。
[10] 3. 7 人文环境建设 2010 年《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东部地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与中西部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有条---------------------------------------------------------------最新资料推荐------------------------------------------------------件的企业在中西部地区建立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